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ve 互動英語報】內容生動且生活化,讓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成為最好的學習教材,並讓你輕鬆開口說英語! 【北美智權報】探討專利與智慧財產權,涵蓋各國重要的侵權訴訟分析、法規解析,提供您需要的IP實務與知識!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值媒  udn部落格  
2019/10/25 第4598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聯合報黑白集 聯合報黑白集/吳敦義在算什麼?
聯合報社論 聯合報社論/陸委會領銜做出來的集體愚昧
經濟日報社論 經濟日報社論/川普彈劾案會牽動美股走勢?
民意論壇 陳同佳案/把現狀當陷阱的「反投台」
陳同佳案/沒有共同人性 何來普世價值
陳同佳案/人必自重而後人重之
陳同佳案/政治曲解司法 只會貽笑國際
王正方/忘本的人沒有未來
國旗上山 不如垃圾下山
開放山林了 然後呢?
消失的光復 崛起的二二八
酷經濟/「負利率」不荒謬
課綱不認開羅帳 光復別忘李登輝

聯合報黑白集
聯合報黑白集/吳敦義在算什麼?
聯合報黑白集/聯合報
最近吳敦義受到外界討論,談的是他的不分區立委排名問題。吳敦義稍早說他絕對不會排第一,這是正確的認知;如果搶第一,恐將使民眾反感。最近他又說,自己不會排第二,這就有點令人擔心。因為他心心念念排名,且可以決定自己要排在第幾,這仍會導致選民反感。

吳敦義要把自己放進不分區,目的是希望明年大選後能在國會扮演一定角色,這點倒無可厚非。問題是,國民黨目前更重要的任務,是打贏總統和立委兩場選戰;如今選情渾沌,而黨主席出來搶排名卻會影響到外界的觀感,對情勢毫無助益。

換言之,吳敦義現在要算的,是如何使國民黨總統和立委得票極大化,而非盤算自己該排在不分區第幾。且看民進黨的「不分區之亂」,儘管派系爭搶甚烈,並傳出杯葛抵制,至少主席卓榮泰沒說要把自己放進去。但國民黨內就是有些保皇派,一而再地,要拱吳排上「至尊」寶座。這無論是不是吳敦義授意,演來演去,就會讓民眾覺得刺眼。

最近韓國瑜的選情不如預期,不少人認為,是黨內未積極統合輔選所致。不僅如此,先前藍營立委聲勢看漲,卻因黨中央論述荏弱,讓選情熱度消散。這些,黨機器都難辭其咎。最令人錯愕的是,民進黨處理陳同佳案發表「屬人主義」的謬論,吳敦義竟然附和說「屬人、屬地都有道理」;黨內譁然後,他才發聲明改口。

吳敦義少算一點,對黨比較好。

   
聯合報社論
聯合報社論/陸委會領銜做出來的集體愚昧
聯合報社論/聯合報
蔡政府處理陳同佳案,演出從「反送台」到「香港不辦,我們辦」的髮夾彎,其中最主要的癥結,就在凡事都由陸委會領銜定調,其他部會卻沒有發聲置喙的地位。在決策偏歧的情況下,原應扮演主要角色的法務部門卻形同被迫噤聲,導致「制港抗中」的氛圍氾濫,而此案最核心的「司法正義」卻被壓縮。如此一來,蔡政府對此案的決策當然難孚民眾期待。

觀察這次政府處理陳同佳案,每一次令人錯愕的因應,都出自陸委會手筆。最初傳出陳同佳要來台投案,陸委會第一時間即宣稱拒收,要求港府將陳同佳留在香港,不要「踢皮球」,不要「放棄司法管轄權」。其後,包括閣揆蘇貞昌、內政部長徐國勇、法務部長蔡清祥等人,皆一路附和這項論調。在蔡政府看情勢不對而決定轉彎後,又是陸委會發布聲明,聲言我方決定「派檢警赴港押解陳同佳」。豈料,這又碰觸到「跨境執法」的敏感神經,讓港方感到難以接受。

照理說,因應這麼一件受矚目的跨境遣送事件,理應由各部會集思廣益,共同協商研擬對策。但蔡政府的作法,卻過度偏倚陸委會及國安幕僚意見,把政治利益放在第一位,把法務部門的主張撇在一旁,也因此一路演出失衡、犯傻的處理,讓民眾感到憤怒。其中最大的缺憾,是我士林地檢署曾偵辦此案長達十個月,並對陳同佳發布通緝;然而,檢方的意見從頭到尾都在政府決策中缺席。正因為如此,蘇揆會說出「香港人殺香港人」、徐國勇說出「屬人主義」的謬論,都是過度耽溺於政治對抗思維,對喪失司法主權問題渾然不覺。

在政策轉彎前,法務部長蔡清祥曾和陸委會副主委邱垂正舉行聯合記者會。蔡清祥說,香港若對此案無管轄權,我方願與港方討論後續事宜,沒有「拒收」問題;但邱垂正則辣口宣稱,追訴犯罪,不可能任憑港府「操作管轄權」、「操作嫌犯來台」。法務部意圖表達的善意,瞬間就被陸委會的嗆聲破壞殆盡。這場記者會也引發檢察體系的不滿,有檢察官批評「行政干預司法」,有檢察官嗆稱「沒聽說過有國家拒收通緝犯」,「難道台灣不要司法正義」。更有檢察官反問,陳同佳殺人定罪證據都在台灣,我國要香港移交什麼證物?連專精刑法訴訟的學者都呼籲蔡政府儘速停損,至此,政府政策才往回擺正。

除了「行政干預司法」外,事實上,政府在陳同佳案中「政治凌駕法律」的情況也相當嚴重。徐國勇大剌剌用「屬人主義」為由,要將陳同佳拒於境外,只是其中一端。包括蔡總統數度強調,陳同佳來台「只有逮捕,沒有自首」,同樣也是在用政治權威指導辦案。蔡英文上任後一直把「司法改革」、「司法正義」掛在嘴上,但她這次「拒收」陳同佳、自棄司法主權在先,又讓陸委會領軍處理此案,自己動不動對司法作為下指導棋,這不是在侵害司法的獨立審判嗎?

這種整個政府集體喪失理智的情況,和去年沸沸揚揚一年的「卡管事件」,其實存在類似的脈絡。在「卡管」事件中,蔡政府一心要拔除管中閔的台大校長職務,認定此一目標後,不惜採取任何栽贓、羅織、曲解法令等手段,即便接連損失三名教育部長也在所不惜。當時那些急著向蔡總統表功的官員,只顧四下搜尋各式「卡管」撒手鐧,又有誰真的在乎政府治理的「正當性」和「適法性」?

綜觀蔡政府對陳同佳案的處理,由陸委會扮演「定調」的角色,絕對是錯誤的選擇。也正因為過度流於對港、中的對抗思考,忽略了此案的司法本質,使得政府各部門的腳步一起走向錯亂的方向。追根究柢,陸委會或國安幕僚的意見,若是遵循或揣度蔡總統的個人意向而陷入盲點,那麼,決策失靈必然更深不可測。蔡政府的決策過度集中,這又是一個嚴重警訊。

   
經濟日報社論
經濟日報社論/川普彈劾案會牽動美股走勢?
經濟日報社論/經濟日報
9月24日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對強人總統川普啟動彈劾調查,當天美國S&P 500指數即下跌25.18點,跌幅0.84%,凸顯出重大政治事件易牽動市場敏感神經的特質。

不過,有別於近代民主政治對權力平衡的推崇,市場並不那麼討厭諸如川普般的強人領袖,即使其多有集權者的形象,且意識形態經常是模糊的,所做所為更往往遊走在法律灰色地帶,並有著為達目的而不擇手段的作風。市場分析師認為,只要這些強人領袖是改革者,便有帶動經濟成長的機會,遂將其人其事解讀為有利市場表現;反之,當市場分析師認為其改革乏力或失敗,令經濟成長前景堪憂時,股市的表現也會一夕反轉。

只是,即使市場基於美國經濟數據尚可,還未對川普的施政作為「蓋棺定論」,但此次川普遭彈劾調查,多少喚起市場對近代兩任美國總統遭彈劾調查的回憶。

「水門案」爆發後,自1973年2月眾議院對當時的尼克森總統啟動調查,至1974年8月尼克森辭職下台,S&P 500指數崩跌28.8%;反之,1998年1月柯林頓總統的情色醜聞曝光,至1999年2月宣判柯林頓無罪為止,S&P 500指數共上漲28%,而從事件曝光至1998年12月發起彈劾之前的漲幅亦有25%。

美股在兩位總統彈劾調查案期間,出現截然不同的結果,主要原因就是調查期間的美國經濟表現有別。「水門案」彈劾調查期間爆發中東戰爭(1973年10月),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為打擊以色列,陸續宣布對美國及其他支援以色列的國家實行石油禁運,引發第一次石油危機。

當時,國際油價大幅上漲,S&P 500指數則在二個月內下跌16%,美國亦面對物價劇升及經濟成長率大幅縮減的衝擊。然而,柯林頓遭到彈劾調查期間,美國正享有蓬勃的經濟成長與穩定的物價,自然穩住了美股。從過去兩次美國總統彈劾案的市場反應可發現,重大政治事件是否會影響美股的關鍵,在於市場關心的是經濟會否因而得到助益或受損害,而不是事件本身。因此,尼克森與柯林頓所涉及的醜聞,僅對美股造成短暫的影響,整體走勢仍與當時經濟情勢若合符節。

那麼,川普彈劾案究竟會不會對美股產生影響?具體地說,近來美股深受三大因素驅動,第一是經濟基本面,第二是聯準會(Fed)貨幣政策走向,第三則是美中貿易戰發展。其中,以美中貿易戰的影響最為顯著。倘若川普政府對中國談判策略及做法能有利於美國國內經濟,例如不墊高民眾生活成本、農作物出口大增等,則市場自然不會對彈劾案產生負面反應。

再者,以目前美國國會兩黨席次分布來看,共和黨在參議院仍占優勢,且對共和黨人而言,最差的自己人也比最佳的外人來得好,故一般都認為川普被彈劾的機率並不高。畢竟,當年尼克森之所以選擇辭職,就是因為對手民主黨在參議院的席次雖未達三分之二,但若加上部分不支持尼克森的共和黨員席次後,彈劾案送至參議院必然招致定罪下場。

有此前車之鑑,柯林頓的團隊在醜聞曝光後,便致力於維持政府的正常運作,以減緩醜聞擴大造成的影響,並藉由經濟亮眼表現來穩住同黨人士的心,而1998年的期中選舉與彈劾的表決結果,都顯示這樣的策略奏效。

要言之,只要市場認為眾議院對川普的彈劾調查不會造成經濟面的傷害,且沒有其他重大突發事件出現,則當前美股的趨勢尚不致被打破。麻煩的是,川普不認為自己所作所為有任何問題,並對彈劾案擺出應戰姿態,使白宮與國會間的紛爭一時難解。此時,若貿易戰所帶來的不確定性對美國經濟造成傷害,使共和黨內部也感到不安,那麼來自彈劾案的內外部壓力將推向川普,使白宮運作出現問題。屆時,彈劾案調查將難免成為影響美股的隱含風險。

   
民意論壇
陳同佳案/把現狀當陷阱的「反投台」
桂宏誠/民主文教基金會執行長(新/聯合報

有記者採訪內政部長徐國勇提問,民進黨對港人陳同佳來台投案,原本擔心有「一中陷阱」,如今政策大轉彎,是否代表贊成「一中框架」等語。該問題刺到民進黨政府處理陳同佳案的痛,因為他們想藉機突破一中框架現狀,才會把現狀當成了「陷阱」。

任何外人在我國領土內犯罪,除擁有外交豁免權者外,我國政府應主動積極依我國法律進行追訴,此為基於主權之當然。但民進黨處理陳案卻逸脫上述原則,想要以「實務」造成「新規範」,自屬凌駕法制的政治操作。

蔡英文總統高喊「香港不辦,我們來辦」,而非「不管香港辦不辦,我們都要爭來辦」,說明她並未站在維護中華民國主權立場。若不如此,在「憲法一中」框架下,民進黨的台獨路就會走回「九二共識,一中各表」的「陷阱」。

要不是民進黨「反中」和支持香港的「反送中」,把陳同佳當成「外國人」來台投案的話,我國家主權既不會矮化,反得以伸張。但民進黨想操作陳投案,避免支持「反送中」正當性下降,又試圖藉此突破既有的「一中」法制框架,於是對陳案採取「反投台」立場。

法務部為了反投台正當性,曾在新聞稿引香港學者張明達主張,香港法庭有權審議香港人在外地涉嫌的謀殺案,我覺得是完全可取的說法,強行認定香港對陳案具域外法權。然而,張明達的建議是基於不必修訂逃犯移交條例,另外修訂侵害人身罪條例即可,且還據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認為,修法後可溯及既往適用於陳案。

另外,法務部長蔡清祥大談「港人港審」,仍是張明達基於須另外修法而提出的原則,且是「反送中」以確保「一國兩制」為目標。然而,港人港審是不信任大陸司法體制訴求,蔡清祥拿來堵港府的嘴,反自失台灣的司法尊嚴。

港澳關係條例五十六條規定,台灣地區與香港或澳門司法之相互協助,得依互惠原則處理,此為「一中框架」的法制現狀,且無須簽訂書面協議。為何陸委會曾要求先建立「司法互助機制」才讓陳來台投案?無非想造成和香港依據其基本法九十六條與外國就司法互助關係作出適當安排印象,強香港之所難,但沒想到這一步卻輸給了「良知」。

   
陳同佳案/沒有共同人性 何來普世價值
郭雅若/教會傳道人(新北市)/聯合報

「你的眼睛若昏花,全身就黑暗,你□頭的光若黑暗了,那黑暗是何等大呢!」—耶穌

「使世界張惶失措的,乃是良心!」一位冤獄者一生申冤,總結他對偽善、失去憐憫的社會,沉痛地說出了這句話!

在現實世界,人們思想早被花巧包裝的說詞、文飾的巧言、虛假的新聞、各式各樣的謊言,讓我們的眼睛早就習慣於黑暗;做為一個人的良心,再也無從辨明人心中本存有的最根本是非!

陳同佳在台灣殺害女友及肚中孩子,棄屍台灣後,逃回因犯罪屬地管轄權無法起訴他的香港,以盜用女友信用卡的輕罪,服刑期滿出獄,多月來隸屬英國國教香港聖公會教省的秘書長管浩鳴牧師於獄中的教化下,出獄後面對記者深深俯首認罪懺悔,願回台灣投案。但台灣當局竟試圖拒絕已發布通緝,並有權審判的陳嫌入境。

沒有共同人性,何來人類普世價值!又有何體面夸夸高論主權,人權及公義?又何存良心面對受難者及在世親屬?罪與罰的相稱,是民主法治的社會維繫公義的根本!一位自首者深切認知這是罪行所應負的生命代價!

根據史實改編的電影「牛津解密」中,那位參與牛津大英字典編撰的受刑人,也是耶魯畢業的軍醫麥納醫師,因南北戰爭戰場上的血腥殺戮,罹患了創傷身心症候群,誤殺一位以為是敵軍的貧苦工人;當受害者妻子以寬恕之愛來原諒他,他崩潰了!「那我贖罪的機會就沒有了!」最終只能以自殘來了結那良心一生的煎熬!

陳同佳事件的荒謬,乃是台灣當局面對早已發布通緝,必得要行使犯罪屬地管轄權,卻因為政治選舉的利益操作,竟拒絕陳同佳自願入境投案。沒有任何人、當局、法律、意識形態、政治操弄、當權者、政黨的權力慾望及利益,可阻卻出自一個懺悔良心的自首!

在這一切的荒謬與巨大權勢的操弄下,足以令人性,文明,做人的尊嚴窒息與絕望!又何存有虛謊的主權說,夸談的人權,司法的公義?只剩心中毫無羞赧的政客們,赤露敞開的權力利慾的算計罷!

   
陳同佳案/人必自重而後人重之
李濱納/國小教師(嘉義市)/聯合報

內政部長徐國勇因陳同佳一案在立法院怒嗆記者,要記者放尊重一點;古云:「人必自重而後人重之。」想想這整起事件,也是因為民進黨政府立場反覆,歸根究柢記者之所以問出這麼敏感尖銳問題,也是民進黨政府自身態度曖昧造成的,硬是要把錯誤歸咎記者,難以服眾。

不管是前陣子民進黨在批評韓國瑜,又或者過往民進黨在野時,在立法院質詢及在媒體面前抨擊對手時,也從來沒有讓人感受到尊重過;如今換個位置就換個腦袋,硬要人家尊重,沒有說服力。

尊重一事必須從自身做起比較實在,尊重了自己、也尊重了對方,對方自然就會給予相等的尊重;否則縱使對方擺出一副表面上的尊重,也不是發自內心的。

   
陳同佳案/政治曲解司法 只會貽笑國際
張法迅/醫師(台中市)/聯合報

英國人林克穎幾年前在台灣撞死人,遭台灣判刑後逃回英國;台灣亟欲將其引渡回台,卻遭英國法院駁回,理由是台灣監獄管理不符合歐洲人權公約標準。如今蔡政府處理香港殺人嫌犯陳同佳來台投案一事,態度反覆,理由乖違,勢必讓台灣司法再度成為國際笑柄。

蔡英文總統說,「香港不審判陳同佳等於放棄司法管轄權」,其實香港刑法沿襲英國,採行屬地原則,而且比英國嚴格,比如英國司法對國民的境外殺人罪予以追究,但香港一百多年來從未審理境外殺人案。幾個月前何以港府要修訂引發爭議的「送中條例」?就因屬地原則不能輕易更改。

閣揆蘇貞昌說,「陳同佳不在香港舒服過日,竟要來台投案,不符合人性」,此話讓人震驚,難道所有自首行為都是造假?所有良心發現的故事都是騙人?或許就因蘇貞昌如此看待人性,才會說出「特首林鄭就是配合中國,韓國瑜就是配合林鄭,我們不要中計。」這近乎被害妄想的話。

法務部則說,「香港非採絕對屬地原則,比如境外性侵案便可追究」,問題是香港刑法對於殺人罪並未允許境外追究。又說,「陳同佳來台犯案前便有預謀,香港對於此部分犯罪有司法管轄權」,但台灣司法明明還沒審理陳同佳,怎知他來台前便有預謀?豈非未審先判?

內政部長徐國勇也說,「殺人罪是萬國公罪,港府形同任由殺人犯趴趴走」,這是不了解也不尊重香港法律,又說陳同佳不符合自首,不免讓人質疑,台灣司法的自首要件,難道是由內政部長判定嗎?陳同佳聽到台灣官員這麼宣稱,還敢來台投案嗎?

陳同佳本來要來台投案,如今若知台灣高官的司法水平只有如此,恐怕望之卻步。將重刑犯繩之以法,是普世價值,但蔡政府為了政治考量,曲解司法制度,只會貽笑國際。

   
王正方/忘本的人沒有未來
王正方/聯合報

一九四九年十月廿五日凌晨,共軍第廿八軍勁旅萬餘人,進攻金門古寧頭。國軍廿二兵團駐守金門,司令官李良榮沉著指揮應戰,麾下廿五軍軍長沈向奎,負責鎮守金門西區。李、沈二將軍,俱是閩南籍早期黃埔軍校畢業生。

數百艘大小帆船距陸地約百餘米,岸上守軍亮起探照燈,砲火全面轟擊,共軍約四分之一被消滅於海域及灘頭。登陸共軍在古寧頭猛攻,國軍廿五軍二○一師奮勇挺住陣地,部分共軍突破滲入,與國軍短兵相接,廿七日晨,共軍殘部投降。官方數據:共軍戰死近五千人,被俘六千多人,有三人是團長級軍官;國軍陣亡一千二百多人,負傷一千九百餘人。

金門保衛戰是國軍罕見大獲全勝之役。此後共軍不再做渡海解放台灣軍事行動,海峽局勢安定,對峙七十年,各自發展,才有台灣的經濟起飛。將古寧頭大捷比作東晉淝水之戰,亦不為過。

古寧頭大捷指揮官是誰?台灣官方史料:一說是湯恩伯指揮、也有說胡璉負責全局,或含混其詞。湯恩伯曾以總司令身分赴金門視察,一切具體戰事完全由李良榮司令官發號施令。蔣下令十二兵團接替廿二兵團防衛金門,當時古寧頭戰事已啟動,抵金門的十二兵團部隊受李將軍指揮。十二兵團司令官胡璉,廿五日乘艦抵達料羅灣,因風浪太大不能下船,廿六日中午胡司令才上岸,戰事基本結束。

李、沈二將軍後人、歷史學者,長期不棄不捨蒐尋史料、採訪多位參與古寧頭大戰,年邁蒼蒼記憶猶新的老軍人,鉅細靡遺談一九四九年古寧頭戰役。歷史真相一一重現,七十年後出版一書:「最長的一夜」。

戰役結束廿二兵團被撤銷,部隊遣返台灣。當時規定,赴台官兵一律繳械,上岸時有人譏笑他們:「看這些廿二兵團的叫化子兵!」叫化子兵才贏得一場扭轉乾坤大勝仗,便「走狗烹」之了?

李良榮將軍奉命去台灣,在革命實踐學院受訓,派為光復大陸設計委員會委員。一九五七年中央指派李良榮選省議員,李將軍是福建同安人,能以閩南語與民眾溝通,獲最高票當選。上級隨即命他辭省議員,李將軍一生效忠黨國,去職赴馬來西亞經商,經營水泥廠。一九六七年李良榮將軍因車禍去世,壽五十九。沈向奎將軍曾任金門防衛副司令,之後退役。

李、沈二將軍某位部屬說:「古寧頭大捷是我們一生的無上榮耀,李、沈兩位指揮官卻鮮為人知。歷史是公正的,事實勝於雄辯。戰後他們二人表現了功名不居的淡泊胸襟,凸顯優容的大將風度、豁達的鄉土性格。」

一場關係台灣命運大勝仗,為何在正式資料,故意刪去李、沈二將軍事蹟及名字?《蔣介石日記》在一九四九年七月九日及十三日有兩處提到:「甚以李良榮好用左派人士為可慮」。有學者認為,經歷「閩變」,蔣先生不再信任福建人。

當今年輕世代,有誰知道「古寧頭大捷」?茫然以對的居多。去中國化課綱不乏歪曲漠視史實處,國共內戰已編入東亞近代史的註腳了?

忘本的人沒有未來。「最長的一夜」,呈現了歷史真相。

(作者為電影導演)

   
國旗上山 不如垃圾下山
張健常/環教志工(台南市)/聯合報

認識一位熱愛登山的長官,爬百岳時背包裡必定放面折疊起來的大國旗,當到達山頂時取出串在登山杖上,迎風高舉飄蕩在藍天白雲中,煞是壯觀;每年收到的賀年片,多半也附上彩照,像是又完成了一件莊嚴的儀式,來除舊布新賀新年。

韓市長在嘉義中埔回答民眾提議高山普設升旗台一事,個人卻持保留意見;理由是,台灣社會參雜太多政治考量,當年許多偉人銅像,如今成了威權象徵,毀損事件層出不窮;山上插的國旗難保不會變成「洩憤」對象,反而影響觀瞻;何況原住民傳統文化並無將國旗當作其敬仰的圖騰,極可能產生反效果。

廿多年前,玉山頂一尊于右任老先生半身銅像,不知何故被鋸斷丟棄;十多年前玉管處重新立碑,鐫刻了「願心清如玉,義重如山」,巧妙套入玉山兩字,還是莫名其妙被消失,改為中英對照的玉山主峰至今,就是誰也不想得罪。

行政院才宣布國家山林解禁,讓更多喜愛大自然的山友方便親近山林,大山無言荒野有情,與其考量國旗該插在哪座山頭,不如多宣導山友應將垃圾帶下山。

   
開放山林了 然後呢?
邱炳進/教職退休(台北市)/聯合報

回應聯合報願景工程呼籲,行政院長蘇貞昌日前召開記者會,宣布開放山林,提升我國登山運動環境。對全國愛好山林的民眾而言,堪稱蔡政府施政一大亮點,這一刻登山客期待很久了。

台灣的山勢雄偉,凡走過世界山川者,莫不發出讚嘆:還是台灣的山岳最漂亮。然而,長久以來對山採封閉、管制思維,讓國人欲登名山不易達成。例如很多登山客都有一生必登一次玉山願望,但須有幸抽中排雲山莊床位,但排雲山莊才一百十六個床位,有人連抽兩年籤;若有幸抽中床位,宛如中大樂透。其他如嘉明湖、雪山、北大武山等,抽中機率低,因為登山愈來愈興盛,但山屋床位,幾十年來只有那些,且除近年有改善的排雲山莊外,其他品質均待提升。

發展山岳觀光是正確方向,台灣地理位置優越,山岳觀光必成今後推廣台灣觀光重要賣點之一。以瑞士為例,其國土亦山地籠罩,然瑞士早在百年前就築好登山鐵路,加上登山纜車路線的普及,所以,今天在瑞士欲欣賞名峰,坐登山鐵路、纜車、或健行隨你便,也沒有所謂總量管制。

欣聞政府近期將整建、改善山屋、步道,是遲來好消息,期望短期內國人能更輕易享受大山美姿。

   
消失的光復 崛起的二二八
楊儒賓/清華大學哲學研究所講座教/聯合報

十月廿五日果然像往常一樣,過了就過了,中央沒任何的動作,民間大概也只有小眾的聲音。

但在往年—可能是李登輝前總統廢省前,十月廿五日是國定紀念日,是台灣光復節。如今十月廿五日的地位被二月廿八日取代了,「台灣光復」消失,「和平紀念」崛起。

兩個節日意義消長,在於背後承載著對於台灣不同的想像。「二二八和平紀念日」的「和平」,是建立在民國卅六年一段很不和平的血腥基礎上,它的性質雖然有共產主義革命與台灣民族主義革命解釋模式,但這些解釋模式大概只有局部的效力,或是事後追溯功能,二二八事件的主軸恐怕還是陳儀施政不良引發的民變。因為是民變,沒有明確的意識形態作為運動方向,所以才比較好解釋「國民黨大屠殺」與「本省人殺外省人」這兩種刻版的公共印象能夠並存。

二二八事件受害者,應該是不分族群,但國民黨身為執政黨,它需要負最大責任,殆無疑義。這個日子所以被後來者凸顯為國定紀念日,它的政治內涵就是外來政權鎮壓本土勢力的歷史記憶,它要將邪惡的國民黨意象鎖定在台灣。

台灣光復節退出歷史記憶,變成尋常日,它的政治內涵正相反。它除魅了,此事被視為是外來政權退出台灣歷史舞台的顯像。民國卅四年十月廿五日,日本帝國台灣末代總督安藤利吉在今日台北中山堂簽下降書,首位台灣行政長官陳儀代表中華民國接受,開始施政。台灣光復節背後設定了對日抗戰與台灣光復的關係、中華民國對台灣恢復主權這些內涵。如果不承認這些內涵,「台灣光復」一詞就失去意義,「台灣光復節」退出歷史舞台也就順理成章。很不幸地,後來的歷史果然如此發展。

需要如此發展嗎?國定紀念日不可能不是政治力角逐的產物,關鍵在角逐後的結果有沒有進步意義。

今年小英總統在國慶日文告提出「中華民國台灣」一詞,作為全民認同的最大公約數。作為現象的描述,「中華民國台灣」確實是平穩提法,有助於她的選情。可惜,至今為止,這個概念仍然不夠充實。她的「中華民國台灣」仍是無法處理「中華民國」與「台灣」這兩概念的複雜關係,仍無法轉化互相抵消的綠營論述為相加相乘的全民論述。

民進黨在二○○四年通過〈族群多元國家一體決議文〉,文中主張中華民國認同與台灣認同應當互相接納。決議文提法無異提醒台灣民眾,這兩種認同都有現實基礎,都該尊重。在那個年代,這篇決議文的視野值得肯定。但尊重是文明態度,不是有效行動。十五年了,這兩種認同如何產生辯證綜合,發揮更大力量,朝野仍不作答。蔡英文總統的主張顯然需要大幅補充,更進一步,否則,台灣在大方向上仍只會原地空轉。

   
酷經濟/「負利率」不荒謬
林建甫/聯合報

八月初,德國卅年公債殖利率史上首次跌至負值。當時彭博社報導,全球約有十四兆美元的未償還債券以負殖利率進行交易。最近的市場統計,全球負殖利率債券規模已超過十七兆美元。為什麼又增加不少?

負利率代表借款者,不但不用向貸款人支付利息費用,甚至還能向對方收取費用。看起來荒謬,但在公債市場,這是經濟社會運行及選擇的結果,背後還是很有道理。

當經濟情勢不佳,利率低到某種程度,歐洲央行或日本央行甚至已到了以負存款利率向銀行超額存款準備金徵稅。而追求安全性為主的機構法人或投資人,會去尋找資金「避風港」,例如歐、美、日等沒有倒帳風險的公債或黃金。這些風險趨避的人,對未來不確定的環境,更不會樂觀,保本就是首要考量。而為了搶那些安全的債券,就是債券沒有利息收入或是倒貼,也覺得值得。

偏偏之前的縮表計畫,歐美及日本的央行也有債券購買計畫使得債券在市場上變得稀少。根據彭博社報導,日本央行目前已持有政府發行的一半債券,歐洲央行也持有約30%。市場上流通的這些公債少,要買的人就得付出高價,造成殖利率為負。

但是負殖利率債券,也不是沒有獲利可能,尤其在降息趨勢下,債券會因降息而價格上漲,得到資本利得。等於是雖沒有利息收入,但還是可能賺到價差。未來是否會繼續降息,其實也不容易看準?持會降息的人會賭下去,追逐更多債券。這也是最近負利率債券規模又擴大原因。

負利率還有其他原因,例如最近經濟衰退期間,很多家庭增加了預防性儲蓄。新科技出現降低生產規模,也減少所需資本,進而減少投資需求。這兩者都加大儲蓄過剩,推進了負利率。另外,人口結構的改變,隨著平均壽命愈來愈長,人們預期退休後還有很長的餘生要過,這會顛覆經濟學的基本觀念「利息是忍慾的代價」,也就是延遲消費就須以「正利率」作為補償。現在不要當期消費,而是甘之如飴的只要未來消費。這種「負的」時間偏好,延遲消費不須補償,自然就接受負利率也仍持續儲蓄。

   
課綱不認開羅帳 光復別忘李登輝
丘智賢/歷史研究者(台北市)/聯合報

今年的台灣光復節,也是古寧頭戰役七十周年紀念日,別具意義。民國三十八年光復節,台灣省主席陳誠在紀念會上,接獲湯恩伯總司令來電,得知金門前線無虞,振奮不已,中華民國終於立住腳跟。

在蔡政府的課綱中,將具延續性的歷史事件人物,肢解得支離破碎,課綱主題謂「台澎金馬如何成為一體?」八年抗戰卻活生生地消失。沒有蔣中正抗戰,焉來開羅宣言,乃至日本投降?蔡政府不顧當年官民犧牲,鼓勵聲稱台灣定位未定,以為台獨主張鋪路。

歷史真是如此嗎?由當時第一手憶述,證明全非事實。陸軍第七十軍登陸基隆時,台灣仍有廿萬日軍,他們是否抵抗,無人知曉;軍長陳頤鼎率領備戰官兵登岸時,卻被歡迎人潮震撼,激動不能自已;負責接收日軍航空工廠的雲鐸,親見父老換上長袍,站在跑道旁接機;當日本軍官邀宴他之際,一位台籍平凡女侍應附耳言道:「先生,您負有國家的重任,切莫喝醉了。」這不正是台灣民眾愛國情操的流露?中華民國是自己的國,自己的家!

原本依附日本的殖民關係既然不存,台灣只有重新建構發展脈絡,從行政長官陳儀出版的系列叢書中可看出,國民政府對台灣並無歧視,開放辦報、開放選舉、拔擢人才,乃至於後來的土地改革、工業發展,過程斑斑可考,只是時間與資源有限,立竿見影並非易事,加以複雜的國共鬥爭情勢,時代悲劇難以避免,不論本省、外省,多數人仍然互相幫助,只是這一事實,常被忽視了。

台灣光復,有利於台灣民眾的最佳例證,就是曾擔任日本皇軍少尉的李登輝,最終經由民主程序,成為中華民國國軍最高統帥,在閱兵台上,回禮頻頻。試問,如果台灣未曾光復,岩里政男能否成為台灣總督府的要員之一?如果兩蔣對同胞歧視,他何能不次拔擢,終掌權柄?最該帶領民眾唱一曲光復紀念歌的,不是別人,正是李登輝。

   
電鍋選鋁鍋好 還是不鏽鋼鍋好?
使用鋁製電鍋時,除了蒸和煮之外,其他的烹調方式都不適用,想讓電鍋的功能發揮到淋漓盡致,最好還是選擇不鏽鋼材質,如此就可以避免長時間烹調導致把重金屬都吃下肚的後遺症發生。

這3種品牌類型 最受台灣消費者青睞
最受台灣消費者青睞的品牌有什麼特色?零售業大耀進,怎麼走入數位生活圈?本文透過四年追蹤調查,告訴你台灣市場中品牌影響力最高的品牌,都有什麼特色。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