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大業的根基是教育!【台灣立報】專業教育報,給你活到老、學到老的社會教育、進修、教改、校園等資訊。 【音樂隊長電子報】是全台唯一的音樂產業專門誌,提供音樂產業、科技生活、專訪等專業又易讀的最新資訊!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專題  理財  追星  社群  Blog  哇新聞  書籤  電子書  
| 聯合新聞網 | 討論區 | 訂閱/退訂 | 2012/10/28 第4366期  
 
今日頭條
砍立委「9A」? 院長王金平不表意見
專題 直言集/王金平不表態 誰敢當領頭羊
立委陳學聖公布支出 上月花90萬
立院編百萬預算 送立委平板電腦喊停
話題 江宜樺:有黨員勸進選北市長 我沒有規畫
江宜樺回黨 連勝文:他和他長官開心就好
新聞眼/江宜樺官途亨通 最崇拜諸葛亮
焦點新聞 林益世第1晚派出所報到 民眾嗆:抓起來!
馬總統:要讓陸配四年拿到身分證
拉起體貼的紅龍 外勞健檢進駐台北車站內
要聞 同志爭平權 「彩虹翅膀」飛越台北街頭
莊智淵大喜 高雄市長陳菊包20萬
林哲瑄改當「太空人」 羅嘉仁變隊友
中職/興農牛唱「離別」:我們一定要再見
社會新聞 復合不成 無業男潑汽油燒女友再跳樓
養不起卻拚命生 3個送國外…社工急阻
經濟新聞 挺有感經濟 台積電送員工3億紅包
馬總統:油電價 回歸市場機制
國際新聞 歐盟造超強雷射 能毀核廢料
百年最強!「科學怪風」珊蒂 今襲美東
 
砍立委「9A」? 院長王金平不表意見
記者李昭安/台北報導/聯合報

民進黨立委段宜康昨天表示,立法院長王金平應該邀集各黨團代表,檢討被外界形容為9A的立委補助津貼制度。他指出,「錢是院長發出來的,沒有法源依據就要解決」,這件事情不會就這樣過去,「王院長不能置身事外,他有無可迴避的責任」。

王金平昨天應邀在台大國發所演講前表示,立委補助津貼問題很值得討論,但他不便對此表示意見。段宜康回應說,「這個問題沒這麼複雜,院長如果不做,就是在迴避責任」。他認為這次的爭議可視為改革契機,如果現在不處理,未來審到立法院預算時也得面對,「否則該用什麼標準檢驗行政部門?」

段宜康前天在臉書表示,他和助理把立委所領費用清查一遍,發現除了歲費、公費及公費助理費外,其他費用確實無法源。其中少數是根據立法院長核定的「暫行辦法」等行政規則編定發放,但這不能當作法源,應修正「立法委員行為法」,取得發給必要費用之法源。

「如果外界要調閱立委們各自申請了多少高鐵費,資料一定很難調到。」段宜康說,正因為立委補助津貼缺乏查核機制,資訊才不夠透明。

他建議可由審計部查核,相關花費應可供外界檢驗。他表示,「這不是法律問題,而是責任問題」。

段宜康說,國民黨立委蔡正元提案刪除九項補助津貼的處理太過簡化,這可當作要求處理問題的手段,但不應直接刪除。他建議應視不同區域個別委員需求,建立審核機制,過濾每個津貼項目的合理性和合法性。

段宜康說,立委補助津貼應明確訂定法源、授權命令、合理領取標準及程序。立法院祕書處對這個議題背後的問題一定很清楚,「只是需要有一個大人出來交代如何處理」,王院長是最適合人選,這是他無可迴避的責任。

發表我的意見

 
直言集/王金平不表態 誰敢當領頭羊
本報記者李昭安/聯合報
在退休軍公教年終慰問金風波之後,立委蔡正元拋出「九A立委」稱號,引發社會討論,「自肥」標籤讓立委瞬間成為眾矢之的。

在外界質疑聲中,立法院長王金平選擇中立,固然有其身為國會議長的考量;但立委段宜康出面示警,「王金平身為立院龍頭,有不可迴避的責任」,確實值得王金平深思。因為,王金平雖有權維護立委的權益,但作為國會指標型人物,更有必要帶頭為立委補助津貼「總體檢」,摘除不合理的部分。

其實,對於立委各式津貼補助,雖有立委持續捍衛,但也有區域性立委說,把收支狀況都曝光也好,如果明確編列特定預算,實報實銷,大家就有藉口不用再勤跑地方紅白帖,也不用老是在社區、學校辦活動時提供禮物。

這類說法反映現行單一選區制度為立委帶來的「困擾」,如何訂立合理、合法且「合用」的補助制度,需有一定經驗和智慧才能妥善處理。

王金平做為立院目前最資深立委,且有可能創下任期最長的院長,對於立委各種開支浮報、灌水、人頭、造假等問題,想必了然於心。尤其他出身地方,更了解區域性盤根錯節的利益關係,知道區域立委需要透過各種手段「穩固地盤」。

就政治責任、經驗、朝野關係來看,王金平正是推動國會改革最重要推手,以及不二人選。

對於立委花費的浮濫,民怨不可謂輕。若不想延燒成燎原大火,就應先攔下厝內星星之火。國會龍頭能不能變身「改革領頭羊」,就看王金平的智慧與抉擇。 發表我的意見

立委陳學聖公布支出 上月花90萬
記者陳乃綾/台北報導/聯合報

立委「九A」津貼惹議,有人提案喊砍。國民黨立委陳學聖昨天公布辦公室支出,連同助理薪水、紅白帖、贊助活動等,光是九月就花掉九十萬元。他說,許多必要支出(如紅白帖費用、贊助費)是在九項補助金中找不到的,未來最好「化零為整」,不要細分項目,單給一筆款項就好,免去「東挪西用」爭議。

陳學聖也表態反對立委蔡正元的提案,他說蔡正元「家財萬貫」,又是都市型立委,有些立委也有兼差,不用靠立院薪水,但「鄉村型、專業型」立委,選民服務是重點,像他以前參加廟會、校慶都不用包禮,「但現在在地方,至少包一千元」。

陳學聖還表示,將提案要求立委支出費用透明化,並討論「到底立委需要多少收入」,檢討出合理的薪資總額。

陳學聖說,這是在修法之前,立委馬上就可以做的事情,也不會再被外界汙名化,否則「大家打迷糊仗、沽名釣譽、裝清廉」,「連署一些不該連署的提案」,若不認真問政,並不是可取的立法委員。 發表我的意見

立院編百萬預算 送立委平板電腦喊停
記者陳乃綾/台北報導/聯合報
立委各項津貼補助近來引發爭議,立法院今年六月也爆出編列一百多萬元預算,為每位立委添購一台平板電腦。立院資訊處處長陳露生表示,考量社會氛圍,平板電腦採購已經暫緩實施。

立法院今年五月中發出「立法委員資訊需求表」給每位立委,問卷內容調查「要平板電腦還是輕薄型筆電?」、「作業系統選擇Android、iOS或Windows?」經媒體披露,公民監督國會聯盟跳出來批評:油電雙漲後,立院卻要用人民納稅錢買iPad,「看起來像是自肥,沒有共體時艱!」

陳露生指出,曾有立委反映,會議印製大量文書不環保,立院運作應規劃「無紙化會議室」,因此才會在立委換屆之際,編列出這筆採購預算,希望未來透過平板電腦,將議案關係文書、各部會施政報告傳到立委手中。

陳露生說,第八屆立委剛上任時,資訊處本來想等各項文書傳遞應用的模式較確定、平板電腦規格更好後再添購,但經媒體報導,考量社會氛圍和經濟狀況,已暫緩實施。

陳露生表示,美國、英國、加拿大等國家,其國會議員也配備一台平板電腦,「其實運用新資訊工具,也是象徵施政進步的創新措施」。

國民黨立委謝國樑是蘋果電腦的愛用者,但尚未添購iPad。他表示,個人問政並不需使用平板電腦,因為可有可無,「沒有也不會怎麼樣」。

民進黨立委黃偉哲則表示,公務員辦公有資訊設備的需求,立法院對於立委問政需求有其規劃,他給予尊重。 發表我的意見

 
江宜樺:有黨員勸進選北市長 我沒有規畫
記者雷光涵/台北報導/聯合報

行政院副院長江宜樺將辦理回復國民黨黨籍手續,被解讀為二○一四台北市長「卡位戰」開始。他昨天澄清說,在落實政黨政治及不想被解讀為選舉鋪路兩者之間權衡,「我還是選擇制度該做的事。」

江宜樺於今年二月內閣改組、以「黑馬」姿態接任副閣揆後,馬英九總統力挺他角逐台北市長的風聲不斷。外界也一再拿他與前副總統連戰之子連勝文相提並論,「連江之爭」被傳得煞有介事。

不過,江宜樺昨天說,「沒有參選的規畫或想法。」他還表示,跟連勝文不認識,「只在電視上看過」,但回國民黨的動機單純,從未想到要「先向誰疏通」。

江宜樺大學就加入國民黨,後成為「失聯黨員」。他說,二月上任後已表示會認真嚴肅思考重回國民黨,但行政院碰到美牛議題、油電雙漲等,辦理回復黨籍,「怕別人說我不專心政務」,時機不對;直到立法院臨時會七月結束,他才有時間思考,和政壇及學界朋友交換意見。但他未證實,交換意見的對象是否包括馬總統。

回國民黨拖了兩個多月,十月初做決定。江宜樺說,「如何避免被外界解讀為規畫選舉,是讓我猶豫、考慮較多的」。

江宜樺表示,每隔一段時間就傳他要競選下屆台北市長,「我不入黨,黨員覺得我擺架子,我入黨,又會『落實』別人的猜想」,但「從未有參選的想法」。

江宜樺說,確有黨員勸說他參選,但沒有高層把他回復黨籍和參選連在一起。他也自認不具備參選的主、客觀條件。

他說,上任以來,到國民黨中常會報告或出席會議,有資深黨員希望他趕快回復黨籍,落實政黨政治運作,否則容易造成「對國民黨沒有感情」的誤解。

對立委蔡正元意有所指說「有大官做才加入國民黨,或為當大官才加入,不符合孫中山先生創黨意旨」,江宜樺笑說,「我不評論」。

被問到戶籍所在地,江宜樺又大笑:「那怎麼辦呢?我一直住在台北市,要我遷到哪裡?」

發表我的意見

江宜樺回黨 連勝文:他和他長官開心就好
記者錢震宇、陳惠惠、劉明岩/連線/聯合報

行政院副院長江宜樺將回復國民黨籍,另位被視為台北市長熱門人選的台北市經發會副總召連勝文昨天表示,優秀政務官回國民黨是好事;至於江宜樺要不要選台北市長?連勝文說,「只要他開心,他的長官、老闆們開心,我沒什麼意見」。

江宜樺重回國民黨,被解讀是為了台北市長選戰提前布局,讓藍軍自家人卡位戰提前浮上檯面。國民黨對此低調不願表示意見。但國民黨發言人殷瑋昨天表示,江宜樺大學時代即入黨,目前是失聯黨員;他證實江宜樺近期已向黨中央表達回復黨籍意願,黨中央正在處理中。

國民黨昨辦「扎根專案」與黨代表座談,參選台北市長的熱門人選包括連勝文及立委蔡正元、丁守中都到場,三人分坐會場前後,各據一方,與黨代表寒暄。

被問到是否參選台北市長,連勝文未正面回應,只表示外面講什麼,聽聽開心就好,自己也沒有在跑基層,除非大家把買菜當成跑基層。

出席座談的台北市長郝龍斌說,江宜樺以從政黨員的身分來執行黨規畫的政策,這是好事;如果政務官都能夠是黨員,對推動政策更有幫助。至於誰要選?郝說,國民黨有一個非常好的民主機制,有意願的人必須先表達意願,透過黨內初選產生最合適的候選人,此事應先尊重所有候選人的參選意志。

蔡正元表示,歡迎江宜樺入黨,但不希望是因為有大官做或為了當大官才再加入國民黨,這不符合國父孫中山創黨理念。

蔡正元說,他鼓勵連勝文參選,但自己尚未決定。

江宜樺恢復國民黨籍,外傳可能組閣,昨天在彰濱工業區視察的陳揆被媒體問到時,苦笑說:「想像力真的很豐富」。

對於傳出國民黨民調顯示,不管是江宜樺或連勝文代表參選台北市長,仍略遜於民進黨前主席蔡英文。國民黨內高層說,黨內沒有做這樣的民調,現在也不可能做,一切都還言之過早。

發表我的意見

新聞眼/江宜樺官途亨通 最崇拜諸葛亮
本報記者雷光涵/聯合報
從研考會主委到內政部長,江宜樺入閣四年多,已升至行政院副院長。除了「高層關愛的眼神」,這位耶魯政治學博士「不唱高調」,也沒有「不尊重專業就拉倒」的純學者氣息,讓他的仕途一路亨通。

江宜樺昨天說,馬政府任用的學者比例不低,但「不能一概而論」,「有些不盡如意,卻也有好的典範,像前衛生署長楊志良」。

他從學術角度分析:學者從政專業、清廉度易受肯定,但對政治運作的了解度,比不上文官出身的政務官,親和度又不若地方民選的政治人物。正因如此,「學者要懂得發揮自己的長處」。

在研考會時期,江宜樺管考各部會對馬總統競選政見內容的執行時程,論執行力及協調能力,不輸文官。在內政部長任內,從中科徵地、陽台雨遮計坪爭議,到推動青年安心成家方案、調漲八大社福津貼,江宜樺每每能化解重大爭議,得到有感政績。

說到親和度,江宜樺總笑臉迎人,態度謙和,與外界接觸「零距離」。

不過,政治講求實力與利害,除非孤鳥,很難不結黨營派。而江宜樺重回國民黨,又被歸為馬英九一派,當馬英九在黨內外都受到考驗之際,江宜樺肯定也會受波及。

很多人都知道,江宜樺最祟拜、佩服的是諸葛亮的深謀遠慮。政治這條路如何拿捏進退,就看江宜樺能否如他的偶像般展現睿智? 發表我的意見

 
林益世第1晚派出所報到 民眾嗆:抓起來!
記者張榮仁/台北報導/聯合報

行政院前秘書長林益世涉貪起訴獲交保,昨晚由妻子彭愛佳陪同到派出所報到,除了大批媒體守候,也吸引民眾好奇圍觀。林報到、簽名、離開,三分鐘不到快閃,全程不發一語,不過人群裡則有人出言嗆聲「抓起來!」

台北地方法院裁定林益世五千萬元交保,限制出境、住居,每天晚上向住居處的轄區台北市警松山分局中崙派出所報到。昨天一早,有媒體即在八德路三段林益世住處樓下守候,接近晚上七時報到時間,大批媒體聚集派出所。

「發生什麼大事啊?」「你們在等林益世嗎?」「是哦!林益世也住這裡」。民眾路經派出所看到大批媒體集結,有人快步走過卻又好奇回頭,有人駐足問個究竟並和媒體聊起來;馬路上熙來攘往的車流也因部分駕駛突然減速而受阻,等不及的駕駛頻按喇叭催促。

晚上六時左右,中崙派出所門前的人愈聚愈多,原本休假的派出所所長劉得焜趕回坐鎮,值班員警接起一通電話,原來林益世打電話到派出所詢問報到流程,並表示他的證件被法院扣住;劉得焜接過電話告知林只是到派出所確認身分及簽名即可離去,沒有其他手續。

晚上七時十分,林益世由妻子彭愛佳陪同搭黑色租賃車到派出所,夫妻倆都穿白色POLO衫、球鞋,神情嚴肅,但十指相扣走進派出所。媒體包圍推擠,彭愛佳沒注意台階,踉蹌差點跌跤。

林益世現身報到,警方從值班台拿出根據台北地方法院行文製作的「裁定報到專簿」,林益世遞上身分證並在專簿上簽名,警方接過他的身分證確認,並要求留下聯絡電話,林此時擠出一絲笑容向員警點頭致意,隨即掉頭,夫妻倆又十指緊扣走出派出所上車離去。

林益世依法院規定第一次到派出所簽名報到,前後不到三分鐘,他進出派出所時,圍觀人群裡有民眾嗆聲「過橋哦!過橋哦」「抓起來!」對照昔日活躍政壇風光一時,實在不可同日而語。

發表我的意見

馬總統:要讓陸配四年拿到身分證
記者錢震宇、林河名/台北報導/聯合報
國民黨主席馬英九昨天表示,大陸配偶目前可以取得身分證的時間是六年,將來會進一步與其他外籍配偶的時間一致,最快四年就可以拿到身分證,讓陸配在身分取得上獲得更多保障。

對此,民進黨發言人林俊憲表示,當初對陸配取得身分證訂定較嚴格規定,有其理由及必要性,馬總統如果要讓陸配提前取得身分證,就要向外界說明這些理由與必要性是否已經改變;相關問題應由國會與社會討論,不應由馬總統片面決定。

民進黨中國事務部主任洪財隆也說,陸配涉及許多面向,包括兩岸關係及人口政策等,民進黨很嚴肅看待,黨內智庫「中國政策小組」已訂十一月初開會,將在討論後提供決策參考。

馬英九昨出席「二○一二全國新移民家庭楷模表揚活動」並頒獎,肯定新移民女性對家庭的付出。他表示,台灣是一個移民的社會,移民只有先後之分,但大家都希望能在此編織一個美麗的夢。他對所有新移民說,「來到台灣,台灣就是你們的新家」,大家一起來建設,讓明天更亮麗。

馬英九說,根據內政部統計,目前來台的外籍配偶,包括陸配共有四十六萬八千多人,數目相當可觀;這些新移民不斷融入社會,對社會做出貢獻。

他說,政府四年前鬆綁許多政策,包括刪除永久居留財力證明制度、在各縣市設立新移民服務中心及放寬外配與陸配的工作資格等,「只要她有結婚就可以工作,不一定要等到拿到身分證」。

日前在國民黨中常會,馬英九也說未來三年將加速推動兩岸關係,同時通盤檢討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縮短陸配取得身分證時間。

他表示,去年競選時就承諾當選後每個月會與不同的民間團體座談,其中第二場座談會就是與新移民溝通討論。在今年三月的座談會中,新移民代表曾提出申請探親時間過長的問題,政府在一個月內即迅速協助解決問題。

馬英九說,照顧新移民是政府的重大政策,政府有一筆專門協助新移民的基金;未來若基金不敷使用,內政部會設法增加基金,持續照顧新移民。 發表我的意見

拉起體貼的紅龍 外勞健檢進駐台北車站內
記者蔡惠萍/台北報導/聯合報
一個半月前,台鐵台北車站一樓大廳圍起紅龍阻絕人潮,此事經聯合報披露後,外勞假日休閒議題受社會普遍關注。今天,台北車站再度拉起紅龍,但這一回,不是為了區隔,而是尊重與體貼,讓外勞舒適放心地健檢。

台北市勞工局每兩個月會為外勞辦理健檢,但過去六年一直進不了外勞假日常聚集的台北車站內,只能在車站南側廣場露天克難辦理。歷經「紅龍事件」後,台鐵首度開放站內空間,免費提供近西一門處長廊讓勞工局作為健檢場所。台鐵今天將拉起紅龍,讓外勞在不受打擾的空間中,安心健檢。

八月十九日,上萬名印勞在台北車站南側廣場慶祝開齋節,為了躲雨,大批外勞轉進大廳席地而坐,引發旅客抗議、向媒體投訴。上月初起,台鐵每逢周五至日,在車站大廳拉起紅龍,限制活動區域,被認為歧視外勞,台灣國際勞工協會(TIWA)等勞團並前往抗議。

紅龍事件後不久,九月下旬,台北市勞工局長陳業鑫前往台鐵拜會,台鐵局長范植谷親自接待。范植谷向陳業鑫解釋,拉紅龍不是針對外勞,「只是時機太巧,才會被誤會」,台鐵絕對沒有歧視外勞。

陳業鑫向范提起,過去外勞健檢「一直進不了台北車站大門」,不得已只能在南側大門外搭帳篷,但除颳風下雨外,有些健檢項目須多一點隱私,「戶外實在不方便」。范植谷當場應允,「我們來幫你們找場地」,決定提供靠近車站西一、二門內的區域。今天也是台北市外勞健檢從二○○六年來首度得以「進駐」台北車站內。

陳業鑫說,他感受到台鐵的善意,台鐵試圖在營造一個包容多元的環境,「這一點真的要給他們大大肯定。」范植谷說,能夠提供外勞朋友服務,「能做的我們盡量做」。台鐵也在車站地下三樓找到一個區域,將來可以額外提供給假日到車站的外勞小型聚會場地。

台北站長古時彥說,為了使外勞不受干擾,他們今天會在健檢區周邊拉起紅龍。同樣的一道紅龍,因此有了截然不同的意涵,也讓台鐵紅龍事件產生新的詮釋。 發表我的意見

 
同志爭平權 「彩虹翅膀」飛越台北街頭
記者陳幸萱/台北報導/聯合報

「自由戀愛,平等成家!」昨天至少四、五萬人聚集台北街頭參加同志大遊行,部分團體呼喊口號表達遊行訴求,但更多是來自各地共襄盛舉的同志及支持同志民眾。他們打扮自己、沿途吸引目光及相機追逐,只因「要讓更多人看見我們」。

第十屆台灣同志大遊行昨天下午從凱達格蘭大道出發,分為南、北雙路線訴求「革命婚姻」,要求婚姻平權、伴侶多元,希望同性婚姻被承認;警方估計人潮約四至五萬人。

許多參加的民眾手拿彩虹旗、或在臉頰抹上彩虹印記,從中午開始,凱道附近捷運站就擠滿了準備參加遊行的人潮。有男生穿上白色婚紗、女生作帥氣打扮,也有男性換上洋裝與假髮盛裝打扮,有人則戴上狐狸面具,穿著日式短打服裝吸引目光。還有一群男生穿著古代宮廷「格格裝」一字排開,現場相當熱鬧。

「我在一般生活中不會公開承認自己是同志」,職業是軍人的「阿鈣」表示,雖然社會逐漸開放,但多少仍有不足,他對同事不會表明同志身分,對朋友則是「看對象」,能接受的才講。

卅多歲的「ES」與四十多歲的「粉領」是一對女同志情侶,昨天攜手參加遊行。粉領表示,每個人都有愛人及被愛的權利,目前法律不承認同性婚姻,同志情侶可能共同生活廿、卅年,其中一人過世後,另一人並無合法繼承權,擔心彼此老年生活無保障。

ES也說,對他們而言是「家人」的另一半若因生病、受傷送入醫院,自己卻沒有探視權、被擋在門外,急救時也不能簽署同意書,這些都令他們害怕。

台灣同志遊行聯盟發言人沐川表示,同志也要納稅、負擔公民義務,卻不能和異性戀一樣擁有婚姻或組織家庭的權益,希望藉由遊行引起重視,開啟社會討論。

現場一位蔡媽媽替一歲的小女兒裝上彩虹翅膀參加遊行。她說,女兒還小,一定還不懂這次遊行的意義,但希望她長大後能「喜歡每個人原本的樣子」,不要對別人的不平等待遇視而不見。 發表我的意見

莊智淵大喜 高雄市長陳菊包20萬
記者陳宏瑞/高雄報導/聯合報
我國桌球好手莊智淵(右)昨天在高雄迎娶女友眭欣霓(左)。
桌球國手莊智淵與相戀多年的女友眭欣霓昨天結婚,晚上在漢神巨蛋舉行婚宴,席開36桌,高雄市長陳菊擔任證婚人,並帶來1個20萬元的「大紅包」給這對新人,陳菊稱讚莊智淵和眭欣霓是才子佳人,也勉勵兩人要「增產報國」,「最少要生3個」。

莊智淵目前世界排名第10,今年在奧運拿下第4名的佳績,創下生涯高峰;上月的世界杯桌球賽也打進8強,追平個人參賽最佳成績。

莊智淵昨天和女友完成終身大事,一向低調的莊家,一度婉謝媒體的採訪,幾經交涉,才同意在陳菊進場時開放5分鐘。

莊智淵和眭欣霓的婚宴走低調奢華風,席開36桌,男女方賓客大約各半,由於新娘眭欣霓在華航任職,因此不少空姐同事也來參加婚宴。

婚宴上,新娘眭欣霓一襲低胸白紗禮服襯托好身材,臉上一直掛著笑容,反倒是見過許多比賽大場面的新郎莊智淵略顯緊張,表情繃得緊緊的,但仍看得出娶得美嬌娘的好心情。

陳菊在致詞時,稱讚莊智淵是高雄之光,眭欣霓落落大方、美若天仙,才子佳人「最少要生3個」。 發表我的意見

林哲瑄改當「太空人」 羅嘉仁變隊友
記者婁靖平/綜合報導/聯合報
被紅襪隊「指定轉讓」的林哲瑄,將轉戰太空人隊,重新挑戰大聯盟夢想。

紅襪日前重整戰力,林哲瑄被列為「指定轉讓」(DFA),若想繼續留在紅襪,只能留在小聯盟。依規定,紅襪必須在10天決定如何安排林哲瑄,如果確定下放小聯盟,還得經過3天的讓渡程序,期間任何球隊都可以把他帶走。

太空人便從讓渡名單中選走林哲瑄,並依規定放進40人名單內,球團因此將右投德羅沙里歐指定讓渡,把位置讓給林哲瑄。

繼續待在紅襪,林哲瑄的空間並不大,何況沒有40人名單的保障,換到太空人,對他而言是利多,站上大聯盟的機率更加濃厚。

太空人本季戰績55勝107敗,連兩個球季敗場破百,勝率只有3成4,在全大聯盟墊底,明年球季將從國家聯盟轉到美國聯盟出賽。

林哲瑄效力紅襪的6年期間,數度被評為潛力新秀,尤其是他的守備功力,曾獲「棒球美國」(Baseball America)選為紅襪農場「最佳外野防守」、「最佳外野傳球臂力」。

但林哲瑄的打擊是「罩門」,去年在3A出賽85場、打擊率2成36,今年在3A的打擊率2成47,在大聯盟出賽9場、打擊率2成50。

轉戰太空人後,林哲瑄若能加強打擊戰力,站穩大聯盟絕對不是問題。

目前太空人40人名單中有9位外野手,打擊成績、板凳深度都不算好,林哲瑄很有本錢和隊友競爭。

除了林哲瑄之外,太空人另有台灣投手羅嘉仁,兩人都是值得球團期待的好手,林哲瑄很高興能和好友(羅嘉仁)一起拚戰。 發表我的意見

中職/興農牛唱「離別」:我們一定要再見
記者李奕昕、婁靖平/綜合報導/聯合報

在「明天因為有新起點,今天必須說再見,天下沒有不散的席筵」的歌聲中,興農牛昨天在台中舉行轉賣前最後一次公開簽名會,還有球員感傷落淚。

除了教練團、中華隊國手及家裡有事回花蓮的鄭兆行之外,牛隊36位球員,昨天都出席活動,從下午兩點開始,簽到5點多才結束。

很多久未出現的「老牛迷」,昨天都現身簽名會活動,讓球員格外難過,「這麼久沒見到的盛況,居然也是興農牛的最後一次」。球迷游仁鵬說,得知球隊求售很辛酸;球迷賴勁州說,希望有企業接手,讓球迷繼續看比賽。球迷大排長龍索取簽名,有人帶著球員卡、紀念月曆及球衣,還有高中生蹺課到場打氣,球員也送出30顆簽名球。

羅政龍腳受傷,球團原本要他休息,但羅政龍還是到場,讓隊友扛著他上台,「這是最後一次穿興農牛球衣和隊友站在一起了,不能缺席」。牛隊球員在舞台上一字排開,先向球迷深深一鞠躬,感謝他們這麼多年對興農牛的支持,陽建福說:「希望未來的日子,大家能繼續支持中華職棒、繼續支持我們。」他並表示,球員應做好本分,但多少會擔心未來。

昨天在台上帶領大家合唱「離別歌」時,林英傑、陳凱倫、賴鴻城都紅了眼眶,「依依不捨的離情萬千,我們一定要再見」。林英傑說:「有球迷哭得很難過,我也不知道要怎麼安慰他,只能說『後會有期』。」剛動完右手手術的許文錚,也全程參與,「沒有機會再穿興農牛球衣和球迷互動,一定要讓大家都簽到名」。 發表我的意見

 
復合不成 無業男潑汽油燒女友再跳樓
記者孟祥傑/新北市報導/聯合報

廿二歲男子黃聖翔疑因長期沒有工作,不滿廿歲藍姓女友日前提出分手並拒絕復合,昨天上午到藍女工作的美容沙龍,朝藍女潑灑汽油後點燃,致藍女全身嚴重灼傷,送醫仍未脫險境;黃嫌則在犯案後,跑回住處附近跳樓自殺身亡。

警方調查,藍女出身單親家庭,去年初從瑞芳老家到中和區某連鎖美容沙龍擔任髮型設計師,因長相甜美,住在附近的黃聖翔猛烈追求,兩人墜入情網,藍女不久搬到黃家同居。

但兩人交往一年多來,黃聖翔一直沒有工作,引起藍女母親不滿,極力反對兩人繼續來往;藍女不願夾在母親與男友間,三周前提出分手並搬離黃家,住回公司安排的宿舍。

黃數度到沙龍找藍女希望復合遭拒,曾在店內大吵大鬧,都被藍女打電話請黃的父親帶他回家,但黃不死心,仍每天到沙龍店門口等藍女,希望她回心轉意;藍女為了避開黃死纏爛打,上下班都由後門進出。

黃聖翔前晚在家中鬧自殺,警方接獲家屬報案後趕往安撫,原以為他的情緒已平復,不料他昨天凌晨用電腦寫好遺書,遺書中寫著「我很捨不得,但我知道回不去了…我下輩子會賺很多錢,再當妳的寶貝老公」及「我會穿著妳送的紅衣服,在上面看著妳」等話語。

黃並自製大張情人卡,貼上「My Dear Baby」、「情人節要快樂」、「把握當下分分秒秒」等甜言蜜語,昨天上午帶兩大罐保特瓶到加油站買汽油後,打電話約藍女在沙龍店見面。

藍女心意已決,當場拒絕黃復合的要求,黃憤而從背包中拿出一罐汽油潑向藍女,以打火機點燃後,藍女全身當場著火大聲呼救,同事聞聲衝出來查看,撲滅藍女身上的火勢後,將她帶到店內沖冷水並報案。

黃的手部在點火時被燒傷,忍痛逃回家換上藍女送的紅衣後,跑到住處對面公寓的六樓頂跳樓自殺。

消防局獲報分別將兩人送往署立雙和醫院急救,藍女全身約七成面積三度灼傷,轉送林口長庚仍未脫離險境;黃則因胸腹內出血嚴重,送醫不治。

自殺,不能解決難題;求助,才是最好的路。求救請打1995 ( 要救救我 ) 發表我的意見

養不起卻拚命生 3個送國外…社工急阻
記者施鴻基/台東縣報導/聯合報
台東縣廿四歲女子阿芳(化名)在近五年,連續出養三名出生不久的子女給同一對國外牧師夫婦,台東縣政府社會處認為,她聲稱沒能力養育,卻密集生育、出養子女,懷疑另有隱情。

台東縣政府已緊急向法院聲請停止出養剛滿周歲的幼子,並緊急安置。同時通知宜蘭地方法院,調查準備年底送出國的老四出養過程有無疑義。

阿芳國中就產子、婚後離家出走,老大老二都由丈夫扶養,後面三個小孩都在出生未久,即透過台東「晨光之家」中介,出養給美國一對牧師夫婦,老三已出國,老四完成出養手續後,目前在宜蘭某收容機構,老五男嬰則在辦出養手續。

阿芳坦言,「三個孩子不是丈夫的」,她沒有能力撫養,去年已讓老三出養國外。

台東縣府社工員懷疑阿芳曾和老三的養父母有聯絡,現在打算繼續出養老四、老五給同一對夫婦,「她和一般無力養子女的母親,很不一樣!」

社工表示,棄養小孩的父母通常有兩種心態:一種心中有愧、暗中關心;另一種則是不聞不問,但阿芳分明放棄扶養小孩的責任,卻又要求指定出養給同一對夫妻,有違常情。

阿芳在去年底產下老五,還未命名的小男嬰出生兩天,就被送到「晨光之家」未婚媽媽收容機構,阿芳隨即失蹤,事後偶爾打電話聯絡,都提到要把小孩送到國外讓人收養,對孩子生長情形從不關心。

「晨光之家」表示,不清楚阿芳與那對國外夫婦是否有私下接觸,她生下小兒子後失聯,已依規定通報社會處追蹤。

社工表示,政府對出養小孩非常嚴謹,多不希望雙方父母有聯絡,以免日後小孩生活被干擾或金錢糾紛。若是私下出養,因不受管理,常會衍生許多問題,甚至有販嬰疑慮。 發表我的意見

 
挺有感經濟 台積電送員工3億紅包
記者姜兆宇/新竹報導/聯合報
台積電運動會昨熱鬧登場,董事長張忠謀「紅包大放送」,他高聲宣示,未來一年,台積電不裁員、不放無薪假,明年四月照常加薪,另加碼「小禮物」,所有基層員工每人加發一萬兩千元獎金;張忠謀說,「要是企業都這樣做,台灣就會有感了。」

張忠謀說,台積電加發獎金,就是支持政府的有感經濟,如果每個企業都這樣,整個台灣都會有感;最近因為全球景氣因素,「員工心情不太好」,台積電平常分紅雖然還不錯,這次則是再多加碼一點。

台積電上周舉行法說會,當時張忠謀已預告不裁員、不放無薪假、照常加薪;昨天運動會,張忠謀加碼演出,今年五月前到職基層員工,下個月都可領到一萬兩千元的「紅包」,話聲剛落,滿場歡聲雷動,員工大喊「我愛台積、再創奇蹟」;台積電基層員工約兩萬八千人,估計張忠謀慷慨送出的「小禮物」達三點三六億元。

台積電昨天廿五周年運動會,由副董事長曾繁城點燃聖火正式展開,張忠謀偕同夫人張淑芬出席大會,台積電三位共同營運長劉德音、蔣尚義、魏哲家並列坐在張氏夫婦後排,接班意味濃厚。

張忠謀致詞說,台積電於一九八七年成立,當時員工僅兩百八十五位,現在全球員工達三萬六千名;當年僅有一座向工研院承租的六吋晶圓廠,現在為十一座晶圓廠,以十二吋為主,營收也從當年的一億兩千八百萬,到今年將突破五千億元。

「廿五年來,同仁的收入也大幅增加」張忠謀說,以生產線員工來看,當年平均年收入十三萬三千元,今年已超過六十萬元,是廿五年前的四點五倍,換算為複合成長率,每年薪資漲幅達百分之六點五。

展望未來,張忠謀說,未來一、兩年全球及台灣經濟都不會太好,但台積電成績會很不錯;儘管客戶調整庫存,可能衝擊台積電今年第四季、與明年第一季營收,但明年第二季開始,營收就會恢復成長。

張忠謀強調,台積電在今年營運創下高峰後,明年、後年、大後年,甚至是未來幾年,年年都會「再創高峰」。 發表我的意見

馬總統:油電價 回歸市場機制
記者錢震宇、王茂臻/台北報導/聯合報
總統馬英九昨天表示,油價、電價都應該回歸市場機制,價格的調整公式也應制度化;現行油價每星期檢討一次、電價則要每三個月檢討一次。

馬英九昨天在劍潭活動中心與國民黨黨代表座談提及油電雙漲議題,馬英九說,政府正朝油電價「市場化、制度化」的方向改革,過去國會希望油電價穩定,油價在今年四月一日宣布調漲前,連續十五個月全球油價上漲,只有台灣減半調漲;至於電價在四月十五日宣布調漲前,連續四年沒漲。

馬英九指出,這些當初應漲未漲部分,造成的虧損都是由政府補貼,變成全民繳稅來補貼用油、用電較多的人,這是不公平的。對此,經濟部官員說,浮動電價方案已由台電委託民間智庫研議中,預計年底前公布草案,電價按季調整是規畫方向。目前所適用的第一階段電價調整方案在六月實施後,第二階段調漲電價原訂十二月上路,第三階段電價方案則視台電改革績效,來決定實施時機;不過為穩定物價,第二階段調漲方案已確定延至明年十月。

台電說,明年十月實施第二階段電價調整方案後,即進入浮動電價準備期,預計後年初實施浮動電價,屆時會按季檢討電價成本,並且調整電價;電價一年將調整四次。 發表我的意見

 
歐盟造超強雷射 能毀核廢料
編譯李京倫/報導/聯合報
歐盟將耗資7億歐元(約台幣265億元),分別在捷克、羅馬尼亞及匈牙利建置舉世最強的雷射發射器,產生的雷射比現有最強雷射還強10倍,除了能提供新的癌症療法外,預估廿年後更能在幾秒鐘內就消除核廢料的放射性。

彭博資訊報導,這項研究計畫名為「超強雷射構造計畫」(Extreme Light Infrastructure,ELI),有13個歐盟成員國的近40個學術機構參與。負責協調羅馬尼亞發射器事務的專家札米爾說:「我們還未發現哪一種力量比計畫中的雷射更強。」

計畫中的雷射科技,可以使核廢料輻射性完全消失的時間,從數千年大幅縮短到幾秒鐘,屆時人類就不用再興建核廢料貯存場,以確保核廢料的輻射不會外洩。札米爾說,大約20年後才能做到用雷射消除核廢料的放射性。

此外,雷射也可以改善癌症的新放射療法「強子治療」。強子治療專門針對位置較深、難以切除的腫瘤,能降低復發或產生新腫瘤的風險,但需要大型且昂貴的加速器;如果能用超強雷射取代,就能降低成本。

這三座發射器預計2015年正式啟用。第四座、也是能量最強的「超高場雷射器」,預計今年完成選址,2017年啟用;運轉後將能製造出總能量相當於全世界全部電能輸出10萬倍的強大雷射。 發表我的意見

百年最強!「科學怪風」珊蒂 今襲美東
編譯陳韻涵/報導/聯合報

颶風珊蒂(Sandy)27日從美國墨西哥灣區緩慢向北移動;據氣象專家預估,珊蒂很可能發展成毀滅性的「超級風暴」,且可能成為美國東北部百年來威力最強的颶風。珊蒂之前已在加勒比海地區至少造成43人死亡,28日可能襲擊人口稠密的美國東岸地區,預料將使數百萬人受停電之苦達一周,影響飛機起降,而且降雨與海潮則會淹沒沿岸地區。

國家氣象局專家柯辛說,珊蒂的威力不亞於1938年的新英格蘭颶風,當時曾在康乃狄克與羅德島二州造成500人死亡。馬里蘭州災損評估公司研究發展主任華森說:「如果珊蒂颶風依照預估的路徑行進,造成的災損可能逾50億美元(約台幣1467億元)。」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氣象中心則預估,洪水災害不計,單單是「風」災造成的損失即可能高達32億美元。

氣象專家稱珊蒂為「科學怪風」(Frankenstorm),因為這個風暴結合了從加勒比海北移的颶風珊蒂,中西部的初冬暴風雨,以及從北極南下的冷空氣團,構成百年來襲擊美東最強的颶風。美國海洋暨大氣總署環境預測中心主任烏切里尼說:「珊蒂的環流範圍可能涵蓋三分之一的美東地區。」風暴影響美東最嚴重的時間推估是30日凌晨,屆時可能使一些地區停電長達10天,影響數百萬人。烏切里尼認為,珊蒂在未來的許多年裡都會是學界研究的對象。

國家颶風中心首席颶風專家富蘭克林說:「颶風將海水向沿岸推送的『暴潮』將侵襲去年艾琳颶風肆虐的地區。珊蒂將在滿潮後兩天登陸。」烏切里尼說:「滿潮是很危險的時段,颶風移動速度緩慢,滯留時間可能涵蓋2到3個潮汐周期。」

目前至少已有紐約、北卡羅來納、維吉尼亞及馬里蘭等4州與華盛頓特區都宣布進入緊急狀態。美國海軍已開始疏散維吉尼亞州軍港的20多艘軍艦。

發表我的意見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paper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city | blog | jo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