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半年多的動盪,香港終於透過區議會選舉還魂。綿延不絕的投票隊伍,史上最高的投票率,說明香港人對重建秩序的渴望,也反映他們追求民主的意志。在四五二個席次中,泛民主派陣營拿下近三九○席,約總席次的九成,親北京的建制派則由原有的三百席崩跌為五十多席。這樣的民意變化,為這次反送中作出總結:香港人要民主,特首林鄭月娥的領導已不符期待。
這次選舉,以泛民主派的一面倒勝利作收,除宣示香港「要民主」的決心,也對內外發出兩個不同的訊息。對內而言,是向「勇武派」說:「夠了」,不必再訴諸街頭抗爭暴力,香港要恢復社會秩序,從體制內推進改革。對外而言,則是讓北京看到香港的現實:香港追求的是自主,而不是「港獨」;北京要學會鬆手,否則香港只好自己來。
過去半年的動盪,香港社會付出了昂貴的代價。諸如:到港的大陸和國際旅客銳減,旅館住房率大降,商店買氣慘澹,餐廳及公共設施被砸,上班上課受到莫名干擾,包括市民無故遭到毆打攻擊等。這種種不便與不安感,不僅成為建制派攻擊泛民派的理由,外界也擔心可能成為中共插手或鎮壓香港的藉口。
所幸,北京謹慎地保持距離,不僅未如揣測在十一國慶前對香港出手「平亂」,在形式上至少仍由林鄭月娥領導的港府和港警面對失控的局面,維持了「一國兩制」的基本精神。從這點看,北京未在窮於因應美中貿易戰之際沾惹香港內部戰火,堪稱是明智之舉。甚至可以說,讓這次區議會選舉順利進行,是香港社會和北京政府雙方未曾明言的「共識」。
這次選舉結果,遠遠超乎各界早先的預期。泛民派原本認為,區議會只是地方機關,沒有多少實際權力;泛民派可能有所斬獲,但席次未必能過半。誰料,最後結果,所有「非建制派」席次加總,竟囊括高達九成席次。而許多知名「建制派」人物,諸如被稱為「激進建制派」的立法會議員何君堯、香港最大親北京政黨「民建聯」兩名副主席張國鈞和周浩鼎,和中共人大香港區代表田北辰皆中箭落馬,這確實反映了香港民心向背。相形之下,許多懷抱熱情初次參選的素人和年輕人,則在情勢加持下順利當選,這是沛然莫之能禦的民意潮水。
這次選舉結果,實質意義有三:第一,這表達了香港人回歸民主、恢復秩序的渴望,大批支持民主的新人進入區議會,是香港民主政治扎根的第一步。第二,高達七成多的投票率,說明原被視為「經濟動物」的香港人,開始重視並積極行使自己的政治權利,這是好現象。對中國大陸而言,香港除作為一個「經濟櫥窗」,又多了一層「政治櫥窗」的功能。第三,區議員在特首選舉委員會的一二○○名選舉委員中占有一一七席,在七十席的立法會中則占有六席;亦即,泛民派可以藉由這次地方選舉的勝利,將影響力逐漸伸至特首及立法會選舉,進而改變目前港府一味聽命北京、罔顧香港自主的現狀。
從北京的立場,其實不妨正面看待香港這次選舉結果。這次香港的民意大爆發,主要是承續了上次「雨傘運動」後「特首直選」遭到沒收的民怨,反送中示威才會有如此強烈的反彈。林鄭月娥作為北京指定的特首,明顯缺乏足夠的政治智慧處理香港的社會矛盾,才會一挫再挫,鬧到不可收拾。這次選舉,在某個意義上,是香港人用選票幫港府及北京穩定了香港秩序。
簡單地說,香港作為「一國兩制」的「垂範」特區,它有其特殊歷史因緣及地理際會所形塑的特殊「社會驕傲」需要維持;這點,需要北京的尊重,而不是箝制或懲罰。這場選舉,是香港選擇走向民主,而不是走向獨立,這是北京絕不能誤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