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布拉電子報】分享文學性、藝術性與兒童性兼具的兒童繪本,並希望透過繪本和你一起發現孩子的世界。 【新鮮日本電子報】以經濟、文化、旅遊為主軸,提供讀者全方位的新聞資訊、原汁原味的「大和風情」。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專題  理財  追星  社群  Blog  哇新聞  書籤  電子書  
2012/02/16 第3844期  訂閱/退訂看歷史報份直接訂閱

今日文選 說文詠物/筷子
感時篇/像胡適和張善政這些人
人文薈萃 祝福十六帖/觀世音菩薩在哪裡?
慢慢讀,詩/中環
最短篇/一生一世

  今日文選

說文詠物/筷子
宇文正/聯合報
漢語中的「箸」為什麼變成了「筷子」呢?據說是在明代的時候,南方船家忌諱說「箸」,船怕停「住」,也怕被「蛀」,不但不說箸,還要反過來說「快」……

我有幾件應被列為基本生活能力卻始終做不好的事,管理錢財是其一,那太複雜了,很多人跟我一樣不擅長;簡單點的,拿筷子,身為一個東方人,我卻始終拿不好,真的應該汗顏!

台灣長大的孩子,少有筷子拿不好的。我小時嚴重到拿筷子時把食指伸出去,害得母親被外婆斥責,說沒把我教好,以後怎麼嫁人!全家人只有我筷子拿不好,連累媽媽被罵,以後我非常小心別把食指伸出去,愈留意,筷子拿得愈奇怪。有時在外頭吃飯,遇到筷子不易夾起的食物,我索性不拿,以免出醜。

但笨拙的姿勢還是常被看出來,有回對我發出質疑的竟是一位來自馬來西亞的同事小偉。我們一同在雜誌社工作,他是攝影,常常合作採訪。那回同事們聚餐,小偉忽然盯著我的手:「妳筷子這樣拿還能吃得到東西?」同事們笑說:「她吃得可多了!」我尷尬放下筷子:「就是學不好呀!」他很耐心地教我筷子的正確拿法:「就像拿二胡的弓。底下那支筷子要固定,上面那支用大拇指、食指和中指控制,就很靈活了。」小偉會拉二胡,以二胡持弓來比喻拿筷子,是我生平第一次聽聞。當時我的男友也拉一手好胡琴,我玩過他的琴,一拉就上手,他很驚訝:「有潛力喔!」我敲揚琴也是無師自學,二胡拉弓難不倒我,可怎麼拿了二十來年的筷子這樣難呢?另一位同事幫我解危:「我看過筷子拿不好的人,都特別有創意。」此話一出,小偉索性用拳頭抓筷子,大家笑成一團。小偉笑岔了氣,隨手把筷子往飯上一插,拿起茶杯喝水。眾人喝斥:「小偉──」他一臉茫然:「怎麼了?」「這樣很像在祭拜呀!」一時三娘教子笑罵:「這傢伙剛剛還很懂中華文化,又會拉二胡、又會拿筷子,居然不知道筷子不能插在飯碗上!」

小偉持弓的比喻對我拿筷子啟發甚大,往後我如果意識到這一點時,筷子就能拿得像樣,只是大部分時候隨興舉筷,那已經變成本能,改不過來了。結婚後果然被公公笑,倒是婆婆幫我說話:「可是人家刀叉拿得那麼好,你就不會!」他們曾看我吃西餐時以刀叉剝蝦、整排整排切下玉米粒,認為神乎其技,公公可不服氣:「中國人當然是要會拿筷子!」他仔細看孫子吃飯,還好,我兒筷子拿得非常標準,沒跟他娘學壞。

小時候,母親也曾仔細觀察過我拿筷子,倒不是管我拿得標不標準,她大概已經放棄了吧,她是看我握筷處的高低,她說,筷子拿得高,將來嫁得遠。果然我拿的位置不高,雖然曾經出國念過書,還是嫁回台北來。在洛杉磯念書期間,確有跟老外交往的經驗,但都只約會一兩次便無疾而終。一次是日本學生。我一邊念研究所一邊當助教,他是大學部學生,但看起來比同學們大一點,我也搞不清楚跟我差幾歲,想必比我年輕。那年發生洛杉磯暴動,我住的那條街不遠處燒了起來,一群台灣學生聚在一起不敢出去。這日本學生竟開車給我送來蛋糕,被同學們取笑:「真是傾城之戀啊!」暴動結束後我跟他約會過一次,他帶我到城裡吃日式燒烤,食物內容我完全不記得了,倒記得餐後他教我,日本人的習慣,雖是免洗筷子,食畢仍要放進紙套裡。

他到底小我幾歲呢?相處時我腦子裡不斷轉著這個疑問,「你不覺得我一定比你大很多嗎?」我忍不住問他,他只說我的樣子是他心目中的什麼,迸出一句日文,我自然聽不懂,他在餐巾紙上寫下四個漢字,我看了哈哈大笑,他寫的是:「文藝少女」。

台灣現在免洗筷慢慢退潮了。環保意識覺醒,大家買便當已有自備環保筷的習慣,而好一點的餐廳則絕不再用免洗筷了。七○年代一度B型肝炎流行,是那時開始餐飲界推動使用免洗筷,有人甚至餐後習慣把筷子折斷。我第一次看到這種行為非常驚異:「你幹嘛?」對方說:「才不會被不肖商人再回收使用啊!」

把預備丟棄的免洗筷放回紙套裡收好,甚至會寫漢字,都是日本生活中有教養的行為吧!相形之下,我身邊的那些台灣男生粗魯得多,而我還是做個連筷子都拿不好的粗魯女生比較自在。

台語中的「筷子」一直還保留著古語,稱「箸」(或「筯」)。這名詞《史記》裡已載,說「紂為象箸而箕子唏」,商紂王窮奢極慾,用象牙做筷子,令他叔父箕子感到恐慌不安;「張良借箸」則是張良在席上拿起筷子為劉邦解說天下形勢,被引伸為籌畫之意。可漢語中的「箸」為什麼變成了「筷子」呢?據說是在明代的時候,南方船家忌諱說「箸」,船怕停「住」,也怕被「蛀」,不但不說箸,還要反過來說「快」。《紅樓夢》裡,劉佬佬進大觀園,大夥簇擁著到探春的秋爽齋用飯,備飯的鳳姐「手裡拿著西洋布巾,裹著一把烏木三鑲銀箸」,後來為逗劉佬佬吃鴿子蛋,鳳姐故意「單拿了一雙老年四楞象牙鑲金的筷子與劉姥姥」,可知那時還是箸、筷二詞混用的。「烏木三鑲銀箸」是說以烏木製成,用銀鑲成三截的筷子。至於「四楞」,則是指筷子首方足圓,這種筷子放桌上不會滾動,適合設宴待客;但是下方是圓的,又是象牙材質,要是像我一樣筷子拿不好的,就別想吃鴿子蛋了。

船上用語忌諱多,我父親是海軍,小時候我們還保持著吃魚不翻面的習慣,一面吃完了,直接把刺挑掉,魚翻面象徵著翻船。儘管父親已退伍轉文職,但我們住的海軍眷村,許多鄰居「跑船」為業,長年在海上生活。記憶裡,好幾次半夜村子傳來悽厲的哭號,第二天便聽說某條商船在某某海域失事,某家的孩子,一夜之間沒了爸爸。遠方的船難,是我童年時對死亡最近距的感受。便也深深理解,船家人為什麼要作筷人筷語了。


感時篇/像胡適和張善政這些人
張作錦/聯合報

──應善待國家艱難時不辭徵調的官員

馬英九連任。新閣組成之時,適逢元宵佳節,各地出門俱是看燈人,鹿港湧進一百萬遊客,台北的國父紀念館也被人潮淹沒。大家扶老攜幼,笑逐顏開,好一幅昇平景象。

但是台灣絕非盛世,外有歐債危機及全球經濟不景氣的威脅,有美牛叩關延及雙邊關係的連鎖效應,有大陸換屆對兩岸發展的未知數;內則有工業升級,外銷出路,環境汙染,貧富差距,青年就業,以及住房、健保和老人安養等諸多社會問題。所以未來的台灣不僅不像想像的那樣太平,說不定還是「多事之秋」。那些願意來做部會首長的人,應該都是有理想、肯做事、願犧牲的人。他們是來「為人民服務」,替國家解決問題。對這樣的人,社會大眾應該表示敬意,給予支持。

以政務委員張善政來說,他原任美商谷歌(Google)公司亞太區總裁,年薪據說台幣千萬以上,本無意仕途,但政府高層與他一再懇談,終於說服他「一同來愛國」。張善政將主導雲端建制,在台灣的電子產業已呈落後之際,張善政的功能與成效可以預期。

由此事不由聯想到胡適。對日抗戰初起,胡適知道中國的實力無法對抗日本,不免有「委曲求全」之意,主張透過協商以保國脈民命。但日本得寸進尺,中國愈是忍讓它的氣焰愈張。迨松滬戰役,國軍以血肉之軀奮起對抗大砲機槍,堅守一個多月不退,悲壯慘烈,激起全國民心士氣,胡適也改變觀點,支持蔣介石委員長的抗戰政策。鑑於胡適在美國的聲望,蔣希望胡能以非正式外交使節的身分赴美,爭取美國朝野對中國抗戰的同情與支持。但胡適沒有從政經驗,而此時戰火方熾,貿然出國又恐招臨難逃亡之譏,乃予婉拒。

蔣介石又親自出面力勸,但胡適仍不為所動,蔣乃挽傅斯年向他的老師說項,胡仍不答應,傅情急之下流著眼淚說,「如果我有先生的名望和地位,為了抗日,我就去了。」胡適到此也熱淚盈眶,說:「現在國家是戰時,戰時政府對我的徵調,我不敢辭。」胡適不僅以非正式外交使節去了美國,後來還願做「過河卒子」,接任了駐美大使。

台灣當前沒有軍事戰爭,但是經濟、外交、內政、農業、交通、環保、文化等等,都在不同的範圍裡「打仗」,這些應國家「戰時」徵調來的官員,與胡適當年的心情應無不同吧!

不僅台灣,在全世界很多國家社會裡,都存在「仇富」和「仇官」的心理。富有的大企業家,不義取財者固應鄙棄,但正派經營的企業則為國家和人民帶來整體的財富與大量的就業機會。至於官員,貪腐的固有,但清廉自持、戮力從公等到退休卻無片瓦寸土的人,也所在多有。

無限上綱的「仇富」與「仇官」,只會害了國家,苦了百姓。而台灣社會,特別有「仇官」情結,尤以議會和媒體為甚。當然,議會和媒體都有監督政府的責任,但是對政府官員應秉持「無罪推定」的原則,不能有「官皆無能」、「官無不貪」等刻板觀念。在未發現他們「有罪」的時候,應以禮待之。在國會,議員不可斥官員如斥自家小廝,使他們無顏做人;在媒體,不可以莫須有之詞辱及官員人格,使他們不能做事。

古往今來,無廉潔且又能幹之官員,而能國興民利者,未之見也。


  人文薈萃

祝福十六帖/觀世音菩薩在哪裡?
許悔之/聯合報
媽媽:

這個冬天多是陰雨,有時候,我覺察、思維自己的一些變化。

我住在板橋介壽公園旁,有許多好看的大樹,但是以前,公園涼亭下用擴音器、麥克風大聲唱歌的老人們,常常讓我,心快發狂。

因為我都晚睡,以前常常一大早被喧鬧的聲音吵醒,非常的不快樂。

多次勸說沒用,我也被激怒過,跟他們吵架。

有一天,我依照慣例被吵醒,既睏倦,又憤怒,又委屈。

那一個周末早晨,我不知如何是好,就關起氣密窗,開始大聲的讀《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我非常專注,以至於完全忘了公園裡連氣密窗也擋不住的聲音,連他們的聲音何時結束,我也不知道。

過了那一天,他們聚會時的擴音器歌唱,就不再困擾我了,當我一心專注安靜之時,外在的境界確實可以被心所轉;甚至,我開始學會一點點慈悲,去想:他們那麼老了,一天中最期待的或許就是這一大早的相聚歌唱吧。

媽媽,我沒有看過觀世音菩薩,但祂的心量,讓我出離了一樣人間困擾,如此真實不虛。

媽媽,我也知道我在人間見到的第一位觀世音菩薩的化身,就是妳。

所以,媽媽,當妳不安、煩躁、恐懼的時候,如果不想念《普門品》,就念:南無觀世音菩薩。

當我們的心越來越專注、清淨的時候,我們會有更多輕安自在;那麼,觀世音菩薩就與我們同在了。

媽媽,這一生,我會常為妳稱念、憶念觀世音菩薩的名號。


慢慢讀,詩/中環
達瑞/聯合報
於是誤入了夜之迂迴
在時間虛設的防線內,
抄寫易碎的夢之子句
關於理想的晨昏,
和一個祕密漂流的年代
此刻睡意全無,
城市隱隱擴張邊界
星群迫降的流言,已往街道蔓延
有人涉嫌採集獨角馬的行跡
有人暗中想像第一萬個路口,
地鐵恢復運輸昨日微光,
譬如憂患的深淺與情愛的宿命
變速,輾轉,下一站中環……
皇后大道的窗鏡裡,守候了
無數生之意象。一切靜如盆栽
新品種的花,坐落於雪廠街外
我們經過的街,反覆備註的街
是不是該就此道別,
是不是已在最後的夜晚?
一隻夜蝶掀動著明日
的輪廓,而我始終沒有
找到遠去的方式

最短篇/一生一世
陳克華/聯合報
那句美美的話是怎麼說的,「每一隻蝴蝶,都曾是一朵花的靈魂,飛回來尋找它的前世……」

那如果是一隻蒼蠅呢?

最近趁回花蓮家,拿相機上屋頂拍爸精心栽培的蘭花。

「你看,從沒見過這種花吧?」爸指著花房一角,一株盛開的熱帶蘭花。

果然花形奇特,抽出一枝開成巴掌大的環形一圈,還飄著一股濃烈的腥臭牛奶味,上頭停著一隻綠頭大蒼蠅,動也不動。

過了兩周,再度回家探訪爸的蘭花,赫然發現同一隻蒼蠅,竟還停在同一朵花上。

「你見過蒼蠅老了的樣子?」回台北後我問學生物的朋友,同時把相機裡的相片秀給他看。

兩個禮拜?

「那幾乎就是一隻蒼蠅一生的生活史了? ! 」他說。

是的,我仔細比對,兩個禮拜後的那張,花已微凋,而那隻蒼蠅身上的綠也泛出灰黑。

真是一生一世呢。

還是一隻無人歌詠過的蒼蠅。


  訊息公告
人一輩子該有的壯遊與神遊
不管是壯遊或神遊,如果你不給自己機會跳出既有的窠臼,你有可能會繼續重複早已極端無聊、乏味的生活。這樣過一生,真的不值得!

洪蘭:孩子做得多,學得愈多
烤蛋糕不費事,且自己烤,不必擔心黑心食材或塑化劑。透過實作,教孩子雙手萬能,自己懂得做,就不必求人。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paper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city | blog | jo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