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非得打動人心不可,否則難以持久。物理性的力,令人懼怕,例如地震、颱風,但是來得快去得也急,實證上沒有一直吹的颱風,也沒有一直震的地震。
中國共產黨最新版的「告台灣同胞書」猶如一場習近平總書記個人的「九二共識」獨奏會。對習近平而言,「九二共識」簡直已經如同信仰一般。宗教式地認為沒有「九二共識」,台海沒有和平。沒有「九二共識」,兩岸關係無從發展。只是,不好意思,「九二共識」既無神力,也無魔力。特別是在信仰全面後退的「後現代」台灣,宗教式的福音傳送,斷無打動人心的可能。
戰後以來,就台灣史的社會構造而言,就是中華民國及隨之而來《中華民國憲法》的台灣支配。在這□,不管中華民國或《中華民國憲法》,都將中國共產黨排除在外。
而中華民國台灣支配的法理「權原」來自中華民國對清帝國在國際法上的全面繼承。也就是說,日本二戰敗戰的結果,就是帝國日本與清帝國間的甲午戰爭戰後處理條約(馬關條約)的廢棄,也就是台灣、澎湖及其附屬島嶼的中國復歸。
「一個中國,各自表述」是馬英九政權之後,中國國民黨對「九二共識」一再複誦的定義。這□所說的一個中國的中國,毫無疑問,當然是繼承了清帝國,但是「還沒有」或「未曾」全面被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的中華民國。
原本,對於台灣社會而言,全面繼承了清帝國台灣利權的中華民國是「自」還是「他」;是「內」還是「外」,說明不易。但是,在「觀念中國」與「實證中國」全面衝突的今天,唯一清楚的是「實證中國」的外部化,已然確立。
在台灣史的發展路徑上,與台灣發生關係的「他者」的敗退,必然成為台灣史前進的動力。例如西班牙、荷蘭、鄭氏王朝、清帝國、日本殖民帝國,甚至到眼前的「中國」國民黨,盡皆如此。而且,所有外來勢力,只要來,都會走。既然一定會來,也一定會走,所以既不需強力對抗,也不需用力驅逐。
習近平先生一定知道筆者「正在」說什麼,因為這是馬克思的語法,和習先生剛剛在《告台灣同胞書》中講過的「祖國必須統一,也必然統一。這是七十載兩岸關係發展歷程的歷史定論,也是新時代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要求」,在語法上一模一樣。
政治,在中國可以不感人,不過,在台灣不行。所以,「實證中國」與「觀念中國」的全面對決,在台灣已經無可避免,而兩者的同時敗退也已注定。也就是說,處於「現代」最高潮,執著於「現代」手段的習主席及其智囊們,確實不可能理解「實證台灣」的「後現代」美學。
毫無疑問,台灣史的社會構造早已習慣了「現代」的敗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