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來讀課外書
文 /
張子樟(台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兼任教授)
近
半世紀科技的突飛猛進與社會的快速變遷,改變了世人的閱讀習慣,印刷媒介逐漸失寵,電子媒介取而代之。印刷媒介教學的。但由於具象的圖像四處氾濫,放眼望
去,盡是圖像。任何人、事、物均可圖像化,導致所有兒童文
學的文類都可以用圖像呈現。孩子在學習階段中,許多時間都活在圖像世界裡,幾乎忽略了抽象文字的存在。
圖像與文字
相較之下,抽象文字閱讀之被排斥得歸因於它的種種缺點:近乎呆板乏味;需
要長期思考積澱;趣味性絕對比不上幽默誇張、強調動作的漫畫與動畫,以及聲光色俱全的電視、電影和電腦遊戲。圖
像則充滿了魅力,孩子可以欣賞童書的圖案之美,其中又以插圖與種類之美最具吸引力。孩子可學習如何欣賞線條、色彩、色度、大小、形狀、幽默,以及了解看圖
說故事的特性等等。
|
•
漫畫封神榜。 |
但即使圖像比文字更具吸引力,我們也得讓家長與
孩子瞭解,在人生漫長的學習歷程中,抽象的文字遠比具象的圖像重要。孩子總得上國中、高中、大學,甚至研究所,這些學習階段全部要仰賴抽象的文字來構思與
呈現,圖像只占極小部分(以圖像為主要展現器具的例外,如美工、美術、傳播等科系)。就學子的終生學習而言,繪本並非萬能,而且似乎稍嫌不足。繪本同樣具
有同,特別是在邏輯分析思考能力方面可能言之有物嗎?身為領航者,我們要好好思考在這重大的希望工程裡,
應該扮演什麼樣的角色。
我們來架座橋
我
們擔任的重大工程是:如何在具象的圖像與抽象的文字之間架橋。我們應該先選取文字較多、內容較深的繪本來輔助教學,可以用精簡的文字撰寫趣味性較高的故
事,來吸引孩子回到文字世
界。我們也可採用溯源方式來提昇自我的文學程度,例如使用《封神榜》這本繪本,可帶孩子先閱讀原書關於哪吒的那些章回,再回來對照繪本裡的圖像與改寫的文
字,讓孩子領略原典的文字之美。
如
果就純文字的學習來說,可選
用的文類包括寓言、童詩、童話、兒童散文與少年小說等。孩子讀圖多字少的繪本習慣了,要他們一下子就進入四五萬字的少年小說裡,有點近乎苛求,所以要循序
漸進,先從文字較少的寓言、民間故事、童詩、童話、兒童散文開始,然後再加重分量,少年小說擺在最後。如果面對的是一群長年活在圖像世界裡的孩子,說不定
還得使用圖像減少,文字增多的「橋樑書」。
我
們也因此可以試擬一種學習順
序:先繪本,再橋樑書,然後抽象文字的書寫媒介。但不論那種文類,內容都得以「趣
味」掛帥。也許老師與家長都會納悶,當年也沒讀過繪本與橋樑書,還不是活得好好的。不要忘記,我們未來的主人翁是活在圖像世界裡的新世代。在我們瞭解這件
希望工程的急迫性與重要性之後,身為領航者應該做什麼?我們不能一味要求孩子讀書,自己卻從來不去碰觸課外讀物。領航者自己不先養成大量閱讀的習慣,那就
沒資格去要求莘莘學子多讀課外書,來充實自己。這點值得大家來深思一番的。
■ 延伸閱讀
少年快意行
曾謀賢和張悅珍──用顏色、構圖與情感畫出濃濃
東方味
文 /
陳玉金
位於台中的國立台灣美術館展正在出的「繪本花園──台灣兒童圖畫書百人插畫展」(3.26~5.29),聚集了台灣童書插畫界百位插畫家的圖畫書作品,展
出超過百幅圖畫書原畫作品。「中華兒童叢書」首任美術編輯的曾謀賢,以及同是資深童書繪者的妻子張悅珍,也一同參與展出他們在美國合作繪圖出版的《七兄
弟》(The Seven Chinese Brothers)、《青龍白虎》(White Tiger, Blue
Serpent)兩本圖畫書中的原畫。
|
•
曾謀賢和張悅珍夫婦合影。(攝影/陳玉金) |
今
年七十五歲的曾謀賢和妻子張悅
珍是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系同班同學,因曾謀賢先在台北師範學校美術科畢業後,才報考師大美術系,比應屆同學稍長幾歲,而在師大美術系畢業服完兵役後,先在大
同國中任教,後來因為老師陳梅生的邀請,轉任《中華兒童叢書》美術編輯,也因此有機會邀約當時最好的畫家,如張英超,陳海虹,廖未林,席德進,馮鍾睿,陳
壽美,曹俊彥等,還有師大美術系前後期的傑出系友如高山嵐,張國雄,龍思良,沈鎧,趙國宗、張悅珍、等人為「中華兒童叢書」畫圖,曾謀賢也以「林雨樓」、
「曾璧」為筆名參與插圖工作。
一
九六○年代台灣的兒童讀物大都
因陋就簡,擔任省政府教育廳國教科科長陳梅生,對兒童文學推廣十分用心,一九六一年向當時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提議在台灣辦兒童讀物,得到部分經費支持
後,由聯合國和教育部簽約出版事宜,書籍的圖文創作和編輯事務、印刷等,都由台灣的兒童讀物編輯小組負責。陳梅生曾經擔任過曾謀賢在台北師範學校念書時期
的老師,對於曾謀賢擅長繪畫的能力,印象深刻。曾謀賢回憶,「我在北師求學時,陳老師在辦兒童雜誌,我就幫他畫插圖。」當編輯小組成立不久,需要美術編
輯,陳梅生首先想到的就是曾謀賢。
一
九六四年六月,「兒童讀物編輯小組」正式成
立,由彭震球擔任總編輯,林海音、潘人木和柯泰則分別負責「中華兒童叢書」文學類、健康類、科學類的編輯。曾謀賢提及,當時位在中山南路和仁愛路口的辨公
室是個「大桶倉」,「編輯小組四、五個人在一起,什麼事都可以商量。」打從編輯小組及叢書的名稱,接下來的,像是版本的大小,先請印刷廠提供所有可能的版
本樣,以及彩色黑白版面在印刷時,如何節省印刷費用等。
|
•
由曾謀賢繪圖的《太平年》。 |
曾
謀賢的插畫因緣早自高中時期,
曾經幫當時重要的兒童刊物《學友》雜誌畫插畫,他認為,「插畫要和文章配合,也要補充文章之不足,相互映輝,各揮所長,要有變化,互相有關係。」而當時因
為有聯合國的支援,編輯小組曾經有三千本左右的美國兒童讀物,做為編輯參考書,也讓他眼界大開。擔任美術編輯的曾謀賢,主要負責找到插畫家來搭配文章,當
編輯們文稿處理好,由美術編輯作整本書的編排,分配彩色和黑白頁面的分配,同時也一邊考慮找尋風格合適的畫家搭配插圖。他說:「高、中、低年級的彩色黑白
分配不同,美編必須先安排好,哪幾頁是彩色片版,哪幾頁是黑白版,因為在印刷時,要讓彩色頁落在全紙的同一面,以減少印刷費用。尤其複雜的是高年級的書,
要考量使精采的段落,有彩色版面!」而接下來的草稿、完稿都有一定程序,接著和印刷廠的連絡,校對等工作都是由他來處理,《中華兒童叢書》第一期的一百六
十五冊,就是在他擔任美術編輯期間完成的。
曾
謀賢和張悅珍在一九六五年結
婚,育有兩位女兒。一九六九年,曾謀賢離開工作五年的兒童讀物編輯小組,擔任台灣電視公司美術指導。一九七一年,由他插畫的《可愛的玩具》(林戊堃撰文)
獲
頒全國兒童讀物最佳插圖「金書獎」,因為有機會到美國影片公司(Film
Dimensions)擔任美術設計,製作十二〈中國歷史〉影集,因此在一九七二年移居美國紐約。張悅珍隨後也在美國找到紡織設計的工作,然而在三年後,
他們決定回到藝術創作以及插畫工作,也因而陸續接了不少的美國小學教科書和圖畫書的插畫工作。
|
•
曾謀賢和張悅珍合作的繪本,故事出自他們的女兒。 |
張
悅珍的父母曾在日本求學,二次
世界大戰發生時,年幼的她跟著大人躲在日本的防空洞內,她還記得當時閱讀圖畫書的經驗,「在閱讀時進入的想像世界,讓我忘了外面戰爭的恐怖。我現在可以有
機會為兒童創作故事書,那些記憶提醒了我,當時那種神奇力量的可能性。」
一
九九○年出版的中國傳統故事
《七兄弟》(文字作者Margaret Mahy),是他們在美國首次得到重要的圖畫書合作機會,出版後獲得美國圖書館協會傑出童書獎(ALA
Notable
Book)。接著,具有東方背景的他們,又陸續合作出版一些具有東方色彩的圖畫畫超過三十本,目前都還沒有中文版。當他們配合新書宣傳在美國面對讀者時,
許多讀者最好奇提問:「兩個藝術家一起合作一本圖畫書,會是什麼樣子?」曾謀賢說:「張老師一直是對色彩的選配及著色的方式,有獨特的見地。我比較喜歡安
排取景構圖,以畫面來敘述故事。當自己的能量界限清楚了,就沒什麼好爭執的了。」因為彼此有共同的認知,一位擅長在顏色、情感和效果的表現,另一位擅長將
想法組織呈現出來,了解個各自所長和所短,在整個創作過程中,就能分享和發展不同的點子。他們一直深信,二個人加起來的好,會比一個的好來的好,只是要多
花些時間,而當整個流程完成,最終的視覺圖像作品完成以後,總覺得是值得的。
曾
謀賢從小就喜歡畫「人物鞍馬畫」,從沒間斷,多次在
臺灣和美國開畫展,主題都不離人物鞍馬,一九九○年他和張悅珍也曾一起在台北開畫展,張悅珍展出油畫花卉,曾謀賢還是展人物鞍馬。他們合作過關於人物和馬
的圖畫書,像是和一九九七年和華裔著名的美國作家葉祥添(Laurence Yep)合作的《可汗的女兒:蒙古民間故事》(暫譯,The Khan's
Daughter: A Mongolian Folktale),或是為《花木蘭》(文字作者Robert San
Souci)繪圖,書中的馬便是由曾謀賢負責描繪,手法生動而細膩。
曾謀賢和張悅珍夫婦目前定居在紐約長島的格倫柯夫
(Glen
Cove),三月底返台後停留了三週,因為繪本原畫展而接觸到新生代插畫家,特別感受到兒童讀物插畫相較於五十年前的進步和發展,對年輕一代的聰明和活
力,留下印象深刻。
年
過七十的曾謀賢常和人家說:「作畫家最大的好處是,
沒人可以把我開除,話是這麼說,但也脫離了現實。」現在,他們夫妻倆老覺得時間真
不夠用,經常覺得一整天沒作什麼事,就過去了,「腦裡想著很多事,但完成的不多!」曾謀賢的人生哲學是,把孔夫子說的:「七十而隨心所欲,不逾矩。」的
「隨心所欲」改成「隨心隨緣」,不用太強求。(本文轉載自2011.5.8國語日報「臺灣圖畫故事
書和人」系列)
■ 延伸閱讀
繪本花園~台灣兒童圖畫書百人插畫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