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新聞》是國內政治新聞雜誌的第一品牌,閱讀【新新聞電子報】,讓您洞悉局勢變化,成為時代領袖! 看電影怕白花錢?電影痴必看的熱門影評及趣聞迭事,【火行者電影精選週報】週週推薦精彩好片不踩雷!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財經  追星  NBA台灣  udn部落格  udnTV  讀書吧  
2019/03/06 第4436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聯合報黑白集 聯合報黑白集/北市不能路跑?
聯合報社論 聯合報社論/當民進黨利嘴政治碰上土包子逆襲
經濟日報社論 經濟日報社論/從能源政策看電價
民意論壇 沒說的2025真相… 北部大缺電危機
避談的2025數字… 電價何止漲三成
去梯言/柯韓對決?僅此一次機會
斑馬線奪命…開車不守禮儀 也是凶手
換柱議題背後…藍天王缺乏互信
爭大位…先看懂政治生命周期
李進勇應主動拒掌中選會
秦良丰,傘兵以你為傲

聯合報黑白集
聯合報黑白集/北市不能路跑?
聯合報黑白集/聯合報

柯語錄又有驚世新句:「北市不能路跑!」這是最近宣傳「台北大縱走」時宣示的。

其實,台北居民數十年來都在盆地周遭的象山、貓空、陽明山趴趴走,大縱走還需要宣傳嗎?柯市長剛連任現在卻眼睛盯著總統大位,談「北市不能路跑」,恐無助拉票。何況新北馬上搶生意,說「來新北跑」。再說,唱衰路跑,市民未必就會改縱走。會那樣想的,大概需要一五○以上的智商。

柯文哲把台北不能路跑的理由講得很專業,說會吸入太多PM2.5,增加罹患肺癌的機會。不愧是台大名醫!但這種說法其實不太有說服力。多數人的希望是,市長應改善首都的空氣品質,不管增加綠地植被,或取締工廠、工地、車輛排廢等,讓市民能有個抬頭挺胸路跑的環境,別讓空氣難以回頭地壞下去。簡單說,柯文哲要發揮他市長的職能,不能老用醫生角色來忽悠市民,卻逃避自己的責任。

北市豈止不能路跑,民眾在紅磚人行道上還要讓路給穿梭的摩托車及自行車,就更別提行人在斑馬線上被撞了。前者如英國金融時報前駐台記者被撞斷腿,後者如陸以正大使及台大美籍教授,這難道不是台北之恥?

柯市長與歐美商會餐敘時曾被問到此事,他只好搔頭默認,說要請副市長研究如何改善。至於改善了什麼,就沒人知道。但「北市不能路跑」的警句,至少是他對市民的肺腑之言。

柯P、柯市長、「柯總統」,少說廢話,多做實事吧!

   
聯合報社論
聯合報社論/當民進黨利嘴政治碰上土包子逆襲
聯合報社論/聯合報

總統府發言人黃重諺暗酸高雄市長韓國瑜是「喝醉的土包子」,一時酸言酸語不僅讓包子頓時大紅,更讓韓國瑜自嘲為「土包子頭」。台灣從南到北的選舉場到星馬機場,都看得到包子嘲諷抗議的蹤影,彷彿如「八月十五殺韃子」的月餅傳說一般,處處聽得到對執政者不滿的聲音。

黃重諺絕沒有想到,自己一時戲言會掀起這麼大的風潮,和促轉會的「東廠事件」一樣點燃人民心底的怒火,甚至成為藍軍打立委補選之戰的武器。國民黨新北候選人鄭世維用包子軍團打選戰,逼得民進黨主席卓榮泰直批土包子議題不入流,卻滅不了這場「包子怒火」。有人預言,包子或許會成為這次總統大選的代表物,如同當年蔡英文的「三隻小豬」一般。

土包子會紅,關鍵不在包子,而在那個「土」字,流露了多少輕蔑與不屑。民進黨在九合一大選後,蘇貞昌組閣,一直以「接地氣」為目標;既然要「接地氣」,就是要重視「土」氣。但是民進黨政府說一套、做另一套,執政後的政治新貴何其驕傲,根本不把基層民眾放在眼裡。打心底瞧不起「土包子」,還用狂言酸語攻擊,激化社會對立。這種高高在上的權貴驕態,原本是民進黨口誅筆伐的「天龍國觀點」,如今卻在民進黨政府裡重複上演。即可知,民進黨悖離創黨初衷已有多遠,距離民心地氣又有多遠。

正如已退黨的民進黨前立委沈富雄所言,民進黨在民主化過程中能突圍而出的,都是比較激進的、言語犀利乃至性格尖銳的人。這種「得理不饒人,不得理也不輸人」的性格,自美麗島律師團起,即一直深埋在民進黨的骨子裡。陳水扁的尖酸自不在話下,李登輝當年最怕的就是蘇貞昌那張嘴,而蘇貞昌曾形容為「奸巧」的謝長廷,則仍在綠朝中翻雲覆雨。如此扭曲的「利嘴政治」左右了台灣政壇數十年,蒙蔽了許多世道人心,也讓台灣政治越走越狹隘,官員品格越來越低下,甚至「睜眼說瞎話」。失格無格的亂象,已讓民眾越來越難忍受,這波「土包子的逆襲」,正是對民進黨這種性格的大反撲。

民進黨的利嘴政治性格,表現在現實政治上,有幾個明顯表徵。第一、堅不認輸。民進黨選舉大敗,一再聲稱要檢討,結果是組成「復仇者聯盟」,讓敗選者高升中央,用權力來威嚇勝選者、刁難民意。陳英鈐在中選會亂搞而下台,民進黨卻無視中選會的公正與獨立,提名黨同志李進勇接任。這正是民進黨死纏爛打的作風,形同訟棍行為。

第二、死不認錯。韓國瑜之所以高雄聲勢鵲起,新系段宜康對他的批鬥居功厥偉;而今林濁水更接力損韓,把「瞧不起」掛在嘴邊,比「土包子」更不如。再如,駐大阪辦事處長輕生,外交部和謝長廷一味諉過假新聞,甚少表現哀傷與自省。包括蔡政府在選後作為,辣台妹「撿到槍」的演出,完全沒有同理心。

第三、絕不改過。經過能源及同婚公投,蔡政府仍堅持不理民意,拒絕「以核養綠」,繼續讓空汙肆虐,同婚法令則採用一個面貌全非的名稱。包括兩岸政策,執拗的蔡政府還用激烈言詞不惜將台灣帶向戰爭,絲毫不以民主和民生為念。

民進黨已經二度執政,卻仍在使用在野的粗蠻招數對付民眾和政治對手,有如流氓治國。民進黨給韓國瑜穿小鞋,讓地方首長戴緊箍咒,種種反民意的作為只會使民怨火上添油,更讓「韓流」聲勢高居不下。平心而論,韓國瑜方上任,還拿不出什麼驚人政績;但他重民意拚民生的熱忱,卻是民進黨遠遠望塵莫及。過去民進黨批評馬政府,「裝睡的人叫不醒」;現在,蔡政府正是那個「裝睡的人」。民進黨不懂「土包子的心」,那就讓「討厭民進黨」變成更大黨吧!

   
經濟日報社論
經濟日報社論/從能源政策看電價
經濟日報社論/經濟日報
經濟部4日提出「因應公投能源政策專案報告」,考量未來半導體投資案、台商因貿易戰回流、車輛電動化等新增用電需求,以及再生能源增加、燃氣替代燃煤、核四資產減損等因素,同時以積極節能抑制需求,預估2018至2025年電力需求年均成長率為1.86%,平均電價推估為每度3.39元,較2017年每度增加0.84元,漲幅高達33%。

消息傳出,工商團體表示「電價漲定了」的憂心成真,成本壓力將傷害經濟,因為上個月經濟部長與工商團體座談時,推估2025年電價僅較目前上漲兩成,比工商界推估的上漲四成差得太遠,當時即遭到業界質疑是刻意低估。而且,經濟部並未交代公式,計算基礎不得而知,未來變數還很多;經濟部擠牙膏式的估算方式,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電價估算數字就變來變去,如何教國人信服?難怪連綠委也認為,經濟部沒有逐年預估總發電量和燃煤、氣的購買數量,質疑2025年能源架構的可行性。

事實上,經濟部最新的估算還是明顯偏低。2025年的燃氣增至五成,再生能源比率增至二成,燃氣的價格為煤價格的二倍以上,核能至少比燃煤便宜一半,台灣的離岸風電又是全世界最貴(是國際行情的兩倍多),增氣、減煤、加綠和廢核的結果,等同於用最貴的能源取代最便宜的能源發電,電價怎麼可能只上漲三成而已。難怪能源專家梁啟源教授估計,能源轉型政策將使2025年電價至少上漲到每度3.63元,相較2017年上漲43%;若再加上輔助成本,也就是加強電網(或併聯系統操作服務),每度電價至少應上漲1.3元,漲幅高達五成。更何況,經濟部假設未來燃料價格不變,更是一大謬誤。

再檢討電價長期大漲的原因,蔡政府絕對要負最大責任,亦即若非能源政策錯誤,漲價其實是可以避免的。以核養綠公投幫蔡政府解套,但蔡政府偏要和民意作對,致使核四資產減損的2,800億元,分九年攤提結果,每年電價因而上漲0.11元。經濟部更趁著春節前民眾疏於注意之際,推翻去年11月底公布的離岸風電政策,恢復原來要取消的前高後低階梯制,本來的3,600滿發小時上限,調高至4,200和4,500小時,原訂躉購費率每度5.1元,反而調高8%至5.52元,量增價又漲,完全違背經濟原理,外商開發業者喜出望外,卻是建築在全民多負擔1.2兆元的痛苦上面。

再說,全民承受電費大漲之外,仍不能免於缺電的恐懼。蔡政府保證2025年不會缺電,是建立在積極節電和所有電源開發計畫如期完成這兩大前提。但經濟部基於政治考量,自己都建議4月份不調漲電價,10月愈接近選舉更不敢調,請問如何促進民眾積極節能?需求有增無減,電力供給又如何不虞匱乏?

至於電源開發,連廢棄的核電廠1%也要拿來充2025年的場面,燃油、抽蓄水力等尖載或緊急調度之用的電力也派上用場,興達和台中燃煤發電廠不敢除役還要備用,經濟部長告訴企業界說核電停掉不會缺電,又說如果中火或興達關掉一部機組就會缺電,就知道蔡政府的不缺電保證是多麼地空虛,對電源開發的規劃是多麼地心虛。至於綠電遭遇農、漁業的衝突並未獲得解決,也不是工商界放心的穩定電源。

電源重押一半在天然氣發電,但天然氣接收站的通過遭遇環團抗議,有的還在排隊等環評,稍有差池即無轉圜空間,有誰能對蔡政府的電源開發方案充滿信心?更何況,在2025年之前,為填補廢核的缺口,至少還有五年要依賴燃煤以肺發電,排放空汙和溫室氣體,對國民健康和生態環境的損害等外部成本都還沒算進去。電價大漲,對經濟發展和物價的全面衝擊更是可怕。

由此可見,蔡政府的能源政策真是一敗塗地,讓全民承擔汙染增加的過程,又要承受電價大漲、物價飛騰、經濟衰退的結果和隨時缺電的風險,且再拭目以待選民是否在明年的選舉中反映心聲。

   
民意論壇
沒說的2025真相… 北部大缺電危機
葉宗洸/清大工程與系統科學系教授/聯合報

以核養綠團隊四日前往中選會,遞送「核能減煤」與「核四重啟」公投提案書,其中「核四重啟」提案書早在去年便收集完畢,「核能減煤」提案書則是在半個月時間內迅速超越規定門檻,顯示民眾對於政府能源政策的不信任,希望再度透過公投解決未來的缺電危機與空汙問題。

同一天經濟部長沈榮津赴立院備詢,表示二○二五年前供電無虞,但電價預計將上漲三成。沈部長滿滿的不缺電自信,反而讓工商企業更加「心驚膽顫」。究其原因,就是政府保證的不缺電必須依賴未來用電量不會大幅上升、中電與南電持續北送、大潭電廠新機組順利商轉、再生能源足以擔負中、尖載供電等條件的實現,而實現這些條件的具體作為目前完全看不到,令人不得不懷疑「保證不缺電」根本是任期僅剩一年多的沈部長暗夜吹口哨壯膽用的空頭支票。

幾項指標事件值得注意。首先,台電公司二○一八年最新的總發購電量統計出爐,全年達二三三三億度,較之前年的二三一一億度,增加近一%,同時也是發購電量連續第三年成長,這三年期間的年平均成長率是二點一二%,明顯高於經濟部針對未來用電成長的一點八六%預估值。

其次,依據反空汙公投案的訴求,未來火力電廠的發電量必須每年減少一%。堅持廢核的政府手中籌碼相當有限,因此聲稱火電減量只能做二年,而中電與南電都有可能在地方政府堅持及在地環團壓力下,不再北送。

第三,中研院日前關於「柴山多杯孔珊瑚」群體早已存在的調查報告,對延宕兩年的第三天然氣接收站工程產生了雪上加霜的衝擊,讓原本預計於二○二二年與二四年分別上線的大潭電廠八號機與九號機,幾乎已可確定無法如期提供北部用電。

最後,太陽光電與離岸風電目前開發進度均嚴重落後,總供電量將遠遠不如預期,加上儲能技術發展也未有突破,二○二五年絕無可能擔負中、尖載供電。

眼下最令人擔憂的問題是北部的缺電危機。北部地區近年尖峰負載占全台用電的卅九%,自身供電能力卻只有卅四%,現實的狀況就是尖峰用電時北部缺電五%。不必等到二○二五年,未來一旦中、南部的電力奧援喪失,且二○二一年三月核二廠一號機開始停止運轉,最先遭殃的就是用電量最高的北部地區,這是經濟部沒有說出口的真相。

民眾無法相信官員企圖粉飾太平的發言,大家期待的是政府展現具體的作為,而解決北部缺電問題最直接而快速的方法,就是讓位於北部的核一、二廠延役廿年,這四部核電機組的總裝置容量高達三二四萬瓩,不但二○二一年的缺電危機立解,更能確保未來電價不必上漲,經濟部也就不須吹哨壯膽了!

   
避談的2025數字… 電價何止漲三成
陳立誠/台灣能源部落格版主(台北/聯合報

昨天許多報紙都以頭版報導,電價將由目前每度二點五五元,到二○二五年上漲三成至每度三點三九元。

政府以往只說每度電漲幾毛錢,大家以為是小錢。這次至少說出漲幅三成。但政府還是不敢說電價總共漲多少錢、每家分攤多少錢這兩個人民最有感的數字。依經濟部公布資料,二○二五年全國用電三一三二億度。每度如漲零點八四元,電費將漲二千六百億元,以全國八六○萬家庭分攤,每家攤三萬元。二千六百億及三萬元這兩個數字,沈部長為什麼不敢明言?想繼續瞞騙?

當然家庭用電只占全國用電二成,六年後每家電費上漲「只有」六千元,另外八成上漲將由工商業負擔。但問題是,便利商店、百貨公司,餐廳,電影院等服務業及各種工廠在電價增加近二千億後,不會反映在物價?最終二千六百億的電價上漲,還是得由全民分攤。

所謂電價上漲三成還是有許多疑點:去年國際氣價大跌,煤電與氣電每度成本相差不到一元,經濟部上次估計電價即以一年資料為基礎估計電價上漲幅度,但電廠壽命長達三、四十年,誰能擔保國際油氣價永遠維持低檔?為了大量擴建再生能源所增加的電網投資計算了沒?單單所謂智慧電錶成本就是一千億元。大幅降低煤電占比,許多煤電機組無法全力發電,建廠成本折舊將由較少煤電度數分攤,煤電單價也要上升。所謂電力配比只計台電電網系統,還是包括不連電網工廠自用的汽電共生用電,也改來改去。

政府強調「不會缺電」,這有如市面缺米,政府說這不是問題,牛排沒有缺貨,「不缺食物」,像人話嗎?

許多人也誤以為恢復核電就解決電價上漲問題,也是極大誤解。即使核電全面恢復,如果離岸風電仍全力衝刺,二○二五年提供二百億度每度七點一元(前高後低制)的天價,全民還是得進貢一千四百億元電費(每家一萬六)給國外開發商,與核電是否恢復無涉。

看來明年改朝換代的機率很大,但即使新政府上台,重新檢討並改正廢核、增氣、降煤等導致電價巨幅上漲的政策,若風電在今年與國外開發商已簽約,即使換政府,全民也等著被外商剝皮吧。當務之急是將尚未簽約的離岸風電廢標。

蔡政府被趕下台,沒有比錯誤能源政策更強的理由了。這次大選時的能源大辯論,蔡政府將毫無招架之力。

   
去梯言/柯韓對決?僅此一次機會
公孫策/聯合報

媒體成天纏著柯文哲跟韓國瑜,問同一個問題:要不要選總統?儘管他倆始終閃躲(不說要選或不選),記者群其實有著共識—這一場大選如果沒有柯韓,那還有什麼意思?最好他兩人都參選,柯韓對決那才叫精彩。

金庸在《神雕俠侶》的最後,安排一場無足輕重的鬧劇「第三次華山論劍」,都是些既沒有名號,又沒有實力的三腳貓說要角逐「天下第一」。當然那是前兩次華山論劍的頂尖高手都不在了的結果,但是讀者幾乎都不記得有「第三次華山論劍」的存在,是因為那些「咖小」其實不值一哂。然而,逆向思考一下:如果第三次華山論劍還是東南西北中五位高人,雖然他們仍然威名赫赫,但是讀者還有興趣嗎?難道不該是郭靖、楊過這些新的高手出頭嗎?

這正是二○二○年總統大選寫照,如果還是藍綠對決老戲碼,民進黨蔡英文是第三次參加,國民黨幾位也是「叱吒武林數十年」的老面孔。此所以金庸安排洪七公跟歐陽鋒戲劇性雙亡,目的就在不能讓讀者感覺老套。

本文無意貶損目前積極參選的所有政壇耆宿,純粹是分析為什麼媒體如此熱切希望促成柯韓對決。然而,柯韓兩人畢竟才剛冒出頭,如果由金庸來安排情節,總得經過一番試煉,甚至吃盡苦頭、死去活來才得出頭。那就不用說現實政治了,現實政治當中,哪有「惜才愛才的前輩高人」會提拔新人、傳授武功?所以,柯韓兩人都不可能輕鬆出線。

再來,問一個問題:武俠小說裡哪一種武功最厲害?

答案是,用毒。金庸塑造的英雄、高手幾乎都中過毒,事實上,武功不如人卻能致勝的最常見手法就是下毒,而應用在政治戰場上就是「抹黑」。

重點來了,對於柯韓兩人參選總統的一個說法是,他們可以等下一次總統大選。個人對此的看法則是,柯文哲跟韓國瑜現在都能不受抹黑,因為選民喜歡他們,所以似乎可以「百毒不侵」。然而,這種「毒不死」的情形,不可能永久維持,甚至維持不了幾年,馬英九就是前車之鑑;而「萬毒齊下」的前車之鑑則是吳敦義。

結論:如果柯韓這次不參選,未來幾年肯定被其他想選二○二四年總統的「武林低手」下毒,基本上活不到那時候。

所以說,想看柯韓對決?僅此一次機會。

   
斑馬線奪命…開車不守禮儀 也是凶手
李月治/服務業(台北市)/聯合報

感謝聯合報的報導,指出行人斑馬線三大要命設計,期盼相關單位盡快改善,以確保行人的安全。近日,接連數起命喪斑馬線的車禍事故,讓人扼腕,也引起社會大眾注意。「馬路如虎口,行人當心走」,設計不良的斑馬線,加上有些駕駛不遵守交通規則與行車禮儀,每當過馬路時總是戰戰兢兢,川流不息的人車,呼嘯而過的機車,讓馬路如戰場。

有些右轉車輛來勢洶洶,絲毫不願禮讓行人,行動遲緩的老人家根本難以防備,一不小心就有可能釀成車禍悲劇。我曾在路口,目睹驚心動魄的車禍現場,右轉大卡車擦撞了行人,現場一片血肉模糊,所幸無生命危險。

有位銀髮長輩說,過馬路最讓人緊張的,除了秒數不足,最痛恨轉彎車輛毫無預警疾駛過來,讓人飽受驚嚇,每次過馬路都膽戰心驚,在心裡猛念佛號,希望菩薩保佑出入平安。而台灣的摩托車密度之高,轉彎時聲勢浩大,走在路上也常被呼嘯而過的機車嚇到。

馬路如虎口,生死一瞬間,政府應盡快改善斑馬線設計,讓過路人行得安全放心,更盼汽機車加強行車禮儀,禮讓行人。

   
換柱議題背後…藍天王缺乏互信
楊永年/成功大學政治系教授(台北/聯合報

日昨國民黨總統初選辦法確定民調與黨員投票比為七比三之後,黨主席吳敦義再提出「不排除萬分之一可能」,因此希望保留二階段徵召的選戰策略。但這樣的看法,卻讓多位黨內天王質疑與擔心,可能重演「換柱」問題。這樣的質疑固然不無道理,但未來仍充滿許多不確定性。

這不確定性可以從以下兩點得到印證,第一,民意如流水,任何候選人都可能因為某個事件或議題,導致民調遽升或遽降。第二,換柱和目前總統選舉的時空環境大不相同;換柱當時許多潛在的國民黨總統候選人是懼戰,但目前是很多人爭取出戰;所以兩者情境大不相同。或可以說,未來因相同因素導致換柱的問題,不會發生。

但會否因為其他因素導致換柱重演?這問題可能無人能夠回答,或答案不會只有一個。重點在於,面對選戰的諸多不確定性,原本就應有一套彈性的選戰策略,才能勝選。或者,目前沒人能預估用什麼的方法(策略),一定能達勝選的目的。在此情形下談「二階段徵召」,同樣可能存在不確定性。這不確定性因素包括,在什麼情形下,才符合啟動二階段徵召的條件?以及由誰來認定(或決定)二階段徵召的人選?這兩個不確定因素,可能就是國民黨天王存在的隱憂。但如果將這兩個問題或隱憂講清楚說明白,或擬妥選戰的策略配套,二階段徵召並非不可行。

換言之,如果國民黨能在事前把所有的狀況(危機或問題)講清楚說明白,換柱的問題不會發生;或若一旦發生,也可有一套規則可尋,就可以降低未來的爭議或不確定性。四年前換柱,的確造成國民黨嚴重傷害,一直到現在都讓許多潛在的總統候選人存在不信任感,甚至進一步影響外界觀感。所以二階段徵召的使用,必須非常謹慎。

為避免換柱重演,國民黨應完整將換柱始末作完整的調查報告。從調查報告中,找出影響換柱的關鍵因素,再把這些關鍵因素轉化為規則的一部分。只是,規則是死的,人是活的;一旦啟動徵召,就可能被解讀為換柱重演。

因此討論換柱的背後,其實是國民黨天王內部互信不足產生的問題。再者,換柱與否是方法上的爭議,倒不如還是回到討論「如何勝選」來得實際些;從如何提升勝選機率,回過頭來檢視或修正規則與選戰策略,來得務實些。其實,在缺乏互信基礎的氛圍中,聚焦換柱議題討論,可能提高換柱重演的機率。反之,若能以勝選為議題,同時外加理性討論避免換柱,以及如何強化互信;或一旦要啟動徵召,如何仍能在理性與互信基礎下進行決策,國民黨勝選才可能有望。

   
爭大位…先看懂政治生命周期
胡志宏/博士生(新北市)/聯合報

一個成功的政治人物,媒體把你捧上天,不管你說什麼做什麼,都被當做成功的因子;但一段時間後,環境變了,民意變了,政治生涯面臨重大挑戰,但你依然用過去成功經驗及訴求,想要逆轉勝,結果是,你愈努力愈糟糕。過去把你捧上天的媒體,開始批判你,剛愎自用,不知變通,此時的你一定非常生氣,我沒變啊!

到底是媒體變了,還是政治明星變了?其實大家都沒變,是你的政治生命周期變了。如果我們用企業生命周期比喻,政治人物生涯也可分為導入、成長、成熟、衰退四個階段。

對大多數人來說,導入期最辛苦,對未來充滿不確定性,在這個階段努力非常重要,運氣也很重要,若可當民代助理或參與各種重大活動的機緣,你有可能取得進入政治的門票。

進入成長期,努力依然是最重要的元素,但此時要有策略,找出自己的定位及方向,要跟對人,用你的策略思維,來增加一點好運氣,而不是等待。

走到成熟期,讓你獨當一面發光發熱,值得祝賀。這些政治人物通常不是選擇未來,而是被未來選擇,掌握到一次良好契機,配合社會大環境氛圍,讓你走到成熟期,你開始受到重視,開始有媒體跟隨及報導,甚至開始有粉絲。

但當環境再次變化,就可能進入衰退期;光環不再,不管你做什麼,往那裡走,以及你的作為,不再有人關心;你需要改變,要重新回到第一階段來一次新的循環。

在第二次循環時,和第一次的差異在於,這一路走來,你有許多累積的包袱,既定的政治立場及派系,既定的主張及人情,以及既得的利益及資源,這是包袱也是資產,你捨不得丟,但也可能讓你跑不動。

政治人物和企業一樣,要懂得轉換及改變,找新策略,或培養新的人才,才有可能重生,創造新的生命周期。準備角逐總統大位的政治明星人物,不知如何看待自己的政治生命周期。

   
李進勇應主動拒掌中選會
林三欽/東吳大學法律學系教授(台/聯合報

為確保中選會主委(委員)能超然執行職務,應比照通傳會組織法第七條規定,出任職務前三年應未曾擔任或參與政治色彩濃厚的職務、活動,特別是參與公職選舉。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組織法第七條規定:「本會委員於擔任職務前三年,須未曾出任政黨專任職務、參與公職人員選舉或未曾出任政府機關或公營事業之有給職職務或顧問,亦須未曾出任由政府機關或公營事業所派任之有給職職務或顧問。但…,不在此限。」

這條規定之目的,在於確保獨立機關通傳會委員人選的政治中立性,以及其執行職務的超然性。同為獨立機關,中選會主委(委員)的政治中立性與超然性要求理應更高,因為其直接涉及敏感的選務。但由於中選會組織法未有類似於通傳會組織法第七條之規定,因而存在模糊空間。

日前民進黨政府提名民進黨籍甫競選連任失利的雲林縣前縣長李進勇出任中選會主委一職,本人期期以為不可。一個剛代表執政黨競選連任失利的前縣長,吾人如何能夠確信其未來在主持選務規劃時,能夠不偏袒執政黨?就算李前縣長在被提名後註銷黨籍,也無法改變這一切。

法律不可能天衣無縫,在法有未明之處,政府應以身作則取法乎上,以高標準來自持。如果政府帶頭取巧、硬拗,以台灣選民之精明,那下場絕對是得不償失。

本人在此呼籲法律界尊敬的前輩李進勇前縣長,為我國法律體制的維護作出表率,主動辭去中選會主委被提名人身分。您可以在三年內投身念茲在茲的公益活動;過了三年,您即可名正言順的出任中選會主委一職,屆時再也無人會質疑您的適格性。

   
秦良丰,傘兵以你為傲
鄧鴻源/大學教授(新北市)/聯合報

陸軍航特部上兵秦良丰演習跳傘時墜地重傷,經九個月醫治,已可回高雄復健,實在可喜可賀。

之前軍中同袍寫下:「加油!兄弟趕快起來」、「加油!相信你可以的」、「特戰弟兄以你為榮」等加油及祝福的字條送到醫院,為秦良丰加油打氣,字字句句令人感動。如今果然出院,實在可喜可賀。

能成為合格的傘兵不簡單,首先必須克服懼高症,不斷反覆練習落地五大要領、其他基本動作與體能訓練等。第一次跳傘時所要克服的心理恐懼,一般人難以體會。雖然在一般狀況下都很安全,但總有萬分之一的意外。當傘打開後,隨風吹拂冉冉而下,看到腳底下一片廣袤綠色大地、頭上一望無際的藍天與白雲,有時可能還有飛鳥比肩翱翔,令人有與天地融為一體的感覺,常令人感動莫名,熱淚盈眶,這是只有傘兵才能獲得的最大獎賞。

二次大戰時,納粹德國與英美兩國將傘兵的奇襲戰發揮到極致。納粹德國曾以傘兵空降橫掃歐洲,為閃電戰的先鋒部隊。以英美為首的盟軍,也在一九四四年六月六日「大君主」行動中,以數千架滑翔機與運輸機,將數萬名傘兵空降到法國內地,占據各軍事要點,有效阻止德軍預備部隊對諾曼第海灘的增援,讓盟軍成功建立灘頭堡,展開對德國的全面進攻,舉世同欽。

這些在諾曼第空降的英勇傘兵,傷亡不少,是盟軍最後贏得歐戰勝利的關鍵,他們英名將永垂不朽。希望我國傘兵也能為保衛國家與人民福祉而奮戰到底。最後讓我們一起為傘兵秦良丰祈禱,祝他早日痊癒;他以傘兵為榮,傘兵也以他為傲,也盼年輕人以他為榜樣,加入各軍種報國,尤其是傘兵。

   
CES展場亮點 虛擬照顧者
人工智慧偵測跌倒、虛擬實境對抗孤單,強化服飾輔助失能,11日在美國拉斯維加斯閉幕的消費電子展不再只專注年輕人,另有廠商與窮國學校合作建置太陽能充電站,解決學生缺課和偏鄉電力問題。

天啊!4種不易受孕類型,我中了嗎?
「結婚已一陣子,我卻無法懷孕,難道我是不孕體質嗎?」中醫師告訴妳,原來有4種不易受孕的類型,快來看看妳是不是其中一種?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health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NBA TAIWAN | blog | shop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