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UZIK古典樂刊】提供最新古典音樂訊息,以及有趣的音樂小知識,突破你對古典音樂的想像。 【聯安醫週刊】提供健康新知、飲食營養等內容,以淺顯易懂的方式和大家輕鬆聊健康,落實生活中的健康美學。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財經  追星  NBA台灣  udn部落格  udnTV  讀書吧  
2019/01/22 第4411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聯合報黑白集 聯合報黑白集/林佳龍的小動作
聯合報社論 聯合報社論/賣萌、撒錢與卡關是蔡政府的續命仙丹?
經濟日報社論 經濟日報社論/實質薪資倒退17年 警訊浮現
民意論壇 韓國瑜快輪 帶出台灣海運思維
開放鯖魚捕撈 不能黑箱作業
聯合筆記/聘管後…「打管」拖棚演出
趙春山/國民黨何必為九二共識畫蛇添足
山手線爭議 依鐵路法中央出錢
電力北送爭議 用電問題須共同面對
你知道已經空汙了嗎?
年改微修 心態不改 政權無望
稅收超徵 何不大方獎勵回收?

聯合報黑白集
聯合報黑白集/林佳龍的小動作
聯合報黑白集/聯合報

辨別一個政治人物的胸襟及器識,從一些小地方就可以看出來。台中市的「山手線退件事件」,顯示林佳龍這方面不及格。

林佳龍在台中市長敗選卻意外當上交通部長,沒多久,就宣稱國發會已將山手線「退件」。國發會隨即澄清,是要求「補件」而非「退件」;林佳龍才改口說是補件。至於中央是否全額補助,林佳龍則態度保留,說山手線是競爭型預算,要台中市盡快補提計畫。

「補件」與「退件」一字之差,卻有千里之別,林佳龍應該不致分不清楚,他卻故意弄錯。何況山手線是他一手催生,也在其任內送出計畫;他卻用「退件」來嚇唬現任市長,只能說是不雅的小動作。總之,林佳龍既擔心自己的規劃案不被盧秀燕接納,又擔心自己的成果被她搶走,所以故意來此一招,也為自己留下「相罵本」。

這已非林佳龍首度如此操作。他二○一四年當選台中市長後,立即宣布廢掉了已上路的台中市快捷公車BRT,因而引發爭議。為此,不僅台中市先前的投資全泡湯,還得賠償一億八千多萬元給廠商。原因無他,BRT是前任市長胡志強留下的建設,阿龍不想繼續推。

一件是「你做好的,我上台要廢掉」,一件是「我規劃的,不讓你順利做」,都凸顯林佳龍的私心太重,把攸關民生的交通建設當成政治鬥爭的籌碼。先前外界質疑他不適任交通部長,從這次小動作,似可看出端倪。「勝選清算,敗選報復」,他做了壞示範。

   
聯合報社論
聯合報社論/賣萌、撒錢與卡關是蔡政府的續命仙丹?
聯合報社論/聯合報

蘇內閣成軍後首件要務,就是要求閣員「簡政便民」拚溝通,因為民眾的耐性大概只有十秒鐘。蘇揆帶頭衝臉書,勞動部長也卯起來網路開金嗓,科技部長更抱著獨角獸玩偶賣萌直播,連蔡總統也衝西門町開網路。一時間,官員群起拚網紅,網路點閱成為政績重要指標。

蘇揆要求閣員和「最近很厲害」的副院長陳其邁多學網路操作。自高雄敗選後,「邁邁」靠著愛貓「陳小米」博得不少網路讚聲,喝咖啡與吃火鍋橋段更博得「暖男」美名。不少部長都群起效法,只是點閱率欠佳,徒讓人有東施效顰之感。

民進黨選舉遭「韓流」重創,痛定思痛,因而開始重視網路效應,這是可以理解的事。然而,民進黨真的只是輸在「不夠萌」嗎?真的是網路操作技不如人嗎?則恐怕未必。擅於運用網路的台北市長柯文哲即提醒:「網紅不是人人能當的」。拿實際的選戰經驗看,蘇貞昌在新北市長選舉中「電火球」的宣傳設計,網路聲量怎會比不上「厚友誼」?民進黨在高雄大敗,難道只是因為韓國瑜那隻小柴犬嗎?

民進黨檢討敗選,一則把責任推給網路假新聞的攻擊,所以蘇內閣要在網路上反守為攻;二則賴清德也提到基層民眾對經濟成長無感,於是蔡總統一度主張要發五百億紅包,讓低收入戶能分享成長紅利。賴清德在任內最後一次院會,也大搞擴大內需方案,要透過各種補助政策大撒錢,務求讓民眾「有感」。

然而,台灣已不再是像港澳那樣「錢淹腳目」,許多政策經費都捉襟見肘,政府債務也很驚人。因此,不還錢只撒錢,任誰都看不過去,輿論反彈,蔡政府只能喊停。但五百億元紅包叫停,節能家電補助的紅包卻不能停,只是中央不出錢,要地方政府負責。原因是,去年中央已補助地方政府經費,但因執行率不佳,許多錢沒花完。簡言之,蔡政府一心想著用補助討好百姓,卻連撒錢的本事都沒有。政府想要擴大內需,讓民眾有感,卻不知道如何才是正辦。

賣萌不行,撒錢無方,但民進黨政府很在行的事,就是「卡關」。去年「卡管」卡了一年,不讓台大有校長;而今葉俊榮幫忙解了套,蔡總統還後悔沒打電話叫停,顯然還卡得不過癮。於是,監委彈劾的腳步隨後跟上。

除了卡人,也可以卡案。去年為了拚選舉,中央對台中市的山手線的規畫一路開綠燈;台中市十一月提出可行性研究,交通部立刻急送行政院,都沒問題。不料,選後該案馬上遭國發會嫌棄,「要求補件」。有趣的是,蘇內閣卡山手線,是因為「林市長」計畫不周所致;但「林市長」而今儼然已搖身變成「林部長」,非但不反省自己的計畫疏漏,卻官腔官調訓飭新市府快提新計畫。手段之粗魯,也屬官場奇聞。

蔡政府要卡的,豈僅是山手線而已。蘇貞昌已責成陳其邁成立「中央地方協調會報」,此一協調究竟將「不分黨派以成事」,或是「藍綠分明以卡事」,仍有待檢驗。國民黨地方十五縣市共同發聲已成定局,「協調會報」的設計,至少扮演緩衝作用。藍縣市有意力推大陸市場,蔡政府則極力強調兩岸事務為中央權力,還派陸委會主委陳明通到地方溝通,就怕「地方包圍」成真。問題是,在民意亟盼拚經濟下,民進黨政府卡得住嗎?

賴清德在下台演說時,倡議建立「以國家利益優先的政黨文化」。話雖說得動聽,但民進黨若反求諸己而捫心自問,它自己做得到嗎?且看蔡政府對二○一八大選新民意的回應,不僅用「敗將內閣」向民意示威,還用盡民粹手段賣萌、撒錢、卡關以求續命;然而,對於民眾不滿的錯誤政策卻完全不動如山。這種只講「統治術」的政黨,如何修復自己的品牌形象?

   
經濟日報社論
經濟日報社論/實質薪資倒退17年 警訊浮現
經濟日報社論/經濟日報
行政院主計總處日前發布去年11月的薪資統計,全體受僱員工經常性薪資(即本薪、按月津貼等月薪)的「平均額」,已連續12個月增幅突破2%,初步推估去年前11個月的經常性薪資年增2.61%,透露近一年來廠商調薪積極的訊息,值得欣喜。

但若考量物價因素,初估去年前11月的「實質經常性薪資」僅為38,179元,依然低於2001年同期38,320元的水準,又顯示薪資成長趕不上物價攀升的速度,仍然掃不掉薪資倒退17年的陰霾,亦凸顯自2010年起頻繁調整基本工資的短期作為,長期之下仍屬微不足道;調高低技能勞工的待遇,無助於提升全體的薪資水準。

更何況,近年來受薪階級因房價偏高而傾向租屋,導致外食費用偏高,但該費用在消費者物價指數指數中占的比重不高,即物價上漲的真實情形比統計數字更嚴重,因此近年的實質薪資統計數值更與民眾的真實感受相去甚遠。也因此,蔡總統說「把22K送進歷史的灰燼」,似乎淪為文青式的政績宣傳,既蒼白又無力。

再從結構面來看,顯示近年來的勞工年齡結構和產業結構呈現明顯的連動變化,年輕人大量投入低薪的服務業,從而拉低整體薪資,可知提高服務產業的附加價值,實為未來拚經濟的重點。此外,去年非經常性薪資年增率高達9.3%,創近四年來最大增幅,遠高於經常性薪資成長率,且又以紅利、績效獎金的部分較多,加班工時僅1,811元,反映廠商近來傾向採取「低底薪,高獎金」制度,正面看是用來激勵員工提高生產績效,負面看可能是為了減少勞動成本,包括為員工提繳的勞工保險、退休金等,或因應一例一休的衝擊,以降低加班費負擔;更可能是雇主看壞未來經濟情勢,就怕經常性薪資若調漲,一旦景氣惡化再降下來會有難度,不得不在薪資結構上彈性調整。

因此,未來經常性薪資恐怕會繼續陷入停滯不成長的窘境,勞保保費難以成長且面臨破產,總體消費也將低迷,政府可能又要花費鉅額福利支出來收拾殘局,我們建議蘇內閣注意下列幾個警訊,及早應對。

首先,台灣陷入低薪的困境,其實早已印證了國際經濟的「要素價格均等化定理」(FPE),也就是透過生產要素的移動或商品交易,最終都會使所有地區的生產要素價格趨近相等的道理,尤其台灣屬於小型開放型經濟體系,在國際化的趨勢下更難以倖免。因此,一定要徹底檢討改進教育、職訓體制,具體提升勞工的技能和生產力,國發會、教育部、科技部和勞動部如不拿出具體作為,只會修改課程大綱或提高基本工資,就是嚴重的政府失能。

此外,政府的產業政策,一定要以創造就業或提升勞工生產力為前提。但賴內閣臨去秋波,經濟部為加速企業導入智慧製造,竟然祭出營所稅優惠方案,企業可在當年度投資智慧化機械設備支出5%限度內,或三年內支出金額3%限度內,二擇一抵減應納營所稅額,此政策根本就是傷害勞工。

眾所周知,智慧機械就是引用人工智慧(AI),企業面對遞增的勞動成本(包括一例一休、勞保保費等),基於提高生產力的自利動機,本來就會積極引進智慧機械,獎勵投資智慧機械的產業政策只會鼓勵企業以機器人生產,不是壓抑工資,就是製造更多的失業,導致所得分配更惡化,社會福利負擔更沉重。台積電前董事長張忠謀數次針對AI的衝擊提出警告,認為未來只有極少數的科技人薪水非常高,其他九成的人薪水會變很低,建議政府要找社會、經濟的專家進行整體性的通盤研究;比爾蓋茲甚至明白主張應對機器人課稅,以彌補勞工失業或低薪的損失。蔡政府只想幫5+2政策作業績,樂於提供錦上添花的產業政策,卻疏於關懷勞工如何受到傷害,實在是不智之舉。

   
民意論壇
韓國瑜快輪 帶出台灣海運思維
華健/海洋大學輪機工程系教授(基/聯合報

高雄韓國瑜市長上周末參加高雄直航福建平潭的快輪首航典禮,船上載運二千二百萬農漁產品要賣到對岸。韓市長再次強調:貨品出去,是發展高雄經濟的重要關鍵。

這次快輪可將高雄貨物在九小時後運抵平潭。可期待未來台灣貨物可直接運往對岸的將不只平潭,而也不只能將東西運出去,還能用船將人帶進來。但願隨著高雄藉由海運加速人、貨在兩岸之間流通,能讓政府早日看清船運在台灣整體運輸系統中扮演重要角色的潛力。

當今台灣,船運始終只能扮演跑龍套的角色。只有在離島和颱風過後陸上交通受到阻隔,才會想到海運這最後選項,實堪稱對將「海洋立國」、「海洋精神」常掛嘴邊當政者的特大號打臉。

船運為公認最具效能的運送方式,且在遭逢天災等造成道路中斷時,海路也可立即發揮替代運輸功能。開創渡輪服務並視情況擴充容量,相當容易立竿見影。渡輪運輸系統很有彈性,經營者可視需求擴充或調整航線,並且可逐步進行。尤其今天的船舶容量與功能,都可配合實際需要量身訂製或採購,僅小部分客、貨運量交由船舶運送,即可有顯著獲益。除紓解陸上交通流量,其附帶減輕的道路受損與維修、整建成本,皆相當可觀。

歐洲過去卅年間便持續整合海上公路系統網,致力將貨運從擁擠的陸路推向水路。對於大部分皆屬短程(五百公里內)的台灣海岸運輸而言,極具縮短旅運時間,同時提供舒適旅程的潛力。對於已充分具備相關港灣條件的台灣而言,拓展海運所需增加的基礎建設投資與營運成本也極低。

此外,當今政府以能源轉型為目標,獨立且潔淨的電力來源及智慧電網等發展要件的進度,亟待大力追趕。而海運的發展,正可扮演重要的示範角色。

不可否認,船舶燃燒大量劣質燃油,足可對陸上空氣品質構成重大衝擊,亟待改善。而其中落實靠港船舶停止船上發電機運轉改由岸上供電,是收效關鍵。

美國環保署推估,一艘船舶接用岸電,在最佳情況下整體汙染物排放可削減達九十八%。目前歐、美、亞洲已有許多港口強制要求造訪船舶接岸電。不久的將來,世界各港口都會極力要求造訪郵輪大幅降低排放,到時不提供岸電的港就不會有造訪價值。因此,台灣各港相關硬體設施及法規與落實等,皆亟待推動。

不過,這些岸電來源,若僅限於高雄興達、基隆協和及台中的火力電廠,則將在能源與環境議題上自相矛盾。藉由港區智慧電網的發展,可同時顯著提升能源效率,並有助於擴大使用再生能源。建議政府及早規畫,由天然氣與再生能源等潔淨能源組合成的港區獨立電力系統,透過智慧電網以最大化的能源效率,提供靠港船舶與港埠設施的電力需求。並在運轉成熟後,以此為示範,推廣到農工等其他專區。

   
開放鯖魚捕撈 不能黑箱作業
李武忠/農漁經學者(台北市)/聯合報

漁業署擬開放一百噸以上扒網漁船進入鯖魚主要產卵場─蘇澳外海「紅火心」捕撈八十天,引發爭議。保育團體憂心此舉會嚴重破壞鯖魚資源量,部分學者亦擔心過去辛苦保護的成果毀於一旦;鯖鰺漁業協會秘書長則表示目前方案是經產官學評估後的決策。該紛爭是否成為蔡總統迴廊話題,值得關注。

我國沿近海漁業資源日漸枯竭,在遠洋漁業作業環境日益艱困下,加強沿近海漁業資源的養護,讓漁民能安心在家門口捕魚,是未來漁業發展及政策推動的重要工作。而鯖鰺是我國近海非常重要的漁獲來源,占近海漁獲量的一半,如何透過有效養護,生生不息永續被利用,需要靠產官學研共同努力,在科學證據的原則下,積極尋求共識,才能創造多贏的局面。

目前爭議焦點在於開放鯖魚主要產卵場之一的「紅火心」,讓大型扒網漁船進入捕撈八十天,卻未見總量管制,也沒有強制性的卸魚申報規定,更沒有相關罰責,保育團體憂心會渴澤而漁,而這樣的憂心並非無的放矢。

對此漁業署應該委請水產試驗所及相關研究機構,進行實地調查分析研究(而不是由漁船主提供資料),取得「紅火心」產卵場資源動態資料、國內鯖魚總資源量變動、總捕撈數量變動、每個月份捕撈數量、水文變動資料、魚體型變動等科學數據,作為政策制定的重要依據,並以此與漁民充分溝通協調,才不會淪為各自表述,甚至政治角力,無助鯖魚資源的保護與永續利用。另,針對鯖鰺漁業協會指出,開放捕撈是經產官學評估後的決策,漁業署也有必要對外說明原委,不能黑箱作業!

光靠增加海洋保護區數量並不足以達成海洋生物多樣性的保育目標,必須社區實際參與保護區的管理,才是海洋保護及魚類資源復育成功的關鍵;遺憾的是目前國內對於漁業資源管理仍偏重於單一經濟魚種的管理策略。當前國際對於漁業資源管理利用的主流,朝向以在地漁民自主性管理為主,加上政府公權力執行的共同管理模式,此種「由下而上」的管理模式不僅監督成本大為降低,還可以藉由漁民豐富的經驗,配合實際復育技術,讓漁業資源管理利用更具實效性,也可以達到資源永續利用,值得台灣政府積極推動。

蔡政府要讓漁民與民眾理解漁業資源永續的重要性,並願意主動配合漁業資源管理制度,光靠法令規範不足以成事,必須透過日常教育宣導,讓它成為民眾生活與思維的一部分。正如美國阿拉斯加居民深知,唯有實行可持續發展的漁業政策,他們子子孫孫才能永續以漁業為生,台灣漁業保育也應該建立這樣的共識!

   
聯合筆記/聘管後…「打管」拖棚演出
許俊偉/聯合報

去年幾乎「上映」一整年的台大校長遴選案,原本外界以為隨著管中閔在今年初就任台大校長,可望讓「拖棚」多時的歹戲暫告段落。沒想到,監察院意外「同場加映」,還上演一齣不知所云的彈劾戲碼,讓管案在新的一年未見落幕。

去年耶誕夜,教育部前部長葉俊榮送給台大和管中閔一份耶誕大禮,對外宣布「勉予同意」聘任管中閔,當時葉俊榮還在記者會上許願,「希望二○一九年『反管』、『挺管』等字串消失」。

但二○一九年才登場沒幾天,葉俊榮就要大失所望了。就在管中閔一月八日上任後沒多久,監察院隨即在一月十五日通過彈劾案,指管中閔擔任政委、經建會及國發會主委期間,在周刊匿名寫評論,每月固定獲五萬元薪資,屬於違法兼職。

該案在監察院的調查過程,相關權責單位對引用的法令各有解讀,看法也不同,即使彈劾理由無法全然取信外界,監院照樣透過「策略」讓彈劾案投票通過,足見其窮追猛打的決心。

法界人士研判,該彈劾案隨後送司法院公懲會處理後,能不能成案還是未知數,即使成案、做出一些處分,應也不至於撼動管中閔的校長位置,但拔管不成照樣要「打管」,恐怕只會讓外界嫌惡。

也難怪台北市長柯文哲在與「館長」陳之漢開直播時,忍不住說「連續劇還沒有演完,天啊」,還說「要怎麼樣都可以,就是不要再拖了,拜託」。柯P的反應, 也是外界很多人的直覺想法。

蔡政府去年底之所以峰迴路轉聘管,外界解讀是因管案被視為民進黨九合一敗選原因之一,為設下停損點、清理戰場,即使反管勢力仍在,也決定不惜得罪獨派團體,轉而讓管中閔上任。

聘管後照理可望止血,沒想到「打管」部隊熱力加演、拖棚演出。包括監察院後續會再提出完整的調查報告,接下來公懲會怎麼處理管中閔,勢必也會讓管案繼續演下去;除此之外,難保不會還有其他「安可」演出。

有學者發文諷刺說,「管中閔校長是上帝選來毀滅民進黨的嗎?」這話看似酸文,卻值得民進黨和不甘放手的反管勢力深思,蔡政府既已「聘管」,未來歹戲若繼續,恐怕只會是民進黨連續執政的阻力。

   
趙春山/國民黨何必為九二共識畫蛇添足
趙春山/聯合報

聽說國民黨擬研議補強原有「九二共識、一中各表」的兩岸論述,加入「民主和平」、「兩岸雙贏」或「經濟雙贏」等內涵。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個人認為,國民黨的這個想法,像是畫蛇添足,只會無端造成民眾的混淆,實應三思而後行。

中共領導人習近平在《告台灣同胞書》發表四十周年紀念大會上的講話,重提「九二共識」、「統一」和「一國兩制」等概念。民進黨見縫插針,把「接受九二共識」和「一國兩制」劃上等號,暗示這就是主張統一和接受了對岸對統一後的兩岸制度安排。建立這樣的邏輯,讓蔡英文總統在民進黨未進入選戰之前,對兩岸關係的論述就已搶得先機;國民黨對此覺得有苦難言,而對岸則認為民進黨是在刻意曲解,無事生非。

九二共識本來就是人為創造的名詞,它的出現就是為了處理當初兩岸民間交流延伸的公權力問題。九二共識發揮的功能是讓事務性的協商能持續下去,它的精神在於兩岸對「一中」做出「互不承認主權」和「互不否認治權」的詮釋。就因為雙方存在這種心照不宣的理解,才能讓一九九三年四月新加坡「辜汪會談」順利舉行,也讓馬政府執政八年期間的兩岸關係,出現了「大和解、大交流、大發展」的局面。

習近平在講話中把九二共識和國家統一的概念掛勾並非新意,這在一九九二年十一月海基海協兩會的文書交往中,就已出現了這樣的連結。習這次突出兩者的關係,是要強調九二共識的作用不能原地踏步,只為兩岸關係的「求同存異」服務;而必須與時俱進,發揮兩岸關係「聚同化異」的功能,也就是為雙方今後展開的政治性談判服務。

蔡英文總統基於選舉考量,把九二共識戴上「一國兩制」的帽子,讓對岸覺得事態嚴重,因此才有國台辦發言人馬曉光一月十六日在記者會上的澄清。他特別把兩會函電往來的文件加以並列,強調當時海基會的表述是「在海峽兩岸共同努力謀求國家統一的過程中,雙方雖均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但對於一個中國的涵意,認知各有不同」;海協會的表述則是「海峽兩岸都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努力謀求國家統一。但在海峽兩岸事務性商談中,不涉及一個中國的政治涵義。」

馬曉光此刻還原九二共識形成的背景,對於台灣朝野政黨都有非比尋常的重要意義。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馬曉光的談話凸顯了海基會對「各表」的堅持,以及對岸對此沒有承認,但也沒有否認的事實。民進黨不承認有九二共識,但不能對歷史的事實刻意視而不見。民進黨或有川普政府的大力支持,但必須了解,美國同時期待兩岸展開政治對話。因此,民進黨必須設計一套方案,做為與對岸恢復協商的政治基礎,否則蔡英文總統即使未來勝選連任,在民共雙方沒有存在任何互信的政治基礎下,兩岸關係也有從目前的「冷對抗」,急轉直下為「熱衝突」的可能。

面對民進黨運用九二共識展開的宣傳攻勢,國民黨情急之下頓時亂了手腳,有人想把九二共識改頭換面,有人居然把它視為選舉的包袱,避之唯恐不及。為今之計,國民黨必須站穩堅持「九二共識、一中各表」的立場,並且應該把它過去對於維持兩岸關係和平穩定發揮的功能,和民進黨在沒有九二共識的施政結果做出比較,用簡而易懂的文字向民眾說明。(作者為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榮譽教授)

   
山手線爭議 依鐵路法中央出錢
馮駿松/退休人員(新北市)/聯合報

台中山海線環線計畫(山手線)究竟做與不做,從九合一大選後就吵得沸沸揚揚。前台中市府將山線與海線連結,列入前瞻計畫,可行性研究報告在去年十一月由交通部報行政院,總經費為七○九億元,台中市政府配合分攤須編列一一八億元預算支應。現台中市政府主張暫停計畫,除非中央全額負擔經費。國發會以計畫內容粗糙,舉出整個計畫是否必要、計畫經費超逾舉債空間等廿二處疑慮,需交通部及台中市政府仔細評估後補件澄清。所以正本清源,除了技術評估該不該做外,爭議癥結仍在「錢」由誰出。

翻開鐵路根本大法「鐵路法」來看,第三條就說「鐵路以國營為原則」;第四條「國營鐵路,由交通部管理」;第十條「全國鐵路網計畫,由交通部擬訂,報請行政院核定公告,分期實施;變更時亦同」。第廿四條「國營鐵路因業務需要,得由交通部報請行政院核准,依法發行公債或借用外資」。

從「鐵路法」規定,鐵路計畫係由交通部規畫擬訂,從無由地方政府提出計畫之必要。中央政府興建鐵路,經費短缺時即使發行公債或借用外資,也從未規定要地方政府配合編列預算出資。讓我們回想,花費巨資興建的台灣北迴線、南迴線鐵路,有無要宜蘭、花蓮、台東、屏東縣政府配合出資?如果當年需地方出資,可能北迴線、南迴線至今應還是無影無蹤。再看台灣現在環島鐵路中,能指出哪一段是中央、地方聯手出資的嗎?

山手線鐵路既是前台中市政府提出的計畫,願意配合出資興建,提出前也應評估現有設施是否不合用,如不合用,能否修建符合所需,再不行才應該會想到做新的,驟而提出願意配合出資興建新鐵路,是不是市庫經費太多了?

   
電力北送爭議 用電問題須共同面對
盧展南/中山大學電機系教授(高雄/聯合報

部分環團及地方政府希望位於轄區內的電廠發電,只提供給該區域使用,這種想法無助國家經濟發展及可靠的電力供應。

穩定供電對我國經濟發展至為重要,國內諸多講求電力無法中斷的公司,如台塑、中油、中鋼、台積電、康寧玻璃等大電力用戶,廠內皆有大容量的發電備用機組。若採汽電共生發電,除提供自己工廠內之用電外,並將多餘電力輸至電網,這些公司絕不會自絕於系統,皆與台電系統做併網運轉。當廠內發電機故障時,可立刻藉由大電網支持,減少重大經濟損失。同樣的道理,過度強調區域電網或中電、南電不北送的做法,是不經濟也不是可靠電力供給應有的作為。

過去日本十家電力公司所擁有的電網即是所謂區域電網,各電力公司有各自的負載供應區域及發電機組,各區域有高的備用及備轉容量,過去雖有高壓輸電線連結,彼此間較少電力融通。但自從電業自由化後,更多區域間聯絡主幹線建置,滿足區域間的電力融通,才能維持更經濟更可靠的電力供應。

如果因為區域發電多於用電,就不想將自有的發電能力協助其他區域,則建議符合這條件的區域可考慮自成一家電力公司,自行維護運轉其系統,看看是否是好的電力供應策略。世界各地大概很少看到因為區域性汙染問題限縮與大電網的電力融通。若感到為人作嫁不公平,則除考慮時間電價外,建議政府可採區域或節點電價,反映區域間考慮空汙及長途輸電損失後的用電成本差異。

限制中電或南電北送的論點,主要認為火力發電造成空汙嚴重。對此問題,中央及地方政府、環團及台電應正本清源,一起檢視空汙的各種來源。經濟部補助的「AI空氣汙染城市治理緊急應變平台計畫」,利用最先進的空氣汙染感測設備及資通訊技術,偵測大區域即時空汙狀態。建議經濟部宜善加利用該平台,監測火力發電廠是否造成空汙嚴重狀態,並驗證發電廠友善降載後對空汙改善的實際成效,對症下藥。若真有成效則須持續進行降載,但也須避免減損電力供應可靠度換來低的空汙改善效果之情況。

用電設備越來越多,供電緊澀時有所聞,減少發電無法配合大家想過更舒服生活的期望。若火力發電是空汙的罪魁禍首,關心環保的大眾就應正本清源,督促政府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及建築物節能標準,鼓勵大眾適時地節省用電。而台電若須準備大量的備轉容量,保證供電充裕,就需用現有最有效的技術改善空汙問題,而超超臨界發電機即是各國所採用的方法之一。選舉已過,用電需求不斷成長的問題終須共同面對,大家宜考量整體國家發展,避免持續虛耗。

   
你知道已經空汙了嗎?
劉彥良/研究生(嘉縣中埔)/聯合報

日昨,打開門窗向外望去,彷彿來到迷霧仙境,打開手機APP一看,台灣西半部幾乎遭空汙淪陷,補班日後僅存的周末假日又泡湯了,只能待在家裡躲霧霾。

耳聞台灣多地舉辦路跑活動,看著這些跑者暴露在霧濛濛的空汙裡,甚感難過,難道主辦方沒告知空品已達到「對所有族群不健康」嗎?再望向室外,很多人不曉得是「無知」還是「未知」,就連口罩也沒戴,成了貨真價實的「空氣清淨機」,不免讓人捏把冷汗。

台灣對於霧霾的認知僅在這幾年才逐漸建立,如對PM2.5的標準:台灣於一九七五年實施空汙法,監測對象包含懸浮微粒PM10、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等,但PM2.5卻直到二○一二年才予列管,整整晚了卅七年。而且根據環保署資料,台灣「參考」世衛組織建議,訂定PM2.5空氣品質標準,日均值為卅五微克/每立方公尺,但世衛組織的日均值為廿五微克/每立方公尺,還真的只是「參考」而已?

今年初空汙法修法上路,AQI空氣品質指標達到二百以上,也就是「紫爆」非常不健康等級,將會透過手機警報提醒民眾減少戶外活動。韓國AQI在一五○以上就發警訊通知,台灣真是「高標準」。以十九日為例,台灣高達十三個監測站(六縣市)亮紅燈達到AQI一五○以上(對所有族群不健康等級)。

希望環保署不只是「參考」世衛組織標準,更應「比照」它,甚至再嚴管標準,讓民眾不至於糊里糊塗在髒空氣中活動。不只是透過手機通知,其他如報紙、電視、廣播等,充分讓民眾有「知的權利」。民眾可以此作為是否外出及配戴口罩的參考。

這些還僅是治標而不治本,不論是外來的或是內部製造的霧霾,前者是難以避免的「外患」,環署仍需提前因應,大幅限縮本島製造的汙染源,如火力發電降載、嚴格取締烏賊車,甚至禁止二行程車輛在霧霾天上路,上述都需官民配合,並且提早因應,而非每次AQI超標才採取行動。

   
年改微修 心態不改 政權無望
王清厚/退休公務員(台中市)/聯合報

民進黨去年九合一選舉,受年改的衝擊,重挫大敗;面對二○二○總統、立委選舉,不敢再掉以輕心,是以年改微修,綠營呼聲響起。

年改實施以來,軍公教怨懟聲浪排山倒海,甚至綠營反年改的立委,也期期以為滋事體大,宜從長計議,只是不敢勇於出面反對。選舉大敗,乃在少數綠營人士意料中。

數十年陳疴老案,有那麼急於短短一、二年內完成嗎?渠等改革影響經濟層面乘數效果至深且鉅,軍公教勞,士農工商,人人均為受害者,執政部門有何評估?迄今尚未見及。

長期低薪,經濟不振,人才外流等等,才是蔡政府要立即解決,刻不容緩的嚴肅議題。可惜近二年多來執政未見富國利民之成效,反倒急砍軍公教年金,難道無視國家向下沉淪均貧嗎?

年金改革事涉全國各行各業榮衰,年改後廣大軍公教節衣縮食,至於休閒旅遊娛樂,能省則省。社會百業不受影響嗎?經濟不衰退嗎?恐低薪再低薪,也不是年輕人所樂見。

逐年削減年金,退休軍公教日漸老邁,其養老照護費用反相對增加;屆時不足敷應,恐又加重其子女負擔,又製造無數的家庭經濟問題。

綠委只盤點出公教補償金、再任者停領月退門檻等爭議,喊出「滾動式檢討」,不排除在新會期拋出修法,回應民意,藉以嬴得選舉。吾人認為只此微修,激不起漣漪,於事無補,於選舉無助;執政當局應順勢而為,趁機而行,重起爐灶,秉持尊重民意與法律原則,全盤檢討;否則恐又重蹈覆轍,失去政權也不意外。

   
稅收超徵 何不大方獎勵回收?
熊家誠/蛋雞農(台中市)/聯合報

令人納悶,這兩年中南部街道巷弄隨處散落紙箱、寶特瓶、鐵鋁罐,過往這些環境垃圾都是拾荒者經濟的來源。近十年紙類回收價從每公斤六元跌至三元,寶特瓶更從十四元下跌至三元,鐵類從十五元慘跌剩四元,仰賴資源回收為生者,收入剩三分之一,除非花三倍力氣回收三倍重量,否則難以維生。

二○一八年軍公教調薪百分之三,勞工基本薪資上調均悄悄牽動萬物齊漲,對照資源回收物賣價反向下跌,庶民經濟更形困頓。

政府規畫要將稅收盈餘,分享給經濟弱勢者,惟各項「分紅辦法」卻無法博得認同,質疑是政策買票。早年政府為獎勵寶特瓶回收,獎勵金一只二元,民眾回收意願高,如今取消後即乏人問津。

過去幾年政府累積稅收充盈,若採一次性補助中低收入戶爭議較大,建議可參考新竹市政府「啟動資收大軍寒冬送暖行動計畫」,持續關懷與幫助弱勢,用實質獎勵改善協助執行資源回收及環境維護工作者。如果政府能苦民所苦、要接地氣,官員們應該主動了解近年來資源回收物價格慘跌,已導致回收者收入驟減,深深影響生計。

政府錢多卻端不出良策,環署應妥適運用稅收盈餘,大方獎勵回收,幫助弱勢、提振經濟、維護環境,興利除弊,一舉數得。

   
蚵寮漁村歌未央 人情濃、歌不歇
三步一小廟、五步一大廟的蚵仔寮,實在稱不上什麼絕美風景。不過,當走入就開設在魚市旁的梓官漁會門市,包含採用六角魚簍、烏魚造型,獲得德國「紅點設計獎」、「iF設計獎」獎項的伴手禮等……無不細細道出它的獨特身世。

爸媽快看!3招觀察寶寶是否遭虐
恐怖托嬰中心虐童,師暴打幼童腳板、塞櫃子還稱孩童沒受傷!家長除了慎選托育對象,但有時防不慎防,建議可藉由這3招觀察孩子的行為舉止,來判斷是否有遭虐情形。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health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NBA TAIWAN | blog | shop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