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英文角度感受臺北的魅力,【TAIPEI英文季刊電子報】給你流行話題、美食景點不同主題的精彩報導。 爸媽的育兒神器、育兒神隊友【育兒生活Mombaby Lifestyle】,讓爸媽輕鬆自在,寶寶開心成長。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值媒  udn部落格  
 
2023/04/17 第5411期
 
精彩內容
 
心情札記 【腦科先生說古今】汪漢澄/天降惡疫
張□仁Jill/Team Taiwan
 
 
 
心情札記
 
【腦科先生說古今】汪漢澄/天降惡疫
汪漢澄/聯合報
圖/汪庭安

傳遍全球的殘酷瘟疫

西元1494年,好大喜功的法國國王查理八世率領傭兵大軍連同許多隨軍妓女,浩浩蕩蕩來到義大利北部,只用了半年時間攻占了該處的拿坡里王國。戰事底定之後展開慶功狂歡,但沒有持續太久,因為一種前所未見的神祕疫病開始自軍中蔓延。患者的生殖器上先是出現潰瘍,接著起紅疹,人會發燒,全身的肌肉骨頭都痛。幾周到幾個月之後,體表冒出劇痛並流著惡臭膿液的大小皰瘡,可以往下侵蝕直達骨骼,毀掉鼻子,眼睛與嘴巴,嚴重時死亡。

這種可怕的流行病沒人見過,無以名之,當時的人就稱呼它「殘酷瘟疫」或「未知瘟疫」。平民百姓、王公貴族、教宗主教都是它的客戶。義大利醫師柯拉蒂納斯·吉里納斯說:「至高的造物者對我們的不虔敬發怒了,所以就把祂最可怕的瘟疫降臨到我們身上。」神聖羅馬皇帝馬克西米利安一世宣布,這種病是上帝對人類褻瀆的懲罰。到了1514年,義大利醫師喬凡尼·維果在診治了許多病例之後,終於確認它其實是一種經由性交傳播的傳染病,從此它就進一步被當成了道德敗壞者「不容於天」的教材。

在神祕疾病席捲全歐洲時,各國都爭先恐後地為它冠上自己所討厭的族群的名字。剛開始出現時,義大利人認定它由法國侵略者帶來,所以稱它為「法國病」。四處傳播之後,波蘭人稱它為「德國病」,俄國人稱它為「波蘭病」,北非的摩爾人稱它為「西班牙邪惡」,而伊斯蘭世界的土耳其人稱它為「基督教的邪惡」。

義大利流行病專家吉羅拉莫□弗拉卡斯托羅醫師本身是一位詩人,在研究時詩興大發,用一首長詩〈西菲利斯或法國病〉(Syphilis Sive Morbus Gallicus)發表他的看法。西菲利斯是希臘神話中的一位牧羊人,被阿波羅懲罰,生了滿身惡臭的膿瘡,四肢劇痛。「西菲利斯」(Syphilis)一名在其後的幾百年間漸漸地流行起來,成為這個病在西方的正式病名。

西菲利斯於十六世紀初也經由貿易航路傳到了中國,大開中國醫家的眼界。明代張景岳在《景岳全書》稱呼這種新病為「楊梅瘡」:「楊梅瘡……以其腫突紅爛,狀如楊梅,故爾名之……必由淫毒傳染而生……隨至敗爛殞命者,蓋不少矣。……亦有不因淫毒傳染,偶中濕熱而患者,……清去濕熱,自當全愈,無足慮也。」張景岳認為有一種「淫毒」的存在,只會侵犯淫穢男女。至於那些沒有淫行卻被傳染的無辜人士,就算得病也不可能有多嚴重,安啦安啦。之後的中國醫書依此把它稱作「梅毒」,成為通用的中文病名。

迷信與道德的治療迷思

十六到十七世紀的歐洲,對梅毒患者的態度是他們活該,用不著治療,要不然就用痛苦的方法來治,藉此懲罰他們的不道德。主流的療法是汞(水銀),方法包括外敷、內服甚至蒸熏。典型的療程像這樣:將病人放在一間閉塞悶熱的房間裡,旁邊放一盆烈火,把水銀軟膏用力地摩擦在他的周身,待在那裡大量出汗,每天一次,連續一周到一個月以上。療程可以反覆進行,無限期地持續下去。

當時流行一句俏皮話:「與維納斯共度一晚,與墨丘利共度一生。」(A night with Venus, and a lifetime with mercury.)維納斯是掌管肉慾的愛神,因性行為而得到的疾病當然賴給她,而墨丘利(Mercury)是另一位希臘神祇,名字正好跟英文的水銀(mercury)是同一個字。

水銀有劇毒,會造成神經病變與腎衰竭等要命的後果,合理地推測,梅毒患者中死於水銀療法的,要遠遠多過死於梅毒本身的。

中國醫家也試過各種各樣的草藥與礦物。有一味名為「輕粉」的藥物,就被列為治梅毒的標準方劑,輕粉是一種汞的化合物,這算一種中西方的「英雄所見略同」吧?一位明代的梅毒專家陳司成,寫了中國最早的梅毒學專著《霉瘡祕錄》,當中所用的藥「生生乳」特別值得一提。「生生乳」是砷的化合物,雖然也有劇毒,卻對梅毒有著不錯的治療效果,這一招領先了西方醫家近三百年。

1905年時,德國動物學家弗里茨·肖頓與皮膚科醫師埃里克□霍夫曼共同發現了梅毒的元兇--梅毒螺旋體。同在德國的細菌學家兼免疫學家保羅□埃爾利希,之前就一直試驗用砷來殺死螺旋體細菌,一旦知道梅毒也是螺旋體所造成的,就試著在兔子身上用砷治療梅毒。經過幾年不屈不撓的研究,終於與助手日本細菌學家秦佐八郎共同研發出有機砷化合物砷凡納明(Arsphenamine),對梅毒有相當好的療效與相對低的毒性,徹底取代了流行數百年的水銀療法,被譽為治療梅毒的「魔法子彈」,這該算是「生生乳」的科學版。1940年代抗生素青黴素出現,用來治療梅毒更為安全有效,引領風騷三十餘年的「魔法子彈」也就讓位退隱,淡出了歷史。

細菌在人體間互相傳播,有時候也讓我們生病,梅毒的本質不外如此,當然不會代替上天懲罰我們。中西方古人都不知道細菌的存在,因無知而恐慌,因恐慌而迫切地需要一個說詞。「天罰」與「淫毒」就是依文化背景應運而生的方便說詞,進一步衍生出泛道德的譴責、對異己的仇視,以及種種痛苦無效甚至有害的療法。

回顧梅毒這段長達數百年的歷史,我們可以知道,凡是因認知不足而產生的信仰教條或道德教訓,儘管望之儼然,都無助於醫療的進步發展。只有基於客觀事實與善意,用科學方法尋得的真相與解決之方,才是人類基本幸福的保障。

張□仁Jill/Team Taiwan
張□仁Jill/聯合報

露の世は

露の世ながら

さりながら

(我知這世界,本如露水般短暫。然而,然而啊……)

這是日本著名俳句詩人小林一茶的作品,把世界換成「WBC」(World Baseball Classics,世界棒球經典賽),大概就是台灣球迷今年三月的心情。因為棒球,我們看往同個方向、全國調成一樣的生理時鐘、在同樣的時間吶喊,然後在同一天心碎。我聽說有小朋友在直播派對上貼的國旗紋身貼紙,比賽結束後一個禮拜還小心翼翼地保護著,最後是在家長強烈要求下才勉強洗掉,像是捨不得這一切結束一樣。

「幾天前我還一直覺得台灣會晉級,太不甘心了!」「台灣的棒球好熱情,能來東京多好。」「我真的真的很難過,你們那組競爭太激烈了!」出局那一天,各國的慰問不斷湧入我的社群媒體,還有看慣啦啦隊女孩的韓國讀者非常驚訝台灣直接把啦啦隊帶進國際賽事。我都不好意思說,在台灣,其實啦啦隊女孩名單比球員名單還早公布。話說回來,就算集滿一千個安慰也換不到晉級,棒球場上本來就有輸有贏,就像知名球評說的:「棒球看多了,輸贏就會看淡了。」但聽說最後一天,國家隊從大球星到小工讀生都哭成一團,有些事情恐怕不是這麼容易看淡。

不論看球資歷,有件事倒是對大家來說都不太尋常。那是台灣取得第一場勝利之後,觀眾台上的群眾激動大喊。第一時間我在電視機前聽不太清楚,主播說明之後,才知道原來大家喊的是「Team Taiwan」。Team Taiwan?這是棒球場上陌生的詞彙。一直以來,關鍵得分之後,球迷們會唱戰歌、會大聲鼓譟、會喊XXX我愛你。我向記憶深處探尋,也問了資深球評主播,發現這對大家來說都是新鮮事。原來那是我們第一次在棒球場上叫出自己球隊的名字啊;不管在各種層面,這一刻都顯得意義重大。

而這種熱力不只散布在球迷之間,連從業人員也被深深感染。賽事英文主播Tyler Maun來台灣轉播A組賽事,在五天裡連續播了十場比賽,其實是極大的體力負擔。但他在接受棒球 Podcast《Hito大聯盟》專訪時說:「全部(國外)工作人員都是,沒有一個人覺得想趕快結束回飯店。即使是最後一場比賽,即使球隊在九局1:7落後,台灣球迷還是一樣投入,那種能量和激情實在太不可思議了。這是夢寐以求的場面,我永遠不會忘記。」離開台灣後,他還是不斷回想這一切,尤其是張育成擊出滿貫全壘打那刻的台中洲際球場。「作夢也沒想到自己會成為台灣國家記憶的一部分,這是我人生中高潮的片段之一。我從來沒有在氣氛這麼好的地方播過球,也不知道人生中還會不會再看到這麼血脈賁張的場面。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說處在105至110 分貝的環境中五分鐘就有聽力喪失的風險。當時,洲際球場是118分貝。」「這個禮拜,我一輩子的夢想成真了。最棒的人們、最棒的分組、最棒的工作人員、最棒的一周。謝謝台灣!」

雖然沒有晉級,但那幾天留下的感動或許會被記得十年,甚至更久。啦啦隊女孩是國家隊、情蒐是國家隊、數據分析、運動科學、在現場吶喊、在電視機前碎念、在開賽前一下吃義大利麵一下吃荷蘭煎餅的我們,都是 Team Taiwan。現在,第三十四年的中華職棒比賽開始了。下次,我們球場見吧!

註:世界棒球經典賽(World Baseball Classics)是由美國職棒大聯盟和世界棒壘球聯盟共同策畫的國際棒球大賽,是世界層級極高的國際棒球比賽之一。

●本篇稿酬贊助「台北市立棒球場」第四季募資計畫,謝謝你們保留台灣的棒球記憶。

 
 
 
訊息公告
 
 
 
 
Email裡最常見的動詞錯誤!原來天天都在用的字也會錯
有些英文字幾乎出現在每一封email裡。這些字如果用錯,意味著每寫一封就要錯一次。更可怕的是,這種錯有時候很微小,自己不容易發現,可能一錯就錯很久。

該怎麼維持工作的熱情?
工作久了,總是提不起勁,無法保持專注力,只想快點下班?你可能已患有「工作倦怠」的症狀。為了有穩定收入,讓衣食無虞,就必須工作,但如果面對工作內容總是覺得痛苦麻煩,日積月累下,工作熱情會逐漸流失,該如何重燃對工作的熱情呢?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