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二廠二號機在停機六三二天後,台電日昨重新向原能會提出申請,希望讓該機組重新恢復運轉。前後任閣揆林全和賴清德均曾說過,重啟核電是「最後手段」,當窮盡一切手段仍出現電力缺口,才會考慮動用核電機組;行政院發言人徐國勇並以「葉克膜」形容核一核二,說「性命危急」才會用到。如今台電申請重啟核二,行政院卻輕描淡寫說是「一般程序」,正凸顯其欲蓋彌彰。
重啟核二二號機須經過兩個關鍵程序:一是經原子能委員會核准,二是經立法院同意。這次台電申請核二二號機恢復運轉,表面上看似台電主動,實際上行政院已聽取過台電的簡報,是政院擔心電力不足及空汙問題成為在野黨在今年選舉的攻擊目標,而要求台電重啟。換言之,核二廠二號機遲至今日才申請恢復運轉,並不是因為技術問題,更非安全堪虞,而完全是政治考慮。其源頭,正是蔡英文總統力推的能源轉型政策出現了目標與手段悖離的問題。
蔡政府的非核家園能源政策目標,要在二○二五年時讓核電廠全部除役,屆時我國供電的能源配比,將分別是天然氣發電占五十%,燃煤發電占卅%,再生能源占廿%。對於這樣的政策目標,兩年來國內外質疑該方案難以實現的聲浪從未停過,然而,蔡總統始終堅稱她的能源轉型方案可以兼顧穩定供電、環保與電價,不肯務實修改。但一年多來發生的種種事件,不斷戳破了她的牛皮。
去年七月花蓮和平電廠一座電塔倒塌,立刻引發國內供電告急;一個多月後,大潭電廠因供氣中斷,造成八一五全台大停電。對於這兩次事件,蔡政府皆歸諸天災與人禍,不承認是其能源政策太過冒進所致。更有甚者,在綠能發展尚未到位之前,蔡政府就逕自下令將未到除役年限的核一核二等機組停止運作,導致國內供電持續緊繃。
輕率讓核一核二機組提前退場,不僅導致供電的穩定性失衡,更大的代價是賠上了國人的健康。原因是,核電機組提前退役留下的電力缺口,在左支右絀的情況下,只能讓燃煤電廠增加工作量來彌補。而燃煤發電大增的結果,則是碳排放不斷上升,使得空氣品質日益惡化。其中,高雄、台中、雲林等民進黨執政縣市民怨沸騰,這些地方首長為了平息民怨,積極推動減少生煤發電,如此一來,更加劇了國內供電的緊張。
再算一算這筆帳,由於削減核能發電及減少燃煤發電,台電必須不斷增加使用天然氣發電,讓台電去年的獲利較前年銳減一八三億元。而近期國際天然氣價格飛漲,台電今年財報表現更難樂觀,電價調漲壓力與日俱增。去年底經濟部長沈榮津宣布,將動用電價穩定基金,把電價調漲的機會壓到零,暗示今年不會漲電價。當時,外界均不知經濟部的把握在哪裡,如今看來,他埋下的伏筆就是讓核電機組恢復運轉。
核電在馬政府執政時是一個燙手山芋,但在民進黨政府手裡,卻能玩到出神入化。當要爭取反核民眾的選票時,民進黨可以信誓旦旦地說絕不用核電;當地方上空汙告急、供電不穩、或為避免電價上漲時,馬上又可以堂皇推出核電來救火。
蔡總統就任尚未滿兩年,她的能源支票,在空汙與供電穩定兩項承諾上已確定跳票。蔡政府不惜被批髮夾彎,也要重啟核二,原因就在其承諾已逐一證明難以兌現。正因為如此,人們更應該加緊監督其能源政策的各個面向,而不能只盯著核二。
蔡政府的非核政策機關算盡,但挖來補去,卻填不滿電力供需的深坑,終究要露出馬腳。這個春節,台灣民眾已注定要在「紅爆」中度過,此刻人們又迎來蔡政府將重啟核二二號機的消息,這說明未來台灣還有更多的能源坑洞要補,民眾必須睜大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