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貞昌接受《遠見雜誌》專訪說,他願意在「沒有預設任何前提下」,以民進黨主席身分訪問中國;而中國總理溫家寶卸任後若是來台,他也願意陪溫家寶看看台灣。這是一扇難得開啟的機會之窗,民進黨及中共雙方皆應認真面對,不要輕率錯過。
溫家寶曾說「就是爬也要爬去」,他若能訪台,應是兩岸關係的重大突破。然而,倘是由藍營出面邀訪溫家寶,民進黨必定大力反對;如今既是蘇貞昌首先開口願任導遊,溫氏來台的顧慮即降低了大半,所以沒有理由錯失這個大好機遇。民進黨即使不便直接邀溫家寶來訪,也可通過台商等名義相邀;待溫抵台,再由蘇貞昌作東,陪著看看台灣。
溫家寶若能訪台,其效應可以比擬連戰在二○○五年訪問北京的「破冰之旅」;只是連戰操作的是重建國共兩黨關係,溫家寶來台由蘇貞昌擔任「地陪」,則將是民共兩黨關係轉變的契機。
這是民共兩黨的機會之窗。溫以卸任裸退的身分來訪,而以遊覽為名目;蘇則以「陪遊」的名義作東,掩蓋了政治色彩。這塊塗上「旅遊」甜醬的燒餅,兩方都比較容易下嚥;但其政治效應卻不可輕估。
就民進黨而言,表面上只是黨主席接待溫氏遊覽而已,但骨子裡卻必是該黨整個「中國政策」轉型的大考驗,甚至可能因此觸動了民進黨「中國政策」的大幅修正。另對於中共而言,倘不能藉「蘇貞昌接待溫家寶」作為轉變民共兩黨關係的槓桿,卻仍固執於「不放棄台獨/不可黨對黨」的教條,便未免見樹不見林。
相較之下,蘇貞昌訪陸比溫家寶來台不易。因為,溫有遊覽之名,蘇則沒有可以假借的名目。蘇貞昌若要訪陸,其政治準備顯然尚待加強。例如他說:若訪陸,不會一下飛機就高喊「中華民國萬歲,台灣獨立」;民進黨不是這樣,也不準備這樣。這一段話充分顯露了蘇貞昌一貫予人的言不由衷的印象。其實,莫說到北京不會說「中華民國萬歲」,蘇貞昌又何嘗在台灣說過「中華民國萬歲」?再者,蘇貞昌說,國民黨不敢在中國說「一中各表」,但這與蘇貞昌說不會到大陸喊「台灣獨立」何異?蘇貞昌明知兩岸之情勢微妙如此,卻只用來訕笑國民黨,而不知自我檢討,這豈不是言不由衷?
我們認為,不論是溫家寶來台,或蘇貞昌訪陸,皆是值得支持鼓勵的動作。因為,這種層次的訪問,必然會牽動民共兩黨在兩岸政策上的新思考與新方法;正如二○○五年的連戰訪陸改變了國共兩黨的互動,以「和平五願景」全盤改變了六十年來的兩岸關係。
因而,如果蘇貞昌訪問大陸,他固然可與北京一同端出「和平新五願景」之類的架構,重建民共兩黨關係;但其實他也可以當面與北京當局討論「一邊一國」,或「民進黨不能被迫放棄的主張」,然後與民進黨及台灣人民共同承當此一情勢,這也比「只在台灣喊台獨」來得負責。而北京方面,亦不必因民進黨「不放棄台獨」而拒絕「黨對黨」的接觸;而應以「黨對黨」的接觸,與民進黨一同面對面處理台獨議題。何況,蘇貞昌已有言在先:「不會一下飛機就高喊台灣獨立!」
民進黨內正在醞釀調整中國政策,蘇貞昌在此時拋出這些話題,應嚴肅面對民進黨的轉型問題,不能只想利用溫家寶來沾一沾政治口水。例如,蘇貞昌表示,北京一直說「台灣是中國的一個省」,但這卻是中共三十年前的主張,久已不彈此調,現在的說法已改為「大陸與台灣同屬一個中國」,則蘇貞昌何必偏要將中共拉回三十年前?又如,蘇貞昌調侃馬政府不敢在北京說「一中各表」,卻似未見馬政府「不統/不獨/不武」的宣示,儼然已成台美中三方維持現狀的默契。因而,無論要陪溫家寶遊台灣,或自己往訪大陸,蘇貞昌若想只靠他這些剪剪貼貼的兩岸論述來應付場面,不但作不成主人,也作不好客人。所以,在出訪或擔任地陪之前,蘇貞昌皆應先完成民進黨內的兩岸政策大辯論再說。
蘇貞昌已出牌,北京方面敢不敢接招,兩岸皆在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