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儂儂時尚電子報】提供各種多元的時尚知識及職場求生的技巧,讓妳成為工作領域裡最漂亮的粉領新貴! 【音樂隊長電子報】是全台唯一的音樂產業專門誌,提供音樂產業、科技生活、專訪等專業又易讀的最新資訊!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專題  理財  追星  社群  Blog  哇新聞  書籤  電子書  
2012/11/28 第4127期  訂閱/退訂看歷史報份直接訂閱

今日文選 庖廚偶記/荸薺
人文薈萃 About Facebook/讚
慢慢讀,詩/洗衣機之歌
尋醫者
極短篇/一段老農的自述

  今日文選

庖廚偶記/荸薺
文正/聯合報

荸薺,荸薺,我不放棄,再打開iPad問擅烹飪的朋友:妳都怎麼給荸薺削皮?……

有人在討論區哀號:「真的沒有比較方便的辦法嗎?」底下的回應:「你用啃的吧!」這是討論荸薺該怎麼削皮,我闔上iPad,真的拿它沒辦法呀!

做菜時的常備作料,除了蔥、薑、蒜,還有一樣,我幾乎每禮拜上超市都會買一小包,那就是荸薺。做獅子頭或各種鑲肉得用它,所有「魚香」菜系,魚香茄子、魚香烘蛋、魚香肉絲都派得上用場,它還跟豆腐、雞丁、蝦仁等等食材合拍。因為質感脆爽清甜,在蔬果中獨樹一格,所有軟爛的食物,碎肉、豆腐等等,跟荸薺配在一起,口感便有了層次;一灘調味醬料裡,有了碎荸薺藏身其中,便不致黏乎乎面目模糊。荸薺讓我想到國樂裡的三弦,三弦音色尖銳明亮,有些現代民樂改用音色較柔和的中阮取代,然而江南絲竹及一些地方樂曲,一旦少了三弦,我便覺得少了什麼,它太突出,卻又不可或缺。荸薺之為用,亦是如此。

不過荸薺這個小東西,處理起來有點麻煩。荸薺是球莖,在超市裡買到時多半上頭還帶土。洗淨露出平滑的表面上,卻有一圈圈環節,形狀多半不規則,且有鳥嘴狀的頂芽、側芽,拿削皮刀削它,兩三下便會遇到「癥結」,先跳過,之後再拿水果刀鑽之、挖之,真是耗時間。一定有比較簡便的辦法吧?上網Google看看,哇!還真有不少人討論這個問題!多半說身體用削刀,頭尾用小刀,這不是廢話嗎?有說「配製20%的氫氧化鈉溶液,加熱至沸騰後投入荸薺,處理4∼5分鐘後撈出,在清水中搓擦,並加人2%鹽酸中和6分鐘……」,這……還能吃嗎?有教人用啃的,也有人非常認命地說:「只能用小刀慢慢削。」還有人寫道:「用小的瓜刨刨。」瓜刨刨是什麼東東?再Google圖片看看,那是大陸說法,就是那種有小孔的刨絲刀啦!看來最笨的辦法,仍舊是最好的辦法,人生多少事,一如處理荸薺啊。

荸薺又稱馬蹄,是因為形似而得名。我每吃港式點心必點馬蹄條。多年前在美國念書,心情一煩就想弄吃的,手邊兩本食譜早已翻爛,想吃點不一樣的得靠冥想。有一晚硬是想吃馬蹄條,非吃到不可,簡直像懷孕?也對,生產論文,就像懷小孩。自己胡亂配方,把荸薺切碎,櫃子裡找出地瓜粉,調點牛奶、砂糖,拌勻了放大同電鍋裡蒸(大同電鍋真好用啊),蒸熟凝固後切塊再裹薄薄的麵粉糊炸。啊,我至今還記得冬夜裡幾個室友搶食那一小盤黃金馬蹄條,連記憶都是溫暖油亮的。後來我查書,原來馬蹄條用的是馬蹄粉,上哪買喲?地瓜粉加鮮奶,真的也不賴!

我也喜歡荸薺在古代的說法,叫鳧茈,這名字真美,鳧是野鴨,茈是一種紫草,根皮紫色,可作染料。我不知道荸薺古稱鳧茈的原因,是否因為它身上那鳥嘴般的芽,加上棗紅的皮色?總之鳧茈這名字美,比荸薺、馬蹄都美,給人豐富的聯想。陸游的〈野飲〉詩有「鳧茈小甑炊,丹柿青篾絡」之句,說春雨行路難,但是野外孤店裡,尚有村酒可小酌,鳧茈在瓦甑上炊蒸著,青色竹籃裡還擺著豔豔的紅柿子呢!人生本多憂患,「野飲君勿輕,名宦無此樂」,這簡單的野飲您不要輕視,高官名宦卻難得此樂啊。看來,南宋時候荸薺的吃法,就是簡單的炊蒸,想來也滿好。把削好的荸薺放瓦甑裡炊,滿室氤氳的蒸汽,在春寒料峭裡真是潤澤人心,而我還記得做馬蹄條時,第一步蒸熟和了水、粉的荸薺,揭開電鍋蓋的一霎,那清香呀!

鳧茈也作鳧茨,不過「茨」原是指茅草屋,在這裡很可能是因為與「茈」同音通假吧。北宋鄭獬有〈采鳧茨〉詩,以採挖鳧茨表現民間疾苦:「朝攜一筐出,暮攜一筐歸。十指欲流血,且急眼前飢。官倉豈無粟,粒粒藏珠璣。一粒不出倉,倉中群鼠肥。」

鄭獬的詩口語質樸,很容易懂,他的個性可以說人如其詩。他是狀元出身,年少便有才名,歷仕仁宗、英宗、神宗,幾度上疏諫言,也曾因耿直得到皇帝的重用,卻不免開罪群臣。到神宗王安石變法,他不肯用新法得罪了王安石而遭謫貶,猶不放棄進諫青苗法對百姓之害。青苗法原意是由政府放款,在青黃不接時救濟百姓,政府則可酌收利息,增加稅收。但實際執行上,許多地方官為了「績效」強迫百姓向官府借貸,且隨意提高利息,甚至額外強加各種名目的勒索,成了政府作莊的高利貸。鄭獬不忍百姓苦不堪言,告病辭了官,這可是「為政策下台負責」的古訓。他過世時,家貧子弱,窮得無錢安葬,棺柩停在安州的廟中十餘年,直到後來他的好友任職安州,才讓他入土為安。

鄭獬為貧民寫〈采鳧茨〉,可知那年代,鳧茨應是吃不起米飯的窮人充飢之食;詩末句「倉中群鼠肥」,就像《詩經》裡的〈碩鼠〉,譏刺上位者的尸位素餐。但說真的,古來窮人的種種吃食,到現在都成為養生者眼中佳肴,地瓜粥、雜糧飯、種種野菜都如此,而荸薺,後來有「江南人參」美譽,止渴、解熱,且因為含磷,還能促進生長發育,營養價值甚高。這是大自然默默給予貧窮百姓的饋贈吧!

荸薺,荸薺,我不放棄,再打開iPad問擅烹飪的朋友:「妳都怎麼給荸薺削皮?」

「幹嘛削皮,超市有賣削好的呀!」


  人文薈萃

About Facebook/讚
彭樹君/聯合報
關於讚,像是仙女的魔棒,被點過之後,就很難脫身。

一開始玩臉書,你每每po了文,貼了圖,都催眠似地告訴自己,這是分享,有沒有回應都不要緊。但如果真是這樣,寫在日記裡就行了,何必放在臉書上呢?你無法否認,臉書的本質就像是個人舞台,而每一次進場都有如小小的個人秀,「讚」的設計則類似什麼達人秀的計分板一樣,數字愈堆愈高愈讓人有成就感;如果按讚的人零零落落,就難免若有所失。

相對的,你也像別人的臉書評審一樣,給讚或不給讚,總在一個瞬間的判斷。

這是一個禮尚往來的儀式。別人給你一個讚,代表一個關注的眼神;你給別人一個讚,表示一個拍肩的肯定。輕輕一個讚,裡面有「我看見你了」的千言萬語。

你的心情曾經如此為了每一次讚的高低而上下,但後來你發現,關於讚,恐怕和讚不讚根本無關。

那是某一回,你在一位文字創作者的臉書上讀到他嘔心瀝血的作品,但底下的讚寥寥無幾,卻在隨後不小心進入某個二線女星的頁面時驚詫地發現,隨便一則「出門洗頭囉,掰∼」之類的無聊po文,竟然也有一萬多個讚來熱烈響應。

當下你目瞪口呆,這是什麼狀況?太荒謬了啊……

從此你就解除了讚的魔咒,不再追求那個虛幻的數字。你從讚的制約裡脫身得救,讚多讚少,一切隨緣。


慢慢讀,詩/洗衣機之歌
孫維民/聯合報
我喜歡看到你在白天持續地工作

當我躺在床上,像古代

氣息微弱的老矣的兵

甚至無力解除沾血的鏈甲──

陰影紛紛聚集(終究

它們也察覺一顆疲憊的心)

前方如惡龍,後方是毒蛇

我喜歡聽見你在黑夜勇敢地工作

(陽台荒煙蔓草,百里內

沒有援軍的蹤跡)

莫非這就是那天使的化身──

此時如刀劍,彼時是戰馬

冷靜、強悍、訓練精良

而且絕對地順服和虔誠


尋醫者
殷小夢/聯合報
車身在幾度搖晃後戛然而止,推開已被裹上一層黃土的後門,你們剛剛行駛過的軌跡上仍然塵沙布滿,彷彿什麼風暴悄悄來過。你雙腳落地時感到臟腑微微翻轉,雖然已是第二次在史瓦濟蘭義診,要消化這些漫長的顛簸,原來仍不是件容易的事。快速卸下沉甸甸的藥品箱,穿越尋醫者們殷切的眼神步入診間,你知道,今天將會是忙碌的一日。

前幾次的義診報告似乎是這樣寫的:「……人口的老化與飲食問題,這個地區有超過四成的居民長年飽受退化性疾病所苦……」你腦海中的文字漂浮起來,在眼前重組成真實的畫面:微胖的身材,宛如電影鏡頭下被刻意放慢的動作,這些尋醫者們多由當地上了年紀的婦女們所組成;雖然說是當地居民,但由於小山區各聚落間仍有一定的距離,她們大多仍須在漫天黃沙中,蜿蜒數里的上下坡才能來到義診場地。駝著背脊,踩穩每個腳步,拄著拐杖的尋醫者們終於緩緩抵達大門口,彷彿完成一場虔誠的朝聖。

排隊掛號,是尋醫者之間一種古老神祕的儀式,而取代號碼牌的,是這些爺爺奶奶們從路旁撿來的石塊、空罐,甚至是啃過的玉米餅與枯枝落葉。慢慢彎腰,她們仔細的計數,像是某個手造的小藝術品般調整每個信物該有的姿態,一列整齊的隊伍便這樣向外延展開來了。你忍不住上前詢問其中一位奶奶如何在數十個石堆中找出自己的順位,她咧嘴笑了笑,拿起她的小小石塊開始翻譯起當中小小的奧祕:邊緣的鋸齒、淺白的斑紋、與下方紙屑的相對位置……彷彿古老而神祕的符碼,那是一種在貧窮與匱乏的醫療資源間所繁衍出的驚人秩序,如今安安靜靜的躺臥在草地上。

不出所料地,從宣布掛號的那一刻起,尋醫者們像是終於獲得洩洪的大水般淹沒進來。掛號處的病例紙瘋狂湧出,篩檢區的血壓計沒有歇息的在手臂間遷徙。「醫生,我全身痠痛……」「我的膝蓋很難走路,一走就疼……」當地的公衛護士逐字逐句的口譯出一個巨大的公衛與生活困境:勞力密集的工作、選擇有限的飲食……你們或許永遠無法知道,這些抱怨著後頸疼痛的老奶奶們,年輕時究竟為了生活與孩子們,頂過多少驚人的生活物品,走過多遙遠的路呢?藥單與轉診單在你筆下一張一張寫出,病患們感激又困頓的眼神來了又去,你明白有些人只是需要更多的開水與休眠,但也有更多艱辛的尋醫之路,在這扇門後只會更加遙遠而漫長。

午休時分終於到來,你拿起相機走出義診站正想留些紀錄,忽然有人拉了拉你的白袍,原來是剛拿了止痛藥的老奶奶正側倚牆邊休息著。她指著身旁米黃色紙箱,大小寶特瓶裡裝滿調色盤般的自製飲料,「醫生,一罐兩塊錢唷!」你搖了搖手中的可樂罐,微笑著婉拒了。她輕嘆了一口氣,把紙箱重新放上頭頂那條曾經色彩斑斕的布巾,朝著仍在豔陽下排隊的尋醫者們走去了。陽光很大,在寶特瓶上折射出各色光芒,她背影微微晃動,彷彿頂上那生活的龐然負重從來不曾被卸下過。你望了望手中鮮紅的易開罐,喝下一大口,感覺胃微微地脹痛起來。


極短篇/一段老農的自述
三色弦/聯合報
「這一切要怪天公伯啦。那天凌晨,外頭突然傳來十幾聲震耳欲聾的砲聲,嚇得我從酣夢中醒來,昏昏沉沉中,我想定是阿共打來了,得快通知左鄰右舍疏散。電火打不開,整屋暗濛濛,我只好摸牆前進,希望找到那退役許久的全副武裝。嘿,別看我現在這樣,當年我可是班長退役的,立正、稍息喊得響徹凌霄的。黑暗中我似乎踢到了什麼,發出叮叮咚咚的響,我想是頭盔,旁邊的面桶沉甸甸的,我記得放了戰備用品。我戴上頭盔,拎著面桶往外跑,過了這些年,頭盔變形難戴了,桶子變重了,但我哪管得著這麼多,有更重要的事等著我。」

「當時下大雨,凌晨三、四點左右?」

「是呀,砲聲後天空開始下起大雨,霹靂啪啦地啥也看不清。但是,我可看得很清楚,遠方田埂旁有黑壓壓的龐然大物,那模樣我當兵時見過,應該是裝甲車。我想阿共仔動作真快,人家都兵臨城下了,我們村子卻還在作酣夢。我趕緊邊跑邊喊共仔來了,要大家趕緊武裝抵抗。也許雨聲太大了,我敲遍整村每戶家門都無人應答,我想就算只有我一人,也要阻止他們前進。」

「你一個人帶著面桶去單挑裝甲軍團?」

「我哪有那般天真?我打算單兵突破,分別殲滅他們。我看到一個身材肥胖的人站在田埂旁吆喝指揮,那肯定是長官了。我書讀不多,但多少知道擒賊要先擒王。我沿田埂匍匐前進,觀察到其他人離他有段距離,我想是個機會,我可以先制伏他,再命令其他人投降。正要行動時,腳底忽然打滑了,桶子從手中摔出,不知從何而來的黑泥飛了出去,往指揮官臉上而去。他顯得痛苦極了,抱臉大聲嚷嚷,其他人就要過來了,我嚇得桶子也沒撿,沒命地跑回家去。」

「後來我都聽說了,無須再敘述。我現在還原整件事情經過,如果有錯請指正我。」

「七日凌晨,你被響雷驚醒,半夢半醒間以為中共打來,於是打算去拿當兵時留下的裝備抗敵。村子電塔因故毀損,你摸黑時踢倒了燒水壺,誤認為頭盔,拎著面桶往外跑。你得不到支援,只好隻身一人抗敵,卻剛好遇上因土地改建案和村裡有糾紛,打算趁半夜開怪手搗毀田地的建商公司,因豪雨不甚清楚的視線,你將怪手誤認為裝甲車。你沿田埂匍匐前進,打算襲擊指揮官,也就是建商代表,卻在行動前摔跤了,桶子也飛了,不知哪來的黑泥此時卻擊中代表的臉,讓他十分痛苦,意外停止破壞作業。建商公司自知理虧不打算控告你,村長因你英勇行為拯救村子的田,打算表揚你,以上事實是否無誤?」

「警察官,有個地方有錯啦。我後來才知當時拎的,不是面桶,是糞桶啦!這要怪就去怪天公伯啦。」


  訊息公告
成為專欄作家的最快捷徑
你的創作,需要被看見!【e世代文學報】徵求專欄作家,歡迎網路上的秀異寫作者來投稿報名,不拘形式,小說、散文、新詩都大歡迎!

「過去曾經……」的英文句型
談戀愛的時候,兩個人總覺得沒有對方就活不下去,不過一旦當感覺褪去,也只能高唱 "I used to love you."(我曾經愛過你)了。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paper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city | blog | jo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