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布拉電子報】分享文學性、藝術性與兒童性兼具的兒童繪本,並希望透過繪本和你一起發現孩子的世界。 【柿子文化心靈養生報】提供健康、飲食、旅遊等各種人生體驗,讓你照顧自己的身體,也疼愛自己的心!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值媒  udn部落格  
2020/07/24 第4782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聯合報黑白集 聯合報黑白集/美中戰火又升級
聯合報社論 聯合報社論/看見官僚大山:連醫護防疫津貼都拖欠?
經濟日報社論 經濟日報社論/大陸經濟鋸齒型復甦
民意論壇 嚴震生/一甲子前 美國民主黨的初選
九二共識 成兩岸關係的囚室
聯合筆記/水靜河飛 兩個準備
雙城論壇 兩岸增加互動的開始?
私菸案 監察院成糾正院?
我擔心當國民法官的那一天
風氣不改 抄襲難止
在職專班 是該停了
修正刑訴 讓參審免成恐龍幫凶
畫中有話/振興到「被迫結束」?

聯合報黑白集
聯合報黑白集/美中戰火又升級
聯合報黑白集/聯合報

美國政府突然下令,要求中國三天內關閉其在德州休士頓的領事館,讓中共極為難堪。北京對此反應強烈,據稱,中共將下令關閉美國駐成都領事館作為報復。美中貿易大戰纏鬥一年多,至此上升為外交惡鬥。

正當川普總統的連任之路坎坷難行,他藉此製造外交紛爭拉抬自己的聲勢,並轉移美國人民對他防疫不力的怒火,他出此狠招並不難理解。其後,國務院亞太助卿史達偉和共和黨議員魯比歐都將中國休士頓領事館形容為「間諜中心」,指控它長期從事「顛覆活動」,這將使情勢惡化到什麼地步,又會不會進一步升高雙方在南海的軍事對峙,仍有待觀察。

今年是庚子年,新冠疫情未已,國際局勢又烽火四起,民眾很難奢望過什麼太平年。美中情勢惡化,兩岸三地也是冷戰熱戰不斷。以港台關係為例,我國駐港代表盧長水兩年來遲遲未獲香港核發工作簽證,至今無法赴任;而代理處長高銘村日前拒絕港府要求簽署「一中原則同意書」,隨即因簽證到期被迫返台。我方以牙還牙,這兩天兩名香港駐台人員也因簽證到期未獲我方展延,被迫離境返港。

不平靜的年代,報復會循環,當然也會傳染。尤其當川普碰到習近平,兩個剛愎而絕不柔軟的大國領導人,誰也不輕易認輸,戰火必然蔽天。所不同的是,川普必須接受民意檢視,習近平則無選舉的後顧之憂。美中的戰火,要到美國十一月大選後,才知是否有緩和空間。

   
聯合報社論
聯合報社論/看見官僚大山:連醫護防疫津貼都拖欠?
聯合報社論/聯合報

醫護工會人員最近爆料,疫情期間政府承諾發放醫護人員一萬元津貼,獎勵他們防疫之辛勞;但台大等大醫院人員迄今卻連一至三月的津貼都未領到,政府甚至以輕症者的照護工作輕鬆為由想把津貼打折處理。今天台灣防疫有成,醫護人員的努力功不可沒;台灣已一百多天無本土疫情,政府卻連四個月前的防疫津貼都還發不到醫護人員手上,作業之遲緩令人驚訝!

時序已進入七月下旬,衛福部開始接受四至六月的個人防疫獎勵津貼申請,但許多大型醫院醫護人員卻連第一季的防疫獎勵都未領到,是不可思議的事。衛福部的解釋是,醫護人員的個人防疫獎勵津貼須由醫院提交班表,由衛福部進行「人工審核」;若發現醫師人力和病人住院天數不對應,會發回醫院要求補充說明。若醫院申報的人數較多,就會延宕發放時間。

這樣的理由,無法讓人對政府拖欠醫護人員津貼釋懷。第一,疫情初起時,政府因需要醫護人員及隔離民眾配合防疫,制訂了各種津貼和獎懲辦法;如今疫情趨緩,政府即態度丕變,未免太不尊重醫護人員的專業。第二,醫護人員冒著感染風險在第一線幫國家抵擋病毒,但論發放津貼之速度,連計程車司機都早在第一時間領取,醫護人員卻被排在最後,這是什麼邏輯?第三,台灣近四月已無多少疫情,但衛福部的行政作業竟還停留在四個月前的時空;如此拖拖拉拉的官僚效率,若遇上疫情驟然捲土重來,政府真有能力因應嗎?

行政作業的牛步化是一大問題,另一個令人擔心之處,則是特別預算的胡亂花用。政府第一波防疫及紓困特別預算總共六百億元,其中紓困振興經費為四○四億元,其餘一九六億元則是防治經費,用在隔離收治、設置檢疫場所、徵購防疫物資等。由於我國感染人數僅數百人,政府又不願擴大普篩,因此防治經費的支出其實不大,為何要對醫護人員斤斤計較?

根據衛福部的統計,目前發給兩百多家急救責任醫院的獎勵津貼為六億元,發給醫院的□勵為十一億,至於申請個人防疫□勵津貼的金額計約九億元。換言之,發給全體醫護人員的津貼總數,不過區區廿多億元,衛福部竟然能審核一拖四個月還東卡西卡。尤其,除了第二波紓困防疫特別預算八百億元,政府昨天又追加兩千多億第三波預算;錢用得這麼凶,卻還在剋扣有功有勞的醫護人員,到底要把錢撒到哪裡?

醫護人員至今領不到一至三月的個人防疫□勵津貼,讓人看到了一座行政官僚大山。在此疫情當頭之際,政府施政仍不顧及人民的感受和便利,還設置層層關卡來刁難百姓,以凸顯自己的威風,忘了政府是為了服務人民而存在。無獨有偶,政府昨天開始開放商家將收取的三倍券兌換為現金,但首日顯得冷冷清清。原因無他,行政院規定商家必須在每張三倍券背面填寫兌領人姓名、銷售日期、商家統一編號、負責人姓名等等繁複資料,這對商家而言,無異又是一座難以爬越的行政大山。

試想,一家攤商如果一天做了兩萬元生意,收到一百張兩百元的三倍券,他就得填寫一百次資料。一個月下來,就是填三千次資料的繁複工作,除了麻煩,到底有何意義?而如果攤商沒有營業統一編號,他還得委託公會或工會代為領取;如此一來,兌得現金的時程就更漫長。也正因為手續如此繁雜,不少沒有統一編號的夜市攤商乾脆拒收三倍券;如此一來,振興經濟的意義豈不大打折扣?

從防疫紓困到振興三倍券,民眾聽到的是滿口德政,但實際看到的卻是一座座官僚大山。政府如果在乎人民感受,請剷平這些大山:一請迅速將防疫津貼發給醫護人員,二請簡化三倍券的繁複程序,使商家的麻煩減到最少。

   
經濟日報社論
經濟日報社論/大陸經濟鋸齒型復甦
經濟日報社論/經濟日報
中國大陸國家統計局公布今年第2季國內生產毛額(GDP)已從第1季的-6.8%轉為恢復成長3.2%,優於市場預期。這是一個深V型的反彈,對中國及全球經濟形勢都是一個令人欣慰的消息,保守地來說,雖初見復甦跡象,但很可能是一種不穩定的復甦。換言之,最終或將是一個W,甚或是不只一個W鋸齒狀的不穩定復甦。

如此研判是因為此番新冠肺炎疫情造成全球經濟大災難,這是一種經濟史上前所未見的非典型經濟災難,也是一種傳統經濟理論與政策沒法根本去對付的經濟災難。在諸多所謂的「非典型」之中,最麻煩的就是理論上沒有一個國家能真正完全地走向復甦,除非全球極大範圍的國家都已有效控制或消滅疫情。

關鍵的理由即是在全球連動之下,只要疫情尚未全面受控,各國之間的交通運輸就不能全面解封,全球經濟活動亦就不能全面恢復正常,經濟復甦的態勢隨時會受到衝擊。所以包括中國在內,全球經濟走勢在相當一段期間內,都將處在不穩定的狀態,除非有效的疫苗完成開發並能及時大規模量化生產。樂觀地估計,這至少是在明年中甚至更晚。

與2008年金融海嘯相比,中國經濟動向同樣動見觀瞻,但起碼已有三點不同。首先,中國經濟的動能對全球經濟的貢獻或可能減緩,此處有兩個角度的觀察,包括中國經濟貿易的對外依賴度正在持續下降,中國經濟動能愈來愈多來自於國內需求;以及儘管中國GDP體量占全球GDP的比重上升,但也難見金融海嘯後中國經濟對全球經濟增長貢獻50%的舊貌了。

其次,有鑒於上次金融海嘯後,中國為了救市,並願做為全球經濟中流砥柱,採取極度擴張政策所導致的資產泡沫與資源浪費,這次沒有重蹈覆轍,不但未採取大水漫灌式的貨幣政策,財政政策也調整為有利於長期生產力提高的新基建,而非以「鐵公機」為主的傳統基建。

第三,展望未來,可以預見曾經帶給全球巨大的全球化紅利已經翻篇了,再也回不去了。一方面是疫情對全球產業鏈的割裂及對全球需求的壓制,另方面也是美中兩強博弈下美國採取全面脫鉤政策的結果。這樣的趨勢對全球所有國家而言都是巨大災難,但無人可以扭轉。

全球化帶給國際社會的好處,是各國互相創造及提供需求,「逆」全球化則反之,對各國而言,都將面對外需的滯緩甚至萎縮。後新冠疫情時代,各國的發展形勢或潛力,將更大程度上取決於各國內需而非外需。這對中國而言,無疑是一個無人料到的新形勢或新紅利。

我們曾提出過一個「自體循環力」的概念,中國經濟的自體循環能力無疑在全球範圍中都十分突出。這是因為四個因素,包括第一、中國經濟體量大,GDP僅次於美國,位居全球第二;第二、產業體系門類完整,聯合國的產業分類,無論大、中、小,中國一應俱全,如此完整體系,全球找不出第二個。

第三、能源與糧食等資源供給不過分依賴境外,這一條中國較弱,但中國的資源供給,基本具備一定程度的安全保障;第四、包括了5G、人工智能(AI)、大數據、工業互聯網、特高壓、城際軌道交通等在內的新基建,不僅有利於提升下一個發展階段的生產力,也有利於創造巨大的內需。建立在以上基礎的中國經濟自體循環力,將會是未來維持中高經濟增長的保證。

最後,2020年中國的經濟增長肯定遜於以往,但國際貨幣基金(IMF)等世界主要經濟機構迄今推估,中國或將是主要經濟體中唯一還能維持正成長的國家。在疫情爆發前,一般根據美中兩國平均經濟增長速度的推估,大約在2030年前後,中國GDP將超過美國成為全球第一;疫情爆發之後,美中兩國經濟增長均明顯減緩,但美國減緩程度若大於中國,中國GDP超過美國成為全球第一的時間將提前出現。

   
民意論壇
嚴震生/一甲子前 美國民主黨的初選
嚴震生/聯合報

一九六○年美國民主黨總統提名人甘迺迪參議員,大選擊敗現任副總統尼克森,讓暌違八年在野的民主黨重返執政,甘迺迪的年輕英俊,被視為政治世代交替象徵。許多人僅知道他與尼克森的電視辯論,卻忘了他如何在初選強敵中勝出;新一代讀者可能也不知道當時有候選人可跳過初選,而希望在黨代表大會中勝出的策略。民主黨即將於下月舉行全國黨代表大會前,回顧這一年民主黨內總統提名過程。

首先,一九六○年有志問鼎白宮的,除甘迺迪外,尚有幾位重量級參議員,包括明尼蘇達州的韓福瑞、德州的詹森及密蘇里州的辛明頓,另外連續兩次代表民主黨與艾森豪競爭皆敗北的史帝文森仍雄心未減。由於當年僅有十五個州(共和黨十四州)辦初選,因此建制派的詹森、辛明頓、史帝文森,選擇跳過初選,希望在全國黨代表大會勝出。

其次,在這五人中,除史帝文森曾是伊利諾州州長外,其他四位都是聯邦參議員。韓福瑞與詹森同年進參議院,比四年後加入的甘迺迪及辛明頓資深。甘迺迪是二戰英雄,又有顯赫家族背景,但卻有項不利因素,就是他的宗教信仰不是傳統占絕對多數的基督教,而是從未有信徒擔任過總統的天主教。

兩人第一場競爭發生在明尼蘇達州隔壁的威斯康辛州,原先被認為有地理位置相近優勢的韓福瑞,以四成四支持度敗給甘迺迪五成六,不過由於威州有較多天主教徒,因此韓福瑞希望能在基督徒占多數的西維吉尼亞州挑戰甘迺迪,在兩人支持度為四比六情況下,韓福瑞最終選擇退出。不過,甘迺迪並沒有贏得所有州初選,因為當時還有幾位候選人是以本州在地寵兒身分,拿下單獨一州(加州、俄亥俄州、佛羅里達州)支持。

再者,進入七月中黨代表大會前,詹森和史帝文森才宣布參選,此時甘迺迪尚未掌握黨代表多數,他還在大會第二天與詹森進行辯論。或許由於表現較優,或許因年輕有活力,或許因為他在初選獲勝氣勢,甘迺迪在第三天黨代表大會投票時,第一輪就獲得近五成三支持度,成為民主黨總統提名人。

甘迺迪隨後邀請詹森擔任副手,後者也意外地爽快答應。詹森來自南部德州,與出自東部麻州甘迺迪在地域上互補。甘迺迪是天主教徒,詹森則屬於基督門徒教會,能夠化解大多數基督教選民對甘迺迪宗教信仰的疑慮。最後,詹森成功地替他贏得自己家鄉德州,還讓甘迺迪在除了密西西比州外的南部其他各州取得勝利,成功進駐白宮。

當代初選(包括黨團會議)是五十州都要走的程序,和一九六○年僅有十五州辦初選,大不相同。拜登已取得過半黨代表,他的身分早確認,沒有任何懸念。此外,拜登也有足夠時間挑選副總統候選人,而不是在大會時才作出決定。唯一不變的是,副手條件,包括地域、宗教(拜登也是天主教徒)、年紀、意識形態等互補,仍是考量因素,只是拜登還加上性別(他承諾副手將會是女性)條件,而許多支持者更希望是非洲裔或少數族裔背景,是六十年前沒有的。

(作者為政治大學國關中心研究員)

   
九二共識 成兩岸關係的囚室
桑品載/作家(桃園市)/聯合報

「九二共識」目前有幾種處境,不過這些下場,也不是泰山石敢當般穩當,只能算是個暫時棲身處,甚至只是「囚室」。

第一種是「一中原則」,這是中共主張的。其「一中」即「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人民共和國」則是「中國」之全套。但情勢發展出的現象,顯示這說法頂多只能算是半套,或是「套」之部分,因為「一中原則」四字,被信奉中華民國者同時接受,唯對「一中」即中華人民共和國,或即「中國」有異見,乃提出「一中各表」看法。

第二種下場,根本否定「一中原則」,這是民進黨看法,漸漸有擴大成為台灣主流民意傾向,尤其在年輕族群,說「中國是中國,台灣是台灣,而中共就是中國」多數人是贊成。

民進黨主張台獨建國,但它有不能隨口所欲之苦,在島內,中華民國派雖弱卻未亡,零星分散在各個階層,其力量雖成事不足,鬧事則有餘。他們之中未必一致求中華民國統一中國,唯反對台獨態度倒向來堅定,民進黨若真搞起「制憲改國號」,給他們提供了一個出惡氣的機會;一旦勢起,不能把民進黨搞垮,也能把民進黨搞亂。天下正在握的民進黨,大約只有那些失勢且年邁的才願意真的鋌而走險。

另外,且不論中共中央的態度,尤其老百姓,即使反中共也更反台獨。這自然會和台灣反台獨的勢力連成一氣。民進黨向來的策略是把中國人拋得越遠越好,豈願和這群人眼對眼幹起來。

還有國際勢力,到現在看不見有哪個國家,既有實力又有意志願意支持台獨。美國算是民進黨靠得最緊的,也說了一些支持台獨反對中國的話,但要仔細聽分明,十之八九是大話。倒是有政治學者分析,在某些美國覺得對自己有利的關頭,拿台灣當籌碼是大有可能的,只要宣布「台灣問題是中國內政問題」,台灣被賣了後,會連贖身機會都沒了!

民進黨暫時為自己找了個棲身碉堡,就是台獨照喊,但把中華民國綁來當守碉堡衛兵,還為這個策略起了個名字,叫「中華民國台灣」,兩者成政治連體嬰,反台獨就是反中華民國,想中華民國還有呼吸,就得乖乖住在民進黨所設計「囚室」裡,碉堡有危,囚室還能平安嗎?

九二共識除上述兩大「下場」外,還衍生「半種」,出現在藍營國民黨裡,他們承認有「九二共識」,卻不承認有「一中各表」,這說法不但和中共一致,譬如胡錦濤時期,連胡都說過「關於一中內涵,兩岸各以口頭方式表述」,但在習近平以「台灣方案」取代「一中各表」後,他們就有人去和北京談「方案」。更有人說:「現在還談什麼中華民國」。

只是這種說法,不能取悅美國等中共的死對頭,在台灣內部即開罪獨派,也使那些對中華民國還有些念想的人為之喪氣。傷害最深的當屬國民黨,因為當一方說「九二共識」是定海神針,另方說已經落伍了,得提出新論述。如是激盪下去,國民黨未來不是「中共化」,就是「民進黨化」,對中華民國猶抱希望的,只能擲筆三嘆。

   
聯合筆記/水靜河飛 兩個準備
李春/聯合報

這庚子年局勢演化,只能叫變幻莫測。變幻是該來的沒來,如中國變局這時本要看北戴河,居然水靜河飛;莫測是不會出現的事突然現身,所以京城政圈驗證著「六大準備」,還新熱「兩個準備」。

說那北戴河水靜河飛,是剛過農曆七月初二節氣大暑。詩說「大暑三秋近,林鐘九夏移」,現實中卻是最難熬伏天,同時也是中國政治赤熱之季,這時中共政要退下的和在位的,都移駕北戴河避暑,由之帶起很多政治動向猜測和評估。

今年比較特別,往年高度戒備的北戴河現在只低度保安,就跟北京居民小區差不多。按北戴河人的說法,今年沒有「北戴河會議」了。

本來今年四月間,河北當局還按七八月間北戴河會忙起來作準備,六月中旬河北省委書記王東峰和省長許勤,還以環保調研為主課題到北戴河作入夏準備,其中特別到以數字編號的重點海濱浴場,「詳細查看海岸線沙灘環境整治和海水質量提升情況」,當然順便也看了公路檢查站等安保設施。

但最近北戴河卻在忙防汛準備,北戴河屬於海河流域,是今年汛期要防重點,同時北戴河有入海河流,有洪災之險。前些天秦皇島市長就親自組織指揮了「二○二○年秦皇島市防汛搶險應急救援演練」。

北戴河暫時水靜河飛,當然也跟全國大疫情、各大流域水情有關,這時聚會不安全也不方便,但相信還與外部世界的急劇變化有些關連。近日連串故事,如南海雙航母演習、休士頓領事館閉館等等,影響廣泛,這時政圈和關心政事的圈子,在對退休老幹部周力豎拇指,因為周早前吹了個「六大準備」的政治哨。

周力是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前副部長,他有篇文章六月廿二日「中國社會科學報」小心刪節才刊,到七月三日著名的「環球時報」全文再登。周文核心內容,是說外部環境大變,中共要有六大準備,其中第一個就是「做好中美關係惡化加劇、鬥爭全面升級的準備」。

休士頓閉館事件,被認為驗證了周立的哨聲。還傳出前些天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其實已定調要有「兩個準備」,即「要做好長時間應對外部環境急劇變化的思準想準備和工作準備」,如果不是水情和疫情,這本是要在北戴河討論的大文章了。

   
雙城論壇 兩岸增加互動的開始?
戴世瑛/律師(台北市)/聯合報

對於今年雙城論壇,大陸官方與媒體反應正面。依國內網路調查,柯文哲也因之在近期首長討論聲量領先奪冠。箇中原由,頗值推敲。

據去年底遠見台灣民心動向大調查, 六十三.六%民眾認為兩岸應「增加互動」,較十年前上升十一.九個百分點,反映多數國人認同兩岸交流重要的理性思考。

此番北市府堅持續辦論壇,同時利用視訊連線科技,突破疫情限制,並擇定衛生醫藥、產業經濟、智慧交通等切合市民與市政所需項目開展合作,加上柯文哲「兩岸三好、五個互相」的中道論述,與對等篩選通訊軟體系統、不簽備忘錄、不邀議員等迴避政治爭議的安排。在兩岸關係大幅倒退,國民黨受制內部檢討「九二共識」,難以施展的今日,舉辦論壇,恰似為雙方互動「開一扇窗」、「留一條活路」、「點一盞燈」。此或是其普遍獲得肯定的主因。

誠然,視訊對話,畢竟比不上實體接觸溝通,地方層級的城市交流,也有其侷限性;大環境,包括兩岸對立加劇、中央進一步通過法律緊縮交流空間,乃至於柯文哲個人與民眾黨的選舉政治前途等,都可能為論壇的未來投下變數。

惟放眼全台縣市,在野執政尤居多數,由現有兩岸協議與過往經驗看,不涉主權、政治定位敏感問題,能由或已由地方政府與對岸合作推展的交流項目,仍然不少,包括觀光旅遊、學術文化、招商引資、供水供電、汙染防治、農特產品銷售等。

故倘其中有識者,能借鏡上述論壇成功因素,在不違法前提下,利用既有資源,搭建類似管道或平台,相信也能突破窠臼,爭得話語權,發揮協助維持兩岸關係和平穩定功能。

總之,雙城論壇後續能否產生示範或擴散效應,進而形成兩岸交流「新型」或「另類」模式,甚至促使恢復對話,緩解彼此敵對,或值得觀察與期待。

   
私菸案 監察院成糾正院?
高源流/資深媒體工作者/聯合報

國家安全局人員涉嫌利用總統外訪專機違法走私菸品案,傷害國家形象至鉅,監察院調查了一年,昨天僅形同刷存在感似的,糾正交通部、外交部、關務署,坐實了監察院,就是一只等待丟到廢紙堆裡的紙老虎。

華航總統專機載乘總統出訪,不論總統所到的國家是不是只有鼻屎大小,都代表我們國家的權威與象徵,不容任何國家詆毀、侮辱或蔑視。想不到陪同總統出訪的人員,卻利用總統專機的特權,從中走私大量免稅菸品圖利,踐踏總統及國家形象。

對於這樣嚴重傷害國家的行為,台北地檢署僅在第一波偵結中,依違反貪汙治罪條例、稅捐稽徵法等,起訴國安局少校吳宗憲、張恆嘉、華航空品處前副總邱彰信、協理于堯、代理組長黃川禎等十三人。其他涉案人員中,有廿九人獲得緩起訴寬待,其中包括原永和警衛室內衛主任林國欽、總統蔡英文前女隨扈張嘉玲。

檢察官的偵結狀況,顯示檢方似乎在涉案的人員當中,畫了幾個圈圈,愈是靠近總統的圈內人,愈是獲得比較寬容的結果或待遇,自然引發外界諸多聯想,覺得總統對這件私菸案「超買」的定調,獲得「重視」。

華航總統專機私運大量洋菸的案件,牽涉兩個部分。刑事犯罪的部分,檢察官既然多以緩起訴寬待,那麼,我們自然期待行政違失的部分,監察院能擔起究責的重責。但是,監察院昨天的調查結果,還是令人失望。

依監察法,監察委員調查公務員的違失之後,如果認定確有違失事實,應以彈劾來處理。對行政院及其所屬各機關的工作及設施違失,則以糾正處置。以昨天監察院公布的調查結果看來,監察院顯然只是針對交通部、外交部、關務署等機關,提出糾正案,沒有追究涉及私菸案公務人員的違失責任。

什麼叫糾正?外觀上,被糾正機關好像是被拉去打了一百大板,臉面皮肉都不好看。但事實上,監察院對各機關的糾正案,就只是一張沒有什麼功能的糾正公文。受糾正機關如果給監察院面子,會針對被糾正事項,大事更革。如果受糾正機關不想給監察院面子,就直接把糾正文放在檔案堆裡發霉。

監察院比較能讓公務員忌憚畏懼的是彈劾。公務員一經監察院彈劾,就得移送公懲會研議懲戒。如果違失情節嚴重,公務員會遭到免除職務、撤職、休職的懲戒,情節輕的,也會被論以降級、減俸、罰款、記過或申誡的處分。即使當時公務員已經退休,也會被論以剝奪、減少退休金的懲戒。

總統專機私運香菸案,對國家的損害難謂不大,監察院卻放過對公務員違失的彈劾,退縮到只對幾個機關的糾正,監察院在這一案子上的表現,證實這個機關實在沒有存在的價值。

   
我擔心當國民法官的那一天
王瑞宏/大學退休教師(台南市)/聯合報

立法院三讀通過國民法官法;未來,筆者有以下憂慮:

一、成為負責背書的花瓶角色:由於該法採參審制,實施過程中,當面臨意見不一致時,極可能會由於威權效應,導致國民法官決定,被職業法官影響,成為負責背書角色。

二、承受是否判死的輿論壓力:審理的多數集中於殺人或如酒駕致死案件,既得面對法庭所呈現的凶殘證據,還得承受是否判死的輿論壓力,可能帶來心理後遺症,這是否超越憲法所課人民的義務,頗值得深思。

三、審理政治性案件時的疑慮:該法規定,只要十年有期徒刑以上或故意致人於死者,強制進入審理範圍。然而現行法律,除侵害生命權益犯罪外,大多集中於貪汙治罪條例,如違背職務受賄、收取回扣、以公用運輸工具運送違禁品等罪。此類案件,很容易與高階公務員產生連結,致帶有政治性,由國民法官審理,不免帶來是否受意識形態影響疑慮。此時,國民法官可能產生不太敢在專業法官面前公開表達真實意見的現象。

採合審合判的國民法官制,無論在法庭內外,與三位法官無所區隔,還須進行中間討論,這無形中增加專業法官影響國民法官意見的可能性;其壓力、責任與輿論負荷,讓我不得不擔心成為國民法官的那天啊!

   
風氣不改 抄襲難止
朱鳴/大學教師(台北市)/聯合報

李眉蓁碩士論文抄襲案,當事人之一的中山大學啟動學術倫理審查機制並說明,若抄襲屬實…可撤銷畢業資格及學位、將對老師疏忽進行教評會檢討,建立共識採取更明確課責。

研究生受指導老師指導寫論文,除服膺老師指示,也遵守其他課程學期報告常規。如指導老師缺乏撰寫論文(含學術倫理)之專業、或無心指導,研究生修課課程習得不符學術倫理之報告規範,均會導致研究生無法撰寫符合學倫理之學位論文。在研究生因校內教師缺乏能力、未盡責等問題下撰寫出有瑕疵論文後,要求研究生自負責任,顯違權責相符。

另科技部在已知研究人員結案報告涉及抄襲,甚至被提起公訴,卻仍給予獎勵,並持續聘為研究計畫審查委員。無視資深教授抄襲問題,持續透過計畫審查,發揮影響力,無法起示範成用,相關部會顯然也有行政違失。李眉蓁的碩士論文已可預見其結果,然促成此問題的相關單位、制度,卻仍未獲重視,並持續荼毒研究生,真的是「研究生不死,只是生不如死」。

   
在職專班 是該停了
鄧鴻源/大學教授(新北市)/聯合報

國民黨主席江啟臣強調,身為政治工作者,誠信是無法妥協的標準,他支持李眉蓁果斷、勇敢面對年輕時的錯誤。他也認為,更應以此為基礎,討論台灣高等教育、在職專班目前困境與問題。

許多在職專班想進修的人,有的是公家機關想靠學位升遷者,學習態度得過且過,論文常錯誤百出,批閱很麻煩,有人被我退了十幾次,最後才勉強給予過關。

李的知錯能改,值得肯定;不過也應一視同仁,檢查所有著名政治人物,論文取得是否有問題。當然有些學校指導教授與評委涉嫌放水,尤其是政治與經濟類論文。以前要查不容易,現在有論文檢驗機,一查就知是否抄襲。

政治人物想進修,應該到歐美國家進修;至於台灣的大學在職專班,筆者認為可以休矣,以免繼續浪費民脂民膏。

   
修正刑訴 讓參審免成恐龍幫凶
林裕順/中央警察大學刑事系教授(/聯合報

立法院通過國民法官法,年滿廿三歲沒前科、具社會常識的一般民眾,有機會與法官同坐法庭審理殺人、放火等重大犯罪,相互討論合作論罪科刑。民間團體抗爭熱鬧有餘、精彩不足,對於人民參與審判重要的切身問題,均未提及、殊為可惜。

本次修法參考日本人民參審制度規畫。但是,該國法案審議過程並非爭論陪審、參審,而是聚焦如何降低民眾進到法院的疑慮、置身審理的負擔。包括,「人身安全」不受關說、報復等干擾;「心思安靜」訴訟爭點清楚、證據調查簡速;「心安理得」審結宣判後回歸生活、心無罣礙。惟日本人民參審制度縱多所規畫,仍曾發生參審民眾受到黑道警告、騷擾,目睹兇殘證據造成「創傷後壓力症候群」,以及擔心自己錯判死刑彷如「劊子手」。

日本最高法院人民參審實施現況統計,曾受通知參加參審抽選者達三百一十萬餘人,獲選參與個案審理資格約一百卅一萬餘人,其中到法院接受面詢約卅六萬餘人、實際坐在法庭參審近十萬人。參與上述程序民眾一傳十、十傳百,法庭百態、審判軼事無所遁形,將受社會嚴肅評價。亦即,民主社會人民參審制度的實施,並非法律人自嗨、立場爭辯的茶壺風暴,而是各階層責任分擔、尋求共識的社會改造。

相對地,國民法官法拘泥參審、陪審辯論,對於刑事訴訟法造就「恐龍判決」不聞不問,不僅審判僵化體質難改、審理延宕依然無解。同時,未來刑事審判的程序規則,因人民參審與否其條文適用「一國兩制」,難期公平。

近年,台灣司改源自社會大眾不滿「恐龍判決」,但避免人民參審成為「恐龍幫凶」,「國民法官法」過於單薄、獨木難撐。因此,加緊刑事程序條文配套修正,降低參審疑慮、減輕人民負擔並維審判公平,方能確保人民參審落地生根、可長可久。

   
畫中有話/振興到「被迫結束」?
杜建重/聯合報

北部一家營業中的服飾店,將原本名氣響亮的店招牌換成了「被迫結束」四個大字,一旁還加註「景氣低迷」,意有所指的情緒宣洩,似乎不吐不快。

為了復甦疫情後的景氣,政府推出振興三倍券鼓勵消費,希望商家收到三倍券後用券進貨,讓三倍券流動產生更多價值。可惜民眾拿到券後抵銷了原本應該支出的生活費用,大多數人也沒有因此加大消費力道,商家只想早早兌換拿現金,沒能循環再利用,讓政府口中的「加乘效果」大打折扣。

「景氣低迷」眾所周知,振興券能帶來多少效益有待觀察,但「被迫結束」幾個大字,不僅道盡店家的無奈,也說出政府不想面對的難題。

   
消暑退火飲品 你喝對了嗎?
炎炎夏日,頭昏身軟、沒有胃口,有些人會趕緊喝杯冰涼的24味涼茶或青草茶消暑氣。但有些人喝完沒多久,就開始肚子疼,到底古早味的清熱消暑茶飲,怎麼喝才對?

文人的那些事 愛作詩的和尚賈島
賈島,字閬仙,范陽人。在詩人中,他的身世較為奇特;曾經出家為僧,法名「無本」。這個和尚,不愛誦經,只愛作詩。他最有名的「經典之作」則是《尋隱者不遇》。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