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UZIK古典樂刊】提供最新古典音樂訊息,以及有趣的音樂小知識,突破你對古典音樂的想像。 【好讀人文歷史報】以生活化方式,讓你輕鬆認識歷史上的大小新鮮事,並從全新視野觀照歷史。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財經  追星  NBA台灣  udn部落格  udnTV  讀書吧  
2018/04/19 第4219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聯合報黑白集 聯合報黑白集/促轉會是「嫌惡設施」
聯合報社論 聯合報社論/徐國勇粉飾不了的吳茂昆爭議
經濟日報社論 經濟日報社論/振興觀光 端出創新菜色
民意論壇 解讀中共軍演:針對明顯、做法自制
黃介正/台海再成軍事衝突熱點?
聯合筆記/賴神還listen嗎?
競逐百里侯 請端出城市治理藍圖
大學是夥伴…請政府拋棄「家父長」觀念
搶救台灣香蕉 不能畫錯重點!
看到軍改…警消不甘當被棄破鞋
媽祖能過虎尾溪 文史卻「難過」

聯合報黑白集
聯合報黑白集/促轉會是「嫌惡設施」
聯合報黑白集/聯合報

行政院新機構「促轉會」將設在台北市安和路某大樓。朝野議員和市府官員會勘時,突然有大批居民在現場拉布條抗議,高呼「要安寧,不要促轉會」,希望不要設在這個地區。

當地民眾反對的理由很簡單:「促轉會」開門運作,一定會引來各種陳抗群眾聚集;政府為了維持秩序又會設置重重拒馬,勢必降低當地居民的交通和生活品質。尤其,附近又有中、小學,師生人數眾多,上課的寧靜和校園的安全都難保不受到影響。總之,在居民眼中,促轉會是不受歡迎的「嫌惡設施」。

以往常見的嫌惡設施,諸如台電的變電箱、高壓電塔等,都因電磁波可能影響身體健康而遭到周遭居民排斥。此外,某些感化機構或特殊疾患及動物收容機構,也可能因為社區居民缺乏同理心而不被接受。如今,隨著時代變化,促轉會竟被視為嫌惡設施,實讓人始料未及。

嚴格而論,當地居民的不滿並不完全是針對促轉會而來,而是對政府處理事情的方式沒有信心。擔心陳抗群眾聚集,是因為政府翻舊帳的手法一向粗暴,總是難以服人;擔心住家周遭被拒馬包圍,是因為警方維安的人力與手法俱已窮盡,只能請出拒馬鐵網防護。何況,前有「黨產會」的示範,促轉會成為另一個「東廠」自是必然;要避免後患,就得阻擋它搬過來。

居民拒絕惡鄰,也提供了出路:何不設在博愛特區?聽起來,是很合理的方案。

   
聯合報社論
聯合報社論/徐國勇粉飾不了的吳茂昆爭議
聯合報社論/聯合報

中研院院士吳茂昆今天將接替潘文忠出任新任教育部長。連日來,吳茂昆被爆出在中國大陸講課、擔任大陸超導科技公司顧問,包括在東華大學擔任校長期間溢領講座教授獎助金等,爭議多端。若以潘文忠「卡管」的標準,吳茂昆的爭議顯然更為嚴重。這場戰火如果持續延燒,恐將演成台灣學術界的「內戰」,災情難以想像。

論學術,吳茂昆在超導領域的成就卓越,他身為中研院院士,又有國科會主委和東華大學校長的行政資歷,照理應是適合的教長人選。然而,賴清德選擇吳茂昆出任教長,看中的恐非他的學術專業,而是其台獨意識形態;如此,教育部才能繼續潘文忠未竟的「卡管」任務。也正因為這樣的心思,吳茂昆出任教長,也就未必能為台灣的教育帶來更多希望,而是帶來更多政治塵埃。畢竟,他的學術成就雖高,但領域卻極狹窄,與一般人關切的教育議題無關。

追根究柢,「卡管」事件的底蘊,就是台灣學術界的一場統獨格鬥。在高度政治化的角力中,學術的客觀和專業都被拋在一旁,唯有藍綠的顏色純度與政治立場的正確才是辨識敵友的唯一判準。如此不問是非的纏鬥,對學術界當然是嚴重的摧殘。如果吳茂昆無法跳脫政治思維的羈絆,繼續沿著民進黨卡管的道路前進,那麼以「院士教長」鬥爭「院士校長」,恐只會讓災難更升一等。

潘文忠請辭時,賴清德曾讚揚他為校長遴選「劃出一道標準」;這個浮誇的說詞,如今一試即證明經不起檢驗。因為,潘文忠用來檢驗管中閔的那道「標準」,無論用來檢驗內政部長葉俊榮,或用來檢驗新教長吳茂昆,立即變成了「兩道標準」。管中閔赴陸講學,教育部便一口咬定他「非法兼職」;而葉俊榮在大陸進行期程更長的講座,卻可美其名為「學術交流」。至於吳茂昆擔任北京清華大學講座教授,在中國科學院擔任顧問,教育部和中研院皆唯唯諾諾稱「一切合法」;那麼,在大陸超導企業擔任顧問的白紙黑字,也能以一句「莫須有」應付嗎?

撇開專業成就與行政資歷不談,吳茂昆在東華大學擔任校長期間曾爆出溢領獎助金案,遭到監察院調查,並要求他繳回溢領款項。這項爭議,徐國勇日前在記者會上曾代為回答,卻顛倒時序,粉飾真相。徐國勇說,吳茂昆是在二○一一年十二月獲聘為東華大學講座教授,但吳是次年二月才就任校長;因此,他每月多領獎助金五萬元在先,沒有「自肥」的問題。徐國勇沒有告訴大家的事實是:吳茂昆在二○一一年十月四日即當選東華校長,因此所謂獲聘為「講座教授」,其實根本是為他「量身打造」。徐國勇是政府發言人,卻公開為吳茂昆的爭議編造事實,誤導民眾,是自毀形象的做法。

吳茂昆在東華大學的爭議,多件與金錢有關。除了講座教授補助金,他又另以頂尖人才名義每月獲取廿五萬元補助,使其年薪高達近五百萬元,為其他大學校長的兩倍。此舉,或許是為彌補吳茂昆到東華擔任校長所損失的薪水;但他個人領走全校近十分之一的教師獎勵金,讓不少教授感到不平,還曾引來全教總關切,才有監院調查。這些問題若認真追究,已涉及了徇私和濫權,比起「赴陸兼職」要嚴重許多;如果用潘文忠「卡管」所建立的標準,吳茂昆應該順利上任嗎?

數月來,全台教育議題完全被化約成「卡管」風暴,這是台灣社會的惡兆。如果這場風波無法收場,而由吳茂昆接手潘文忠的政治操作,繼續用統獨將學術界切成兩半,台灣的學術和教育將沒有光明可言。管中閔、葉俊榮或吳茂昆都曾趁著學術交流的洋流赴陸講學,今天有人被控違法、有人自我美化、有人備受粉飾;試問:這個國家還有標準嗎?

   
經濟日報社論
經濟日報社論/振興觀光 端出創新菜色
經濟日報社論/經濟日報
蔡政府上任後,來台陸客人數大減,雖賴推廣日本、東南亞國家等旅客,維持觀光業景氣,但去年國人在國內旅遊人次出現五年來首度下滑,對觀光業構成新一波衝擊,因而交通部日前宣布將擴大振興觀光對象,針對台南、高雄、屏東、澎湖等地方,推出住宿優惠補貼;以拯救觀光產業。

國外及國內旅客是台灣觀光產業兩大支柱。在馬政府時期,來台觀光旅客以陸客占最大宗,2015年達418萬人次,占總數四成以上;近兩年陸客人數大減,去年降至273萬人次,幸而因為東南亞、日本、南韓及港澳旅客增加,全體來台旅客仍逾千萬人次以上,而且還微幅成長。但因旅客結構改變,出現南消北長狀況,且過去吸引大陸團客的日月潭、故宮、各地夜市等著名景點,人潮銳減,觀光收入也不如以往。

另一方面,政府亦積極推廣國旅,希望有助彌補陸客減少的缺口,但去年國旅表現卻是五年來最差,估計全年約1.8億人次,較前年1.9億人次,足足少了1千萬人次。相較之下,近年國人出國旅遊卻迭創新高,去年高達1,565萬人次。很多國人寧可出國觀光,不愛留在國內旅遊,這對觀光產業打擊,更甚於陸客減少,同時也導致國際收支表旅行收支逆差擴大,去年逆差達56億美元,成為拉低經濟成長的因素之一。

國內外觀光旅客減少及結構改變,對相關產業造成不同程度的衝擊。例如,前幾年因為陸客及國際觀光客大幅增加,投資興建觀光旅館成為一種風潮,現在隨著旅館落成及新飯店的陸續開張,供過於求現象日益嚴重。據媒體報導,旅遊業者表示全台有600家大小飯店或民宿擬求售,部分體質不好的老牌觀光飯店也有經營危機,如台北市知名飯店六福皇宮已宣布在今年底熄燈打烊,觀光飯店可說已淪為「慘業」。另外,和旅遊相關的很多行業,如遊樂場、遊覽車、藝品及特產店、夜市等,也都受到不小衝擊,尤其在中南部地區。

為振興觀光,交通部長賀陳旦表示,去年來台旅次雖創歷史新高,但觀光局大概「能用的招數都已經用了」。所以,今年的重點顯然是在振興國旅,而且是以南部地區為重點。平心而論,政府可用的政策工具及資源非常有限,包括國旅卡使用放寬、補助旅遊等,可以發揮多大效果,令人存疑。應該認真思考的是,國人不是沒有旅遊需求,而是愈來愈多民眾將旅遊目的地從國內改到國外,何以致此,政府須深切檢討,才能對症下藥,找出有效處方。

從統計數字來看,近六年是來台旅客增加最多的期間,從2012年的731萬人次增加到2017年的1,073萬人次,但同期間也是國人出國成長最快速的時期,從1,023萬人次成長到1,565萬人次。很明顯外來觀光旅客大增造成主要景點的擁擠及推升旅宿產品價格,是驅使國人轉往海外旅遊的重要原因之一。

其次,國人近六年到日本旅遊人數從156萬人次增加到461萬人次,是出國旅遊增加最快速的地區,這和日圓大幅貶值及安倍首相推動多項政策降低外國人旅遊成本有關。

第三,國內旅遊資源豐富,卻沒有做好統籌規劃和行銷,各地觀光建設內容重覆性高,品質不佳,無法吸引民眾增加國內旅遊。

以上這些因素說明,振興觀光不能再陷於既有窠臼,政府應該採取新的模式,一則將旅遊資源和外來及國內旅客需求作統合規劃,避免排擠效應,二則要集中有限資源,創造出結合在地文化和地域特色的區域性旅遊設施及商品,三則要納入創新元素,提升旅遊品質,降低成本,並做好管理,避免哄抬價格或不公平交易;多管齊下,才能除弊興利,發展台灣成為亞洲乃至亞太觀光大國。

   
民意論壇
解讀中共軍演:針對明顯、做法自制
胡念祖/中山大學海洋政策研究中心/聯合報

中共十八日上午八時至午夜十二時,在福建省泉州近岸海域進行實彈射擊演習,其動機與意涵引起國內及美方之回應。陸媒更明文指出係針對我賴清德院長的「台獨工作者」之說。此一事件其實亦可由海洋法政的角度加以觀察。

依福建海事局本月十二日發布之航行警告顯示,中共軍方實彈射擊演習之水域似乎落於中共以直線基線法所劃設之領海基線向陸一側。換言之,軍演水域係法律地位屬中共主權所及之「內水」的水域。就算有超過的部分,亦位於其主權所及的領海之中。

在我國稱之為「航船布告」的此種公告,各國多由海事或航港機關發布,目的在告知航海人某特定海域涉及船舶航行安全之資訊。譬如,我交通部航港局四月十七日一日之內亦發布多起不同海(空)域之實彈射擊危險區域圖或海、空域警戒事宜。故,中共福建海事局於十二日即對十八日之軍事活動發布航行警告,係屬「常規」之作為。

此次中共在福建泉州近岸海域的內水或領海中實施實彈射擊,亦屬一國在其主權範圍內之軍事活動,就如同我方之軍事演練一般,他國實無置喙之處。但,中共此次軍演卻被新任國台辦主任劉結一及媒體等賦與了政治意涵。

由海軍政策或海軍外交之學理出發,一國動用軍事力量,展現政治或外交企圖,傳遞政治或外交訊息,乃是外交之一環,其意圖在將訊息傳達於標的群體或決策者的腦中,以改變這些決策者的想法,乃至做法。因海軍外交之工作是作用於標的對象的大腦,故又涉及標的對象對該特定訊息的「認知」與「解讀」。這就是為何美國國防部前部長培里十三日在台北時即表示,「只要中國沒有侵犯台灣的領土與主權,建議台灣冷處理」,而蔡總統十七日在出訪史瓦濟蘭之前表示「有信心、也有決心,捍衛國家的安全」。

綜觀此次中共泉州近岸軍演,吾人可將之視為「針對性明顯、但做法自制」之事件。「針對性明顯」之因在於選擇軍演之地點鄰近我金、馬,及中共官方或陸媒之話語的刻意導向。「做法自制」則因此事件發生之地理位置明顯落於中共內水之中,並未刻意擴大事端,對我直接造成任何實質威脅。但,我政府究竟應如何認知、解讀與回應此一事件,就留給主政者吧。

   
黃介正/台海再成軍事衝突熱點?
黃介正/聯合報

一九九○年代,我所處的華府外交圈與政策智庫有一個眾人皆知的說法:朝鮮半島、台灣海峽、南中國海是西太平洋三大衝突熱點。廿多年後的東亞局勢似乎又「回到未來」。南海仲裁案橫亙二○一六年,朝鮮半島核彈危機佔據二○一七年,現在就要看台海情勢會不會變成二○一八年的焦點。

周邊局勢緊繃,台海波濤再起,自然衝擊經貿、股市、以及安全態勢;但是政客搏新聞曝光機會,軍隊握情報發言優勢,學者可受訪撰文開會,媒體拚點閱收視長紅。「天下大亂,形勢大好」,真的嗎?

近幾年中國大陸在南海進行填海造島,使海域及島礁主權爭議成為國際焦點。包括我國在內,南海主權聲索六方,各有歷史文獻與實際行動,美、日、印、澳等域外強權演習頻仍。二○一六年七月菲律賓針對中國大陸提請國際仲裁之結果,更直接涉及我國十一段U形線,以及太平島是否喪失有利主張的法理基礎,衝擊之大,難以逆料。

及至二○一七年,北韓領導人金正恩大規模發射中遠程導彈,並進行核試爆,美國川普政府揚言不惜採取軍事手段遏止,國際焦點頓時向北轉移至朝鮮半島,情勢變化類似「圍魏救趙」,韓半島危機間接的釋放了我國應對南海問題來自各方的壓力。我們要感謝金正恩嗎?

今年伊始,朝鮮的金正恩、韓國的文在寅、美國的川普、中國大陸的習近平各出非典型之奇險政策,朝鮮半島情勢降溫可能出現。然而,美國與中國大陸卻從「戰略互疑」往「奉陪到底」的方向發展,大陸修憲取消國家主席任期規範,使美國「友台制中」氛圍更加給力。

當前中國大陸對於兩岸關係停滯僵局,改採單邊片面政策作為,復由於台美關係漸趨緊密之傾向,而對台採行包括軍事威脅在內的全面加壓,使得原本清靜了將近十年的台灣海峽,有再度演變成衝突熱點的可能。

上一次台海危機在廿二年前,當時台灣從未政黨輪替,李登輝、陳水扁兩位總統的「特殊國與國」與「一邊一國」論述尚未出現,兩岸各自沒有「公投法」與「反分裂國家法」,兩岸以及中美兩國之經濟與軍事實力對比全然不同,解放軍更增加了號稱「航母殺手」與「關島快遞」的導彈。如今倘再發生台海軍事危機,過去的衝突模式與緩和途徑,將不再重複。

中國大陸刻意選在我國總統出訪非洲友邦,國安會秘書長及外交部長不在國內的時候,進行軍事上小規模,但宣傳上大陣仗的火砲射擊演習,並且暗示僅為「前菜」,無論是直接對台或是間接對美,針對性均不言可喻。從目前以至整個夏季,解放軍在東海及南海之機、艦演訓兵力相當可觀,並有隨時「加碼上菜」的主動能量。

中國大陸在對台政策作為上,硬的手段遠高於軟的做法,可能成為常態。在中美爭端加劇之時,台美關係增溫之刻,台灣海峽是否加入朝鮮半島與南海,再度連成三大衝突熱點,兩岸領導階層都有責任。

(作者為淡江大學戰略研究所副教授,戰略暨兵棋研究協會理事長)

   
聯合筆記/賴神還listen嗎?
林河名/聯合報

對岸解放軍昨在福建沿海實彈演練,我方定調「例行性軍演」,倒是中共官媒「參考消息」說得坦白:解放軍透過「砲彈說話」,是為了「震懾台獨、警告美國」。

就在南北韓正協商共同聲明,計畫結束韓戰以來兩國近七十年軍事對峙,可能簽署和平條約之際,兩岸緊張情勢卻驟然升高;當行政院長賴清德多次表明自己是「台獨工作者」之後,就算這次對岸是「例行性軍演」,也被解讀為「有針對性的例行軍演」。

賴清德的「台獨」立場,國人已不陌生。儘管賴揆最近這次強調「務實」,還回歸蔡英文總統「維持現狀」基調,但「台獨」餘音仍在,大陸國台辦主任劉結一更直稱「他就是個台獨」。

在講求民主自由的台灣,賴清德的個人信念應獲尊重。只是,一如他曾引述的英國小說家喬治歐威爾的短篇小說「射象」,瘋狂鬧事的大象恢復平靜之後,警官在村民鼓譟下,開槍射殺他覺得不該處死的大象。當他大學讀到這篇小說,深深被觸動:最簡單的事情,不見得是對的。政治人物被支持者驅策,最後會不會也開槍做了自己不一定認同的事情?

在台南市長任內,賴清德力推南鐵地下化、禁止廟會沿路放鞭炮,以及為了對抗賄選傳聞的李全教,堅持不進議會等,都讓人見識他擇善固執、甚或剛愎自用的一面。

但他曾經謙遜地說:「城市是大家的,我只不過是市民選出來代表他們管理城市,市民才是城市主人,我不是。不是我想做什麼就能去做什麼,還是要溝通、調整。」

做為民選市長,賴清德仍自知「市民才是城市主人」;如今身為閣揆,又是總統任命,竟在總統職掌的兩岸政策強出頭?雖說「個人主張」不該被抹煞,但居大位者,更須兼顧國家整體利益,否則,蔡總統在兩岸維持現狀的政策基調之外,難道沒有「個人主張」?

論語子罕篇中,孔子強調應戒除四種私見: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其中,「毋固、毋我」就是不固執己見、不自以為是。兩岸關係是國政的重中之重,有權者除了謹言慎行,恐怕還應多聽聽各界意見。

賴清德被稱「賴神」,他也覺得聽起來很臭屁,是溢美之詞。但他曾腦筋急轉彎說,「賴神」的英文就是listen(傾聽),「每次叫我賴神,就是叫我傾聽各界的聲音」。

兩岸風雲急。在個人主張與盱衡現勢之間,賴神還listen嗎?

   
競逐百里侯 請端出城市治理藍圖
李允傑/行政院前青輔會主委(嘉義/聯合報

年底縣市長選舉,新北市成為藍綠指標性戰區,動見觀瞻。蔡總統親自召見蘇貞昌,徵召參選新北市;賴清德院長刻意點名侯友宜在鄭南榕自焚案的角色;民進黨秘書長洪耀福立下軍令狀,傾全黨之力,要拿下新北市。日昨侯友宜回應媒體,指蘇貞昌參選新北市長,是「以黨和總統府的力量作為競選機器」。新北市藍綠對決的大戲,充滿張力。

從政黨版圖角度看,藍綠提名「對的人」(能贏)參選無可厚非;從民主責任政治的觀點,對的人必須提出對的政見藍圖,展現城市治理能力。多數選民不在意政黨版圖的增減,更關心的是「能贏的人,也要能治理」。

隨著全球化腳步加快,城市面臨的不只是都市化問題,同時也進入全球城市競爭時代。在全球治理架構下,城市與外國城市、地區產生更為密切連動性,城市成為全球治理體系中重要行動者,也為城市發展提供新的挑戰與機會,但關鍵在於城市能否經由有效治理,成功轉型為「全球城市」,而不是在全球化的激烈競爭過程中被邊緣化。

二○○六年美、中、加等八國合作發表一份《全球城市競爭力報告》,以人力資本、企業主體、產業競爭力、公部門競爭力、生活環境、商務環境、創新環境與社會環境等七十五個綜合指標,對全球一一○個城市進行評比。聯合國人類住宅區計畫署國際組織發布《城市治理指標》,除了效率、平等、參與、責任義務外,並納入人力資源發展指標、城市發展指標等廿五項評估指標以衡量城市治理的競爭力。

在我國,遠見雜誌曾作調查,臚列宜居城市前十大條件,除了便利交通、工作機會、城市環境、城市文化與活動、基礎建設與都市計畫、公共空間和休閒場所、良好治安、公共服務品質外,還包括永續的政策以及軟體、硬體與全球脈動的結合。

隨著人工智慧與資訊科技的發展,未來全球城市治理的趨勢,勢必從「宜居城市」、「幸福城市」轉型升級為「智慧城市」與「永續城市」。舉例而言,我國發展智慧城市,落實到市民生活中,需要六都率先推動,運用台灣在ICT產業累積的能量與基礎,提供相關政策與場域,打造智慧城市的創新經濟平台。尤其智慧城市的各種應用,都需要軟硬體整合,並提供友善服務,不僅可提升市民生活品質,對台灣產業轉型升級也有重要貢獻。

藍綠政黨競逐百里侯,除了「能贏」的政治算計,必須清楚的告訴選民,要如何「能治理」? 如何帶領城市發展,從城市定位、到政策願景的建構與可行性評估,不能含糊以對!請藍綠政治人物少打嘴砲,多展現城市治理的能力與誠意吧!

   
大學是夥伴…請政府拋棄「家父長」觀念
王延煌/高中校長(南投市)/聯合報

卡管逾百日,教育部長閃辭,新部長就任,惟獨台大仍缺校長。這段期間教育部被泛政治化的語言和有心人士的操作所困,失去話語權,甚為可惜。現在教育部提出修正國立大學校長遴選辦法的方向,希望從法制面解決此次爭議不清的結點,個人深表認同。

此次修正有兩個重點方向,其一為確立遴委會在校長遴選的主要地位,進而釐清校務會議與遴委會間的權責關係;其二為強化校長候選人資格審查機制、重要職務資訊揭露,及遴選委員會委員利益迴避與自律規範等措施。這樣的修正草案有助於消極除弊;但為積極興利,何不利用此契機,從更上位的高教治理落實大學自治。

就法制面言,依據同樣的「大學法」和「國立大學校長遴選委員會組織及運作辦法」,教育部認為可依法行政,作適法性監督或審查,當有爭議時可交由校務會議議決,再決定是否核聘校長;反對者則主張教育部只能依法聘任,校長遴委會為校長遴選的唯一權責任務組織,應獨立自主不受干擾。會有這樣的爭辯,乃站在不同的管理哲學看待高等教育,前者主張「適度開放、積極管理」,後者則是「積極開放、適度管理」。

回顧當初四一零教改運動後揭櫫的大學自治或教授治校理念,本以為透過幾次的大學法修正,已經建立穩固基石,經過此役方知在強大政治力介入下,教育中立與大學自治仍顯脆弱,這應是這次修法更為重要的課題才對。

既然要著手修法,就別只侷限校長遴選議題,應從高教治理高度全面審視大學法相關法條,進一步確立大學自治,讓憲法制度性保障下的核心領域得以獲得保障。易言之,大學應具備公法人資格,基於教授治校、學生自治、課程自主與行政自主等原則,須被賦予完整的權力來決定發展方向、人事遴聘以及課程教學。政府僅能用「輔助性角色」來加以監督,不得任意介入大學自治的核心領域。這是當初教改人士所追求的理想,也是國際主流趨勢。

從這次管案觀察,中央政府與大學之間的關係,其實並非如過去所宣稱的策略性夥伴關係,而是上對下的從屬關係。當先進國家早進入立體思維的管理模式,我們卻還在維持家父長式線性治理或平面思考,無法突破「捏驚死,放驚飛」(台語俗諺)心理,台灣高教還是會長不大。籲請儘速修法,確立大學自治及學術自由的地位,放手讓台灣高教振翅高飛吧!

   
搶救台灣香蕉 不能畫錯重點!
周瑞勇/蕉農子弟、博士生(台南市/聯合報

日前在農業大師論壇,有專家以台灣香蕉跟紐西蘭奇異果為例,指出「種植面積都差不多一萬五千公頃。紐西蘭種奇異果一年產值五百億,但台灣香蕉卻只有廿五億。」問題出在哪裡?

日本蔬果專業供應商Farmind株式會社社長崛內達生提出看法:「台灣對水果的採後處理、冷藏運輸設備都不夠到位,導致到貨品質不穩定,到港瑕疵率高。如果比現採的品質,台灣生產的一定比較好吃,但是生產品質與到達消費者手裡的產品並不一致。」

問題很清楚,就是冷鏈系統基礎工作沒有做好。但弔詭的是,台灣便利商店、超市、量販店、餐廳連鎖通路林立,台灣冷鏈技術的發展不只全球名列前茅,而且早已邁向智慧化的新冷鏈時代,為何在鮮食前段的「農業」,冷鏈設備卻不如菲律賓的出口香蕉?是台灣沒能力建立冷鏈體系,還是沒有觀念做好冷鏈體系?

農委會主委林聰賢在論壇中回應,未來會積極發展冷鏈設備,但冷鏈體系建置好,就沒問題了嗎?從家族種植香蕉的經驗中,筆者認為似乎未必。因為,除了冷鏈體系外,內外銷產品沒有分級,也是造成香蕉品質不穩的重要因素。

台灣香蕉產業鏈是蕉農採收賣給青果合作社,青果合作社篩選品質較優的香蕉再交給貿易商,剩餘香蕉就交給大盤商內銷,看似沒有不合理之處,但實際上,內外銷香蕉交到消費者手中的時程不同,在種植管理上就必須有所調整;例如施肥的管理,通常蕉農為讓香蕉飽滿肥美,會施以大量氮肥,但副作用就是不耐儲存,當外銷時,運輸時程長又加上冷鏈體系沒做好,香蕉就常出現品質不穩定。

由此可見,每個環節都是不能忽視的魔鬼細節,可惜台灣香蕉一直以生產為導向,沒有紐西蘭奇異果的商業概念,沒有認真思考國外消費者需要什麼樣的產品?要如何提供消費者需要的產品?難怪堀內達生社長說:「台灣農業亞洲第一棒,但心態可能是亞洲第一糟。」

台灣香蕉的問題,不是設備問題,也不是行銷問題,而是我們思維跟不上市場的競爭所致。台灣想重返香蕉王國,不能再畫錯重點,必須從「心」開始改革,重整香蕉產銷整體結構,才能再創「金蕉」的榮景。

   
看到軍改…警消不甘當被棄破鞋
周威廷/國道公路警察局前局長(新/聯合報
行政院會通過「軍人年改方案」,除日前已知樓地板三九八八○高於公教警消人員的三二一六○外,軍改版所得替代率的計算,更令警消人員聞之譁然。

僅就報載:軍人服役滿廿年者退休俸起支俸率五十五%,年資每增加一年增加二%,尤其最高退休俸率軍官為九十%,士官為九十五%,相較於公教警消年資超過卅五年者降至六十二點五%,低於卅五年者為五十二點五%,差距高達卅至四十%之多,無怪乎連民進黨團總召柯建銘也說,軍改比公教年改優渥「太多」。

軍人與警察為國家安全與安定的兩大柱石,戰時軍人以生命捍衛國家,平時警察以生命捍衛治安,兩者特性類似,如辛勞、危險、服勤時間長,人員均需保持精壯,故警察消防人員亦多於五十至五十五歲退休,兩者豈該有如此懸殊的歧視對待?尤其在承平時期警察的因公死亡率猶高於軍人。另據警政署統計,退休員警平均死亡年齡為六十九點七六歲,比一般公務員早死十歲,較國民平均死亡年齡少了六點○八歲。這些辛勞、危險,甚至犧牲生命,換得的是良好的治安與安定的國家。

根據台灣民意基金會去年公布國人對七類人民公僕的好感度:警察排名第一,高達七十四點一%;全球資料庫網站Numbeo公布二○一七年全球城市安全指數,台北市排名全球第三名,亞洲國家日本東京亦僅排名第十六。

「驅之如馬牛,棄之如敝屣」原是警察自嘲的話,然而相較於行政院軍改的版本,警察消防人員實深有遭政府棄之如敝屣的感受,沒想到國人對警察如此的認同,國際對我國治安如此良好的評價,在政府的眼中竟是如此的不受重視甚至不屑!

為了維護治安,保護人民的安全,警察冒險辛勞甘於做牛做馬,但絕不甘於當個用之即棄的破鞋,相較軍版年改,警察消防人員未受平等尊嚴對待,勢將使退休警消的強烈抗爭合理化,更將逼使現職警消將向後轉視為當然。

「沒有治安,沒有國安」,政府應正視此一危機,趁著軍改版本送立法院審議時併案衡平考量,修改警察消防人員所得替代率,還我警察一個公道!

   
媽祖能過虎尾溪 文史卻「難過」
林文彬/虎尾鎮長(雲縣虎尾)/聯合報

大甲媽已經回鑾,而白沙屯媽祖將於五月同樣「會過西螺溪,『能』過虎尾溪」。歷史留下媽祖南下進香的傳承,但承載宗教信仰的地理風貌—「會過西螺溪,未過虎尾溪」,反而被人遺忘。

大甲媽、白沙屯媽祖步行南下進香,近年進香規模之大,信眾隨香之多,不只是台灣宗教盛會,更儼然成為兼具運動、觀光熱潮的文化饗宴。

媽祖信仰愈為堅定擴散,但伴隨媽祖成就的地理歷史風貌,卻離我們遠去;甚至忘了有「未過」、「難過」的虎尾溪,更忘了這條雲林母親河是四百年前台灣南北的天然劃塹,更是一七二三年分出彰化縣的大江界河。

虎尾溪原名虎尾人(favorlang)溪,涵蓋今虎尾鎮全境。一六四二年荷蘭人記載,虎尾人溪冬天水深及腰,夏日水流湍急難渡,遂選擇冬日渡河,第三年攻打虎尾人,才成功北上趕走占據北台灣的西班牙人。可見虎尾人溪的重要性,及「難過」性。

物換星移,一八八六年清領時期則以虎尾溪流域為主,納入北邊彰化縣的西螺崙背,以及南邊三疊溪以北等地,新設雲林縣。一九一○年日本人為發展蔗糖生產,截斷虎尾溪源頭,並築堤束洪整治成為新虎尾溪、舊虎尾溪,以及虎尾溪、北港溪等,導致今天我們早已忘掉走在大江大河之上,和時人堅毅渡溪進香的苦行之路。

這條過溪古道,由北向南一路越過百年的來時路,從進入虎尾墾地開始經過北溪大屯,可見綿延六公里的虎尾人溪,早已從洪荒之地,變成了虎尾高鐵站特定區,更可看見中科虎尾園區,和萬頃蔗園的滄海桑田。

   
追!台南文青小攤車
在台南有一群年輕人絕對是超級行動派,有人為了傳承一碗阿嬤的麻油酒香米糕,有人想做出足以光宗耀祖的客家菜,有人將美好的旅行記憶化作味道延續……。一起來追這些台南文青小攤車的美好滋味!

最容易出錯的動詞Get用法一次看
Get是一個很好用的字,美國人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會以get搭配其他單字,形成相當口語的說法。譬如前面的「You got me!」和「You got me there!」,看起來差不多,語意卻要看上下文才能斷定。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health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NBA TAIWAN | blog | shop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