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經濟前景,因美中貿易戰變得非常難以預判;其中有兩個關鍵變數:一是美國貨幣政策究竟會再傾鬆或更傾緊,另一是中國內需經濟是否持續緩放或翻轉走挺,兩者發展似乎都只能且走且看。至於台灣經濟前景,則高度繫乎年初總統大選結果,也同樣處於極難料的不確定。
看今年世界經濟臉色,受到美國總統大選前消息面及川普操弄策略性作為影響甚大,甚至可能因此造成世界經濟的重大起伏。
就總體經濟層面看,會是處在一個乍然失溫緊縮後的緩慢復甦格局;從二○一八年三月川普發動關稅戰爭,緊接著對中國貿易戰,肇致去年世界貿易投資緊縮的「經濟大失溫」。
但今年,受美國、歐元區、日本及中國製造業PMI都展現觸底彈升,而新興市場國家跟隨美歐日寬鬆貨幣政策,加上北半球「經濟大放緩」風險明顯下降,全球GDP總體走勢,不至太壞。
在經歷連續兩年疲弱成長,世界經濟看起來應會在今年回升。美中貿易戰緩和,加上美國利率降低,都為經濟活動提供支撐,跨國機構已將全球成長預測,從稍早的二點四%,上調至二點六%。
全球矚目的美中第一階段協議已宣布達成,已促使全球貿易和商業投資蠢蠢欲動,歐洲,日本和美國經濟活動應有所改善;更重要的是,日前中國人行下調存款準備率,專家預期經濟表現將優於早先預期,新興市場經濟體成長也跟進加速發展。
美中間達成部分貿易協議,對歐元區大型出口驅動型經濟體當然是好消息;許多歐洲經濟體健康的內需情況,貿易反彈尤其會對歐元區帶來相當積極效果,成長預測近日也從○點九%被悄悄上調為一點二%。
歐洲央行貨幣政策方向應該不會改變,第一季更可能再次降息,利用財政刺激措施促進成長機率提高。不過,一向堅持「財政撙節政策」的德國和荷蘭,除關注老齡人口照護和退休方案,對於動員政府財政激勵經濟做法,仍多所保留。以家庭部門為主導的英國經濟,目前表現仍持穩,面對脫歐爭議,英國央行暫將持續按兵不動。
至於新興市場表現,很大程度取決於美中貿易協議發展;但地緣政治風險,仍然是國際關注焦點。
全球象徵經濟發展的關鍵指標,是資金流量與流速,及低利率水準,最近都對因為貿易戰引發的世界經濟不確定性,有很大穩定作用,尤其有利於全球經濟在下半年有較強勁復甦。
至於台灣經濟情勢,會否再承續過去兩年格局,端看一月十一日大選結果,決定能否出現重大轉折;倘若現行經濟鎖國自閉政策猶不能夠翻轉,則今年台灣經濟或將繼續向下,保二可能不保;倘若再次翻轉,則台灣經濟成長率可能破三的機會將大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