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電影怕白花錢?電影痴必看的熱門影評及趣聞迭事,【火行者電影精選週報】週週推薦精彩好片不踩雷! 【e研快樂日語初級報】提供日文初學者實用生活日語,以及東京旅遊資訊,體驗日本文化並將所學用於生活中。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專題  理財  追星  社群  Blog  哇新聞  電子書  
2013/08/27 第4391期  訂閱/退訂看歷史報份直接訂閱

今日文選 我們現代 怎樣當兒子(上)
人文薈萃 詩想
慢慢讀,詩/繫舟

  今日文選

我們現代 怎樣當兒子(上)
楊富閔/聯合報
我正在替父親把風。

我趕緊拉上顯示為「治療中」的帷幕,好讓以下一切事宜不輕易被發現。

這裡是低溫冷凍的加護病房,約莫半鐘頭前,父親從住家後方的媽祖廟求來了一杯水,倒進社區活動中心贈送的隨身杯,令我拿著,他開車,出大內,途經省道官田六甲路段,讓南國藍天陽光通過車窗向我們團團送來;半小時後,抵收費停車場,早已算準了探訪時間到醫院──

這間搭設於鐵路邊、鄰近林鳳營與柳營火車兩站之間的附設醫院,病患多數來自農業縣台南,並以老歲人居多,我們都至少有個親戚正看診於此,常在院間走道認起了人──唉喲,你也來喔?來拿藥啦!啊誰載你啊?我自己坐接駁車啊。生病是公公開開家務事,我心底這一件卻要懇請閱讀的你保密了。

帷幕內,父親緩緩從褲袋變出了一根自備的棉花棒,沾溼,戴上口罩的他眼神專注在阿嬤布滿針頭管線的臉部、手面、輕輕點了一下。我是一邊忙著擔心小心別細菌感染、一邊忙著分散護士的注意力。半顆頭探出了「治療中」的綠色布簾,眼睛掃射護理站、無菌衣更換處、規格化隔間,空靜的加護病房內大家都忙碌著。

2012年春天,阿嬤因急性肺炎再轉發敗血症,送入柳營奇美,很多老人都這樣去的:先輕感冒、轉成肺炎、痰中有菌絲、抽痰、抽痰……洗腎與敗血。醫生宣布阿嬤活不過七天,當晚,父親隨即率領我們一家七口在媽祖廟跪掉半個時辰。

2012年也是台灣的宗教年,從初春到秋末,全台四地都在燒王船、慶祝媽祖誕辰、各路神祇千秋建醮,鏗鏗鏘鏘,臉書上不斷傳來遶境現場照片,我的中國朋友學台灣人跪在地上鑽轎腳,並以此姿勢拍下系列照片,臉書獲得數百個讚。

2012年,我家後面那棟重蓋了十年的朝天宮媽祖廟,終於要開廟門了。

挑燈的籌畫、緊密的流程,村民視之為吾鄉自兩百年前開基以來最重要的盛事,讓許多遷出數十年的外地遊子,也推著坐輪椅的老父老母回村赴會。

位在朝天宮廟後的楊家,其家族發展史即是一部媽祖進香史,我的父親、祖父、伯公甚至家族女性長輩都有一部媽祖經,我也是。

父親擔任要角,可說是2012年開廟門的風雲人物。他能管理宋江隊、理解廟宇文化與在地發展間多重鏈結,更重要是他對故鄉文化傳承極具使命感。

廟會前十天,鄉里內的鬧熱氣息十分濃厚,大家都期待著,而醫生宣布我們得做心理準備,父親日日自夜晚操練宋江陣的現場抽身至奇美。

阿嬤隨時會走,事情一旦發生,父親及我們一家將因守喪關係不得參與廟務,這是小學生也知曉的常識,媽祖都要傷腦筋。

蓋了十年的大廟,十年內多少人未及看它落成即撒手,我也在這十年長成一個台灣文學研究生。十年可以發生多少事情呢?姆婆伯公都不在,姑婆也不在了。一座廟如何定錨一鄉鎮的情感結構,再沒有比住廟後的我們更能述說這份情緒。開廟門大家都期待,若父親因守喪缺席,媽祖香勢必失色,慌亂廟務工作,潰散宋江隊伍,可以說少了父親奔走,進度難以推動,那次廟會不能沒有父親──

大家難為情呢。

大家只能等待。等待的日子,我們做了很多事情:聯繫葬儀社待命、通知阿嬤的外家,姨婆在前往病房上的電梯抱我痛哭一場;我們也跟隨廟會遶境,去北港朝天宮買綠豆口味的大餅、土豆、蒜頭,開心吃了有名的當歸鴨肉羹,大哥還用line上傳了小圖。

等待的幾天,父親與我一到探訪時間,便重新上演這齣搶救阿嬤的戲碼,父親正在為阿嬤做傻事:棉花棒,沾水,全身從頭到腳點一下,彼時阿嬤已輕微變形,本有大象體態的她瘦成四十公斤,全身水腫,氧氣罩、呼吸器、鼻胃管、抽痰機……大姑看到就說不要了、母親好幾次跑錯病床,搞烏龍、說每個阿婆都長得很像呢。

我的把風功夫則越發深厚,有一次突然遇到護士闖入,父親緊急撤了手,我腦筋一轉,立刻向護士解釋,看!阿嬤有反應耶、我指著阿嬤眼角的水漬,說阿嬤很像在哭。

現在想想,說不定彼時阿嬤看到父親為她勞心苦命,冒著被趕出醫院的風險,確實滴下了眼淚。

阿嬤與父親關係十分緊張。當我年幼,一次放學在樓上聽聞醉歸的父親同阿嬤怨嘆著,內容模糊,但情緒反應該是長期受到阿嬤的忽略,父親像說了我在外面出事妳會擔心嗎的句子。

在樓上貼著木板牆偷聽的我喘不過氣,沒有心理準備,剛烈的父親原來也是個孩子。

阿嬤因早年喪夫,三十歲開始女人當男人用,嫁在千人大家族,她是如何養大三個孩子?她還要面對妯娌的言語,死了尪、連傷心時間攏無,政府給予的賠償金阿嬤說她一毛沒拿到,唯一具體的喪偶反應是,阿嬤說她什麼都忘了、連最擅長的算術都弄不來。

父親彼時四歲,夾在得以協助家事的大姑以及剛出生的幼子小叔之間,成了他自己口中最不被關愛的孩子。

父親是體育長才,這點遺傳自祖父:田徑、足球、棒壘賽,國中老師都建議他要去念彼時專收體育生的南英工商;說,這囝仔沒好好栽培,會太可惜。實則父親並非怨怪阿嬤無錢財供他練體育,是在同一個時間點,二爺爺抵達了我家客廳,並順勢帶來一嗷嗷待哺的小食客,才三歲不到。

很多年後,我曾偷偷問過阿嬤,妳後悔無?我還用相當現代的說法告訴她──妳怎麼把自己搞成這樣呢?

阿嬤勞碌一輩子,哪裡有時間沉澱悲傷、思考出路?張眼即賺錢、工作、三餐,家務事亂成一團。日日出沒二爺爺的田,增加雙倍農事,為此不被子女理解,然後遭逢鄰里側目,那也是災難的根由,不知情的人還以為阿嬤拿了什麼好處哩!怎會有好處,我小時候天天都在當她的定心丸,陪她去西藥房借錢、去農藥行還錢。

我也想起國中,日日在跟父親吵架、打架,阿嬤總會一個人吃力爬到三樓,來到我的房間,好言相勸要我同父親道歉,甚至連台詞都幫我想好了,什麼爸爸失禮,我卡袂曉想──我聽了搖頭、心想真是荒唐。

直至很多年後才驚覺,我與父親關係緊張,阿嬤是覺得她也有責任;才驚覺母愛太少,又未曾享受過父愛的父親,他如何能扮演好父親的角色。

我太難為父親了。

再說明明父親未曾冷落過我。

小學六年級畢業,拿不到縣長獎,他仍是典禮前一小時即到現場,隔著教室窗戶我看他在樹下逢人問路,心頭竟替他感到羞赧。本只是以家長身分出席的他,因是優秀畢業生楊富閔的爸爸,又被請去頒獎,那天他換下平日的工作服,改穿休閒皮鞋西裝褲,現在才明白牛頭班出身的父親,是如何以會念書的我為傲。我得到林榮三文學獎,他四處稟報,說我們家這小尾仔,真了不起。

我念私立的、昂貴的黎明六年,天天都在裝病,中午別人放飯,我請假回家。父親那時剛辦手機,會立刻驅車前來護駕。他接送我十幾年:補習下課、北上南返的火車站、麻豆統聯站、高鐵歸仁站,都有他等候我的身影,這樣盛大的寵愛來自一個自小無父的父親,他才是我最了不起的爸爸。對他來說學習當父親如何困難,我曾在三樓倉庫翻出一整套親子教育的錄音帶,猜想是父親的自修教材。

我念東海四年,他出差路過台中,鐵定過來看我,或順路把我車回台南。好幾年的中秋,我因疏於提前購票,被困在大度山、一人據守在宿舍,我不以為意,父親倒緊張起來,半夜三點自行驅車到校門口,隔著山嵐霧氣的中港路向我揮手,回程在清晨古坑收費站買營養早餐,那日冷氣團剛報到,他怕我受風寒要我躲起來。躲起來?我不解其意,邊走邊傻笑,該躲到哪裡?心頭卻溫燙如安裝一台迷你暖氣機。

我出版《花甲男孩》,他自己手繪表格,拿到公司叫賣,要大家填好名字,還自備零錢袋。《花甲男孩》在他的紡織公司賣出五十本,我覺得很驚人。有一次,父親的客戶告訴他:我讀到你兒子的文章,常寫你的壞話。不久傳到我耳裡,我心底後悔極了,趕緊修掉所有文字。

最近騎摩托車載他去看醫生,他一手搭在我的肩,我發現從前載他搖搖晃晃,現下卻平穩多了。父親失眠長達三十年,近五年因阿嬤的病,他瘦了不少。

2012年春天,媽祖遶境圓滿順利,阿嬤病情穩定,是熬過來了。當晚廟方舉行平安晚宴,全鄉居民都聚集到了廟口吃辦桌。我看到許多離鄉十幾年的親戚、鄰居、老面孔都有回來,問候聲是這邊那邊:從前在我家斜對面賣自助餐的淑枝阿姨就坐隔壁,看到小叔即問:「您母仔最近好沒?我今嘛有時住高雄,有閒才來看伊。」、「攏不知您阿伯仔、阿姆仔攏往生啊,這遍轉來才聽人講起。」廟事即是家事,這是在地人的共識。

席間,我四處張望,遲遲不見父親的身影。他的宋江隊員已就坐,不斷向我問教練人呢?

教練身體不舒服在家裡。

我有點擔心,在康樂隊搖滾聲響中離了廟口,走回只有幾步路遠的家、上樓。

父親兩眼瞪大躺床上,索然看著電視。我說你怎麼不去、大家都在等你。

父親漸漸失去言語能力,父親沉默無法表達心中情緒於萬分之一,只因阿嬤五年前病時,父親就跟著病了。

三十年來的失眠,終在高壓工作環境以及阿嬤照養事宜積累下一夜爆發。

決定辦理退休,太早了,才五十七歲,大家都有充足的理由反對,經濟重擔一下掉在母親身上,我心底也反對,卻是第一個舉手同意。

為了迎接他的退休,找來無數退休專著猛k,我甚至覺得自己應該回南部工作,陪他規畫五十七歲後的人生,我沒有勇氣告訴他──你提早退休,我的壓力立刻來了,明明你說讓我毫無掛慮的讀書與升學。

開始思考能做點什麼,他一人在家,中午有吃嗎?父親向來怕麻煩,該不會煮煮泡麵過一餐吧?我不斷快遞各地美食,水餃料理最是方便;我不斷加強心理建設,承認我們家現在有兩個病人。

陪父親四處看身心科,上網了解關於中年男人心理病症,打電話給他的時候要先列點筆記,他的生活如此空乏,對話容易冷場;也開始幫他處理許多文件,初始我常以他的名義代簽,通常是阿嬤申請外籍看護的物事、養護中心費用的交涉、甚至住院表單,病危通知、放棄急救書,無數的表格,最後乾脆由我一人經手負責。父親有個挺別致的名字,叫做戊癸,天干地支內的戊癸,據說是我家後院早前一位漢文老師的美意,我很喜歡這個名字。

媽祖祈福遶境過後,阿嬤健康奇蹟似好轉,我們開始討論是否拆下阿嬤的維生器材,我們對阿嬤健康有信心,阿嬤能自己學習呼吸、恢復意識、直至醒過來。

何止醒過來,誰相信阿嬤幾天後可以講話、認人(第一個認出我)、快速出院並且精神地在養護中心丟軟球、玩積木呢!

父親不斷說我們媽祖真「興」,我則為了顧及醫師的尊嚴與專業,趕緊讚揚奇美實在高明,彎身鞠躬答謝之心情就像夜市販售的擊鼓兔,心底在開party。

遶境過後,媽祖廟成了新興景點,至今一年過去,香客絡繹不絕。

我常獨自一人來看廟,我並不喜歡傳統廟宇炫富式的建築,但廟前廟後,直至每一尊神偶都有我的記憶:開漳聖王、保生大帝、楊大使公、田都元帥、媽祖婆,我來這裡像拜會老朋友。 (上)


  人文薈萃

詩想
陳克華/聯合報
讀到一句有意思的話:所有的「大師」,都是「溝通大師」。

偉大的詩人的筆由現實直直穿透過靈魂,讓讀者自己與自己溝通。只是這溝通,更接近覺知與澈照。

有時候光只是這「看見」,便可以是一種療癒。詩人的「大師」之處,大約就在這種別種文體無法達成的「溝通」。


慢慢讀,詩/繫舟
蔡富澧/聯合報
風清月白,我在河上

下錨,繫我這青白一身的

舟,在日夜裡

定泊


當河水在我身畔急過緩過,我何曾繫?

當水色在我腳下清過濁過,我何曾定?

當清風在我耳際寒過薰過,我何曾泊?

當渾圓卵石在河岸露過沒過,我何曾安?

當鵝黃軟枝黃蟬在河岸開過謝過,我何曾住?

當河中水波在我左右峰過谷過,我何曾靜?

當彩虹橋上行人眼神哭過笑過悲過喜過,我何曾止?

當東方旭日在我視野夏過冬過,我何曾停?

當中天明月在我血脈春過秋過,我何曾駐?


沒有日沒有夜,沒有繫

沒有錨,一條河裡

沒有舟,沒有時間

和我


  訊息公告
成為專欄作家的最快捷徑
你的創作,需要被看見!【e世代文學報】徵求專欄作家,歡迎網路上的秀異寫作者來投稿報名,不拘形式,小說、散文、新詩都大歡迎!

訂閱Sense好感電子報送幸福感甜點特刊,享受甜滋滋!
【Sense好感電子報】關注旅遊、設計、美食,給你一種有態度的生活 Guide,一種實踐質感生活的方法。現在訂報有機會獲得 Sense「幸福感甜點」乙本!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paper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city | blog | jo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