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播界沒什麼祕密可言,誤解倒是有一些
我其實從高中時期便選好了人生志向,決定走傳播媒體相關的路。聯考成績普通,父母壓力下選擇了國立大學的文學院,而不是我更想去念的私立大學傳播學院。當然,考不上國立大學傳播學院是我自己的問題。然後念著念著,發現文學院裡正妹好多,樂不思蜀,壓根也放下了轉學轉系的念頭。但心裡的媒體夢沒有消失,畢業後做了一年跟就讀科系相關的工作後,決定當機立斷,華麗逐夢去也!
我自認字正腔圓,是新聞主播台上百年難得一見的練武奇才,哪個電視台聘了我,簡直如獲至寶!後來才發現我個頭太大,也就是肥的意思,螢幕上不好看,於是新聞主播夢碎。「那體育頻道咧?」我對NBA、MLB甚至NFL等職業運動也算是如數家珍,理當能講出一朵花來。但後來聽說這個體育台很這個,那個體育台很那個,總之也是不得其門而入。折騰了一陣子,有一天在車上打開了一直很喜歡的廣播電台,聽著聽著發現他們正在徵主持人,想想音樂也是我熱愛的項目,特別是爵士樂,於是丟了履歷過去。就這樣,廣播主持也算是主播一種的話,我進了廣播界,朝著夢想繼續前進。
廣播界其實沒什麼祕密可言,誤解倒是有一些。首先要澄清,主持廣播節目可不會讓人賺大錢,反而有機會血本無歸……當然這話言重了,虧本生意誰會去做?我的意思是指,當你在電台裡爭取到了一個屬於自己的時段,準備大展拳腳,把音樂最有趣的一面呈現給你一輩子可能都見不到面的聽眾面前,多麼熱血的畫面是不是!你設計了許多別出心裁的單元,同時段別家電台肯定聽不到的音樂,然後才發現準備播出的東西電台裡一律沒有。「不過就是CD嘛!」你心想,下回出門前就做好準備,從你若省下來本可付房子頭期款的豐富唱片收藏裡,挑出最珍貴的那幾張,節目裡介紹時心裡仍不免得意洋洋:「這張全台灣只有我有,放給你聽還真便宜了你!」
這還不打緊,恐怖的是你為了讓節目內容更完美,將會花更多的錢買唱片。比方說若自詡是「緊隨時代脈動,永遠給你第一手音樂資訊」的優質節目,那對不起請自己掏腰包,還得想方設法從國外網站訂購音樂家的最新作品。因為唱片公司大部分沒有進口,你要不到公關片,電台也不會為了這大概只播個一、二次的曲子而好心讓你報公帳。更殘忍的是,花了錢買來的音樂自己還不見得喜歡,然後家裡早已塞爆的唱片牆又得用力挪出空位。現在想想,自己過去二十來年還真幹了不知幾次的這類傻事。不過江湖裡沒有最傻,只有更傻。「三百元播一首」堪稱經典,花了三百元買一張CD只為了播裡面的一首歌。舉個例子, 〈Blame It on My Youth〉是爵士樂非常經典的抒情作品,小號手亞特□法默(Art Farmer)的版本如泣如訴,美不勝收。然後你靈機一動,「蔡依林剛出道時不也有一首〈怪我太年輕〉?中西合璧一番豈不妙哉!」於是你得意於自己異於常人的創意,飛也似地跑了三、五間唱片行總算找到了她那張絕版許久的專輯《1019》,然後只為了播那「一」首歌。慢慢你會發現,電台每個月提供的微薄收入,起碼三分之一花在買唱片上頭。殊不知,根本沒人知道或在意你到底播了什麼。
但至少,我是個對製作節目懷抱熱情的廣播人,對吧?
萬人空巷、夾道歡迎的畫面去哪裡了?
再澄清另外一個常見的誤解(或者是我自作多情):主持廣播節目,不會讓你左摟右抱皆正妹。我以前常幻想著,當一個知名廣播主持人,正妹們會把你當作演藝界巨星,紛紛投懷送抱……結局自然大失所望,不僅沒有正妹會投懷送抱,走在街上,連一個認識你、過來打招呼的聽眾都不曾出現。這道理簡單極了!廣播人不露臉的,連你長啥樣都不知道,怎麼可能出現萬人空巷夾道歡迎的畫面?不過倒是因為如此,這麼多年來也發生過許多趣事。
比方說,偶爾有機會接個書店或唱片行的音樂講座賺點外快,宣傳時當然會強調講者是「XX電台XX節目的主持人XXX」,然後開講時就會有聽節目的聽眾出現了,這也是廣播人少數有機會看看聽眾長什麼樣子的場合。講座結束後,自然有聽眾上前攀談:
帶著三個孩子的媽:「你好!我聽你的節目好久了,從小學開始聽呢!」(十歲開始聽,現在也已三十出頭,三個孩子不意外。)
電台死忠聽眾:「我最喜歡你們電台的節目了,特別是那個主持人XXX。」(反正不是我。)
戴著圓框眼鏡背著帆布書包的氣質文青正妹:「我有聽你節目唷!但看到本人卻又和想像裡有點落差。」
我:「那想像裡的我是什麼樣子呢?」
妹:「就高高、帥帥、瘦瘦、斯斯文文、戴個眼鏡這樣。」
我:「嗯哼,除了瘦瘦之外,妳猜對了五分之四耶!落差個鬼啦!」
作者簡介:
沈鴻元,台北愛樂電台(FM99.7)「爵士夜」、「布魯斯□威力」節目製作及主持,曾獲九十三年度廣播金鐘獎「最佳流行音樂節目獎」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