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ve 互動英語報】內容生動且生活化,讓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成為最好的學習教材,並讓你輕鬆開口說英語! 【臺北畫刊】網羅生活休閒、觀光旅遊等豐富資訊,深刻描繪臺北生活圈的點點滴滴,教你情不自禁愛上臺北!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財經  追星  NBA台灣  udn部落格  udnTV  讀書吧  
2017/04/27 第984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新書鮮讀 不要在該奮鬥時選擇安逸/悄悄毀掉你的,是退而求其次
學習,玩真的!/學了要用,才有用
當媽媽不必完美/不一樣的德式教養練習
閱讀筆記 女子漢/關於成家的一些路徑

新書鮮讀
不要在該奮鬥時選擇安逸/悄悄毀掉你的,是退而求其次
文、圖節錄自高寶
圖/高寶提供
Sorry,這個世界本來就不公平

內容簡介:

  如果你自己示弱了,別人憑什麼給你機會?

  還在迷惘什麼?這趟人生,要平庸或卓越

  都是――你說了算!

  過著小確幸的生活,這樣的人生你就滿足了嗎?

  別催眠自己了,那是因為你只想偷懶,只想停在原地不動!

  這本書,就是要來喚醒你的!

  當你自己把人生過得庸庸碌碌、無所作為時,

  就別成天眼紅別人把日子過得精彩,還怪老天爺沒長眼、不公平……

  更不是每天享受著小確幸,然後,安慰自己平凡有多麼可貴……

  真不服氣的話,還不快跟著這本書行動起來,多做一點有用的努力!

作者介紹:

老楊的貓頭鷹

  用後腦勺盯著這個功利世界的85後貓奴,惜時惜命,喜用炙熱的文字揭穿並非靜好的歲月。不負責疼愛你,只想喚醒你。

  這本書――

  他想寫給活在這世界上,卻離世界很遠的你;

  他想寫給在大勢已定、無可更改時才遲遲進場,卻又在勝敗未分時提早離席的你;

  他的毒舌提醒你:餘生不長,請溫柔對待。

搶先試閱:

悄悄毀掉你的,是退而求其次

(1)

五年前,我在一家小雜誌社實習過兩個月。帶我的是一個叫劉花的姐姐,她比我大兩歲,我叫她花姐。

花姐是那種典型的雷厲風行的女子,穿著講究,打扮精緻,永遠是步伐匆忙、目光如炬的樣子,言談更是斬釘截鐵、擲地有聲。

那時候的花姐,不怕主管催稿,也不怕得罪同事,凡是她安排的稿件,她都要求做到最好,所以交給她的稿件,一般都會被責令修改很多次。有人受不了,就當著她的面指責她「拿著雞毛當令箭」,她更火大,直接把那人的稿子撕個精光。可正是因為這麼挑剔,花姐的稿件品質往往是所有人裡面最好的。

更可怕的是,花姐在職場上的強勢風格還被挪用到了情場上。據同事們的小道消息,和花姐相親的人,能有一個排那麼多。其中不乏商界精英、政界新秀……可花姐就是一句話:「看不上。」

她在朋友圈裡寫道:「我不是誰的影子,更不是誰能退而求其次的選擇。我所做的一切,都是自己想要的,我不會按照任何人的想法去生活。」

再遇見花姐時,是去年冬天。見面時差點沒認出來,當時她披著頭髮,穿著一件深色的呢子大衣,手裡抱著一個暖水袋,最重要的是,她的眼睛裡沒有了光。

聊了一會兒才知道,這幾年,因為歲數大了,她最終也沒強過家人,勉強嫁了人。後來為了照顧孩子,她就申請了清閒的行政職位,每天朝九晚五準時上下班,而不是較真,不是忙得昏天黑地。

雖然她的改變看起來很溫柔、很幸福,但我還是有點兒接受不了。

更讓我吃驚的,是後面她對我說的這段話,她說:「千萬不要輕易往後退。退一步並不是海闊天空。只是看起來省力了。但是,只要你退了一步,哪怕是小小的一步,你就很難再有心氣兒往前邁進了。一個沒有期待和追求的人生,其他東西再充足,也是枉然。」

我心頭猛的一驚,真是這樣啊!

一個人真的不能輕易對生活妥協,你以為是妥協一次,很可能就妥協了一生。而你退縮得越多,能讓你喘息的空間就越有限;你表現得越將就,一些幸福的東西就會離你越遠。有些時候退一步可以海闊天空,有些時候退一步可能是萬丈深淵。

然而,在我們的周圍,「退而求其次」的人和事卻是那麼多!每當你的美好願望不能實現時,你就或早或晚地放棄了「掙扎」。比如你想喝橙汁了,可店裡賣完了,那就來一杯桃汁吧;本來想考個更好一點的大學,選個自己喜歡的專業,後來沒成功,那就勉強上個一般的吧……

比如碰不到彼此心動的人,便找一個看上去般配的人結婚,可你的心中有了念念不忘的人,再遇見的人就變成了「次」,「次」的就算再好,又怎能填平心中留下的空缺?

再比如你看中了一雙鞋,太貴了捨不得買,於是你買了一雙便宜的,可是你拿到之後,你就會嫌棄它,你會覺得它設計不夠美觀,穿著不夠舒服。是啊,心裡有了最美的那雙鞋,其他的就變成了「次」,「次」的再便宜,又怎麼能彌補內心的遺憾?

我想說的是,如果你想買一樣東西,錢富裕就買,沒錢就努力掙夠錢再去買。千萬不要退而求其次,那個「次」的東西就算買回家了,還是會看不順眼,還是會嫌棄,下次看到原本想要買的東西時還是會想買。

別湊合,很多事都是這個理兒!

你一直以為妥協一些,將就一些,這個世界就會為你讓出一席之地,但最後除了失去更多,除了怨念,你什麼都不曾得到。而且你會慢慢地發現,每一次的妥協背後,都有一個真實的目的:或是害怕失去,或是息事寧人,或是不願付出……

當你以為降低標準可以更容易地得到自己想要的結果時,你就註定會得不到想要的。

你所設定的底限決定了你不會失去什麼。一旦你喪失了底限,很快就會潰不成軍,你所在乎的東西,也會跟著一樣樣地失去。

(2)

有一組很火的漫畫,估計你也看過。內容是這樣的──每個人都背負著一個沉重的十字架,在緩慢而艱難地前行。途中有一個人忽然停了下來,他想:「這個十字架太沉重了,我可以把十字架砍掉一塊,這樣背起來就輕鬆啦。」砍完之後,他發現確實輕鬆了很多。就這麼走了一段路,他又開始覺得背上很沉重,於是他又砍了一截。是的,他又輕鬆了很多,而且輕易地超過了很多人。誰料想,到前面突然出現了一條又深又寬的溝壑。溝壑上面沒有橋,繞道估計要繞很遠很遠。他在溝壑面前停下了,一邊焦慮萬分,一邊責怪上帝的刁難。這時候,被他超過的人都慢慢地趕上來了。他們用背上的十字架搭在了溝壑上面,從容地越過去了。這個人也想這麼做,可他的十字架太短了……

你看,悄悄毀掉你的,是你偷的懶,是你的僥倖,是你的投機取巧,是你的退而求其次啊!

在成長的過程中,每個人都背負著屬於自己的十字架。它也許是你的學習,也許是你的工作,也許是你的感情。但是,正是這些沉重的東西,構成了你在這世界上存在的理由和價值,是你日後獨自面對困境、挫折、痛苦的工具。

人生是沒有捷徑的,你今天偷的懶,註定會成為你日後的磨難。

所有的成功,都來自於不倦的努力和奔跑;所有幸福,都來自堅持和不妥協。世上沒有捷徑,也沒有好運這個東西。

誠然,一時的妥協避讓也許會讓你獲得暫時的平靜,但很快,就需要你作出更大的妥協,直至要你喪失所有原則,最後被生活打入萬劫不復的深淵。

一個人就像是一朵花,來到這個世上是為了綻放的。如果你因為害怕凋零,而選擇了不綻放,或者選擇半死不活地活著,那麼你就白白浪費了上天的美意。要知道,沒有什麼比活得將就、活得退而求其次更讓人傷感的了。

每一朵花來到這個世上都有權利綻放,哪怕這中間要經歷風雨的摧折,可能會中途夭亡。但是,你有理由過自己想要的生活。

總能聽見有人嘀咕:「為什麼知道了那麼多道理,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我的回答是,過自己想要的生活,做自己想成為的那種人,這必然會很難,但並非完全做不到。問題在於你做沒做,以及用多大的專注在做。如果別人在百分之百地努力,你只努力百分之八十,看似是差不多,但結果可能是別人收穫百分之百,而你一無所有。有時候,一分耕耘,只有半分收穫。

再有就是,很多不是非做不可的事情,但如果你做了,生活就會變得容易得多。千萬不要相信什麼「女孩子可以不白、不漂亮、身材可以不好」之類的話,當有一天,你終於又瘦又美時,你會發現你的人生就跟開外掛了似的。

毫不誇張地說,你身上的每一寸贅肉,都是向生活妥協的標誌。

對每個人而言,成長就是一個不斷升級的過程,你不打倒面前的小妖怪,你可能就會被這場遊戲淘汰,因為現實,就是這麼殘酷。但與此同時,你不能總是打些小妖怪,而避開那些大妖怪。因為你身邊的每個人都在拿出吃奶的力氣去拚,去克服大難關。

怕就怕,幾年之後,你對那些比你強的同伴們抱怨:「生活就是這麼不公平,他怎麼就那麼厲害,而我這麼差?」

其實,沒有什麼不公平,相同的時間,你把時間用在了停滯不前,別人把時間花在了克服困難上而已。

如果你對自己下不了狠手,就輪到生活對你下狠手。但凡是活得很慫(膽小懦弱)的人,都是因為對自己太好了。

 
學習,玩真的!/學了要用,才有用
文、圖節錄自時報出版
圖/時報出版提供
學了要用,才有用

討論與實作,能達到90%的學習成效

內容簡介:

  「不管是考卷或生活,除了眼前的選項,還有沒有別的?」

  寫詩、畫圖、旅行、公民行動,走進以天空為窗、以時間為牆的教室。

  學習吧!在快速變動的年代,想要衝出問題與限制叢生的社會野林,沒有更好的途徑。

  掌握Common sense

  Common sense不只是常識,而是務實了解周圍環境、進而察覺潛在細節的能力。

  建立個人品牌

  培養個人品味、品質、品格,具體經營個人價值,換位思考及充分溝通,贏得信賴。

  以行動關懷彼此

  有人在冬天無法穿暖,也有人因為病痛、需要付出加倍心力才能好好生活。為他們或自己,向世界提案!

  迎來第一個高分

  想要成為一流主廚?爭取機會,找到入門的可能。關關難過關關過,逐步發現自己、成為自己。

  「希望社會能接受相對多元的教育型態,國家應該思考如何讓更多的政策、空間、人力與資源,成為學生的社會支持系統。考試排名不是學習的動力,真正對知識的熱忱才是。不同專長的學生不要放棄教育自己的力量!人生太短了,我們沒有理由不去找回選擇。」──史迪爾小姐

作者介紹:

蔡淇華

  1966年生,淡江大學英文系、彰師大教研所畢業

  曾任貿易公司專員、廣告公司文案、東海大學兼任講師

  現任臺中市立惠文高中教師兼圖書館主任

  曾獲時報廣告金像獎、民生報大專影評獎首獎、臺中市文學獎首獎、新北市文學獎首獎、臺中市詩人節新詩首獎、2014年師鐸獎、2016總統教育獎主題曲首獎

  著有《寫作吧!你值得被看見》、《有種,請坐第一排》、《一萬小時的工程:隱形的天才》、《寫給年輕:野百合父親寫給太陽花女兒的40封信》等

搶先試閱:

蔡淇華:教育,玩真的就會很好玩!

當老師真的很好玩,不玩根本不知道自己有這項能力,

翻轉教育最大的受益者其實是老師自己。

永遠記得畢業後從商的第一年中秋節,我把貨品在結關前都送出去。看著鏡子,覺得自己變得好老!那年我才二十四歲,從事禮品進出口。工作就是買一批貨、賣一批貨,沒有朋友,很寂寞。

問自己,人生留下什麼?

因為這段經驗,回到學校當老師時有再多委屈,都不是委屈。商場上的委屈是生命的空白。當老師的,委屈完卻看到學生的成長。前年去波士頓一所全美前四十名的名校Pingree School,拜訪三位全波士頓最好的老師,他們平均年齡六十三歲。我在他們身上發現,厲害的老師都是終身的學習者及教學者。知識和經驗的積累,讓他們有能力用B講A,以科學講文學、文學談科學,所以學生一下子就懂了。

他們的大腦會不斷進化,教學能力不會因退休而停止;可是在臺灣教育現場,老師總是告訴自己「再撐三年就可以退休了」,所以臺灣教育最強的經驗值,總像音樂在最好聽的時候戛然而止。國家要培養一個校長不簡單,要讓一位教務主任走過前兩年也不容易,但整個制度總讓這些有經驗的人有責無權,最

後,不如歸去,這些經驗值就跟著人一起退休了!

整個臺灣教育的浪費最可怕的就是人的浪費,在場各位是臺灣寶貴的資產,但是制度卻對各位不公平。

在我們的現場,不管最好的老師或最混的老師都是齊頭式的假性教評,考績通通一樣甲等。六年前去德州Ander son S choo l參訪,中午時間看到老師擺攤介紹自己開的選修課,每個老師像是銷售員一樣向學生推銷自己的選修課。因為每位老師除了一半上必修、一半要開選修,如果選修課的修課學生不足會遭解聘。本來我還不相信,隔年換他們組團來臺灣交流,真的有個認識的老師,因為解聘沒來,讓我嚇壞了!

一○七課綱鼓勵老師們開選修課, 但很多人的態度是「 我不開, 能怎麼樣?」臺灣是個太照顧老師的地方─我們總說學生沒有倫理,但是老師這一塊也沒有。所有管理學放到我們的教育現場,一律無效,因為連最最最基本的制約都不見了,沒有制約,基本上沒有人願意努力。

為什麼要這麼累?明明不做也可以活得非常好!好友清華大學副教務長、招生策略中心主任陳榮順,他和幾個好朋友研究全世界的招生方案,研發了繁星制度和清大特殊招生「拾穗計畫」。他們覺得學生的異質性高,但是為何要用一樣的方式入學?如果大家都看一樣的東西,那就不會有人去做「一生一課表 」,每個人經驗值都會一樣。整個國家沒有異質性的連結,不會有創意。

大學畢業, 我出校園去貿易公司做進出口業務, 必須和英國、日本客戶合作。問題來了,當初我考預官英文只有八分─爛到爆!明明是英文系畢業,我都說我是淡江中文系。後來硬著頭皮寫了三個月的貿易書信,突然文法全通了,晚上作夢時還講英文。我在實作中,才真的學會英文。

走入實體世界,再回到抽象世界時,我就全懂了。我開始帶著惠文高中校刊社參與很多社會運動,像是搶救惠文遺址,或是爭取一中街固定時間禁止車輛通行,讓一般人好好逛街。這些活動最重要的並不是改變了什麼,而是教會學生思考邏輯,讓他們了解改變都需要長時間的人力和物力投入,還認識很多認真的公務員。學生不會只是批評,從發現問題、研究到變成政策,學生的反思能力提升了,因為大腦不斷的重整、操作。很多業主覺得接收到的大學生必須重新訓練,因為他們會的東西太抽象,離職場很遠。教改就是這樣的精神,多塑造一些環境讓學生解決問題,才能學得更好。

不玩根本不知道自己會,「教」是「學」最好的機會。我其實是一個什麼都不會、只會鬧笑話的人。一開始玩的時候,別人都不知道你在做什麼,自己也不太知道做得對還是錯。早期模擬聯合國都是國際學校學生參與,我就帶著穿制服的學生去參加,才發現:「哎呀,原來服裝規定是西裝。」但十幾年下來,我敢說我的模聯學生,能力是全國的Top。

為了在寫作課教洛夫,我買了洛夫詩歌全集四大冊,熬夜看完,還向詩人請教。以前我要寫廣告文案,一句行銷口號都寫不出來,但是詩每一句都可以成為口號,原來「沒有靈感、寫不出來」是弱者的藉口─我後來竟然一直得文學獎,寫作教材還出成了一本書。有學生想寫歌詞, 我為此去學作詞, 結果自己寫了二十幾首歌,玩得實在是太瘋,玩到今年要出專輯了!

這兩年間,我的身邊出現了五個團隊,而且開始有人對我說:「淇華老師,和你一起做事覺得有希望。」當老師真的很好玩,不玩根本不知道自己有這項能力,所以翻轉教育最大的受益者其實是老師自己。看學生變得自主,學習歷程的品質與方法都獲得提升,教書真的變得很有意義。改變正在發生,去做,不可能才變得可能。

我們都會抱怨限制很多, 抱怨過然後呢? 有個朋友說, 他以前剛進學校時也衝撞體制,但是一衝就被罵,他負重但無法忍辱、想求全卻無法委屈。他看到我這樣玩,覺得我不一樣,「被罵還是繼續做」。十幾年下來,一堆學生回校找我,等我退休時,我擁有這些學生,他卻什麼都沒有。

教育真的很好玩,去玩,就對了!

本文節錄:【學習,玩真的!】一書

 
當媽媽不必完美/不一樣的德式教養練習
文、圖節錄自柿子文化
圖/柿子文化提供
我好愛我的孩子,

但我不是完美的媽媽!

慌張、挫敗、崩潰、自我質疑到醒覺,

從德國親子教養現場的體驗、觀察和省思,

衝撞出充滿血肉的育兒慢養智慧!

內容簡介:

  睽違三年,終於等到皮爾斯夫人的《當媽媽不必完美•不一樣的德式教養練習》。本書不只有對育兒教養的摸索、德國父母的經驗分享,她還親自到幼稚園實習,貼身探索德國適性和全人教育在幼兒教育的做法,同時,皮爾斯夫人也發出當媽後最真誠的告白,並透過與孩子的相處,找到面對和接受不完美自己的勇氣!

  不是縱容,也不是教出完美的兒女,

  是讓孩子做自己,也有適當的自我控制能力!

  世界上有近一半的諾貝爾獎都被德國人包辦,但他們卻鼓勵不要過度開發幼兒的智力?德國獨樹一格的教育方法、觀念、政策,是他們瞬間再起、菁英輩出,並影響全世界的重要功臣之一!《當媽媽不必完美•不一樣的德式教養練習》除了有德國婆婆媽媽的經驗傳承,也有幼稚園教育工作者的專業分享,讓我們得以檢視臺灣和德國之間在幼教觀念和制度上的不同,並從中探討我們可以做出什麼樣的調整與融合,讓孩子依循自己的生命藍圖,有個健康、快樂、自由的童年,又能培養他們自我規範、獨立並承擔責任的能力和人格。

作者介紹:

皮爾斯夫人

  熱愛平凡主婦小日子+個人自我夢想實踐的行動派媽媽

  創意+搞笑+智慧+愛,四味調和料理的家庭生活禪

  本名林家羽,曾任電視節目企劃製作、廣播節目主持人、身心靈工作者、旅遊雜誌記者、駐德國特派記者。定居德國從事;文字工作者、瑜伽老師、身心靈工作者,並於《人間福報》德式親子生活禪、日耳曼媳婦異國手札、《双河彎》德式手創幸福生活誌、《時兆》雜誌等報章雜誌擔任專欄作家。

  平日熱愛研究創意料理、徜徉於生活手作的練習,她是陪伴恩典快樂生活的慢活烏龜媽、是熱衷幫全家計畫大小旅行的玩樂老婆、是深愛自然森林樂活的女子,同時也是──文字、舞蹈、電影、音樂、啃書、獨處、即興塗鴉、旅行、靜心缺一不可的媽媽。

搶先試閱:

獨立與依賴的雙人舞

  我曾經對自己的父母有著相當強烈的愛恨交織情緒,那些童年,以及與爸媽生活所帶來的痛苦如陰影般,讓我從很年輕時就離家,愈離愈遠,愈離愈遠,一直到定居德國。我以為自己擺脫那道陰影了,但其實並沒有……

  我努力經營著自己的家庭,養育自己的孩子。在孩子出生後,前兩年有好多喜悅,但之後卻開始出現很嚴重的焦慮。關於一個女人當了媽媽、成為家庭主婦後沒有任何價值的焦慮感,終日侵襲著我。後來,我從瑜伽練習裡找到一些安定自己的力量,我自認那份焦慮應該消失了,但隨著恩典來到五至六歲,二○一五年到二○一六年這兩年,生命又開始發生一連串的心靈地震!

  二○一五年一月,我放下曾經練習三年的靜心,我發現自己塞不下任何東西了。我驚訝地發現自己好像有強迫症,做很多事時都給自己相當高的標準,尤其在當媽媽、當老婆這兩件事上。最後,竟然連靜心這件事也一樣!

  那是一個相當大的瓶頸,但我發現,我除了是媽媽、妻子,還有一個內在的聲音──祂從來沒離開過我,當焦慮再度上身,那個聲音又回來找我了。祂要我繼續自由地成為我自己、完成我自己,那個聲音令我相當害怕,因為要面對真實的自己,而那裡有很多區塊被我自己隱藏得相當好,我從來不想讓先生知道。

  小時候常看到爸媽在爭吵,我對自己說,我的婚姻絕對不要跟爸媽一樣!所以我在自己的親密關係裡,學習著不去表達自己真實的感受,我盡力去做一個完美的妻子,盡該有的本分及當媽媽的責任。

  二○一五年的二月,那個真實的我清醒過來後,讓我看見,再不真實表達,繼續壓抑自己,我會生更多病!我的身體裡有很大很大的憤怒,我想到:這個家裡怎麼只有先生和兒子可以生氣?他們情緒不好時,我通常是最冷靜的那個人,總對自己說:我是一個有靈修的人,不能跟他們一樣。但我其實比他們倆都更可憐,那些我沒有表達的情緒及被接納的感受,全被我壓回身體裡,所以我常覺得身體很多地方很緊繃,我想,被我壓抑進身體的憤怒應該到了一個臨界點。

※ ※ ※

  感謝上天讓我在一個瑜伽工作坊裡結識一位新朋友──J。J跟我分享她的人生故事,她曾是一個佛教徒,持續佛法與禪坐二十多年,結果在四十歲時得了癌症,她很震驚。在醫院做化療的兩個月期間,某天先生將她喜愛的畫具及以前的畫冊帶來給她,翻開十多年來累積的畫冊,她突然明白為什麼自己會生病了。

  「家羽,妳知道嗎?我的畫都是我內心對自我的批判與暴力譴責,我的自畫像全是黑色的怪物,打來打去的。」自殘的畫像,以及母親帶給她的疼痛故事……

  她說,她修行修錯了,她用那一套東西來管束自己、妝點自己,來看她那個不完美的先生,但她根本不愛自己,她一直攜帶著從小媽媽傳遞給她的訊息──她不夠好,她怎麼那麼差勁。有了這個「看見」,她清楚知道不能再去怪媽媽了,要放下,回來改寫自己的人生劇本。

  她丟下所有修行的書,回到生活裡,接納自己的每一個面向,愛自己的好與不好,沒有分別。那些不喜歡自己的念頭還是會出現,但她不會再丟刀劍射自己。在每一回情緒出現或自我批評的時候,對自己的內心說:「J,妳可以生氣,可以有情緒的,不要怕!我跟妳在一起,妳沒有錯,也沒有不好!妳只是有了這些感受!」藉由對自我的接納,不再無意識自我譴責後,那場病反而救了她的人生,從那年至今,她已經五十六歲了,十六年來,癌症都沒有再復發。

※ ※ ※

  跟J的交談鼓舞了我,她的故事讓我好幾夜反覆思索,我決定放自己一個假,讓身心好好休息。

  我選了一個週末的早餐時間向先生坦白,說我在這段關係裡其實相當壓抑自己,每一回他脾氣不好,我就相當害怕,因為他讓我想起我爸爸。我對他說,其實我和他在教養恩典的想法上有某些的不同,但為了不想有衝突──如我爸媽那樣,所以我都以他的意見為意見。

  我對他說,其實每一回他和恩典可以自由地發洩情緒時,我都在內心鞭打自己,我要自己當一個完美、沒有脾氣的好人,但其實我壓抑得很深,我很苦,沒有辦法再演下去了,繼續壓抑下去,有一天我們就會決裂。我對他說,我好累,我真的需要一段時間好好休息,我準備去參加一個九天的斷食營,這九天就讓我重新當回我自己吧!

  老實說,要對先生說出自己內心的真實感受,讓我相當害怕,我好像一下子退化為童年的我,那個面對上位者、權威者,寸手無鐵地發著抖躲起來不讓人看見的小女孩。實在是心裡太痛苦了!我對自己說,我要改變我的人生,是「現在」,沒有「如果」。我已經決定要愛自己,我愛自己是最重要的,我要支持我自己。

  我對先生的表達,其實經過很多內心轉折,所以我並不是帶著憤怒去攻擊對方,我不是在抱怨他。就是因為愛他,所以我必須誠實做回我自己,我不只是一個老婆和媽媽,我還有一個自己,渴望去完成這一生來到地球想實踐的夢想,我想活出我自己!

  我的真實告白,讓先生很震驚,他從沒想過我有這些想法,他都以為我很好,因為我那麼平靜。但在很短的時間內,他必須調整老婆要離家九天去休息,我還安排了最好的朋友接送恩典,所以我知道,先生即使不開心,也只能接受。那一個跨出,改變了我,重新認知親密關係裡的本質是什麼,在那九天,兒子和先生其實過得相當快樂──即使沒有我,他們倆反而擁有另一種單單屬於父子的親密感。

  我在那九天裡,也很深刻地感受先生對家的承擔與付出,我看到他跟我一樣──都需要休息,他是我的另一個我,他不只是爸爸和先生,他也被允許去做他自己,只不過他還無法看見這一層。想到他這些年的付出,我很感恩,他是那麼盡心盡力,但我們都入戲太深,忘了當初進入婚姻時,我們都許下,要互相鼓勵對方繼續活出自己,為對方加油打氣的承諾!

  我決定偷偷幫先生報名了九天斷食營,付了一半的費用,準備送給他當生日禮物,在我允許自己充分休息後,我也真心願意讓先生體會這份自由。唯有如此,我們才會擁有更新的力量,回來愛我們的家人。先生在得知我送給他九天斷食營,可以不當老公與爸爸的時候,顯得相當開心;原來當老婆踏上成為自己的旅途後,並不會迷失,而是會愈來愈有光彩與美麗──他說,他揀到一個新老婆。

  就這樣,我們的關係跨近了一大步。這兩年,我不斷在關係裡持續對先生說內心的感受,發現每一回當我打開我的心,他就更打開他自己。我終於有機會聽到他跟我分享童年的點滴,終於,不需要我再問,他就會主動跟我分享他工作上的歡樂、開心、壓力與挑戰,我們可以更開心地聊我們都很喜歡的電影、音樂、環保、政治、教育議題……

  卸下那個完美老婆和媽媽後,我練習著不再硬逼自己,如果很累,不行了,就對先生和兒子說,我需要休息,不能煮飯,我需要到房間睡覺,或者去跑步什麼的。

  我們一家是團體,但每一個人也是單獨的個體,可以依賴,但也可以獨立。

 
閱讀筆記
女子漢/關於成家的一些路徑
聯合報 吳鈞堯
《女子漢》書影。圖/九歌提供
推薦書:楊隸亞《女子漢》(九歌出版)

《女子漢》不斷地一分為二。喜歡異性還是同性、成家還是不婚、安居或漂泊、家人得具血緣,還是認定了就是家人?

書名「女子漢」首見得獎作品〈結婚座〉,「一個融合陰性與陽性意識的詞彙……因為測量失誤,最終迫降於尚未開發的荒原」,這裡的「測量」,如同「女子」與「漢」,一種對撞、一股張力,以及它們的分歧跟黏合。

我曾在寫作班課程上,與學生分享〈女子漢〉,讀完一遍以及又一遍,我在講台上,數十雙眼睛,豔羨又模糊的,以至於在一個剎那,大家都笑傻了,終於有人難為情地說,「寫得真好,又不知如何說明它的好?」楊隸亞架構的生活場景大而寬敞,上班場景、餐館、很少人去的公司地下室、捷運、母親的衣櫃,它不像一般散文以「我的」觀點籠罩一切,而支解、而亂針,無論握刀、持針或拿筆,都安穩,像跨年晚會,煙火以煙火為中心,飛散的聲音與色彩也是煙火。

主題的一層一層遮掩,它的基調是淡雅、安靜,可以看到作者一邊埋頭、一邊探頭,楊隸亞的書寫,便格外有種旁觀者姿態。

〈女子漢〉與〈裝扮遊戲〉,前者,女人一分為二,又是女生且是漢子,寫貌似「技安」的女子,她的出現與消失,「沒有玫瑰的人生,卻開出一芯二葉」,岔出了,但都在一枝葉梗上;後者寫變男變女變變變,梅艷芳與張國榮,女子像男子、男子則像女人,雌雄同體者繁多,有內斂、有外顯。

〈洗手歌〉、〈和秀子去旅行〉等,寫阿嬤、阿公、姑姑、舅舅們以及父母等,幾乎以「病症」串連家族,強迫症、尿布跟死亡,這幾篇題旨顯明,但加總起來又像分散;如同〈結婚座〉,我們不容易找到作者情之所住,寫阿嬤「不敢在黑夜裡一個人走,只敢在回憶裡兩個人走」,實際與溫暖,也是一分為二,作者在現實生活裡,很重的以及很輕地,又參與、又分離了。

這就得提〈女子朋友的小盒子〉,親暱稱呼的「妹妹」、陪著看病的「妹妹」,其實是沒有血緣的,而是認識多年、跟家人一樣親近的朋友;這就要提幾乎貫串全書的電影、音樂、書籍、藝術;木村拓哉、邱淑貞與《鹿鼎記》、岩井俊二《青春電幻物語》、張愛玲《紅玫瑰與白玫瑰》、野比大雄、哈利波特、張惠妹、《重慶森林》……虛構的,以及遠方的遠方,不斷涉入生活現實,一分為二,或者二合為一。陰與陽、雌與雄、真實與虛構等,它們的論辯看似對決,卻都在一張桌子上,在「被同學以鉛筆畫下的分隔線,你一邊、我一邊」的桌子上。

「成家」,指陳「結婚」與否,以及怎麼成為一個家,楊隸亞在結婚座上向前走,有分歧、有黏合,同時也畫著圓。

 
對抗痘痘大作戰!顧面子也顧裡子
其實長痘痘也是身體的警訊之一,遇到痘痘問題,除了看醫生之外,也要保持清潔、多運動,配合健康飲食,才能顧面子也顧裡子!

大學看重的不只是「主科」 資訊、生活科技擠下數學
外界多認為大學入學考試首重「國英數」等基本考科,教育部最新調查顯示,大學選才重視的科目國文與英文仍居冠,但資訊及生活科技則打敗數學科,分居二、三名。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health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NBA TAIWAN | blog | shop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