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商業評論電子報】包含領導、創新、策略、管理等四大領域精彩內容。歡迎訂閱,與世界一流的管理接軌! 【阿布拉電子報】分享文學性、藝術性與兒童性兼具的兒童繪本,並希望透過繪本和你一起發現孩子的世界。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財經  追星  NBA台灣  udn部落格  udnTV  讀書吧  
2019/04/23 第4468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聯合報黑白集 聯合報黑白集/原來都是民主的錯
聯合報社論 聯合報社論/你擔心政黨分裂,我們則憂慮國家撕裂
經濟日報社論 經濟日報社論/正視大陸經濟情勢最新變化
聯合晚報社論 藍綠初選徵召兩難 不治國只求贏?
民意論壇 解讀聯合報民調/千呼萬喚盼韓流?後繼無力神出局?
非韓不選 真假韓粉?
絕食勸進韓 揠苗助長!
蘇揆百天十大菜 能吃嗎
黃介正/中國大陸走向海權
願景/世界閱讀日 培養讀書人
願景/閱讀不可缺 從看報做起
聯合筆記/即將迎來什麼樣的大法官
大資本家的政治必答題

聯合報黑白集
聯合報黑白集/原來都是民主的錯
聯合報黑白集/聯合報

蔡英文曾兩度擔任民進黨主席,也曾兩度請辭,原因都是「為敗選負責」。當時說得義正詞嚴,但現在大家才明白,表面說為敗選負責,她心裡想的卻是:敗選只因「太民主」。

去年民進黨敗選後,蔡英文辭黨主席。但不久她就宣稱:「假訊息讓人心浮動」、「選民沒跟上」、「民主可以被操弄」;後來又說,「假訊息透過網路傳播,確實對這次選舉造成衝擊」。用白話文翻譯:敗選是因為言論太自由,老百姓易受騙,民進黨才會輸,並不是她的錯。

民進黨政府於是劍及履及,緊接著,便立刻施壓NCC開罰媒體。又修法加大對言論自由的管制、取消赴陸同胞戶籍、驅趕大陸學者。各種打壓、管制措施接連出爐,把不同意見當成洪水猛獸。

二○一二年蔡英文輸了大選,她的落選感言卻被譽為最有風度的演說。這次民進黨初選鬧到不可開交,她竟說「只要有初選競爭,民進黨必然大敗」,還說「有民調就有競爭與攻擊,就會造成黨分裂」。大家才恍然大悟,當年宣稱為敗選負責其實是心有未甘,她怨的是當年蔡蘇初選導致民進黨分裂,才害得她落敗。

言論自由是民主的核心價值,選舉更是民主實踐的方式,民進黨甚至把「民主」二字放在黨名裡。而如今民進黨的領導人,不僅開始緊縮言論自由,還聲稱黨內民主造成分裂,「一切都是民主的錯」。這連民進黨支持者看了,都會搖頭吧!

   
聯合報社論
聯合報社論/你擔心政黨分裂,我們則憂慮國家撕裂
聯合報社論/聯合報

由於蔡賴之爭遲遲協調未果,蔡英文與綠營基層座談時,竟說出「民調做下去,黨就分裂了」的話。對此,外界的批評有二:一是蔡英文的「工具性」,她把初選和民調都看成自己保住大位的工具,若無法達成這個目的,就說這些制度有問題。二是蔡英文的「威權性格」,她把自己放在黨和國家至高無上的位置,不容他人挑戰,無論在野黨或她任命的閣揆都一樣,這類反民主作風也不斷出現在決策上。

事實上,當蔡英文不斷號召「民進黨團結」時,人們不能不意識到,身為國家元首的蔡英文已許久不再號召「國家團結」或「人民團結」。面對賴清德的挑戰,蔡英文多次喊出「民進黨團結就會贏」,她心裡想的,其實是自己如何繼續保住總統大位。但面對中國大陸政治、經濟及軍事挑戰時,大家卻聽不到她呼籲「台灣團結就會贏」,或提出任何全民可以共同支持的「贏的策略」。蔡英文忘記「國家領導人」的身分已經太久了,她只記得自己是「民進黨總統」。

不可否認,蔡英文剛就任總統時,確實帶著不少新的「價值」出現,諸如婚姻平權、司法改革、年金改革、轉型正義等,也受到民眾高度期待。然而,這些新價值帶來的社會振奮,很快就淹沒在眼高手低的施政上。婚姻平權和司法改革變成「有膽子說、沒膽子做」的吶喊,貪功躁進的年金改革變成一場軍公教大屠殺,轉型正義則在磨刀霍霍中變成整肅國民黨及其周邊組織的工具;包括立意良善的一例一休,都因蠻幹導致民怨滔天。自此,蔡英文即失去了人民的敬意。

問題在,民意支持的退潮去得太快,而蔡英文的掌權者覺悟卻來得太慢,不僅政府與人民之間的互信出現了斷層,民進黨內的不安與不滿也在升高。然而,蔡英文對此卻毫無警覺,即使在去年底選舉大敗後,她仍然不肯虛心反省,以為自己只要鞏固好綠營的支持便可以高枕無憂。誰料,這樣的太平假象,禁不起賴清德輕輕一推,瞬間即地動天搖,迫使民進黨必須為她修改初選機制。

蔡英文迄今民調支持度仍落後賴清德一段距離,原因無他,是她的施政已失去了民心。這點,無論民進黨分不分裂,都是難以改變的事實。深一層看,蔡英文之所以失去民心,主要是她自棄扮演「全民總統」的角色,把自己當成了「民進黨總統」,一切建設、一切職位分配都以民進黨為先,一切施政都以鞏固自己的執政為考量,而不是以國家發展或全民利益為優先。

更糟的是,蔡英文在憂慮民進黨分裂時,她似乎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許多執政作為都在擴大國家社會的裂痕。她不屑提中華民國,傷害了許多民眾的國家認同;她強硬的兩岸政策,不在乎打擊人民的生活;她濫用政治任命,破壞了文官體系的中立;她恣意為綠營量身修訂特定法案,破壞法制的持平;她的能源政策一意孤行,使供電和環境陷於險境;她卡管中閔而挺吳音寧,是為了黨派而非事理;她婚姻平權的高調,連許多綠營支持者都被嚇壞;她管制言論之嚴峻,更違背民進黨一向的理念。

蔡英文總統的連任危機,並不是由於單一意外事件,而是她在治國、用人、任事各方面都一再出現傲慢和硬拗的情況,到了令人難以忍受的地步。最嚴重的是,她忘記自己身為「人民的總統」的角色,卻只照顧綠營一小撮人的利益,把自己的連任擺在上位。然而,當失去文青腔調的粉飾後,她便露出了自私和粗鄙的原色。

民進黨會不會分裂,不是人們關心的事;說初選民調會造成民進黨分裂,更是危言聳聽的反民主論調。事實上,在蔡英文「以黨領政」的偏私領導下,國家社會的裂痕正在持續擴大,這才是人們更擔憂的事。

   
經濟日報社論
經濟日報社論/正視大陸經濟情勢最新變化
經濟日報社論/經濟日報
受到全球景氣趨緩及美中貿易戰持續的影響,原先中國大陸經濟情勢並不被看好,但先前公布的今年第1季經濟成長率達6.4%,高於預估的6.2%,表現差強人意。一些最新的數據也顯示,中國大陸經濟最近已經有觸底回升的跡象,包括3月份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出乎預期地上升,為去年12月以來首見,反映在新訂單成長及產出增加,以及購買活動的熱絡,凡此都顯示大陸經濟有升溫的現象。

中國大陸經濟回溫的主要原因,第一是之前在兩會期間宣布相當於人民幣2兆元的減稅措施,以及擴大公共建設的投資,意味中國大陸將以拉抬內需市場來支撐經濟成長;目前相關措施雖然還未全面實施,但已經提振市場信心。另一重要原因,則是跡象顯示美中貿易戰有機會達成協議,至少不會再擴大;由於干擾經濟的不確定因素降低,也有助於景氣止跌回升。

國際間各主要經貿機構也紛紛提高對中國大陸今年的經濟成長預測。以國際貨幣基金(IMF)為例,最近已將中國大陸今年經濟成長率由原先預估的6.2%,提高到6.3%;IMF上修的幅度不大,至少已不像去年般持續下修,而且未來有可能再度上修。

中國大陸經濟開始好轉,但是中國大陸由這回美中貿易戰所得到最大的教訓,就是不能過度依賴美國市場,因為風險太大,未來即使美中貿易戰熄火,美國仍有可能隨時對中國大陸再度實施制裁或是採取其他手段。為了要彌補美國市場出口可能受阻的缺口,必須積極開拓其他出口市場。

強化自由貿易協定(FTA)的連結為一項重要的途徑。中國大陸已經與24個國家簽署了16個自由貿易協定,未來還會持續增加。中國大陸也在加強原有FTA的廣度與深度,例如與韓國的FTA在2015年生效,已經有超過一半的雙邊貿易值屬於零關稅的產品範圍;目前雙方正在進行第二階段服務業的談判,中國大陸首次以負面表列做為開放服務業的模式,顯示其自由化的決心。另外,中國大陸也與「一帶一路」涵蓋國家進行產業合作,並加強基礎建設投資來帶動貿易,伴隨中國大陸建構FTA網路的加持,期望可以有效地分散出口市場。

台灣在區域經濟整合方面仍在原地踏步,特別是對於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完全沒有進展;對於今年可能完成談判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也只能觀望。相對於中國大陸及其他國家在FTA的攻城掠地,台灣未來在國際市場勢將面臨更嚴峻的挑戰。

中國大陸經濟開始好轉,對於其他國家提供不少機會,加上中國大陸政府減稅及投資等利多措施,也有助於各國企業拓展中國大陸市場。然而,目前政府對於兩岸經貿關係發展,仍然停留在意識形態的框架中,內閣官員以接力的方式,質疑地方政府爭取農產品外銷大陸訂單的效力,以及不斷提出會陷入中國大陸統戰陷阱的疑慮,完全漠視中國大陸最新的經濟情勢變化。

政府的另一大盲點,是將台灣與中國大陸經濟關係視為是一種彼消我必長的零和賽局,不斷宣稱在美中貿易戰下已經有大陸台商轉移回台生產,甚至加碼投資台灣,如此可以降低對中國大陸依賴,並促進台灣經濟發展。

我們當然樂見大陸台商回台發展,但中國大陸仍然是國際產業鏈分工的重要一環;美中貿易戰促使一些大陸台商及外商外移,但是這些外移企業大多數並非連根拔起的全面撤離,大多數企業在大陸仍保有生產據點。即使這二年中國大陸經濟成長速度已經放緩,但仍領先亞太各國,更是全世界第二大消費市場,絕對不能輕忽。政府對大陸的經貿政策,不應只有鼓勵大陸台商回台投資及不鼓勵農產品出口大陸,而應有更宏觀的視野及完整的規劃。

   
聯合晚報社論
藍綠初選徵召兩難 不治國只求贏?
鄭百州/教(高雄市)/聯合報

二○二○總統大選未演先轟動,兩黨在民主程序的初選和徵召的兩難中,遲遲無法推出最後人選;是要按政黨倫理走?抑或選擇有利股?檯面下暗潮洶湧,檯面上有人躍躍欲試,爭相表態,甚至拉神明旨意以明志;有人卻仍在等候與觀望。想要爭大位者,不知是否冷靜思考,能否掌好兩千三百萬人搭乘這艘船的舵?要為人民做什麼?國家需要什麼?自己有什麼能力,可以讓國泰民安,風調雨順?還是先拿到國家主導權再說?

小英總統上任後,社會抗爭不斷,年改重挫軍公教退休生活品質,兩岸關係搖擺不定,台獨思維更將台灣帶入戰爭一觸即發的險境,經濟發展缺乏實際作為,挖東牆補西牆,顯現出領導者的無能為力和缺乏遠見!

治國不是用人唯才?為何以政黨治國,營黨之私,罔顧六百多萬選民託付?製造兩岸關係緊張,必然無益人民的生計維持,對岸不斷在各方面抵制和威嚇,試問這樣對人民的生活有何幫助?統獨意識形態的論辯和認定,真的對人民有如此重要嗎?還是只是政治人物一廂情願的觀點?如果領導者的兩岸觀點和政治立場,讓人民生計困苦,生活不安,這樣的領導者還值得繼續擁護他嗎?

未能思民所思,苦民所苦,只會站在高處空喊口號,自詡「經濟最好」、「前朝不敢改革的,如今都大刀闊斧的改革」,九合一選舉執政黨的敗選已證明,那些所謂「為國家好,為人民好」的政策都是愚民作風。

想爭取大位的人是否思索過,總統條件不只是憑藉經濟長才,也不光靠聲量和民調,更不能仗勢黨政資歷,唯有提出全方位治國理念,嘉惠百姓的人,才是最佳人選。那些把兩岸關係搞砸了,把人民生活搞爛了,把政治生態搞腥了的人,都缺乏治國遠慮!

   
民意論壇
解讀聯合報民調/千呼萬喚盼韓流?後繼無力神出局?
陳陸輝/政治大學選研中心研究員暨/聯合報

鴻海董事長郭台銘上周宣布參加國民黨總統候選人黨內初選後,使二○二○年的總統選舉更具話題性。聯合報民調中心也在上周末進行了民意調查,其結果具有一定的參考性,但也讓目前撲朔的選情,更為迷離。

該民調結果顯示:如果台北市長柯文哲參選的話,在藍營中,人氣最高的是目前高雄市長韓國瑜。儘管韓市長在聯合報的民調中超越柯文哲市長,也勝過蔡英文總統或是賴清德前院長,但他至今始終沒有鬆口表達願意參選。郭台銘也同樣在各種組合中擊敗綠或白的候選人,但是民調差距並不大,且嚴格說來,他在不同的組合中與柯文哲的差距僅二到四個百分點,都在統計抽樣誤差之內。

至於賴清德在各種組合中,都無法超過柯文哲,如果綠營無法團結一致的提名並超越白色力量,他的實際得票應該會在棄保之後更加限縮。值得注意的,是蔡英文的變化,她雖然聲勢較為低迷,但在強勢反擊「一國兩制」並強調「怯戰不是我的風格」後,讓她的聲勢出現轉變。

本文利用聯合報的民調資料,先假定綠、白的參選人是蔡英文與柯文哲,再比較郭台銘與韓國瑜的相對優劣,我們可以發現:韓國瑜更能夠開拓女性選民與四十歲以上選民的票源,並可以讓泛藍的支持者回歸陣營。韓國瑜在女性可獲得約三成五的支持,但郭台銘僅有兩成八。而四十歲以下的民眾約有四成四是支持柯文哲,但是韓國瑜在四、五十歲的選民超越郭台銘六個百分點,有約四成六的支持度,在六十歲以上韓更超過郭約九個百分點,達到近四成的支持度。此外,根據聯合報的民調可以發現:泛藍對郭董的支持度約五成六,但是對韓國瑜的支持度將近七成。

我們換一個角度,假定藍、白的參選人是韓國瑜與柯文哲,也比較蔡英文與賴清德的支持度。根據該調查可以發現:賴清德與蔡英文的各方面的差距並不多。蔡英文在四十歲以下的支持度超越賴清德,而賴清德則在六十歲以下的支持度勝過蔡英文。女性民眾略青睞賴清德,不過,兩人在藍綠選民中的差距並不大,都在兩個百分點之內。換言之,該份民調並未顯現賴清德相對於蔡英文的參選優勢。

我們看到二○二○年選舉中,推陳出新的候選人對戰組合以及百變選情,當參選人未定,政經與社會情勢多變下,目前要精確掌握選舉方向確實有一定難度。不過,根據世新大學莊文忠教授分析二○一六年的選舉發現:在六十歲以下之各個年齡層選民中,女性之投票率幾乎均高於男性,而除了首投族外,民眾的投票率大致是隨著年齡上升而增加,直至七十歲前後,男女的投票率才開始逐漸下降。因此,除了網路聲量以及民調支持度外,參選人實際的選舉動員能量,及多方競逐下的棄保效應,都是決勝的關鍵。屆時,沒有組織力量的獨立參選人或是民調中未能擠入前兩名者,其否將民調支持度轉換成實際得票數,將是極大考驗。

   
非韓不選 真假韓粉?
柯凡/退休教師(高雄市)/聯合報

韓國瑜是否選總統眾所矚目,韓粉還喊出「非韓不選」的口號,是意氣之爭抑或別有居心,實在不得而知。

即使目前檯面上韓市長聲勢領先群雄,韓粉也一面倒支持,但選戰的成敗往往只是一線之隔。韓市長好不容易才在長期綠色執政的高雄翻轉政局,基礎都尚未穩固,若貿然再投入總統選戰,不僅可能得罪有心角逐的黨內諸大老而不自知,未來的勝負亦將難料。且螳螂捕蟬焉知黃雀在後,一旦離開高雄後,民進黨虎視眈眈必將伺機奪回高雄政權,而造成韓市長的進退失據。

既然另有極具分量的人肯承擔重任且勝券濃厚,正可解決黨內非韓不可的燃眉之急,而無破釜沉舟的急迫性。韓市長只要持續在高雄深耕,未來爭取大位者無分藍綠,都不得不正視韓市長在南台灣的影響力,正如同當年蔡英文選總統也非借重陳菊影響力不足以成大事一般。

真韓粉與假韓粉的區別就在於是否能設身處地為韓市長設想,得失之間全賴真韓粉為韓市長鋪下一條可長可久的政治路。

   
絕食勸進韓 揠苗助長!
高凌華/文字工作者(台北市)/聯合報

從去年選舉過後,誰來選總統的話題熱度就不曾降溫過。今日更有絕食勸進的狂熱出現,但問到為什麼,大家也只能回答「可能」比較好。回顧選舉的過往,民主似乎變成投一種希望、投一種可能。所以所謂的變天、翻盤成為選舉最激情與渴望見到的畫面,但真的可以嗎?真的誰來就一定好嗎?

市長上任不到一年,硬是黃袍加身會不會是揠苗助長?有人駁,真的有賣東西!但過去的蛋撻不也是一時熱絡,現在呢?為何不能給他四年累積能量,先做好當時給市民的期待,讓我們知道他是真的有功夫的,然後下一次大家肯定,相信連反對黨也不會過度反對而攻擊。

   
蘇揆百天十大菜 能吃嗎
杜震華/台大國發所副教授(台北市/聯合報

蘇貞昌院長上任百日,端出了十大利多政策,包括四項價格凍漲或補助提高、四項設立租稅優惠或租稅延續和提高、一項非法工廠就地合法、一項捷運建設預算拍板。如果號稱「會做事的內閣」只會通過預算、撒錢、減稅,對違法的「施恩」,我看這個閣揆還蠻好當的,只是台灣很快就會變成既「又老又窮」,再加上「無法無天」,環境繼續惡化到不適人居。

台灣百病叢生,再不痛心整治即將病入膏肓;既然號稱「會做事的內閣」,就不應只會砍軍公教退休俸、奪國民黨不當黨產、選擇性地轉型正義,一切作為都著眼在為民進黨增加選票,而非為國家社會強化競爭力和社會公平。否則,人民再笨也會看穿這些伎倆和吹噓。若無法從高雄市的失敗學到教訓,做出一些實事求是、讓人民感動、感激的事情的話,高雄市的失敗絕不會是起死回生的谷底。

我們期待蘇院長宣示,他要在明年初總統大選之前,弄到二%的台商回台、投資金額超過一兆元新台幣、創造五萬個以上的工作機會、有二家排名全球前十名的名校簽約要來台設立分校,提供大師級師資和全英語教育給二千位以上台灣菁英學生、全球百大企業中有五家在台設立亞太總部,創造三千個以上高薪就業機會、中央和高雄合作建設「高雄自由貿易經濟特區」再創台灣經濟生機、讓台灣高中生開始必修人工智慧及程式編碼、增加三成國中小學教師為落後學生因材施教、淘汰五十家劣質私立大專院校、每年提高軍公教待遇三%來保障其素質和工作誘因、規定都會建築每五年必須重新粉刷一次、全面強烈拆除都會及農村違章建築、讓勞保與健保永續廿年不會虧損、河川完全沒有汙染、噪音不會到處都是、擾人清夢、走在人行道上不必擔心隨時被摩托車或自行車撞…。

如果蘇揆如此宣示並著手進行,並且讓兩岸敵意降低、人民生活有和平保障,上述挑戰不必全部做到,只要能做出一半或三成,我都將為文讚頌其為「會做事內閣」,並號召親朋好友全部加入民主進步黨,並為民進黨總統候選人拉票!

   
黃介正/中國大陸走向海權
黃介正/聯合報

陸權國家能否同時為海上強權?卅年前在美攻讀博士,即打定主意以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為標的,探索此一國際關係的百年課題。同班的各國同學常戲稱當時解放軍為「世界最大軍事博物館」,嘲謔「中國人怎會航海」。

幾千年來中華民族認定的天下,的確與海洋幾乎沒有關係,史籍記載之英雄豪傑多在萬里長城內,自己的土地上「網內互打」,此民族基因之強,至今承傳不變。或因安土重遷、閉關禁海、耕織富足,中華民族向來只有水師,沒有海軍;天下總是「江山」、「河山」,不出大洋。

一九八八年大陸央視製播電視紀錄片《河殤》,對於黃河所孕育的華夏文明反思批判,刺痛因「背向蔚藍色海洋」招來「百年屈辱」的不堪。與前一年趙紫陽總書記在中共「十三大」所提「沿海經濟發展戰略」相對照,中國大陸對外開放,面向海洋的戰略方向逐漸成形。

對於出大洋早有雄心,曾任海軍司令員七年的劉華清,在鄧小平一九八五年確立「積極防禦」軍事戰略方針後,提出面對黃海、東海、台海、南海的「近海防禦」海軍戰略。卅年來,大陸的海軍力量飛快壯大,從核潛艦到航空母艦,從奪島演訓到遠海長航,從南海島礁到海外基地,海軍逐漸走向蔚藍色,中國已成美國首要長期競爭對手。

今年四月廿三日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七十周年,海軍司令員與政委循例在中共機關刊物《求是》雜誌聯合發表專文,宣稱「海軍發展戰略更加契合大國崛起進程」,矢志「向海圖強、奮楫追夢」,要「全面建成世界一流海軍」。

冷戰結束後,美國海軍戰略從「大洋作戰」轉移到「從海上來」,再演進到「前進部署從海上來」的廿一世紀三軍聯合作戰,以遠征軍概念將兵力投射至全球各濱海區域,以平時交往、預防嚇阻、作戰制勝,支撐國家安全與軍事戰略。

解放軍海軍航跡已環繞地球,海外可用基地逐漸擴增,海軍戰略亦推進修改為「近海防禦、遠海護衛」。然而相較於美國「從海上來」的海軍戰略,解放軍海軍仍處於試圖掙脫前蘇聯海軍「從陸上來」作戰概念的階段。以現階段各項演訓任務的內涵與實施的範圍觀之,相當程度屬於依託大陸,演練防阻外軍介入近海的拒止能力,建構伸入西太平洋「海上長城」的戰略部署。

追求建立海上霸權,除與本國先天地緣位置、民族特性、關鍵技術、建造工藝、教育演訓息息相關,更取決於領導人之決心,而其真正關鍵則在於國家財力。

近年來美國海軍的處境,可以做為解放軍海軍的一面鏡子。當今美軍雖仍為海上首霸,但在國力下滑、財政緊縮、任務頻繁、人員與裝備均顯過勞的情況下,實有難掩之困境。大陸目前雖可以「下餃子」式的造艦速度,以睥睨群雄之姿,辦理國際海上閱艦儀式,慶祝解放軍海軍建軍七十周年;然應牢記經濟是支撐海軍的根本,更不可忘記陸權國家競逐海上霸權無一持久的歷史事實。(作者為淡江大學戰略研究所副教授,戰略暨兵棋研究協會理事長)

   
願景/世界閱讀日 培養讀書人
吳義德/台灣長老教會牧師(台南市/聯合報

據報導世界上有兩個國家的人最愛讀書,一是以色列,平均每人每年讀書六十四本,而占全國人口八十%以上的猶太人平均讀書更達六十八本。

另一個國家匈牙利,它的國土面積和人口都不足中國的百分之一,但卻擁有近兩萬家圖書館,平均每五百人就有一座圖書館。匈牙利也是世界上讀書風氣最濃的國家,常年讀書的人數達五百萬以上。

中國讀者在《夏日閱讀》一文中,引用資料指「在全球,讀書排名前十的國家」,中國名落孫山。

也讓我憂慮的是,每三個月會乘火車去高雄,一車廂的人大部分在滑手機,看書的人不會超過六人;又一年有四次去台北,乘捷運觀察也差不多。

正如聯合報系願景數位專題「滑手機不讀書,台灣閱讀淺碟化」的報導:「聯合報系願景工程一○七年民眾閱讀行為調查,逾四十%受訪者,一整年沒看書;去年沒看書的人,平均最近一次看紙本書是七點七年前,且六十五%受訪者整年沒買書。」

以色列教育制度的例子:除了鼓勵孩子思考、發問、辯論外,如何在廿年內培養出十位諾貝爾得主,很重要的就是他們有菁英培養制度。孩子稍稍懂事,幾乎每個母親都會告訴他:書裡藏著的是智慧,這要比錢或鑽石貴重得多,而智慧是任何人都搶不走的。

四月廿三日是「世界閱讀日」,盼望藉由閱讀習慣的建立,能培養更多的人才。

看更多報導:不讀時代 你多久沒看書了?

   
願景/閱讀不可缺 從看報做起
蕭思源/自由業(苗栗市)/聯合報

四月廿三日是「世界閱讀日」,倡導閱讀是必須持續推展的重要社會工程,不是只有在這天大家喊一喊閱讀,聊表意思而已。

聯合報系願景工程「民眾閱讀行為調查」,發現逾四十%的人整年一本書都沒看過。這項調查結果獲得社會廣大回響與討論。

許多專家學者表示,現代社會誘惑太多,許多人「只讀手機不讀書」。滑手機不讀書,使台灣社會變得膚淺而不夠理智成熟,凡事都容易引起爭論,也容易訴諸情緒。

既然我們意識到人們普遍不讀書,是社會許多紛擾的病癥之一,就要讓全民知道閱讀的重要。推廣閱讀是巨大的社會工程,不能流於形式,只講求速成績效,活動結束人群散去,一切就成了過去。推廣閱讀從上到下都要認真執行,持續追蹤,定期檢討。讓大家改變只滑手機的習慣,體認閱讀的重要,讓閱讀成為每日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希望從政府各級機關學校、圖書館帶頭做起,結合民間社體、出版業者,宣導閱讀重要,經常性舉辦圖書市集與各種類型的圖書閱讀活動並給予獎勵,把閱讀風氣擴散至社會各個角落。

至少,從最基本的每天閱讀報紙做起,全民養成閱讀習慣。讓我們的社會不因缺乏閱讀而變得醜陋,讓周遭因閱讀而變得文明、有氣質、有智慧,社會變得和諧且富有。

看更多報導:不讀時代 你多久沒看書了?

   
聯合筆記/即將迎來什麼樣的大法官
蕭白雪/聯合報

最近法界一大熱門話題是總統即將提名四位新大法官,已經開過兩次會的審薦小組,本周將再度開會,預計近期內可望公布名單,新一輪的大法官群像會呈現什麼樣的面貌,考驗著總統的智慧。

作為憲法守護者的大法官,是司法體系內最具政治性的任命,過去早有是否會發生十五位大法官全由同一總統任命的爭議;握有提名權的總統,選擇與自己理念、見解相同者,並不意外,但過去也不乏提名能無私兼容各方者。

撇開馬政府不談,扁政府時期提名許宗力、林子儀、許玉秀等在學界具有聲望的年輕學者,加上來自最高法院、在實務界有相當分量的林永謀,包括被不少綠營視為具偏藍色彩的彭鳳至,都有機會因優秀受拔擢;該時期的釋憲案,不論是解釋文或不同意見書的表現,都有許多受肯定而引為流傳、引用的見解。

總統蔡英文上次提名的七位大法官,相較於過往歷史,不但首開大法官再任先例,在更換正、副院長過程中,也讓不少實務界心寒;其他五位大法官則被質疑在某些理念的同質性過高。

這屆大法官在攸關土地、稅務正義上,雖作出多號重要解釋;但在同婚、年改、甚至前瞻等敏感釋憲聲請案上的處理,卻為大法官帶來更多的爭議。

尤其在同婚釋憲案後,行政院敲定的創新專法名稱,連法界都有人覺得是對大法官的諷刺,更遑論有人提出以大法官解釋施行法為名的法案,是否該由司法院作為主管機關。

如今,又將有四位新大法官獲得提名,值得關注的是,過去幾個月各方推薦人選不少,甚至有審薦委員因收到大堆請託而感困擾,但學界跟實務界都有人婉拒推薦,代表著何種意義,頗值得玩味;審薦小組及具有提名權的總統,最後會挑出什麼樣的人選,未來大法官是什麼樣的的組成,更有待檢視。

司法院前院長翁岳生在釋憲七十周年紀念會上提到:「期盼大法官作成解釋案要符合人民的感情,須符合正義公平,並對歷史負責」。

有卸任大法官形容,翁前院長話說得很含蓄,但弦外之音很多人都聽懂了;至於決策者要給民眾什麼樣的大法官,更代表著想給這個社會哪種公平正義。

   
大資本家的政治必答題
柳金財/佛光大學公共事務學系助理/聯合報

聯合報總統參選人支持度民調顯示,在假定柯文哲參選情形下,韓國瑜以卅六%支持度勝算最高,若由郭台銘代表國民黨參選,雖能力克柯文哲,但聲勢差距不大;至於蔡英文或賴清德代表民進黨參選,皆居落後態勢。顯然,民眾認為韓國瑜是藍營中最有勝算及風險最少的最強棒參選人。至於郭台銘也有勝算,但必須要能有效化解可能的質疑。

韓國瑜曾預測這次選戰將會是「把意識形態打到最高點」,「主權牌」與「經濟牌」對壘程度恐會是十分尖銳,此種極限操作將因郭參選而更極化。郭訴求「九二共識」、「經濟牌、民生牌、和平牌」,民進黨必然質疑其國家利益與商業利益、政治自主與經濟利益如何平衡、區隔。

首先,二○一二年大選郭台銘曾力挺馬英九倡議九二共識,當時不少大企業紛紛表態支持。蔡英文敗選關鍵,在於經濟選民支持九二共識,冀望兩岸經貿合作與交流。然二○一四年爆發太陽花反服貿運動,國民黨與企業之政治關聯被批為兩岸政商複合體,此批判延伸至二○一六年大選,國民黨及相關政要被影射成國家資本主義者及資本家的利益掮客。郭之參選將被批判為坐實國民黨與大資本家結合,國家利益為龐大私人資本俘獲。

其次,資本家經濟利益與威權政體政治利益結合,剝削勞動者權益。獨派會標籤化郭為權貴資本主義的代表,淪為與中共黨國威權政體結盟的政商利益共同體,剝削大陸勞動階層之幫兇。富士康在深圳之工廠曾多名勞工跳樓,將再被檢視。威權政權合法性基礎植基於經濟增長,與大資本家在政治利益與經濟利益相互轉換的誘因刺激下,不僅降低勞動工資,甚至壓制勞工運動,國家機器官員與資本家合謀共同盤剝弱勢社會階層。

最後,郭如何在自身企業利益與國家利益、經濟利益與政治自主進行衡平、切割頗為重要。對國內企業經營環境,應避免創造不公平競爭的市場經濟,朝有利於自身企業利益的法律政策設計;也應規避自身企業與國營企業的合作,而導致國有資產與利潤回向自身企業;甚至必須排除未來國民黨黨營事業與其企業合作進軍大陸市場的可能性。這些問題若不釐清,企業家執政可能造成國有資源向其私人企業傾倒,造成更不公平競爭環境。

國民黨若提名大資本家參選總統,其經營長才將獲經濟選民支持,但也可能失去勞工、農民階層支持,造成社會階級衝突與分化加劇;同時面臨被標籤化的「兩岸權貴資本主義」,若無有效破解之道,恐難避免二○一六年敗選的歷史重演。這次選戰中「主權牌」與「經濟牌」的對峙,恐將是「歷史極限」。

   
旅行,讓孩子親自感受世界真實的樣貌
帶著蝴蝶這麼辛苦、克難的旅行,也只不過想讓她明白旅行的另一種不同於媒體呈現的樣貌。我們得學著欣賞這個世界原本的樣貌,而不是我們期待的樣貌。我只能確定她真真實實的看到了台灣不是只有台北那樣的生活方式。

零售業導入AI 省下1個「蘋果」產值
根據全球零售顧問業者IHL集團的報告,全球業者每年付出庫存不足的成本約為6,300億美元,總共約1.1兆美元,約略等於Apple的市值。全球電商龍頭Amazon,已透過演算法來預測消費者對多達數億種產品的需求,來提前緩解這棘手問題。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health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NBA TAIWAN | blog | shop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