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VA情報誌】帶你進入多采多姿的3C世界,每週主題深入探討,讓你輕鬆掌握最新的電腦與數位產品資訊! 【臺北畫刊】網羅生活休閒、觀光旅遊等豐富資訊,深刻描繪臺北生活圈的點點滴滴,教你情不自禁愛上臺北!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值媒  udn部落格  
2020/05/21 第4738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聯合報黑白集 聯合報黑白集/虎頭蛇尾的駭客事件
聯合報社論 聯合報社論/憲法與兩岸條例:蔡總統要說到做到!
經濟日報社論 經濟日報社論/擘畫經濟方向 催動核心產業
民意論壇 趙春山/五二○講話後 兩岸何去何從?
後新冠時代大變革與大趨勢/探索新冠病毒危機後的世界
聯合筆記/考監以外 蔡忘了改革立法院
從司改到憲改...人民已冷感
監察院院長 誰適任?
只撒錢沒願景 農業競爭力在哪

聯合報黑白集
聯合報黑白集/虎頭蛇尾的駭客事件
聯合報黑白集/聯合報

總統府處理危機的手法,真的很厲害。日前傳出「被駭」事件,府方第一時間直咬是「中共」駭客所為,稱是「認知空間作戰」,說得緊張萬狀。但兩天過去,府方不再提中共駭客,卻稱未丟失任何列管公務文件,還指外洩之機密皆經「變造」,且已請google把散發資料的帳號標示為「危險帳號」。

如此一來,「國安事件」立刻降級成了一起「資安事件」,所謂「總統府被駭」其實也只是某副秘書長層級者的電腦被侵入,沒有重要公文被竊;如此,幾形同排除大陸駭客涉案的嫌疑。至少,不是整個總統府內部官網被駭,似乎令人安心不少。

但是,那些被散發出來的相關政治內幕,無論總統府如何否認其真實性,仍讓人讀起來津津有味。遠如初選時蔡英文、蘇貞昌如何合謀鬥倒賴清德,近如新文化部長人選如何在李永得和史哲之間取捨,陳其邁如何建議蔡英文取回NCC任命權,「不要讓蘇貞昌主導」等,或充滿刀光劍影,或折射了權鬥心結。包括正進行中等待圈選的NCC委員、資政、監委、考委等名單,都可看出「親綠」是蔡政府用人的最主要「品管」標準,幕僚的工作便是極盡可能地依顏色覓才了。

嚴格而論,總統府迄今尚無正式列管公文外洩,這點讓人寬心。但是,讀這些可能是幕僚「談參」或「策略建議」的資料,更像讀到「蔡氏祕史」中的若干章節,看到府方的用人手法與運作心機,顯比正史寫實得多。

   
聯合報社論
聯合報社論/憲法與兩岸條例:蔡總統要說到做到!
聯合報社論/聯合報

蔡英文昨天宣誓就職,正式展開其第二個四年任期。針對兩岸關係,總統在就職演說中重申「和平、對等、民主、對話」的八字箴言,遵循《中華民國憲法》及《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的處理原則;針對內政,她提出產業發展、社會安定、國家安全、民主深化等四大生存發展策略。與此同時,蔡英文也埋下「成立修憲委員會」的伏筆,將修憲推動考、監兩院的轉型。

這些洋洋灑灑的內容,在前一天就交由府發言人對外公開,略不尋常。一則,可能為了轉移近日總統府所謂「被駭」事件的焦點;二則,是總統急於向外界說明其未來四年執政理念。尤其,綠委蔡易餘剛剛演出提案刪除「國家統一前」後又撤回的丑戲後,蔡總統亟欲澄清此事非其「影武」;果然,就職演說回歸《憲法》及《兩岸條例》精神。八字箴言雖是舊詞,仍堪稱是試圖持穩的努力。

四年前的就職演說,蔡總統拋棄了「九二共識」,被北京定調為「未完成的答卷」;從此兩岸關係急轉直下,一路惡化。然而,北京當局對「九二共識」也是舉棋不定,去年初習近平甚至提出「兩制台灣方案」作為試探,台灣人民顯然無法接受。這次,蔡總統在演說中宣布「絕不接受一國兩制」,確實反映了多數台灣人的共同心聲。她將兩岸底線推回《憲法》及《兩岸條例》,提到疫情時未再使用「武漢肺炎」一詞,都表現出節制反中民粹的意圖,希望兩岸和平的現狀繼續維持。當然,我們希望蔡總統言行如一,在推動兩岸關係時,能真正貫徹憲法和兩岸關係條例的精神,而非說一套做一套,放任獨派侵蝕兩岸關係,造成雙方的猜忌日深,互不信任。

對此,我們也希望北京拿出相應的做法,重新審視及思考兩岸關係的長遠發展,不要用過度簡化的框架來約制兩岸互動,不要用高調的姿態要求台灣的「答卷」。至少,中共勿因痛恨少數台獨分子的猖狂挑釁,便反射為對台灣民眾的箝制或懲罰;也勿因若干跳梁政客的惡意言行,就放任大陸內部「教訓」及「武統」的仇恨聲音蔓延。那樣,只會一次次傷害台灣人民的情感,使兩岸的裂痕越來越深,甚至難以挽回。

不可諱言,歷經四年的變化,兩岸關係已不再是四年前的原狀。問題在,兩岸關係並不單純繫於兩岸間的互動,也越來越容易受到國際形勢的牽引。例如,幾波美中貿易及科技大戰下來,美台及許多國際企業都受硝煙波及。此外,香港反送中的激烈抗爭,大陸內部的人權爭議,乃至新冠肺炎引發國際討伐和調查,都可能加深台灣民眾的反中情緒。其中,存在複雜的化學作用,恐不能以一句民族情感概括。

蔡總統願意回到「停損」的路線上處理兩岸關係,顯示她意識到不安定的兩岸關係的確衝擊了台灣經濟。她也在乎,自己最後的歷史評價若只留住「反中」、「撿到槍」或「美國棋子」等聲名,絕對不是什麼可以行之久遠的策略。因此,她也提出了「產業發展、社會安定、國家安全、民主深化」等四大生存發展策略,要強化台灣的發展實力。

這些架構,表面上看來洋洋灑灑而四平八穩,但每一項都是艱鉅的挑戰,也互相牽動。首先就要兩岸關係能夠回溫,國家安全和產業發展才不會有太多意外狀況需要應付;以蔡英文所獲的八一七萬票支持,社會安定應該也不是太大的問題。最令人擔憂的,其實就在「民主深化」的承諾上。蔡政府的首任四年中,成立黨產會及促轉會全力打擊國民黨,大修國安五法製造了許多使民眾政治入罪的陷阱,立法院的代議功能被貶為如同總統府立法局,如今又要以「改造」之名廢監察院、虛考試院。這些作為,幾乎都是在刨撼台灣的民主根基,以成就她自己的威權治理。如此南轅北轍的施政手法,台灣的「民主深化」如何可能達成?

最後,我們也密切注意蔡總統推動的修憲委員會,切不可悖離中華民國憲法的國家定位,否則原被視為「底線」的憲法,反成法理台獨的依據,兩岸關係必定崩解,帶來的不是發展,而是災難。

我們要提醒蔡總統,別忘了「民意如流水」,政府一旦辜負人民,民意反噬,大水也能沖垮龍王廟。

   
經濟日報社論
經濟日報社論/擘畫經濟方向 催動核心產業
經濟日報社論/經濟日報
蔡英文、賴清德昨天就任中華民國第15任總統、副總統,蔡總統在就職演說中,把產業與經濟發展放在國家建設工程的第一位,也提出未來四年部署的具體方向。顯示蔡政府未來四年將更重視拚經濟,著重產業發展,值得肯定,但對於如何因應在疫情後的全球巨變,則有待執政團隊落實。

蔡總統指出接下來四年的經濟發展,將以「穩定中追求成長、變局中把握先機」為理念基礎,首先在5+2產業創新的既有基礎上,打造「六大核心戰略產業」。所謂六大核心戰略產業,分別是資訊數位業、5G數位轉型及國安資安產業、生技醫療產業、國防戰略產業、綠能再生能源產業,以及民生戰備產業。

其次,未來四年的經濟發展,除了推動金融改革、吸引人才,還有三個重點,第一是將透過內需國家隊,以此建立戰略物資製造的「台灣品牌」,拓展到其他市場。第二是與美、日、歐洽簽貿易或投資保障協定。第三是持續推動新南向政策的同時,也會積極開拓其他有潛力的市場。

綜觀蔡總統宣示的經濟及產業發展方向,頗有「以不變應萬變」的感覺,是否能在穩定中成長已不無疑問,更看不到變局中把握先機的信心。

先看六大核心戰略產業,實際上仍是環繞在第一任期推動的5+2產業的基礎上。六大也好,5+2也罷,確實是世界各國都重視的方向,然而四年後的世界已面對空前的巨變,因而產業期待的領導方向不是產業點名,而是如何在巨變中找出新定位。以最重要的數位資訊及5G二個產業為例,蔡總統宣示的目標是利用半導體和資通訊產業的優勢,全力搶占全球供應鏈的核心地位。然而台灣早已居於供應鏈的核心,因而未來的真正挑戰,在於供應鏈結構被美中科技對抗迅速破壞,而且愈演愈烈。近日產業界都預測台積電絕不會是最後一家被迫赴美投資的公司;5月15日美國的最新禁令,更直接迫使台積電無法再接第二大客戶華為的訂單,加速5G美中各起門戶的新變局。美國在「去中化」,中國也在「去美化」,兩大國分裂的局面,才是產業最大的夢魘。因而維持數位資訊及5G產業供應鏈核心地位的期許沒錯,但如何達成才是關鍵。很可惜,就職演說沒透露一絲具體想法。

再看透過內需國家隊建立戰略物資製造的「台灣品牌」行銷全球的方向。這構想跟後新冠時代的世界思潮並不一致。美國上周剛發布行政命令,要推動戰略物資在本地生產,降低對外國供應鏈依賴,歐盟國家也有類似檢討呼聲。戰略物資「台灣品牌」固然響亮,但在各國追求自給自足思潮興起之際,如何讓大家把戰略物資的供應放心交給台灣,才是超前部署。

第三,在區域整合的參與上,過去四年多次高調聲稱爭取加入的CPTPP,這次隻字未提,改為跟美、日、歐洽簽雙邊協定,十分耐人尋味。確實,四年過去CPTPP仍不得其門而入,然而幾個CPTPP重要成員才剛發起「後新冠時代」的共同合作圈概念,我們就此放棄爭取加入,毫無道理。同理,四年來一直跟5+2產業放在相同高度的新南向政策,這次只剩輕描淡寫的一句持續推動,反而強調會積極開拓其他市場,這是否意味新南向政策成效不彰想要退場?更重要的是,從資訊數位、5G、資安到生技醫療等六大產業,東協、印度都是全球注目的明日之星,此時不繼續專注加碼新南向,反而要開發其他潛力市場,同樣令人不解。

未來四年,世界經濟局勢的關鍵字是「巨變」。各國想要穩定而不可得的情況下,蔡總統就職演說錯失了一次給產業界信心的機會,殊為可惜。

   
民意論壇
趙春山/五二○講話後 兩岸何去何從?
趙春山/聯合報

蔡英文總統五二○講話涉及大陸政策的部分,著墨不多,只是把她二○一六年的就職講話,加上今(二○二○)年勝選連任當晚說的「八字箴言」,做了重點式的排列組合。沒有挑釁的文字、沒有激情的表態,主旋律還是環繞在「維持現狀」這四個字。蔡總統不想改變現狀,也不認為有改變的必要。因為最新民調顯示,她的支持率不但高達六十一%,而且超過半數以上的受訪者肯定她的兩岸政策。

蔡總統強調要維持台海和平穩定,然而受主客觀環境因素的影響,我認為兩岸關係在蔡的第二任期內,將從「冷和平」進入「冷對抗」;至於會不會轉為「熱衝突」,也就是各方所關注的軍事攤牌,關鍵要看台美中三邊,尤其是中美關係的變化。先研判三方對蔡五二○講話的可能反應。

在台灣內部,深綠獨派主張「制憲建國」,對蔡的講話必定心存不滿,但力不從心,故也無可奈何;國民黨身居最大在野黨,但目前仍等著「打掃乾淨屋子再請客」,還沒有整合出一套明確的大陸政策論述。因此蔡總統的講話,在國內不會遭遇重大挑戰。

在美國方面,我判斷蔡講話的內容,事先已和美方通氣,甚至還得到華府的背書。川普為爭取選票,會大力操弄「反中牌」;但也必須保留勝選後,有和中共討價還價的空間。所以,美國希望蔡的五二○講話不要「說死」,最好與現時中美關係相向而行,維持兩岸「鬥而不破」的局面。就此而言,美方應滿意蔡的講話。

在中共方面,我認為北京對蔡的講話本就不存期待,即不認為她會完成那份「未完成的答卷」;但卻擔心蔡會提出讓北京必須立即採取行動的「新答卷」。中共現處「兩個一百年」之間的「歷史交匯期」,習近平的當務之急是為他的「延任」做好「超前部署」:對內是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對外則是把對美工作做好。前者以維持大陸經社穩定為首;後者則是削弱美國對台灣的支持力度。解決「台灣問題」此時不應在習的議程表上。換言之,習不會選在二○二二年「二十大」前,甚至在蔡英文第二任期內,在台海輕啟戰端。中共對蔡的講話,當然不會正面解讀,只有可能做負面表列。

如何「維持現狀」,將是蔡總統未來四年面臨的考驗。蔡和馬英九總統一樣,對現狀的認知就是兩岸關係的「不統、不獨、不武」。不武是兩者共同點;不同之處在於,蔡是「不搞統一,不講台獨」;而馬則是「不講統一,不搞台獨」。統獨傾向的不同,加上對九二共識的取捨,形成馬任內兩岸的「和解」;而蔡執政後,則倒退為兩岸的「冷和平」。

但兩岸「不統不獨」的狀態將難以持續下去。蔡政府五二○後會面臨外部對岸「促統」、內部綠營「趨獨」的壓力,兩岸關係會因此邁向「冷對抗」;當「促統」和「趨獨」相互激盪到一個臨界點,或是中美在台海軍事角力出現「擦槍走火」,而台灣被迫捲入其中時,兩岸即有可能爆發「熱衝突」。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我擔心進入「後習時代」之前,兩岸關係就會有個了斷;習近平不會把解決「台灣問題」全數丟給他的繼任者;台灣無論由誰執政,也都迴避不了統獨問題的選擇;在我來看,「獨」就意味著走向戰爭,「不獨」也不保證就能維持和平。如何「趨和避戰」,是台灣執政者和人民必須正視的一個嚴肅課題。

(作者為淡江大學大陸所榮譽教授)

   
後新冠時代大變革與大趨勢/探索新冠病毒危機後的世界
朱雲漢/聯合報
前言:新冠病毒大流行,台灣疫情雖然趨緩,全球病例繼續升高。未來疫情終會消失,但許多暫時性措施卻可能成為永久,大家過去所熟知的世界也可能回不去了,究竟我們要怎樣看這個世界?

本報特邀名家分別從歷史趨勢、世界秩序、經濟重整、科技前瞻、道德選擇、能源環保、貧富階級、教育藍海、生活方式等不同面向,全方位探索後新冠時代的大變革與大趨勢。

無論用哪一種歷史尺度來衡量,這場百年不遇的新冠病毒大流行帶來的社會衝擊與經濟損害都是空前的。雖然疫情的發展態勢還有諸多的不確定,很多專家已經迫不及待的對「後新冠病毒世界」(The Post Covid-19 World)提出各種預測。不少觀察家認為這是歷史分水嶺事件,會改變人類社會前進的方向。

病毒揭露美國缺陷

綜觀歷史,人類的發展軌道因為一場大流行病而徹底改變的例子並不多。大瘟疫往往是加速或推遲了原來的歷史趨勢,而不是重新塑造世界秩序。爆發於一九一八年一月與一九二○年十二月之間的「西班牙大流感」,曾經在全球奪走了五千萬條性命(而當時世界人口約為十八億)。那場空前慘烈大流感並沒有對人類歷史發展軌道帶來永久性影響,一戰後列強對勢力範圍的爭奪沒有因此而減緩,凡爾賽和約埋下的更大衝突隱患有增無減。

大瘟疫也很少給現有的社會結構帶來根本改變,更可能是凸顯現存社會結構的本質與特徵,暴露長期累積的結構失衡與體制缺陷。正如美國「大西洋月刊」主筆所說的:「病毒並沒有打碎美國,而是揭露一個早已破碎的國家」;「腐敗的精英階層,僵化的官僚體制,冷酷無情的經濟,四分五裂且心煩意亂的公眾,這些問題存在已久」。

自由民主走下神壇

從比較大的歷史跨度來看,進入新世紀以來全球秩序進入劇烈重組階段,過去認為牢不可破的結構開始全面鬆動,過去認為無可逆轉的歷史潮流出現明顯反轉,所謂百年不遇的大變局之輪廓日益清晰,有四重歷史趨勢同步出現轉折:第一,在冷戰結束後到達頂峰的單極國際體系開始式微,美國霸權的權力基礎全面動搖、國際領導威信不斷衰落;第二,曾經被譽為人類文明演進終點的自由民主體制走下神壇,西方政治體制治理失靈日益嚴峻,歷史回歸政治文明多元並舉的常態;第三,新自由主義思潮指導下的「超級全球化」面臨強大社會反撲,全球化面臨裂解危機以及必須另闢蹊徑的壓力;更能滿足包容性增長的需求,並以南南合作為增長動力的新型全球化模式蓄勢待發;第四,西方中心世界秩序開始式微,以中國為首的非西方世界全面崛起,世界經濟重心快速移向亞洲,新興經濟體開始全面參與國際規則與標準制定。上述四重歷史新趨勢的前進方向,不但未因病毒大流行而改變,反而會因這場大疫而加快步伐。

過去三年川普破壞國際多邊體制的獨夫行徑已經讓各國傷透腦筋,這次美國在全球抗疫行動中的消極作用,更讓世界看清楚美國已經失去國際領導者的資格。這次西方發達國家成為全球疫情爆發的重災區,顛覆世人對西方自由民主體制的認知,西方政治體制的合法性與吸引力必然更為削弱。新冠病毒危機也讓過去三十多年盛行的新自由主義之遺害暴露無遺,最明顯的是:金融危機不斷,貧富日益懸殊,國家能力全面下降,公衛領域投資不足,社會保障體系萎縮,多數基層勞動者處在貧困邊緣,缺乏工作與收入保障,無法承受經濟震盪風險。

全球多邊體制洗牌

眼下這場疫情會助長下列四股裂解全球化的力量:一是經濟民族主義抬頭;二是中美戰略對抗加劇,經濟剝離風險上升;三是全球事務群龍無首,多邊協調與合作日益困難;四是全球增長動力熄火,債務危機加深,歐美經濟滑向日本式零利率停滯陷阱。

但也不必相信這場疫情將是壓倒全球化駱駝最後一根稻草這種誇張言論,全球化還是有客觀的支持力量:第一、對絕大多數國家而言,退出全球化與區域整合這個選項完全不現實;第二、在與中國徹底經濟剝離這個議題上,美國社會精英並未形成牢固的共識;第三,全球多邊體制的韌性經得起美國缺席或抵制的考驗,絕大多數國家都有支撐全球多邊體制的強烈意願,中國與新興經濟體也願意承擔更多責任;第四、全球化已經累積龐大的利益攸關者,廣大的開發中國家仍高度期待全球化紅利,雖然新自由主義指導下的全球化模式面臨困境,但以中國為首的新興市場國家正在為全球化發掘新動力與開闢新路徑。全球化的遊戲規則必然需要調整,必須能帶動包容性增長,並有利於社會永續發展,而不能獨惠跨國企業、金融資本與科技巨獸。

(作者為中央研究院政治學研究所特聘研究員、台灣大學政治學系合聘教授、蔣經國國際學術交流基金會執行長)

   
聯合筆記/考監以外 蔡忘了改革立法院
林修全/聯合報

蔡英文總統第二個任期正式展開,監察院和考試院將要轉型,但需要調整體質的立法院呢?蔡總統於第一任競選期間,曾經提出國會改革主張,迄今沒有兌現,不知她是否還記得這項承諾?

以現在這個氣氛來說,是近年來最有機會啟動修憲的一次,因為朝野對下修公民權到十八歲,具有高度共識,接下來將啟動修憲程序,如果不保握這次機會,國會改革遙遙無期。

我國在二○○五年、第七次修憲時,有幾項重大改變,包括修憲程序由立法院四分之一立委提議,經過四分之三立委出席、出席立委四分之三同意後,再經人民複決,獲過半數選民同意才算通過。這幾年,修憲聲浪不絕於耳,卻因門檻過高,迄今有十五年未再更動憲法。

各界討論最熱烈,也是那一次通過的國會減半案,將立委席次從二二五席縮減至一一三席,並改為單一選區兩票制。

由於單一選區制採取「贏者全拿」當選方式,容易造成選票浪費、小黨不易生存。以今年初剛落幕的立委選舉為例,國民黨在區域立委得票率為四十%、民進黨是四十五%,得票率僅差五個百分點,相較之下,國民黨在區域立委只拿下廿五席,民進黨一口氣搶占四十八席,幾乎是國民黨的兩倍。

另方面,由於地方上競爭激烈,許多立委為了經營選區,勤跑基層遠勝過政策研究,導致立法品質低落,加上不分區立委席次偏少,這些人多數時候又以黨意為依歸,早失去多元代表性。

因此,蔡總統在二○一四年競選總統,喊出「人民的國會」、「開放的國會」、「專業的國會」,內容有修憲降低投票年齡,擴大人民參與,提升國會代表性,解決票票不等值,廢除監察院,落實單一國會等。

蔡總統的第二任期如今已正式展開,她在就職演說上,包括考試院、監察院就算暫時不去廢止,至少提出改革方向,反觀國會部分,只提到下修投票年齡,其餘部分卻未處理。

因為民進黨立委是目前這套制度下的既得利益者,怎可能提案修憲、修法自廢武功?即使蔡總統有意改革國會,前提是先過自家人這一關,否則當民進黨立委群起反彈,法案、預算走不出國會大門,蔡總統一切都是白搭、奢談。

   
從司改到憲改...人民已冷感
林世宗/退休美國憲法教授(台北市/聯合報

四年前,新上任蔡英文總統的「導演」,為她編導一場「司法改革」大戲,震撼全民,共鳴期待!四年後的五二○,蔡「編導」再擔綱,端出本應是高檔的「憲政改革」重戲,詎料,全民卻是寂靜無聲,毫無激情!蔡總統當已自知:台灣人民已覺醒,看膩了美麗詞藻所堆砌的政治騙局。

面對四年「司法改革」的成果,蔡總統輕描淡寫的說:「在未來四年內,國民法官制度一定要上路,讓人民進入法庭擔任國民法官,成為改革的催化劑。」這就是蔡總統「司法改革」的成績單。證實四年過去了,司法改革仍處於凍結狀態,須等待「國民法官」上路,始能催化、解凍!台灣人民不禁要問:「國民法官」是什麼?為何「國民法官」是司法改革的催化劑?難道「國民法官」一上路,司法正義當然實現嗎?

由司法專業言之,蔡總統以「國民法官」作為司法改革的催化劑,其實更可看出蔡總統於司法改革的外行與無知。試問:世界上一流的司法制度,有何賴於「國民法官」之催化?事實上,健全的司法制度首重於專業且有經驗與素養的司法人員,於司法天平精確權衡「司法正義」之個案實現,並有一套健全之法律與累積之判例法則,更能與時俱進,精準反映人民之司法情感,作出擲地有聲,為多數人民的接受之「正義判決」!絕非如蔡總統所稱「國民法官」得以實現!

蔡總統宣稱的「憲政改革」更是歷任總統的老生常談。李登輝與陳水扁兩位總統修憲的結果,憲法不但未更健全,反而修成更嚴重憲政缺失。

謹舉美國憲法為例:一七八九年制憲所制定之原始七條憲法條文,迄今未曾更動任何一字,僅另增列二十七條增修條文,即維繫整部憲法之運作,成為全世界最強而有力之憲法。美國憲法之力量,不在於憲法條文本身,而是完全由歷屆精選出極具「憲法人格」之大法官,不但具有最專業、人格、節操與正義人性之「憲法捍衛者」,秉持兩項憲法最高準則:保障人民權利與限制政府權力。將原始極簡單之憲法條文,經由憲法解釋,以維護人民最高福祉與國家最高利益。

例如將「正當法律程序」解釋為維護現代人民應享有同性婚姻之憲法判例;將抽象之「言論自由」解釋為民主基本人權之焚燒國旗意見表達;將「權力分立」解釋為尼克森總統水門案,不得以總統行政機密特權阻礙法院審判司法正義之實現。這些具有代表性之美國憲法判例,絕非以修憲或憲改得以實現。而是經由歷屆大法官秉持「捍衛憲法」之判例解釋始能實現。

蔡總統提出憲政改革大旗,用以凸顯其第二任之格局,但內容卻著眼於立法院成立修憲委員會、啟動政府組織改革工程,包括數位發展部會、監察院成立人權委員會、考試院的人力資源部門。這些「改革」與國家憲政何關?

如此見樹不見林之所謂「司法改革」,完全無視於現任大法官諸公之「憲法人格」與「憲法能力」。吾人不禁質疑:目前這些妳所提名的大法官們,何能奢談憲政改革?尤其在憲法明定「大法官任期八年,不得連任」,卻仍繼續連任之司法院長許宗力領導之下,已證明司法改革只能提出「國民法官」,何以期待有大破大立之「憲政改革」?全民唯有再忍耐四年。

   
監察院院長 誰適任?
馬秀如/政大會計系兼任教授(台北/聯合報

本人曾任第四任監察委員,現從事教職教授審計學,另擔任台灣舞弊與鑑識協會理事長,深知某些職位獨立重要性。

依照我國憲法,監察院為最高監察機關,相當於美國的政府問責總署(GAO)、 歐盟的審計法院(ECA)。執行監察院彈劾、糾舉等職權,須先把事實調查清楚,才不會冤枉好人、縱放壞人。因此憲法規定監察院有權向行政院及所屬部會調閱文件、調查一切設施,作成公務員、政府機關是否違法、失職的判斷。

審監單位是監督者,審監單位的調查要質優,條件有二:能幹、獨立,缺一不可。調查者如能力不足,就算弊端放在眼前,也聞不到、看不見,即使聞到也查不出;如不獨立,情況則大不相同。調查者可能明知有弊,但拒不立案;縱使立案,調查也淪為形式。例如,調查抽樣時,若抽中載有弊端的證據,即告放棄,另行抽取樣本,直至抽中沒有弊端的樣本為止,不讓弊端浮出。或者縱有人查出弊端,但不獨立的調查者在撰寫報告時,避重就輕、含糊其辭,要聽眾如墜五里霧中,懷疑錯在自己學藝不精、專業不足,要不然怎會聽不懂調查者在說些什麼?

被賦予監督責任的人,在民間企業,有企業內部的內部稽核、企業外部的查帳會計師。金管會強制公開發行公司的內部稽核須直隸董事會,免得總經理伸髒手干涉調查;審計準則公報第一號亦要求查帳會計師須獨立於管理階層之外。在國家,憲法要求監察委員獨立行使職權,超出黨派,不得兼任其他公職,或執行專門職業的業務,也在設計制度時要求監督者保持獨立。

在野黨與執政黨的權益相衝突,適合擔任監督者角色。在美國,從一九六六年到現在,超過五十年,擔任監督者的GAO共有四位審計長,沒有一位是執政黨黨員。一九六六年擔任審計長的Elmer B. Staats,在被提名審查時,說自己未在任何政黨服公職,他原任職會計師事務所Arthur Anderson。該事務所從一九七三年起,就同時是民主黨National Committee及共和黨National Committee的查帳會計師,也同時為兩黨參選總統、參議員與眾議員人士提供專業服務。一九八一年擔任審計長的Charles A. Bowsher,在被參議員審查時,說他提供給參議員的資訊都是獨立、專業、基於事實,沒有政黨傾向的,如此才可助國家作成重要政策。

類似的,歐盟審計法院從一九八一年到現在近四十年裡,共有十一任主席,僅德國擔任二次,其餘葡萄牙、奧地利、西班牙、瑞典、荷蘭、義大利、盧森堡、法國與愛爾蘭各均僅擔任一次,獨立性不容懷疑。

理論上,執政黨應扮演執行者的角色,監督者的角色應交給在野黨。在馬英九總統時代,總統提名王建煊先生與張博雅女士分別擔任第四、第五屆監察院長。王院長曾是新黨創黨黨員,張院長則為無黨團結聯盟首屆黨主席,都不是國民黨黨員,遑論該黨的關鍵人物。

蔡總統五二○談話提到將推動監察院改革,但監察院院長獨立性如被懷疑,監督功能如何取信於人?

   
只撒錢沒願景 農業競爭力在哪
李武忠/農漁經學者(台北市)/聯合報

蔡總統開始新的四年任期,舊的內閣閣員多數留任,讓人很難有新的期待。面對此次新冠疫情,蔡政府在總體防疫的表現上獲得國人很高的評價,但是在經濟應變及紓困的表現上,有很大努力空間。

在抗疫過程中各國深刻體認到,過度仰賴單一國外市場具高度不確定性及風險,必須有所調整;加以部分國家對全球化的質疑加劇,未來在貿易與投資領域,除採取保護主義政策外,也轉而強調區域的貿易與合作,為此積極參與「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對於後疫情時期的經濟快速成長有相當正面的意義。

蔡總統未來四年,在經貿上也同樣面臨國外市場過度集中及加入區域經貿合作組織兩大難題。以農漁業為例,這些年中國大陸高居台灣農漁產品出口的首位且重要性逐年增加,去年台灣出口大陸農產品金額達十二億七千多萬美元,占總出口值的廿二點九%。在上一任期,為降低對中國大陸市場的高度依賴,避免受制於中國大陸,大力推動新南向政策並成立農業國家隊—台農發;只是四年過去,台灣農漁產品對大陸市場依賴有增無減,對於其他國際市場開發成果有限,離原預期目標甚遠,惜未見深刻檢討並提出新的政策,還是新瓶裝舊酒。

展望未來各農漁產品重要出口國,如日本、中國大陸、挪威、智利等,也將開發新國際市場列為重要施政目標,可預期未來國際競爭將更激烈。儘管台灣在品質上存在若干優勢,但與台灣簽訂自由貿易協定的國家有限,農漁產品很可能因缺乏關稅優惠而失去市場競爭力。

特別是ECFA繼不繼續對台灣經濟的影響,學者看法不一;民間業者特別是農漁民則普遍擔心生計受到重創;官方經貿部門認為外貿出口金額約只有五%受到影響,占台灣貿易比重低,對台灣影響不大,但是涉陸部門則認為ECFA對台灣重要而且有益,希望中國大陸不要逕行終止。

若中方終止ECFA,表面上受影響有限,蔡政府或可採補貼、救助、紓困、輔導農漁產品轉移市場,甚至與美日簽訂自由貿易協定,緩和國內壓力。事實上,一旦終止,代表兩岸關係全面惡化,屆時台灣在外交、軍事、金融、貿易及國際關係上,都會遭遇來自中國大陸的全面打壓,不能等閒視之。

過去四年,農業施政最為外界詬病的,是只有保價收購、補貼、提高福利津貼、救助等短期安撫措施,未見願景和長遠規畫,被外界戲稱撒「錢」政策。只是造成龐大財政負擔,市場移轉不力及養成農漁民依賴政府的慣性後,將難以因應後疫情時代全球農漁業變局,若兩岸關係持續惡化,台灣農業未來令人憂心!

   
在地人私藏推薦4間「中永和咖啡廳」!
近年發現四號公園周邊陸陸續續開了一間又一間新店面,當然熄燈的也不少,有不少藏在巷弄裡的隱藏小吃店,也有饕客熟悉的老字號美食。今天精選了四間在地人好推薦好喜歡、總是一去再去、二訪三訪又四訪的咖啡廳。

四大房市地雷區 三處回穩、僅剩它仍在跌
新莊副都心、林口新市鎮、淡海新市鎮,以及桃園青埔,因推案量大、餘屋多,先前不少人形容是四大地雷區。房仲統計這四區近三年房價變化,除了淡水新市鎮仍下跌,其他三區,都已明顯止跌,甚至回漲。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