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時代,部落格是最佳發聲的平台。從【部落客名嘴】電子報非大眾媒體的角度,看個人媒體如何發揮影響力! 【Live 互動英語報】內容生動且生活化,讓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成為最好的學習教材,並讓你輕鬆開口說英語!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財經  追星  NBA台灣  udn部落格  udnTV  讀書吧  
2019/02/15 第4424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聯合報黑白集 聯合報黑白集/老人家的碎碎念
聯合報社論 聯合報社論/走出悲情的罷工,會遭秋後算帳嗎?
經濟日報社論 經濟日報社論/華航罷工的省思
民意論壇 改革玩真的 選票假不了
砸百億防藥癮 那酒癮防治呢
酷經濟/美聯準會的鴿派訊號仍可能升息
修法限制赴陸 只是開始
平民想賣台 有這麼容易嗎?
外銷新高、國內滯銷…數字當政績 感受冷冰冰
一場火警 燒出防災缺失
不僅要上學 更要有童年
方祖涵/指定打擊與勞資攻防

聯合報黑白集
聯合報黑白集/老人家的碎碎念
聯合報黑白集/聯合報

年輕人討厭老人家碎碎念,選民也一樣。政治人物若不能發想治國理念,至少要誠懇服務選民;再不然,也要能提供一些趣味娛樂。如果三者都不行,卻一天到晚碎碎念,當然惹選民反感。

就以「換柱」這件事為例吧,這是國民黨心裡一個難解的痛處。三年前,藍營不僅丟了江山,還搞得內部分崩離析。這一切,不都是因為眾將官看到形勢不利,個個「怯戰」所致嗎?而今情勢似乎變得對藍軍有利了,當年怯戰的懦夫們立刻搖身變成了「勇士」,個個摩拳擦掌躍躍欲試。時間真是一面照妖鏡,一照即知。

這還不算,馬上就有人翻箱倒櫃,把當年諱莫如深的往事,添油加醋地搬出來說嘴。於是,有人說自己曾被六度「招親」,但最後一揭榜,結果「新郎不是我」,言下好不哀怨。於是,誤入的「新郎」只好打圓場,說「可能因緣不足」。於是,被換者還要強忍痛苦站出來旁白,說落榜者「咿咿呀呀」不表態,心意難測。

這些打啞謎般的情節,就算當事人點滴在心頭,也早已是不堪回首的往事。這種時候拿出來說嘴,到底想說給誰聽?又有誰會感到興趣?然而,國民黨的老人家就是不懂得時代在變、選民在變,偏要拿這種不鹹不淡的故事碎碎念,來破壞選民的胃口。

國民黨的老人家,請看看自己黨內的中生代吧!大家都期待這個黨能走出一條新路,老人家何不把眼光放向現在與未來,別再叨念歷史了。

   
聯合報社論
聯合報社論/走出悲情的罷工,會遭秋後算帳嗎?
聯合報社論/聯合報

經過四回合的協商,華航機師罷工事件在進行七天之後,終於宣告落幕。我們很難形容這是一次「成功」的罷工,原因是不僅有數萬名無辜旅客受到影響,華航的營收也受到衝擊,機師工會的若干訴求也被打了折扣。但無論如何,這場被稱為「貴族勞工」的抗爭事件至少示範了一次理性的交涉,勞方和資方在政府協調下平起平坐對話,走出了過去台灣勞工「悲情抗爭」的模式。

台灣的勞工抗爭從來不是容易的事,尤其運輸業的罷工更是禁忌。即使一九八八年台鐵司機員即進行過一次罷工,當時有一千四百人參與,卻只能以「集體休假」的名義選在五一勞動節進行。那次,雖達到火車大規模停駛的目的,卻稱不上真正的罷工。直到近年,包括國道收費員爬上高速公路ETC門架示威,乃至關廠工人連線的激憤臥軌,都充滿了悲情與血淚。從這個角度看,機師罷工能經由合法程序取得罷工權,用對等、理性的方式向資方據理力爭,乃至公開向社會大眾說明說服,都說明勞工運動躍進了一大步。

相形之下,華航資方和政府部門的因應處理,卻顯得倒退。蔡總統上台後,一再標榜進步價值及勞工權益,聲稱勞工是民進黨「心裡最軟的一塊」,強調適度休息是不可抹煞的勞動人權。然而,華航管理階層卻對機師長途航程的疲勞駕駛問題充耳不聞,與工會的談判則抱著倨傲的態度,對桃園市長鄭文燦的協調建議置若罔聞,終於導致機師驟然在春節發動罷工。儘管許多旅客對機師感到不滿,但整體而言,外界輿論多認為華航資方處理失當要負更大責任。這點,在罷工落幕後,恐須另作檢討。

華航資方原先拒絕提高疲勞航班的派遣人數,主要理由,是這將造成公司「營運成本增加」。這個「成本」的藉口,理由其實相當薄弱。原因是,過勞駕駛不僅攸關機師的勞動人權,更影響旅客的安全及公司的聲譽,不應輕易打折。更何況,長榮航空接受了該工會的相同條件,華航卻悍然拒絕,更顯得華航資方高傲不近情理。事實上,若同意機師工會的派遣條件,華航需增加的人事成本一年約為三億元。而這次的罷工事件,華航短短幾天營運損失就高達四億多元,這還不包括聲譽損失在內。從事後諸葛的角度看,華航高層算盤打得太精,結果卻事與願違,得不償失。

再看機師工會方面的表現。這次的罷工行動,完全依照勞動法規進行,工會談判的應對進退也堪稱理性;儘管協商過程不如上次被喻為「顏值最高」的空服員罷工那般順利,卻也獲得不少民眾聲援。比較值得商榷的是,在工會的五大訴求中,改善「疲勞駕駛」一項確能打中一般民眾的同理心;至於要求保證十三個月全薪,則與公共利益無關;要求停招外籍機師及限制外籍機師升訓,則涉及就業歧視,訴求之正當性不免受到質疑。

這次民航史上首次機師罷工事件,能夠擺脫以往的激憤與悲情抗爭,與資方和政府官員面對面協商,寫下了理性、透明的一頁。但機師工會仍耿耿於懷的是,華航資方的威權式管理仍未被觸及,不少人唯恐罷工落幕後遭到「秋後算帳」;這點,則有待勞動部和交通部持續關注。連日來避不露臉的華航董事長何煖軒,無疑是引發這場罷工的關鍵人物,但他憑其良好的黨政關係在華航高壓治理,卻可倖免於負責。罷工期間他接受媒體訪問,仍然強悍宣稱:工會「不能踩我的紅線」。這句「我的紅線」,完全說明他的「人治」本位。那麼,罷工機師期待不遭到秋後算帳,會不會只是幻想?

罷工不值得鼓勵,但也不需要一味抹黑或醜化。尤其,當時代在進步,勞方能夠更有尊嚴地與資方對話協商,都是正向的發展。

   
經濟日報社論
經濟日報社論/華航罷工的省思
經濟日報社論/經濟日報
華航機師罷工事件持續八天,起初,機師工會與華航資方立場都非常僵硬,經過多次協商終於露出曙光,航班終將恢復正常。這場罷工事件,損失的不只是機師、華航和乘客,全台灣的人民也是受害人,因為華航是上市公司,當股價因此大跌,全體股東都遭受損失;更嚴重的是,政府擁有大多數的股權,卻完全無法妥善處理,政府的威信大受打擊。最後,華航長期背著中華民國象徵的梅花飛向全球各地,因罷工影響國際旅客權益,勢必也會影響到中華民國在國際上的聲譽。

近年來台灣勞工意識抬頭,罷工是勞權,如何妥善處理勞工問題與罷工事件,本來就是執政當局的重要任務。而這一次華航機師的罷工事件並不是突如其來的,在罷工發生之前,勞資雙方本來已經有過將近一年的協商,其中也包括了長榮機師在內,但是經過一年協商,長榮航空與機師達成了雙方可以接受的協議,華航卻無法與機師達成協議,而導致最壞的結果。

啟人疑竇的更在於,在華航股權中,航發會占35.45%,行政院開發基金持有9.59%,再加上中華電信的4.86%,這些泛公股的股權已經接近一半,政府當然有權力去做所有的重大決定,但是交通部卻說,華航是上市公司,政府無權干預勞資協商結果,這種說法令人無法接受,我們只能說是「行政怠惰、執政無能」。

回頭檢討,這一次罷工過程中有幾個關鍵人士,只要他們肯略做調整,結果可能完全不同:

首先,最關鍵的是華航董事長何煖軒,他在兩年多前空服員罷工事件中,因為當時政黨剛剛輪替,他一上任就完全接受勞方開出來的所有條件,很順利地解決了罷工事件。表面上看起來很風光,但是此例一開,其他勞團很容易有樣學樣,現在華航機師罷工很難說是沒有受到當時事件的影響。

我們想問,現在何煖軒代表資方,立場為什麼又突然變得這麼強硬呢?如果他願意略有彈性一點,可能罷工事件就不會發生了。

其次,這一次罷工事件的發起單位是桃園市機師工會,權責單位是桃園市勞工局。去年12月,華航已經向桃園市提出「調解申請書」,如果桃園市勞工局立即接受並且開始處理調解事宜,則依法律規定,調解期間不得進行罷工,那麼罷工事件也不會發生;或是至少可以拖過年假的高峰期間。但是,桃園市勞工局卻沒有任何的作為,而導致罷工的發生。

第三個關鍵就是交通部長林佳龍。泛官股占到將近一半的股權,而且華航所有的董事和獨董都是官派,交通部是直接的權責機構,只要交通部一聲令下,華航的資方立場當然可以隨時調整。但過程中,交通部和桃園市政府都沒有任何作為,自然就會有人產生一些政治聯想,說是執政黨內有黨派之爭等等。

另外,這次罷工事件中,廣大消費者受到的損失,不能輕輕放過。華航每天都公布有多少的旅客因為航班取消而受到影響,大家可以想想看,一般的上班族每年有幾個九天連假?好不容易安排一次出國旅遊,或家人團聚,結果因為飛機停飛而導致整個旅行泡湯,這種損失豈是退還機票錢,或是再加上250美元所能補償?然而,旅客權益受到嚴重損害,行政院消保會卻沒有任何的發聲,這是負責任政府部門該有的作為嗎?

總而言之,勞工爭取自身權益無可厚非,而資方在商言商,也是天經地義,但是華航是半國營事業,政府有能力決定華航所有重大的決定。罷工事件拖了那麼久才解決,不但勞資與消費者三輸,更造成政府與國人全民皆輸,我們建議政府部門應該拿出魄力,別讓問題重演。

   
民意論壇
改革玩真的 選票假不了
翁履中/德州山姆休士頓州立大學政/聯合報

國民黨近日將研議要不要引進美國總統初選的機制來決定二○二○的總統提名人選,這個想法在黨內引起不同陣營間相互角力和猜疑。然而,不論支持或反對,不妨先了解美國總統初選辦法和精神究竟是什麼?將美式初選套用在台灣,對國民黨甚至台灣總統大選又可能產生怎樣的影響呢?

從初選投票規則來說,美國總統初選大致可分為開放式和封閉式。開放式初選,顧名思義指的是不論是不是黨員都可參與,而封閉式投票則是將資格限制具黨員身分選民。不過,因為初選算是正式選舉,所以即使在開放式初選,選民也只能在兩大黨中擇一參與,大幅減低為灌票而特意參與他黨初選可能。採用開放式初選好處,在於成功勝出的候選人通常是能被中間選民接受的人選。相對來說,只讓黨員參與初選,所產生的提名人雖然比較符合黨員期待,卻不見得能在大選中吸引關鍵的中間選民。

正因為沒有哪一種初選機制是完美的,所以即使同一政黨,在不同州也有不同規定。以二○一六年總統初選為例,共和黨只在廿二州採用開放式投票,而民主黨也只有廿四州以開放式初選決定該州支持者。換句話說,不論是採用開放式或是封閉式的初選模式,都可能會有不公平的情況發生,國民黨內有人反對美式初選並非完全沒有道理;可是如認真考慮採用,就不能只看投票規則,必須進一步理解初選精神。

美式初選精神,是提供欲參選者公開且直接的競爭平台,先辯論再投票;透過直接論述政見及面對面交鋒,讓選民看清候選人論述能力和應對風度後再決定。因此,辯論時的表現對於是否能夠獲青睞有著決定性影響。政治學者研究也證實,相較於總統選舉辯論時,多數選民早基於政黨立場而有定見,黨內初選階段的辯論確實左右選民投票意向。

以近來美國總統初選來說,歐巴馬在二○○七年宣布參與初選前期,民調落後希拉蕊柯林頓將近卅個百分點,但透過電視辯論表現,民調一路攀升;到○八年超級星期二前夕,民調首次超越柯林頓,最終入主白宮。同樣發展也出現在一六年川普身上,當川普宣布投入初選時,只有六趴共和黨選民願支持,當時沒人料到這個財大氣粗商人,居然透過多次辯論,抓住選民厭倦傳統政客說話拐彎抹角的心。

如果把美式初選制度跟國民黨現有初選制度相較,會發現兩者最大差異,在於服務對象不同。美國機制核心價值是為選民服務,要透過初選讓選民挑選最有說服力和個人魅力的候選人,可是台灣卻是從政黨內部菁英角度考慮,導致初選只能看出人際關係和派系實力。面對明年總統選舉可能出現三強鼎立,想要勝選,國民黨必須找出有說服力,能夠爭取中間選民支持人選,而美式初選著重辯論和言詞交鋒,不只可讓候選人直接說服選民,也提供政治人物擺脫既定形象機會。其實,對國民黨來說,選民要看的是,這個黨究竟有沒有改革決心,如果改革玩真的,選票自然假不了!

   
砸百億防藥癮 那酒癮防治呢
沈政男/醫師(台中市)/聯合報

酒駕撞死人悲劇頻傳,再次引發修法嚴懲的呼聲;然而數據顯示,二○一三年修法,將酒駕致死刑責提高到三年以上、十年以下後,雖有效降低酒駕致死率,從每年數百人降到每年一百人;但近幾年酒駕致死人數始終維持在一百人,無法下降。

何以致之?因為刑罰能夠嚇阻的酒駕,已經到了極限,剩下的那些連被關都不怕的酒駕者,很可能都是酒精成癮患者,必須當成病人來治療。

酒癮治療乃讓這類病人接受兩種治療,一是藥物治療,也就是吃了藥以後,只要一喝酒就會身體不適,藉此來自我克制。另一是非藥物治療,是針對酗酒的相關壓力、情緒與社交因素,在清醒時刻給予心理諮商,教導如何避免誘發酒癮的因素。

酒癮病人除了容易酒駕肇事以外,也是家暴高危險群,如果把酒駕與家暴兩群人口交叉比對,將可得出一大串重疊名單,但台灣可曾做過類似研究?如果能讓酒駕累犯接受酒癮治療,對於家暴防治也會有外溢效果。

幾年前曾經討論過酒駕累犯強制治療,後來不了了之,主因酒駕人數太多,即使累犯每年也有數千之譜,遠超出醫療院所收治量能。解決之道其實不難,如可將酒駕累犯再依危險因子多寡分類,並就高風險族群優先施以強制治療。

台灣近年來編列百億經費做藥癮防治,但酒癮防治預算有多少?藥癮傷身害己,但酒癮導致酒駕與家暴,害己又害人。臨床人員都知道,酒癮治療比毒癮更繁難,尤其非藥物治療更需耗費大量人力與心力,能不碰就不碰,因此需要衛生單位給予鼓勵與支持。政府應考慮修改刑法,強制高危險酒駕累犯接受酒癮治療,並編列相關預算,讓醫療院所訓練更多酒癮治療人員,並發展實證有效的酒癮治療模式,才能降低不怕重刑罰的酒駕累犯風險。

   
酷經濟/美聯準會的鴿派訊號仍可能升息
林建甫/聯合報

面對全球經濟風險提升,美國聯準會(Fed)升息立場也鬆動。主席鮑爾一月底公開市場操作會議後表示,Fed升息理由已有所減弱,同時也在評估結束「縮表」的合適時間。這是二○一五年開始升息以來,首次提到結束緊縮貨幣政策言論,很明顯試圖向市場傳遞升息循環將要結束訊息。

一直以來,美國貨幣政策是各國央行決策時重要參考依據,在鮑爾釋出偏向「鴿派」言論後,其他國家央行也紛紛轉向,澳洲、英國、荷蘭等央行隨後均提及暫緩緊縮想法,印度央行更進一步調降利率。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其實鮑爾並不是說要停止升息,而是開始思考升息及縮表的結束時機。他強調通膨將是升息最重要參考指標,下一步行動將取決於數據資料。他也指出美國經濟表現強勁,目前尚未見到衰退風險上升。失業率仍處於史上最低區間,十二月的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一點九%,是二○一七年八月以來首次低於二%,數據面上Fed沒有再升息的理由。

然而,Fed是否馬上會停止升息?恐怕並非如此。去年以來Fed頻繁使用中性利率(Neutral rate)代替實際公布的聯邦基金利率為政策目標。中性利率是指在充分就業和穩定通膨下,貨幣政策既不收縮也不擴張的利率水準。也有人稱之為長期均衡利率或自然利率,中性利率通常是估計後得到,也並非是單一利率,而是一個浮動區間。

Fed副主席夸利斯去年底曾說,目前估計的中性利率水準為二點五至三點五%,目前利率二點二五至二點五%仍然偏低。此外,十二月會議後公布的利率預測點狀圖,今年將升息二次。彭博針對經濟學家調查顯示,Fed將在六月和十二月各升息一次。

也就是說,目前最有可能情況,Fed還會升息兩次,才會結束升息循環,時間點可能會落在年底。雖然可能與市場馬上結束有一些落差,但若能配合縮表退場,景氣動能受到的抑制效果也將逐漸減輕。

不論如何,今年經濟風險是提升許多,Fed立場轉向寬鬆,對於全球經濟利多於弊,讓經濟平安過渡增添更多想像。

   
修法限制赴陸 只是開始
高源流/資深媒體工作者/聯合報

民進黨在去年底的縣市長選舉中崩敗後,一般預估,民進黨的中央執政權也極可能不保。在這種現實下,一向只顧掌權,而不管民眾死活的民進黨,很可能利用他們僅剩的一年完全執政時間,全力通過他們想要通過的法律,來鋪陳他們一中一台,或台灣獨立的所謂理想。擴大限制退休高官或政務官到大陸,只是其中一小步。

人民必須了解,民進黨不論怎麼論述,它就是一個主張一中一台、台灣獨立的政黨。在這種政治意識下,任何台灣與大陸改善關係,增加往來交流活動,在心裡上都不是民進黨樂見,甚至是排斥的。

民進黨兩次輪替上台,接掌中央政權,在處理有關大陸的事務上,只有限縮、敵視,從來沒有開放、親和。大陸配偶取得台灣身分證的年限,就是要比其他國家的配偶,期限要長、條件也要更嚴。

大陸與台灣的交流,大陸即使放寬了,民進黨政府這邊也要限制東,限制西的。就拿最近新的縣市首長就職後,發展兩岸交流的實例來說,澎湖縣長賴峰偉是第一個到大陸開展兩岸交流的新縣市首長。

賴峰偉向大陸方面提出,開闢上海與澎湖城市包機直航。大陸方面立即有善意回應,而且也有大陸的航空公司表達高度興趣,派踩線團來澎湖協商航班的安排。陸委會對於賴峰偉的這一作法,雖然公開表示會全力配合,但事實上,陸委會在航班及航線准許上,另有意見。所以,最讓賴縣長擔心包機直航有變的,反而是我方陸委會的態度。

限制退休高階將領及政務官,赴中國大陸管制十五年,以及涉及國家機密人員出境三年管制期,改為最長六年的修法,說句實在話,也就只是民進黨人企圖透過法律的途徑,宣示他們一中一台的意識而已,對於所謂保障國家機密,沒有一點實際作用。

大家都知道,現在的網際網路無遠弗屆,各種即時通訊軟體或平台很發達,任何人要想和大陸方面的任何人交換訊息,很容易也很方便。只要有心,根本不必親自走一趟中國大陸,和什麼人見上一面,談上話,才能傳達訊息。

況且,以目前台灣的軍事實力不斷下降,軍人服役年限也不斷降低,我們軍事布局外漏的機會,自然也不斷升高。如果再加上軍事人造衛星的逐漸精密發達,台灣這些軍事布局能保密的機會,實在不多。

更何況我們的重要武器裝備,幾乎全部來自美國。有心蒐集我方武器裝備資訊的人,甚至不必到軍事基地,只要上個網,動動滑鼠,就可以盡窺全貌。

所以我認為,民進黨修法加長高階將領及政務官赴陸的管制期等,只是他們即將失去中央政權的療傷止痛劑而已。至於往後這段期間,他們還會搞出什麼更加激進的法案,才是我們需要注意的。

   
平民想賣台 有這麼容易嗎?
林火旺/台大哲學系兼任教授(台北/聯合報

立法院開議,民進黨優先法案中最爭議性的,是修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對於退將及退休政務官赴中國大陸延長管制,提高到十五年。這是哪門子的民主政黨?

當代民主政治幾個核心概念:憲政主義、監督制衡、定期改選。憲政主義精神是為了防範民主多數濫用,所以憲法規定人民生存和發展必要的自由和權利,如即使全台八成公民都希望我閉嘴,也不能用公投或其它民主方式剝奪我的言論自由。憲法就是民主多數的限制,也是人權的保障。

至於監督制衡和定期改選,目的都是為了防止權力腐化,也就是說,民主制度設計的礎石:懷疑或不信任。但懷疑和不信任的對象是權力的擁有者,因為只有那些擁有權力者才可能濫權。如果從這個角度切入,民進黨修法提高退將和政務官赴陸年限的作法,似違反憲政民主精神。

退將和退休政務官都不是權力擁有者,他們因為曾任公職,赴陸受到一定限制是合理的;但是提高他們部分行動自由的年限,可能危及他們身為公民應有的基本權利,值得商榷。民進黨把矛頭指向沒有權力的退休人員,令人不解:這是把所有退將和退休政務官當成潛在「間諜」,對他們人格侮辱莫此為甚;此外,這些人有什麼能力「賣台」?

對有權力者採取懷疑、不信任態度,是民主政治的常態,但是訂定法律防範已經失去權力的平民,這是什麼樣的民主素養?

一個曾任公職者,赴陸設限應該多久才合乎國家利益?這當然是見仁見智問題,但是打算從三年提高到十五年,理由何在?民進黨對外宣稱沒有針對性,誰相信?

馬英九、吳敦義已經是一介平民,如果基於「報復」修法,不只格局太小,也不聰明。去年九合一選舉教訓,民進黨理應全心拚民生,但是卻仍不忘拚政治,這絕對不是明智作為。借用法國思想家伏爾泰名言,可改成:「我討厭馬英九,但我誓死捍衛他旅行自由的權利」,這是憲政民主的核心價值。

沒有嚴肅看待憲法精神,就是反民主。

   
外銷新高、國內滯銷…數字當政績 感受冷冰冰
王子榮/自由業(台中市)/聯合報

蔡英文總統在臉書貼文,指去年農產品外銷金額高達五十四點六億美元,創下廿年新高,出口到中國也達十二點六億美元;然而當總統對於自己的農產品外銷成績沾沾自喜時,讓筆者想到去年夏天,台灣就因鳳梨及香蕉產量過剩,造成大量的鳳梨及香蕉嚴重滯銷,讓不少果農血本無歸。如果蔡政府真有如此亮麗成績,為何香蕉及鳳梨會滯銷?為何還要動員企業去購買滯銷的香蕉和鳳梨?政府官員和基層民眾的感受,為何會有如此明顯落差?

猶記得,綠營與蔡政府曾大力抨擊,馬總統只是用冷冰冰的數字來面對民眾;然而,當蔡政府也用數據來宣揚自己的政績時,基層民眾的感受卻是大不同,甚至連韓國瑜「貨賣得出去,人進得來,高雄發大財」,都能翻轉全台政治版圖,真不知蔡政府拿冷冰冰數字自詡政績,還有多少公信力?

   
一場火警 燒出防災缺失
宋怡慶/教官(南投市)/聯合報

驚聞文化大學校園火警,造成學生受困、受傷;正值開學之際發生不幸事件,令人唏噓。

教育部為建構安全、和諧的求學環境,特訂每學期開學第一周為「友善校園周」;而文化大學火警,正燒出友善校園中的不友善之處。

各級學校每學期都會實施一次「防災演練」,結合地震、火災、風災、土石流、不明人士入侵、甚至核子災害等,綜合演變成「複合型防災演練」;同時也結合政府、警、消等單位,到校實施校園建築安全評核及宣導、演練等工作。

但從這次火警事件,凸顯學校安全設施強度不足、防災設備疏漏,及學生缺乏應變作為等現象,顯見從小到大所參與的防災演練,遇到真實情況時,仍效果有限。

以筆者觀察,學校在執行防災演練時,多數學生動作不確實、演練不認真、態度不在乎,在心態上一開始就不正確。因為大家都知道,演練是在玩假的,不會有危險,或認為不會這麼倒楣,因此學習效果自然可想而知,若真的遇到災難,傷亡無法避免。

開學後,學校一個月內要規畫實施「防災演練」,執行單位應思考如何貼近實況,讓學生感同身受。演練是為了在發生真實狀況時能夠及時應變、及時作為而減少傷亡,平時就應針對學校安全設施實施檢整、測試,模擬災害發生可能遭遇的情形,做最壞打算、才有最充分的防備。

更重要的是,建立師生正確的防災觀念及演練態度,切勿輕忽漠視,彌補校園中不友善的漏洞,才能讓校園更安全、更友善。

   
不僅要上學 更要有童年
張國輝/社會工作者(台中市)/聯合報

二月初,報載桃園市出現五歲小遊民綺綺,上學夢難圓,立即引發各界關心;經過農曆年,綺綺命運起了變化,在善心湧入及桃園市政府介入後,綺綺開心上學去。由於綺綺原生家庭,父親是輕度智障,母親是中度智障,祖父是遊民,三代弱勢,靠政府補助度日,綺綺靠資源回收鄰居照顧。

綺綺的背景,很類似筆者社區的一戶人家,一家四口有四張身障手冊,母親和一男一女兩個孩子各有一張智障手冊,父親則是肢障手冊,兩個孩子目前約在十八至廿歲之間,幸而從小送到草屯療養院接受早療及特教並住宿。他們與母親的智能程度相去不多,不同的是母親出生在沒有早療及特殊教育的年代,所以連起碼的自理能力都沒有,而兩位接受早療子女則在草療庇護工廠工作。農曆年、中秋和端午節時,機構派車送他們回家過節,今年過年期間看到他們一家四口在社區小巷走動的歡聲笑語,的確十分幸福溫馨。

綺綺雖有家庭,但幾無家庭功能;照顧她的彭姓婦人說,綺綺雖然平時個性活潑,但很容易發脾氣,會打頭或搥牆壁,甚至衝到大馬路揚言給車撞等舉動,小孩的異常行為仍有待專家進一步觀察。

綺綺雖然仍由鄰居照顧,讓綺綺得到家庭般的照料,唯基於兒童最佳利益考量,筆者認為社會局應讓她接受早療篩選,如果有來自父母遺傳,則早日進入早療體系,否則年齡越大效果就越差。其次,為確保受到最妥善的照顧,可委託如家扶中心或專業照顧兒童機構長期照顧,讓綺綺上學的路正常走下去,更要讓綺綺擁有一個快樂、正常的童年。

   
方祖涵/指定打擊與勞資攻防
方祖涵/聯合報

從一九七三年開始,大聯盟一半球隊採用指定打擊,投手只要專心投球,不需負擔打擊任務。歷史較短的美國聯盟率先使用,然而國家聯盟未跟進,造就出兩個聯盟間最大的差異。

對台灣球迷來說,國家聯盟沒有指定打擊這件事,應該可以說是心裡永遠的痛。旅美強投王建民在效力洋基期間,對戰當時還在國聯的太空人隊,結果因跑壘弄傷右腳,後來連帶造成難以痊癒的肩膀傷勢,曾經讓頂尖打者一籌莫展的身手,從此只能留在大家的回憶裡。

最近幾年要求國家聯盟同樣使用指定打擊的聲浪越來越高,球員工會代表甚至在會議裡提案,要讓投手上場揮棒畫面成為過去。除了受傷疑慮外,現今比賽強度與細膩程度不斷進步,雖然有少數投打俱佳的怪咖,投手整體打擊表現仍然持續下滑,降低球賽流暢性。

這個要求,近日被聯盟主席正式拒絕,確定不會在今年球季實現,也讓傳統派球迷鬆了一口氣。投手上場打擊在國家聯盟已有將近一百五十年歷史,相應的戰術調度是觀戰樂趣之一,改掉後就沒有了。而且再過不到兩個月球季就要展開,倘若突然宣布新制,對已經規畫陣容的球隊不公平。

維護傳統與公平是很好的理由,不過聯盟擱置提案的真正原因不僅於此。球員工會想要用指定打擊,球隊也想要用指定打擊,兩者想要的方式卻截然不同,背後龐大利益衝突需先獲得共識才行。兩年多前大聯盟勞資雙方簽下五年協議,意外造成球隊不再願意花大錢簽自由球員結果,球員工會已經考慮用罷工手段逼迫提前重談。此刻任何改變都可能點燃火藥庫,聯盟主席當然還是謹慎從事最好。

從球員工會角度看,使用指定打擊可以提升資深球員身價,就算防守能力隨年齡退化,還保留一些上場功能。工會甚至提出將比賽登錄名單增加一人的建議,尤其是如果聯盟要限制換投頻率跟緊縮傷兵規定的話,必須以此當作交換條件。

相反地,球隊想要用指定打擊來降低投資風險,不希望手上資產受到像王建民一樣損害,他們卻不可能輕易接受登錄名額增加的附加條款。名單上多一個人,多的不只是大聯盟底薪,而是從球員年資、薪資仲裁,到自由球員身分取得都會有影響。而且如果資深球員人數增加,就算他們僅能待在小聯盟等待機會,按勞資協議規定薪水也比新進球員高出好幾倍。

雖然勞資雙方對使用指定打擊此事有高度共識,談到該如何實行時,最終考量仍然回到基本層面,不是傳統,也不是公平,而是利益。球員工會要從資方球隊得到更多錢,更多工作保障,只要跟自身利益有關,每項規定皆可能是寸土必爭的攻防。然而在衝突與解決間,雙方依舊要合作將共同利益極大化,這就是資本社會勞資關係天經地義的日常。

認清追求利益的現實,就可以省下一些不必要的假裝。

(作者為運動文學作家)

   
每天動一動 完美護脊椎
日常生活中,做一些簡易的脊椎保健操,可恢復和加強脊椎周圍的肌肉、韌帶的力量,使神經獲得放鬆。在工作間隙、上下班路上、做家務時,扭扭腰、抬抬腿、轉轉頭,甚至伸懶腰、深呼吸都是很好的放鬆和活動。

當孩子哭鬧又討抱 爸媽抱不抱?
小小孩又哭又鬧的小劇場三不五時在家中上演?每次講也沒在聽,聽了也似懂非懂,經常惹得爸爸媽媽心裡的火越燒越旺,然後孩子又偏要在此時討抱抱!深呼吸,一起放開胸懷來理解孩子的哭鬧小劇場吧。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health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NBA TAIWAN | blog | shop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