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議+ 電子報】傳遞人物故事,鎖定泛教育、社企…等領域,透過他們為社會付出故事,期待引起更多共鳴。 【聯合書報攤快遞】網羅各類型雜誌文章,為您精選最即時的周刊報導、最時尚的流行品味,最深入的知識饗宴。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值媒  udn部落格  
2019/08/23 第4556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聯合報黑白集 聯合報黑白集/阿扁對小英人事的指教
聯合報社論 聯合報社論/從「向選民道歉」到「要選民道歉」
經濟日報社論 經濟日報社論/美債殖利率倒掛 有驚無險
民意論壇 「八二三戰役」的啟示:戰爭無情 和平無價
老兵或許會凋零 八二三卻須銘記
沒有戰爭才是全民共識
劉憶如/榮景近尾聲 山雨欲來
聯合筆記/無肉不歡 飛豬上天
每年一個口號 何來觀光立國
選舉不應只討好年輕選票
失焦的「正藍」圖騰
用陪伴對抗開學焦慮
戶外教育不是國旅政績提款機

聯合報黑白集
聯合報黑白集/阿扁對小英人事的指教
聯合報黑白集/聯合報
最近被「一邊一國黨」奉為精神領袖後,陳水扁講話變得很大聲。他立刻對蔡英文提出兩項人事上的「指教」:一是要求陳菊為私菸案辭官負責,才有助於蔡英文拚連任;二是對國防部前部長馮世寬復出掌管退輔會不以為然,大嘆「國家沒人才了嗎」?

陳水扁為何要捅陳菊,外界不得而知。主要原因,也許是陳菊在高雄市長任內一再主張赦扁,出任總統府秘書長後卻一無行動,因此讓阿扁「見笑轉生氣」。

若不以人廢言的話,陳水扁評論馮世寬的話就更耐人尋味。阿扁說,馮世寬在其任內做到副參謀總長,就不敢讓他升空軍總司令,只讓他去當漢翔董事長。沒想到,他不敢用的人,退下軍職十年,還被小英重用出任國防部長;部長卸任一年半後,又被推出來擔任退輔會主委,難道國家沒人才了?

陳水扁沒有說明,他不重用馮世寬究竟是能力問題,還是品操因素。但這個連阿扁都「不敢用」的人,在蔡英文手上卻兩度出掌要津,是小英眼光獨到?還是她缺乏識人之明?或者她已被小圈圈包圍?事實上,社會大眾不是沒見識過馮世寬在國防部長任內的浮誇、賣弄行徑;但如果選舉敗軍之將都能合組「復仇者聯盟」,馮世寬因為浮誇而再膺重任,不也是很合理的事嗎?

藍營日前公開蔡政府在公營事業的卅七人酬庸名單。比起這些酬庸,阿扁對小英的指教,不過是小巫。「沒人才」的真相,也許只是心胸小。

   
聯合報社論
聯合報社論/從「向選民道歉」到「要選民道歉」
聯合報社論/聯合報
蔡總統最近到台中舉行「辣台妹開講」,語出驚人地說,台中市前市長林佳龍的政見「現在還有人在做嗎」、「你們應該對某個人道歉」,還說「明年總統選舉不要選錯人,下次市長也不要選錯」。言下之意,就是去年選舉台中市民「選錯人」,應該向落選的林佳龍「道歉」。

台灣從推動地方自治到全面民主化,歷經的選舉不知凡幾,政治人物要求選民「向落選者道歉」的事例,可說是前所未聞。這不僅顛覆了民主理念,顛覆了選民與民選公職的權利義務關係,也倒錯了「人民是頭家」的位置。更嚴重的是,這凸顯了蔡英文和民進黨的執政傲慢,並未因去年九合一大敗有任何反省。

民進黨自二○一六年完全執政以來,傲慢的嘴臉便一再上演。它倚恃自己的國會多數席次,從一例一休到年金改革,對任何政策都是一意孤行,幾乎聽不進任何不同的聲音。它打壓異己不擇手段,從推動粗製濫造的轉型正義,到「吳音寧下不來、管中閔上不去」一意孤行,絲毫不在意外界批評。不僅如此,政府團隊施政舉措和人事任命荒腔走板,從遍地酬庸到搭著裝甲車巡視災區,有恃無恐。

此外,蔡政府慣於把反對者一律打成反改革、親中,不容外界質疑其兩岸政策。剛上任時,蔡英文叮囑民進黨同志要「謙卑謙卑再謙卑」,說人民不滿可以向她拍桌;執政後,她卻用蛇籠、鐵絲網把反對的聲音隔在外面。正是這樣的背景,讓民進黨迎接了九合一的慘敗。

九合一敗選後,蔡英文辭去民進黨主席職務,並公開向選民致歉。當時她是這麼說的:「向黨說抱歉,沒把執政顧好;也對選民說抱歉,選舉結果清楚表達人民認為民進黨做不好。」「有很多問題需要好好反省檢討,感謝大家給民進黨的批評、教訓,這些民進黨都虛心接受。」

對於國民黨的勝選,蔡英文在《給黨員的公開信》中說:「我要恭喜中國國民黨,民進黨贏了是民主,國民黨贏了也是民主」,「謹向所有新當選的縣市首長,致上最大祝福」。從敗選後的道歉反省,對勝選者的恭喜和祝福,至少在文字上,蔡總統似乎誠意十足,也讓人有個錯覺:民進黨政府是不是會變得不一樣?

誰料,「國民黨贏了也是民主」言猶在耳,短短九個月,蔡英文的「向選民道歉」就成了「要選民道歉」。過去蔡政府常把問題推給對岸、推給反對黨,甚至推給「反改革」;如今,她竟然將責任推給選民,傲慢態度可謂「更上層樓」。

類似「要選民道歉」式的傲慢,並非單一事件,僅僅最近數日蔡總統就有連番演出。例如,監察院因「口譯哥」趙怡翔人事案糾正外交部,蔡總統竟越俎代庖要求監院「秉於憲政分際,尊重行政部門的決定」。監察院的天職就是監督行政部門,糾正部會天經地義,何來不遵守憲政分際問題?

再如,美國通過對台軍售F-16V,國民黨總統參選人韓國瑜發表聲明致謝,蔡總統竟酸他「不清楚是用什麼身分發聲明」。在蔡總統眼中,難道只有她或民進黨可以和美國對話?四年前,美國在馬政府任內通過對台軍售,蔡英文也曾以「總統候選人」身分發表評論。她自己可以,別人卻不行,這又是什麼民主精神?

由此可見,先前蔡英文「向選民道歉」,只是敗選後的矯情文青表態,並非真心為之。她也不是真覺得自己做錯了什麼,只是迫於敗選情勢,不得不做做姿態。而今,她以為自己選情已經回溫,於是便又故態復萌了。

說穿了,就算民進黨自我感覺選情回溫,並不是蔡政府在施政有什麼重大表現。事實是,綠營黨政酬庸依舊、對經濟無力依舊,迫害異己愈發孔武,只是藉著「反中撿到槍」和「大撒幣政策」來壓制批評罷了。

   
經濟日報社論
經濟日報社論/美債殖利率倒掛 有驚無險
經濟日報社論/經濟日報
國際金融市場最近在美股、美債帶動下,又發生新一波的動盪。這次的元凶終於不再是川普,而是公債殖利率劇降,更多殖利率曲線「倒掛」。歷史經驗顯示,美國之前經歷過七次經濟衰退,有六次在發生之前都曾出現「倒掛」現象,導致投資人對貿易戰的舊憂未解,全球經濟衰退的新愁又來,市場動盪也紛至沓來。

殖利率就是投資債券的報酬率;債券票面利率通常不變,投資人的利息收入固定,因此價格愈高,殖利率就愈低,反之亦然。以最重要的美國公債為例,到期時間有3個月、2年、5年、10年、30年不等。將同一時點的短債殖利率及長債殖利率連成一條線,就是殖利率曲線。正常情況下,因長債在到期前發生各種風險的機率高,尤其是考慮到通膨可能升高,因此長債殖利率有「時間溢價」,於是曲線會呈現「左低、右高」的上升型態。但若長債殖利率低於短債,曲線呈現「左高、右低」型態,稱為「倒掛」;這種情況相當罕見,卻被金融市場普遍視為經濟即將衰退的紅色信號。

曲線「倒掛」為何如此令市場震驚?因為這代表投資人看衰未來景氣走向。如果投資人預期未來經濟熱絡,便自然會擔心通膨將升高;為避免未來的公債利息縮水,甚至被通膨吃光,因此對長債會要求較高的殖利率,此時殖利率曲線便是短低、長高。同理,當投資人在看到曲線「倒掛」時,也會反推未來景氣將轉壞,甚至陷入衰退。既然經濟展望不佳,投資人自然會賣出股票等高風險資產,轉進安全性資產,例如美國公債、日圓、瑞郎及黃金等。

「曲線倒掛」與「經濟衰退(或至少是走下坡)」之間,是否確定存在因果關係?迄今在邏輯上仍沒有可靠的解釋。景氣循環原本就有升有降,並不足為怪,但目前投資人之所以看壞景氣,最特殊的因素肯定是川普發動且拉高貿易戰,不僅是美中,還有美歐,美日。貿易戰使不確定性升高,已導致企業資本支出成長減緩。據花旗集團分析714家非金融業上市公司的支出計畫顯示,今年企業資本支出僅成長3.5%,比5月時預估的4.2%進一步下降,其中科技硬體業的資本支出更不升反降。儘管聯準會(Fed)貨幣政策已經轉向寬鬆,投資仍不見起色。企業不願投資,就業再強,勞動生產力及薪資仍很難提高,進而使消費支出成長減緩,景氣當然看壞。

中期因素則是全球負債太高,許多國家都是靠借錢來買成長。最終必須減債,否則就是發生財務與金融危機,兩者都會導致全球經濟成長劇降,甚至衰退。還有長期性、結構性因素,就是人口結構老化及貧富差距擴大,兩者都會抑制消費需求,削弱長期經濟成長動能。

除了看壞景氣外,曲線「倒掛」還存在一些催化劑。第一,經濟學者的研究顯示,2000年代初期以來由於通膨風險下降,長期殖利率的時間溢價已經下降約1.5個百分點。第二,金融海嘯之後各國普遍採取非傳統的超寬鬆貨幣政策,對經濟體系注入龐大流動性,央行更大買長債,使長期殖利率被人為地壓低。這兩項因素都使殖利率曲線比以往更容易倒掛。

但這並不表示「倒掛」的預警功能已經喪失,因為各項不利於經濟成長的基本原因並未消失。更值得擔憂的,則是倒掛愈明顯,表示市場對衰退的預期愈強,衰退便愈可能實現,形成自我實現式的惡性循環。

目前值得寬慰的,則是倒掛還只是暫時現象,2年期與10年期美債殖利率近日又恢復正常型態;再者,各國決策當局已經正視此一現象,並開始設法激勵經濟成長。因此現在仍處於有倒掛之驚,無衰退之險的階段。但如果各國當局只打算以壓低短期殖利率來消除倒掛,而不設法緩解各項短、中、長期因素對經濟構成的壓力,衰退恐怕將在劫難逃。

   
民意論壇
「八二三戰役」的啟示:戰爭無情 和平無價
施志勝/榮民(金門金沙)/聯合報

去年,國防部在金門舉辦「八二三戰役六十周年紀念大會」,身兼三軍統帥的蔡總統選擇缺席。而民進黨副秘書長徐佳青則在某政論節目中說「八二三是共產黨在跟國民黨打仗,不是跟民進黨打仗,這值得紀念嗎?」

從民進黨主張台獨的邏輯來看,這段話批判八二三戰役,就是要否定國民黨統治的正當性,是要否定戰役對台灣的正面意義,切斷八二三戰役與台灣人民的歷史連結,心態可鄙。做為執政者,民進黨人應反思並肯定這一段珍貴歷史,認知「八二三戰役」也是「台灣價值」的組成部分。

今年是八二三砲戰六十一周年。對於經歷過這場砲火的苦痛,親身體驗死傷蒙難、流離失所的金門人來說,見證了戰爭的殘酷、悲慘與無情,是那一代金門人抹之不去的痛苦記憶。台灣民眾是否應該檢視這段歷史的真正價值,省思對那些未曾經歷過戰爭摧殘者的啟示作用,珍惜和平的可貴。

每一個經歷過八二三這場戰禍的金門人,都有著共同的歷史記憶,也會有屬於自己的一段故事。回憶當天傍晚,年方七歲的我,與玩伴們在村外數百公尺處的池塘戲水;突然間,砲聲隆隆,此起彼落,見太武山遭砲擊的石頭冒煙,確認是「匪砲」來襲,趕緊抓著衣物與同在池塘游泳的幾位戰士驚慌而逃,隨他們在軍隊挖的戰壕躲了一夜。

次日晨,趁砲火稍歇才跑回家;父母焦急終宵、原本以為我已是砲彈下的亡魂,看到安然無恙回來,恍如隔世,驚喜交加。其後,金門經歷了四十四天的砲火,以及長達廿餘年,為台灣擋砲彈「單打雙不打」的驚惶歲月;軍民死傷無數,造成受難家屬無法挽回的痛。如今想來,餘悸猶存。

蔡英文執政三年多以來,兩岸關係走入零和之局,雙方關係劍拔弩張,前景堪憂。殷望民進黨政府以史為鑑,在「八二三戰役」六十一周年時,省思「戰爭無情,和平無價」的真諦;不要為了自己台獨的「春秋大夢」及選舉利益,把台海推向戰爭邊緣。

   
老兵或許會凋零 八二三卻須銘記
張國輝/社會工作(台中市)/聯合報

第一次參加八二三戰友協會是在民國九十三年間;因行政組織調整,台中市政府裁撤兵役局,留下的兵員徵集、勤務管理的業務納入民政局,我因在民政局服務,那一年的八二三,在同事陪伴下,參加了協會在台中的八二三紀念公園舉辦的活動。

八二三協會,顧名思義是由參加民國四十七年八二三戰役老兵組成,全國各地都有。我初次參加協會活動時,協會會員最年輕的也都接近七十歲了;當時的理事長孫先生在台中工業區開一家寢俱工廠,很熱心會務及照顧老袍澤,每年定期大會,都會送公司產品當禮物;這批從各個職場退休下來的老戰友,經濟懸殊極大,好的很好,但有些會員連要繳年費都有困難,孫理事長知情後,都代為處理,只希望這批老戰友每年都能見上一面。

看到這群在八二三砲戰時扼守金門的老兵,仍維持濃郁袍澤感情,讓我相當的感動,從此持續會參加它們的活動。有一年,孫理事長告訴我,協會老兵最大心願是重回金門,憑弔古戰場,緬懷年輕時曾有過的砲戰歲月。我建議他正式函文給台中市政府,我也將老兵心願向胡志強市長轉達,最後胡市長動用的預備金,完成這批老兵心願。

日前在社區宮廟遇到協會的張姓老兵,他告訴我已八十五歲了,老兵凋零的很快,理事長走了,現在連要推薦幹部都有困難。再過幾年,協會將因無成員自然註銷了。對曾陪伴過他們的我而言,真的是無限唏噓!

協會在歲月的衝擊下必然是會消失的,但這一場關係台灣命運的八二三卻不能消失在政治的冷漠中。

   
沒有戰爭才是全民共識
林軺/教(台北市)/聯合報

今年八二三前夕,蔡英文因撿到「川普批准對台F-16戰機軍售案」這個「大砲」,不可一世的酸韓國瑜沒有「身分」發表聲明感謝美方,傲慢到了極致。

希望在八二三砲戰紀念日的今天,蔡英文能好好省思廿二日黑白集的肺腑之言:「你覺得,有很多國民渴望發生戰爭嗎?」並能以八二三戰史為鑒,窮洪荒之力避免戰爭悲劇重演。

執政者應該明白,政府存在的目的無他,最大責任就是要避免戰爭,讓人民過著平安幸福的日子,不要只想著自己的政治立場,只顧著自己政黨的利益。如果執意為了意識形態做戰爭準備,不謀溝通的和平之道,不慎擦槍走火,讓戰禍隨之而來,恐怕將成為歷史罪人。

既然愛把台灣比喻成一艘船,說自己是船長,呼籲全民團結,同舟共濟,那就得盡全力避免船難。買軍艦飛機、洋槍大砲,應該不是全民的共識;搞好經濟,不讓戰爭發生,才是絕大多數老百姓的共識吧!

   
劉憶如/榮景近尾聲 山雨欲來
今日登場/劉憶如/聯合報

全球這一波經濟榮景是否已接近頂端,是愈來愈多人提出的問題。作為製造業領先指標的採購經理人指數(PMI),今年以來全球各地顯見下滑。新興市場股匯重挫(例如阿根廷上周一天之內股市下跌百分之四十八)之外,主要經濟體也已露疲態;歐元區尤其嚴重,甚至連德國今年第二季的GDP都呈現負成長;顯示德國經濟的黃金十年可能也已到了尾聲。

另外,其他種種政經風險更在全球各地節節升高:英國新任首相強生揚言英國可能在十月底「硬脫歐」;幾天前,義大利總理孔蒂宣布辭職,也讓歐元區第三大國的前景再度陷入變局。亞洲方面,香港的反送中抗爭進入第十一周;不但不見緩和,甚至民怨更加高升;中國大陸除了成長下滑,最近接二連三出現銀行被接管、流動性緊張的負面消息;日本與韓國的貿易戰,更如火如荼發展中。

還有最關鍵的,開打了一年半的美中貿易戰,也終於對美國消費者及企業界造成傷害了。川普雖未半路喊停,但卻接二連三展延已宣布的時程。例如為了降低對聖誕購物的影響,本來宣布了要加徵關稅的玩具、手機及其他電子產品之起徵日,由原定的九月一日推遲至十二月十五日。同時,限制美國企業對中國華為出貨的「出口禁令」,也於本周再度宣布繼續暫緩三個月實施。「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貿易戰傷害,顯然是清楚浮現了。

上周三(八月十四日)美國股市全面重挫,道瓊指數下跌八百點、標準普爾能源股、材料股、通信服務類股、金融類股等無一倖免;指標科技類股FAANG(臉書、蘋果、亞馬遜、網飛、谷歌等)更領先超跌。當天的導火線,在於出現了過去十二年來第一次,美國十年期公債低於兩年期公債殖利率的「利率倒掛」現象。

其實從去年十二月以來,美國已出現多次長短天期公債之「利率倒掛」;例如五年期公債利率低於三年期、兩年期;或兩年期利率低於一年期等等。每一次有一組新的「長短期」組合倒掛,美股也總是重挫反映。但這一回的「十年期與兩年期」倒掛,特別引起美國媒體高度重視,是因為除了「利率倒掛」被公認為是最準確的景氣衰退預測指標之外;「十年期與兩年期」的對照組,更是超強的預測指標。因此,即使依過去六十年來經驗,警訊出現後,平均也要再過一、兩年後才會進入衰退;但市場顯然已成驚弓之鳥。

就像天氣的異常令人擔憂一樣,看看當前國際政治經濟局勢,就也理解市場為何確實不安。長短期利率倒掛,反映的是投資人對長期的未來不看好,因此不斷地將資金投入最安全的長期公債;導致長期公債價格持續上揚,殖利率隨之下滑;終於下降至低於短期利率水準的異常現象。

憂心的,更在於這一波長短期利率的異常,不僅出現在美國;而是許多國家共同的現象。投資人追求安全的公債投資,甚至造成公債利率不但下滑,甚至大量出現負利率的情況,包括日本及許多歐洲的國家。依據德意志銀行統計,目前全球負利率的公債約有十六兆美元之高;表示有十六兆美元的資金持有者,寧可將其資產借給政府,不但不求回報;甚至願意付出代價出借資金;這種匪夷所思的現象,顯示出「山雨欲來」的氛圍。

(作者為香港北威顧問公司董事總經理、台大財務金融系兼任教授)

   
聯合筆記/無肉不歡 飛豬上天
李春/聯合報

中國人民,大多數吃食守舊,無肉不歡。而中國人民中多數民族,是無豬肉不歡。也正因為太多菜,以及作為主食的餃子包子等都要有豬肉,豬身永不驕但肉隨時貴,一貴起來就牽動民眾生活、舉國經濟。

中國國務院高端會議,叫國務院常務會議,舉凡涉及國務院重要工作的事,都由這個會議討論和決定。前幾周國常會,專題聚焦豬和豬肉,題目叫「確定穩定生豬生產和豬肉保供穩價」。這個會議提出五項措施,簡單來說,就是支持養豬、保障吃肉。

把豬這種最基層生物,拿到最高端的會議上討論,是因為出了兩件相關的事,有了三方面影響。兩件相關的事,一是豬農不養豬了,二是市場肉價漲出歷史新高。三方面的影響,即一是影響農村和農業的穩定,令農二哥不安分了;二是影響物價的穩定,引發經濟波動;三是影響民眾身心,身是捨不得吃肉壞了健康,心是擔心通膨壞了心情。

中國大陸的豬肉價格,去年就極不穩定,今年更是節節攀升,官報說早突破歷史高點廿一元人民幣一公斤,在現實中,肉鋪便宜的豬肚子肉都賣廿多元人民幣一市斤,打著生態豬名義賣的,接近五十元人民幣一市斤。

豬肉貴起來,是因去年八月開始,自東北遼寧省出現中國第一例非洲豬瘟以來,中國每個省級地方,包括西藏,都爆出疫情。由於這疫情被稱為「豬圈愛滋病」,無藥可治,無疫苗可預防,豬一犯病就被殺,於是在非洲豬瘟疫情籠罩下,生豬生產持續下滑。

所謂生豬生產下滑,就是豬農不養豬了。廣東有個地方叫高州,就是江澤民「三個代表」理論原產地,最近建起了「鱷魚小鎮」,那是當地一百家生豬養殖戶,把豬欄給拆了,改成了鱷魚池,因為廣東人也吃這玩意。

人人都知中國是世界第一養豬大國,但很少人知道跟糧食一樣不夠吃,豬肉也是靠進口的。以前有個穩定的豬肉進口商是美國,後來貿易戰起堅決「不吃美肉,要買俄豬」,結果非洲豬瘟就從俄國流入中國東北然後傳遍。

著名「飛豬理論」說「站在風口,豬都會飛」。官方數據說現在生豬存欄大減三成二,七月豬肉出廠價格總指數同比大漲四成八,豬真是站到風口浪尖上了。

   
每年一個口號 何來觀光立國
郭瓊瑩/文化大學景觀學系主任(台/聯合報

中國大陸限縮自由行,乃至團客來台,造成觀光界憂心。其實常出國旅行的人一定發現,全球都仰賴陸客「賺快速觀光財」,包括日本、歐美及東南亞;雖然其消費力高,品質也參差不齊。

其實也有高端陸客團,如到南北極、到文化重鎮欣賞音樂藝術,也有很多學子遊學與夏令營、冬令營;各國對陸客仍有不平等待遇與接待力認知,誠然因其品質不一,但若只把陸客當「錢包」對待,欠缺同理心,或透過跨國旅遊教育共同提升,只想賺其消費也不甚公平客觀。若再觀察大陸近廿年來的國民旅遊,其區隔化市場早漸臻純熟。

不錯,大陸觀光發展仍以「大眾旅遊」為大宗,其素質舉止自然難控制,而中央也不斷公告各種「文明旅遊」規則,強化全國公廁品質改善,自二○○八年起推動「廁所革命」,迄一六年已投入一二五億人民幣,藉由空間優化改變舊習。

近年在小眾旅遊上,自駕、登山、溯溪探險、攀岩、野營、歷史路徑之旅,博物館、文化遺產客製設計與經營,在旅遊光譜上也逐漸深入且多元化,攝影、觀察動物,水下探索…亦逐漸百花齊放。

近年更推八大國家步道系統旅遊,包括東海岸、西部青藏高原、太行山、祈連山、長城以及秦嶺…等江河溯源,這些具科學、歷史人文技術之旅遊發展,也帶動戶外遊憩產業蓬勃發展。

可見大陸特色旅遊也逐漸與歐美日並駕齊驅,雖然相較於大眾旅遊人口仍屬少數,惟此風氣成長,也改變昔時詬病的「不文明」旅遊。反觀國內的島嶼生態、海洋資源,山岳景觀與離島,乃至部落文化,其實歐美旅遊者對台灣之山岳與離島資源也很有興趣,只是觀光政策一直欠缺高度與廣度。

我們滿足於「夜市」觀光、小吃美食,殊不知「美食文化」尤需與在地風景結合,與有語言能力客製化的導遊配合,甚而要有長期發展循序漸近的「公共設施」投資,如小飛機、快艇、遊輪式火車(如阿里山森鐵、東部慢車及支線之旅),海岸、高山山屋更需專業設計配套,包括各地溫泉小鎮康養設施之整備優化。

這些不能只靠表層補助,政府亦非不重視,只是每年一個口號,如果沒有中長程「觀光立國」大計,無法成就生態與人文多樣性之潛力。金門、馬祖戰地旅遊,均應再有創新設計與軟體體驗規畫,這些資源均是既存的。旅遊達人不是不知,只是這樣的訊息如何成為決策者有遠見之行動方針?

台灣設計力充沛,地方原風景亦各有特色,期待政府打破舊思維,將觀光建設視為國家重大建設,廣納全球不同屬性旅客,深耕具有島嶼生命力與溫度之接待力,值此危機也會是轉型契機!

   
選舉不應只討好年輕選票
邱天助/老年學研究者(新北市)/聯合報

近年來,除意識形態之爭外,台灣各政黨總以討好年輕人為選戰策略。包括時代力量、社民黨、基進黨、綠黨,甚至剛成立的台灣民眾黨,都有意無意強調年輕人的意識和價值,並以捍衛年輕人權益為重要訴求。民進黨執政,更大砍軍公教人員的退休金,藉以討得年輕人歡心。

幾天前,韓國瑜的國政顧問團成軍,也特設「青年創新創業政策組」,爭取年輕人選票意圖不言而喻。

政治人物喜歡拉攏年輕人,其來有自。一九九○年代以來,台灣發生幾次學生運動,包括野百合、野草莓。二○一四年,太陽花學運不但造成當年地方選舉政治版圖劇烈洗牌,更導致一六年再次政黨輪替,讓國民黨兵敗如山倒。

有鑒於年輕人左右政治的能量,各黨派都意識到年輕人的重要,將注意力與資源投向年輕人,不但積極培養優秀青年人才,並採取迎合年輕世代口味的行銷宣傳手法,為的是能搶到年輕人的選票。

其實,這種重年輕、輕年老的選戰策略是否妥當,值得深思。

從去年九合一選民結構分析,去除四十至四十九歲約三七○萬不老不小的「尷尬年齡」外,廿至卅九歲的「年輕人口」約七百萬,五十歲以上的「中高齡」約九百萬。換言之,在人口結構中,中高齡者才是選民大宗。

然而,選舉政見中,中高齡者的權益往往被點綴式的放在「社會福利」或「社會救助」領域,如老人津貼,假牙補助、公車優待等等,或是養護、長照補助。這些措施的確對中低收入家庭幫助不少,卻也烙印老人是社會負擔的形象,甚至產生老年歧視文化。

在各黨政見中,大都注意年輕人怎麼活,很少關心中高齡者死活;很多人關心年輕人就業,忽視中高齡者失業。要知,中高齡者失業,往往會造成一家好幾口生活困頓。年老父母無人養,年幼孩子沒學費,形成社會問題。

老人不應只是社會福利「食客」。對中高齡者而言,重要的不是補助或救濟,而是機會和希望。有位六十不到的朋友,在LINE上怨說:「我受過社會觀察和社會科學訓練,擅長活動方案設計,有多益最高級證書,也是英語合格教師,但哪裡會要我?」

年輕世代和中高齡世代,誰都不應被忽視甚至歧視。希望不要厚此薄彼,否則,一旦中高齡者覺醒,將引發反撲。

   
失焦的「正藍」圖騰
韓敬/退休國中教師(新北市)/聯合報

郭台銘、柯文哲敲定在八二三砲戰紀念公園首度公開合體,毫無疑問的,無疑是要利用八二三這副國民黨神主牌,搶攻「正藍」圖騰;屆時,無論郭、柯兩人是否真能合盟共打二○二○,郭出手瓦解藍軍的號角,顯然已正式響起。

只是筆者要提醒柯市長與郭董,想想六十多年前發生在金門的國共內戰,犧牲了多少前線英勇將士;早年國民黨執政時,都會以最虔敬的追悼會來感念這些英靈。曾幾何時,自民進黨執政後,教科書對於這段歷史敘述能省則省,屬於政府的儀式少了,小朋友對這段歷史當然陌生了!這次柯辦紀念八二三紀念音樂會值得肯定,如果能邀類似郝柏村先生出席,相信大家會對柯市長刮目相看吧!如今媒體失焦轉到郭柯王公開合體,尤其是圍繞的都是選舉話題,不禁讓人感到遺憾。

   
用陪伴對抗開學焦慮
蔡田/退休教育人員(台北市)/聯合報

全國中小學即將開學,根據中醫兒童醫院兒童心智科就診顯示,開學前,因焦慮、憂鬱就診患者激增,甚至多到醫師須「加班」看診。

對此,筆者認為因開學而產生焦慮、憂鬱,固然應該要看醫求診,但最重要的是,還要家人陪伴,才能有效降低各種症候群。特別是剛要入學的小一新生,及目前幼稚園普遍設立的「兩歲專班」,家人陪伴絕不可少。

一般人容易忽略小一新生入學適應問題,總以為念過幼兒園,所以入小學就讀應該沒問題。殊不知,其實幼兒園跟小學,是天差地別的。幼兒教育專家盧美貴教授就曾做一個比喻,幼兒園跟小學的不同,就像蝌蚪跟青蛙的差異,倘若沒有做好銜接工作,對於小一新生的啟蒙,將會產生莫大挫折感。

降低小學童因開學出現焦慮、憂鬱和不適應等症狀,最好的辦法是家人的陪伴、溝通和調適;建議家中有今年要入學的新生家長,趁著開學前幾天,除了逐漸培養孩子規律的作息時間,陪伴孩子採購文具用品,逐漸營造開學的氣氛外,也可以陪孩子到校園走走逛逛,慢慢熟悉就學的路線和環境,可以有效降低其開學焦慮。

   
戶外教育不是國旅政績提款機
王延煌/高中校長(彰化市)/聯合報

戶外教育的單純性,近來因為與「救國旅」連結,反倒模糊了本意。姑且不論,一年一次調整為兩次是否有政治上的意圖;戶外教育的意義、目的與價值,實在不宜被誤導。

其一,親近大自然,亦即「在戶外學習」。任何知識或技能的學習,不一定都得在室內完成。戶外教育強調,學習場域可在任一大自然的時空下進行。五年前的調查顯示,「台灣學生每周在課後接觸戶外大自然的時間平均僅卅點二分鐘,盯著螢光幕時間卻高達廿二小時,相差了四十幾倍。」另一項今年調查則是「近四成青少年每天平均使用手機超過三小時,年紀愈大使用時間愈長,超過半數高中生甚至每天使用超過三小時。」為了孩子健康,應該鼓勵孩子抬頭看世界,親近大自然。

其次,學習大自然,亦即「向戶外學習」。有道是「一花一世界」、「好鳥枝頭亦朋友,落花水面皆文章」。十二年國教新課綱強調,跨領域的素養學習,並要探究與實作。戶外教育如能落實在課程與教學,必然能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並引導活化知識,更能體現禮記中「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的真諦。所謂的「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旨在向大自然學習。學校辦理戶外教育的方式多元,不僅限於旅行或參訪。

最後,保護大自然,亦即「為戶外學習」。戶外教育時常與環境或保育教育連結,那是因應全球環境變遷和生態危機。戶外教育讓學生有機會見證自然之美,進而涵泳愛護環境的心。當教育愈來愈強調資訊、科技或AI教育,如果不及時讓戶外教育成為學校、家庭或社會教育的重要課程,不只孩子健康堪虞,大自然環境的健康也堪慮。

教育部補助國中小推動戶外教育,高中職國際教育旅行,逐漸獲得學校認同也顯現了不錯的成效,這是學校基於「教育本業」所採取的主動作為;千萬別為了振興國旅,隨意操作戶外教育,因為學校不應成為振興觀光的「政績提款機」。

   
5G浪潮來襲 淺談會計與AIoT應用
因應新科技的趨勢與挑戰,國際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以及中大型會計師事務所,都已積極布局尋找數位浪潮的新典範,企圖透過AIoT(AI+IoT)發展會計與審計創新應用,提高會計與審計品質,創造產業更具有價值的會計與審計服務。

天然防蚊包自己動手做!有效驅蚊又能抗菌
防蚊手環、防蚊貼片等,時效通常不會太久,隨著時間防蚊效果會越來越差,又得補擦。怕麻煩的人,不妨選擇使用中藥自製驅蚊包,通常效果可以持續1個月,不管隨身佩帶,或懸掛家裡通風處都可以。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