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夏末,東引的海岸懸崖邊都會開出一種粉紅色略帶藍邊的石蒜花,為離島增添繽紛的顏色,當地人稱為「紅藍石蒜」(馬祖石蒜)。今年馬祖雖然遭受莫拉克颱風的摧殘,但風雨並沒有吹垮這些生命力頑強的小花,目前在東引的紫澳、西引的土塘(通往國之北疆的步道)一帶海邊懸崖上有大片紅藍石蒜正值盛開,想要欣賞東引夏日最迷人的景色,動作一定要快!
紅藍石蒜又稱馬祖石蒜,屬於石蒜科、石蒜屬,和百合、水仙一樣都是鱗莖植物。早年由於兩岸學術資訊不流通,研究者在馬祖採集到紅藍石蒜時,曾經誤以為它是馬祖特有種,因此命名為馬祖石蒜,最近幾年已有資料顯示,所謂的馬祖石蒜和江浙一帶俗稱的換綿花(又稱紅藍石蒜)是同一種,並非馬祖特產,更非東引僅有。但這一點並不能稍減紅藍石蒜的魅力,它那如夢似幻的花色,每年依然吸引眾多攝影愛好者不辭辛苦前往東引,欣賞美麗的花容。
除了東引的紅藍石蒜之外,馬祖夏季的招牌野花─華南狗娃花和長萼瞿麥也正值花期,在東引燈塔、烈女義坑、國之北疆、北竿06據點都可以看到大片群落。
紅藍石蒜的花期不長,大約只能到9月上旬,接下來另一種石蒜科的漂亮野花─紅花石蒜即將登場。如果來不及在8月底前去觀賞紅藍石蒜,9月還可以看到馬祖另一種招牌的紅花石蒜。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石蒜花全株有毒,在觀賞的同時,最好不要任意採集。
在莫拉克颱風過境後的第三天前往馬祖,本來很擔心此行最主要的目標─紅藍石蒜都被吹走了,14日在東引鄉公所陳智捷的熱心帶領下,探訪了東引的紫澳和西引的土塘兩個紅藍石蒜的主要分布地點,結果發現它們一點都沒有受到颱風的影響,一株株挺立在崖邊迎風綻放,我被這些看似嬌弱、實則堅強的小花感動得說不出話來,只能拿起相機猛拍,希望能捕捉到它們充滿生命力的美。
根據當地人的說法,紅藍石蒜以往在馬祖的南、北竿也有零星的分布,但近年來已經很少見,只有東引還保留了大片群落。然而東引的交通不便,要到此地賞花,除了得轉換好幾種交通工具,還得在島上至少過一夜,加上紅藍石蒜的花期不長,那麼大費周章來到東引,可能並不一定看得到,所以讓它蒙上一種神祕色彩,有點可遇而不可求的味道。
東引島上的食宿條件跟台灣本島比起來,只能算勉強及格,而且因為離島物資取得不易,價格都不便宜。像島上最像樣的老爺、盈賓、明建星等旅館,平日住宿一個人的預算大約在700~1200元左右,假日就更高了,而且訂還訂不到。
吃飯也是一個問題,因為島上餐廳不多,幾家比較像樣的餐廳,像珍膳美、青葉等,還是以團體的桌菜為主,散客想要吃到道地的東引風味餐,得碰運氣。對散客來說,最方便的是一人一份的簡餐,當地人推薦的好望角餐廳,用餐環境還算寬敞、乾淨,但一個套餐要價二百多元(雞腿飯、排骨飯加湯、甜點、咖啡),幾乎已是台北市東區上班族餐廳的水準。
從南竿前往東引,最便捷的是台馬輪,由於台馬輪前一天晚上從基隆開出後,有單日先東後馬、雙日先馬後東的分別,所以前往東引的遊客可以在雙日從南竿搭早上9:30的台馬輪到東引(11:30);翌日再從東引搭6:30的台馬輪回到南竿(8:30)。今年東引鄉公所依往例也在夏季(8月23日前)增開小白船,單日下午3:30從南竿開往東引;翌日早上6:30再從東引開回南竿。
有關東引的旅遊交通資訊,可以洽東引鄉公所,電話:0836-76206。
東引燈塔 剛剛於2004年慶祝百周年的東引燈塔,位於東引島最東端的岬角上,是清廷開放五口通商後,英國人為了維護福州北面航道的船隻安全而建造。東引燈塔是國定三級古蹟,塔高14.2公尺,塔身直徑5.64公尺,在台灣的燈塔裡面算是比較「矮胖」的一座,不過由於塔身臨崖而立,而且白塔黑頂的造型配上怪石嶙峋的背景,像極了地中海的景觀,所以深受遊客喜愛,幾乎所有來東引的遊客都要到此一遊。 烈女義坑 東引全島幾乎都是由堅硬的花崗岩所構成,而且因為這裡的花崗岩節理十分發達,在海岸邊往往形成垂直陡峭的海蝕溝、海蝕崖,東引燈塔附近的烈女義坑就是這樣一個深達數十公尺的海蝕溝。傳說當地早年海盜肆虐,一名婦女因為不願受盜匪侵辱,逃到此地後,見退無可退,於是縱身一跳,寧死也不願意落入海盜之手,後人感於她的節烈,就把這裡叫做烈女義坑。 遊客來到此地,只見兩邊峭壁聳立,風嘯聲夾著海浪聲從深不見底的海溝傳上來,光是走上觀景台的那一段台階就已經令人膽顫心驚,能往下「眺望」就已經夠勇敢,更不用說要往下跳了。
國之北疆 西引島是台彭金馬地區位置最北的一個島,因此它也就成為中華民國國土的最北疆。在西引島北端土塘岬角外,還有一小塊礁石,當地人叫雞礁,正式名稱叫「北固礁」,算是國土最北的一塊陸地,所以東引鄉公所就在土塘岬角上,可以眺望北固礁的位置立了一個「國之北疆」的石碑,這也是遊客到東引必訪的景點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