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安醫週刊】提供健康新知、飲食營養等內容,以淺顯易懂的方式和大家輕鬆聊健康,落實生活中的健康美學。 【bobo小天才.輕鬆玩教養】針對家長頭痛的學齡前教養問題開闢解決方案,讓家長輕鬆地教導孩子。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財經  追星  NBA台灣  udn部落格  udnTV  讀書吧  
2018/08/16 第4301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聯合報黑白集 聯合報黑白集/慰安婦在正義的空窗
聯合報社論 聯合報社論/基本工資該調,但政府也要拿出經濟作為
經濟日報社論 經濟日報社論/資安如國安 防護要滴水不漏
民意論壇 特立獨行的新課綱… 台灣不屬於東亞?
加國遊學 看見陸韓學生競爭力
醫院防災 強化設備安全才是上策
從鐵路便當看台灣… 向日買列車 沒買到人性化服務
聯合筆記/民進黨政府為何急跳腳?
815大停電滿周年… 不缺電? 賴揆沒說的真相
課綱「去中」 意識形態幽靈再現

聯合報黑白集
聯合報黑白集/慰安婦在正義的空窗
聯合報黑白集/聯合報
台灣首座慰安婦銅像,選在八一四國際慰安婦紀念日在台南揭幕。這座由人權團體設置的銅像,坐落台南市鬧區,卻矗立在國民黨台南市黨部的土地上。綠營的反應耐人尋味,民進黨發言人說,對民間團體的自發行動「沒有評論」;台南市政府則稱,這只是國民黨的「政治活動」。

口口聲聲把「轉型正義」掛在嘴上,民進黨對慰安婦議題卻如此冷漠,甚至不屑一顧,恰恰證明它對「正義」的詮釋多麼狹隘,它對「轉型」的關注則充滿私心和選擇性。如果第一座慰安婦銅像的設立,都可以隨意貶為某黨或某團體的「活動」,那麼民進黨對慰安婦的關切又表現在什麼地方?

我們很難說民進黨不關心慰安婦議題。問題在,民進黨強烈的政治本能,使得它對慰安婦的注目停留在「工具化」的層次,而非「人道」的層次。也因此,在強調「愛台」或「本土」時,綠營多少會提到這些「台灣阿嬤」所受過的折磨;但一碰到「統獨」和「認同」的神經,它就自動退縮,把問題留在原地。原因很可笑,一為怕得罪日本,二為切割中國。

在談轉型正義時,蔡政府主動跳過慰安婦,把她們留在正義的空窗中。在討論歷史時,馬政府時代要將「婦女被迫作慰安婦」寫入教科書,卻有主張「慰安婦未必是被迫」的高中生發起抗議;而這名學生,後來成為蔡政府的課審委員。適逢課綱再修,未來慰安婦恐怕只能見諸「東亞史」了!

   
聯合報社論
聯合報社論/基本工資該調,但政府也要拿出經濟作為
聯合報社論/聯合報
勞動部今天將召開基本工資審議委員會。根據相關部會釋出的訊息,時薪可能調漲為一百五十元,月薪調幅則在四至五%之間。但勞資之間的期待值,仍大異其趣:勞團要求時薪調到一八二元,月薪至少應為兩萬八;商總則認為,先前兩次調漲基本工資幅度已超過五%,希望這次不要超過二%。

正值年底選舉在即,可以預料,這次基本工資的調幅只會大不會小。從最近蔡政府推出一系列「政策買票」的作為看,這個基調顯得鮮明。進一步看,我國近廿年來薪資水準一直低迷不振,落後其他競爭國家甚遠。以目前的法定基本工資看,月薪為二萬二千元,時薪為一四○元,皆嚴重偏低。如果在台北市,領取這樣的薪資的人其實已落在「中低收入戶」的門檻,屬於「貧窮線」範圍。也因此,調高基本工資勢在必行,必須讓有意願工作的人能領取一份足以養家活口的收入。

這次調整基本工資,如果時薪能從一四○元調高到一五○元,幅度雖然有七%,但實質不過增加區區十元,只是錙銖之數。亦即,若依新制計算,一個人一天打工八小時,一日所得不過一千二,一天實際僅增加八十元。這樣的所得,其實幾等同開發中國家的水準,資方應該沒有理由拒絕。或者換一個說法,給自己的同胞一個有尊嚴的待遇,也算是企業主向勞動者致敬的心意吧!

但在支持基本工資調升的同時,我們也要提醒:低薪只是台灣經濟發展困境的面向之一,蔡政府不要以為調高基本工資便責任已了,卻忘了自己創造良好投資環境及經濟轉型的責任。許多民進黨官員和立委普遍存在一個天真的幻想,以為只要快速地提高基本工資,就可以帶動企業調薪,解決台灣低薪的問題。事實上,調高基本工資如果真是一劑萬靈丹,那麼,行政院長賴清德何不直接宣布提高基本工資到他宣稱的平均薪資四萬八千元,效果豈不更佳?

而如果賴清德覺得基本工資一舉提升到四萬八是不可能的事,那就表示他承認薪資基本上必須反映市場的現實,取決於產業的競爭力和勞動者的工作能力,不是人為加工或任意喊價的結果。那麼,賴揆即必須想想,除了在最末端拉升基本工資,還有什麼是政府可以做卻沒有做,或者投資人和勞動者想做卻被政府綁手綁腳的事?

追根究柢,台灣低薪最主要的根源,是有六成就業人口集中於進入門檻較低的服務業,這六百多萬人的平均年薪低於五十萬元。由於技術需求低,某些這類服務業人口很容易被外勞或打工學生取代,形成弱弱相爭。另一方面,一些台灣原本擁有良好技術基礎的製造業,則因環保及社會抗爭等因素未能獲得良好而合法的處理,以致許多新的投資被迫外移,在台灣接單卻在海外生產,包括許多外資對台灣裹足不前。如此一來,不僅造成產業空洞化,更造成「根留台灣」的虛假化。民進黨長期利用社運團體造勢從而取得政權,最後卻被自己在環保、勞運上的諸多口號束縛,幾乎不知如何發展經濟。就這點而言,民進黨作為台灣低薪的禍源,責任恐不輸於它所指控的資本家。

只談調高基本工資,卻不提如何發展經濟,說穿了就是「不想耕作,只想收穫」的心態。蔡英文總統年初曾說,基本工資提高到三萬元是她的「夢想」;行政院副院長施俊吉隨即附和說,每年若調高八%,四到六年間即可望達成。說起來簡單,但要問的是:如果政府每年創造的經濟成長只有二到三%,那麼每年基本工資調高八%的實力從何而來?包括時代力量喊出基本工資月薪二萬九,時薪一八七,這難道是選季的拍賣行情嗎?

沒錯,基本工資應該調升;但政府除了拿鞭子督促企業,自己也得拿出作為吧!

   
經濟日報社論
經濟日報社論/資安如國安 防護要滴水不漏
經濟日報社論/經濟日報
世界級半導體企業台積電8月3日爆出電腦病毒感染事件,台積電總裁魏哲家於證交所公開說明,表示此次電腦感染病毒,沒有內鬼,也沒有駭客攻擊,純粹是內部操作疏失,將含有病毒的新機台未掃毒就連網,未來很快會推出防呆裝置,這種錯誤不會再發生。根據估算,這次中毒事件對第3季營收影響大約2%,影響金額約新台幣52億元,這也是台灣單一企業因資安事件造成損失的最高紀錄。

此次事件所以受到全球矚目,除了台積電在半導體產業的龍頭地位,牽連的上中下游廠商及供應鏈相當廣泛,是否對於全球資通訊相關產品市場會因為延遲出貨而產生重大衝擊,各方都相當關心。此外,令人憂心的是,台積電在資訊安全上的投資與控管絕對是業界的標竿,其都會發生這樣的事件,其他防護相對脆弱的公司或產業恐怕也很難倖免。

由於目前網路連結的普遍性,各種產品、裝置及機器設備逐漸串連上網,金流、物流及資訊流關係緊密,類似台積電因一部機台設備中毒,而影響其他機台與系統而讓公司生產停擺的事件,絕對有可能再度發生,這類的資安事件,小則影響企業的營運,大則衝擊到整個產業上中下游,甚至牽連到整個社會的穩定與安全,必須謹慎。

以金融體系為例,一旦遭遇資安攻擊當機停擺,輕則無法進行信用查訊、跨行交易、證券買賣及結算,衝擊企業營運及民眾權益,重則影響國家經濟及社會秩序;又如醫療衛生體系,其為維護民眾健康的第一道防線,若被破壞或無法立即恢復運作,勢將影響人民生命安全。

未來物聯網(IOT)的蓬勃發展,不管是城市、學校、工廠與家庭,抑或各類的移動裝置,如手機、汽車及無人機等,預計全球將有數百億個裝置聯網,只要其中有一個端點被病毒感染或侵入,整個系統都將受波及。以智慧家庭為例,不管是冷氣、冰箱、電燈,甚至浴室裡的智慧牙刷被病毒感染,恐怕整個家庭所有的設備與網絡,甚至社區及城市都將大受影響。今年7月在日本上映破票房紀錄的電影柯南,即以「IOT恐怖攻擊」為電影主軸,嫌犯透過病毒讓包括電視、微波爐、烤麵包機等裝置損毀或爆炸,造成民眾極大的恐慌,雖說是電影,但劇情卻一點也不虛誇,極有可能發生。

此次台積電中毒事件雖說造成該公司不小影響,但也提供我們一個深刻反省的機會,若能藉由此次教訓提高政府、產業及民眾對資訊安全的認知與警覺,學費才不致白繳。以下提供幾點建議:

首先,隨著新興行動科技的發展,民眾及企業員工採用終端裝置的多元化已成為不可逆的趨勢,政府與企業未來更將面對無所不在的多元穿戴裝置,潛藏的資訊安全威脅勢必更加嚴峻,因此在資安的防護上,也就更需要政府、企業與社會的全面共識和全員參與。惟有從使用習慣與企業文化中,逐步養成使用者的風險意識與資安防護能力,才能夠將可能的損害降至最低。

其次,政府目前正積極進行各種公共雲的建設,企業也在如火如荼的建置各種雲應用,希望提供企業內或給民眾更方便的使用,如何有效提供安全防護機制以確保相關系統與資料的安全性,也是重要課題。建議政府組成資訊安全輔導團,協助政府相關單位與產業提升防護等級。

最後,如何建立應變作業流程,讓災害時間縮短,快速回復營運,降低損失,也是當急之務。例如金融與醫療系統均倚靠電信與電力維持資訊機房、資訊設備的運作,更仰賴網路系統的傳遞資訊;一旦系統失效,將嚴重影響金融與醫療體系的運作,應將之視為國安議題般重視與防範。

   
民意論壇
特立獨行的新課綱… 台灣不屬於東亞?
陳蔡間/文史工作者(台北市)/聯合報

高中歷史新課綱通過,我哈哈大笑:修得好、修得好。

首先台灣不屬於東亞,很好,反正比台灣更東邊的菲律賓也沒列入東亞課綱中。前輩學者曾從人類學、語言學證明台灣是南島民族的起源地,與婆羅洲、新幾內亞、帛琉、索羅門群島、玻里尼西亞群島、復活島一系列的民族同源,所以台灣劃歸東南亞或大洋洲都很合適啊,原生族屬不同於納入東亞的中國、日本、韓國、蒙古的種族啊!從此可以大聲的特立獨行的昭告,台灣不屬於東亞。

既然如此,台灣史要以土地原住民族為起始。雖然缺乏文字記載,但藉助人類學與考古學的研究,能讓我們仔細觀察台灣各族的歷史、生活習尚,至少總該勾勒三千年的生活型態、產物、族群遷徙吧;卑南文化固然耀眼,巨石文明也應說明,至於千年來台灣所見貿易性質的中國陶瓷器、印度系玻璃珠等物質文明,可說明台灣的海洋性格。

四百年前入侵且將台灣文明拉進現代化世界文明的荷蘭、西班牙、日本、中國人,都應從其掠奪與創制角度公平的描述與批評,若為鄭成功道歉,就該為荷蘭人道歉;若要向藍色政府伸張正義,也應同等對日本、荷蘭吶喊土地正義;若讚頌八田與一,便別忘了向曹公圳、瑠公圳致意。

總之,讓有思考能力的高中生們能同時看到不同時期的外來政權所施行的鎮壓、安撫與建設,省思其中的手段與因果。歷史全面的事實不應只為政權服務,面對歷史的態度更重要。漢人多數的現狀與閱讀漢字寫成的教科書來討論台灣島嶼的歷史,這已是足夠深邃的議題;新移民參與這塊土地,也應以歷史的包容態度來建立多民族的台灣。

至於考古家們過去為台灣古文明所定義的龍山文化、彩陶文化要如何與東亞的陸地區域分割呢?雖然傷腦筋,還好課綱的中國只有短小的篇章,夏商周沒有了,其他豐沛的新石器時代文明起源議題更是擱置不論,所以台灣史也可避掉尷尬的考古史實。

歷史課綱的東亞史,要如何討論八千年間土地主人的變換與來自周邊民族的關係,確實是不容易編寫。每支民族都有其糾葛的發展史,文化也不是強弱單向的傳播。將以哪本令人信服的著作為基調,頗讓人好奇。而要簡單、扼要、清晰、正確且短時間內寫出東亞文明的發展與關係,須是現代哪些史家執筆,亦讓人拭目以待。

當教科書終於印出時,應是所有文化人都想手執一冊來認真學習,並認真針砭一番吧。

   
加國遊學 看見陸韓學生競爭力
王秋今/清大中文系博士生(竹縣竹/聯合報

去年到加拿大私立國際語言學校,就像一場地球嘉年華,十幾個同學來自十幾個不同國家,對於認識民族特色有很大幫助。我的同學來自俄羅斯、義大利、巴西、美國、越南、土耳其、以色列、非洲…

每個國家文化差異都極大,久而久之,能準確判斷出國籍。語言學校很少台灣學生,幾乎沒有中國學生,今年才知道,中國不願意學生申請國外私立學校。

今年我到多倫多大學附設語言學校遊學,大部分學生來自亞洲;中國、韓國、日本幾乎壟斷這所加拿大第一學府。應是這些國家的大學政策,鼓勵學生走向國際化,提供優惠補助,所以都是集體遊學。

我的同學雖然不是來自亞洲名校,但是素質極佳,企圖心很強,尤其是學習態度,我也要很用功,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能並駕齊驅。像是來自杭州的大一學生,每聽見新單字立刻記在筆記本,還贏得單字冠軍;韓國外語大學的大四學生,多次進出電腦教室,只為了讓兩分鐘的介紹食物能盡善盡美,每個活動都表現出色。來自日本的女學生,不只是打扮得漂漂亮亮,還一早抱著海報修修改改,將POP的專業設計發揮得淋漓盡致。這些亞洲學生的表現,令我大開眼界!

我得知集體遊學的中國學生,都有大學補助;申請俄羅斯遊學更完全免費,學校還資助了一百多人。韓國學生也是學校鼓勵集體遊學,由就讀大學支付一半的費用。

台灣公私立大學有補助學生遊學嗎?我問加拿大的台灣學生,都是自費。從中國和韓國鼓勵國際觀的高等教育,可以想像未來競爭力。

   
醫院防災 強化設備安全才是上策
鄭世岳/嘉南藥理大學公共安全及消/聯合報

台北醫院大火,疑似電動床或床墊的電氣短路引起。大家的矛頭都指向人為疏失及救災不利,很少人去檢討硬體設施因缺乏安全裝置而引發火災。每當發生重大災害,相關單位往往都是檢討人為疏失的部分,追查失職人員的責任,很少人會去檢討環境或設備的安全問題。

要求人員不能犯錯以防止災害發生是不切實際的,因為只要是人就會犯錯;如果機械設備在人犯錯時仍能維持安全的狀況,達到本質安全的條件,這是安全的最高目標。發生災害即時的應變與救災是必要的,但如果能事先做好安全防護的措施,讓災害不致發生才是上策。

二○○三年發生阿里山小火車翻覆事故,檢察官前往事故現場勘查後,發現是車務人員沒有將連結機車和客車車廂之間的貫通煞車系統「角旋塞」打開,導致煞車失靈以致下坡時車速過快,車廂撞上山壁,才會發生這起意外,造成重大死傷。

鐵路專家歸結出三大疏失,指出林務局相關人員完全未依標準作業程序操作,既未依規定開啟角旋塞,開車前也未進行氣軔測試,才會釀成這起重大車禍,相關失職人員被以業務過失起訴;但如果火車的煞車系統不檢討改善,把失職人員撤換掉,難保新的一批人員不會犯同樣的錯,事故還是會重演。若一開始火車的煞車系統就有安全設計,在煞車系統異常時火車即無法發動,這起事故便不會發生。

台北醫院的火警事故並非偶然,在檢討護理人員延誤通報及疏散救災不力的同時,更應從引發火災的電動床或床墊之安全性進行檢討,強化醫療院所環境及設施安全。檢討人為疏失、追查失職人員是無法根本解決問題的,必須從環境、設備本質安全化著手,才能真正確保安全。

   
從鐵路便當看台灣… 向日買列車 沒買到人性化服務
林志彥/日語導遊(台北市)/聯合報

日前出國,為避免塞車影響搭機,特別搭北捷到台北車站換乘機場捷運。時值正午,飢腸轆轆的我,記憶湧現台鐵便當,尤其是十足入味的滷大排更是垂涎三尺,特別找到台鐵便當本舖,想買物美價廉的六十元便當,結果所有便當全賣完了。再問門市人員何時會補貨?竟輕描淡寫回說「不知道」。

途中又經過高鐵便當販售處,同樣買了滷大排便當,售價卻是一百元。菜色雖然相對出色,但是主菜排骨卻不帶骨,少了啃骨頭樂趣。上了機捷,正想大快朵頤時,看到禁止飲食標示,煎熬了將近四十分鐘,便當的餘溫逐漸散去,心中怒火卻逐漸上升。

到日本之後,一路從機場快線到市區地鐵,從沒看到有禁止飲食這種不符合人性的標誌。民以食為天,餓了吃,渴了喝,天經地義。在日本服務業「お客様は神様です」(客人就是神明)早就被奉為圭臬。

試問飲食會影響行車安全嗎?如果增加清潔工作量,可以增收清潔費啊!再者,如果可以設置夜間婦女車廂,為何不能設置飲食車廂?北捷站距短還可忍受,機捷以捷運為由,全面禁止飲食,而台北到航廈直達車動輒卅五分鐘以上,高鐵從台北到桃園只要廿二分鐘,卻可以飲食。

問我出國前為何不在機場用餐?除了近年進駐的超商外,航廈內其餘餐廳可是「貴參參」。反觀日本,從機場到地鐵站內餐廳,賣價與市區相差無幾。站內販售的便當,更沒聽說會販售一空,收銀機可顯示庫存,店員也會積極補貨。

科技來自於人性,機捷巨資跟日本買高科技列車,卻沒買到人性化服務精神。為了列車整潔,漠視人的基本飲食需求;台鐵便當賣到「缺貨」,每年還得用稅金去貼補營運虧損。如果下游店員和上游供應鏈不動如山,全民就得繼續供奉這些神明。

別人從沙中看世界,我從鐵路便當看台灣。前瞻建設編列大筆預算在軌道設施,但有通盤考慮乘客飲食需求嗎?老字號的台鐵便當為何會供不應求?高鐵便當售價一定要高人一等嗎?桃捷動輒半鐘頭以上搭乘時間,為何不能飲食?軌道建設我不懂,市井小民只懂得「吃飯皇帝大」,誰可以給我這基本的權利呢?

   
聯合筆記/民進黨政府為何急跳腳?
林修全/聯合報

年底縣市長選舉,民進黨選情恐怕非常告急,才會讓身兼黨主席的蔡英文總統急忙想要親自出手。

距離年底地方選舉投票,還有三個多月,原本應該是壓軸、最後才出面幫忙拉抬聲勢的蔡總統,如今開始馬不停蹄下鄉趴趴走,親自為參選人站台,甚至派出幕僚姚人多替民進黨台北市長參選人姚文智輔選。

不僅如此,行政院長賴清德抓到空檔,頻往中南部跑,甚至把行政院核定的政策當利多,刻意選在與民進黨參選人同台時大放送,絲毫不避嫌;總統府秘書長陳菊也不顧身分,擔任蘇貞昌競選總部主委;一時間,府院高層為了拚年底選舉,全體總動員。

民進黨緊張這場選舉是必然的,因為這是蔡總統執政的期中考;然而,府院黨檯面上、檯面下動作頻頻,背後所隱藏的訊息,意味著民進黨已陷入苦戰,所以提前傾巢而出。

民進黨是中央政府的執政黨,不過,現在顯然「執政包袱」遠遠超過「執政優勢」。因為年金改革,讓軍公教人員不滿;勞基法修正案立場反覆,違背與勞工的承諾;農產品價格直直落,惹來農民的抱怨。過去兩年多的時間,民進黨已將軍公教勞農全部得罪光了,聲勢滑落谷底,部分縣市選情雪上加霜。

不僅士農工不挺民進黨,就連商界對執政黨的兩岸政策也有諸多怨言,而且行政部門為了刺激經濟成長,不斷喊話希望調高基本工資,企業界一樣吃不消。

再撇開職業類別,從年齡階層來看,四十歲以上的選民向來較不青睞民進黨,相形之下,民進黨過去最常吸引到的青年族群選票,這次明顯出現警訊,面臨大幅流失的危機。

截至目前為止,民進黨的造勢場合上,看不到這群年輕人的身影,多數青年對於政府拋出的托育、學貸等優惠政策,一樣無感,畢竟無法解決低薪的問題,只提供短期的補助,最後結果仍無法真正脫貧。

傳統選票出走、又招攬不到新選票的窘境下,蔡總統怎能不急?只是民進黨和行政部門若不能對症下藥,重拾選民的信心,就算民進黨最後勝選,結果也只是建立在國民黨的失敗上,那到總統大選前,執政黨就會一直急跳腳。

   
815大停電滿周年… 不缺電? 賴揆沒說的真相
葉宗洸/清大工程與系統科學系教授/聯合報

報載行政院長賴清德十三日邀請工商業界代表一同參訪台電林口電廠,即便業界領袖當場要求政府重新考慮使用核電,賴揆仍於致詞時表示,「二○二五年非核家園是既定政策,再生能源足以填補核能發電,台灣的電絕對夠用」。事實上,賴揆上個月接受電子媒體專訪,談到五缺的缺電問題時,便已抱怨「剩的不夠多,把它渲染為缺電,而且大肆渲染,甚至影響民心、影響投資,這個實在是不必要。」

執政黨習慣性推卸責任已非新鮮事,但把民眾與工商界對缺電的憂心,歸責於所謂的「渲染」,只能說政府的鴕鳥心態已到無堅不摧的地步了。試想,如果沒有經歷去年的八一五全台大停電,如果沒有經歷今年五月以來因降壓供電所導致的頻繁跳電,民眾會如雪崩般地對政府的能源政策失去信心嗎?

政府寄予厚望的再生能源發電,尤其是太陽光電與風力發電,想要完全取代基載核電,非得搭配大規模儲能設施不可。對於幅員廣大且水力資源充沛的國家而言,這個問題不難解決,歐洲國家如瑞典與德國,均可透過抽蓄水力設施的大量建置,達到儲能的目的,遇到發電過剩或是供電不足的情形,更可透過歐陸電網加以紓解。

反觀台灣,我們已經沒有腹地可供增建大量的抽蓄水力設施,更沒有鄰國電網提供任何支援,適用於台灣的大規模儲能裝置只剩技術尚未成熟的超大型液流電池或超級電容。據此政府更應透過「以核養綠」,一方面繼續使用穩定且便宜的基載核電,另一方面則穩健、不躁進地擴充再生能源,同時提升相關研發的經費規模,以加速儲能技術發展。為有效抑制碳排與空汙,以核養綠才是將火力發電的裝置容量控制在可接受範圍的有效作法。

至於賴揆口口聲聲強調的不缺電,到底真相為何?為消除民眾的缺電疑慮,賴揆曾說,明年開始從北到南,包括林口電廠、桃園大潭電廠、苗栗通霄電廠及高雄大林電廠都陸續並聯後,明年有把握備用容量率可達十五%,達到社會要求。

事實上,明年新增機組只有林口新三號機與通霄新二號機,大林新機組早在今年加入實質發電,大潭新八號機則規畫在民國一一一年才會上線,而這還是工程進度嚴重延宕的第三座天然氣接收站依然準時完工的情境下方能達成。其實,賴揆的宣示中遺漏的是,明年有大林五號機及協和一、二號機等三部火電機組必須除役,新增機組與除役機組的裝置容量相抵後,也不過增加廿萬瓩的裝置容量。請問賴院長,明年的備用容量率要如何從今年的十%以下提高至十五%以上?

八一五大停電事件已滿周年,想要以綠廢核的政府在面對再生能源及相關儲能技術發展進度嚴重落後時,端不出任何具體有效的作法來解決眼前的缺電問題。目前供電占比超過十%的四部核電機組停止運轉日,有可能便會成為供電災難的開始之時,一個負責任的政府絕不會允許這樣的事情發生。

   
課綱「去中」 意識形態幽靈再現
吳展良/台大歷史系教授(台北市)/聯合報

台灣有這麼多優秀的歷史學者,而「社會科領域研修小組歷史分組主持人」找的是政治大學歷史系副教授金仕起,置全國無數資歷更佳的教授與研究員於不顧,很難讓人相信這不是政府企圖以「意識形態」操控歷史領域的教學。

我想政府會起用金仕起,主要是因為他是一○四年反課綱微調的健將;當年課綱微調被批評過於政治化與意識形態化,如今該課綱既廢置,政府不找比較中立學者,卻找一個反方向的人物,朝自己的意識形態修訂,請問與自己當年批評的對象又有何異?

台灣的國小課程目前已無中國歷史、地理與社會。國中階段才二個單元的中國史,共零點六冊講五千年歷史,極為粗略。如今高中階段又將中國史的歷史敘述去除,改成專題式教學,美其名曰「更關注中國史跟其他區域的互動,培育全球視野」,事實上,是讓學生無法瞭解中國史的特質。

金仕起說:「畢竟現在的教學困境,學子在歷史課上,只了解中國史,卻不了解中國跟其他周邊的互動關係。」這與事實正好相反。在如此少的時數下,現在的教學困境,首先是學生無法瞭解中國史,遑論其他。

在一個全球化時代,我們不反對「關注中國史跟其他區域的互動」,然而課綱的專題內容實在太偏重這一方面與金先生所特別關注的社會史,這將造成中國史基本特質大量失落。政府一方面在課綱中大力提升「台灣史的主體性」,一方面努力解構中國史主體性,這不符合史學所要求的客觀呈現,顯然係以意識形態主導國民教育。

這十幾年來,從小學到高中,四百年的台灣史可以螺旋式學習三遍,而五千年的中國史卻縮減至此,擺明了是以政治力去控制年輕人的國家與文化認同(反對「用歷史教育操控國家認同」正是金先生與許多反課綱微調健將當初反對王曉波先生的核心論點)。台灣主流思想主張自由民主開放,多年來反對國民黨以意識形態控制歷史教學。如今民進黨同樣以意識形態操控歷史教學,豈不應該大加批判?

既然主張自由民主開放,台灣的未來,充滿著變數,我們就不應替年輕人決定他如何選擇,而應該給予他們足夠的必要資訊與能力以進行選擇。請問台灣史與中國史目前的教學時數比例,可以提供必要的資訊嗎?我們的國家還叫中華民國,台灣的歷史文化與中國密切難分,影響台灣未來最大的要素,必然會是中國大陸。在這種情況下,縮減中國史至此,不僅影響他們對於台灣與中國大陸過去的認識,並危及國民未來的判斷與選擇。這樣過度意識形態化的歷史課綱,已嚴重傷害自由民主開放的基本原則!

   
一窺《摯友維尼》中的人生哲學
《摯友維尼》是一部給大人看的幼稚電影,並不需要喜歡維尼才能看,它的劇情簡單也可預料,卻幼稚得很溫暖,要傳達的訊息更是值得多想想。如自己的人生,還是要自己去思考、自己去走。

天與水之歌 難以掌握的天氣
目前的天氣預報可以使民眾知道明天的降雨機率是百分之多少。透過客製化天氣服務,更可以得知明天在哪個地方會下多少毫米的雨量。但如果想知道早上這一陣大雨再過幾分鐘會停?那可能就為難預報人員了。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health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NBA TAIWAN | blog | shop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