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VA情報誌】帶你進入多采多姿的3C世界,每週主題深入探討,讓你輕鬆掌握最新的電腦與數位產品資訊! 【臺北畫刊】網羅生活休閒、觀光旅遊等豐富資訊,深刻描繪臺北生活圈的點點滴滴,教你情不自禁愛上臺北!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值媒  udn部落格  
 
2020/05/20 第4698期
 
精彩內容
 
心情札記 【記憶藏寶圖】李為國/畚箕世家
【話題徵文:放不下的玩具】劉雲英/乾脆買房金屋藏嬌
【青春名人堂】劉冠吟/廣播人生
 
 
 
心情札記
 
【記憶藏寶圖】李為國/畚箕世家
李為國/聯合報

小小的三合院,就有三戶人家賴此業為生

據說父親年少時放蕩不羈,未曾努力工作過,直到結婚生下我,沒多久被徵調去海軍陸戰隊當了三年兵,退伍後才認真為家計打拚。父親當兵期間,母親到處打零工,採菸葉、打草鞋和到田裡「挲草」等維持生計。

我祖父母除了耕種幾分田地外,兼做畚箕營生。這個手工藝是祖父向住在草屯北投的萬金師學來的;萬金師來自鹿港,他是祖父送走的一位女兒的養父。祖父學來的這項功夫又傳給了他兒子老三,因此祖父過世後,三伯父就繼承這項手藝成家立業。

當完兵的父親曾經在路邊擺攤煎龜殼餅或蛋捲,也賣過香蕉,卻都不順遂,於是打起向同住在三合院的三伯父學做畚箕的主意。即使三伯父遮遮掩掩不情願傳授,但在聰穎的父親認真學習觀察下,又有兒時耳濡目染的經驗,終究將做畚箕的手藝學會。朦朧的記憶裡,約在我五歲時,也是八七水災之後,父母親就以做畚箕、販賣畚箕為生。

曾經在餅店一起當學徒的姑丈和姑姑覺得開餅店要資本,而做畚箕是沒本生意,只要一把柴刀和一支鋸子就可以創業,於是在民國52年也搬到三合院,住到我家隔壁,向父親學做畚箕。自此,這草屯下□鄉下小小的三合院,就有三戶人家賴此業為生,成為家喻戶曉的畚箕生產地。

天一亮,三戶的大家長就各自盤據三合院門口埕和院子剖竹子,削「竹篾仔」備料,「起底」編畚箕雛形。母親忙完洗衣煮飯和小孩上學的家務事,再拿「畚箕底」繼續用一片片「竹篾仔」在經線間上下穿梭旋轉編成畚箕,接著父親「插耳」,即是用較粗厚的「竹篾仔」纏繞成兩隻可以承受挑擔的「畚箕耳」當把手,就完成一個畚箕。他們兩人從早忙到傍□,加上小孩幫忙,約莫可編四十個畚箕,也就是二十擔。

凡住三合院的孩子們下了課,書包一放,就認分地提著小板凳挪個空位坐下來,抓一個起好□的畚箕開始編織。當時做畚箕沒有戴手套,難免被竹刃割傷或被起毛的小竹片刺入手指,常需拿著縫衣針挑出嵌在肉裡的竹刺。年紀大的孩子則要持柴刀學剖竹和削竹片,當然也常常被刀砍傷。我們這些手指頭常纏繃帶、擦紅藥水的小孩,便被村莊居民叫作「畚箕仔囝」。

生意好的時候,我家請過兩三位鄰居幫忙編畚箕,她們一邊工作,一邊或聊著天,或聽收音機播放的歌仔戲。父親則酷愛布袋戲,買了許多套陳俊然布袋戲團灌錄的唱片,邊剖竹邊聽布袋戲。而我在不斷收聽布袋戲和歌仔戲之下,對薛仁貴征東、薛丁山征西、孫臏下山、羅通掃北和樊梨花移山倒海的民間故事耳熟能詳。

電視開播沒多久,父親就搶先分期付款買了三合院中的第一台電視機,擺放在臥室裡,每次打開,窗口外莫不擠滿附近的小朋友。傍晚播出熱門的《沙漠之鼠》時,正巧是我們收工的時刻,幾個小童工急急忙忙地收拾地上的畚箕、竹片、椅子,打掃完工作場所,衝去打開電視,看那些英勇的美國、英國士兵乘著吉普車在沙漠中打擊德軍。偶爾,工作忙碌,父母收工較晚,耽誤了看電視的時段,我們皆焦躁萬分。若晚上加班趕工到十點,那就連九點播出的《勇士們》也被耽誤了。

送完貨,父親總會找個有名的小吃慰勞一番

戰後百廢待興,比鄰的中興新村省政府大興土木,在機械動力尚未發達的年代,舉凡造橋築路、開墾填土、蓋房子、犁田耕作或農地重劃做田埂,幾乎都要靠人力來挑磚、挑土、挑砂石,這些都是以肩扛著扁擔和畚箕完成搬運工作。此外,當寒暑假結束,學生重返校園,亦會提著畚箕到處撿拾垃圾和樹葉整理校園。可以想見,畚箕的需求量有多麼大。

以前做畚箕削竹篾完全靠手工,直到民國60年,精明的父親和姑丈聯手到嘉義新東記鐵工廠與師傅討論,研發了剖桂竹篾的機器,加速了竹篾生產量,畚箕一天的產量也就增加到五六十擔,生意逐漸擴張到外縣市。

三伯父承繼父業做畚箕較早,主要銷售於草屯鎮的泰山行等大型五金行。父親做的畚箕除了賣到草屯鎮本地的成發行和源順五金行等,也拓展生意賣到水里、員林、台中、彰化等地。姑丈起步晚,多賣到南投市、名間、集集、埔里等地區。

姑丈喜歡託貨運車配送畚箕到遠地店家,父親則喜歡用後面配備大型貨物架的摩托車,載著畚箕到店家賣貨並收取現金。由於他經常要到水里、員林等地送貨,偶爾會欽點一位小朋友跟隨,摩托車後頭疊著兩層高、橫放的三四十擔畚箕,高過了父親的頭,小跟班就興高采烈地坐在摩托車前面的油箱上,乘風奔馳在蜿蜒的山路上;送完貨,父親總會找個有名的小吃慰勞一番。

至於本地的五金行則由年紀較大的我和弟弟負責,其實那時候也只有十歲出頭,二十多擔的畚箕疊成六尺高,橫置在腳踏車貨架上,用麻繩捆綁牢靠後,矮小的我們必須連跑帶蹭,才能跨上腳踏車座椅,再因車身負載過重,歪歪扭扭一陣子,終取得平衡順利上路。橫置於貨架上六尺寬的畚箕幾乎占據整個馬路□度,時常要閃躲來往車輛與行人,村子的人見了,莫不稱讚「畚箕仔囝」勤快又藝高膽大。

早期草屯地區有來自鹿港的萬金先生父子住北投□做畚箕,祖父因女兒給他領養而習得這項手藝,然後才有下□三合院三伯父、父親及姑丈三戶人家做畚箕維生。三伯父又將這功夫傳授給住在草屯水汴頭的伯母娘家三兄弟。所以,說起來草屯做畚箕的師傅,皆傳自萬金師,且都有親戚關係。萬金師和祖父那個年代都是挑著畚箕到處行走兜售,後來商業行為日漸活絡,才拿到五金山產行販賣。

時代在進步,許多工程建設開始以機器取代人工,鐵或塑膠製畚箕也陸續出現,約民國80年父親因畚箕需求量少,宣告退休。

三伯父和父親相繼過世後,其他師傅也凋零,草屯僅剩姑丈一家獨撐,近年生意門可羅雀,也停工,足見編畚箕的行業將消失於歲月的洪流中。

然而,父親勤奮工作和精準的剖竹功夫、母親彎著背編畚箕的辛苦身影,還有我們幼年邊聽收音機邊工作的懵懂模樣,騎著腳踏車載畚箕橫衝直撞上街的囂張姿態,仍藏在心靈深處,於不經意間浮現眼前。即使編畚箕的行業將消失,我依舊常常不自覺地炫耀會做畚箕的本領,且以擁有「畚箕仔囝」的諢名沾沾自喜。

【話題徵文:放不下的玩具】劉雲英/乾脆買房金屋藏嬌
劉雲英/聯合報
小時家中食指浩繁,一家老小全仰賴老爹公務員微薄薪資過活,一直好想要那個會眨眼睛的長髮洋娃娃,但老媽說她已連生五個本土娃娃,實在是夠了。台語有句俚語:「生食都無夠,哪有通曝乾?」三餐都快不繼,哪有餘錢買玩具?何況買一個引來五人搶,不天天上演全武行?

長大後我們五姊妹都酷愛旅遊,而我和小妹對異國風情的娃娃尤其情有獨鍾。在中國,我看中一個會頻頻點頭、穿戴清朝服飾的瓷娃娃,不惜用兩件衣服層層包裹易碎品塞進行李箱;日本娃娃我最愛,超級卡哇伊,梳著妹妹頭、穿和服,甜美可人,恨不得將她們統統帶回家;在清邁我買了個懷抱古琴的木刻黑娃娃,因體型稍大難裝箱,只好像迎媽祖般小心翼翼捧著,三小時空中飛行不曾起身如廁……搬過幾次家,這些寶貝娃娃終無法斷捨離,每一個我都愛不釋手,也絕不會喜新厭舊,只是現在崇尚簡單生活,儘量壓抑購買慾,走過路過寧可錯過,久未進新貨了。

小妹的旅遊版圖比我更早擴充到歐美大陸,她在捷克買整組俄羅斯套娃、從美國帶回跳芭蕾的水滴娃娃、遊德國必購胡桃鉗娃娃……還有其他哩哩叩叩戰利品擠爆房間,導致自己無安身之處,不得不另購小套房金屋藏嬌,被我們姊妹調侃是為安頓玩具而一擲千金的超級大戶。

【青春名人堂】劉冠吟/廣播人生
劉冠吟/聯合報
之前寫了我去客座代班的經驗,引起頗多讀者迴響,今次繼續跟大家分享我「大器晚成」的廣播人生。身兼代班主持人、長年的固定來賓、節目企製的好朋友等不同身分,恰可用多元角度去看現代的廣播節目。

少年時期最喜歡的主持人是台北愛樂電台的當家邢子青先生跟彭廣林老師,兩者是完全不同的路線。邢子青的聲線低沉渾厚有磁性,咬字清晰但不刻意,穿插在古典樂之間恰如其分,既典雅又紓壓。彭廣林老師講話很隨興,有時候還會忘情留白一段時間,讓我以為收音機壞掉了,講解投入的時候會嘟嘟噠噠地跟著哼上一段。第一次聽彭老師的節目,我心裡震驚:「古典樂也能唱!」完全能想像老師陶醉的臉,也能充分感染對古典音樂的熱愛。

我目前相遇的主持人,也可分為類似上述的典雅派與隨興派,各有其魅力。典雅派以張曼娟老師最為經典,無論什麼話題,不管我怎麼使出渾身解數逗她笑到流淚,老師的聲線跟遣詞用字永遠優雅。

隨興派的代表主持人像是蔡詩萍和李秀媛老師,詩萍老師擁有偶像般的外表,但聲音和談話風格都很能帶動氣氛。秀媛是資深的廣播人,專業精準之餘,又像閒話家常般親切。記得有次錄秀媛的節目,當時實習生嘗試操作,錄完一整節實習生才發現根本沒錄到,嚇得臉色發白,坦白說我心中不耐,但秀媛一派從容笑著說:「沒事,再來一次就好。」大度的風範我至今難忘。

廣播節目企製則清一色擁有能幹又有條不紊的人格特質,或許是因為他們都要一人製作多個不同節目,面對主持人、約訪來賓、現場操控等,八爪章魚般的生存本事非一般人所能想像。自從發現企製的工作超繁雜後,我能做的就是儘量快速回覆他們、把時間跟流程搞定。每一個成功的廣播節目,後面都有一個頭在燒的企製。

我至今仍深信,廣播是最能體現說話藝術的節目形式,見不到動作表情,純靠聲音去傳達情感。任何有趣的聲音節目皆非輕鬆得來的,即使是閒聊般的形式,也需要主持人跟來賓的底蘊,及縝密的流程安排才會好聽。需要最謹慎的安排,才能經營出最老派的浪漫。

 
 
 
訊息公告
 
 
 
 
林口也有絕美海景!海天一色無敵視野堪比好望角
防疫期間,許多人更加偏好到大自然景點透透氣。今天為大家介紹北部免爬山,也能輕鬆抵達的觀海秘境。搭配翠綠山林的前景,一次就能賞海天一色的美景,趕快收藏起來就對啦。

總擔心變老?老化的重要特徵有這些
我們可以由許多方面探討老化。首先,由於外貌有所改變,老化通常很明顯。這些實質的改變,會反映出潛在的生理變化,例如毛囊色素製造減少、皮膚彈性減少。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