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飲食、肥胖、醫學新知…各種你想知道的醫學健康資訊、名醫提供的保健錦囊,都在【健康e世界】。 【NOVA情報誌】帶你進入多采多姿的3C世界,每週主題深入探討,讓你輕鬆掌握最新的電腦與數位產品資訊!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財經  追星  NBA台灣  udn部落格  udnTV  讀書吧  
2018/05/28 第4246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聯合報黑白集 聯合報黑白集/不問是非,沒有團結
聯合報社論 聯合報社論/高齡社會的隱藏版經濟危機
經濟日報社論 經濟日報社論/拚經濟成效 年底見真章
民意論壇 朝鮮半島「恨」與「情」交錯 美中不懂的水平關係
台灣地緣戰略價值升 中共急封殺
聯合筆記/找回中華民國的國魂
現實的浪漫主義vs.浪漫的現實主義 國、民兩黨的美麗與哀愁
夏日電力走鋼索 運用新科技配電
賭梅雨會來 看不到盜抽地下水?
不夠無恥的人 是無法受命拔管的
葉銀華/這十幾年來,人民把錢投資在那?

聯合報黑白集
聯合報黑白集/不問是非,沒有團結
聯合報黑白集/聯合報
布吉納法索與我斷交後,蔡總統以「四問」撻伐在野黨容忍中共打壓,又對「台灣內部無法團結」表示遺憾。蔡英文的提問顯然搞錯因果:台灣內部無法團結,是因為政府施政無方、混淆黑白,和中共的打壓無關。一個政府不問是非,即難奢望國家社會團結,其實該反省的是主政者自己。

邦交國被奪,人們會不氣憤嗎?台灣被矮化成中國的一省,民眾會不感到挫折與哀傷嗎?儘管人們悲憤和挫折,並不表示大家也失去了理性;也因此,不表示民眾必須無條件支持政府錯誤的兩岸政策,更不意味全民要吞下政府施政的蠻橫和混亂。

再說,邦交國被奪及台灣被打壓,難道全都是因為對岸鴨霸打壓,蔡政府的顢頇無能則沒有任何責任要負?事實上,比起失去邦交或台灣遭矮化,更令國人感到痛心的,其實是政府官員的霸道專斷、不問是非;真正的「台灣價值」諸如誠懇、勤樸、務實、講理等美德,在民進黨治理下正不斷流失。蔡總統把社會撕裂成這樣,現在卻指控人民不團結;試問,大家要團結在什麼價值底下?

最近,人們每天都看到自己原本信仰的價值被踐踏的消息:法律被當成了政治施壓的工具,踰法濫權變成了官員的日常活動,株剿異己連大學校長、高中生都不放過,編造政績躍升到「去科學化」的程度,中國史變成了「東亞史」也只是順理成章而已。

請問,人們連信仰都沒有了,要如何團結?

   
聯合報社論
聯合報社論/高齡社會的隱藏版經濟危機
聯合報社論/社論/聯合報
正當朝野政黨為年底選舉與「團結」問題爭吵不休之際,台灣已正式成為「高齡社會」的重大訊息,一直沒有引起多少社會關注。也許社會各界對人口結構巨變帶來的衝擊,就像面對「狼來了」般的警告,已經逐漸麻痺。但不同的是,這次狼真的來了,而且備戰的時間更短了,「隱藏版」的經濟危機其實已經距離我們不遠。

自一九九三年二月台灣六十五歲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比重跨越七%的「高齡化社會」門檻起,今年三月再上一階登上十四%的「高齡社會」,這一步,花了廿五年。其間,符合聯合國定義的「老年人口」足足增加了一八二萬人,達到三三一萬人。

也就是說,在四分之一個世紀前,人口金字塔不再的警鈴即已響起,政府應從那時起就須推動各項對策。尤其,人口結構的調整及衍生的相應作為要顧及複雜的人口變化,包括生養、教育、醫療照護、公共建設、年金、移民、政治制度,乃至國家安全等,而且均非立竿見影的短期政策可見其效。但是,從現今少子化持續、長照舉步維艱、年金改革怨聲四起、世代衝突未止等現象檢視,前後六任政府顯然沒有掌握因應高齡社會來臨的黃金時間,如此蹉跎下來,不僅影響當下,更束縛未來解決的可能。

用人口結構的圖形來想像,理想的金字塔型─以幼齡人口為基底、高齡人口在塔尖,其架構的社會具有穩固的支撐基礎,且可以形成未來的中壯階層。反之,人口如果是倒金塔型,就不難以理解其經濟發展的危弱性。台灣的人口結構在一九六○年代曾是漂亮的金字塔,目前是中廣、兩頭平的壺型;以國發會的人口推估,若此情勢不變,再隔廿五年,就會接近倒金字塔了。

高齡社會不單單是個名詞,它代表的是人口結構的變化,而人口是經濟社會活動的基本要素,其改變帶來的影響將滲透於各個層面。近年政府因應的對策重心多放高齡、幼齡兩頭,也就是老年人口的照護安養,以及鼓勵生育、友善教養環境上;相對而言,較少關注十五至六十四歲工作年齡人口層的問題。其影響,雖不如扶老那麼直接而立即,卻正在點滴侵蝕經濟發展的根本,猶如隱藏版的經濟危機。

目前台灣工作年齡人口層的最大問題,就是成長緩慢,且很快就要縮減。據政府推估,工作人口層占比已自兩年前七十三%的高峰滑落,隨著總人口兩年後便可能出現負成長,其比率更將迅速下降。由於這個年齡層是社會的消費主力、生產主力、創新主力、儲蓄主力,更是扶養主力;一旦其成長之勢不再,表現在經濟活動上就是內需消費市場、生產效能、技術創新、資本累積都將失去再擴張的基礎,也就更難吸引投資。試想,這不正是近年來台灣經濟貧血式成長的病因所在?一旦惡化,經濟衰退豈不就在眼前?

高齡社會並非台灣獨有,不少已開發國家早已跨越這個門檻;然而,從高齡化社會進階到高齡社會的老年人口比率倍化時間,台灣跟日本相近,卻遠遠快於其他國家。更值得警惕的是,距離廿%的「超高齡社會」,最快八年就會到來,這比起日本的十一年及德國的卅六年都要快。台灣的高齡社會來得又急又猛,伴隨的經濟挑戰也相應到來,沒有太多時間讓政府慢慢因應,而須儘速面對。

目前政府因應高齡社會的政策分散在很多領域,一方面需要整合資源、落實政策、展現成果;一方面也要投注更多心力於工作年齡人力占比下降的課題,這是經濟成長困境的根本。現在鼓勵生育,效果將顯現在十五年後,中短期政策則應著重於勞動參與率的提升及社會人口移入的擴大,包括友善女性職場、延後退休年齡、延攬境外專業技能人才及移民政策等,都須加速研究推進。

   
經濟日報社論
經濟日報社論/拚經濟成效 年底見真章
經濟日報社論/經濟日報
行政院主計總處上周五公布最新統計數據,將今年經濟成長率預測值從2.42%上修至2.60%,原因是今年第1季GDP成長率從年初估計的2.77%提高至3.02%,加上國際經濟表現穩健,外需及內需皆同步成長。另因國際油價持續走高,將推升國內油品價格及廠商營運成本,預測全年CPI將上漲1.49%,創近六年新高。

對於未來國內經濟展望,主計長朱澤民表示,經濟成長率已連續八季正成長,目前國內景氣「穩定樂觀」,雖然經濟成長率增幅逐季走緩,「這就像是爬山,儘管速度放緩,方向還是持續往上」。對照520前後蔡英文總統及經濟部、國發會等對國內經濟相關論述,主計長的說法,其實就是要證明蔡政府執政兩年以來,儘管總體表現未盡如意,但平均經濟成長率從2014年起一路向下趨勢,到2016年執政後轉呈一路向上趨勢;去年第3季開始經濟成長率連續三季超過3%,經濟表現愈來愈好,國發會甚至強調已脫離「悶經濟」泥沼。

蔡政府對國內經濟有這樣的信心,雖然和企業及人民感受有相當落差,但毋須作太多爭辯,因為今年是蔡政府執政第三年,小英總統任期也已過半,故無論拚經濟成效如何,已不能再推給前朝留下「爛攤」;到今年底的全年經濟表現,和過去及競爭對手比較,是好是壞,就沒有任何藉口,也是見真章的時候。

不過,在經濟成長預測值上修的同時,我們也要特別提醒國內經濟的隱憂。首先,投資是經濟持續成長的關鍵要素,但去年國內資本形成衰退1.24%,今年首季更衰退1.94%,其中民間投資從去年第3季開始衰退,到今年第1季略恢復到成長0.81%,顯見經濟成長一路向上,並未扭轉民間投資低迷情勢。更令人擔憂的是,民間重大投資結構也在惡化,過去主力產業ICT、機械、石化等重大投資案紛紛向海外移轉,國內投資大幅減緩,政府所強調下一階段擔綱的重大投資案,幾乎都是風電、太陽能等能源產業,而這些投資是因為選擇非核家園的替代性投資,且很大部分收益都被外商拿走,對國內經濟體質改善幫助不大。

其次,出口產業榮景也面臨若干變數。今年第1季以美元計價的出口年增率達10.6%,連續六季正成長,是2009年底脫離金融海嘯以來第二長的出口擴張周期,但是,若扣除新台幣升值因素,出口年增率僅4.03%;由於去年出口暢旺墊高基期,再加上油價上漲導致生產成本上升,故而今年出口表現恐將每況愈下。尤其,美中貿易戰對台灣極為不利,即使雙方達成最終協議,但若中國大陸擴大自美國進口半導體等ICT產品,其對台灣出口的衝擊,將更甚於美中相互加徵關稅的效應。

再者,經濟結構性問題仍在惡化中。台灣經濟歷經扁馬兩朝16年期間,很多結構性問題積重難返,包括人才外流日益嚴重、基礎建設落伍、實質薪資倒退、年輕人淪為「薪貧族」、「月光族」等等。蔡政府執政後,未能從根本上去解決這些問題,反而在年金改革、能源改革、勞動權益改革包括一例一休、基本工資提升等,顯得操切躁進,缺乏完整配套,以致這些改革不僅引發很大爭議,且後遺症逐漸浮現。上周瑞士洛桑學院(IMD)公布2018年全球競爭力評比報告,台灣排名退步到17名,並被中國大陸再次超越,反映的正是仍在持續擴散的改革後遺症,也是今年國內經濟的另一變數。

其實,人民期待政府的是能夠有力領導未來方向,帶給企業及人民勇於接受挑戰、衝破難關的信心。扁馬兩任政府「拚經濟」,經常挑有利自己的數據、逞口舌之辯,希望蔡政府能引以為鑑,不重蹈覆轍,以強有力的領導和行動,向人民證明「拚經濟」、而不是「拚數字」的能力。

   
民意論壇
朝鮮半島「恨」與「情」交錯 美中不懂的水平關係
陳永峰/東海大學日本區域研究中心/聯合報

廿七日一大早翻開《聯合報》,一眼看到文在寅和金正恩的互擁照,作為台灣人的筆者馬上聯想到兩岸之間領導人「互擁」的可能性。只是,想當然耳,可能性極低,特別是現在的蔡英文和習近平。

「恨」因垂直關係而起,「情」因水平關係而生。這對於日常性地活在「恨」與「情」交錯下的朝鮮民族而言,知之甚明。

近來,為了跨國研究計畫的執行,和日本的韓國/朝鮮研究者一起多次「進出」朝鮮半島。朝鮮社會雖強調「恨」,但更強調「情」。對韓國有點熟悉的讀者就會知道,一種叫做「情」的巧克力餅乾,長期以來都是韓國賣得最好的甜點。一盒十二個,二○一六年賣了廿三億個,排起來足可繞行地球三圈半,產值達到四千八百億韓幣。產銷巧克力派的Orion公司說:我們賣的是朝鮮文化□的「情」與「分享」。

宣傳人員還說明,對等才能分享,否則就是給予。對筆者這種「哲學性人間」而言,簡直就是政治文化的大發現。也就是說,給予是一種垂直關係,那是「恨」的來源;相反地,「情」重視的是對等,強調的是水平關係。

沒錯,對於朝鮮民族來說,沒有分享,沒有對等,就沒有發生「情」的可能性。這一點南北韓一模一樣,也完全互相理解。南北韓從二月的平昌奧運到日昨的兩次「文金會」所演出的和解戲碼,如果不是基於「對等」以及「分享」的「情」,不可能演得如此自然。相對於每次兩岸高層公開會面的彆扭樣,南北韓之間的演技確實自然太多。

平昌奧運期間,金正恩之妹金與正(事實上應叫金汝貞)雖然第一次到首爾,但她說一點都不覺得陌生。這是強力的文化性發言,也讓她在南韓變成家喻戶曉的明星(文在寅語)。在幾乎沒有方言,也沒有少數民族的朝鮮半島所代表的文化均質性,不就是強調「一民族=一文化=一國家」的西歐型國民國家的理想型嗎?只是眼前朝鮮民族分裂成兩個以上的政治單位,文化與政治重合無方。文化性的「恨」也從這裡無限累積。

眼前,隔在南北韓之間的是「外力」。這是「恨」的垂直原理,是上下關係,是強弱關係,是一種不自由的拘束。因此,從「恨」解放(解恨)就成了朝鮮民族最強力的前進力量。

不過,處於朝鮮文化圈之外的美國和中國既不了解朝鮮民族的「恨」,也沒辦法體會朝鮮民族的「情」。所以就結果來說,最後很容易「覺得」被南北一起糊弄。特別是中國,朝貢體制的天下觀,對朝鮮半島而言本來就是「恨」的來源。只是,沒有辦法,美國和中國都永遠不會知道什麼叫「水平關係」。

   
台灣地緣戰略價值升 中共急封殺
張延廷/國防大學兼任教授(台北市/聯合報

近來中共不斷在國際社會及外交場域積極打壓台灣,不難看出中共在亞太地區的地緣戰略需求正快速上升。

在地緣戰略上,中國大陸一向有東出太平洋的軍事需要,整個中國幾乎是被半封閉的海洋所包圍,又有第一島鏈在地緣上形成隱形鏈鎖,使中共海軍難以自由進出太平洋。中共為彌補此缺憾,正積極擴張海外港口建設基地,以常態化維持駐軍做後勤補給,有意成為可在全球投射武力的國家。

由歷史觀之,崛起的強權必然會挑戰既有的強權,各領域的競逐會使既有強權做出相對反應,視為戰略競爭對手。目前美中戰略競爭格局大致已定,亦正值雙方貿易緊張,然雙方都有強點及弱點,在美中兩大強權較勁的國際格局裡,台灣便存在重要的關鍵地位。

當前美國亦視台灣為印太地區的夥伴之一,台灣與美國在冷戰期間雖然曾經合作對抗共產勢力的擴張,但自從雙方結束邦交後,美國也對台美雙方的交流設下許多政治性的限制。但美國有自身的全球戰略利益考量,近年美台關係趨於密切,因為美國認為中共是越來越大的競爭對手,自然使美國對台的政策必須相應調整。

當然,地緣政治的轉變背後有其國際框架,對美國而言,台灣戰略地位提升,理應強化雙邊合作,維持強健的非官方關係,此舉不但有助印太區域的和平與穩定,亦使台灣在有自信的條件上與中共互動。

由地緣政治板塊觀之,台灣位於南海與東海之間的咽喉,是共軍出入西太平洋最重要的地緣位置,因此統一問題被中共視為其核心利益。中共對台政策是積極在國際上封鎖台灣,目前大陸是以和統促統,來緩和要付出更大代價的武統壓力,用和平手段達成統一,再以經濟結合文化,使台灣接受中共的價值,因此台海地區目前仍是冷對抗的局面,亦面臨地緣戰略變局的不斷考驗。

我國位處太平洋戰略要衝,不論國際關係、安全環境、潛在危機等都具有動見觀瞻的角色,因此中共持續限縮台灣活動空間的原則不會改變。但對台灣而言,兩岸關係的發展必須爭取主動權,首要目標是先求自身發展壯大,才有實力維持兩岸動態平衡的能量。

因應複雜的國際情勢,國力越強籌碼就越豐厚,台灣應更積極凸顯角色,彰顯自由民主普世價值,以更多途徑爭取國家利益。在經濟全球化和貿易自由化趨勢下,通過對話協商解決分歧,爭取對等尊重、求同存異,都必須以實力開展交流,才能爭取最大發展機勢。

   
聯合筆記/找回中華民國的國魂
陳言喬/聯合報

布吉納法索與我斷交,蔡英文總統除表達對中國不再忍讓,還砲口朝內暗批在野黨與大陸唱和,她語重心長的說台灣內部不團結。

蔡總統看到了真相,當前台灣最缺的就是團結。但台灣為什麼不團結?要認同什麼樣的國家?以及台灣的出路在哪裡?這才是當前最需要釐清的問題。因為定位不明,莫衷一是,所以當布吉納法索與我斷交時,有人氣急敗壞,有人在記者會上神祕詭笑,也有人幸災樂禍,就不難理解了。

若對照中華民國退出聯合國前後的年代,蔡政府其實足堪安慰。一九七一年有十二國與我斷交,一九七二年有十五國斷交,期間還出現一個月斷四個邦交國現象,這比蔡政府兩年斷四個,不知雪崩加上斷崖好幾倍了。

不過,那個風雨飄搖的年代,政府與民間同仇敵愾,海內外同胞一心支持政府。即便到一九七八年底,美國與我斷交,當時台灣處境艱危,許多國家也不看好,但國內民心士氣高昂,海內外同胞自動發起自強救國捐款運動,十八架F5E自強中隊、飛彈快艇自強中隊成軍,這些軍備大部分是靠著民間一筆一筆捐款而來的。

當年從青年學生到工商士農等各行各業,他們對國家是有信心、抱希望的,他們相信國家會愈來愈好。也果真,台灣隨後在八十年代、九十年代經濟一飛沖天,成為亞洲四小龍。

因為,他們愛這個國家,他們也相信這個國家的領導人,他們捐款是捐給中華民國,他們更希望壯大中華民國的實力,對抗中共,走進全世界。

友邦陸續與我斷交後,蔡政府開始講國內要團結了。沒錯,外交是內政的延長,沒有團結的內部,無法一致對外,蔡政府希望反對黨或反對他的人民能團結到自己陣營。這話聽在反對人士耳裡,恐怕是訕笑嘲諷更多。

那些捍衛國家、奠定國家政經基礎、犧牲奉獻的軍公教警人士,無法認同蔡政府蠻幹,蔡政府還用刀刃拒馬阻擋抗議人士,現在好意思講團結?

當我們的外交部長召開斷交的國際記者會時,全程沒有一句中華民國,看在眾人眼裡,真不知他是哪國的外交部長,註定國內不會團結。

當中華民國還是台灣最大公約數時,蔡政府明裡暗裡卻支持台獨,放任閣員推動台獨,對那些還支持中華民國的人來說,註定國內不會團結。

美國總統川普日前主持海軍學員畢業典禮時,鼓勵並肯定他們保衛國家與美國國旗,全場士氣達到最高點。請問蔡政府,中華民國的國魂在哪裡?如果弄不清楚我們是哪一國,談內部團結就註定是痴人說夢。

   
現實的浪漫主義vs.浪漫的現實主義 國、民兩黨的美麗與哀愁
馮國豪/崑山科技大學公共關係暨廣/聯合報

在一個月連續丟掉兩個邦交國後,蔡英文總統把責任歸諸於大陸的打壓以及在野黨的不團結。其實大陸打壓台灣外交空間,是對蔡總統「漸進式台獨」的疑慮,及賴清德院長所謂的「務實的台獨工作者」的警告。

民進黨堅持的「台獨」與「廢核」的兩張神主牌,早已造成兩岸關係緊張、邦交國流失、電力不足以及經濟發展的隱憂,這已經是不爭的事實;相反的,國民黨長期堅持維護兩岸關係和諧,希望維持經濟的發展以及能源的穩定,適度有條件使用核能發電,卻被冠上賣台與傷害人民健康的印象與包袱。

目前的狀況是民進黨完全執政,而國民黨仍然處處挨打,成為執政黨推卸失敗的藉口,這讓我想到浪漫主義與現實主義。浪漫主義者具有崇高的理想,一種對夢想的不斷追求和實現的情懷;而現實主義者追求國家利益與務實作法,仔細想想,國、民兩黨又不能以單純的浪漫主義和現實主義來區分,但或可用「現實的浪漫主義」來描述民進黨,而用「浪漫的現實主義」來形容國民黨。

民進黨兩次執政後,也發現要實現這兩塊神主牌實在很困難,因此處處加入了妥協的做法。例如為了拉攏日本,希望開放核食進口;為了維持民進黨長期執政,想與主張「兩岸一家親」的柯文哲妥協;為了解決廢核後電力不足的可能,通過設立深澳電廠。其實這是民進黨為維持兩塊神主牌理想的假象,不得不對現實低頭,以維持長期執政的利益,因此可稱為現實的浪漫主義。

而國民黨骨子裡是現實主義的,他們認為要維護台灣長期的發展利益,必須維護和平的兩岸關係,為了台灣的經濟發展,必須有穩定的能源政策以及良好的投資環境。但不幸的是國民黨總浪漫的認為只要把事情做好,讓數據呈現真實狀況,就天真的認為民眾會認同國民黨的做法,因此可稱為浪漫的現實主義。

現實的浪漫主義政黨訓練出一批浪漫主義追隨者,永遠懷抱夢想,相信他們支持的政黨是有理想、是值得堅持的;而浪漫的現實主義政黨卻培養一批現實主義者,儘管已經喪失執政地位,還是很多政治人物希望能瓜分了最後的小小利益,不斷地黨內互打、自相殘殺。

對於已執政又喪失理想的現實的浪漫主義者民進黨,不必給予更多的期待。但對於曾經致力於台灣利益創造與維護的國民黨與政治菁英,是否能務實面對自己的缺失,以國家利益為前提,提出更好的兩岸對策、更好的能源及國家發展策略,內部能更加團結,提供選民與支持者更好的政策與未來擘畫藍圖,說服選民支持,給予重新執政的機會,這是目前國民黨最需要努力的地方。

   
夏日電力走鋼索 運用新科技配電
許志義/中興大學大數據中心主任、/聯合報

六月未至,五月廿七日大台北氣溫竟飆高至卅八點二度,破一二二年紀錄!炎熱促使空調用電量急遽攀升,發電廠火力全開下,造成老舊機組破管跳機事件頻傳,供電備轉容量五月份迄今已逾十天降至低於六%的供電警戒橘色燈號。

值得注意的,五月份迄今全台饋線跳脫多次造成許多地區停電,甚至波及松山機場、三軍醫院、科學園區等重要用電設施,引發各界關注是否面臨有史以來最嚴峻的缺電危機?

台電澄清「電力饋線事故停電,並非備用容量不足所導致的限電」。前者是配電設施發生狀況,如強風地震、雷擊鹽害的自然破壞之外,也包括道路施工挖斷電纜,以及設備劣化失靈等,均會導致「電力供應斷鏈」。在此情況下,即便電源充足也無電可用。

後者則是發電設備容量不足,導致電源供不應求,通常發生在用電尖峰時段,台電會實施分區輪流限電。

台電過去十年間從未因發電容量不足而造成分區輪流限電。去年八月十五日的大規模限電,係因中油輸氣管線故障,並非電源不足所致。史上最嚴峻的備轉容量一點六四%發生在一○四年五月卅一日,當天亦安全過關!

平心而論,消費者應該為第一線調度電力、維護電廠與系統正常運轉的台電眾多員工們給予掌聲。打個比方,就像服務業能使設備利用率高達九十八點三六%(僅一點六四%剩餘容量),而顧客盈門不用排隊等候,可說是供需均衡,各方皆大歡喜。

但是電力公用事業畢竟不同於一般服務業,不可如此冒險!餐廳爆滿,消費者可排隊等候或另找其他食堂。電力系統若供不應求,必然立刻缺電,其造成的社會成本遠大於多一點備轉容量的閒置成本。

相對而言,一○六年台電配電系統事故共一四九九一件,高於一○五年一四三九七件;上述事故一○六年平均每戶停電時間與平均事故停電時間分別為十六點四四與四點零九分鐘,高於一○五年的十五點八六與三點六四分鐘,顯有改善空間。畢竟用戶的角度,不論是發電端或是配電端,一樣叫停電!

具體言之,台電應該調整傳統上「重電源、輕網路」的思維。尤其配電端再生能源發電比例越來越高,先進國家電業投資重點已轉移到區域配電系統,以吸納更多的分散型發電。台電除了積極投資配電智慧化,以設備物聯網即時同步監測外,亦應藉由大數據落實「預測性維修」,逐步取代目前無法預知的「臨時性維修」,藉新科技降低配電系統事故發生。

台電更宜強化「同理心」顧客服務思維,除力求減少配電系統事故發生之外,更應加速布建智慧電表與電網,推廣智慧社區節能減碳與分散型發電系統,同時提供更多元之創新營運模式與電價誘因,鼓勵聚合商協助用戶減少尖峰用電,亦可同步降低發電端電源不足的缺電風險,共創用戶、聚合商、台電、社會多贏局面!

   
賭梅雨會來 看不到盜抽地下水?
鐘重發/教(彰縣北斗)/聯合報

十七年來最遲的梅雨至今未到,各地水庫叫急,唯澎湖和台南進入第一階段限水狀態,其餘縣市對節水毫無動作,賴揆更指示到六月底前不進入第三階段限水。明知缺水卻不厲行節水,地下水一定受到嚴重盜抽,抽地下水或許能矇過眼前難關,卻會禍害未來無窮。

在此乾旱時刻,稻子、菜園、果園若三、五天沒有澆灌,早就熱昏枯死了;尤其正進入結穗的一期稻作,此刻若無法澆灌,已空穗的稻禾讓梅雨救活又有何用。農田水利署最後一波的農田輪流供水到六月初即止,不過鄉下稻田、菜園、果園裡的地下水井,抽水馬達早已呼呼的日夜運轉,只有怕得罪農民、怕掉了選票的政府,因不想看、不願看而看不到罷了。

或許為政者料事如神,預知梅雨會在水庫用罄前一刻到來;或許為政者早已麻木無力,光處理友邦連續斷交、WHA進不去、拔管拔不掉、年金陳抗、物價上漲、喬北市長等人謀之亂,早就耗光心力,那有餘心去處理天不雨的缺水;或許為政者賭性堅強,與其此時限水而影響年底選情,不如玩大一點、賭賭看,撐到梅雨一來,啥事都解決了。

缺水就當節水,政府有責預做規畫和調度,懇請政府別再等了、別再鴕了、別再賭了。盜抽地下水,只爽了一些人,卻留永世禍害。

   
不夠無恥的人 是無法受命拔管的
林帆清/教(台南市)/聯合報

民進黨任用一名在東華校長任內便被指控貪汙、濫權、侵權、違法兼職等諸多爭議的吳茂昆做教育部長,究竟是為了推行教育政策,還是為了不擇手段拔管,大家心知肚明。現又有違法赴陸的有力證據,當初誇下海口若違法就下台,如今一昧裝傻充楞,含糊其辭,意圖蒙混過關。

且看徐國勇如何護航:「不管吳茂昆有沒有違法,管中閔不可以用別人的違法,來主張自己違法是正當的。就像一群人闖紅燈,有人被警察抓到,不能說別人闖紅燈沒被警察抓到,自己就不該被抓,或是被抓到也不能處罰,你闖紅燈被警察抓到,就是要罰!」

果然發揮其一貫強詞奪理的風格;若照徐國勇說法,應該是警察闖了紅燈才是。且一直提不出證據證明管中閔違法,卻斬釘截鐵地說他違法-我覺得你違法,你就是違法。這樣隨意陷人入罪,將「法」字玩弄踐踏至此,就是當今政府的格調。實在可怕!

潘文忠請辭,算是保住了他最後的名節。因為不夠無恥、醜陋、猙獰的人,是做不到這些事情的。

授意者、任用者、被任用者、護航者,吾見上下交相賊,共掌台灣教育也。憂哉!悲哉!

   
葉銀華/這十幾年來,人民把錢投資在那?
葉銀華/聯合報

這十幾年來,人民把錢投資在那裡?答案是買保險,亦即把錢放在人壽保險公司(壽險公司),包含各式各樣的傳統保單、類定存儲蓄商品與投資型保單。

台灣人愛買保險,除了從壽險公司與相關銷售人員之外,很便利的是向銀行理專購買,而其中又以各式各樣的儲蓄種類商品較受歡迎。台灣保險滲透度已連續多年拿下世界第一,所謂保險滲透度是指保費收入對國內生產毛額(GDP)的比率;至於台灣每人平均保費支出,亞洲排名第二,僅次於香港。

二○○四年底,台灣的壽險公司資產總額五.四兆元台幣,今年第一季增加到廿五兆元,十三年之間資產成長率達三.六倍。此一狀況,亦使得二○○四年底台灣的壽險公司資產占金融機構資產比率,從十六.八%增加到去年底的卅三.一%。由上述數據可知,在持續低利率時代,存款已不受民眾青睞,人民的資金由銀行轉向壽險公司,而使壽險公司在金融機構的重要性愈來愈大。

壽險公司資金來源有超過九成來自於保戶,對保戶的未來有保險給付的責任,因此保戶是壽險公司的最巨大、重要的債權人;而壽險公司的股東僅出一小部分的資金,以去年底而言,壽險公司股東權益僅占資產五.六%。

由於壽險公司發行的保單具有長期特性,因此在投資也要有長期配置。在考量投資期間、商品多元、收益性與足夠性,目前台灣資本市場絕對無法胃納,因此增加國外投資是必然的趨勢。以今年第一季的資料,台灣的壽險公司國外投資金額達十四.九兆,占可運用資金直逼六十六%!

原本根據保險法一四六條之四的規定,保險業資金辦理國外投資總額,最高不得超過各該保險業資金四十五%。然而二○一四年該條文做了大幅放寬,將下列金額不計入其國外投資限額,才會有目前如上述六十六%之現象。首先、也是最大的放寬是保險業投資於國內證券市場上市或上櫃買賣之「外幣計價」股權或債券憑證之投資金額,不計入國外投資限額。此項放寬吸引許多國外公司、金融機構來台發行外幣計價債券,創造了台灣的國際版債券的發行市場,保險公司為最大購買者。

其次,保險業銷售以外幣收付之非投資型人壽商品,並經核准不計入國外投資之金額。此一措施與去年、今年期間一些美元保單熱賣有關,保險公司直接收到美元,進行國外投資,比較沒有匯率風險。另外,保險業經核准設立或投資國外保險相關事業(包含銀行),不計入國外投資之金額。此一開放鼓勵金控旗下保險公司配合金控投資東南亞國家的銀行業。

過去國際利率處於非常低的水準,海外債券有較高的收益,而且又有資本利得;而股市又因熱錢湧入而處於高檔,可享受股利收入與價差。這些利益最大的獲益是壽險公司或其母公司金控的股東。但是面對美國持續升息的政策與聯邦儲備理事會資產負債表持續縮表的壓力,很多人憂心未來台灣金融最大不穩定因子在壽險公司。

此時壽險公司或其母公司金控不能一直比獲利或金控的股價,更要在這一、二年增加壽險公司的權益資本,厚植抵擋未來風險的能力;並且在意整體保險公司的風險控管、資訊透明,藉以保障保戶權益與維持金融穩定。

(本文作者為交通大學財務金融研究所教授)

   
交通嚮導Citymapper 迷路了就靠它!
在人手一隻智慧型手機的時代,地圖導航可說是最熱門的服務,Citymapper整合了來自私人企業與政府的開放資料,讓旅客規劃路線,並取得即時交通狀況。

玉石產地、絲綢之鄉──和田
和田大巴扎是南疆第二大農貿市集,規模僅次於喀什東門大巴扎。來到此處的旅人,大概會驚喜地發現,在這座南疆之南的城市裡,最負盛名的巴扎竟然座落在「臺北路」上。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health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NBA TAIWAN | blog | shop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