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政府任內的兩岸關係從急凍走向敵對,台灣對外聯結因而受到限制,參與區域經貿整合一事無成,新南向成效不彰。蔡總統第二任的兩岸政策特別受到期待,如能從敵對走向協商,對台灣經濟是一劑強心針。2016年馬政府最後一次總統府財經月報,曾列出國家發展重要議題,提供將要上任的蔡政府參考,不妨先檢視這些議題的進展。當時建議營造優質人才環境,以解決高齡化、少子化及人才外流困境。人口結構長期才可能轉變,但短期至少應先設法遏止惡化趨勢,過去四年台灣顯然並沒有做到,特別是在人才外流方面;主計總處公布近年國人赴海外工作呈現人數多及學歷高特性,顯示解決人才赤字問題已刻不容緩。
積極參與區域經濟整合,加速與國際接軌,是另一重點政策。馬政府時期與中國大陸簽署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 ),與紐西蘭及新加坡兩非邦交國完成自由貿易協定(FTA)。但是台灣過去四年只與兩邦交國巴拉圭及史瓦帝尼簽署FTA ,更無法加入大型FTA 。而且由於兩岸關係不佳,政府一方面擔心陸方有可能隨時終止ECFA ;另一方面卻宣示目前ECFA享受零關稅的「早收清單」產品,只占台灣總出口5%,終止ECFA 對台灣影響不大的立場。政府因為兩岸關係凍結而完全忽視ECFA 是台灣目前最有成效的FTA,其實台灣由其他九個邦交國FTA 所爭取的零關稅產品,出口合計只占台灣總出口0.2%。
如果此文過飾非的心態不改,台灣很難在FTA 有所突破。未來台灣並非沒有機會,過去四年蔡政府明顯選擇靠攏美國及日本以制衡中國。而美國也通過了「台北法案」,支持與台灣強化雙邊經貿關係,洽簽美台經貿協定是可能選項。政府一再宣稱台美關係處於史上最佳狀態,如何將口惠化為實際雙邊經貿協定,為首要目標。
台灣也高度期待可以加入以日本為首,涵蓋11國的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在2018年年底生效的CPTPP,已經準備接納新會員申請;未來在面對市埸開放及中國阻撓雙重壓力下,台灣必須有完善策略,才有可能取得入場券。
馬政府當時也建議開發更多市埸的出口藍海新戰略,蔡政府上任後即推出新南向政策,以減輕對中國大陸單一市場的依賴。新南向政策增加了台灣與新南向國家經貿互動,但對大陸出口仍然居高不下,對大陸投資雖有下降,主要是受美中貿易戰影響。在未來預期大陸台商撤離,對中國投資降溫下,新南向政策也必須順勢調整;特別是新南向涵蓋18國,但迄今不少國家只是聊備一格,許多政策不但新瓶裝舊酒,各部會也欠協調,實有重新檢討的必要,以發揮南向效益。
除了上述議題外,新冠肺炎後各國會更重視產業安全。為降低遠距生產與集中生產的風險,企業將不再追求大規模集中生產,轉而以量小且能確保原料穩定來源、降低斷貨風險為優先型態。過去在全球化下,台灣企業將專業化大規模生產、降低成本的角色,發揮得淋漓盡致。未來台灣必須調整此一模式,應由產業安全的角度,制定新的產業政策;打造台灣成為東亞地區生產網絡的重心,並成為全球可靠的產業夥伴。
而在全球生產網絡重組過程當中,會帶動另一波各國投資與人才競逐。所以政府不能以吸引台商回台投資為滿足,而應制定更多元的招商引資策略。但是之前台商回台生產,政府在土地、勞工的安排仍然捉襟見肘,所以未來必須解決五缺問題,才有可能吸引更多外資。
台灣是全球率先由新冠肺炎中脫困的國家,獲得歐美國家贊許認同,但獨缺和緩的兩岸關係,而對岸又是台灣最密切的經貿對象,期望蔡政府掌握先機,發揮創意,帶領台灣經濟更上一層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