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總統登盛廿日在白宮告訴美國總統歐巴馬,他致力於改革,並將建立包容性更強的國族認同。不過,緬甸法院廿一日將七名涉及三月宗教衝突的穆斯林判刑兩年到廿八年,而迄今沒有任何涉入衝突的佛教徒被定罪,此項判決為登盛此次訪美之行留下汙點。
緬甸國土面積沒有中國、美國來得大,卻是個包含一百卅多個大小種族的國家,從種族數量要比中國、美國加起來還多。緬甸要讓不同背景的同胞都齊一步調,並不容易。
登盛說:「緬甸人有不同種族、信仰的背景,佛教、基督教、穆斯林、印度教及其他各式宗教的同胞,都必須能在新的國族意向中找到認同。」
歐巴馬稱讚登盛在解決緬甸錯綜複雜的種族戰爭中有實質的努力,但也對少數民族羅興亞族的處境「非常關切」。羅興亞族屬穆斯林,與緬甸境內佛教徒多次衝突,不但造成多人死亡,也有數以萬計的穆斯林無家可歸。
緬甸法院將七名被控在中部麥克蒂拉鎮殺害一名僧人的穆斯林判刑,主嫌被判無期徒刑。僧人被殺引發動亂,至少四十四人被殺害,多半是穆斯林。七名被告雖免除死刑,但迄今沒有佛教徒被定罪。
在緬甸,宗教議題讓政治人物兩難,若挺身維護少數穆斯林的司法正義,將失去絕大多數佛教徒的支持。
反對黨領袖翁山蘇姬被問到對這項判決的看法時,沒有直接回答,僅表示「緬甸司法體系不透明,受到行政部門太大影響,司法體系必須獨立,以昭公信。」
在三月宗教衝突期間,翁山蘇姬被批評未幫穆斯林說話。
華盛頓郵報報導,為了表達力挺緬甸政府的改革,歐巴馬背離國務院的政策,在記者會上全程以緬甸的新英文名稱Myanmar稱呼這個國家。白宮官員解釋說,歐巴馬是基於「外交禮節」,反映緬甸政權已進行「正向的改革」。
白宮發言人卡尼說:「我們並未改變政策,正式改稱Myanmar;我們認為對追求改革的政府表達尊重,是傳達我們支持其改革和想要協助的重要訊息。」
如何稱呼緬甸很敏感。緬甸舊稱Burma是英國殖民時代的名稱,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仍使用此舊國名,緬甸反對派也使用此名稱,緬甸軍事執政團一九八九年改名為Myanm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