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寫西讀電子報】摘錄《好讀周報》精彩話題,以推廣閱讀與寫作為核心內容,讓您掌握每周最新內容! 誰能幫你邁向健康人生?週週提供最新的健康情資,【常春EVERGREEN】幫你的健康打底,人生加分!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財經  追星  NBA台灣  udn部落格  udnTV  讀書吧  
2019/08/02 第6413期  訂閱/退訂看歷史報份直接訂閱

今日文選 【翰墨知交情】莊靈/有一分證據,說一分話(下)
【文學遊藝場□第30彈】水果詩徵稿辦法
鴻鴻/呼喚想像的劇場——思考「讀劇」的筆記
【慢慢讀,詩】渡也/明山書局裡的豹——紀念永遠不再回來的那個少年

  今日文選

【翰墨知交情】莊靈/有一分證據,說一分話(下)
莊靈/聯合報
圖五:胡適先生寫給莊嚴的書信之二。

父親於民國十三年(1924)自哲學系畢業後,即由沈兼士教授推薦進入清室善後委員會(故宮博物院的前身),開始清點溥儀出宮後的清宮文物;就如他自己後來在退休時所說的,「宣統出宮我入宮,當的不是皇帝,卻是一個守護國家文物、民族重器的老宮人……

另外,從日記中不但看到父親在求學時代就開始臨寫書法,還曾代朋友寫過輓聯;喜歡逛琉璃廠、廠甸等地方,蒐購古老殘舊的東西和碑帖拓片等物。父親於民國十三年(1924)自哲學系畢業後,即由沈兼士教授推薦進入清室善後委員會(故宮博物院的前身),開始清點溥儀出宮後的清宮文物;就如他自己後來在退休時所說的,「宣統出宮我入宮,當的不是皇帝,卻是一個守護國家文物、民族重器的老宮人。」也正因為父親在故宮典藏、守護、研究文物長達四十五年之久,才有機會與他素所欽敬的老師胡適之先生,有了較多的接觸和來往。

相信讀者和筆者一樣,看了以上胡先生和父親這段師生緣分的往事,對於胡先生書贈父親這張灑金箔用硃筆題寫「有一分證據,說一分話;有八分證據,還不可說九分話」的斗方,就知道是除了自勉當天校書的意義之外,當然對於面前的這位老學生,也有不言而喻的訓勉之意了。

筆者手中還有一封胡先生在1949年之前寫給父親的書信,也是為校對水經注相關資料的事而寫的。信是用「國民大會」抬頭的信紙以藍色鋼筆寫的。相信大家讀此信後,更能體會到胡先生研究學問的認真與執著,也更可了解他書贈父親這幾句話意義的深遠了。這封信是在民國三十七年(1948)七月十五日寫的,當時故宮南遷文物和父親都還在南京。(圖五)

「尚嚴兄:

此次查趙一清書的文淵閣四庫本,必定麻煩你了吧?叔平先生(按:當時的故宮博物院長馬衡,也是父親北大的國學老師)來信說,四庫薈要亦藏朝天宮倉庫(即故宮博物院南京分院庫房),如我來京(指南京,寫此信時胡先生應不在南京)時就閱,可以先期通知你,即可提取。我一時不能來京,故寫信請你幫我作一點小研究。

(1)請你查出四庫薈要的戴校水經注提要一看。如文字與刻本水經注提要有任何不同,請你託妥人代我抄出,連同校上年月,纂修官題名等等,一齊抄出寄給我。(如需抄寫之費,乞先代墊,可電話中央研究院史語所那廉君先生送款繳還。)

(2)請你代查薈要的水經注與武英殿聚珍本(四部叢刊影本)有無形式上(體例上)的異同,如校語之有無等等。(若蒙挑卷一與卷二的首頁一比勘就夠了。)查後乞給我一信,至感。

右兩事倘蒙便中代為一辦,不勝感謝!

瑣事奉煩,十分不安,千萬請原諒。匆匆

敬祝 大安 胡適敬上 卅七、七、十五」

(按:筆者查閱父親37年日記,自7月18日至25日均未記寫文字,是否因要為胡先生所要的史料校對和抄錄而忙碌,以致沒有時間寫自己的日記,就不得而知了。)

另外筆者手中還有兩封胡先生寫給父親的信函,其一是回父親的信:

「慕陵兄:

五月廿四日手書敬悉。令郎今日下午來談了近一點鐘,他是一個很有見解的青年,我很喜歡他。

改善書畫裝箱照片已收到,謝謝。倘蒙開示 此箱的高廣深三方面的英尺寸(詳見信上附圖)更所感謝。Lippe、Sickman及富田三先生 此次我都沒有見到,請你代我問好,匆匆

敬祝,大安 弟胡適 四七、五、廿六」(圖六)

查得父親47年5月27日記所記:「胡適先生函,云已見申(按:筆者大哥莊申),語其為『有見解青年』,當即書申與張(筆者大嫂張琬)各一函……」可知父親對胡老師稱讚他的長子是何等的重視與興奮了。

(按:根據筆者查閱五月間日記,曾記載胡先生與王雪艇先生於5月6日至8日曾到北溝故宮看書畫,而Lippe、Sickman及富田三先生則是於22日至28日間到故宮的,因此錯過了見面的機會。)

筆者手邊還有一封信,是民國48年6月23日胡適先生寫給父親的。適之先生的來函,雖然只是要父親替他代辦一些事,但凡涉及故宮公家事務,他總是很周到的連帶告知父親的長官孔德成先生。這是一封介紹翁興慶(萬戈)先生來故宮參觀研究書畫、並且安排暫住事務的信。胡先生說翁興慶先生是文恭公的第四代孫(即光緒皇帝的老師翁同龢後人),有傳世的收藏和鑑賞中國藝術品的家風。他自己是畫家,也是科學家,美術是他的業餘嗜好;他和大都會博物館的李佩(Lippe)是好朋友,這次盼能到台灣鑑賞故宮的文物,希望父親能予以協助並安排相關事宜。

民國五十九年(1970)年的新春,為了配合當年四月至九月在日本大阪舉辦的世界博覽會(EXPO '70)中華民國館的需求,翁先生是最重要的展覽內容策展人之一,曾專程到「洞天山堂」來拍攝了一支父親親自揮毫書寫南華經句的「8mm不停止放映影片」來宣揚中華的書藝文化。(圖七)

胡適先生於民國四十六年(1957)十一月,接任中央研究院院長。讀父親47年4月16日記中有「每日之事不忙亦不閑,而且事事為人無一為己者。胡適之近就中央研究院長,云年近七十,希望能擺脫作一自所願作之事;讀後頗有同感。」胡先生就任院長後,根據父親日記,48年1月16日:「胡先生曾與陳副總統、梅月涵(貽琦)、蔣夢麟、王雪艇五人連袂上午來北溝;提早上班佈置一切,諸人九時半到。瀏覽古物併入防空洞內看。」當年如前述12月,適之先生又到北溝校書避壽,師生得以再度親密相聚。沒想到兩年之後一代學人胡適之先生竟於民國51年2月24日突然因病辭世,震驚海內外;胡先生死後安葬於南港中研院旁的胡適公園。

父親曾於民國52年6月,因北大同學會要在南港胡墓建亭以作紀念,推請父親為此題寫「胡適紀念亭」的亭額;這件事可以說是父親用他個人最擅長的書法,為他和老師適之先生一輩子的師生情誼,作了最有意義的報答和貢獻。

寫到這裡,筆者忽然想起家中有一本小冊頁,是當年自己還在北溝念初中時父親特別賜贈給我的;裡面都是他請曾經在北溝停留過的文化藝術界知交好友,為我這個小朋友題寫的勉勵詞句。其中就有胡適之先生的鋼筆白話文名句:「要怎麼收穫,先怎麼栽。 莊靈小弟: 胡適 四七、十二、七」(圖八)。這短短十幾個連著標點的鋼筆字,正好為父親對他的胡老師這段一輩子深植內心底情誼,留下永恆的見證。(下)


【文學遊藝場□第30彈】水果詩徵稿辦法
本報訊/聯合報
請由十二種水果中(蓮霧、小番茄、香蕉、西瓜、水梨、哈密瓜、芒果、水蜜桃、葡萄、番石榴、木瓜、草莓)挑選一種作為書寫主題,以十行以內(含空行)、每行最多22字(含標點符號)的篇幅書寫「水果詩」,請在徵稿辦法之下,以「回應」(留言)的方式貼文投稿,貼文主旨即為標題(標題自訂),文末務必附上e-mail信箱。即日起至8月5日24:00止。優勝作品將刊於聯副,以及刊印至聯合報製作「2020台灣豐水果月曆」,優勝者可獲稿酬及月曆一份。

駐站作家:白靈、林德俊

●詳情請上聯副文學遊藝場:http://blog.udn.com/lianfuplay/article


鴻鴻/呼喚想像的劇場——思考「讀劇」的筆記
鴻鴻/聯合報
一開始我是不喜歡讀劇這種演出形式的。身為一個導演,想做的、能做的就是把劇本加以不可思議的形象化,調度演員、空間、聲響,渾身解數。而讀劇,等於把導演的主要工具都剝奪了,剩下演員的聲音詮釋,而已。讀劇,無異於劇本的一種扁平化呈現。

後來漸漸可以從專業本位退開一步,從更大的脈絡看待劇場這門藝術的必要性,尤其是和電影對照之後,我的想法產生了質變。

可以說越大眾化的電影,越是傾力於將觀眾無法想像的事物,具體地推向眼前。不管是《玩具總動員》之類的動畫電影、《侏儸紀公園》之類的科幻災難片、或是《雨果的冒險》之類的兒童冒險電影,都塞滿了危機、追逐、拯救的動作橋段,人物的表情也都是他們情緒反應的鮮明「圖解」。淺顯的主題(比如「友情」、「忠誠」、「團結」……)經由這種包裝,能夠讓觀眾在強烈的感官刺激之後回味,就足以收買大多數人心,認為這是一部好電影。

但是劇場恰恰相反。

多數戲劇最強烈的事件都不在觀眾前發生,不管是希臘悲劇的殺戮場景、契訶夫劇中櫻桃園的拍賣、或是卡瑞□邱琪兒《遠方》中連陽光和地心引力也選邊站的世界大戰。戲劇寫的是這些事件的餘波、這些經歷者的餘生、作為微不足道的受害者或共犯的喘息。劇場這種媒介在現實條件上的重重限制,或許竟成為一種幸運,讓它得以倖免於張揚取寵(當然意在張揚取寵的劇場也從不或缺)。

羅蘭□巴特在《明室》中提到:「相機就是觀看用的時鐘。」令我聯想到□嚓、□嚓的聲響,宛如抽象的時間被定格為形象,但那真實的時刻已無法歸返。類似這種關係,寫作者選擇劇場,則像是選擇一種未來空間,在這空間孕育那未曾真實發生的想像。從「未曾」到「未竟」,或許就是劇場得以起舞的機會。劇場成為想像的舒陳,最好的呈現或許也不是演示,而是為想像配上音樂,令之在觀眾腦海起舞。

我想到兩部「非典型」電影,可以作為佐證。柏格曼《假面》,一名護士向一位失語症病患傾訴一次海濱性狂歡的體驗。從頭到尾都是獨白,臉部特寫,沒有片刻的閃回畫面,一切情慾訴諸想像,在沉默的聆聽者面前更見張力。另一部是莒哈絲的《卡車》,全片只是莒哈絲本人和演員傑哈□德巴狄厄在斗室內讀劇本,劇本內容是一個搭便車的老太太和卡車司機的對話,偶爾穿插從卡車內往外拍攝的街景空鏡。

這兩部「想像的電影」,影像並未喧賓奪主,反而是提供了材料:文本與演員,讓演出在觀眾腦海發生。我也想起有一年在亞維儂看陽光劇團前台柱喬治□畢勾(Georges Bigot)演出貝克特的《無言劇》,劇情是一個男人被不斷從舞台上方垂下的物件作弄。但那是一個空台,從頭到尾沒有物件出現,而原本無言的劇本,卻被縱橫全場的演員給一字不漏讀了出來。像一個繪聲繪影的說書人,在觀眾面前呼喚出了一個「想像的劇場」,其力道非但不遜於正式演出,甚至因為將貝克特的獨特文筆傳神表達,而更具魅力。

劇場,我發現,原來是介於小說與電影之間的一種可能。而讀劇,則是一種給予留白讓觀眾參與創作的遊戲。

尤其,讀劇所耗心力與創意雖不少於完整演出,但製作條件可以更隨機、更自由、更精簡,當然也更環保。在一個小劇場製作動輒都需上百萬的時代,讀劇作為溝通、推廣、美感共享的方式,甚至可以說是一種美德了。

最終我毫無保留愛上了讀劇。

●由黑眼睛跨劇團、阮劇團、亞細亞の骨合作的〔青年世代未完成──日本當代讀劇祭〕將於8月16-18日在台北月見ル君想フ演出別役實《滾湯冒泡煮鍋鍋》、宮本研《阿Q外傳》、黃理子(オノマリコ)《多重戀愛遊戲》三個文本,探究當代青年的戀愛、革命、與生存危機。詳情請上網:https://reurl.cc/zaWWe


【慢慢讀,詩】渡也/明山書局裡的豹——紀念永遠不再回來的那個少年
渡也/聯合報
一大早,很多人的夢仍躺在夢中

雞塊、玉米濃湯早已甦醒

和我坐在中山路麥當勞二樓

有些來往的車子也餓了

聞香下馬


幾十年前附近三家書店的香味

和麥當勞的味道

竟然在此相逢了

我看到書在中山路川流不息

和早年一樣

書香在空中展翅飛翔

書似乎也餓了


我看到對面明山書局

十九歲的渡也正翻閱文學的浩瀚

他沒想到四十七年後

我會回到書局附近來看他


看紀德、川端康成、海明威

里爾克、林懷民、敻虹

都睜大眼睛注視著剛發芽的渡也


而那個渡也注視著海明威生命裡

那隻豹


那隻豹究竟去冷冽的雪峰頂

尋找什麼?


  訊息公告
面對暴衝的靈魂,該如何準備好自己?
從事心理助人工作久了,難免會遇到負面情緒極度強烈的個案。若是遇到長期以來總是以近乎崩潰的狀態見人的個案,每次的會談都會是一段難熬的時光。強大的負面情緒,會透過各種形式呈現,不論是極度低落或是極度高漲,都會吸光人的能量;與這樣的人長期相處,很難不感到身心俱疲。

廚師不是人!機器人端出科技美食
當AI智慧逐漸走進日常,不只無人旅店正夯,連每日必須的美食也有機器人代勞,當廚師這項工作不再是人類操刀,究竟這些機器人餐廳,是如何端出口感絕佳的科技美食呢?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health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NBA TAIWAN | blog | shop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