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迷你海洋 圖/江長芳
一缸缸 迷你海洋世界
連假回台中,見到弟弟在客廳新設一個水草缸,缸中雖只以簡單的藤壺與石塊造景,飼養幾尾紅蓮燈與琉璃蝦,但已讓我的目光捨不得離開,心底的美好回憶與想望再度被撩撥起來。
念國中時,我很喜歡讀沈復的〈兒時記趣〉,不過,真正領略其中精髓,是在海洋大學念碩士班的時候。受同儕影響,我為既是盆景又是寵物的水草缸著迷不已。
當時的我沒有預算,也不夠專業,只用美國細砂厚厚地鋪滿一尺缸的缸底,即開始種上一株株品種不同、姿態各異的綠色水草。此外,我也在缸中設置了一台迷你海棉過濾器,在缸頂裝上水草燈,然後興沖沖地放入孔雀魚、紅太陽和黑殼蝦。
孔雀魚是卵胎生,養這類魚的好處是很容易觀察生命誕生的奧妙,但要很小心,因為有些孔雀魚媽媽會在辛苦生小魚的同時,每生出一條就回頭吃掉一條,再生一條又吃一條。為了避免這種一邊生產、一邊「坐月子」的情況發生,我會把小魚移出大缸,另外養在小缸,並稱此為「公共托育中心」。等小魚長大,再放回牠們父母身邊。結果,魚缸越擺越多,尺寸也越換越大。
玩了一段時間,就在我覺得自己很行時,偶然到同學家拜訪,才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別人的魚缸有外掛加溫器、二氧化碳鋼瓶、水質穩定劑、紫外線殺菌燈、職業級過濾器等等。
另一個房間更驚人,裡頭是七、八缸炫目的海水缸,海葵、海星、小丑魚,還有一缸專養水母,大燈一關,只點亮魚缸專用燈,彷彿置身澳洲大堡礁,又或在帛琉浮潛。
一顆顆 晶瑩珍珠氣泡
養魚要玩得開心,多問、多學、量力而為是關鍵中的關鍵,我玩出一套屬於自己的心得與把戲,便替父親在家裡組了一缸兩尺半的水草缸。
這次,我將缸底的美國細砂鋪得高高低低,雖不是八山一水一分田,也算起伏的丘陵地,缸內中央偏右放著一根直立沉木,用一種名喚「墨絲」的水草,纏在沉木的枝幹上,看起來有如擎天大樹。
至於缸後至缸前,則以不同的綠色水草由高至矮依序栽種在底砂裡,再把一個盤腿而坐、長鬍鬚的釣叟泥偶,擺在樹下,仰望水面如雲的水芙蓉與小浮萍。
萬事俱備後,我開始欣賞這一缸生命游動。穿著華麗長舞裙、個性外向活潑的孔雀魚,悠游在上層水域;螢光閃閃、生性敏感的紅蓮燈喜歡聚集在中下層水域;豔麗的紅太陽則宛如兩魚類的橋梁,穿梭其中;而若細看茂密的水草裡,會驚喜發現黑殼蝦隱身其間。
點亮水草燈,一顆顆晶瑩剔透的珍珠氣泡從葉面上冒出,我撒下些許飼料,魚兒先食,然後是黑殼蝦。經一輪消化,排遺皆化作天然有機肥,變成一個生生不息的生態系。
關上客廳大燈,水草缸成了我想像力馳騁的世界,老翁樹下悠然垂釣,大大小小的海生生物穿梭水草森林間……
多麼美好的記憶呀!我回過神來,和弟弟要了退役的魚缸,一到家便迫不及待組了最陽春的水草缸。我慎重地點亮了水草燈,一會,葉面上開始出現一顆顆晶瑩剔透的珍珠氣泡,一切回到了當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