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文學電子報】提供聯合文學優秀作家群:蔣勳、郝譽翔、成英姝、廖鴻基等的精彩文字,讓你一次展讀! 【阿布拉電子報】分享文學性、藝術性與兒童性兼具的兒童繪本,並希望透過繪本和你一起發現孩子的世界。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財經  追星  NBA台灣  udn部落格  udnTV  讀書吧  
2018/07/23 第4283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聯合報黑白集 聯合報黑白集/賴清德的去人性政績
聯合報社論 聯合報社論/只聞好鬥蔡主席,未見治國蔡總統
民意論壇 幾流的中研院長與教育部長?
評估非核家園衝擊 勿蹈日本覆轍
蔡政府真心捍衛中華民國?
長期壟斷資源 有資格批評台大?
聯合筆記/說一套做一套
提高見警率 預防遠勝制裁
世代共榮/彈性新思維,迎向下一個台灣

聯合報黑白集
聯合報黑白集/賴清德的去人性政績
聯合報黑白集/聯合報

閣揆賴德清近日公開宣揚蔡政府政績,說蔡總統在年改上路後沒有「大肆慶祝」,反而向軍公教致謝與道歉,這就是謙卑。此話引起外界反感,連蔡英文次日都公開打臉他,說年改「不是可以大肆慶祝的事」,因為過程中有人做了「犧牲」。

賴清德屢次發言不當,引發外界嘲諷,主因是他眼界不夠寬廣,又缺乏同理心。例如,接見醫療奉獻獎得獎人時,他憑刻板印象說「男男同性戀是愛滋病主要成因」;對於長照照服員薪資太低,他要大家「當作做功德」;北部居民反深澳電廠,他聲稱會用「乾淨的煤」;民眾擔心電力不足,他回稱沒有缺電問題「只是剩得不夠多」。種種不知所云,出在他不認真看待問題,無法理解人民的感受,以為憑權力就可以做出政績。

賴揆在台南被奉為「神」級人物,但一到中央當官,立刻就洩了底。問題並不在天龍國百姓太刁,而是賴清德的政治深度一測即知,他一開口分析問題或指示政策,就露出其淺薄。正因如此,他才會把北檢起訴馬英九的三中案拿來說嘴,甚至把國民黨規畫動工的蘇花改也說得口沫橫飛。

閣揆面對問題,若以為光用脣舌即可應付過去,那人民要政府幹嘛?何況,侵害了民眾權益,還擺出勝利者之姿,這人性何在?賴清德意識形態偏執,幾度不顧身分強調自己是「台獨工作者」,弄到兩岸關係急墜。他用不帶人性的眼光談政績,莫非把人民當草芥?

   
聯合報社論
聯合報社論/只聞好鬥蔡主席,未見治國蔡總統
聯合報社論/聯合報

清理完年金改革的戰場,架構起「戰鬥內閣」,起訴了前總統馬英九,蔡英文政府節奏分明地擂起了年底選戰的戰鼓。蔡英文一次又一次說,如果我們在政府、在國會、在輿論上奮戰的議題沒有辦法讓基層理解;如果我們跟反動勢力的對抗無法讓大眾知道,那就是我們的問題。正如蔡英文在「三三會」上強調的,民進黨在經濟上的期中考成績可以接受最嚴格的考驗,但她「不允許有人用偏見來唱衰台灣」。

蔡總統不斷厲聲指責,過去的政府太怠惰;她並說,要有自信地告訴台灣人民,台灣正在變好,不必因為唱衰或假消息而妄自菲薄。她一聲令下,不僅各部會要以「打假新聞」為指標,連新任法務部長蔡清祥都要向「假新聞」宣戰。霎時間,全台風聲鶴唳,讓已殺得血流成河的藍綠戰場更添肅殺。

蔡英文顯然對自己低迷的民調相當不服氣,因而開動選戰列車,毫不避諱地到各地為民進黨參選人造勢,誓言洗刷「中央執政拖累地方」的罪名。此外,她還猛開支票,強調前瞻建設會為地方帶來大改變,要大家力挺民進黨改革。她又稱,年底選戰是「改革與反改革」的戰爭,所以她提醒大家別忘了「不知反省的國民黨」。

當總統都這樣帶頭衝,閣揆賴清德當然也立即跟進,不僅把凍結國民黨六七七億黨產當成傲人政績,還公然地將馬英九三中案遭北檢起訴當成了不得的成就,諷刺馬英九的「天龍八步」是過去「五鬼搬運」的升級。不管賴清德是「誠實」還是「愚昧」,是「直率」或是「大意」,他彷彿全然不知行政和司法的分際,赤裸裸露出一黨之私的姿態。只要能打敗國民黨贏得勝選,這個政府完全不在乎黨政分際和假公濟私。

事實上,民進黨政府已經挾著「完全執政」的優勢在打這場選戰。它不僅凍結了國民黨黨產,讓藍軍財務斷炊;更掌握檢警系統,向國民黨步步進逼。可笑的是,這完全複製了當年國民黨壟斷政經資源的手法,蔡政府卻洋洋自得,擺出高高在上的姿態要選民向它致敬。蔡英文忘情地說,年底投票是首次「沒有國民黨黨產介入」的選舉;既然如此,那民進黨到底在害怕什麼,要費這麼大功夫來打已經一窮二白的國民黨?

當民進黨政府為「改革急行軍」加添柴火之際,其失德失政的舉措也一再讓社會流失信賴。蔡總統自詡經濟成績佷好,其實這是託國際景氣復甦之福;台灣去年的經濟成長率雖有二.八九%,卻低於周邊國家。儘管股市長期站上萬點,卻是外資有感,散戶無感。出口雖旺,但民眾薪資增幅有限,加上一例一休等政策帶來的物價調漲壓力,老百姓日子過得辛苦,感受不到經濟好轉。加上投資低迷,兩岸政策一直陷在僵局,這些都是民眾對蔡政府失望的主因。蔡總統對民情艱苦視而不見,執意拚政治遠重於拚經濟,批前朝遠甚於自我檢討,如此剛愎自用,更讓人為台灣前景憂心。

上任之初,輿論即再三提醒推動能源轉型政策要慎重,但蔡政府堅持己意,不為所動。去年的大停電加上今年的各種小停電,都說明電力危機四伏,總統和閣揆只能一再作出空泛的保證,卻難讓民眾與企業界安心。蔡英文一味強調綠能轉型帶來投資與就業機會,卻完全不顧二○二五非核家園無法達標的後果,更不理會這帶來的空汙代價及國安危機。然而,一有人提出質疑,就被打成「反改革」、「假新聞」,這個政府還有聆聽人民聲音的能力和雅量嗎?

人們只看到為民進黨「黨國一家」打拚的蔡主席,看不到為中華民國存續而努力的蔡總統,以至於國家前程晦暗不明,社會分裂難平,亂象持續難安。蔡政府要用憤怒牌及威權牌來打選戰,這樣真能挽回民心嗎?

   
民意論壇
幾流的中研院長與教育部長?
莊淇銘/台北教育大學前校長(台北/聯合報

中央研究院前院長李遠哲說:台大選不出一流的校長時,有朋友問:你擔任過三所大學的校長,對李遠哲此語,有何看法?跟朋友說:我也擔任過國立大學校長遴選委員,台大校長遴選委員會的成員都是一時之選,遴選委員們經過多輪投票選出的校長當然是一流的校長人選。

通常,當有人在批評他人是二流或三流時,我都會觀察,他自己的工作本分做得如何!因為自己本分都做不好,應該先自我反省改進,哪還有時間及資格批評別人?我評價一流到三流官員,有一定的標準。首先,有骨氣捍衛該職位的立場及理念,就是一流人才。其次,為了當官,上面既然交辦了,就勉強去辦,這算二流人才。等而下之,為了討好上面,上面交辦錯誤的事情,想盡辦法抹黑栽贓要辦的對象,這就是三流人才。

台灣有兩個職位,要超然中立,遠離政治。其一,就是中央研究院。當年,蔣介石擔任總統時,任命胡適為中央研究院院長,在胡適就職典禮上,蔣介石致辭說:中央研究院不但為全國學術最高研究機構,要配合當局早日完成反共抗俄使命。胡適致答辭時,當場指正說:總統,中央研究院的工作就是提倡及研究學術,無關反共抗俄使命。胡適面對權傾一時的蔣介石,捍衛中央研究院全國最高學術研究機構的使命,真乃是一流人才。胡適任中央研究院院長期間,全心投入提升中央研究院的學術研究,遠離政治,遠離外務。

反觀李遠哲,擔任中研院長,既不超然中立,又積極介入政治。每次重大選舉都要出來發言。其次,處處介入外務。舉國皆知的一項就是「教改」。李遠哲不是學教育的,卻主導教改。結果,連監察院都因為「教改」影響國家產業競爭力,而提出糾正。朋友說:對中研院院長的職務而言,李遠哲屬第幾流,我清楚了!

那對此次台大校長任命的發言呢?跟朋友說:李遠哲當年推動大學自治,我不知道現在他為何介入台大的大學自治?一個背棄自己理念的人,又是幾流的人呢?

台灣第二個要超然中立遠離政治的是教育部長。教育為什麼要超然中立?歐洲中世紀長達一千多年的黑暗時期,就是宗教控制思想。是以,任何箝制思想的外力,都不進入校園。

蔣介石任命的台灣第一位教育部長程天放當過德國大使,他的大學自治自主理念影響著蔣介石。程天放在被蔣介石任命教育部長時,蔣介石問他政治與大學的關係。程天放舉德國希特勒的例子,當柏林大學有人批評希特勒,有人建議希特勒進柏林大學逮捕批評的人士。希特勒反對,他說,他不敢驚動擔任過柏林大學教授的哲學家的靈魂。這三位影響德國甚至世界的哲學家,就是康德、哥德及費希德。尊重知識,不讓外力進入校園,讓歐洲從黑暗大陸,而後文藝復興、啟蒙運動、理性主義,到引發工業革命,締造了歐洲的榮盛。朋友說:沒錯,不當外力不該進入校園,況且,民進黨不是長期高喊「黨政軍退出校園」嗎?民進黨任命的這幾位部長的作為,完全背離民進黨當初的理念。我知道他們是幾流的了!

   
評估非核家園衝擊 勿蹈日本覆轍
楊之遠/中國文化大學土地資源系主/聯合報

民進黨執政後能源政策以非核家園為核心,並提高再生能源及天然氣,降低燃煤的發電比例,這樣的舉措使得我國未來能源安全充滿了挑戰。

民進黨堅決廢核,國民黨支持核電。兩黨能源政策思維不同,在政黨輪替之下,能源政策擺幅加大,能源成本亦隨之增加。這種由於政黨不同,造成能源政策大幅改變的案例全球屢見不鮮。

例如美國民主黨歐巴馬總統支持巴黎氣候協定,嚴格管制燃煤發電,而共和黨川普上任,否認氣候暖化,支持燃煤發電,並停止再生能源補助。

德國民眾早自一九七○年代即開始反核運動,九八年社會民主黨與綠黨贏得選舉,施洛德總理與核電企業達成將核電廠運轉壽命限為卅二年的協議。二○○九年基督教民主聯盟贏得勝利,梅克爾總理又決定將核電廠延役。二○一一年日本福島核災後,反核聲浪高漲,梅克爾聯合政府決定關閉部分核電廠,其餘核電廠將於二○二二年除役。由於核電減少,為降低成本促使德國燃煤發電比率上升到百分之卅七,其中有一半以上係使用當地品質較差的褐煤,影響德國空氣品質。

相反的,一五年法國通過「能源轉型法案」,旨在促進法國電力結構多樣化,預訂於二五年將核能發電占比自百分之七十五降低至百分之五十。但一七年馬克宏領導的前進共和黨贏得總統大選後,決定停止該減核目標,避免危及法國能源安全。並堅定支持對抗全球暖化,以核能及再生能源做為達到溫室氣體減排目標的手段。

日本於福島核災後即將全國五十個核反應器關閉。當時民進黨首相野田佳彥宣布計畫將在二○四○年之前淘汰核電。但廢核導致日本消費者電價急劇上漲,貿易赤字增加,電力公用事業收入損失慘重,並使日本經濟陷入嚴重危機。二○一二年自民黨安倍晉三當選首相,宣布不延續零核電政策,並計畫未來增設四十一個新燃煤發電廠。

日本能源經濟研究所,近日分析比較啟用不同數量的核反應器供電情景(五座、十座、十七座)的效益,發現使用的核反應器愈多,則供電量、能源自給率、真實GDP均隨之增加亦愈多,同時單位發電成本、進口石化燃料費用、二氧化碳排放亦隨之大幅降低。這也就是即使福島核災民眾餘悸猶存,安倍政府卻仍堅持啟用核電的原因。

前述顯示即使各國能源政策常隨政黨輪替而調整,但能源安全仍為最優先考量,其次為能源成本。我國與日本之能源情勢極相似,幾乎全部仰賴進口,而能源進口成本高達總GDP的十分之一。建議經濟部能源局等幕僚單位及相關能源智庫,應以日本為例,仔細評估非核家園政策對我國能源安全及各項經濟效益之衝擊,向社會大眾及產業界公布,並提供決策階層參考,避免重蹈日本廢核覆轍。

   
蔡政府真心捍衛中華民國?
潘兆民/東海大學政治系暨通識教育/聯合報

民進黨政府是真的要捍衛中華民國主權,化解兩岸僵局?陳委會主委陳明通在華府,一方面再度重申蔡政府根據中華民國憲法、兩岸關係條例處理兩岸事務;另一方面又重炮指責中國大陸在國際社會逐漸銷溶中華民國主權,並要求中國大陸必須真誠地面對中華民國是個主權獨立的存在事實。此等捍衛中華民國主權的胸懷與氣度,令人敬佩。

然而,他的上司行政院長仍堅稱自己是台獨工作者;新上任的故宮院長,要將故宮台灣化。更令人不解者,莫過於這次安排他於論壇演講的官方基金會,在其贊助下,去年在日本邀集台獨、藏獨、港獨及日本自衛隊員等,共同參與一場宣揚「中國崩潰」的國際研討會。

如此,一面以強調捍衛中華民國主權的決心,期待化解兩岸僵局;另一方面,卻暗中支持台獨勢力與各種意圖破壞兩岸和平穩定發展的勢力合謀。中國大陸怎麼可能與建立在支持台獨、甚至是奠基在「中國崩潰」立場的民進黨政府產生互信?

這究竟是陳主委個人意見,抑或是民進黨作為執政黨,捍衛中華民國的政策宣示?實讓人難以理解,摸不著頭緒。

中華民國的外交空間愈來愈小,蔡總統執政兩年,兩岸關係不再和平穩定發展,對抗之勢如螺旋上升。這些現象在馬政府時期,不僅從未發生,還因接受九二共識,兩岸外交休兵,擴大國際參與空間,兩岸關係得以和平穩定發展。兩相對照,是誰在傷害中華民的主權?相信陳主委非常清楚,沒有九二共識,兩岸之間不可能重啟對話,兩岸難以和平穩定發展,中華民國的主權與外交空間只會不斷受傷害。

更值得商榷者,既然真心要與大陸和解,為何又嚴詞批評「中國模式」的缺陷與侷限,又暗諷大陸只會金錢炫富、耀武揚威、沒有大人應有的樣子。如此聲聲責難,火力全開的要求和解,如何讓大陸感受到蔡政府化解兩岸僵局的善意?事實上,大陸的疑慮仍在,在沒有九二共識,就無民共互信的情況下,兩岸僵局依舊。

   
長期壟斷資源 有資格批評台大?
姜文瑜/大學教授(台北市)/聯合報

李遠哲頂著諾貝爾獎的光環,卅多年來縱橫台灣學術界,不但坐擁國家供給的最優渥資源,也拉拔了一批又一批從美國返台的李氏子弟兵,占據了台灣學術界,尤其是中研院各個重要職位,長期把持國家學術資源。李遠哲主掌中研院十年,中研院預算大幅膨脹,而同一時間全國各國立大學的資源卻不斷在減少。

但是,請問中研院有做出一流的研究嗎?他一手提拔的翁啟惠、吳茂昆,拿了國家無數資源,又對台灣有什麼貢獻呢?他一手策劃而其後杜正勝執行的教改,除了造就了台獨意識,還成就了什麼呢?

尤其,李遠哲在二○○六年退休前授意中研院通過組織章程修正條款,建立所謂「諾貝爾條款」,規定凡獲得諾貝爾獎的研究員可以終身擔任「特聘研究員」,不受退休年齡限制,每月最多可領五十萬元薪水。為了杜悠悠之口,該條款又加入「或相當之全球性殊榮」的研究員,也可以享有相同的待遇,即不必退休,坐領最高五十萬元的薪資。於是,許多與李遠哲親近的研究員紛紛呈報自己也曾獲得該領域等同諾貝爾獎的榮譽,成了特聘研究員,不受退休年齡限制,坐享高薪。

這樣一個在台灣享盡榮華富貴,卻留下許多負面影響的人,有什麼資格批評台大?

   
聯合筆記/說一套做一套
陳言喬/聯合報

陸委會主委陳明通日前赴美做「有溫度的溝通」,大陸國台辦主任劉結一回應稱,民進黨不能「說一套做一套」,陸委會隨即回批大陸才是「言行不一」。兩岸互批對方,各自叫陣仍無交集。

兩年來兩岸關係急轉直下,從大陸逕自押回我詐騙案嫌犯、片面開航M五○三航路,到奪我邦交國、機艦繞台、壓迫國際企業更改我名稱等,種種作為被我方視為惡意的展現(表面兩岸一家親,實則銷溶中華民國)。

陳明通此行赴美重提蔡總統就職演說中的中華民國憲法、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並提出兩岸歷史連結與中華民族的共同記憶。除傳達對陸善意,也在告訴美國人,蔡政府努力維持現狀,仍遭到中共的無情打壓,責任不在台灣,而是中共。

但看在大陸眼裡,陳明通即使左一句中華民族,右一句中華民國,也只是一連串為蔡政府包裝台獨的華麗詞藻。這兩年來民進黨「去中國化」速度趨快、範圍擴大,聯美、聯印制中,最高行政首長表態自己是「台獨工作者」,最近連故宮都要台灣化(表面維持現狀,背地大搞台獨)。

陳明通學界出身,與大陸涉台學者熟稔,中國社科院台研所前所長周志懷等大陸學者都直稱他「阿通」,大陸學界認為講中華民國的「阿通」私底下是可以溝通的,但做了民進黨的官,阿通檯面上的話恐怕就要打個大問號。

問題就在兩岸沒有共同的政治基礎,所有的傳話都沒有意義,也沒有效度與信度。大陸要的是兩岸同屬一中、兩岸不是國與國的關係;但民進黨對大陸最在意的國家定位核心問題始終不回答,且暗地搞台獨。

兩岸關係走到現狀,是互為因果、惡性循環造成,勤走兩岸的阿通很清楚重啟兩岸對話的門在哪裡,但他即使有個人的善意,也難敵多數民進黨人的國家終極戰略—一個獨立的新國家。陳明通的「善意」也成了大陸眼中的口水。

民進黨找了大陸人脈廣的陳明通,配上「最會溝通」的海基會副董事長姚人多,兩岸依舊無解,問題還在小英身上。大陸的「聽其言觀其行」且看蔡政府要怎麼走下去。

蔡英文在二千年任陸委會主委時曾說,台灣無法逃避「一個中國」問題,從文化、地理來看,「未來的一個中國」是台灣民眾唯一的選擇,台灣沒有空間與可能性去逃避一個中國的問題。並稱,「一個中國」可能是未來五年、十年甚至更久,兩岸共同存共榮的一個體系,我們必須與中國大陸建立一個有意義的政治關係。

對照今天的蔡總統與十八年前的談話,同一人的態度竟如此天壤之別。大陸要期待蔡總統回到蔡主委身分已是不可能,但蔡英文並未告訴外界是什麼原因造成她的轉變,如果她能有套合理動人的理由和論述,或可說服並凝聚國人向心力,否則前後不一或說一套做一套,不僅兩岸關係嚴峻,也讓國人莫衷一是。

   
提高見警率 預防遠勝制裁
李碩敏/行銷業負責人(桃園市)/聯合報

如果你是循規蹈矩、自重的好學生,考試時會支持老師在場監考?還是任由其他人作弊破壞考試的公平性?

老師在場監考的目的,並非以懷疑全體學生不誠實為前提,而是站在維護公平正義的立場、萬一遇到突發事件也具備即時處置能力的中立人士,這是一種讓所有人安心的機制;就如內政部長徐國勇日前提出提升見警率的想法。卻見台大法律系教授李茂生發文批評:「台灣強化警力是不太可能的事情……上級要求見警率,一定會累死基層。」李茂生或許認為提升見警率對維護治安沒有用,但見警率有益治安的明證比比皆是。

例如,高速公路上明顯的紅白警車只要停靠在路邊,不論是否閃燈顯示值勤中,用路人心中下意識會檢查自己行車有無超速?也會提醒自己要遵守用路安全的規則。又以筆者居住的社區為例,負責社區維護的管區警員定期在家戶留下名片,方便直接聯繫,平時也常見員警兩兩一組以摩托車巡視,都讓居民感到親切的安全感。

另外,全國只要是稍具規模的社區,都會自行組織互助巡守隊,針對社區中的陰暗角落或是不良分子聚集處、容易喝酒鬧事的地點,採輪班巡邏方式,加強預防而且成效卓著,便與徐部長所提的「在犯罪熱區實施臨檢,才能有效維護治安」不謀而合。

事先預防,遠勝於事後制裁;沒有人希望治安惡化,踏出家門便擔心子女安全。我們支持提升見警率,保障每個人安心生活的基本人權!

   
世代共榮/彈性新思維,迎向下一個台灣
蔡淯鈴/得人資源整合共同創辦人/聯合報

多年以來,台灣社會對工作的想像是一元的、很條條框框的。種種工作上的僵固造成今日社會困境。

一、時間上的僵固:我們習慣的工作是朝九晚六,甚至得超時加班。台灣很少有「工作分量少一點」、下午四點下班的機會;或是早兩個小時上班、早兩個小時下班的工作。

很多孩子放學後,不是回家,而是找保母或安親班報到,一家人很難一起吃晚餐。很多媽媽因為時間上的困難,被迫工作與家庭擇一。我們的生育率幾乎是全世界最低,我們女性勞動參與率無法提升。也有很多資深人士想繼續工作,但不想一天做八小時,但不知道這樣的工作哪裡有?

二、空間上的僵固:我們相信一定要在辦公室裡,才能執行工作。人們集中於工作機會所在的都會區,很多人得花長時間通勤。也有很多夫妻、親子被迫分離—越來越多的假日夫妻、周末父母、偽單親家庭。

三、工作型態上的僵固:我們主張典型就業,一天工作八小時的全職工作,排斥非典型就業。但那些非典型、一天不能上八小時班的人怎麼辦?自閉症孩子、身心障礙孩子的父母,照顧失智長輩、癌症長輩的子女…他們可能被迫中斷職涯,甚至被迫去做更低階的勞力活。

四、年齡觀念上的僵固:我們在組織運作上,存在著讓年老資深者發號施令,年輕資淺者跟隨的文化。這種觀念,讓當主管的喜歡用比自己年輕的人,不知道怎麼帶領比自己年長的人。這也讓年紀稍長的人,面臨「年紀越大、機會越少」的困境。這個觀念,使得我們難以架構一個跨世代的團隊。

彈性工作的真意不在形式彈性,而在思維彈性。當前的台灣,在企業發展、在職場、在社會、在家庭,遭逢很多挑戰。其實,這些都是系統性的問題,要解決,我們需要整體性的新思維。把彈性的因子加入,將會看到一個不一樣的世界。

•上班時間有彈性:企業若能把開會時間集中在固定的六個小時,譬如,早上十點到下午四點。前後兩個小時伸縮給員工彈性。那麼,一對夫妻上下班時間錯開,一個人可以送小孩上學、另一個可以接小孩放學。孩子就不用上安親班。我們的姊妹,不需要為了家庭而放棄工作。

•工作地點有彈性:針對不須使用現場設備、服務現場客戶的職業類型,若實施全部時間或部分時間在家上班,工作者將不再花長時間通車而疲憊不堪,找工作不再受到產業聚落或區域發展失衡的限制。值得政府留心的是:若全部時間或部分時間在家工作,人們可以就近照顧自己的長輩、再佐以一部分的專業協助,政府所估計的長照照護人力缺口將大幅縮小。

•工作型態有彈性:中小企業可以用 part time 的方式,在可負擔的預算內聘用到好人才。而那些無法工作八小時的人,也可以找到合適的工作。

•年齡觀念上有彈性:若我們接受一個團隊可以有不同年齡的組成,那麼世代合作、經驗傳承都將成為可能。用彈性的方式工作,承接前輩的知識與經驗,交會出美麗火花。

台灣要怎麼突破種種系統性困難,社會共榮成長?我們需要的是寬廣的心,彼此信任,看到彼此的需要。卅年的民主,讓我們擁有一個多元社會;種種多元讓我們懂得彼此尊重,彼此接納。在普遍缺乏彈性認知的亞洲國家中,台灣是這當中最有條件更新思維,走向更彈性社會的國家。

   
沙漠紅塵 綠金奇蹟──吐魯番
吐魯番,一座號稱中國「最低、最熱、最乾、最甜」的綠洲城市,位處地表最年輕沙漠──庫木塔格之濱。具有悠久的葡萄交易歷史,早在兩千年前便開始大規模葡萄種植,使之成為馳名中外的「葡萄之鄉」。

沒工作也寧可流浪 「在北京有活著的感覺」
在台灣嶄露頭角的導演陳冠頤,先是被挖角到上海拍片,後又闖盪北京,但兩年多來,他坦言經常不知道下一個工作在何方,但,是什麼信念,讓他堅持留下來?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health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NBA TAIWAN | blog | shop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