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專題  理財  追星  社群  Blog  哇新聞  書籤  電子書  
2012/06/21 第3968期  訂閱/退訂看歷史報份直接訂閱

今日文選 查無此人
人文薈萃 冷風景/旅途冰涼
感時篇/「政黨政治」與「我黨政治」
慢慢讀,詩/颱風

  今日文選

查無此人
林黛嫚/聯合報

那陌生人自從離開這屋子,就成了沒有戶籍的人,收不到投票通知單,收不到國民年金繳款單……

你認識他嗎?不認識,從未見過面,那麼那就是陌生人了。雖然不認識,但是他(或她)在你生活中存在很久了。你常常隔著一層樓板,感覺到他的活動。

你住在五百戶人家的大社區裡,「大」社區的意義顯示在選舉活動時,這裡是候選人必爭之地,設在隔鄰中學的投開票所,光你們社區就要分設兩所,選情激烈時耕耘多年的候選人早早就在社區門口掛上旗幟,或藍或黃或橘,總之要其他候選人別到這兒來挖牆腳。光你們這A棟大樓就住了兩百多戶,每一樓層十二戶人家共同使用三部電梯……解釋這麼多,主要是要為你和鄰居關係生疏開脫,因為是這麼大的社區啊,加上多是都會上班族,早出晚歸,鄰居認識不了幾個也是可以原諒的吧。其實就算是小社區料想結果也一樣,之前住的不就是一排五樓公寓,不過三十來戶人家,你不是也連樓下鄰居的姓氏及人口結構都不了解嗎?你生性疏懶,認為上班時已花了許多精神應付各式各樣的人,回到家來,只想和先生、小孩及婆婆在單純的五人世界中過日子。

你們家算是這社區最早入住的居民之一,發展成大社區也花了十幾年的時間,樓上何時有人搬進來你並不清楚,只是某天突然聽見自來水流動的聲音。樓上的格局和你家一模一樣,樓中樓的樓下是客廳餐廳廚房,樓中樓的樓上是三間臥房,你的臥房正對著他的廚房。社區遠離大馬路十分安靜,夜深時更是靜得人聲可聞。你睡得晚也起得晚,當你在床上醒來時,大約也是樓上主婦開始活動的時間。你對樓上住戶一無所知,只是從有限地感覺到他們正在活動的訊息中判斷,人口簡單,而且十分安分低調,沒有小小孩在屋內追跑、跳、打球,沒有大小孩彈鋼琴、打鼓、唱歌,沒有年輕夫婦吵架爭執的聲音,也從未在電梯裡遇見過(說不定遇見了,只是不認識),到底這戶人家有幾口人你也不知道,他們就是安安靜靜存在著。

只有一次,你婆婆抱怨道,樓上住戶的冷氣會滴水,她在為露台盆栽澆水時,常會被滴溼,已經去按門鈴,跟對方說了幾次,都沒改善。後來滴水問題怎麼解決的?按照你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問題會自然解決的認知,婆婆沒再抱怨,那就是解決了,皆大歡喜。過了一段時間,大樓要整修屋頂,解決漏水問題,需要全部住戶簽名同意,剛好管理委員會的主委是你先生打球的夥伴,他說二十樓的住戶經常不在,他跑了幾次都沒找到人,於是拜託你們就近去找他簽名。終於有個假日,你聽見樓上有人走動,於是先生拿了同意函上樓。

看到你先生回到家時,臉上怏怏的神色,你不禁問道:「樓上不肯簽嗎?」「不是,只不過嘀嘀咕咕跟我抱怨,說是媽媽把他家下垂的冷氣排水管往上摺,以致排水倒流,冷氣機壞了,花了一筆修繕費。」原來冷氣漏水事件是這麼解決的,婆婆在一旁聽見了,也很生氣地回應:「誰教他們都不處理,我每天澆花時,都會被那冷氣的水弄溼頭。所以我就把那排水管挪到旁邊去。」

你婆婆和先生都是謙和潔身的個性,不願給人添麻煩,也不願虧欠旁人,聽到鄰居的告狀,自然心中不舒坦。樓下鄰居曾經反應你們家花台的泥水流下,汙染了他家的牆壁,你先生二話不說立即找工匠把花台的排水重新整理一番。正是這樣的人家啊,因此樓上鄰居的控訴聽來格外逆耳。你本來想問問樓上住著什麼樣的人,一看這個景況,便自動閉嘴了。

之後各自在各自的軌道上過日子,有時候你上午醒來,沒有立即下床,賴在床上片刻,聽見或沒聽見樓上人活動的聲音,你總是想,他(或她)和你一樣經常整個白天待在家,是在宅工作,或者是個寂寞的主婦呢?又過幾年,在你忙碌的人生中,已經漸漸淡忘從未晤面的鄰居,偶爾想到時,竟覺得樓上似乎很久沒有動靜了。有一次你問你先生,「樓上沒住人了嗎?」他聳聳肩不置可否,也是不多管閒事的人,不過就是個陌生人嘛!

有一天,你在信箱拿到房屋仲介的宣傳單,居然發現樓上房子在售屋行列,於是像發現新大陸般跟你先生報訊。其時你婆婆已過世,小孩漸漸長大,加上現住的房子十多年來漏水問題日趨嚴重,你們考慮換屋已經有一陣子了。當天你先生就去問了房仲樓上房子開價幾何。價錢不低,加上你們並沒有非住哪裡的考量,選擇很多,你便勸先生再多看看吧。沒想到過了幾天,你和朋友出去吃飯,回家來才一進門,你先生就告訴你,房子買了,稍稍砍了一些價。你很清楚你先生的個性,他果然忘不了母親受的委屈,居然可以把讓母親受氣的人的房子買下來,雖然母親已經過世,活著的人心中多少也受用一些吧。

這是從買了法拍屋的投資客手中買下房子的,投資客為了賣相好已經裝潢過,但是和你們需求不太一致,於是又花了幾個月重新整修一番才進住。

結婚前你租房子住,婚後雖然搬過幾次家,但都是住剛蓋好的新房子,這次雖是二手屋,但因重新裝潢,原屋主住過的痕跡已消失殆盡。你怎麼也沒想到,竟會和這個陌生人這麼親密。

住進來沒多久,你就開始收到前屋主的信件,這種情況並不特別,你之前賣掉的房子,接手的人很和善地幫你轉信轉了好幾年,但是你並不知前屋主的新址,無法做個代為轉信的好人。一開始,你把信交到管理中心,請他們退回信件。後來你自己也在信封上註明「此址無此人」丟進郵筒。但是各式信件仍然陸續寄達,尤其是國民年金的保險費繳費單從外封套就看得出來。有一次收到一封你主要往來的某銀行的來信,下頭寫著「急件,請速拆閱」,你把信拆開,看到開頭「台端積欠本行信用卡帳款共計……」你嚇了一跳,你什麼時候變成卡奴了?一定是弄錯了。銀行沒錯,是你弄錯了,收件人是原屋主。你繼續往下看,「本行已將台端之債權委由某某資產公司處理……」還列了一些催收準則,「倘若台端確有清償困難,亦可儘速來行協商……」看到債務催討的信函你其實不該覺得意外,若不是人生出了什麼狀況,一般人都在自己的軌道上行進著吧,也不會有一封信讓陌生人拿在手上。

雖然你是無心的,但私看別人信件總是不道德,你不再拆信,一落落留起來,只是這些信永遠也到不了它真正的主人那兒了吧。朋友告訴你,應該去戶政事務所申請移籍,於是你上網查了戶政規定,《戶籍法》第50條第1項規定:「全戶遷離戶籍地,未於法定期間申請遷徙登記,無法催告,經房屋所有權人、管理機關、地方自治機關申請或無人申請時,戶政事務所得將其全戶戶籍暫遷至該戶政事務所。」於是你去戶政事務所辦理申請,不過依規定要有三個月的催告期,期滿之後才能把前屋主的戶籍遷出。

你未經許可拆閱的最後一封信,是戶政事務所寄來的,你也收到一封內容相似的通知,告知原屋主要主動把戶籍遷出;告知現屋主公部門已依法進行催告程序,只不過,會看到這封信的人只有你啊。

那陌生人自從離開這屋子,就成了沒有戶籍的人,收不到投票通知單,收不到國民年金繳款單,將來領不到保險的相關福利金;繳不起健保費所以健保卡不能使用,生小病只能到藥房拿成藥,若是生大病呢?也不能找正式的工作,因為公司要發給你扣繳憑單,國稅局和債主都會找上你……沒有戶籍的人在這個社會要怎麼生存呢?你想,想破頭也想不明白。


  人文薈萃

冷風景/旅途冰涼
房慧真/聯合報
毫無防備地,三十五歲那一年,我應允加入一次團體旅行。

在湖北,武當山、黃鶴樓、三國赤壁……要和半生不熟的旅伴盤桓十日。怎麼就忘記十來歲每每初融入群體的不適。怎麼就忘記每次入學、國高中各兩次分班、大學迎新旅行,遊覽車上的配對,臥室的分配,女孩手牽手去福利社、洗手間的種種配額。從來不能被湊成雙數的我,大學卻填了經濟系,果然被死當,退學。

起霧的武當山,假的黃鶴樓,假的赤壁,果然,十五歲那個不合群的人找來了,把一群不忘合影留念的人甩在後頭,甩得遠遠地。三十五歲的憤世嫉俗,加上十五歲的彆扭心事,一發不可收拾,耍自閉躲在遊覽車最後一排,殘山剩水,隔了一層玻璃的冷風景,統統入不了眼。

某次又被招待吃飯,大包廂,名利場,同伴們個個酒酣耳熱。餐廳門口的鐵籠裡關了幾頭羊,那羊直不起身只能跪著,一旁鐵滾爐上正滋滋作響地烤著羊。兩對羊眼睛,正烤著的已渾濁,正跪著的已認分,不懼亦不惱,僅存衰小的悲哀。待會羊肉就要上桌,旅伴們仍渾然不覺,背後那對幽怨的眼神。


感時篇/「政黨政治」與「我黨政治」
張作錦/聯合報

──民進黨挑剔龍應台球鞋的背後用意

作家龍應台入閣掌文化部,認識她的人對她的學養能力都有信心,但擔憂的是立法院這一關。因為這個機構是中華民國最沒有「文化」的部門,那裡的人,很多是意念浮躁、言行粗鄙,常假民主政治之名,阻礙和謀殺民主政治,以遂其一人一黨之私。其手段之一是羞辱和凌遲政府官員,使其難有作為,甚至憤而去職;手段之二是封殺法案,癱瘓行政部門,以嫁禍於執政者。

「新官」龍應台在國會的處境,被大家不幸猜中。一進立法院,就被民進黨立委圍攻,有人「質詢」她不該托腮,有人「質詢」她不該穿球鞋。

文化部不僅是一個新機關,而且是三皇五帝以降第一個主管文化業務的機關。凡政策也,預算也,人事也,多少事情值得我們「民意代表」關心,但這些人卻是不問蒼生問球鞋,而且問得理直氣壯;而這種「問政」方式與內容,民進黨立院黨團和黨中央竟未置一詞,而他們選區的選民也未見任何反應。嗚呼!這也許是我們「有台灣特色的民主政治」吧!

有人替龍應台抱不平:當年她在台灣放起那把「野火」的時候,這些「質詢」她的人還不知在哪裡呢。如果沒有那把「野火」把台灣政治原野上的荊棘略作消除整理,後來的民進黨會那麼容易成立、發展?會有機會讓那些「質詢」她的人在立法院潑皮撒野?

但大家別忘了,民進黨是一個不知感恩和極端排外的政黨。費希平比龍應台「不幸」得多了。

費希平是東北籍的國民黨立法委員。1960年發生雷震事件,費在立院提出質詢,被國民黨停權一年,此後即未歸隊。1979年美麗島事件,費希平開始參加「黨外運動」,受刑人家屬參選,費都上台助講。1981年縣市長選舉,費參加「黨外助選團」,巡迴全台為黨外候選人助選。

1984年,費希平協助成立「黨外公職人員公共政策研究會」,並擔任第一屆理事長。在當時,這是第一個具有政治指標意義的社團,費希平主張向主管機關登記,以爭取合法地位,但為若干人反對,並有人說:「台灣人的團體,怎麼由外省人來領導?」

費希平在1986年成為民進黨建黨十八人小組成員之一,那年9月28日,他在圓山飯店大聲宣布「民主進步黨正式成立」。

民進黨成立之前,黨外人士恐國民黨取締與打壓,需要有國民黨和外省人背景如費希平者的協助與保護。黨既成立,費的利用價值已完。費主張走「議會路線」,民進黨人主張走「群眾路線」,雙方漸行漸遠。而「台灣人的團體,怎麼由外省人來領導」那句話,尤令費希平傷心。1990年他退出政壇,遠走美國,2003年客死他鄉。去國之前,他接受報紙訪問,向民進黨提兩點建議:第一、民進黨不應該是台獨黨,搞台獨的人應另外組黨;第二、黨的利益絕對不能優先於人民的利益。

二十多年後證明,民進黨確是台獨的、排他的和黨的利益高於人民利益的黨,一點都沒改。外界因為「政治正確」或「族群融合」等因素,不願明說或不忍明說耳。

所以龍應台即使不穿球鞋,她會有別的「缺點」。甚至是不是龍應台都無所謂,其他的人來也有「缺點」。總之,在民進黨看來,國民黨是「外來政權」,台灣的事怎麼能讓他們來管?民進黨心裡已經沒有為人民服務的「政黨政治」,只有一黨利益的「我黨政治」。

民進黨這種觀點主張能不能代表台灣大多數老百姓呢?肯定不能!否則患有「香港腳」的馬英九怎麼能兩度當選呢?但是長於政治操弄的民進黨,挾持了台灣人民,使台灣長期陷於政治鬥爭,內耗空轉,失去競爭力,沒有方向感。在全球政經空前的大變局中,民進黨的立法委員只看到新官員的球鞋。

台灣何辜?


慢慢讀,詩/颱風
黃梵/聯合報
風真大,我成了含羞草

成了在它身體裡來回徘徊的骨頭

成了低下頭來認錯的少年

變得更謙虛,更安靜

風可不管誰來統治,它甚至用我的傷口

朝外揚眉吐氣

甚至要我記住,它是踏實的管弦樂手

甚至讓大廈,也對它頂禮膜拜

當我回到無風的日子

我發現,生活裡有一個更大的氣旋

它讓我像海鳥,輕輕躍過海峽

看見傷口般的海峽,悄悄彎起微笑的嘴角


  訊息公告
打工度假︰畢生難得的探險
越來越多國家開放台灣年輕人申請打工度假簽證,若你具有冒險挑戰的勇氣,加上妥善規劃與準備,就背上行囊出發吧!

馬祖不思議 妙事追追追
馬祖四鄉五島豐富多元的景點,不管是軍武迷、石頭迷、鳥人、釣客還是醉翁,這裡通通都能滿足你的需求。該地除了戰地風情外,還有哪些妙事?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paper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city | blog | jo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