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寫西讀電子報】摘錄《好讀周報》精彩話題,以推廣閱讀與寫作為核心內容,讓您掌握每周最新內容! 【殺破狼每周星座運勢】提供各星座整體運勢分析、當週須注意事項。量身為12星座打造本週星座最佳行走指南!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dn部落格  
 
2024/02/07 第5615期
 
精彩內容
 
心情札記 【漫漫話生活】Chia Jung Li /無論放了什麼食材,最終都能完美調和
張□仁Jill/世界不夠好,但我們可以變好
 
 
 
心情札記
 
【漫漫話生活】Chia Jung Li /無論放了什麼食材,最終都能完美調和
文/Chia Jung Li/聯合報
呼卡《煉乳咖啡滴答滴》□CCC追漫台。

跨越國界的飲食我們都很熟悉

這個新年是沒有麗娜的年。麗娜是我家的看護,和《八尺門的辯護人》裡雷嘉汭演的Leena同名,阿嬤過世後就回印尼,或是離開去下一個雇主那裡。阿嬤還在的時候,她和阿嬤睡一張床,為了半夜阿嬤醒來找得到人。獨自北漂的我只有過年回家時會去看阿嬤,也只匆匆和麗娜用英文彼此打過招呼,印象中是個靦腆沉默的女孩,和公園裡、菜市場時常見到推著雇主出門、包著頭巾的女性面孔極其相似。最深刻的印象,倒是在阿嬤家出門買手搖時,被說哎呀麗娜也是一次買好幾杯冰在冰箱,你們年輕人怎麼都愛喝這個。

跨越國界的飲食我們都很熟悉,公司開趴必備披薩可樂、看韓劇就想吃年糕炸雞,從吃飯也欣賞成熟大叔味的《深夜食堂》到《孤獨的美食家》,到近年同性伴侶或女孩密友都要好好吃飯的《昨日的美食》與《舞伎家的料理人》,哪部都是配飯神器,也都改編自漫畫,細筆描繪的料理在紙上就有色香溫度,拍成影視畫面更多了烹煮過程的煙氣,和等候的過程同步。台灣人也重吃,誰家巷口小店才是美食可以戰上好幾天,飲食文學能入國文課本、人人叫得出名字的美食節目有好幾檔,卻似乎沒有幾部漫畫或影視作品和讀者不吃消夜的意志決勝負。

去年在網路上找到《煉乳咖啡滴答滴》這部漫畫,女主角方梓桂留學回台,發現爸爸娶了來自越南的年輕新媽媽阿金,帶著陌生小男孩在樓下開了一家越南小吃店。阿金和梓桂年齡差不多,手藝高超卻不善經營,於是兩人搭檔改造小店,從裝潢到口味都漸漸調和台越習慣。阿金每回端出一道或很多道新料理,抓住梓桂的胃也抓住讀者的心。

劇情亦揭露喪偶多年的爸爸是在越南吃到阿金做的河粉,一時驚為天人,才用結婚名義投資阿金來台打拚,並沒有狗血八點檔情節,這個匆促拼裝的小小家庭仍然靠著食物凝聚的新家鄉味落地生根。

這是完全屬於台灣的料理漫畫

餐廳+美食似乎就是溫馨療癒又好吃的不敗公式,到訪小吃店的客人有即將外派越南的上班族、在夫家不能自由烹煮家鄉味的越南新娘、泰越台式傻傻分不清楚的蠻橫阿伯、移工和混血新二代,甚至還有外送員與直播偶像,漫畫家呼卡用可愛粉嫩的療癒畫風端上視覺饗宴,溫柔清淺地道出台灣這塊土地上,來歷各異的住民打拚的汗與淚。

混著魚露和奶油的海鮮炒泡麵、餅皮裡菜多於蝦的斑小蝦餅、內有半成形小鴨的鴨仔蛋、沾著水果吃的辣蝦鹽、夾著Q彈火腿扎肉的越式法國麵包……當遠嫁而來的辛酸故事隨著越南酸魚湯吞入腹中,一天天蒸蒸日上的小店竟要參加料理比賽了,情緒轉換間笑中帶淚、舉重若輕,於是宛如《中華一番》小當家掀開料理有龍飛出的競賽熱血上演,泰、印、中各地住民也端出拿手好菜,提醒讀者這是一部交織了人情文化,完全屬於台灣的料理漫畫。

台灣的飲食在越南看來偏油膩重鹹,但嗜甜指數卻似乎比周邊諸國溫和含蓄得多。故事開始之初,梓桂借小店一角寫履歷準備求職,阿金送上越南煉乳咖啡幫她提神,梓桂下意識發問「可以調甜度嗎」,阿金臉色驟變答「這不是手搖杯」。口味上講不通的兩人拜訪附近排隊名店後,阿金把台式口味融入菜單;而梓桂也開始習慣每天喝一杯加了煉乳、用特殊咖啡壺慢慢滴的越式咖啡了。

一直覺得台灣的手搖是可以包容不同口味偏好的神奇發明,而最後梓桂一家團圓吃火鍋時,阿金端上越南的推推鍋,從湯頭食材到配料融合了多種文化,不道地卻讓所有人都滿意,我也與梓桂一起感悟到火鍋「無論放了什麼食材,最終都能完美地調和,給人溫暖的滋味」。即使還是會因為放芋頭吵架,台灣人最愛的火鍋和手搖杯包容萬物的屬性,甚至台灣人本身能夠輕易愛上各種食物的開放口味,或許正是這塊土地上,能夠孵化出這部溫暖療癒的漫畫,最重要的特質。

張□仁Jill/世界不夠好,但我們可以變好
張□仁Jill/聯合報
在某個陽光燦爛的秋日午後,我和日本籍作家近藤彌生子約喝下午茶。我喜歡她總是對台灣有不同的觀察,有些是在台灣一輩子的我想都沒想過的。比如這次無意間聊到我的專欄稿費都會捐出去,她好奇地問:「為什麼台灣人這麼喜歡捐錢啊?」她提問之前,我從來沒有想過這件事。仔細想想,好像我們確實隨時隨地都可以捐錢:路邊撿到的不義之財要捐出去,去廟裡要捐香油錢,超商找的錢丟進櫃台上的募款箱很方便,路邊募集發票有時候還送小禮物,現在很多商家更是把「買一件捐五元」之類的善因行銷納入日常營業的一部分。

但說到底,大家捐錢是為了什麼?為了積陰德祈福、節稅、求得好名聲,還是為了心中理想世界的樣子?真要說的話,我可能比較接近最後一項。不過,我在國際非營利組織工作,也知道自己人單力薄,每個月兩次的稿費其實也起不了什麼作用。這還不要緊,重點是我這樣史無前例的捐法,聽說給編輯部和財務部造成意想不到的困擾。譬如我請他們直接匯款到對方單位時,常被銀行拒絕,因為「需要本人證明捐款意願」。我還因此特別跑到一個很遠的銀行簽名幾次,證明我想把稿費捐出去。知道這種困擾之後,我們改成報社先匯稿費給我、我再用匯款捐出去。雖然需要兩道手續,但總比每次花一小時車程去「證明」自己想捐錢好多了。所以究竟這樣複雜的程序、捐出微小的金額,到底有什麼意義呢?想了很久以後,覺得應該是一種「應援」的感覺吧。在公益單位工作的人,通常沒辦法像網紅一樣在直播中被刷一排愛心或收到抖內,但他們日復一日做的事,說真的都值得整拖拉庫的愛心。而我們做的事,或許就是用我們可以的方式支持他們吧。這個世界離完美有多遠,我們需要他們的力量就有多少。

很多人覺得「哎唷,能捐的錢又不多,乾脆算了」。其實,無論公益團體規模,最能幫上忙的是定期定額捐款。也就是說,只要可以持續捐,讓他們有穩定的收入可以規畫,金額大小其實是次之。不相信嗎?在寫這篇文章的同時,公司群組裡收到一則財務部同事焦急的訊息:「剛剛有人匯進來三百二十萬美金,是誰的趕快拿去。」我舉手承認的時候,感覺其他人都大大鬆了一口氣。離年底關帳剩下不到一周,突然收到一億多台幣的捐款,雖然是好事,卻不免有種措手不及的感覺。與其收到一次性的大額捐款,我相信大部分非營利組織會覺得細水長流更好。

新的一年,我一樣會這樣做。如果您也想加入捐款的行列,可以先從您關心的議題開始(如環保、偏鄉教育、人權等),到對方網站看看他們做的活動是否跟您的想法一致、財務是否透明(捐款有公開徵信紀錄,甚至有財務報表供檢視)。如果更進一步,可以看看董監事會成員和高階主管的背景,這些通常都會影響該組織的決策。對很怕麻煩的我來說,捐錢就是這樣即使麻煩,也會讓我開心微笑的事。我即將在兩周後期滿告別這個專欄,回首過去,希望這五十次捐款都像一盞小小的燈,幫忙照亮世上某個角落。

●本篇稿費捐贈台灣社區關懷協會,支持烏克蘭人道物資運送。

 
 
 
訊息公告
 
 
 
 
學習地中海生活型態 打造健康長壽方程式
希臘地中海式生活型態醫學是基於地中海地區的生活方式,包括飲食、身體活動、社交互動和對壓力的管理。這種生活方式被認為可以促進健康,減少慢性疾病的風險。

AI手機出擊 消費市場新勢力
以手機行動晶片來看,近來外界眼光集中在高通和台灣IC設計指標聯發科身上,高通去年十月發表驍龍8 Gen 3手機晶片,緊接著聯發科也隨後在十一月宣布5G旗艦晶片天璣九三○○亮相,並在後推出天璣八三○○晶片,同樣具備高能效的終端AI能力,支援旗艦等級記憶體,主攻中階手機,雙方較量意味濃厚。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