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智權報】探討專利與智慧財產權,涵蓋各國重要的侵權訴訟分析、法規解析,提供您需要的IP實務與知識! 【carol的私房教養】為做童書的總編媽咪Carol從教養可愛孩子的經驗及相處中,分享其最真切的心情與心得!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財經  追星  NBA台灣  udn部落格  udnTV  讀書吧  
2019/03/25 第4449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編輯小語 聯合筆記/呼喚國民黨二○二○大陸政策
搶大選話語權 蔡賴競合抗韓?
中美世紀爭雄關鍵戰役
小學送私中 大學送出國… 教育階級化比學生出走更嚴重
義中「帶路」的面子、裡子、金子
農產外銷港澳 應效法日本經驗
嚴震生/美國高等教育入學的賄賂醜聞
韓市長喚起的「愛國心」
彰檢有權處理國籍歧視案嗎?
聯合報黑白集 聯合報黑白集/民進黨的玻璃心
聯合報社論 聯合報社論/台獨變「台主」,賴清德的務實或投機?
經濟日報社論 經濟日報社論/壽險業海外投資龐大 誰之過?

編輯小語
聯合筆記/呼喚國民黨二○二○大陸政策
郭崇倫/聯合報

總統大選剩下不到十個月,正是有志之士糾集智囊,撰寫政策白皮書之際,說到底,只有兩個議題重要:能源政策爭議對國民黨有利,兩岸議題則對民進黨有利,本來國民黨應該是最能穩定兩岸局勢的黨,但是現在有三個改變:

首先,國際局勢在變,美歐日對中國的戒心日增;尤其美國的中國政策從「交往」改為「戰略競爭」,這早從歐巴馬時期就已經開始,川普只是加速這個改變而已,之前希望把中國轉變為西方式民主,不希望台灣蠢動刺激大陸,現在的戰略競爭,則期待台灣可以扮演更有用的角色,對抗中國。

其次,習五點提出「兩制台灣方案」後,對台壓力日增,王在希強調只認同一中,不謀求統一,就不是真正的「九二共識」;王英津則提出「去主權化」改造問題,要去除支撐「中華民國仍然存在」的一系列政治符號及制度;而王衛星所說未來可保有的十項權力,都是台灣現在已經有的。雖然三人鬆緊不一,都不脫一國兩制,否定了一中各表的精神。

最後,則是漸趨向台灣主體意識的民意位移;過去大陸在選前的動作,很容易被民進黨逆向操作,效果適得其反,現在美國想介入台灣選舉,支持屬意的候選人,也沒這麼容易。

蔡英文的操作很細緻,除猛攻國民黨既有的兩岸論述外,還察覺到國際對中國崛起的疑懼,在接受CNN訪問時說,面對北京與日俱增的勢力,台灣防守著自由民主世界的第一線,她的競選基調是:面對中國的霸權威脅,國際必須與台灣安全合作來支持台灣,進而支持台灣的蔡英文政府。

面臨黨內獨派初選的挑戰,蔡英文好整以暇,她的兩岸政策,並不是要走陳水扁二○○四年連任時越來越獨的老路線,蔡英文想做的,是在不挑釁對岸的前提下,把國民黨打成張伯倫的投降主義,自己是堅定不妥協的丘吉爾,爭取年輕選民的支持。

國民黨候選人應提出什麼大陸政策主張?三個變遷情勢下,過去主張似乎不靈了:「不統不獨不武」是馬英九第一次競選時的主張,但習五點之後,大陸不可能接受「不統」的提法;「九二共識」雖然還是大陸的兩岸關係定海神針,但大多數台灣選民弄不懂是什麼意思,給蔡英文可乘之機,把它簡化扭曲為「一國兩制」。

兩岸和平協議似乎是國民黨新的論述,不只是張亞中與洪秀柱提,現在黨主席吳敦義也在倡議,朱立倫與王金平都還未表態;和平協議曾經在馬英九連任時考慮過,遇到民意反彈,馬上收回,現在再度提出,面對北京的統戰談判策略,國民黨其實是沒有信心的,更不用說,和平協議很難向美方解釋這是不是投降協議。

國民黨總統候選人尚待產生,現在亟需一個清楚易懂的大陸政策,韓國瑜也許是個潛在的候選人,但口號式的宣傳是不夠用的。

   
搶大選話語權 蔡賴競合抗韓?
柳金財/佛光大學公共事務系助理教/聯合報

行政院前院長賴清德宣布投入民進黨內總統初選,並宣稱期待國民黨徵召高雄市長韓國瑜,進行一場君子之爭。一時激起千層浪,不僅拉高民進黨總統選情能見度,也邊緣化白色力量的台北市長柯文哲,及國民黨各太陽等潛在競爭者。

賴清德參選不會導致新潮流內部及整個政黨陷入分裂危機。起初新潮流主要精英確實不傾向支持賴參與總統選舉,然賴卻宣稱要「勇敢承擔」台灣願景建構。新系思考:蔡執政成效不彰,賴參選折損其政治聲望;蔡與新潮流尚維持政治聯盟,賴參選勢必造成支持對象抉擇困境。且派系中要角總統府秘書長陳菊、桃園市長鄭文燦等人皆曾表態支持蔡英文,與新系關係交好的蘇貞昌仍任行政院長。從蔡英文與新潮流、蘇貞昌的政治聯盟關係來看,賴參選不是要造成新潮流裂解及黨分裂,反而是強化新系、蘇貞昌與蔡英文政治聯盟關係。

賴宣布參選後,陳菊、蘇貞昌、行政院副院長陳其邁及卅餘名立委已表示支持蔡英文競選連任,並呼籲團結。而年初獨派四大老發表公開信呼籲蔡英文放棄連任總統,包括彭明敏等則表示支持賴清德,看似獨派產生分裂,但這中間仍存在協調空間。

與其視賴清德參選總統恐造成執政團隊分裂及獨派內鬨,倒不如視之為總統選舉的造勢與動員,及對傳統支持者與獨派的整合過程,藉此改變整個黨一再被邊緣化氣勢。九合一大選慘敗,蔡英文一再慰留賴清德,然賴仍宣稱負起政治責任下台,表示離開給予總統大破大立的契機及多次表達支持蔡繼續連任。故賴清德與獨派結盟參與黨內總統初選,看似具有「以戰逼和」的意涵,其實是正在整合獨派資源、化解獨派分歧,至少為可能的「蔡賴配」穩固基本盤。

對比賴清德與韓國瑜的兩岸論述,賴曾倡議「兩岸關係是國際關係」、「親中愛台論」、「務實台獨」,批評「九二共識」就是「一中原則」、反對「一國兩制」;韓則是倡議「貨出人進」及建立南南合作關係、主張「九二共識」、「兩岸關係你儂我儂」。「清流」與「韓流」的對峙,將會是一場「封閉對抗」與「開放自信」兩岸路線之爭。尤其賴清德正試圖整合獨派政治資源以強化其支持力度,這不僅能襯托其政治實力運用於黨內初選較勁,也可以延伸至總統大選合作籌碼。

蔡賴間存在既競爭又合作、共榮共存關係,民進黨在不能輸前提下勢必透過內部協調機制結合賴清德之奧援,及宣揚「清流有效抗擊韓流」效應,達成選票極大化目標。此刻黨內恐怕也只有賴清德勉強足以對抗「韓流來襲」。故這不會是民進黨力量分散與分裂,而是透過參選製造聲勢,搶奪總統選舉話語權,從而邊緣化柯文哲及國民黨各太陽政治光環。從一月、三月立委補選結果來看,顯然柯文哲、朱立倫並無法將政治光環轉移給候選人,其政治影響外溢效果有侷限性。

   
中美世紀爭雄關鍵戰役
石齊平/鳳凰衛視資深評論員(香港/聯合報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出訪義大利,義大利以參加「一帶一路」建設作為迎接習的大禮,引起美方不滿,批評義大利不該為中國站台。

習近平二○一三年甫上台,即提出一帶一路倡議,從遠東到歐洲的基建投資高達九千億美元;二○一四年又在APEC會議中提出作為配套的亞投行倡議,無論一帶一路及亞投行均歡迎各國加入。美國除自己不參加以為抵制外,還千方百計封殺所有有意的國家加入,但顯然均未成功。

在亞投行方面,英國率先抗命加入,法、德、義隨即跟進,去年底成員國已達九十三個;在一帶一路方面,美國除自己不參與,還汙名化一帶一路是債務外交,但此前僅歐洲就有十三個國加入,現在歐盟創始國及G7成員國的義大利也加入,含金量與意義更自不同。美國在一帶一路及亞投行與中國的博弈中,明顯落了下風。

類似情況,也發生在與此同時的南海吹填造島及華為事件上。

同樣的是在習近平上台之後,從二○一四年開始,中國大陸不聲不嚮地在有爭議的九段線內的南沙群島,以吹填方式把七個礁造成了七個島。美國自衛星偵測到情況後即一再對中國提出抗議與警告,中國完全置之不理。目前七個島總面積已超過六平方公里(台灣控制之太平島為零點五平方公里),其中三島各有一條三千公尺跑道可起降各型飛機,島上布建軍民設施,有如存在於南中國海的三艘不沉的航母。美國徒呼負負,除了偶而派些軍艦航行刷一下存在感之外,束手無策。對中國而言,這是歷史上第一次把「虛線」變成了「實線」。

華為是最新的事例。美國知道5G之爭,影響深遠,決定對華為痛下重手,從警告華為到唆使加拿大扣押孟晚舟,再到脅迫從「五眼聯盟」到幾乎所有國家,不得使用、採購、接納華為的產品與服務,作風之惡劣,手段之狠辣,已到了完全不顧作為一個堂堂大國顏面的地步。但形勢發展卻大出美國意料,又是從英國開始,抗命美國接納華為的國家越來越多。

這一帶一路(含亞投行)、南海造島,及華為博弈,不約而同折射了中美全球大博弈下中美氣勢的長與消,也是中美新世紀爭雄的關鍵三役。

中美大棋局目前下到了中盤,未分勝負之前,棋還要下下去。關鍵三役之後,盤面上還有三個大場,必是雙方必爭之地:一、人民幣國際化;二、朝鮮半島形勢;三、台海形勢。

古今中外列國爭雄,全局勝負往往取決於幾個關鍵戰役,新世紀的中美爭雄,亦作如是觀。

   
小學送私中 大學送出國… 教育階級化比學生出走更嚴重
鐘重發/教(彰縣北斗)/聯合報

台大留不住優秀孩子,當然是台灣人才的損失,然此和家長拚命把小學畢業生往私中送一般,但優秀小學生往私中送對教育的殺傷力,絕對比台大留不住優秀的高中畢業生要來得大,只是很多人都不去想罷了!

優秀的高中畢業生沒選台大而直接出國,或者只是一些都會出國的孩子,沒到台大過水而先行出走而已。但若連自詡在辦教育的國小校長、家長會長,都不相信國中而爭相把孩子往私中送時,台灣的國中教育和升學體制真該好好檢討,為何愈是強調多元入學和高中學區制,私立中學反愈受青睞。有錢的人就有愈多的選擇權,而窮人家的孩子,教育的路卻愈走路愈窄。失去公平機會的教育,絕不是國家正常的育才之道。

完勝三位教長的管校長說的話,應該可獲得教長和社會的重視,如今藉台大管校長的一席話,也希望力推十二年國教的回鍋部長好好檢視,要把台灣教育帶向何處,是在提升孩子的能力和國力?或是在階級複製,成為製造階級的工具?

   
義中「帶路」的面子、裡子、金子
張孟仁/輔大義大利語系主任兼外交/聯合報

廿三日義大利簽署了一帶一路的備忘錄,成了G7第一個與中方簽署的國家。義大利對於中資既期待又怕受傷害。期望一帶一路倡議帶來基礎建設的投資、減少貿易赤字、大量進口義大利的產品、保護義大利廠商在中國的商業利益等。同時也期待習近平造訪西西里能帶來觀光收益,吸引中國遊客來訪。

為淡化外界的疑慮,義大利強調簽署協議可以平衡義大利與中國大陸近一八○億美元的逆差,此外,就算港口擁抱中資也會對收購一事小心謹慎。仔細觀察最終版的備忘錄僅有廿九項協議,較之前預估會簽五十項協議減了不少內容,且拿掉的正是敏感部分的通訊(5G)與技術方面。

另外,里也斯特與熱內亞港口並未同先前討論般放上「戰略夥伴」的字眼(當然兩個港口都會開放),可說是符合先前歐中雙方所談妥的二○二○、二○三○議程合作項目(支持中國—歐盟全面戰略夥伴關係;支持全面落實中歐合作二○二○戰略規畫),以及歐盟去年九月提出的「歐亞聯通」戰略架構(加強一帶一路倡議同泛歐交通運輸網的對接,深化在港口、物流和海運領域的合作),並未脫離歐盟的原則。整體觀之,美、歐的警告與內部另一執政的聯盟黨以「國家安全」為由阻撓奏效。

整個事件體現了中方獲得面子,歐、美獲得裡子,義大利則拿到些許的金子。義大利雖強要資金卻須在安全範疇(聯盟黨、歐盟內部和諧與美國盟友)內取得妥協。

不過,其後續影響值得觀察。一、義大利成為G7第一個突破口有其強烈的政治象徵性,其他很多想攀中國關係的歐盟會員國是否效尤?德、法兩國與中方貿易額遠比義大利來得大,是否會吃味?並持續以破壞和諧為由,冷落義大利?

二、儘管義大利聯盟黨聲稱握有「黃金權力」可對備忘錄裡的涉及國安項目進行干預。只是面對國內經濟不佳,許多義大利港口早已期待與中國大陸合作,一場國安與經濟溫飽的戲即將上演,聯盟黨與五星運動的衝突很快會白熱化。

三、對於美國老大哥的警告僅姑且聽之,親中的五星運動與親川普的聯盟黨,又是提前布局另一場外交熱戰的「代理人」戰爭。

四、不管是聯盟黨或五星運動皆反歐,倘若中資妥善經營義大利港口營造巨大的經濟效益,義大利人民是否會更加遠歐,質疑歐盟的能力?

   
農產外銷港澳 應效法日本經驗
楊明憲/逢甲大學國貿系教授(台中/聯合報

高雄市長韓國瑜拚經濟,尤其是農產品外銷訂單在新馬港澳一波接一波。其中大多為木瓜、鳳梨、蜜棗、芭樂等生鮮水果及花卉,是農民生產後直接外銷,不被運銷商或加工商壟斷利潤,也是讓農民最有感、最接地氣的做法,難怪振奮民心。

但韓市長表示,香港有四分之一的農產品都是從日本進口,而台灣竟只占了三點六%,不禁令人好奇:台灣農產品外銷真的遠遠不如日本嗎?

事實上,香港是日本最大的農產品出口地,占日本出口市場的廿三點三%,去年出口十九億美元;而香港為台灣第五大農產品出口地,占台灣出口市場的七點五%,去年出口四點一億美元。我國在香港的農產品外銷只有日本的五分之一。

日本與我國一樣是小農經濟,而且生產成本比我國更高,但為何日本農產品在香港外銷金額是我國的五倍?為何不是像我國一樣以中國大陸為主要的出口市場?值得探討。

十年前日本還曾是我國最大農產品外銷市場,香港居次,我國外銷至香港的金額為三點九億美元,與目前相去不遠,但當年日本外銷至香港金額為十億美元,十年來倍增,而我國仍在原地踏步,且與日本的差距擴大,怎會如此?

原因是,日本安倍政府在二○一三年提出進攻型的農業政策,要徹底扭轉防衛型的農業保護思維,目標是到二○二○年,農產品出口要從二○一二年的四千五百億日圓,倍增至一兆日圓,正面迎戰自由貿易,並視為日本農產品銷到海外市場的機會。因此大力加強基礎建設的農業預算,為擴大農業出口強化基礎。

反觀台灣農產品在農場端並不比日本差,但經過採收後處理的冷藏、保鮮、包裝及運輸等至消費端,卻不如日本。生鮮農產品出口的規範,要依循的是Global GAP(全球性的良好農業生產規範),以及保鮮與冷鏈物流等基礎建設。日本Farmind株式會社社長堀內達生曾說,「一個農產品的成功,前端種植影響了產品的六到七成,最後的三成要靠採收處理跟後端運輸的配合。」並舉例台灣香蕉可能要從頭開始想怎麼改革,不然沒有全球競爭力。

台灣農產品外銷仍有許多有待突破的瓶頸,例如農產品國際市場資訊與統計資料有待充實、農產品外銷供應鏈體系和支援系統尚待完善、缺乏長期經營國際通路、農產品國際拓銷集中於特定產品與市場、外銷農產品參與國際展會欠缺整合機制和經濟效益評估、持續性台灣外銷農產品之品牌化活動有待強化、農產外銷大多著力於原始形態初級品,以及輕忽投入因素、加工品、技術、智財權等套裝輸出。

期待我國農產品外銷模式及建設,能以日本經驗為師,中央與地方政府共同合作拚外銷,改善瓶頸並加強保鮮與冷鏈物流等基礎建設,則我國農產品外銷將大有可為!

   
嚴震生/美國高等教育入學的賄賂醜聞
嚴震生/聯合報

美國高等教育的入學一向非常多元,學業成績及學測表現當然是申請學校的重要數據,但課外活動的參與及人格特質的展現,同樣是考量標準。另外,美國大學也會透過平權法對族群背景作出平衡,不僅要讓弱勢族群有更多入學機會,也希望讓校園能夠反映社會的人口結構。

平權法有如國內的繁星計畫,非洲裔、拉丁裔及印地安原住民在這個制度保障下,確實獲得較多入學機會(歐巴馬能進哥倫比亞大學及哈佛大學法學院,不排除是平權法的受惠者)。在弱勢族群受到優先考量下,主要族群的白人當然會認為這些配額造成他們的權益受損,因此提出許多法律訴訟,認為白人學生已成為逆向歧視的受害者。從四十多年前著名的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醫學院對少數族群的保障名額、到密西根大學法學院照顧代表性不足的少數族群,及該校大學部的申請考量中給予其較高的點數,基本上都是由白人提出的訴訟,最後都上訴到最高法院。

不過真正受到衝擊的是學業表現優異的亞裔學生。後者在許多常春藤名校及加州頂尖公立大學的學生人數,遠遠超過亞裔在美國總人口的比例。舉例來說,亞裔人口占美國總人口數不到百分之五,但是在長春藤的哈佛及耶魯等名校,則是占百分之廿。在加州大學柏克萊、洛杉磯、聖地牙哥及爾灣四大分校,亞裔學生近年來錄取比例都在四成五左右,而該州頂尖的史丹佛大學則和長春藤名校類似,將亞裔學生限制在兩成二,但加州理工學院則是超過四成。儘管如此,亞裔學生仍認為他們遭到歧視,特別是私立大學利用校園多元化為理由,採取平權法照應其他少數族群,讓亞裔學生權益受損,因而提出上訴。

雖然白人學生也受到平權法的影響,但許多還有一項優勢,就是所謂的傳統生身分。這些傳統生可能是父母和祖父輩曾是這個學校的校友,或是對這個學校有特殊貢獻(包括捐款在內)(或許川普也是靠父親捐錢才進入賓州大學華頓學院)。這些傳統生的身分,對新一代的亞裔移民來說,還需要更長的時間,才有機會取得。捐款也要有管道及門道,且數量一定要相當龐大,才有資格替原本就相當優秀的兒女取得入學機會。

除了這些眉角外,美國大學參與運動項目並成為校隊成員的獎學金,也成為弊端之所在。過去,相關的弊端大都圍繞在運動員學生的學測及在校成績未達標準,或是教練及助理教練在招募運動員時,給予其家長不當的好處。這次爆發的醜聞,乃是包括好萊塢明星在內的富人,透過仲介,讓這些教練向入學審查部門推薦其子女,儘管後者可能根本在這些運動項目並不在行。當然,大部分運動項目是有錢白人孩子比較可能參與、較為冷門者,如水球、划船及帆船等,而不是受人注意的籃球與美式足球,後者不僅要有好的高中時期表現,同時也廣受重視,不太可能發生類似的舞弊。

這次爆發的弊案,不僅在於運動教練的收賄,負責行賄的仲介甚至還收錢替這些學生找學測槍手,讓他們能夠有基本的學術表現。至於交錢給仲介的父母,許多是大企業的CEO們,成功的股票經紀人及地產投資者、好萊塢女明星、服裝設計家,甚至也有全球性法律事務所負責人。不過,從他們及其他白人的角度來看,或許傳統生的名額及走運動項目的後門,是另一種平權。

(作者為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研究員)

   
韓市長喚起的「愛國心」
高凌華/文字工作者(台北市)/聯合報

突然間,感覺大家都好愛中華民國,平常吵吵鬧鬧不在乎的內鬥,現在深怕一不留神就被出賣。

一個南台灣縣市長的輪替,一個市長出國賣水果可以換來一些短暫的團結,似乎也是選舉結果出乎意料的一種收獲。

一個市長好像搖醒了昏沉沉的台灣,一個市長讓一些本來不一定愛台灣的人都想以讓台灣更好為己任,一個市長讓許多人爭先恐後的都想讓大家知道自己愛台灣,一個市長帶起來出乎意料的風向,雖然不知道是好是壞,但大家都眼睛睜得大大,看著一個市長還會帶來台灣什麼樣的變化。

   
彰檢有權處理國籍歧視案嗎?
尤英夫/財團法人台北市賽珍珠基金/聯合報

聯合報報導,一名阮姓越南配偶一○五年十月遭偵訊時,自認遭受彰化地檢署莊檢察官國籍歧視問案而提出陳情。不過,分案由一名主任檢察官調查後簽結。

筆者曾經擔任過內政部台灣地區之人民受歧視申訴審議小組委員,也實際參與有關新住民有無受歧視的申訴案件,因此對於彰化地檢署這樣的處理,抱持懷疑的態度。

我國「入出國及移民法」第二條規定「本法之主管機關為內政部」。第六十二條規定「(第一項)任何人不得以國籍、種族、膚色、階級、出生地等因素,對居住於台灣地區之人民為歧視之行為。(第二項)因前項歧視致權利受不法侵害者,除其他法律另有規定者外,得依其受侵害情況,向主管機關申訴。(第三項)前項申訴之要件、程序及審議小組之組成等事項,由主管機關定之。」

第八十一條又規定「主管機關受理第六十二條之申訴,認定具有違反該條規定情事時,除其他法律另有規定者外,應立即通知違規行為人限期改善;屆期未改善者,處新臺幣五千元以上三萬元以下罰鍰。」

而內政部也根據上述第六十二條第三項的規定,在九十七年六月四日發布全文十三條的「居住台灣地區之人民受歧視申訴辦法」。

姑且不論有無涉及其他法令,或申訴有無時效的問題,從上述條文規定來看,顯然主管阮姓越配具體申訴歧視行為案件的機關應該是內政部,而不是彰化地檢署。

   
聯合報黑白集
聯合報黑白集/民進黨的玻璃心
聯合報黑白集/聯合報

韓國瑜訪問港澳,兩天簽下卅四億元的農漁產品訂單,成果豐碩。亮眼的成績,讓民進黨很不是滋味,不斷對他挑毛病,口誅筆伐。尤其他拜會港澳中聯辦,不僅被民進黨民代譏為「中共在台參選代理人」,連遠在南太平洋訪問的蔡總統都說他在製造「一國兩制」氛圍,酸氣沖天。

民進黨的玻璃心,真是碎了一地。論推銷台灣蔬果,民進黨顯然沒有韓國瑜的賣菜郎本事;論兩岸三地的交流,綠營也比不上他熱情交友的暢行無阻。於是,綠營就只剩下抹黑、恐嚇和詛咒這幾招了。民進黨秘書長羅文嘉還喊出:「票投國民黨,台灣變香港」,押韻是很押韻,就是時光倒流了廿年,太老套了!

好笑的是,綠營打韓國瑜還不夠,也把承諾每年購買高雄一千萬公斤蔬果的郭台銘一起打進來。綠委余宛如質問郭董是在「幫農民還是害農民」,批他「配合地方首長弱智演出,有失格局」,還詰問這樣能解決「產銷結構」問題嗎?這種問政邏輯,暴露的正是民進黨的弱智和格局。試想,郭台銘購買本土農產品,單純是出於愛鄉土的心思;立委若要問「產銷結構」的問題,不該去問在那裡納涼的農委會嗎?

蔡政府自己不做事,卻不斷牽拖別人,也不准別人做事,這正是民進黨令民眾反感的主要原因。賣農產品原非縣市長的首務,但韓國瑜藉此激勵農漁民的信心,牽起兩岸貿易交往的善意;而民進黨就只會眼紅嗎?

   
聯合報社論
聯合報社論/台獨變「台主」,賴清德的務實或投機?
聯合報社論/聯合報

在賴清德向蔡英文拋出總統選舉戰書後,民進黨隨即組成「五人協調小組」,研商初選機制及時程細節。儘管「勸退」傳聞甚囂塵上,但這應非五人小組的最佳盤算,至少對賴清德恐難得逞。反觀賴清德,則宣稱自己是在追逐良性競爭,激發謙卑的反省,希望創造一場「典範的初選」。話說得冠冕堂皇,卻難掩他突襲參選引發的「破壞團結」之憂。

若說賴清德未考慮到他參選可能破壞黨內團結,恐難取信於人。第一,他挑戰自己黨內的現任元首,這是我國憲政史上從未發生過的事,他等於直接否定蔡英文續任總統的正當性。第二,他登記前的部署,都在提防黨內同志知情,卻與獨派互通聲氣,甚至獲得獨派的民調「響應」,這都給人「聯外制內」的印象。第三,他曾公開表態二○二○「支持蔡英文」,也在黨內徵詢時表示無意角逐,卻在最後一刻跳出來宣示「勇於承擔」;這顯示了他言行不一,行事難測。

更令人意外的是,就在人們期待賴清德對其「務實的台獨工作者」作出更明確詮釋、以與蔡英文區隔時,他卻突然轉身倒退,提出一套塗鴉式的說詞。賴清德以一篇連同標點符號在內共二八八字的臉書貼文,把「台獨」簡化為「台主」,即是台灣自己當家作主,及捍衛台灣民主之意。他也為自己的「務實」作出三段解釋:一、台灣已是主權獨立的國家,名字叫中華民國,不必另行宣布獨立;二、台灣前途由二千三百萬人決定,任何人都不能干預;三,台灣當前最重要的工作就是發展經濟、建設國家、造福人民、壯大台灣。

這些的說法,荒唐及簡化到令人難以置信。首先,賴清德把「台獨」等同於「台主」,完全是和稀泥,其中只有口號和文字的拼貼,沒有任何思想成分在內,遑論理想。其次,根據他的「務實」三段論,他的政治定位不僅和蔡英文毫無兩樣,就連跟一般台灣民眾的想法也沒有太多差別,令人想不透他到底要追求什麼?最後,根據他一路談下來的論述,賴清德自詡的「台獨工作者」,就變成「既不必台獨」所以「也毋需工作」了;這豈非在打臉自己?

從賴清德最近的種種作為,在他努力塑造認真、執著的君子形象外,我們看到了他性格的另一面:投機。既然挾著獨派勢力的支持站出來挑戰蔡英文,賴清德更應著墨的是他的台獨工作理念,呈現他和蔡英文的反差。但在緊要關頭,他卻退縮了,不僅刻意淡化自己的台獨追求,還扯出一套幼稚園程度的「台主」理論。其中原因不難想像:民進黨的初選機制,是採取「全民調」決定制;賴清德若要勝過蔡英文,必須先爭取中間選民的支持。也因此,他原本自我標榜的「台獨工作者」,必須先擦脂抹粉遮掩。然而,如果連嚴肅的政治信仰都可以如此虛與委蛇,如同變色龍般變來變去,民眾如何相信賴清德具有真誠而堅定的政治信仰?

儘管賴清德目前的民調支持度勝過蔡英文,這是因為蔡英文必須承擔民進黨所有的施政挫敗責任,吸附更多民怨,並不表示民眾對賴清德的能力有太多信任。事實上,賴清德不接受按部就班的安排,直接從台南市長躍升閣揆大位,最後只能因敗選而悵然求去,這也暴露了他「意圖強過能力」的眼高手低。包括他在閣揆任內的表現,在內政經濟上都缺乏具體成績,國際和外交恐怕更是他脆弱的罩門。他突襲挑戰大位,固足以重傷蔡英文,卻未必能為民進黨穩固根基。

賴清德在最令人好奇的「台獨工作者」角色上,他選擇了曖昧其詞的方式遮掩,不惜將自己的招牌旗幟塗掉,讓人遺憾。當「台獨」變成「台主」,除顯示賴清德的投機,也說明他只是一個「沒有理念的台獨工作者」。

   
經濟日報社論
經濟日報社論/壽險業海外投資龐大 誰之過?
經濟日報社論/經濟日報
台灣壽險業的國外投資金額龐大,2015年底為10.1兆元,三年後增加至16.3兆元,占可運用資金的68.5%,堪稱全球之冠;一般國家這項比率普遍介於10%至20%。以此推算,今年2月底壽險業國外投資金額就已經接近17兆元,若加上實質投資國外債券、以新台幣計價之債券ETF的投資額5,007億元,壽險業所曝露的價格與匯率風險,實在令人擔心。

壽險業為何會有如此龐大的國外投資?日前金管會顧立雄主委在立法院財委會專題報告時,指出我國長期處在低利率環境,是導致壽險業資金出走的主因之一。然而,列席備詢的中央銀行副總裁嚴宗大回應,問題的關鍵是壽險業國外投資比率為全球最高;雖然去年美國公債殖利率上升之後,造成台灣與美國間的利差擴大,但有些國家的10年期公債殖利率更低,例如法國為0.4%、德國0.09%、荷蘭0.18%、瑞士負0.36%等,隱含我國的10年期公債殖利率約為0.8%並不算低之意。

去年底央行總裁楊金龍也對外表示,我國壽險業資金持續增加國外投資,反映了國人理財多元化和資產配置全球化的需求,再加上壽險公司資產負債期限錯配問題所致。以2017年為例,壽險業負債面的保險負債平均存續期間約20至25年,資產面的投資平均存續期間約八至十年。由於壽險業對長期投資需求大,但國內公債發行規模小且平均剩餘年限不及十年,無法因應其投資所需,造成壽險業大幅增加國外投資。

金管會、央行的說詞各有著眼點,很難直接論斷孰是孰非,需要有更全面的論述。首先是壽險業普遍以高於銀行存款利率,透過銀行理專與保險業務員大推儲蓄型保單,取代存款,使得資金源源不斷地湧入壽險業。另外,主管機關也不想讓壽險業資金投資太多在不動產上,以免民眾無法承擔因而升高的房價,因此設下一些限制,導致國內投資管道受限。

由於預定利率高於國內利率水準,且國內債券的額度與到期日皆無法滿足壽險業的需求,壽險業就得到國外尋求較高報酬率且能減少資產負債期限錯配問題的合格有價證券。近幾年來,此類儲蓄型保單每年持續大幅增加,終於使得壽險業國外曝險問題浮上檯面,成為大家關注的議題。

如果認定台灣與美國利率差距是形成我國壽險業巨額國外投資的主因,只是看到問題的表象。至於提出台灣利率仍比部分已開發國家利率高,藉以反駁金管會的歸因,亦有錯誤對比之嫌;而且,要歸因於資產負債期限錯配,顯然未盡瞭解我國壽險業發展的結構性問題。

其實,真正造成壽險業龐大國外投資的主要原因,是相對於台灣目前的投資需求,資金供給實在太多,因而資金不願存在銀行,以免被物價上漲侵蝕購買力。但在同時,資金又缺乏其他適合、足夠的投資標的,以致壽險業很容易籌集資金。

因此,只要國內投資需求升高,即會有相對較高的利率水準,資金就未必會流向壽險業,或者是即使資金流向壽險業,也會比較傾向留在國內投資。

提振台灣投資需求,需要產業順利轉型與不斷提升競爭力,眼前這些都不是容易的事;若是放寬壽險公司投資不動產,副作用與社會反彈更大。因此,目前主管機關能做的是強化壽險公司的風險管理,並且要求壽險公司審慎從事匯率避險,不要一直想靠沒有真正避險效果的外匯價格變動準備金來調整。同時,在國外投資擴大之際,可要求壽險公司以普通股增資,藉以強化吸納非系統風險的能力。這些措施,可有助於緩和或減少資金投向壽險公司,若還有過多資金,則央行應該要適度調整貨幣政策,避免讓台灣長期處於低利率時代。

   
Google也引進!靜觀靜坐讓員工更有創意
很難每天持續都有好構想,當你想不出來時,該怎麼辦?一個日益受歡迎的解決方法就是靜觀靜坐。許多領導企業,包括Google、高盛集團和美敦力等公司,都為員工引進靜坐和其他的靜觀練習法。

中國大陸的經濟發展趨勢
大陸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怎麼走下去將嚴重影響全球的經濟格局與環境,尤其是台灣。基本上,大陸將下決心深化國家自主生存發展,應該會在這四個方向努力。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health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NBA TAIWAN | blog | shop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