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ve 互動英語報】內容生動且生活化,讓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成為最好的學習教材,並讓你輕鬆開口說英語! 【哈佛商業評論電子報】包含領導、創新、策略、管理等四大領域精彩內容。歡迎訂閱,與世界一流的管理接軌!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財經  追星  NBA台灣  udn部落格  udnTV  讀書吧  
2016/03/28 第5304期  訂閱/退訂看歷史報份直接訂閱

今日文選 【文學相對論】王正方VS.袁瓊瓊(四之四)知命篇
王安祈/戲曲院士 院士戲曲
【校園示範作】翁禎翊/荒島少年

  今日文選

【文學相對論】王正方VS.袁瓊瓊(四之四)知命篇
王正方、袁瓊瓊/聯合報
老年在人生階段,其實就是一個新的時期。身體在告訴你,你已經不是從前的你,若果學會放手那個「舊」的我,很可以搖身一變,成為人生旅途上的「新生」……

王正方:

為政第二;子曰:「五十而知天命」。五十歲生日都過了好些年,知天命了嗎?趕緊查書,朱子注:天命;乃事務所以當然之故也。必須得看咱們朱子的四書註解,他才是正宗,老爸這麼告訴過我。

以五十年去了解事務之所以當然,時間夠了。問題出在青少年時期,對事務之所以當然不太清楚,苦的是人人又有七情六慾,就在衝動、盛怒、狂喜的諸般時分,貿然做了唐突的決定,五十歲以後還在繼續付代價。應儘量保持冷靜,考慮好才做決策;大概我就知道這麼一道「天命」。

袁瓊瓊:

聖人活到了五十是如何知天命的,那是奧祕。本人庸凡不得而知,不過我知天命的歲數可比聖人早了很多很多,大概是十歲左右。之所以「知天命」,亦不是自己格物致知,是有人告訴我的。

當然,我那時並不知道那是「天命」,以為只是算命。

那時候還小,小學沒畢業。一夥人去同學家玩。晚上圍桌吃飯。同學父親會算命。就在飯桌上一個個點名,替大家算命。點到我的時候,他說:你將來會出名。

大概三十年之後,他這話應驗。我變成不用帶名片的人。

王正方:

年輕時有過多的盲動:先「有」後婚、偏愛革命浪漫情懷、拋棄穩定的工作去拍電影,事後都得加倍努力來補償,夠累的。幾番大折騰,得到或學到了什麼?好像還是狗改不了吃屎。都是老頭兒了,又因一時衝動錯選電影的主角,後製期間在剪接室中分分秒秒的吃後悔藥,痛不欲生,片子自是血本無歸。臭脾氣也未隨年齡的增長而溫馴下來,一不注意就電線走火:燒起來了;次次都是傷害到最親近最該愛護的人,唉!只怨嘆修養和學習能力太差。

有人告訴我,這是因為累世積下來的習性;有人貪、有人癡、好動怒的屬「嗔」。我這臭脾氣已持續了不知多少輪迴啦!如何是好,有救嗎?大善知識說,解脫之道唯有發慈悲心、持平等心、不分別、不執著。實在難呀!一眼望去,怎麼老是看到很多令人抱歉的傢伙;不見仁、不見智、欺世盜名、掌控權位、占用大量資源,吃香喝辣的在那裡害人、糊弄人,不出來揭穿他們,我豈不是個苟且偷生的鄉愿之徒?

袁瓊瓊:

我成長的那年頭,名字能上報上廣播(那時還沒電視),表示這人出類拔萃。名人差不多就等於「偉人」,所以我小時候等於被預告了,如同瘂弦的詩句:「我等或將不致太輝煌亦未可知」。

但現實是:我結了婚就生孩子,生了孩子帶孩子。最偉大的功業不過是燒頓好飯菜。老公上班,不用伺候,我做完家事便埋頭看小說。當年嫁人我沒帶嫁妝,不過老公卻自備聘禮,就是一屋子的書。本人時間太多,把那些管他是小說散文雜文現代詩的書全看了,渾不知自己正在為後半生的謀生之道做「職前訓練」。我靠寫小說起家,但在我那個時代,「寫」是全民運動,不算什麼才能。每個人都能寫,青春期幾乎人人都在寫點什麼。我一直覺得我的「強項」不在寫,其實是閱讀。因為閱讀範圍既多且雜,而且上九流下九流的書全看,所以「資料庫」龐大。

現在回望自己一生,感覺「知命」這事,跟「算命」也不能說沒有牽連。知命是看懂了一生脈絡,知道自己的優勢和限制,之後長嘆一聲:「認了。」而算命是把你在半百之後「認」的那個命,提早「劇透」給你。我因為後來也大江南北到處算命,又涉獵一些命理書籍,總覺得不能遽斷命理全是胡說或騙人。當然也還是有江湖術士之流,但是,命「理」之所以成立,不論古今中外,都是經由統計和歸納而來。近年量子學說出現,揭示了「觀測者效應」,一切的「隨機」算命,像求籤,占卜,其所以靈驗,似乎也得到了學理依據。

王正方:

有一把年紀之後,就有人問:這輩子最開心的事是什麼?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他鄉遇故知;如今均不適用了。多數人的花燭夜,在約會數次後,草草臨場而就,誰會憋到婚禮晚上?考上名牌大學的榮耀喜悅由父母來享受,最優秀的學子榜上無名,他們早被推甄,或接到哈佛的入學通知了。網路通訊氾濫,遠在他鄉的幾位故知,隔半個鐘頭就從臉書上發一堆東西來,看還是不看?

四十歲生日那天我最開心。練長跑已有五年,再按照書本刻苦加強訓練三個多月,清晨去參加舊金山全程馬拉松賽。槍聲響起,夾在人堆裡,依自己的速度緩進。路途遙遠,莫被兩旁鼓掌歡呼的群眾蠱惑,若一時衝動胡亂使勁,力道用盡就半途而廢了。到二十英哩處開始「撞牆」,體內脂肪耗盡,渾身疼痛,再用力也無法加速,泰然面對之。上了舊金山海灣大道,微風迎面,路面平坦而微微下傾,大步飛奔騰躍,飄飄然如羽化登仙。抵達終點時欣喜若狂,冠軍比我早一小時半就到了。誰跟他比,我獨力設計、訓練、執行、完成一項近乎不可能的任務,了不起耶!因為俺的運動細胞自幼很不發達。

袁瓊瓊:

我這輩子最開心,不是哪一天,而是六十歲之後。是整段整段的歲月,是整個「老年期」。你要說更年期也可以啦。

所謂更年期,重點在那個「更」,更是改變,替換。人到了更年期,我的理解是:你已經「換」了,你不再是前半生那個人了。這個「換」,具現在外貌以及體能上。不管多麼不服老,身子骨不讓你活蹦亂跳,若還對這個花花塵世有興趣,不準備駕鶴西歸,那實話說,就得認老。就得「換」成一個跟前半生不太一樣的人。

急的人要學會放慢,躁的人要學會平和。老年在人生階段,其實就是一個新的時期。身體在告訴你,你已經不是從前的你,若果學會放手那個「舊」的我,很可以搖身一變,成為人生旅途上的「新生」。透過這個新的,一般稱之為「老」,我稱之為「不一樣」的身體,你會發現,你面對的其實是一個全新的世界。但是卻並不陌生。

人們常說某人年紀大之後就「變」了。我認為這絕對是讚美,這個人接受自己已經被「更」了的現狀,而且正在適應面前的新生活。其實正是一種踏踏實實的「知命」態度。

王正方:

退休之後幹啥?沒幹啥,隨遇而安,喝個小酒,想寫點東西就去寫。不時做沉思狀,人稱裝深沉。

心中盤桓縈繞不去的有姜白石的小令,調寄〈點絳唇〉:

燕雁無心,太湖西畔隨雲去

數峰清苦,商略黃昏雨

第四橋邊,擬共天隨住

今何許,憑闌懷古,殘柳參差舞

若心無罣礙,萬物靜籟,獨坐窗前發愣,往日的相好、趣事,便一一隨雲而至,在黃昏的清風苦雨中,如殘柳般的參差飛舞起來,又一一隨雲而去。

四月《文學相對論》預告 蔣勳VS阮慶岳


王安祈/戲曲院士 院士戲曲
王安祈/聯合報
鶴宜準備結婚,老師相安民時竟失了眼力,沒看出安民大才,惴惴不安的來找我,說為鶴宜擔心,要我勸上一勸……

年七月,曾永義老師榮膺第三十屆中央研究院院士,這是第一位「戲曲院士」,意義非同小可。戲曲常被視為小道末技,而曾老師以治經史的態度與方法,追溯歷史源頭,建構理論系統,闡發戲曲的文學與文化意義,奠定了戲曲研究嚴肅的學術地位,由此獲得院士榮譽。今年四月台大中文系主辦曾院士學術成就國際學術研討會,國光劇團推出曾院士所編崑劇《梁祝》,並與台灣戲曲學院、國光豫劇團一同推出《孟姜女》、《慈禧與珍妃》、《鄭成功與台灣》等七部戲的精華片段,共組為兩晚演出。我以「戲曲院士 院士戲曲」作為主題,因為這幾部戲雖然故事不同、劇種有異,卻共同展現戲曲院士的襟懷抱負。事實上曾院士的人生觀對學生影響甚深,即以我個人而言,深受影響已逾四十年。

民國六十二年,我因熱愛戲曲而選填台大中文系為第一志願,一放榜就期待曾永義老師的「戲曲選」,而這門課要等到大三,大二時先修了老師的「詩選」,師生緣分由此開始。我人生數度抉擇,都受老師影響,碩士畢業時最為關鍵。

我的碩士論文研究明末清初劇作家李玉,我喜歡他的《一捧雪》、《清忠譜》、《千忠錄》等,感覺得出編劇技法與眾不同,往往在堆疊情節高潮、掀起壯闊波瀾之後,頓然轉趨沉靜,以整套曲牌反思往事、沉澱情感,通過事過境遷的痛定思痛,體現「靜態悲劇」的興味。可是當時不知該如何利用文獻發為論述,整本碩論交出時毫無自信。就在此時,曾老師主動站了出來,給予指點,幫我把章節調整,點出論文價值。我這才有勇氣在博士入學口試時大膽表達我對戲曲的熱愛與認識。是曾老師的鼓勵與指導,使我有信心走上學術之路,我成為曾老師指導的第一個博士生,被稱為曾門大弟子。

老師知道我是戲迷,所以叫我以明代傳奇的劇場和舞台藝術為博論題目。那時在中文系研究舞台、表演,簡直就是破天荒,何況兩岸還未交流,並無職業崑劇團的表演可做參照,研究唱念做打全要靠紙上文章,難度很高。但這題目令我非常興奮,戲總要搬上舞台才算創作完成,曾老師給這題目,不僅看準我的興趣,更是為戲曲研究開創新局。

博論的最後關頭父親病重住院,整整一年,我人生的最低潮,老師是重要支柱,隨時電話打氣鼓勵。父喪後窩在兼課的清大圖書館,系主任梅廣老師建議館方買下剛出版的全套《全明傳奇》二百餘冊,我一本一本細讀,寫論文暫時填補失去至親的哀傷失落,終於拼出二十多萬字博論。老師逐字細看,給予明確肯定,而我還是沒信心,覺得自己行文乾枯,任憑老師再三鼓勵,仍彆彆扭扭的說這本論文不敢見人。老師終於發火了:「難道你認為我對論文好壞的判斷有問題?」我這才住了口。這是第一次見到老師發火,而我也明白,他不是真的生氣,發火其實是一種策略。

博士畢業,我進入清大中文系任教,並開始編寫戲曲劇本。那時老師要我參與「民間劇場」,負責大陸地方戲曲。這項老師為文建會規畫的活動,以宋代「瓦舍勾欄」的展演形式為基礎,在青年公園廣場奏技,百藝競陳,如同「動態文化之窗」之展示,喚起民眾對傳統藝術文化的重視,規模極大,意義極深遠。但回想起來很慚愧,那時並未全心投入,因為正準備結婚。老師一向關心我的感情,聽說「有了個人兒」,又高興又不放心,一定要親眼相一相,通過考核,才能批准成為「徒夫」(徒兒之夫,老師創的名詞)。在那年代,談起感情的事難免害羞,我二人靦腆來見老師,沒想到居然還有外人在場。那天老師大概剛好和邱坤良老師一起開會,會後竟帶著邱老師一起來相。當場很不好意思,一路臉紅到底,好在雙雙批准,這才確認喜事。老師的考核是認真的,不久鶴宜準備結婚,老師相安民時竟失了眼力,沒看出安民大才,惴惴不安的來找我,說為鶴宜擔心,要我勸上一勸。我當然沒有遵命照辦,後來鶴宜知道此事,大笑三聲之餘,也很感念老師真心關懷。

老師是我婚禮的主婚人,不是證婚,是主婚。因父親過世,最親的只有老師,所以特請老師以主婚人身分挽我走進禮堂。婚禮上這一小段路走得百感交集,既為父親未及親眼見我進禮堂而遺憾悲傷,也為有曾老師的支撐而感念於心。

不過結婚那天實在太累了,因為整晚沒闔眼,開夜車趕寫老師為某單位所規畫的企畫案裡我所負責的部分。我沒按時交,本來以為老師會對新娘子特別恩准,沒想到老師竟利用主婚人特權,威脅說:「你不交我就不挽你進禮堂。」

真是整夜沒睡,趕寫了兩萬字,一早送到老師家,去化妝時,美容師大驚,怎麼一夜冒出整臉痘子?後來這樁事常被老師當作今日事今日畢的案例來教訓學生,大家哄笑之時,我總會補上後續:度完蜜月回來,老師又交付一樁功課,單位主管嫌兩萬字結案報告太長,要刪為五百字!

婚後住新竹,有問題都打電話請教老師。倚賴成性的我,幾乎所有的事都要問過老師。民國八十一年,清大中文系同仁希望我承擔系主任之職,我很猶豫,始終記得老師囑咐我們勿求任何名位,才能騰出時間專心讀書。我雖知系主任是純服務業,但對這位置仍是閃躲。投票那天,同事還特別暫停會議,等我向老師請示。電話那頭,老師說該有此歷練,但不可荒疏學術。我謹記在心,任期結束後,出版了一本學術專書,老師還在序文裡特別提起此事。

老師獲選為院士,是戲曲界大為振奮的好消息,而老師在記者專訪時竟不提自己的學術貢獻,反而提出「肩膀理論」: 「期待學生都能站在我的肩膀上,比我更有成就。」然而歡慶氣氛還未淡去,老師忽得重病,令人大為震驚。老師身體很不錯,每天早上騎自行車巡視台大校門六處出入口,自封「六門提督」,即使偶感風寒,以威士忌吞藥也都能驅逐病毒。此次住院原也只是小恙,誰知精神一恢復就靜極思動,起身巡視病房,深入各區,指點江山,隔天就感染肺炎,竟至生死交關。這場病讓我感觸良深,本來以為幸福唾手可得,一通電話就能解惑,竟未料到人生無常。聽聞老師生病那天,剛好路過寧福樓,發現這家幾十年屹立不搖老師幾乎每天報到的餐廳竟已停業,突然一陣驚慌失落。我不怎麼喜歡餐會宴飲,因為生性比較孤僻,一桌人寒暄之後,總是頭腦昏昏,以致整晚無法讀書寫作,所以寧福樓並非我喜歡去的地方。但當某些情景成為往事之後,竟深深依戀不捨。好在老師病癒復原得很好,去年冬天把《梁祝》推上北京國家大劇院時,老師已經可以在記者會上暢談崑曲格律了。

今年四月四日欣逢老師七十五壽辰,研討會與演出共同以老師的性情襟抱為主軸,「戲曲院士 院士戲曲」,這是學界與劇壇的盛事,謹以此文回首師生情緣四十年,祝福老師身體健康,人間愉快。


【校園示範作】翁禎翊/荒島少年
翁禎翊/聯合報
還是小學一二年級吧,讀了《十五少年漂流記》,那時只覺故事裡是一場精采、但遙不可及的冒險,殊不知,那也將是十年後,我在男校生活的全部隱喻。

十年後的我離開了有人逼迫念書、考試的義務教育,漂流到了荒島。島上只有我和一群年齡相仿的男孩,夏天,我們穿著吊嘎、踩著夾腳拖躲避叢林猛獸的追捕;冬日,我們窩在簡陋的避難所,掩緊門扉,用盡辦法取火煮起簡單的火鍋。我們慢慢有了自己的結社、自己的歲時祭儀,偶爾也會翻越柵欄,出海,靠著自己去認識世界。而理當是認識世界「正確」的方式:島上日日放送的生存講習,則不一定有人在乎……

最後,是時間鑄成一艘大船,把我們接走。我不確定在荒島上學到什麼,但錯過的不要比較多,那就足夠了。


  訊息公告
社群行銷最容易被忽略的10件事
經營社群已經變成一門很重要的學問,也是行銷人員必備的技能之一。本次擬出10項重要的社群行銷經營時需要注意的事項,幫助社群人員在經營社群、舉辦活動時有可參考、依循之方向!

在庫布里克遇見電影藝術
庫布里克書店絕對是令影迷們驚豔的存在。2010年發跡於香港,緊鄰百老匯電影中心,販售電影相關的文化商品,目前已在北京與杭州設有分店,銷售中外文的藝術類圖書,兼賣文創小物,並跨足出版,風格鮮明。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health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NBA TAIWAN | blog | shop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