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電影怕白花錢?電影痴必看的熱門影評及趣聞迭事,【火行者電影精選週報】週週推薦精彩好片不踩雷! 【發現-史前館電子報】有考古學家帶你進入時光隧道,讓你更認識臺灣豐富史前文化、原住民文化與自然史。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值媒  udn部落格  
2022/12/21 第7622期  訂閱/退訂看歷史報份直接訂閱

人文薈萃 【2022晚禱.駐站觀察】陳義芝/哪怕只是一個音節
【極短篇】鍾玲/清朝末年的了定尼師
幾米/空氣朋友

  人文薈萃

【2022晚禱.駐站觀察】陳義芝/哪怕只是一個音節
陳義芝/聯合報

關切的不會只是這三年新冠肺炎的疫情

耶穌釘十字架,佛陀涅槃,二千多年後的今天,文明宣稱進展至極致,世界仍是一團混亂。古往今來從未止息的戰爭,無法細數;大自然的破壞也已逼近臨界點,人類不斷地開會、監測,結果只是環境不斷惡化──野火、苦旱,暴雨、洪災,外加空汙、病毒……。人類失去了保護氣候的雨林,失去了免於饑荒的農作。北極融冰,則使北極熊失去獵食的冰層棲地。海洋中的魚、陸地上的昆蟲、天空中的飛鳥,所有生物都瀕危、都恐懼,而人類繼續自我催眠、蒙騙,以短暫的便利壓縮未來生存的空間。

在全球有七八億人處於飢餓狀態,逼使他們去垃圾場翻撿食物的年代,聯副「文學遊藝場」推出「2022晚禱」的徵文,所關切的不會只是這三年新冠肺炎的疫情。要向誰祈求、向誰呼告?「不安是魔鬼的犬爪,搔弄人心軟弱,煽動人性貪慾,刺激權力爭鬥」,馮平說:「不安周而復始……。」陳育虹說:「神啊……請給我/一雙好眼睛讓我看到檷。」李進文說:「神啊趁亞當和夏娃再次亂入園子之前/幫我收心。」我問:「誰是再來的人?」

一般失手的原因是太直露

在眾多投稿的作品中,經前期編選,傳到我面前的共四十一篇,有15行以內的短詩也有三百字以內的短文。如此簡短的篇幅要傳達深摯的情思,很不容易。一般失手的原因是太直露,失之於概念、說教,少了回首或低頭的姿態,少了沉吟的那顆心。資深詩人也往往產出這樣的詩來。我記起夏濟安曾翻譯一首美國詩選中的詩,說它是壞詩。那首詩題名〈香客〉(作者A. A. Proctor):「我們的心是怯弱、憂傷,/沉重得無法負擔;/因為我們憂懼那悽苦的明天,/可是我們絕不灰心;/檷知道我們一切的痛苦,/檷也會教它們止息,──/呵,神的羔羊呀,/檷解除了人間的罪惡,/請給我們安息!」如信徒的直白告解,沒有具體意象,沒有新鮮情韻。

一首短詩若無新鮮情韻,語詞、意思就只浮在空氣表面,不能入耳、入心,不能引發共鳴。依賴對偶如「時光緩緩,流經宇宙,穿梭/月光柔柔,灑落人間,銀白」,失之於板滯,也不生效果。文學強調錘鍊,思想、情感之外,字句的錘鍊也不可少,包括用字與語法的斟酌特須講究,例如「深深吸受氣流/調理吐納頻率去垢/唯是急切執意尋覓光照方位」,語詞的連結就不夠通達。也有作者喜歡引用古人詩句以增添情感密度,用得準確當然加分,用得不好就成了累贅。有一位作者寫了一篇短文談母女關係,筆端揭去道德假面,吐露愛恨糾結,頗可省思,可惜前後分別引了岑參及蘇軾的詩,情境難以扣合,實在不必要。

希望喜悅能夠像春天的魚群不斷地孳生

我最後選了十篇:

劉俊余〈2022晚禱〉以十願觸及戰爭、黨派、病毒、經濟、生態及人心。希望「喜悅能夠像春天的魚群不斷地孳生」,地球趕快退燒「永遠當人類休養生息的花園」,這兩願最生動。

耶子的〈光復節〉呈現一個憂鬱症患者,如何就醫,如何想了斷,如何掙扎不捨,「藏匿的掠食者不時以爪撲獵我的眼皮,睡了就沒有痛,而死了呢?」地鼠、斷橋、仲介、山路……,頗多象徵筆法。經歷不堪回首的五年,他光復了失守的軀殼,歡呼哈利路亞,情境真切。

吳永備的〈脫下口罩〉,與Lhy.的〈我與我〉,兩首短詩都以焦點凝聚、筆觸平實取勝。詩是什麼?無非心頭舌尖的一句話。吳永備今年最虔誠的祈禱是可以大口呼吸新鮮空氣;Lhy.以對立統一的思維,「願,相互交織的靈魂/成為天空中的一抹雲彩」。

曾元耀的〈半島盟約〉,想去墾丁跟陽光「借一身稻禾色的皮膚」,去八瑤灣向太平洋「借一條溫柔的海岸線」,向棋盤腳樹「借一夜風情的花蜜,養失色已久的文字」。祈求天賜自身之所無,有抒情美。

徐尹〈兩件2022不開心的事〉,是一篇有趣的禱文。「希望爸爸別再看起來這麼老態」,因為同學誤以為是她阿公。她竟要爸爸「看是多搽媽媽的保養品或化妝或怎樣都好」,洋溢出戲味。

薑李〈地球是我的信仰〉,喟嘆懺悔不知還來不來得及?為了保護地球盡一份力,他將「戒除網購」列為自己的第十一戒。其心思莫非因網購衍生了大量廢棄包裝。此戒未必能踐履,但此心卻可取。

王岫〈緩步但不停頓〉論及高齡人的病苦,思索生死之道,提出暮年切切的晚禱,箇中牽涉層面很多,未必普遍認同,但有可思可感之情。

蔡羽〈重逢就好〉,貼切當今疫情趨緩、國境開放的情況。「除了熄燈的酒店,這城好像如舊。如舊,那就好。」一句認命、不奢求的「那就好」,道盡所有人無奈的心聲。

本次徵文還有一篇特別之作:潘秉旻的〈歲末〉,描寫一位中學教師歲末陰寒天,「傍晚途經操場」,他望向田徑隊選手的練習,注目他們的身形、膝蓋的瘀傷,發現一位額頭結痂的學生「輕巧跨越障礙,雙腿像飽滿拉開的弓。那背影,是風的魂魄淬礪為虎豹,降生在貓的形軀。」除意象亮眼,作者以無形的關愛代替祝禱,畫面令人難忘。

「人間」還未失去……

2020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葛綠珂(Louise Gl□ck)有一首〈晚禱〉詩,喃喃敘說「檷別掉頭走」,我們「熟背檷的懲罰條例」,我們完全「知道檷存在」(陳育虹譯)。我的聯想是:「人間」還未失去,雖遭猜忌、憤怨、愛慾等千重蛛網破壞,但只要人仍然知道祈禱,哪怕發出的只是一個音節,敬畏之心存在,拯救就有可能。

文學遊藝場□第34彈「2022晚禱」

徵文優勝作品金榜

駐站作家:陳義芝、馮平

劉俊余〈2022晚禱〉

耶子〈光復節〉

吳永備〈脫下口罩〉

Lhy.〈我與我〉

曾元耀〈半島盟約〉

徐尹〈兩件2022不開心的事〉

薑李〈地球是我的信仰〉

王岫〈緩步但不停頓〉

蔡羽〈重逢就好〉

潘秉旻〈歲末〉

●以上作品將陸續刊於聯副

●聯副文學遊藝場:

http://blog.udn.com/

lianfuplay/article


【極短篇】鍾玲/清朝末年的了定尼師
鍾玲/聯合報
在關房中她貼了兩張大紙,一張寫:「你是什麼人?我是一個比丘尼。」

另一張寫:「做比丘尼應當怎樣?應該息妄想、念佛號。」……

同治二年,即1863年,農曆十一月,蘇州的黃府辦喜事。黃老爺的嫡三子黃清琦娶媳婦。黃家世代為清朝文官,黃清琦的祖父曾任內閣學士。娶進來的媳婦崔瑩出身書香人家,但家世平常,父親崔檢是盧州(安徽合肥)人,二十多歲中舉,但進士屢試不第,崔檢有一位同鄉同學進士出身,太平天國亂平後,派任蘇州知府,就找崔檢來做他副手通判,所以十個月前崔檢夫婦帶著兒女由盧州搬遷到蘇州來。為什麼崔家能高攀上黃家呢?那是因為黃夫人打聽到崔檢為人方正,家教嚴格,而且他家閨女崔瑩知書識禮,讀過《女誡》和《內訓》,自己的老三相貌資質平凡,能娶賢妻就好。

當新郎在洞房掀開崔瑩的新娘紅蓋頭時,驚得說不出話來。人間竟然有這等美女!不只是五官精緻,美豔奪目,且漆黑眼珠流動像要吐出溫柔的話,嘴角微微上翹,不笑也流露笑意。黃清琦眼睛掃過她放在膝頭的雙手,潤得像羊脂白玉。那夜他覺得像凡人誤入神仙洞府,小心謹慎,目馳神迷。第二天清早,崔瑩去跟婆婆黃夫人請安的時候,夫人卻一臉不悅。顯然認為媳婦過分美豔,肯定會招引什麼。於是夫人派得力婢女小珠服侍崔瑩,隨時向她報告。

十七歲的新娘由踏入黃府開始十二個時辰,經歷了身和心的磨難。被一位陌生男子入占身體,完全說不上歡愉;破曉後還要心理上接受這個丈夫;早上請安時婆婆眼中射來無情的審視,流露厭惡的眼神;大嫂、二嫂、兩個小姑,有的驚訝、有的妒嫉。她得全部忍下,臉上還得表現和顏悅色。

一個月後除夕黃府的團年飯席開四桌,桌上除了黃老爺一家三代和族人,還有在蘇州遊宦的親戚。黃清琦的一位表兄佟國棟擔任營千總,他父親為旗人,母親是黃清琦的大姑媽。佟國棟是武官,二十七歲,高大魁武,修長的臉、英挺的鼻子。從坐下那一刻起,他的眼睛總在崔瑩身上打轉,她跟大嫂、二嫂三個媳婦都站著督導上菜。佟國棟看見崔瑩低頭看,好像裙子上沾了湯汁,她回身到後院,應該是去換裙子。佟國棟也站起來到通往後院的走廊上。沒多久崔瑩回來,佟國棟由走廊陰影中跨出來說:「小表嬸,我是清琦的表哥佟國棟,任營千總,向你問安了。你們大婚因為防務沒能參加,向你致歉。」

他向崔瑩躬身揖手,她行蹲安禮,大方地說:「感謝佟營千總來吃團年飯,請您回座。」

崔瑩說完就回身離開。在走廊入口的小珠遠遠看到這一幕。

半個月後是元宵節,因為佟營千總守的是城西的金閶門,城西是蘇州最繁華的地區,所以黃府就到金閶門去俯看半城的燈籠。黃府一家老小在門樓上密密麻麻,崔瑩忽然覺得一隻強勁的手拖著她進了門樓的裡間,關上了門。在一盞油燈下,佟國棟一雙深眸專注地望著驚恐而美麗的她,說:「我只想跟你說說話。這羊脂白玉鳳珮送你,你婆婆我阿姨出名的厲害,她對你可好?」

崔瑩左手掙脫他的掌握,右手推開他拿著那小件玉珮的手,急忙說:「這樣不妥,我要出去!」

她不知道快手的他,已經把玉珮塞進她袖裡。佟國棟飛快殷勤地打開門。小珠看見三少奶奶跟營千總爺手牽手進了房間,又看見他開門讓她出來,馬上跟黃夫人報告。她們一回到家,黃夫人就審問崔瑩,且搜出玉珮,當下決定她涉嫌姦情,把她休了,遣送回娘家。

崔瑩跪在父母面前,父親手拿著休書,臉氣得發藍。她哭著辯說:「我是被他強拖去房間的。我完全不知道他把玉珮塞進我袖子。」

崔檢說:「人證物證俱在!我們崔家從來沒丟過這麼大的臉!非用家法把你打死!」

崔檢叫家僕把她鎖在柴房。崔瑩的母親知道丈夫嫉惡如仇,言出必行,女兒真會被打死。她包了兩套衣服和一些銀兩,偷偷到柴房放了崔瑩,在後門跟她說:「媽只能幫到這裡,你千萬不能回來。」

崔瑩恍恍惚惚走在夜燈初上的街頭,淚不停地流,周圍的行人是鬼影子,自己也是無依的孤魂。忽然她看見前面有個矮小的人影,微微發出白色的光芒,再看,是一位比丘尼,崔瑩就跟著走。一面跟著走,一面神智回來了:說什麼嫁入高門有多幸運,其實是假的;說什麼上天會主持公道,也是假的。她跟著比丘尼走進城東的青蓮庵,原來她是德惠住持。

崔瑩跪在德惠住持前,哭訴自己的冤屈,並且請住持為她剃度出家。住持說:「你先住下來再說,做個行者,學習各種功課。」

崔瑩專心學習早、晚課的誦經和梵唄,聽《無量壽經》,學習誦佛號。三個月後德惠住持說:「可以替你剃度圓頂了。你太過貌美,寄居庵裡並不安全。賜你法號了定。」

了定為了毀容,自請做庭園工作,曬得黑炭似的。但是業果還是降臨了。一天下午做晚課時,她看見穿便服的佟國棟在參加的居士之中,面對那深深的雙眸,她驚恐起來。他天天晚課都來,也不找她,只默默地望她。到第三天崔瑩開始想:他怎麼找到的?他被革職了?要我跟他走怎麼辦?然後驚覺自己管不住意念,就去跟住持坦白,自請閉關三年。

在關房中她貼了兩張大紙,一張寫:「你是什麼人?我是一個比丘尼。」

另一張寫:「做比丘尼應當怎樣?應該息妄想、念佛號。」

只要她生妄念了,就大聲念這兩則問答。心定下來,念佛越有精神。

德惠住持說:「能像了定一樣立志,天下沒有一個不好的僧尼。少年男女方出家時,難免生妄念,但能夠自己制止,妄念即不生,也不會破戒,修行會上一層樓。」

了定聽了說:「如果天下的師父能像德惠師父那般溫情教誨,任何人出家都能持戒修行。」

後來了定修淨土宗有成,自己收徒弟也恩德有加,成為名師。

(參考《續比丘尼傳》〈民國蘇州青蓮庵尼了定傳〉)


幾米/空氣朋友
幾米/聯合報
圖/幾米

  訊息公告
皮膚羧酸濃度高 蚊子越愛
紐約洛克菲勒大學神經生物學家萊斯利•沃沙爾說:「如果受試者的皮膚上有大量羧酸,就會成為野餐時被蚊子叮咬的人。」坊間流傳各式各樣被蚊子叮咬的傳說,但許多說法缺乏有力證據支持,如今這項研究結果18日刊登於著名的《細胞》科學期刊。

憂鬱症:不是什麼都不想做,就是什麼都不敢做
憂鬱症是毫無邏輯的。它會瘋狂地指責你,並讓你信以為真。它會在你的腦中蠕動,找出你的弱點。它扭曲了你的思維,讓你感到脆弱和困惑。它會在你最快樂的時候折磨你—或者,從雙向情緒障礙症的狀態來說,當你快樂和穩定的時候,它就有機可趁。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