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最厲害的頭腦、最捉摸不透的管理動向、不知何去何從的地球命運,都在【世界公民電子報】。 【阿布拉電子報】分享文學性、藝術性與兒童性兼具的兒童繪本,並希望透過繪本和你一起發現孩子的世界。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值媒  udn部落格  
 
2022/02/16 第5127期
 
精彩內容
 
今日繽紛 【職場相談所】劉冠吟/照妖書
【青春名人堂】蘇淮/御藏島的打標小海龜
【話題徵文:點亮我的那個人】鐵咪/老師的愛拯救了憂鬱的我
 
 
 
今日繽紛
 
【職場相談所】劉冠吟/照妖書
文/劉冠吟/聯合報

一個真我各自表述

社群媒體發達的年代,每個人幾乎都有一兩個不同平台的帳號。有些人把社群當成自我經營的品牌,有些人當成垃圾桶。社群讓距離遙遠的朋友易於聯絡,打開臉書就知道對方的動態。水能載舟覆舟,我身邊多的是例子,因為用臉書而導致自己職場翻船。「社群我」之於「現實我」,哪一個是真實的我?臉書就像是一本照妖書,一個個體各自表述。

我的臉友很多都是創業的老闆們,大家這幾年一起互相陪伴、一起奮鬥,我跟他們有些員工們也很熟。其中某位員工工作態度積極、力求表現也很細心,但到了網路世界,彷彿生出另一種人格,抱怨連連砲火隆隆,每篇都是負能量極強,跟真人版那個很溫和的他無法聯想在一起。

不知什麼原因,他開始把槍口對準他老闆,一下子抱怨老闆不採納他的企畫,一下子抱怨老闆在管理流程上有問題。同時身為老闆朋友跟他朋友的我,看了很是尷尬,雖然不關我的事,但我總覺得有一天會出事。某天跟該老闆聊起這件事,對方淡淡地說:「我早就聽說了啊,年輕人脾氣不好嘛,我就算了。」 □

後來該員工離職去了別家公司,在臉書上的批判火力依舊,然而,換了個老闆卻沒那麼好過了。新任老闆聽到他在臉書上的種種言論,批評客戶、批評公司,話傳出去,惹惱了老闆也惹惱了合作對象,公司馬上就叫他走人。他跟我抱怨:「臉書是我的個人場域,我又不是公開講,為什麼我沒有言論自由?」

人在江湖,諸多身不由己。職場就是一個山頭林立的江湖,人在江湖的一天,就沒有所謂真正的言論自由,除非哪天你想靠評論維生,那你想講什麼就講什麼。他聽完又跟我強調:「可是我是在『私人場域』講耶?」我說,這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就算你發在社群媒體上還鎖了高度隱私,還是有可能傳出去,這世界上有幾個老闆能夠忍受付你薪水又讓你講他壞話呢?你第一個老闆不跟你計較,不代表每個皆如此。

真正的自由是言責自負

去年八月,影音內容平台Netflix開除了三名高階主管,原因是他們長期在社群媒體上非議別的同事。Netflix一向以企業組織扁平、企業文化透明自豪,這次拿社群上的言論來開刀,引起很大爭議。Netflix在回應中明確表示,「透明化」這件事情應該貫穿到社群文化中,「要評論,可以,請當面評論。」這個決定應該會成為諸多公司對員工社群行為的評鑑處理指標。

當面講可以,在社群上偷偷地躲起來講不行,在社群的世界,所謂的隱私,其實根本不存在。所謂的自由,應該建立在言責自負的基準上,敢罵別人,就該有膽量承擔反彈回來的後果。當面講的叫作建言,不管有沒有被接受,多會以正向的面貌存在;背地裡講的就是非議,不管有沒有想被當事人知道,它的存在本身就是兩面刃,傷害對方,也傷害你自己。

我的另外一個朋友在近日離職,她原本以為一發布離職訊息,就會有雪片般飛來的工作邀約。實則邀約少之又少,有來的工作邀約都比她預期的條件差很多。她不解地來找我:「我覺得自己的條件不錯啊!而且我工作很認真。」我跟她不是在工作場合認識的,她的實際工作狀態我不得而知,大部分看到她的動態,都是經由臉書,不是吃喝玩樂爛醉,就是購物逛街,離她口中「專業經理人」的形象很遠。

「人資都會在社群媒體上搜查一番耶,你知道嗎?」我問她,她搖搖頭說:「可是吃喝玩樂是我的休閒生活啊,是我想跟朋友分享的事情。」分享可以,但不是全部,你心中所理想的專業經理人形象,是需要打造跟累積的,也就是為什麼那麼多人很積極於在社群上寫自己工作的事。

社群媒體就是照妖鏡,讓很多人長出了不同的人格特質。再怎麼封閉的社群,還是這流動社會的一塊,還是職場江湖的一角,想要有好的職涯發展,就得好好調教你心中若隱若現想要咆哮的妖。言論是力量,社群言論的力量更大,反作用力不可輕忽。

【青春名人堂】蘇淮/御藏島的打標小海龜
今日登場/蘇淮/聯合報
四肢被打上標籤的小海龜。圖/蘇淮
2018年五月,我從日本東京搭了七個鐘頭的船,踏上了御藏島,不是為了追海龜,而是為了追海豚。

御藏島周圍海域,居住了數百隻的瓶鼻海豚,當地人從1993年開始為海豚做調查和記錄,主要以下水拍攝海豚影像、利用海豚身上的不同特徵去做個體辨識,這和我們在小琉球下水拍攝海龜、辨識海龜個體是一樣的方式,只是物種不同。

我很好奇御藏島是如何做海豚的「Photo ID」,與海龜有什麼不同?於是出發一探究竟。

來到御藏島跳海,只要風浪不要太差,海豚的目擊率非常高,除了主角海豚之外,身為海龜癡漢的我,還是忍不住被偶爾出現的海龜吸引,對我而言,能夠同時見到海豚與海龜同框演出,其實還滿夢幻的。

在御藏島,大多只見到體型較小的青年綠蠵龜,遇到的每一隻都怕人,游得飛快,幾乎沒辦法靠近。可能是因為海豚的行為和小屁孩滿像的,會把海龜當成牠們的玩具玩弄?

印象最深的一次遭遇,是遇見了一隻四肢都被打上標籤的小綠蠵龜。海龜會被打上標籤,代表曾經被人記錄過,只要得到標籤上的號碼,就有機會知道海龜是從哪裡來的。

當我見到牠的身影,馬上就被牠四肢的標籤吸引住目光,試著慢慢靠近、下潛,想拍牠標籤上的標號。可惜海龜警戒心很高,沒辦法距離太近,也不想過度驚擾牠,嘗試兩次後就目送牠離開。

將模糊的照片傳給當地導潛,請她幫忙看能不能看出一些端倪,可惜還是看不清楚標號,因此那隻小海龜的身世目前還是一個謎。不過,我心裡依然存有希望,說不定未來還會再見面,或者有人再一次記錄到牠。

某天在當地的餐廳吃飯,偶然見到了御藏島觀光協會發行的小刊物,其中一篇故事是〈來自小笠原群島的海龜〉。

御藏島當地漁民誤捕了一隻身上打有標籤的小海龜,經過查證之後,這隻小海龜是於2014年十二月從小笠原父島標記野放的,直線距離御藏島約八百公里遠。野放時,小海龜一歲半,背甲長度27.7公分,三年半之後再見到,背甲長度已經是38.5公分,成長了10.8公分。

這一次我在御藏島記錄到的這隻小海龜,身上的標籤看起來也像是白色塑膠標籤,和小笠原海龜身上的標籤很像,說不定是同一隻?或者是親朋好友?會不會哪天也游到台灣?

關於海洋生物,我們仍有許多未知,也還有很多的不了解,透過影像紀錄再加上無限的好奇心,我們就有機會讓自己距離海洋更近一點點。即使知道這一輩子都理解不完、解釋不透,還是阻止不了自己繼續跳海。

這篇文章所附的照片,儘管畫質不好、沒有打光,也沒有任何構圖可言,但對我來說,比曾經拍過的許多照片都還更有意義。因為背後記錄的,是一段小海龜橫跨了上千公里的旅程,以及對海龜和海洋充滿熱情人們的故事。

【話題徵文:點亮我的那個人】鐵咪/老師的愛拯救了憂鬱的我
文/鐵咪/聯合報
約六年前,我突然陷入低潮,情緒在憂鬱的谷底,工作和生活全亂了序。那時,我突然想起最愛的音樂、好想再次上Emmy老師的鋼琴課。

Emmy老師自紐約曼哈頓音樂學院畢業,我小學起就在她那學琴,從兒童樂曲開始,慢慢學會彈奏莫札特、蕭邦等音樂家的經典曲目。國一時,我曾在全校近千人面前彈奏貝多芬《月光奏鳴曲》第三樂章,飛快激昂的音符驚豔了全場。下台後,連原先反對我學琴、認為要專心課業的班導師,也來問我怎麼沒有報考音樂班。

然而,在聯考的壓力下,終究逐漸把喜愛的音樂拋之腦後。直到近二十年後,當我得固定至身心科看診拿藥時,我知道自己得想辦法找回對生命的熱情,也幸好仍找得到Emmy老師的電話,發了訊息詢請教她,她二話不說,立刻幫我安排時間上課。

由於多年未練琴,再加上生病的關係,我沒法控制雙手,每回都彈得非常「落漆」,但老師從未苛責,始終給足我滿滿的鼓勵。儘管手感再也回不去小時候那般俐落,我的心病已在音樂與Emmy老師的陪伴下,逐步走上康復之路。

 
 
 
訊息公告
 
 
 
 
都被TikTok威脅,為何Meta股價大跌,Alphabet卻大漲?
不是說好用元宇宙進攻?怎麼Meta股價消風?這是2/2許多美股散戶抱怨的話題。其實,Meta投資元宇宙並未手軟,只是在效果還未浮現前,又遭遇強敵TikTok(抖音海外版)的進逼。創辦人祖克柏在財報會上坦承,本季用戶成長變慢,和同業競爭很有關係。

別人有我也要?孩子吵著買東西,考驗家長機智
當孩子向爸媽討買東西時,你們都怎麼做呢?日前有媽媽表示孩子在學校看到同學有老虎包,自己也想要一模一樣的,買不到就躺在超商地上哭,讓媽媽感到很無奈。該如何拒絕孩子吵著買東西?近期日本雜誌對此採訪了上百位媽媽傳授幾招應對方法,參考看看吧!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