【今周刊電子報】提供讀者易懂易上手的投資理財資訊及趨勢,最快速經濟脈動、專業政經報導,廣闊國際視野。 如果你是美食主義的信奉者,喜歡動手打理家中事物,並堅信生活值得用心去經營,歡迎加入【生活高手】行列!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dn部落格  
2024/05/21 第1135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銀行存放款 女性最愛理財工具Top 3揭曉!「它」是累積財富的首選
持卡竅門 獨/阻詐再出招!信用卡消費延後24小時生效 銀行公會瞄準三大項目
星展銀260萬張卡換發最後一哩路:everyday卡優惠曝光
外幣投資 ETF比美元定存熱!外幣存款破14.3兆攻頂 這數字卻顯疲
聯準會言行、企業財報動見觀瞻 逢低布局美股較為有利
台灣REITs修法通過KPMG 畢馬威不動產:台灣具發展潛能

銀行存放款
女性最愛理財工具Top 3揭曉!「它」是累積財富的首選
網路溫度計 DailyView/網路溫度計
12星座女性在理財觀念上有哪些差異?情境示意圖。圖/ingimage

文/吳宜臻

12星座女性在理財觀念上有哪些差異?根據中國信託商業銀行最新公布的「2024女性理財趨勢調查」,在針對25至55歲女性進行的市場調查中,65%的受訪者表示,累積財富仍是她們的首要重點,數據顯示,若有學齡前小孩,高達8成將理財目標聚焦於準備孩子的教育基金。

12星座理財偏好大不同!女性最愛的理財工具是「它」

當問及理財工具的選擇,且允許複選的情況下,最受青睞的前三種分別是臺幣存款、股票及ETF,其中,台幣存款和股票的選擇率均超過半數,分別為56%和54%,ETF則約為48%。

調查進一步分析了12星座的理財偏好。水瓶座女性傾向於選擇台幣存款,巨蟹座則偏好投資股票;巨蟹座受訪者表示,她們在投資理財時遇到的主要困難是對市場趨勢不夠熟悉,難以把握進退場的時機。對於這些不熟悉市場的投資者,中信銀行建議選擇較為保守的臺幣或外幣存款,雖然獲利有限但風險較低。對於擔心股票市場風險和波動的投資者,則建議採用定期定額的智能投資方式,以分散風險並降低投資成本。

另一方面,天蠍座女性由於天生獨立且自我意識強,因此將財富累積視為首要目標。在理財決策過程中,她們依賴自身的能力和判斷,雖會參考他人意見,但最終的決策權仍然掌握在自己手中。不同星座女性在理財時不僅有不同的偏好,也面臨各自獨特的挑戰,中國信託銀行建議,應先釐清各個階段的理財需求,並善用理財工具,才能實踐達成財富目標。

房產溫度計》根據《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輿情分析系統觀察近三個月(2024/02/14~2024/05/13)討論「女性理財規劃」,網友探討存款、股票、基金、銀行、金融、保險、保障、風險、子女、事業等熱門關鍵字,網友表示「保守到不行就先定期定額,之後習慣了再逐漸加碼」、「要長期投資的除了股、債、房,就是自己的事業」、「理財目標最好能具體一點,例如哪一年會需要多少頭期款,且通常短期理財目標不宜投入高風險股市」。

分析說明

分析區間:本文分析時間範圍為2024年02月14日至2024年05月13日。

資料來源:

《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輿情分析系統擁有巨量資料,以人工智慧作語意分析之工具資料蒐集範圍:每月處理1000億以上中文資料的網路社群大數據資料庫,其內容涵蓋Facebook、YouTube、新聞媒體、討論區、部落格等網站。

研究方法:
《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輿情分析系統擁有巨量資料,以人工智慧作語意分析之工具資料蒐集範圍:每月處理1000億以上中文資料的網路社群大數據資料庫,其內容涵蓋Facebook、YouTube、新聞媒體、討論區、部落格等網站,針對討論『女性理財規劃』相關文本進行分析,調查「熱門關鍵字」(註1)作為本分析依據。

*註1 熱門關鍵字:透過『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輿情分析系統,萃取網路上的文章與主題共同出現的關鍵熱詞;次數越多,字詞越大;可用來釐清核心議題與重點人事物。

 
持卡竅門
獨/阻詐再出招!信用卡消費延後24小時生效 銀行公會瞄準三大項目
記者朱漢崙/台北即時報導/聯合報
消費者遭一頁式廣告詐騙而被盜刷信用卡太過氾濫,使遊戲點數等三種消費被盯上,銀行公會擬訂新規定,在一定金額以上的消費延後24小時生效
阻詐再出招!據了解,為能強化阻詐,爭取攔截詐款金流的最後時間,某些「變現性高」的信用卡消費,已被盯上,銀行公會在五月上旬召開的會中,已提案擬將遊戲點數、錢包儲值、電子禮券等三大類信用卡消費,延後24小時才生效,該提案將報送金管會,核備之後即可上路,預計至少今年底前就可望執行。

由於信用卡盜刷太過氾濫,才使銀行公會提出上述新對策。此外,也因為如此,金管會要開始列管銀行對信用卡的阻詐成效,已確定將由聯卡中心在每月15日之前,匯總各家統計數字進行管考;至於何謂「阻詐成功」的數字?據銀行公會研議結果,統計數字的認定有二大標準,一是透過銀行交易偵測系統成功攔阻,以授權失敗的金額來計算,另一個則要求,信用卡停卡之前的授權失敗累加金額,不能超過該疑似盜刷信用卡在停卡之前的可用餘額。

據知情人士透露,銀行公會已在五月上旬開會,會中討論針對遊戲點數、錢包儲值、電子禮券交易等三大類的刷卡,將提出兩大新措施,一是將三大類的刷卡消費,給予獨立的MCC Code[(亦即特定的交易代碼),以讓各銀行更精確地直接從代碼來斷定該刷卡屬於這三大類目,另一新措施,則是要求單筆金額超過一定金額以上(目前暫訂3千元),使用或移轉要等待24小時才能使用。

該會議是在5月8日召開,上述兩大新措施已受到銀行業者高度矚目。銀行業者指出,電商購物平台倘若不願意配合,那麼屆時發行像遊戲點數相關的盜刷,當受害人請求賠償時,電商就必須全數理賠,沒有灰色空間。

銀行主管指出,銀行公會之所以特別針對這三大類消費研議提出新措施,正是因為倘若是物品的盜刷,因為有貨物運送時間的遞延,仍還有可以爭取阻詐的最後時間,但倘若是這三類,馬上生效,錢馬上就被洗走,例如像遊戲點數、交通卡等錢包的儲值都是,所以才新訂24小時的生效。

銀行業者指出,延後24小時生效,的確會有消費者會抱怨,尤其是很喜歡電玩遊戲的玩家,在陷入熱戰的時候經常新儲值加買更多的配備,倘若儲值要24小時之後才能生效,可能遊戲就輸了,但由於現在信用卡盜刷實在是太氾濫之外,尤其是這種透過點數儲值或是電子禮券或者是錢包儲值這種方式把錢流出去,只需要幾秒鐘的時間就完成,根本追不回來,只好請消費者共體時艱。銀行業者也認為的確會有電子購物平台,因為怕得罪客戶或者是流失業務不見得願意配合,但這個時候要是有盜刷爭議,消費者索賠就要電商業者自己負責。銀行業者也指出,並非所有的金額的儲值都要延後生效,會設定一定金額以上才需要延後。

至於特約店對消費者的身份認證機制的強化,除了日前所說的比照國際三大pay的手機門號認證,據透露,銀行公會亦研提,倘若消費特店綁定信用卡的身份驗證,是透過3DS,而不是透過OTP(即3D,也就是手機簡訊驗證)來進行的話,銀行將要求特店配合兩件事,一是設定達一定金額,例如3千元以上就需要強化驗證,另一個則在消費者綁定信用卡之後:「其綁定後的前3至5筆交易要逐筆驗證!」換言之,新綁卡的消費者,商家對於綁定之後的前幾筆交易,都要先逐筆進行身份驗證,不能馬上就讓該項消費通關。

至於強化身份驗證,現在有二種作法,一種是用FIDO機制,也就是指紋、人臉等生物辨識的方式來進行,另一種則是用雙向簡訊的方式,但以FIDO的選項最被銀行業者支持。

 
星展銀260萬張卡換發最後一哩路:everyday卡優惠曝光
記者楊筱筠/台北即時報導/經濟日報
(左起)VISA台灣區總經理黃慧琴、星展銀行(台灣)消費金融處處長孫可基、星展銀行(台灣)總經理黃思翰、星展銀行(台灣)消費金融處信
星展銀21日宣布,歷經9個月,合併花旗銀在台消金業務後的換發260萬張信用卡完成最後一哩路,星展銀總經理黃思翰宣布「星展everyday威士御璽卡」全新登場,祭出一般消費每25元享有1點活利積分無上限,權益延伸到公用事業代扣繳服務,目標發卡50萬張以上。

黃思翰指出,去年12月啟動換發信用卡後,已經陸續整合飛行里程卡、現金回饋卡、高端卡、聯名卡以及紅利等等信用卡商品,今日迎接最後一哩數「星展everyday威士御璽卡」,星展在台信用卡布局進入完整時代。

黃思翰指出,第三季將推出更新服務,進一步耕耘理財、貸款、財富管理金融服務。統計至今年第一季底,星展銀財管業務的理財、保險等相關投資總規模已經攀升到1.1兆元,未來在極具規模的信用卡業務基礎上,將積極發揮數位優勢的綜效,透過完整提供信用卡、貸款、財富管理等金融服務,帶給客戶更便利、全面的金融體驗。

星展銀行(台灣)消費金融處處長孫可基指出,為了能打造貼近卡友日常需求、讓卡友天天使用的信用卡,全新「星展everyday威士御璽卡」特別將權益擴大至公用事業費代扣繳領域,並針對廣受台灣消費者喜愛的串流影音平台推出加碼回饋。透過星展Card+ App還可使用活利積分兌換商品、刷卡金、消費折抵及兌換哩程等,更加靈活多元。

數位支付逐漸成為台灣民眾主流消費方式。根據統計,2023年全年平均每0.03秒就有一筆LINE Pay交易產生 。結合LINE Pay逾52萬支付通路據點,即日起至七月底,使用「星展everyday威士御璽卡」綁定LINE Pay,單筆消費滿新台幣300元,即可享最高LINE POINTS 3%回饋 ,單筆消費滿新台幣1,000元還可抽42萬份、最高LINE POINTS 888點紅包,回饋卡友支持。

全新「星展everyday威士御璽卡」主打日常消費回饋無上限,除提供一般消費每滿新台幣25元享1點活利積分外,也貼心將一般信用卡未涵蓋的公用事業費代扣繳納入活利積分回饋權益項目中。卡友於指定海外串流影音平台(Netflix、Disney+、YouTube、Sportify、iTunes)刷卡交易再享10倍加碼回饋(含原消費所提供之1倍回饋),等同於每刷卡消費2.5元即可累積1點活利積分。原「花旗紅利卡」、「花旗超級紅利卡」、「花旗透明卡」卡友將於本月底陸續換發升級為「星展everyday威士御璽卡」(含悠遊卡版),與新上市的「星展everyday威士御璽卡」(一卡通版)享同等權益優惠。

此外,「星展everyday威士御璽卡」刷卡達消費門檻另享免費市區停車優惠。凡當月新增消費至少一次,次月即可享以100點活利積分兌換1小時「台灣聯通」免費停車優惠,每日限兌換1次;消費金額達新台幣20,000元,次月享每日最高折抵 2 小時「台灣聯通」停車優惠。

慶祝「星展everyday威士御璽卡」全新上市,於7月31日前完成新卡開卡,並於開卡後30天內任刷一筆一般消費,即可享首刷好禮 – 星巴克110元星享飲料券乙張,使用星展Card+ App開卡再享7-ELEVEN 50元購物金。

 
外幣投資
ETF比美元定存熱!外幣存款破14.3兆攻頂 這數字卻顯疲
記者廖珮君/台北即時報導/經濟日報

ETF比高息美元定存還夯?據金管會統計,2024年3月底國銀外幣存款餘額14兆3,084億元續飆史上新高同時,月增卻僅0.6%遠低於同期美元1%升幅,顯示3月美元續揚,但以美元計價的外幣存款卻不增反減,反映國人將資金「搬離」外幣存款了。

金管會官員說,以3月期底美元匯率31.99元換算,外幣存款餘額是4,437億美元,由2月單月增加25億美元,3月單月反驟減32億美元,「紅翻黑」主因是客戶支付貨款或投資款匯出。

銀行主管說,4月元大台灣價值高息ETF(00940)上市,引發一波投資熱,的確發現3月一些美元定存戶到期不續存,轉投資ETF或其他理財商品,反映3月ETF比美元高息定存還熱。

金融圈則觀察,市場已逐漸淡化美國聯準會降息預期,美元續持利率高位、地緣政治衝突仍頻、台幣續貶等3大美元利多下,後續料將吸引存戶續抱美元存款,續賺高息也避免匯損,預估外幣存款量將維持高水位,甚或是微幅緩升到2024年中。

可能得待下半年美國經濟與通膨降溫、美國聯準會降息,加上歐洲經濟回溫,日本央行升息後,美元轉弱,外幣存款量才有減緩空間。

金管會從2004年開始統計國銀外幣存款數字,這18年來,以2022年美國開啟暴力升息,使外存全年大增1兆7,584億元,年增額創史上最大量,2023年暫停升息後,全年外存量僅增加2,285億元,增額僅是2022年全年的13%。

2024年1月市場預期美國降息,使外存出現連三衰,2月卻又因美國延後降息預期心理發酵、美元狂升,又讓外存止跌,3月美元升值與ETF投資熱潮兩相多空力道拉鋸,使3月僅增加836億元或0.6%,月增力道趨緩。

若以年增數字來看,3月底外幣存款餘額14兆3,084億元、年增6,812億元或5%,低於去年同期年增10.6%,金管會官員說,今年美元升息、升幅均趨緩,外幣存款成長也趨緩,但5%年增率仍是近七個月最高。

再進一步以前十大外幣存款行來看,3月底年增率仍維持雙位數成長者,僅中信銀、北富銀、台銀和合庫四家銀行,又以中信銀年增12.85%、北富銀12%較上月走升,成長動能未減。

較2月底有四家外存行登上「兆元俱樂部」,3月底僅剩中信銀、兆豐銀和北富銀前三大的外存量仍有兆元水準,台銀失守兆元更以82億元敗給玉山銀,從排名第四大、退居老五。3月底玉山銀外幣存款餘額9,995億元、台銀則是9,913億元。

 
聯準會言行、企業財報動見觀瞻 逢低布局美股較為有利
記者廖賢龍/即時報導/經濟日報
主要市場表現回顧。(資料來源:彭博資訊)
富蘭克林坦伯頓基金集團旗下凱利投資策略師傑佛瑞.修茲指出,美國薪資成長率已放緩至更永續的速度,達到「金髮女孩」區域,既能支持消費者支出和經濟,又不會引發「薪資-物價」螺旋式上升而致使緊縮貨幣政策回歸。而隨就業市場趨於平衡,即使2024年來面臨一系列不利的通膨數據,聯準會也能保持耐心,這種平衡是值得歡迎的進展。儘管通膨可能需要一段時間才能減弱,但前景改善加上美國股市近期的回調,對長期投資人而言是一個機會。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表示,綜觀近期聯準會官員們的談話內容,普遍認為近期的通膨數據未能讓他們對通膨達成2%目標更有信心,故而應保持耐心等待更多數據來證實通膨可望達成2%目標,故並不急於降息,而這也代表未來高利率環境可能維持更長時間,市場也據此調整了降息預期,根據芝商所FedWatch的5月16日數據,目前預計首次降息時間遞延至9月,不過,隨最新數據顯示就業市場正溫和放緩,薪資壓力也在減輕,市場預計年內仍可望降息兩次,而一些聯準會官員們也重申不需要再次升息,這些鷹中帶鴿的訊息將有助支撐美股,美股三大指數已在本周再創歷史新高,費城半導體指數也距離前高僅一步之遙,惟仍需留意中東地緣政治不確定性、聯準會官員談話等因素的干擾,進而使美股短線震盪加劇。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表示,近期投資人開始以更嚴格的標準看待科技公司,部分科技股雖財測優於預期,但若未大幅打敗預期,仍可能引發股價走跌,接下來,市場將關注即將於5月22日公布財報的Nvidia表現,若未讓市場驚豔,可能加劇市場震盪,但放眼長線,隨AI應用範圍愈來愈廣泛,強勁AI需求可望延續,與其相關的晶片設計與製造、半導體設備與材料、伺服器、高頻寬記憶體(HBM)甚至是軟體、電力等領域都將同步受惠於這波AI長期趨勢,而根據Factset 5月10日的數據,2024年在史坦普500指數各類股中,仍以最具AI題材的通訊服務、科技等類股的企業獲利成長動能最強,均可望成長超過15%,優於整體史坦普500指數的11.1%,故而美股短線出現回檔修正並非壞事,反而提供投資人逢低進場或定期定額介入的機會。

 
台灣REITs修法通過KPMG 畢馬威不動產:台灣具發展潛能
記者許如鎧/台北即時報導/經濟日報
KPMG畢馬威不動產顧問公司副總經理林昇恆表示,自2003年《不動產證券化條例》公布實施,20年來,台灣不動產投資信託基金(REITs)目前有六檔,市值約新台幣700多億元,占台股市值僅約0.12%,台灣REITs市場發展緩慢,仍有極大發展空間及潛力。

立法院日前通過初審通過《證券投資信託及顧問法》修正草案,未來將更名為《證券與不動產投資信託及證券投資顧問法》,並參考日本、新加坡及香港等地不動產投資信託制度,加入以基金架構發行的REITs制度,以活絡不動產證券化市場。加上現行《不動產證券化條例》中採信託架構的投資方式,台灣REITs將以基金、信託雙軌架構運行。

林昇恆指出,日本共有61檔REITs,市值約新台幣3.3兆元,占日股市值1.7%;新加坡共有40檔REITs,市值約新台幣2.3兆元,占新加坡股市約12%,而台灣現今發行六檔REITs,相較於周遭市場發行數量較少、規模也較小,仍有極大發展空間及潛力。

台灣現今發行六檔REITs國內投資標的,將近半數為辦公大樓,其次為商場及廠辦,標的類型較單一。且台灣多為權益型REITs,指以持有和管理不動產為主,通過租金和不動產價值的增長來產生收入。

林昇恆指出,現行信託型REITs,由受託機構(須為信託業)發行受益證券、保管REITs資產,在台灣符合信託業規範只有銀行,通常都沒有不動產管理專業,因此會將標的委託給管理機構。以2018年發行的「樂富一號」為例,是由京城銀行擔任受託機構,並交由晶華公寓大廈管理維護股份有限公司管理不動產標的。信託架構中規定上發行與管理是由銀行負責,但是實際上是委託給不動產管理機構管理,使 「權、責分離」的情形,管理上有可能會較消極。

他認為,新法所訂定的基金型REITs,則需由不動產管理專業的不動產投資信託事業,或是獲得許可的證券投資信託事業來發行與管理資產,並且分離保管、管理責任,REITs資產則由信託業負責保管監督,將權責劃分明確。

林昇恆表示,除了架構上差異外,基金型REITs 也簡化後續資金募集的程序,並鼓勵投資國外不動產,來確保REITs 規模持續增長;另外也開放關係人交易,基金所管理不動產可來自於同一集團或利害關係人的資產,以提升資產配置彈性,能避免現行信託型REITs因為不動產老舊,使收益率下降,但因為修改信託契約程序較困難,導致現今REITs市場較不熱絡。

KPMG畢馬威不動產顧問公司董事總經理陳文正認為,台灣推出雙軌REITs後,增加了不動產投資的種類和靈活度,使得台灣不動產市場更具吸引力,投資人可透過REITs,享有更多元的不動產獲利,參與標的不僅包括傳統的商辦、商場等,還有新興的物流倉儲、數據中心、醫療保健、公共建設等,甚至是再生能源項目,如風力發電和太陽能電廠。這些領域都有很大的成長潛力和社會意義,對於促進綠色經濟和永續發展有正面的作用。另外,由於REITs也允許投資開發型不動產,投資人還能參與到不動產開發過程,掌握潛在報酬和升值空間。

陳文正指出,觀察S-REITs(Singapore REIT)發展後發現,台灣REITs在ESG的推動力道上的確待加強,如果基金發行者能選擇具有綠建築標章的標的,或是提供氣候相關的資訊揭露,相信此舉不僅能提高基金競爭力和透明度,也能符合當前的社會責任和投資趨勢,讓租客和投資人都能受惠。因此,建議台灣REITs在未來的發展中,應該更重視永續發展議題,以創造更多的價值和效益。

 
A Truly Great Woman 真正的偉大女性
凱薩琳二世是俄羅斯最偉大的一位領袖,1762 年掌權,統治俄羅斯達 34 年之久,直到 1796 年去世。凱薩琳在位期間成就許多大事。儘管她並未生於俄羅斯,仍十分愛國,希望看見俄羅斯變得富強蘊含文化。

「眼睛保險」挑合適保單 三個評估原則
「眼睛保險」顧名思義,就是對眼睛疾病所造成的風險加以控管,透過保險方式轉嫁因風險造成的相關醫療與經濟負擔。至於該如何選擇合適的眼睛保險?壽險業者表示,可以三個評估原則來挑選。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