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薩爾瓦多與台灣斷交,改與中國大陸建交後未久,美國即採取了罕見的大動作,召回美國駐巴拿馬、多明尼加與薩爾瓦多大使及臨時代辦,聲稱是為了了解三國決定與台灣斷交的原因。此一動作,一方面可以解讀為美國行政部門在國會壓力下的友台與挺台的表現,二方面,更多地是折射出了美國對中國在拉丁美洲擴大影響力的警惕。
據了解,去年巴拿馬決定棄台親中,美國駐巴拿馬大使菲利直到巴國宣布前一小時才獲悉;今年薩爾瓦多與台斷交,自然讓美方擔心,仍承認台灣的拉美國家會不會也很快拋棄台灣?果真如此,中國的影響力就長驅直入不僅是南美洲也同時是中美洲了。
因此,台灣海峽兩岸即「小兩岸」當局在國際事務上的博弈,自然就牽動到了太平洋兩岸即「大兩岸」的中美兩國在全球大棋盤上的博弈了。
這讓我們很容易聯想到「門羅主義」。美國那種「臥榻之旁豈容他人酣睡」的心態是不難想像的。
一九七九年中國決定改革開放,中國GDP在全球的排名很快在二○一○年時取代日本成了全球第二,如無太大意外,到二○三○年前後取代美國。
一如美國,當美國是世界老大時,它的「利益疆界」覆蓋了整個地球。如今中國開始崛起,在從老二邁向老大之途中,勢必也將不斷擴展它的利益疆界。中美兩強將會在越來越多的地區或領域,出現博弈與衝撞。現在大家目睹的,才只是開始。
中國的實力及勢力向全球擴展,理論上不外兩個途徑,一是陸,二是海。具體到眼下大家所看到的,就是「一帶一路」─陸上及海上絲綢之路。
陸的概念,就是從中國出發,向南及向西,經東南亞、南亞、中亞、西亞、中東,再延伸到歐洲及非洲,將一個從來就是抽象的「世界島」(亞歐非整塊大陸地)概念,通過「軟」(自貿區)及「硬」(基礎建設)兩方式建構成為事實。
海的概念,則是要讓中國勢力「出」四大洋: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及北冰洋。今年初中國發布了第一份《北極白皮書》,提出北極政策,目的之一即是打通陸、海之外的第三條(冰上)絲綢之路,入北冰洋;目的之二,是進一步經由北冰洋從北方進入大西洋。與此同時,中國也加強與非洲(如中非合作論壇)及拉丁美洲關係,則是分別從東與西兩面進入大西洋,這也正是美國召回三國大使,開始警覺的背景。又與此同時,陸、海兩條絲路當然都與進入印度洋有關。
最後,是太平洋。美國在太平洋東岸,中國在太平洋西岸,但過去一百年,美國幾乎把整個太平洋打造成了它的內海,向西一直到中國家門口,中國當然不能容忍。中國勢必要出太平洋,第一步就是出第一島鏈,這就與台灣有關。這即是「大兩岸關係」與「小兩岸關係」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