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柿子文化心靈養生報】提供健康、飲食、旅遊等各種人生體驗,讓你照顧自己的身體,也疼愛自己的心! 【聯合書報攤快遞】網羅各類型雜誌文章,為您精選最即時的周刊報導、最時尚的流行品味,最深入的知識饗宴。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值媒  udn部落格  
2022/03/21 第5141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編輯小語 俄侵略烏 王毅:棄權也是一種態度
中國醫護支援香港疫情 意外加劇中港對立
新冠疫情攪局 深圳塞港恐惡化
吉林今起禁足 上海本土新高
社會面動態清零 深圳復工復產
疫情高峰過 香港連2日 確診未破2萬
兩岸微流行/環保產業高速發展
福建 建設海絲數據交匯節點

★ 台股重要指標:外資買賣超投信買賣超自營商買賣超融資增減排行融券增減排行
編輯小語
俄侵略烏 王毅:棄權也是一種態度
記者羅印沖/綜合報導/聯合報
大陸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昨與阿爾及利亞外長拉馬拉在安徽屯溪會談,會後共同會見記者時談及烏克蘭局勢,王毅表示,(聯大)棄權票也是一種態度,是為了給和平一個機會,是不贊成用戰爭和制裁解決爭端。他並強調,各國都有權獨立自主地決定自身對外政策,「不應被強迫選邊站隊」。

據大陸外交部官網,王毅指出,烏克蘭危機的演變正在超越自身,溢出效應波及全球。在這一問題上,包括中國和發展中國家在內的大多數國家,既有合理的關切,也有相似的立場。

王毅稱,他贊同拉馬拉的觀點,在聯合國大會討論烏克蘭問題時,中阿雙方還有不少國家都投了棄權票。「棄權票也是一種態度,是為了給和平一個機會,是不贊成用戰爭和制裁解決爭端,是一種負責任的態度。」

王毅表示,烏克蘭問題走到今天並非偶然,北約無限制東擴的作法值得反思。從長遠計,歐洲各方還是應本著安全不可分割原則,在尊重彼此合理關切基礎上,通過對話談判,構建起平衡、有效、可持續的地區安全架構。

他提出四點。一是處理國際地區熱點問題,不是只有戰爭和制裁兩種選擇,對話談判才是根本解決之道。二是世界經濟復甦趨勢不應受到破壞。不斷升級的單邊制裁,將造成全球產業鏈供應鏈斷裂,導致各國民眾生活受衝擊,各國人民並沒有責任為地緣衝突和大國博弈埋單。

三是各國都有權獨立自主地決定自身對外政策,「不應被強迫選邊站隊」。處理複雜問題,對待不同意見,不應採取非敵即友的簡單化做法,尤其要抵制冷戰思維。四是各國的主權獨立和領土完整任何時候都應得到尊重。不應當有例外,更不能搞雙重標準。

據央視報導,王毅十九日晚談及「拜習視訊通話」時稱,中方絕不接受任何外來脅迫和壓力,也反對任何針對中國的無端指責和猜忌。他強調,中方的立場客觀公允,同大多數國家的願望相一致。

王毅指出,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已提出解決烏克蘭危機的中國方案,主要包括兩方面,當務之急是各方要一起推動當事方對話談判,盡快停火止戰,避免平民傷亡,尤其要防止發生人道主義危機。長遠之道是要摒棄冷戰思維,不搞集團對抗,真正形成平衡、有效、可持續的地區安全架構。

 
中國醫護支援香港疫情 意外加劇中港對立
台北20日電/中央社

香港第5波疫情嚴峻,港府爭取中央支援。中國醫護赴港支援工作內容成討論焦點,中國民眾認為,這群醫護受了委屈;港人則痛罵「這麼委屈就不要來」,疫情戰場未了,筆伐戰線再開。

香港年初爆發第5波疫情,情況嚴峻,港府進而請求北京中央支援。根據香港衛生署衛生防護中心19日資料,香港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第5波疫情累計103.3萬人染疫(含核酸陽性檢測個案68.6萬例、快速抗原測試陽性34.7萬例),死亡人數達5437人。

綜合星島日報、香港01等港媒報導,中國第一批支援醫護75人在14日抵港,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醫務科長余濤說,隊員所屬醫院等級都是三級甲等公立醫院,是「精兵強將」,這群醫護將於亞洲國際博覽館社區治療設施協助治療工作。後續還有其他批次中國醫護赴港,

香港Now新聞台記者16日在疫情記者會上提問,「若市民治療時與內地醫護有問題,想投訴他們,或者不幸有醫療事故時,可以向哪裡投訴,流程是怎樣,可否講清楚」;官方回應,不論投訴、讚揚,跟醫管局現在機制一模一樣。

這個新聞提問後卻演變成政治事件。中聯辦旗下大公報痛批提問記者是「涉仇恨內地醫護」,香港激進建制派團體香港政研會發起聯署譴責,甚至指責這名記者極有可能觸犯「港區國安法」。

全國政協副主席、前香港特首梁振英撰文批評記者是「腦袋問題還是心術不正」。Now新聞台隨後對此發表聲明公開道歉,但新聞界卻大表震驚。香港記者協會聲援,認為這個提問具備公共利益,對於記者履行職務卻受抨擊深感遺憾與擔憂。

17日一張「協同模式開展初期護理常規工作及分配表」在網路上轉傳,再掀中、港矛盾。分配表提到,香港醫護負責派藥、注射藥物等工作;中國醫護則負責協助病人更換尿布、轉身、餵飯、驗血糖等。中、港民眾為此網路開戰。

社群平台微博上湧現中國為赴港醫護叫屈的聲音,「所有接觸病毒機會的工作都是內地醫護做,林鄭真是最毒婦人心」、「我們派出去的都是精英護士,工作能力、職業素質、人格素質都高出他們很多」、「有接觸的、危險的、累人的都由內地護士來做」。

香港網友則喊「這麼委屈就不要來」、「香港醫護慣用英文,內地醫護慣用中文,安排內地醫護負責醫療風險較低的工作很合理」。

中、港兩地民眾叫囂使官方趕緊跳出來澄清。行政長官林鄭月娥18日說,兩地醫護採「協同」模式工作,非完全交給內地醫護。兩個團隊自己溝通過分工,若達成共識後,外界不應憑藉一張紙說三道四。

香港政府政務司長李家超20日再打圓場,他說,內地醫療隊有豐富臨床經驗,都是國家的抗疫精英。他們與香港團隊互相支持,是美事的典範。社會要提防「不負責任的胡亂猜想」或「用心不良的誤導信息」,以免損壞良好關係和感情,不可自毀長城。

中、港兩地針鋒相對還彰顯在深圳、東莞相繼宣布採封閉式管理後。彼時微博上就有痛斥香港的聲音,認為香港疫情連累了鄰近的廣東省,批評香港對於抗疫「躺平了」,前環球時報總編輯胡錫進也發文聲稱「香港牽連了深圳」。香港網友則回嗆中國官方隱瞞疫情,才導致全球大流行。

 
新冠疫情攪局 深圳塞港恐惡化
編譯林奇賢/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在新一波新冠疫情迫使中國大陸政府下令關閉深圳工廠和倉庫後,在深圳港口外等待卸貨的貨船隊伍愈來愈長,恐再一次引發海運瓶頸,推升運價並延誤貨物配送。

華爾街日報報導,根據報關業者,在深圳港外等待進港的船如今超過35艘,北方的青島港外等待的船也有30艘。深圳港是大陸的主要製造和出口樞紐,包含處理大陸出口至美國約四分之一貨量的鹽田碼頭。深圳港目前仍保持開放,但過去一周當地工廠和倉庫遭勒令關閉,在較少貨車送貨下,貨櫃裝載量正迅速下滑。

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中央政治局常委會表示,大陸仍將堅持「清零」防疫政策,但政府應將疫情對經濟的「衝擊降至最低」,隨後當局在18日鬆綁深圳的部分防疫措施。

不過,貨運承攬業者Seko Worldwide上周報告指出,當局對進出深圳的貨車祭出管制措施,深圳到香港的貨車除載運關鍵商品之外,已停止營運。報告說,全球最大港口上海港仍實施貨車管制措施,使部分貨船改駛向寧波港。

分析師指出,若大陸港口保持開放,製造活動中斷將可消化一些等待卸貨的積壓貨櫃。不過,隨著倉庫關閉,為進貨的貨櫃騰出空間並不容易。

 
吉林今起禁足 上海本土新高
記者羅印沖、賴錦宏/綜合報導/聯合報
大陸本土新冠疫情持續延燒,昨通報新增三八三三例本土感染個案,包括一六五六例確診及二一七七例無症狀感染。其中,上海本土個案創單日新高,上海升級防疫措施,民眾今天上班要持五天內核酸報告。而重災區吉林市則宣布,自今天起全市「禁足」至廿五日零時。

大陸官方昨通報,新增本土確診一六五六例,以吉林省最多,達一一九一例,其中又以長春市和吉林市最為嚴重。其他確診較多的是福建一五八例,山東五十一例,廣東五十一例。而新增本土無症狀感染者二一七七例,以河北五三四例最多,上海四九二例,山東三八○例,吉林三○三例,福建一○九例。

吉林省疫情未見緩和,該省重災區吉林市昨宣布,自廿一日零時起時至廿五日零時實施全域「靜態管理」,封控區人員禁止出戶,管控區人員禁止出單元(參加核酸採樣即出即回)。

吉林省委書記景俊海表示,當前吉林省疫情防控已到了破釜沉舟、背水一戰的決戰時刻,必須以最快速度實現動態清零目標。

上海疫情也不容樂觀,單日報告本土個案達五○九例,其中無症狀感染者達四九二例。

此前號稱不會「封城」的上海,連日進行大規模檢測,力度接近全員普篩。據報近日住宅區和街鎮大範圍封閉,多數社區被封至少四十八小時。

據澎湃新聞,上海市衛健委主任鄔驚雷昨表示,上海當前疫情傳播是多鏈條的,疫調溯源的工作難度在加大,因此改變策略,決定以大規模的,比如重點行業、重點區域、加上非重點地區的人群篩查,尋找隱匿的傳播風險,加快社會面清零。

鄰近台灣的福建,本土疫情也在上升。福建省衛健委昨天通報,該省自三月十一日以來,累計報告本土確診七三五例、本土無症狀感染三九四例,主要都在泉州。

 
社會面動態清零 深圳復工復產
記者陳政錄/綜合報導/聯合報
在歷經一周的封閉式管理後,廣東省深圳市昨日宣布,全市已基本實現「社會面動態清零」,公告全市恢復正常工作秩序和生產經營,公共交通、地鐵全面恢復運轉,以確保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確保群眾正常生產生活平穩有序。

深圳市新冠疫情防控指揮部通告,自三月十四日以來,已在全市範圍內完成三輪全員核酸檢測,基本實現社會面動態清零,全市疫情防控形勢依然嚴峻,但總體可控。通告宣布,全市恢復正常工作秩序和生產經營,公共交通、地鐵全面恢復運轉。

不過,仍須繼續加強社會面疫情防控。通告要求,全市尚未實現社會面動態清零的部分區域,繼續嚴格執行疫情防控相關措施,並繼續加強全市社區、城中村圍合管理,繼續加強公共場所、聚集性活動管控和個人健康管理。

與此同時,要確保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通告要求,在遵守防疫政策,嚴格落實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保持正常的生產經營活動,實行「一企一策」、「一廠一案」分類差異化防疫措施,和壓實企業主體責任等。

 
疫情高峰過 香港連2日 確診未破2萬
大陸新聞中心╱綜合報導/聯合報
香港政府衛生署衛生防護中心昨通報,新增一萬四一四九例染病個案,連兩日低於二萬。此外,香港政府宣布,疫苗通行證第三階段實施日期由六月底提前至五月底,民眾必須打滿三劑。

香港中通社報導,港府衛生署衛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表示,連續兩天確診數字低於二萬,有幾種可能,一是疫情可能過了高峰,或是社交距離發揮作用、民眾有免疫力等。

香港醫管局通報,過去一日再有二○五人離世,另校正回歸死亡個案四十一人,共新增二四六人。香港第五波疫情累計染病者達一○三萬人,五六八三人死亡。

張竹君指出,打針是一定有幫助,八十歲以上沒有接種疫苗死亡率是百分之十五,只接種一針死亡率是百分之五點五九,而接種兩針死亡率是百分之二點六二,即降低五點七倍。

 
兩岸微流行/環保產業高速發展
林汪靜/聯合報
大陸推行「碳達峰、碳中和」為環保企業帶來了新機遇,環保企業數量的增長印證著產業快速發展的趨勢。天眼查數據顯示,截至目前,中國大陸擁有生態環保相關企業近七十萬家,五年新增註冊企業平均增速達百分之四十四點三一。

大陸「經濟日報」報導,在中國大陸經濟向低碳經濟大規模轉型過程中,對環保產業的需求在廣度和深度上將持續增長。環境商會副會長兼首席環境政策專家駱建華表示,近年來,大陸環保產業歷經調整、恢復後,當前進入轉型期。

大陸環保產業歷經多年發展,也正面臨深刻變革。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副院長席北斗指出,二○一六年至二○二○年,中國大陸環保產業營業收入年均複合增長率達百分之十三以上,環保產業對大陸國民經濟的直接貢獻率從二○一六年的百分之三點三升至二○二○年的百分之四點五;環保產業創新能力提升較快,中國大陸環保技術裝備專利數量位列全球第一,大陸科技部評估顯示,約百分之十的環保裝備實現國際領跑。

北京首創生態環保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李伏京持續看好中國大陸環保產業前景。他認為,隨著中國大陸環保政策不斷頒布,細分型態、細分領域市場空間和機會將漸次打開。

李伏京說,比如礦山修復、場地修復領域,大陸當局也頒布系列優惠政策;水務領域的管網,以及沒有完全啟動的再生資源領域,都是環保行業的潛在市場空間。中國大陸經濟社會向資源能源循環利用、可持續發展方向發展,「雙碳」及資源循環利用,為產業打開了新的大門。

 
福建 建設海絲數據交匯節點
大陸新聞中心╱綜合報導/聯合報
獲批「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的福建,將探索建設中國海絲大數據中心,吸引境外地區互聯網數據中心業務向福建省遷移,打造海上絲綢之路數據交匯節點和閩台兩岸數據融通節點。

中新社報導,福建將推進數據中心和5G等新型基礎設施集約化、綠色化、智能化建設,支撐傳統行業、重點領域數位化轉型。到2025年底,福建全省數據中心標準機架數達15萬個,5G基站數達12萬個以上,基本形成綠色低碳、智能高效、技術先進的一體化數據中心和5G運行格局。

早在2019年,海絲衛星數據服務中心在福州市成立,具備大陸國產26顆衛星(遙感)數據的實時接收、存儲、處理、分發服務能力,數據覆蓋閩、浙、粵、桂、瓊、川及港澳台地區。

福建省電子信息集團正強化海洋綜合立體感知網、海洋衛星信息通信網、海洋衛星大數據雲平台建設,為「海絲」沿線國家和地區提供海洋感知、導航定位、災害預防、海洋通信等服務。

達華智能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該公司通過海外投資併購、合作運營等模式,在東南亞、南亞、歐洲等主要國家嘗試廣泛布局衛星主站,建立以福建為核心節點,以印尼電信港、德國漢諾威電信港等為主要節點的全球衛星通信地面基礎設施,全面覆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將為太平洋、印度洋等海域和沿岸國家提供寬帶衛星互聯互通服務。

截至目前,福建清潔能源裝機占比達57.95%。大陸國家電網福建省電力有限公司總經理蔡鴻賢認為,受「狹管效應」和季風氣候影響,台灣海峽擁有豐富的風能資源,足以成為福建綠色低碳發展的主要支柱。

福建省政府發展研究中心朱四海認為,風電、核電、光電等低碳、無碳能源,將培育控碳時代的福建新經濟增長極。

福建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官員表示,福建將發展面向車聯網、工業互聯網、智慧城市等應用場景的邊緣數據中心。同時,爭取部署大陸國家新型互聯網交換中心,支持廈門建設國際互聯網數據專用通道。

 
企業併購法五大修正 重點一次看
行政院院會於去(2021)年底通過經濟部擬具之企業併購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將函請立法院審議。此次修法共有五大重點,分別為強化併購資訊揭露、擴大股份收買請求權之適用範圍、放寬非對稱併購之適用範圍、增訂無形資產攤銷,以及提供新創公司個人股東股利所得緩課的租稅優惠,以下逐一說明。

戒斷社群6年 人際關係更出色
美國明尼蘇達州母親洛娜•克萊夫薩斯6年前與小兒子西弗特•克萊夫薩斯立下前述約定,希望保護當年12歲的西弗特不受社群媒體荼毒。洛娜向兒子提出「18換18」挑戰,若他能在18歲之前遠離社群媒體,就給他1800美元(約新台幣5萬492元)。這對母子的6年之約上月19日屆滿,今年18歲的西弗特開心領出1800美元獎金,並下載Instagram和Snapchat。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