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音難尋?【古典音樂報】深度專業地介紹古典音樂樂曲與歐洲樂壇現況,讓你不再孤芳自賞! 【倡議+ 電子報】傳遞人物故事,鎖定泛教育、社企…等領域,透過他們為社會付出故事,期待引起更多共鳴。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財經  追星  NBA台灣  udn部落格  udnTV  讀書吧  
2018/08/24 第6094期  訂閱/退訂看歷史報份直接訂閱

今日文選 【文學台灣:高雄篇3】焦桐/考試過半生
【慢慢讀,詩】周天派 /沙發
【野想到】李進文/你要好好的
【客家新釋】葉國居/半鹹淡

  今日文選

【文學台灣:高雄篇3】焦桐/考試過半生
焦桐 文.圖片提供/聯合報
大學畢業時迷上登山,圖為白狗大山。

我好像一輩子都和體制格格不入:侘傺少年時叛逆,高中畢業前發現三年來都沒有不良紀錄,乃故意蓄長髮被記一次警告……


考場戒備森嚴,彷彿考生中藏匿著什麼通緝要犯,鈴聲響起,考生坐定,門窗緊閉,監考官緩慢巡視考場,逐一檢視准考證上的照片,對照本人。為什麼不在考試進行中對照呢?

第一堂考國文,看到作文題目「『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試申其義」,火冒三丈,提筆就開罵:什麼年代了?還在出八股文……

批評完,起身要交試卷,被監考老師喝止:四十分鐘以後才可以交卷。我伏在桌上,努力不去面對自甘墮落的懊惱。抬起頭,驚覺考場裡忽然提高了森嚴的戒備,前方和左右都是高雄女中的學生,她們警惕地遮住考卷。雖然我並不想偷看她們的答案,卻不免自慚形穢,只好又趴在桌上假裝睡覺。四十分鐘一到,我起身交了卷,逃離考場,意識到自己離開體制已越來越遠了。

騎腳踏車來到民生二路高雄市立圖書館,讀書,整理紛亂的思緒,疑慮中摻雜著孤獨感,不確定自己如何掉入這人生陷阱。我明白那股怒火源於自卑,失敗,傷感,遂武裝起了自負,和自暴自棄。

拿起一本當期的《高青文粹》,隨便亂翻,什麼都讀不下去,彷彿不會回答的考卷,思維紛亂。日光刺眼,以一種迷茫的角度透過窗玻璃,投射出飄浮的塵埃,老樹在暑氣中兀自蓊鬱。有強烈的愧疚升起,想到他們還在考場揮汗奮鬥,我竟逃到這裡。

不知道要去哪裡?我自知不切實際,充滿了對知識好奇,渴望讀大學,渴望讀真正想讀的書,渴望將來能有一點出息;可面對這種現代科舉,卻不斷挫敗,退縮,完全排斥教科書。考不上大學卻總是幻想上大學後的讀書計畫,彷彿在七月的亞熱帶幻想雪山針葉林。

七月的考場是令人窒息的體制,整個世界彷彿是牢籠。我家住後驛,鐵軌就在不遠處,火車來來往往,每天聽火車磨擦鐵軌聲,躁鬱的笛鳴,想像列車正要去遠方,或剛從遠方進站,我常常想隨便跳上一班火車離去。

門鈴響起,我開門見到國中同窗,說是來邀請開同學會。問他在哪裡讀書?「台大電機系」,他體貼我的自尊,迴避了追問的目光,才囁嚅回答。我的孤僻可能也源自於自卑,那些年總是儘量避開已經上大學的朋友,感到連靈魂都想躲起來。

大學聯考又落榜,等待服兵役那年,發生中壢事件,開啟了台灣的街頭運動;颱風「賽洛瑪」重創台灣,死傷慘重;長老教會籲請政府「使台灣成為一個新而獨立的國家」;中國大陸恢復高考……好像有什麼在衝撞,好像有什麼要突圍而出。

退伍回來上補習班,將所有「課外書」鎖進鐵櫃,決心開始面對教科書,半年後勉強考進最後一個志願。我似乎一生都在尋找不諳考試的理由,破碎地重建自信。急行軍般,以猶豫的腳步,急急追趕虧空的歲月。我自然知道自己很幼稚,可能,我考場失意日久,自卑感日深,遂武裝出強大的自尊心,死要面子。

蘇洵屢試不中也強化了自尊心,中書省召他赴京試策論,乃稱病請辭,他寄梅堯臣信上說:「僕豈欲試者,唯其平生不能區區附合有司之尺度,是以至此困窮,今乃以五十衰病之身,奔走萬里以就試,不亦為士林之士所輕笑哉。」韓愈應禮部進士試,三次都失敗;李時珍在科舉路上三次落榜;金聖嘆三次名落孫山。

李安的求學生涯一直不順利;馬雲第一次高考,數學僅考了1分;周杰倫沒有考上大學,當時連普通高中也沒考上;後來兩次投考台北大學音樂系,都未被錄取。當代名廚江振誠高三時參加丙級廚師考試,只用一半時間即從容交出成品,卻被所有監考老師質疑交得太早而不及格;他拒絕再考試,是當年唯一未拿廚師證照的畢業生。

當年愛因斯坦報考瑞士蘇黎世的聯邦工業大學工程系也失敗。2012年諾貝爾生理醫學獎得主古爾登(John Gurdon)在伊頓公學(Eton)求學時,科學成績全班最後一名,被同學譏諷是蠢蛋,還被老師看衰不可能成為科學家。日本詩人萩原朔太郎的求學過程頗為坎坷,報考中學頻頻落榜……

他們的故事總是鼓舞,安慰著我。


三十多年後我回到市立圖書館,已經改成「高雄文學館」,這是台灣第一所以城市命名的文學館,有計畫地收藏展示高雄作家的生平、照片、資料、手稿及著作,並舉辦作家駐館活動。來回逡巡這些文物,忽然看到自己的青少年,青澀,膚淺,侘傺,回顧從前,跌跌撞撞這麼多年,不清楚是在追尋或逃避?

中國堪稱考試的故鄉,先秦時的「敷奏以言」就是口試,後來發明的筆試更影響深遠,兩千多年來成為選才的公平標準,即晉代葛洪指出的杜絕「人事因緣」和「屬托之冀」。然則對我來講,考試最大的功能是消滅學習的興趣。

我數學奇差,因而注意到不少中文系入學指考採計數學成績,理由是希望學生均衡發展,並認為數學好則邏輯推理能力強。「數學好邏輯推理能力強」的邏輯有問題。思考訓練的方式無窮,數學訓練僅是其中之一;否則,準此類推,則天下邏輯能力最強者莫如數學專業者,理工專業者又遠比人文專業者具邏輯推理能力。

如果我們阻擋了數學差而人文素養優異的學生入學,將嚴重窄化發展之路。中文系並無任何跟數學相關的課程,採計數學成績,是我們認定數學成績好,其他學科就好?抑或數學成績好就是優秀人才?反之,數學成績差,就不可能是任何人才?試問中文系的老師,有哪些人現在是「均衡發展」?

到中央大學任教前,我曾短暫擔任慈濟大學顧問,幫忙規畫東方語文學系。考慮大專聯考主導了學校系所的排名,為避免成為「末段班」,絕不能因襲一般中文系的學程,我揚棄所有學科均衡發展的觀念,構想另闢蹊徑來吸引具人文才華的高中生:取消絕大部分必修課,並根據學生需求大幅開設選修課,延聘校外專家授課。

有時制式教育真的很恐怖,有時,缺乏正統教育往往是上天的恩典。如果達文西不是私生子,他的父親會讓他接受正統的學院教育,學希臘文和拉丁文;天幸他是私生子,只能去念職業學校,天賦沒有被扼殺,世人才能欣賞到〈蒙娜麗莎的微笑〉、〈最後晚餐〉這樣的極品藝術。他對知識充滿著追求的熱情,研究光學、天文學、航空學、水力學、美食學、解剖學以及彈道學,他幾乎無所不能,非僅是航空界、比較解剖學的先驅,也是歐洲第一位山岳探險家。

讀大學時,為了要應付考試,校園裡乃興起一種影印文化,平常若是教授不點名,也就不必去上課,臨到考試再借同學的筆記去影印。這種影印文化是一種剽竊、抄襲的文化,浸淫其中的學生當然不可能有什麼創發能力。

考試是現代人的集體焦慮,台灣學子尤其飽受考試的折磨。么女阿雙小學畢業,即飽嘗考試的煎熬,每天考試。從國中到高中整整六年,我幾乎每天接送她上學放學,每天看她被折磨的形容,心疼得要命。

她歡喜閱讀,面對那些教科書,卻從最初的壓抑,漸漸轉變成生氣,沉悶地憤怒開始沸騰著。她的書包總是很沉重,我單手提起來都覺得吃力,深恐壓傷了女兒的肩膀或脊椎。

「我繼續背這種書包,可能會英年早逝。」

回顧從前,可謂考試過了半生,苟活於統一規格、齊一步驟中,天幸我已經老得不必再考試了。我好像一輩子都和體制格格不入:侘傺少年時叛逆,高中畢業前發現三年來都沒有不良紀錄,乃故意蓄長髮被記一次警告。

後來到學校任教,也一直扞格於國科會的研究計畫補助,早年我曾經花兩三小時申請,後來審查別人的計畫案才驚覺他們多用兩三個月撰寫。每年接近年尾,全台的研究人力都忙於撰寫研究計畫書,形同一年一度的作文比賽,多麼可怕的學術浪費。

終於明白自己是一個不合時宜的糟老頭,像一粒塵砂,在風中猶豫,不能確定將飄向何方?落向何處?



【慢慢讀,詩】周天派 /沙發
周天派/聯合報
有些往事就像沙發

明知傷身

仍深陷其中


有些往事就像沙發

擺著擺著

缺個稱意茶几


有些往事就像沙發

潮濕霉爛

暗自落漆


有些往事就像沙發

整體格局問題

偏怪水逆


有些往事就像沙發

霸道寡情

不易拋棄


有些往事就像沙發

一提起

即遭搶占入席


有些往事就像沙發

刺骨虐心

純天然真皮


有些往事就像沙發

有些沙發一如往事




【野想到】李進文/你要好好的
李進文/聯合報
時速一朵蒲公英,追呀追,對你的微笑大聲說你好青翠。不管你的音調多纖細都有恐龍可愛可愛踏在心頭的分量。花一個下午勸南風逃走時不該撞飛你美美的遮陽帽。

你淡淡的,恰是深深的時刻。

今日將盡,你淺淺一口晚安,明天就一定承諾有光。




【客家新釋】葉國居/半鹹淡
葉國居/聯合報
早期客家庄的長輩,習慣在飯席間叮嚀小孩,要多吃飯,少吃菜。「吃飯配菜」像是老祖宗代代相傳的智慧。偏偏客家庄唱反調,「吃菜配飯」的小孩比比皆是,大人們指摘的理由冠冕堂皇,聽了讓人瞠目結舌:吃這樣多菜,會鹹死人啦!嘴渴就會灌茶,夜半一定尿床。

菜吃太多導致尿床事件,果真層出不窮。每天到校上課,我以極其敏感的嗅覺蒐羅,如同雷達偵測,發現哪位同學褲襠飄出尿騷味時,我便會湊近他的耳朵,以小大人的口吻給予告誡:你吃太鹹了,會鹹死人啦。突如其來的舉動,從來沒被人反駁,倒像是一拳擊中對方的痛處,讓人無力招架。

大人們一語成讖,彷若食菜太多的詛咒成真,久而久之,小孩子在餐桌上筷子起落便有顧忌。小時候我和阿哥帶便當上學,內裝的菜肴,通常是一顆菜脯煎蛋,兄弟一人一半。有一回,老師在第四節下課前,檢查同學有無偷吃便當,當她檢查到我的便當時非常詫異,滿滿的白飯,只有兩塊薄薄的白帶魚。

她問我這樣足夠配飯嗎?

我連忙點頭。她捏一小塊魚肉放進嘴,頓時眼臉糾結,彷若吃的是一塊鹽巴。我覺得有一點不好意思,連忙向老師報告,那是阿婆今天特別為我煎的白帶魚,很香的。

曾聽聞日據時代,客家庄有一大戶人家,孫輩眾多,每回開飯時,餐桌上清一色是自製醃瓜與陳年的老菜脯。難得有魚肉時,必定也長了厚厚的鹽巴。孫輩越長,食量越大,眾口如壑難填。主人坐困愁城,一日突發奇想,疾馳街口買一條大頭鰱,用一斤的粗鹽巴把牠醃製風乾,再用塑膠袋團團包裹,以索懸於餐桌頂上梁柱。每回吃飯時,主人就搖晃那條大頭鰱如同鐘擺,他要孫輩們當魚游到眼前,就要趕緊低頭吃一口飯,像是望梅止渴。孫輩有的或稍有遲疑,癡望著那條大頭鰱忘了扒飯,他旋即大聲對其喝責:會鹹死人啦。這是我聽說過客家庄最鹹的菜肴。

揚言食菜過多會鹹死,又偏偏煮菜鹹得要死,似乎情節矛盾。但從客家族群歷經多次民族大遷徙,在鑄山煮海的困境中延續命脈,便不難窺知一二。「鹽」是器皿上的忠臣,一把把鹽巴讓食物的生命歷久彌堅,與族群肝膽相照。我出生在沒有戰亂、遷徙的五□年,飯桌上的菜肴依舊鹹絲絲的,或說是口味相傳,更有可能是食指浩繁,物力維艱的環境中,掌家人為了節儉,便在食物和鹽巴間做了權衡。妻婚後屢屢向我抱怨餐桌上的菜肴過鹹,我總是不知不覺。祖父生前是個大廚,母親也是總鋪師,相傳的口味我早已習慣,直覺是妻對鹽巴的忍受度太低了。

二十多年前,我因工作關係離開客家庄,台中和故鄉距離不過百里,卻三不五時就牽動我靈魂深處的美食記憶。母親的料理鹹津津,妻的烹調淡淡然,台中待久了,我便會情不自禁懷念起母親的家鄉味,像是揮之不去的鄉愁。偶爾心血來潮,我也下廚做菜,抖一抖小匙瓢,掂一掂人生,如今我有一種新體悟,年過半百的鄉愁,是一瓢瓢朝鍋中撒向的鹽巴。

身為客家之子,娶了閩南之妻,母與妻間,我也有多鹽與寡鹽的為難處境。每回執鏟料理與她們同桌共食,自忖深諳執中之道,就來個半淡半鹹,免落入傾斜偏心之譏。躲在廚房暗自竊喜,未料仍受到母親非議。

「煮個菜半鹹淡,哪做得食呀!」母親夾菜入口後,悻悻然向我抱怨難吃至極。

半鹹淡,客家語,指有鹹味但不夠鹹,客家話更用「半鹹淡」引申一個人學藝不精,是個半調子。我乃總鋪師之後,半調子的說法我不承認,至於鹹淡,母親壓根兒不知道,做個男人的左右為難。



  訊息公告
學習相信孩子!
有些父母的關心是全力支持,有些父母的關心是全力否定,不同的方式或許沒有對錯,但卻值得我們深思:得到父母尊重相信和支持長大的孩子,往往能自信愉快的成長。

《蟻人與黃蜂女》漫威的世界總有太多驚奇
漫威的世界總有太多驚奇,神盾局衍生出來的科技還有放大縮小自如的皮姆粒子,那是蟻人的根本,但大家都沒想到這個根本竟在「蟻人與黃蜂女」裡扯上毀滅宇宙的事件。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health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NBA TAIWAN | blog | shop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