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合物理、化學、生物…等多元化的科學,【科學少年雜誌親子報】精選雜誌內容,給你有趣又好玩的科學知識。 成功不是偶然,能力才是關鍵!【能力雜誌電子報】是專業經理人暨上班族提升競爭力最佳管道!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財經  追星  NBA台灣  udn部落格  udnTV  讀書吧  
2019/04/11 第1076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新書鮮讀 無聲的入侵/中國因素在澳洲,澳洲的主權究竟值多少?
世界正在懲罰你這樣的人/你有活成你想要的樣子了嗎?
不情願的達爾文/生物學家達爾文,他的對手是上帝?!
雲端的丈夫/一個丈夫曖昧疏遠的真相。丈夫唯一會的就是不會。
閱讀筆記 環球遊記/以火傳火
活動快遞 羅智成《問津》詩劇發表會│週六夜│跨界重現 桃花源傳奇秘境

新書鮮讀
無聲的入侵/中國因素在澳洲,澳洲的主權究竟值多少?
文、圖節錄自左岸文化
圖/左岸文化提供
澳洲的主權究竟值多少?中國勢力在澳洲的運作

內容簡介:2016年,澳洲查爾斯史都華大學公共倫理學教授克萊夫.漢密爾頓意識到有件大事正在發生,那就是:與中國共產黨關係密切的華裔富商已經成為澳洲兩大黨的最大金主。漢密爾頓針對中國因素在澳洲的影響力展開調查,結果讓他震驚。他發現,從政界到文化圈,從房地產到農牧業,從大學到工會,甚至連小學,都遭到中國因素的滲透。中國因素瞄準澳洲社會的菁英人士,動員部分澳洲華人買通在政界的影響力、限制學術上的自由、恐嚇批評他們的人、蒐集訊息給中國情報單位、以及在澳洲街頭抗議澳洲政府的措施。說中國共產黨與澳洲民主正在對撞絕對不誇張。中共決心要贏,澳洲卻故意無視。針對長久以來一直被澳洲人視為理所當然的威脅予以全面的研究與有力的論述,漢密爾頓教授承認中國對澳洲的經濟繁榮很重要,但他不禁要問,澳洲的主權究竟值多少?

作者介紹:克萊夫.漢密爾頓(Clive Hamilton) ,英國薩塞克斯大學發展學研究所博士,現任澳洲查爾斯史都華大學應用哲學與公共倫理中心哲學教授,也是澳洲政府的氣候變化局成員、公共政策研究智庫澳洲研究院的創辦人。他經常出現在澳洲媒體上參與公共政策辯論,是澳洲著名的公共知識分子。

搶先試閱:〈貿易、投資、控制〉

經濟關係服務於政治目標。在澳洲,商品與服務業的出口,占我們GDP的19%。中國的占比也是這個數字。在德國是46%;在韓國,42%;在菲律賓,28%。在美國,12%。我們的出口,約1/3是往中國。近幾年出口增加很快,使得出口的曝險程度提高,但以比例來說,可能已經到頂了。雖然往中國的出口曝險高,但整體曝險卻降低了,因為出口在我國GDP中的占比還好。有些商業評論人士說,中國打噴嚏,澳洲就會得肺炎;所以我們不可以做任何事讓北方巨人不開心。可是,若我們真如他們所說的一般脆弱,答案應該不是把它當成天經地義的情況,而應該是想辦法降低我們的出口曝險才對吧?

■我們有多麼依賴中國?

澳洲國立大學戰略研究教授羅利.麥德卡夫指出,中國不太可能利用我們最大的出口品,鐵礦石,來對我國施壓;因為中華人民共和國60%的鐵礦石進口,必須依賴澳洲。至於澳洲的其他出口品,如煤炭、旅遊和教育服務,中國還有其他選擇,如果它決定為了懲罰我國而向別處購買,自己並不會受傷太重。我在這邊要建議,澳洲政府和出口品生產商,應該分析我們的脆弱之處,並採取措施來消除這些因素。然而我們的貿易部長和各州政府,似乎願意做出任何中國想要的事情,以便增加我們的出口曝險。2015年的中澳自由貿易協定,對我們出口到中國只帶來少許差異。但這項協定並不真的關於貿易;而是關於投資。條文明確規定,把澳洲境內的中國投資視同於澳洲人的投資。(根據第9.3條的規定,表面上是對等的;但只有天真的人才會相信真的是對等的。我們的法院會強制此項協定在澳洲得以實施,但是在中國的澳洲投資者卻毫無保障。)外資審查委員會的審查門檻提高許多(從2.52億澳幣提高到10.94億澳幣,雖然某些敏感產業的門檻低一些)。湧入澳洲的中國資本,才是對我們主權的真正威脅。為了緩和公眾的焦慮,中國的朋友們喜歡比較:中國擁有澳洲資產的總量,實際上遠不如美國和日本公司。但是美國人已經買了一百年,日本人也買了五十年。最近十年,中國投資巨額成長,可以預期的是,在未來的許多年裡,會更快速地繼續成長。

澳洲人應該好好想想以下數字。在全球的範圍內,中國的巨大資本所投注的目的地,澳洲是排在美國之後的第二名,但僅僅是剛剛開始。根據KPMG會計師事務所的一項分析,從2007年以來,中國積累的新投資,在美國已經達到1000億美元,在澳洲已經達到900億美元。有鑑於我們的經濟規模只是美國的1/13,這就代表照比例來說,湧入澳洲的中國資本是湧入美國的12倍。中國在澳洲商界的朋友們一直告訴我們,沒有理由擔憂這些資金流動;因為我們需要一切弄得到手的外資。對他們來說,值得高興的是,2016年是中資在澳洲破紀錄的一年——交易筆數破紀錄、對澳洲基建投資破紀錄、農業投資破紀錄、在塔斯馬尼亞州的投資破紀錄。在2016–17財政年度,中國對我們農業用地的持有量大漲,增加了十倍,使中國成為僅次於英國的第二大地主;在澳洲的外資所擁有的土地中,兩國各持有約1/4。既然中國的政策計畫者聚焦於克服該國日益嚴重的「動物性蛋白質缺乏」,中國對澳洲農業的興趣一定會持續飆漲。中國每年平均的肉食消費量,軌跡與台灣相當(每人每年從60公斤升到76公斤),這「將需要增加1500萬公頃農業用地——相當於英格蘭和威爾斯的面積——而中國就是沒有。」有一些國家(諸如巴西和阿根廷)已經採取措施,制止中國公司把可耕地掃光,但澳洲與中國簽的自由貿易協定卻撤去了屏障,而國際銀行正排著隊想要協助這種大量收購。

若衡量來自大中華地區、對澳洲資產的投標,投資計畫書從2015–16年的90億澳幣,竄升到2016–17年的205億澳幣,占所有外國投資計畫書總值的54%。其中超過80%的金額,集中在能源、礦業和公用事業。

澳洲菁英的思維中充斥著對中國的深深誤解,前總理約翰.霍華德所說的話便足以反映這一點:「我們對中資所採取的標準,不能和日資或美資有所不同。」由澳大經濟學家和位於北京的黨智庫所聯合撰寫的德萊斯代爾報告,在花費了數頁篇幅論述國有企業並非由中國政府操控之後,也犯了同一錯誤:「把絕大部分中國國企……與在澳洲的其他潛在投資者分開對待,是沒有邏輯根據的。」有人這樣跟我們說,那些聲稱新入主達爾文港的嵐橋集團與北京有密切聯繫的說法毫無憑據,因為中國的一百六十三萬家私企都有黨委會,這僅是「中國政治制度的一個自然結果」,沒什麼好大驚小怪的。即使自稱是中國專家的,像「中國事務」顧問公司的琳達.雅各布森和安德魯.帕克,也有如此天真的主張:「如果你說只要中資與共產黨有聯繫,你就不接受,那就等於說你根本不接受中國投資。」「中國事務」的主要贊助商,都是在中國有重大商業利益的公司,包括力拓、PwC、奧利森、西太平洋銀行和詹姆斯.派克的星賭場集團。

但,中資就是不同。不管美國公司有什麼毛病,它們不會輕易聽從華盛頓指揮,為服務美國戰略利益而行事。而且,若真能誘使它們從命,它們就必須對付生氣勃勃的美國公民社會,追根究底的美國媒體也會要它們負責。此外,也有美商因涉及海外行賄而遭到起訴且處以重金罰款。霍華德把1970年代對日資的焦慮和今天對中資的焦慮,在歷史上等同看待,是站不住腳的。對外國的影響力感到不舒服,確實是澳洲人性格的一部分。但是懷疑中資乃是出於政治上的真相:中資受到操控,操控它的極權主義政權鐵了心要主宰澳洲。這是全新的東西。事實是,我們能夠也應該對中資採取不同的標準,以符應往往可能受害的非商業目標。為了回應雅各布森及派克為中共緩頰之詞,一位不那麼天真的分析家傑夫.韋德指出,中國「正公開利用其金融影響力,在全球加強拓展其戰略槓桿。毫無疑問,中資被拿來當作戰略工具。」英國、美國及日本投資者,並不來自一黨專政的國家;專制國家會習慣性地利用海外貿易及投資,去壓迫及強制其他國家站到同情其戰略利益的政策立場。對美英日投資者來說,指導原則不是「經濟關係服務於政治目標」;它們也不會用下列這種方式來運作:秘密的、狡詐的、往往是貪腐的;重大決策經常是由植入公司的政治幹部來決定,以回應國內的極權主義政黨。唯有當中共黨國不再以這些方式運作,我們才能把中資和其他人一樣同等對待。

■北京的澳洲戰略

中國打算統治世界,而且一直在利用澳洲及紐西蘭作為試驗場所,以測試其在西方稱霸的戰術。兩年前我會認為這樣的主張荒唐可笑。但現在,雖然北京堅決不露出其野心及計畫,卻已經有這麼多的證據累積起來,使得上述結論似乎無法推翻。根據歷史學家的研究,這樣的野心已經蟄伏在中國人的意識裡很久了。本書第二章所描述的愛國教育活動,重新點燃了這份野心。以前的觀念是,中國乃是天朝上國,世界的中心,在井然有序的和諧宇宙中一統天下;愛國教育為此一觀念潤飾增色,並賦予其內涵。無論這觀念的歷史準確性如何,隨著中國的經濟力量在2000年代初的擴張,特別是2008年的金融危機之後,這舊夢很快變成一個真能實現的宏圖;金融危機似乎暴露了西方天然的軟弱,及中國獨特發展道路的優越性。有一位前澳洲領導人現在與北京走得很近,就像他說的,華爾街爆發的恐慌,震驚了中國的領導人。「這件事情為中國指出的是,他們以前相信是美國在主導金融體系,但這個想法該要結束了。而且正是雷曼兄弟及華爾街的金融危機提醒了中國人,讓他們從『謹慎、低調、有所保留』的政策,演進到『明確、勇於發言、充滿企圖心』的政策。」2004年,胡錦濤主席及政治局指定澳洲作為中國「周邊地區」的一部分,並要求在坎培拉的大使館訂定一套制服我們的策略。當我們意識到中共黨國事實上正在執行的區域及全球戰略,包括經濟控制、外交壓力及軍事擴張,我們就會發現,若不加以阻止,我國制度所受到的內部顛覆,及來自北京、毫不放鬆的外部壓力,再加上我們自己對民主價值的堅持日漸薄弱,將會使澳洲成為天朝復興之後的朝貢國。 ▶▶ 閱讀更多 克萊夫.漢密爾頓(Clive Hamilton)《無聲的入侵:中國因素在澳洲》

 
世界正在懲罰你這樣的人/你有活成你想要的樣子了嗎?
文、圖節錄自東美出版
圖/東美出版提供
你的每一次墮落,世界都在狠狠的懲罰你!告別盲目追求佛系的自己

內容簡介:時間是最好的旁觀者:  在時間面前,「習慣」正以微乎其微的方式影響你的未來──跟不上城市的快節奏,被朋友的高薪遠遠海放;哪裡開心便往哪花錢,總是沒留錢的銀行戶頭;學不會拒絕無理要求,只能一直被道德綁架;習慣了自卑,變得畏畏縮縮、變得哀傷;將就結婚後,在婚姻中仍感覺一無所有。你有活成你想要的樣子了嗎?如果沒有──世界正在懲罰你!

圍繞著職場、生活、情感的真實故事,堵塞人生、永遠在羨慕別人的壞習慣,馬上回頭檢視自己,看時間如何透過「習慣」,不知不覺堆起人生中的障礙。這個時代只會悄悄犒賞認真對待工作的人,而生活只會擁抱每個愛它的人。不用擔心前途無望,遠離容易忽視的壞習慣,相信時間,不會辜負每一個正在努力的人。

作者介紹:夜讀 ,遠離白天的喧囂,靜享閱讀的時光。50萬粉絲每天閱讀的公眾號。

搶先試閱:〈世界正在懲罰不主動的人——禕七〉

我好像在和一個木頭談戀愛。這是王靜和葉子相處這一年來最深的感觸。兩人是在朋友聚會上認識的,葉子長相帥氣,看上去斯文安靜,恰好在那樣一個環境中顯得與眾不同。王靜跟朋友要了他的微信,兩個月過後,二人就確定了情侶關係。沒接觸以前,對這個男生滿懷期待,好奇感十足,等接觸了以後,突然發現她根本無法駕馭他。葉子是一個不主動的人,這讓王靜一直耿耿於懷,無計可施。打電話、約會、買禮物,製造驚喜和浪漫,這些本來由男生主動完成的事,卻沒有一樣主動為她做過,反之,事事都要女生操心,就連第一次把手3,都是女生主動要來的。

第一次牽手是在冬天的時候,王靜和葉子逛街,她的手被凍得冰冷,於是就暗示男生說,好冷,我的手好涼!男生說,哦,要不然我們去商場待一會兒,等身上暖和了手也就暖和了。女生聽見這話當時就炸了,氣衝衝地對他說,你就非得讓我把什麼事都說到明面上,你才能做嗎?我的意思是想讓你拉著我的手,給我暖一暖。就這樣,男生才拉住她的手,還一副不情願的樣子。有時天氣好的時候,出去溜達,到了晚上的時候,王靜依偎在葉子身旁,閉上眼睛,等待男生獻上他的熱吻。過了好半天,沒有動靜,王靜一睜開眼睛,卻看見男生在那玩手機。女生問他,你幹嘛呢?男生說,回微信呢!女生又問他,那我幹嘛呢?男生說,你不沒事嗎?「真不想跟你說話。」王靜是又氣又無奈,起身便離去了。

回到家,王靜左等右等不見葉子聯繫她,就又給他去了一個電話,可又有什麼用呢,到頭來只是她一個人在努力。後來,王靜對這段感情越來越力不從心,於是選擇放棄。這個結局是必然的。所謂向前一步才是愛情,他只顧在自己的世界裡特立獨行,換來的只能是女生地揮手告別。


我從王靜和葉子的身上看到了我和欣的影子。我本身也算是寡言的人,在我倆的愛情裡,我一直是被動的一方。尤其在吵架的時候就特別明顯。我們倆戀愛的這幾年中,吵過很多次架,她很瞭解我,我是打死也不會主動跟她說話的。但也不能一直這樣僵持著,所以每次吵完之後,她都會過來主動跟我說話,看我有所回饋了,下一步再各自道歉,然後再和好。記得有一次,我們倆吵架冷戰了三天三夜,她再也沒有像以前那樣主動過來跟我說話,而我早已習慣了那樣的狀態,自己還沒有勇氣走過去。最終,我的沉默不言「戰勝」了她。可這樣的狀態,真的是自己想要的嗎?有人經常談起,兩人吵架誰先給誰道歉之類的話題?我身旁的朋友都一直認同必須是男的先認錯。我不敢苟同,畢竟自己沒有做到。

久而久之,我越來越發現這樣似乎對她有些不公平,她不只一次說過我這個問題,但我都沒任何改觀,如果再這樣下去,遲早會失去這段愛情。為什麼寧願失去也不願主動呢?我開始反思並逐漸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現在呢,我們共同作出了一份吵架協定:1.不管怎麼吵,不准說分手二字。 2.生氣後的三十分鐘內,男生必須主動跟女生說話。 3.女生不管有多生氣,不能掛電話,不能甩手走人(她一開始有這個習慣)。 4.吵後第一時間溝通,要自省,自己找自己的問題,下不為例。 5.給對方一個擁抱,和好。

如今,這份協定已深深印在我的腦子裡。每次吵架,都有一個無形的聲音在提醒自己,要堅守協定,不要打破它,否則一切後果自己承擔。不知道是這份協定起作用了,還是我自己有了變化,我這個以前像冰塊一樣的人,在逐漸融化。我們吵架的次數變少了,我開始變得主動,喜歡溝通,感覺自己比以前勇敢多了。主動一點,幸福就會多一點。


網上流行過一句話說,你不主動,我們怎麼會有故事。主動可以讓故事開始,並讓故事繼續,不主動故事還沒開始,就結束了。我的一個朋友眼看要過三十歲了,還沒有談過一次戀愛,究其原因,我想是她不主動使然。她自己也著急,但也只是乾著急,對愛情從未有過任何行動和努力。相過親,有的一開始見面感覺很好,可沒過幾天,就沒了下文。我問她,為什麼不繼續處了?她說,感覺和他沒什麼可聊的。我想,哪有一開始兩個人就心心相印,無話不說的,都有一個彼此認識,互相瞭解的過程。愛情需要兩個人都主動,主動表達,主動爭取,呈現給對方更真實的自己,當對方看到你的真誠,勢必以真誠回之。有人說,女孩不要太主動。殊不知在愛情中,如果兩情相悅,若女方主動的話,通常較容易成其好事。


電影《陸垚知馬俐》中,陸垚一直迷戀著女神馬俐,但始終沒有勇氣主動告白。大學畢業的時候,馬俐暗示陸垚,你花了那麼多時間陪我,又不打算追我,你不覺得浪費嗎?而陸垚只是說了一句,到三十歲,你還未嫁,我給你托底。如果人家嫁了呢?你怎麼辦?你不覺得遺憾嗎?馬俐不是沒給你機會,只是你沒敢接住罷了。明明很愛,明明想要得到,卻畏首畏尾,不敢主動表露心聲。電影雖然是圓滿的,但畢竟是電影,在現實當中,不是所有的愛都經得起等待和守護。


和一個不主動的人相處很累,不是身體累,而是心累。不主動的人,口中永遠都是那幾個字,「隨便」「無所謂」「哦」一成不變。一個人不主動,對方就會認為你不愛她,兩個人都不主動,換來的只有錯過。不主動,你和別人永遠隔著一段距離,幸福不會眷顧你,無論是生活中還是工作中都是如此。這個世界正在懲罰不主動的人。 ▶▶ 閱讀更多 夜讀《世界正在懲罰你這樣的人》
 
不情願的達爾文/生物學家達爾文,他的對手是上帝?!
文、圖節錄自時報出版
圖/時報出版提供
豈料一封突如其來的信,讓一本曠世鉅著提早誕生《物種起源》問世 150 周年。年輕的生物學家達爾文,如今變成不輕易出手的完美主義者?!

內容簡介: 150年前,他的對手是上帝「我有一個大膽的理論,」達爾文在筆記本裡寫道。但這個震驚世人的理論,為何在二十年後才被迫公開發表……?

★ 留名青史的,差點就換成別人!雖然達爾文很早便對物種的起源有一套想法,但他卻遲遲未發表這個長期在心中醞釀的理論,一心只想著不斷蒐集證據、提出更具說服力的論證。往後的二十年,達爾文如同藏身科學界的間諜,蒐集來自四面八方的研究成果,並把真正答案藏在筆記本裡。在大家眼中,他不過是個退休的冒險家,躲在英國鄉間,閒著沒事就養蘭花、鴿子還有藤壺。他不但離群索居,還盡可能避不出門。然而就在他慢工磨了二十年還不滿意的時候,一個名叫華萊士的年輕人卻從馬來群島寄了一份論文手稿給他,所闡述的想法與他極為接近!他被嚇得近乎絕望,最後迫於無奈,只好趕著寫出一份厚達五百頁的「摘要」出版,這份「摘要」就是史上最具爭議性的科學著作《物種起源》。從達爾文秘密進行的筆記與私人信函當中,側寫出這個英國紳士一絲不苟而且充滿人性的一面;不但清楚闡述了達爾文的研究工作,更讓我們重回150年前《物種起源》的誕生現場。

作者介紹:大衛.逵曼(David Quammen) ,專事文學與自然寫作,曾獲美國藝文學會文學獎及三次美國國家雜誌獎,不旅行時,住在美國蒙大拿州。

搶先試閱:〈固有的架構瓦解了 一八三七∼一八三九年〉

我們無法確實指明達爾文在哪個時間點想出演化理論,他沒有大喊:「我發現了!」不管是在信件、期刊論文,或者是社交談話中,他都沒有透露蛛絲馬跡。此時,他慎重地看待內心的想法,心神不安而且守口如瓶。他這麼做是有理由的:一八三○年代末期,英國社會動盪不安,經濟蕭條,新的《濟貧法》用嚴苛的救濟所取代了固有的慈善機構,而且憲章運動(取名自《人民憲章》,是爭取勞工權力的運動)要求民主改革的大型示威遊行,正如火如荼地進行。認為物種會改變並進步的早期演化思想,像是拉馬克(Jean-Baptiste Lamarck)與聖蒂萊爾(Etienne Geo roy Saint-Hilaire)等法國動物學家所提出的說法,已經被英國與蘇格蘭的激進分子吸收,並發展成不斷進步的社會改革思想,讓控制議會的維新黨黨員(Whigs)與主持國家教會的英國國教高級教士這些掌握財富與既得利益者如芒刺在背。這些人對此反動絕不會善罷干休。國教領導人所宣揚的基督教義不只是英國人民主要的信仰,而且是「國家的」信仰,這個國家自從一六八八年之後就沒發生過流血革命,憲章運動加上經濟蕭條讓另一場革命箭在弦上。達爾文一腳踏出傳統教義與演化思想之間的分界線,就發現自己站在階級與宗教鬥爭的戰場邊緣。他小心翼翼地移動腳步,沒有聲張他離經叛道的想法,但是我們大致可以推估出這個認知轉變的時間點,約是在一八三七年三月和古爾德、歐文談話過後。他知道物種會逐漸改變成新物種,只是他還不曉得這個過程是如何發生的。

幾個月之後,他針對南美洲化石與加拉巴哥群島物種發人深省的特性,寫下了另一份筆記:「我所有的觀點都源於這些事實(特別是後者)。」但目前,他只是默默將想法放在心裡面。要到十幾年後他才開始用「演化」(evolution)這個字。那一年七月,他開始為物種的「變化/變異」(transmutation)單獨做筆記。這個主題的第一本筆記本是口袋大小的小冊子,最外頭是咖啡色的皮革和一個金屬扣,小到可以放進外套的口袋中,隱密到可以暗藏狂野的想法與對傳統思想的疑竇。他在封面上只簡單的標了字母「B」,筆記本「A」大約在同時間開始進行,專門用來寫地質學。在「B」的第一頁開頭他寫下「動物生物學」(Zoonomia),向四十年前他的祖父伊拉斯莫.達爾文(Erasmus Darwin)所寫的同名書致敬。這位伊拉斯莫是知名的內科醫生與廣受歡迎的詩人,是個興趣廣泛的傳奇人物──貪逐女色,患有痛風,思想前衛──家裡跟外頭都養了一大群孩子,也寫關於植物的情色韻文。伊拉斯莫這個名字傳給了達爾文的一位舅舅,然後又傳給達爾文的哥哥,達爾文則得到另一項遺贈──對科學思考的喜愛。《動物生物學》主要是一本醫學專書,老伊拉斯莫在其中一個章節提出他自己的演化觀點,認為「所有的溫血動物都源自於單一的血脈(one living filament)。」而那共同的血脈可以「藉由與生俱來的活動不斷進步」。

那些進步能夠從雙親傳給下一代。老伊拉斯莫從未進一步闡明他的觀點,或是提出支持證據,但是在孫子眼中,他是家族中提出物種演變思想的先驅者,也是與悖離傳統思維的起始點。達爾文會提出更清楚、更有說服力的論點,而且有證據支持──否則他不會公諸於世。達爾文用極盡簡要的方式寫下筆記,沒有太在意標點與文法,有時插入或者刪除句子,也有縮寫字與拼字錯誤。他把「hereditary」拼成「heredetary」,還有不知是否是指「Siicily(西西里)」的「Scicily」,這座島上的動物雖不像加拉巴哥群島那麼獨特,但名字比較難拼。他的腦袋瓜子裡有太多東西,這些文字只是用來捕捉他的記憶。他從大問題著手:「為什麼生命短暫?」接著是老伊拉斯莫風格的疑問:為什麼性如此重要?然後直接切入要點──兩性交配的有性生殖如何讓生物產生變化?父母與兒女各不相同,兄弟姐妹除非是同卵雙胞胎,不然各有各的模樣。每一代的體型都有些微的改變,智力與本能也是如此。演變的結果之一就是「適應」(adaptation),最後會產生怎樣的結果?達爾文假設,放一對貓或狗在一座島上繁殖,儘管有天敵存在,貓狗的數量還是慢慢增加,那麼,「誰敢說最後的結果會如何?」他敢,但是只敢對自己說:「根據這個觀點,在孤立島嶼上的動物經歷夠長久的時間後,應該會演變成不同的模樣。」特別拿島嶼做為例子是有用意的,島嶼簡單的環境條件、自成一個小天地的特性,以及島上獨特的動物群就像思考實驗的前提,能簡化問題。

筆記本「B」中值得注意的東西,除了這一段他跳入演化思維的隱密證據外,再來就是達爾文彙集的事實、見解、資料來源與主題的廣度,有些會成為他十幾年後研究與論點的根據。他抓住「適應」的想法,他看到後代的變化讓這件事變得有可能。他領會到生物地理學(換句話說就是物種分布的地理模式)與分類學(生物如何分門別類的學問)對於證明物種發生演變與分歧(divergence)十分重要。他注意到退化構造(rudimentary structures)──太小、太原始,以至於沒有用處的四肢與器官,彷彿沒有發育完全,或者後來產生退化。人類身上也有這種遺痕器官。這個永遠無法滿足的知識追求者想知道:為什麼男人有乳頭?為什麼某些種類的甲蟲,特別是那些生長在多風島嶼上的種類,在密合的鞘翅(覆蓋在後翅上像硬殼一般的前翅)下有一對完好無缺的翅膀?為什麼日理萬機的全能上帝要做這種沒有大腦又多此一舉的事情?

不能飛的甲蟲已經夠令人百思不解了,但是達爾文還想探討不能飛的鳥類。那些鳥都有像肉瘤般的小翅膀,像是鴕鳥、企鵝、巴塔哥尼亞的三趾鴕鳥、紐西蘭的無翼鳥(Apteryx)。他寫道:「無翼鳥也許是退化性骨骼的絕佳範例。」當小獵犬號在紐西蘭稍加停留時,他並沒有蒐集到無翼鳥的標本,也沒親眼見過,甚至也不是用當地的毛利語──幾維鳥(kiwi)──來稱呼這種鳥類。但是他從書籍中讀到足夠的資訊,了解那是解開大謎題的小環節,之後會為它尋覓到適當的位置。 ▶▶ 閱讀更多 大衛.逵曼(David Quammen)《不情願的達爾文:《物種起源》誕生的故事》

 
雲端的丈夫/一個丈夫曖昧疏遠的真相。丈夫唯一會的就是不會。
文、圖節錄自寶瓶
圖/寶瓶提供
一個丈夫曖昧疏遠的真相。丈夫唯一會的就是不會。在我煮飯時他被困在客廳陪孩子,那就是他的極限了。

內容簡介: 那像是一扇穿梭時空的門,會不會,你出來時依然年輕,門外的我卻已垂垂老矣。我像是只入不出,一條單行的絕巷,迷途的陰魂在深處不停飄蕩,囤積不散的怨氣。臉書上懇切自省,放閃溫柔,人人按讚的貼心丈夫,現實卻是將已婚活成單身的疏離室友,手機吸走他靈魂所有的光,空洞雙眼默然吞納妻子的幽怨噴射。

▌丈夫就是垢,他讓家變髒。久占的廁所、慢速的回應、冷透的愛欲……透過妻子視角,沈信宏一層一層地剝除甜蜜覆膜,直探婚姻荒原。但其實這片荒涼正通向他心中那條兒時暗巷──賭博、酗酒、家暴,父親的陰影是他甩不脫的,如影隨形的恐懼。▌我其實看過夜晚的爸媽,他們才是鬼,我家根本就是鬼屋,但我不想多說。直到多年後的今日,直到他亦成人夫、為人父,藉由爬梳回憶,他試著鑿開出口的光。這不單是一本散文集。這是一個丈夫曖昧疏遠的真相。

作者介紹:沈信宏 ,高雄鳳山人,現任教職、夫兼父職,深夜寫字。清華大學台文所畢業,中正大學中文所博士生。

搶先試閱:〈雲端的丈夫〉

我的丈夫愛在臉書上分享家裡的事,他常常感謝我,用很多字排列出我辛苦的樣貌,自己躲在關於我的敘述後面,被繁密的筆畫切割出些微懺悔的氣味。搭配上傳我們和孩子的相片,不論偏正俯仰,每一張臉都燦笑著,常是出去玩的時候拍的。不常見面的朋友都透過這些相片見到近來的我們,他們幾乎忘記我們沒在笑的表情。當他們在真實的生活裡爭吵的時候,我們家那一張張微笑的臉始終緊貼手機螢幕,好像我們一直住在風光明媚的景致裡。大家留言說他是一個會反省的人,優秀的丈夫。他們不只看見他形容的我,還從文字的縫隙竄進他迂迴的思路,拼湊他的形象。或許他們想像我正在他的護翼下安穩休眠,他們說我是個幸福的妻子,因為我所有辛苦的身影都被丈夫見證,他水潤的眼睛竟能將我浸泡得這麼柔軟,再小心翼翼地揉捏塑形,有如巧手廚師細心擺盤。我所有的汗水和淚水,必能被丈夫溫柔承接,我將不再有任何抱怨,因為那些都已經提前被丈夫寫下來並真摯地回應了。幾乎被他們說服了,我幾乎相信我有一個深知反省的好丈夫。我他最近才向大家發表,「妻子每天陪小孩又要做家事,所以累到感冒了。我會分擔更多,剝除曾經緊緊黏貼在身上的時間,讓已被重重割碎的妻子有更多時間,復原自己。」他以前回家後的確都躺在那,手機像是一座隱形的戰壕,他躲在裡面就閃過任何在家四射爆裂的事物。我叫他幫忙顧一下孩子,或是下樓倒個垃圾,他雖然不太甘願地做了,但事後煩躁地聲明:關於家事,他想做就會做,被逼著做心裡更排斥,反而做得殘缺不全。所以孩子可能會在他的看顧下跌倒,可能遺漏一袋最臭的廚餘。最後那些等不到他主動完成的家事,被我在全家入睡時一一解決了。

現在既然他這麼寫了,感覺我被撿起來,捧在手心高高舉起,我似乎能享受到更多高處的光芒與清新空氣,可以毫無顧忌地指派他,讓我能早點停止運轉,好好休息。我叫他幫孩子換已經沾滿屎尿的尿布,正在玩手機的他沒有回應,然後我又回廚房準備晚餐,過了十分鐘,孩子張胯跑來廚房,叫我換尿布,因為在保母家已紅了屁股,所以更不舒服。我問丈夫,他眼神沒有一絲挪動,「換尿布而已,不急吧,我等下再弄。」我看見我放在桌邊充電的手機突然亮起,那是我曾按讚他貼文的後續通知,就是那則分擔家事的貼文。我記得他配一張在公園滑梯和孩子的自拍,底下的留言紛紛想像我在某處安逸歇息。我手機裡的通知顯示他的最新回應,「應該的!」我不知道我該做什麼,只能收回一個讚,但他的頁面仍被許多回應撐高,不斷有新的讚輕盈如飛鳥飄過,讓他能優雅地躺在雲端。我卻蹲在浴室地上清洗著孩子的屁股,火爐上滾著快沸騰的魚湯,抽油煙機呼呼作響,鼻涕吸不住一直流掛在臉上,水不斷從蓮蓬頭噴出來,我也被水柱沖碎流進排水孔,和他為我精心捏造的文字一起,隱密地滑落到地底腐臭的池沼中。 ▶▶ 閱讀更多 沈信宏《雲端的丈夫》

 
閱讀筆記
環球遊記/以火傳火
《環球遊記》書影。(圖/天下雜誌提供)
吾土吾民今猶在 一片丹心飄海還

1903年八月,梁啟超在東京創辦《新小說》月刊,發表〈新中國未來記〉,想像新中國國號是「大中華民主國」,而開國年分為1912年——這個「小說般的夢想」最後竟然與歷史吻合。

夢想是火,在最闇黑的時空,以火傳火。

1907年,這位學貫中西的夢想家,與有「台灣第一公民」之稱的林獻堂於日本奈良會面,時年26歲的林獻堂向梁請教台灣自治之道,梁啟超曉以世界各國政局後,建議台灣應以「愛爾蘭爭取自治」為學習範本。

梁啟超的世界觀對林獻堂的影響日深,林獻堂自謂兩年後有了「歐美漫遊」的夢想(余之蓄志漫遊,於今十有八年矣,爾時攀龍十歲) 。

1927年,已讀過梁啟超《新大陸遊記》與《歐遊心影錄》的林獻堂,遭逢創立的「台灣文化協會」左右派分裂,灰心之餘,決定進行歐美之旅。林獻堂與新婚的次子林猶龍於五月自基隆出港,一路經華南、香港、新加坡、埃及、義大利,後至法國,與在英國留學的長子林攀龍會合,繼續前往英國、德國、丹麥、荷蘭、比利時、摩納哥、瑞士、西班牙、美國等地,最後於1928年5月抵達日本橫濱,完成總共378天的環球之旅。

然而,這不是一趟玩樂之旅,這是一趟書生報國的壯遊。

一生受異族統治、吞聲忍氣的林獻堂,帶著赤子血忱,寫下了十七萬字的《環球遊記》。在環遊期間,書稿分批寄回台灣,以連載方式發表於《台灣新民報》,前後長達四年152回,每回文字,無不以故土為經,以國人為緯,去編織一個富民強國的美夢。

台灣曾是樟腦大國,但林獻堂於德國發現他們所製的人造樟腦,已大成功,憂心寫下:「將來台灣之樟腦,必大受打擊無疑矣。」在瑞士考察後,林獻堂喟嘆:「處在利害相反的地位,雖骨肉可以變成仇敵,處在利害相同的地位,雖異族可以變為兄弟。」這番話對於今日族群對立之台灣,猶如暮鼓晨鐘。

造訪倫敦時,無細不錄的林獻堂寫下:「以七百平方哩之大,而建設可以消納七百五十萬人排泄穢物之下水管,豈得云為容易也。倘非下水管建設如此安全,則每日必以數千台之糞車而運搬之,方能濟事。」

汙水下水道是都市的良心,也是已開發國家的重要指標,倫敦在百年前已有100%的汙水下水道普及率,然而全台至今汙水下水道不到三成,林獻堂的故土台中市不到二成。因此今日國人重讀《環球遊記》,不覺其舊,許多觀念仍然歷久彌新。

林獻堂對空氣汙染的敏感度不輸今人,在倫敦他亦記錄:「大倫敦市人口七百五十萬,若以三人或四人為一戶,當在二百萬戶以上。每戶煙突平均三枝,總數當有六百萬枝,又加之工廠煙突數千枝,於春冬之際盡吐煤煙,其空氣之不潔亦略可想見。若逢大霧之際,則變成黑暗天地。」二十餘年後的1952年12月,倫敦持續五日空氣汙染,造成12000人以上死亡,呼應了林獻堂當日對空汙的憂心。

林獻堂亦是一位人道主義者,在比利時憑弔一戰的古戰場,他對戰爭的無情發出千年的喟嘆:「兵士戰死者之墓地,僅伊泊爾一隅,已有二百五十處。一處所埋葬,最多者萬三千人,少者亦一二千人……當日戰爭誰為正義,誰非正義……魂如有知,於風清月白之夜,在九泉相見,彼此互問,所為何事,知不外為帝國主義之所驅使,而白白犧牲此條生命,定必同聲一哭矣。」

有歷史感的讀者遊目至此,必然同聲太息,因為發覺人類並未自一戰中汲取教訓,十年後的1937年,中國發生七七事變,1939年德國入侵波蘭,二戰全面爆發。

林獻堂當年遊畢義大利後,亦觀察到該國陷入寡頭統治之危機,他寫下:「墨索里尼Mussolini義大利之怪傑也,他本為一個小學校教員,因其作事果斷勇為,得風雲之際會而乘時崛起,不數年之間,一躍而為國粹黨黨魁,再進而為首相,於今七年矣。其為首相之時,以一身而兼各省大臣之職,政權獨攬,其專制之政治,若有異己者即一概芟夷,絕其本根……義大利國民之程度,較之英吉利國民之程度,相去何啻霄壤之差也。故凡專制政府,皆不欲其國民有高等知識,蓋恐其有知識,則能批評攻擊,甚至出於反抗。」

林獻堂深覺只有帶給國人知識,台灣才可能擺脫獨裁的愚民統治,因此他曾與霧峰林家同輩、中北部士紳向總督府請願,共同成立台中中學校(今台中一中),後又在霧峰創辦萊園中學(今明台高中),及擔任台北延平學院(延平中學)創校董事長。

今日三校弦歌不絕,然灌園先生已歸大化逾半世紀,欲重燃先生豪情壯志之火,唯有重閱先生遺世唯一巨帙《環球遊記》。此書文字雅致,融政經文化、新舊學識為一體,如同愛德華•吉朋寫下的《羅馬帝國衰亡史》或邱吉爾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回憶錄》一般,是一座歷史的寶庫,也因語言重塑歷史,留下永恆的胸襟與器識。

林獻堂的《環球遊記》是遊記、是歷史、是文學,更是熊熊的書生之火,那飄海萬里,千年不滅的救國圖存之火,今日重燃,望國人體其溫,感其熱,繼續在不同的時空,以火傳火! ▶▶ 閱讀更多 林獻堂《林獻堂 環球遊記:台灣人世界觀首部曲》

 
活動快遞
 
羅智成《問津》詩劇發表會│週六夜│跨界重現 桃花源傳奇秘境
4/10 本週六晚上19:00在華山紅館二樓,1600年後,重返桃花源,《問津》將岔入時間的支流,以跨界詩劇重現眼前傳奇秘境。羅智成「故事雲」書寫計劃 Part 2。※當天著#黑衣或#黑褲/裙,手持《問津》,即可獲得【問津限量海報1張】├├├活動詳情,請按我┤┤┤ ▶▶ 羅智成《問津:時間的支流》

羅智成◆問津❖詩劇發表會

◆時間❖2019年4月13日(六) 晚上19:00

◆地點❖華山文創園區中央區二樓 #華山紅館

 
一口入魂 吃貨必收新開店
自中、日、韓、南洋等各國美饌,滿足追逐新鮮感的各式吃貨們,準備在舌尖上展開一場世界小旅行吧!

超神奇!原來貓舌上藏著祕密
貓咪在清醒時,有四分之一的時間花在舔舐毛髮上。為什麼光用舌頭舔毛,就可以達到清潔效果呢?最近一篇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發表的論文,揭露了貓舌的玄機。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health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NBA TAIWAN | blog | shop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