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凡商業周刊電子報】掌握最新財經資訊,分析國內、外總體經濟,現今當紅產業剖析,個股研判相關報導。 【橘世代電子報】為讀者提供面對人生下半場所需七個面向的資訊,為第二人生做足功課,活出精彩亮麗!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值媒  udn部落格  
2021/01/21 第4908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聯合報黑白集 聯合報黑白集/陳時中的鐵齒咬斷了
聯合報社論 聯合報社論/假造權真表忠?厲害了,最高院刑一庭!
經濟日報社論 經濟日報社論/慎防疫情加劇經濟扭曲
民意論壇 台灣農產品難脫低價宿命?
防骨牌效應 管控飼料成本穩定豬價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從「數位地球」到21世紀烏托邦實踐
別扯權力控制…制服意義 政客懂嗎?
摔棺憾事 火化場設施應改善
會展與觀光產業 該怎麼撐下去
拜登上台 貿「疫」戰新局 台商廣積糧

聯合報黑白集
聯合報黑白集/陳時中的鐵齒咬斷了
聯合報黑白集/聯合報
牙醫出身的陳時中一向鐵齒,對外界的建議很少當一回事。這樣,指揮中心也順順利利地度過了一年。但好運也有用盡的時候,如今碰到部立桃園醫院嚴重出包,陳時中的鐵齒終於咬斷了。

先前,外界建議應該對國外入境者進行普篩;陳時中嗤之以鼻,說十四天居家隔離就夠了。他「惜篩如金」。先前,全球都對英國下達禁飛令;陳時中卻自信滿滿,說我們的集中檢疫和醫療量能都很充足,沒有「鎖國」的必要。習慣於全台「順時中」的他,完全不信邪。

現在,十四天居家隔離顯然不夠,因為隔離結束後才驗出確診的人越來越多,所以要再加七天自主管理。現在,連部桃發生群聚感染,陳時中還都不肯對全院醫護進行普篩,挑三揀四分批來,結果,確診案件每日爆,搞得醫療人員累垮,運作癱瘓。

如今,部桃必須清空,已形同封院。請問,陳時中說好的「醫療量能充足」呢?現在,大批旅外國人要返鄉過年,防疫旅館卻供不應求,遑論返鄉班機,陳時中誇口的「超前部署」呢?

太平時期,愛怎麼誇口都可以;一旦發生狀況,見真章的時刻就來了。陳時中不許任何人說出部桃之名,最後這個禁詞卻從他嘴裡掉出來;他身體不適去採檢還露面主持記者會,這都違反了自己的禁令。阿中累了吧!

   
聯合報社論
聯合報社論/假造權真表忠?厲害了,最高院刑一庭!
聯合報社論/聯合報
太陽花群眾攻占行政院案,魏揚等人二審依「煽惑他人犯罪」改判有罪;不料,到了最高法院刑一庭,卻被發回更審。刑一庭認為,人民「行使抵抗權」或「公民不服從」得阻卻違法或減免刑責,撤銷原判決發回更審。這種上綱民主憲政的論述看似恢宏,卻難掩恣意「造權」作政治表忠之心,令人讚嘆:厲害了,最高院刑一庭!

最高院發回更審的判決,指煽惑他人犯罪之罪並未違憲,抵抗權只有在「不法情況極公然」時才能行使,且須是最後手段;曲折之語,似仍為最後的有罪裁判留下空間。但是,它畢竟是針對個案破例提出憲法乃至大法官解釋皆未明文的「抵抗權」、「公民不服從」等概念,並要求下級審必須審酌。這種做法,若說不是在「下指導棋」,其誰能信?

魏揚等為何遭判決有罪,二審判決說得很明白。判決說:明知政院有拒馬、蛇籠及駐守員警,仍呼籲不特定多數人占領,因此有煽惑他人犯罪的故意。該案公訴檢察官朱朝亮質問,「反萊豬、反核食是不是也可以衝總統府?」一語道破全案核心。直言之,如果最高院認定煽惑他人犯罪之罪並未違憲,檢視重點應放在檢方指控魏揚等人的事證是否充足;而二審既已依合憲法律作出有罪判決,用法既無不當,最高院豈可為被告另闢抵抗權及公民不服從之巧門?

進一步言,「抵抗權」的概念,就是「革命權」。是指當憲法秩序已經失效,政府喪失自主運作功能,或民主制度名存實亡時,人民當有抵抗甚至推翻政府的權力。但當初太陽花群眾反的是兩岸服貿協議,我國民主憲政體制豈會因區區服貿協議而失靈?魏揚等人呼籲群眾侵入行政院,明顯是違法行為,現在法官卻宣稱人民有抵抗權,這不是僭越憲政是什麼?

何況,在魏揚等人聚眾並煽惑他人攻占政院前,群眾已占領立法院多日,已不可能立即再審服貿協議,立院也未通過委員會會議紀錄。換言之,攻占政院根本毫無必要、亦無急迫性,更非最後反抗手段。可見,最高院要二審重新詳查,根本是邏輯跳躍、枉顧事實,只是在浪費司法資源曲意迴護特定犯罪者罷了。

更可議的是,公民不服從的要件,須以和平、公開、並「願意承擔違法後果」為前提,來展現對法律的抵抗。這批群眾既攻占政院又不願扛責,已違反公民不服從的精神;最高院卻稱「公民不服從是言論自由的特殊表達形式」,簡直是在法律的城牆上鑿洞。如果攻占行政院真是「言論自由的特殊表達形式」,那麼川粉攻進美國國會、或台灣人民以反萊豬名義衝總統府,豈不都可自稱是在阻卻違法?那麼,開槍擊斃暴徒保衛官署的員警卻反而有罪了?

此案的事理很清楚,法律或憲法並未賦與人民「只要我不爽做什麼都可以」的表意自由。這點,從憲法和大法官歷次相關解釋就很清楚,不需要少許法官為了向執政者表忠而虛構政治哲學理論。最高院刑事「龍頭庭」作出如此充滿政治味的裁判,其成員竟包括「百官行述」中與商人不當交往的庭長陳世淙、曾公開挺貪腐總統陳水扁的法官黃瑞華。對這起「爭議法官作出離奇判決」事件,人民自不難理解是怎麼回事,也要對蔡總統的司法改革大打問號。

「法官造法」原有補強法律漏洞的正向作用,但若是別有居心的「法官造權」,只為政治表忠而曲解法律,只會成為法治亂源。促轉會主委楊翠,會苟同最高院為其子魏揚濫開巧門、破壞正義嗎?

   
經濟日報社論
經濟日報社論/慎防疫情加劇經濟扭曲
經濟日報社論/經濟日報

一年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帶來了非常態的經濟衝擊。在實體面,各國服務業與大部分的製造業衰退、就業減少、貿易萎縮,經濟負成長,但在金融面,全球股市屢創新高、比特幣等虛擬貨幣價格飛漲。全球經濟實體面與金融面表現嚴重背離脫鉤的情況史所罕見。這種現象多國皆然,但在台灣特定的經濟背景下,勢將帶來各種長短期的經濟扭曲,對經濟體質造成傷害,不可不慎。

首先是資金極度寬鬆下的貧富差距擴大,特別是世代間的分配問題惡化。台灣股市近來以極短的時間站上1萬5,000點大關,這是過去難以想像的速度與美夢,更是執政者政績的一部分;房價也在短時間內快速飆漲,很難想像三、四年前還有人呼籲要「呵護房市回春的幼苗」。股價、房價齊漲都是明顯的資金效應,與實體經濟的良窳關聯不大,只要市場資金依然充沛,股市還可上看2萬點,打炒房也很難有具體成效。

台灣所得分配不斷惡化最主要的原因,在於股票與房地產交易是高所得階層最主要的所得來源,低所得階層來自於這兩項交易所得的比率極低。這兩項資本所得基本上不納入所得稅的累進課稅,更進一步惡化了分配問題。更重要的是這一所得分配惡化不僅在於不同所得階層,更是在世代之間。青年世代縱使再有理財觀念與能力,卻很少有人能有足夠的資金賺取這種資本利得,更何況多的是孓然一身的年輕人。

日前曾任央行業務局長的李勝彥指出,部分產業業者頻頻要求央行干預匯市,「這有點不道德」,更批評業者兩面通吃,一方面透過央行穩匯緩解匯損壓力,但另一方面,央行阻升過程釋出大量流動性,促使資金轉往金融市場,「大老闆手握大量流動性,藉機炒股、炒房」。這樣的情形具體呈現了疫情經濟下所得分配惡化最清晰的圖像。

分配問題還算是短期議題,更重要的是對工作價值的傷害。目前台灣的經濟情況頗似1980年代:出口暢旺使新台幣面臨升值壓力,央行努力阻升,不斷釋放資金,使得股市房市狂飆,也導致投機風氣及金錢遊戲盛行,嚴重傷害工作價值,遺害延續多年。當年輕世代開始懷疑「一分耕耘、一分收獲」的工作價值、努力反而難比投機快速致富時,經濟最基本的根基就開始受到侵蝕。

此外,房價高漲及後續很可能發生的物價上揚將會導致生活成本提高,這不但進一步壓抑了年輕人婚育誘因,少子化問題雪上加霜,也使得年輕世代在有後顧之憂下,無法放手投入未來台灣經濟最需要的創新冒險活動,需要靠創新驅動經濟轉型的目標更難達成。

如今,一般認為國際美元還有長時間的貶勢,因此新台幣升值壓力仍大。央行或許清楚強力阻升新台幣的嚴重代價,也紆尊降貴地在臉書上呼籲各界共同努力:「匯率穩定對大家都好。」匯率穩定固然重要,但光靠央行日日買匯釋放新台幣流動性的代價也甚大。政府各單位必須善用強勢新台幣的優勢,共同規劃讓資金走出去並能強化經濟實力的方案,才能有意義地緩解新台幣升勢、避免資金浮濫帶來的實質經濟傷害。

最後,這波由美國聯準會(Fed)無限量量化寬鬆政策所導致的資產泡沫化,正如中研院提醒的,沒有人知道什麼時候會破滅,但「會往崩的方向走」。近來國內外類似的警鐘不斷響起,財經首長也開始一反對股市榮景的美好看待,呼籲投資人必須注意投資風險。政府短期應致力於抑制市場過多的資金,以避免通膨危機、滋養投機風氣與分配問題惡化,也避免累積過多泡沫,降低未來泡沫破滅時的危害;長期則應改革稅制,避免富者愈富、貧者愈貧,確保良好工作價值,經濟才能常保健康安泰。

   
民意論壇
台灣農產品難脫低價宿命?
陳佑澈/台中市養雞協會理事長(台/聯合報
自從勞動工時調整後,物價上揚是條不歸路,政府主導了各項成本與物料的上漲,卻希望農產品維持低價,這樣對嗎?大家對數字可以有點概念好嗎?

算算回家承接家業約莫十年了,進到這個產業後最深刻的感觸是…無奈!沒錯,就是無奈!從上到下,政府與民眾許多人都認為畜牧產業是台灣的黑暗面,是老苦窮,是髒亂臭,也不知道是什麼原因,大家還把農產品當成理所當然的低價品。

當遇到市場價格高漲時,除了政府官員、一般民眾、包含多數媒體都會認為產地價格上揚是凶手,但事實卻通常不是如此。特別是當產地價格回跌時,通常末端產品售價不會連動回跌,也因如此,民眾總是無法理解這些畜牧業/農耕業對台灣人民消費的付出與努力。

近期環保法規使得畜牧業加碼升級投資,以及勞工權益/工時使得工作人數必須增加,提高成本,還有自去年起許多進口原物料大漲,甚至國際運費大漲三百至五百%不等,一直到近期大豆物資缺乏,有錢買不到黃豆。各飼料場都加碼加錢搶貨,深怕斷貨,斷了供應鏈。且適逢今年大寒,畜牧產業保溫費用也是節節攀升,這林林總總都是成本啊!

去年新冠疫情開始後,台灣變成許多國外資金的避風港,加上台商回國滯留,熱錢不斷在國內投資,造成通貨膨脹情況。央行放任台幣升值,讓貿易商採購大宗物資時變得比較有利,但這是掩耳盜鈴吧!讓民眾感受不到通膨,真的是好事嗎?

事實上,股市破一萬五千點,台灣經濟根本沒好到可支撐那麼高的股價。房價不斷創新高,可是人口明明負成長了…台幣匯率創新高,進口物價也沒有應聲下跌。這些都代表「通貨膨脹」。

最近因萊豬議題,豬肉價格被吵得沸沸揚揚,農委會也責令台糖暫停售豬,美其名是調節豬量,守護豬價,結果卻變成民眾抱怨豬價上揚。我真搞不懂發生了什麼事情。前幾年因為疫情導致豬價來到高點時,約莫九十元/公斤左右,前陣子我看也不過七十元/公斤,以近期成本估計,平均一頭豬飼養成本估計要從原本的五十元,提高到六十元,搞不好會更高,結果大家一直攻擊豬價,到底是怎麼回事?

說到我們自己的產業,台灣白肉雞報價小組也因此不敢提高報價。請大家,包含農委會長官們、產業鏈先進們,仔細思考通貨膨脹問題—當全台灣所有的物資,包含飼料都已漲了,為何農產品價格不能漲?更何況,其實肉品價格在消費者端都已漲了—我們畜牧業者是要拆骨還父還是割肉還母?

所以無奈,但也只能提出建言,希望能夠為產業盡一分力。

當然,我們面臨物價全面上漲時,也要避免不肖商人的投機取巧,拿進口便宜肉品佯裝國產肉品。支持全部肉品都要產地標示,讓民眾買到對應合理的價格。

   
防骨牌效應 管控飼料成本穩定豬價
顏廷棟/銘傳大學財金法律系教授(/聯合報
受到政府開放美國萊豬進口的影響,民眾考量食安因素,對於國產豬肉需求大增,促使其市場價格節節攀升,創下近年來平均每公斤超過七十五元批發價的新高紀錄。

面對豬肉價格飆漲現象,農委會陳吉仲主委卻是淡然的表示,由於農曆年肉品需求的季節性因素,這波豬肉價漲幅還在合理範圍內。這番說詞,讓荷包失血的升斗小民聽來覺得格外刺耳。更令人疑惑的是,政府相關部門除公式般的警示商家不得聯合哄抬豬價,否則移送公平會最高可處五千萬元罰鍰外,似乎看不見提出任何平抑豬價的具體措施。

另一方面,國內養豬農戶表示,由於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導致國際採購黃豆、玉米等大宗穀物的貨櫃海運費用增加,連帶反映到養豬飼料成本,每頭豬等於「多吃了一千元」。如此而言,解決豬價飆漲問題,重點應該不在查緝末端哄抬價格,而是在於如何有效管控源頭的養殖成本。有關此點,雖然政府提出百餘億養豬基金計畫,但計畫所列改善汙水計畫、簡化養殖登記、維穩豬價等八大架構措施,項目繁雜且尚無具體實施辦法,恐怕未能即時發揮平抑豬價功效。

管控養豬飼料成本可行方案有二:其一,依據《公平交易法》第十五條第一項第五款加強貿易效能事由規定,廠商可向公平會申請擴大聯合採購黃豆、玉米規模的例外許可,增加合船共同進口事業家數,達到降低運送成本的規模經濟效益。

其二,經濟部考慮挪用部分百餘億養豬基金,重啟一九七○年代因應國際穀價變動的大宗穀物平準基金機制,針對黃豆、玉米穀物統一進口成本,依照平準基準實施到岸補貼國際行情差價作業,以每噸C&F(含運費價)若干美元為基礎,並設定穀物加工後之飼料市場合理價位,直接從源頭管控養殖成本,壓縮豬肉交易市場調漲價格空間。但應注意的是,穀物平準基金只是暫時的權宜措施,因其有違國際自由貿易精神,並有干預市場價格之嫌,是以在短期達成功效後,即應停止實施。

最後提醒政府當局,星星之火足以燎原,倘若當前未能提出有效平穩豬價措施,日後即有可能全面引發民生物價上漲的骨牌效應。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從「數位地球」到21世紀烏托邦實踐
郭瓊瑩(文化大學景觀學系系主任)/聯合報
凡在上世紀末看過高爾的專書「數位地球」以及聽過他的演說「數位地球—新世紀人類星球的認識」,均無不被那個以網路數位科技為基底所引動之全球時空距離快速變換所震撼。

隨著衛星影像科技之進步,當吾人得以借用「機具媒介」,自太空探索地球不同尺度與精度之人類活動時,是否意謂著我們的隱私權亦將全部被裸現?而同時又期待藉此科技進展,得以對地球進行多解析度、多尺度、多時空與多種類之三度空間描述與分析,並為人類可能遇到之自然災害風險精準預測,同時提升人類之生活質量。

才不到四分之一世紀,高爾的「數位地球」倡議早已穿越昔時之「想像」,進展到另一真實的情境。自防災預警風險評估,乃至當前新冠肺炎運用「數位地球」理念所拓展之疫情追蹤,無論其追蹤之授權是否違反個人隱私,此「正」與「反」間之利害關係似難以一刀兩斷評斷之。

依「數位地球」之想像,原是一幅為人類謀福祉之空間革命美景,而其「即時」與「空間定位」正是人類文明進展之創新突破。有了清晰之「空間定位」,亦即掌握了所有資源分配運用與資訊流動之權力,它是另類「資產」,也可以是另類「貨幣」。反推未來世界之「權力」戰爭將不再是有形的人力、兵力、財力之競賽,卻是資訊國力之抗衡。

近年各國也正隨國際情勢快速調整其國家安全之「定位」與「角色」,且傳統武力已被水、空氣、土壤、礦物、糧食、數位資源…所取代。反觀我國,民間IT技術與人才並不輸他國,惟在整體國土安全防禦策略上卻仍未跳脫傳統思維;若未釜底抽薪將「空間資源資訊」之整備視為國家重大建設之投資,則似乎背離了全球戰略主軸。如何培養以資訊科技知識為基底之下一代?如何強化公部門之「資訊防禦力與治理力」?如何讓每一單項資源調查之投入均能回饋到整體國土資源訊息之metadata系統,且得以開放加值供全民使用?

這大哉問正是今日公私部門對數位資源價值認知之Gap。「數位台灣」之建置正反映出系統性「國勢調查」之迫切性。當然它無法一蹴可幾,惟行政高層如唐鳳政務委員若能領軍此政策,整合公部門建置長期性、即時性之資源資料庫,作為實質國力之指標與國土空間發展適宜性之科學量尺。不知小而美、小而精的烏托邦治國之理想,是否有機會在台灣奠基?

(作者為文化大學景觀學系系主任)

   
別扯權力控制…制服意義 政客懂嗎?
成靜傑/國中導師(台南市)/聯合報
最近寒流發威,再度引發學生穿制服的討論,行政機關也為此發布對學校行政指導及「政府給你靠」的迷因圖。各方意見依然糾結在「權力」、「控制」甚或「威權遺緒」,不禁浮現一次新生班級親師座談會的記憶。

會議末的交流時間,有家長希望學校能讓每位學生量身訂製,並改變多年沒變化的制服樣式,讓學生能穿得更合身、精緻。我則分享了自身參與籌備制服款式的經驗,制服需要考慮質地舒適、耐穿、易清洗、便於活動等因素;最關鍵的因素還是價格要讓家長便於負擔,主管教育行政機關也一直都在家長團體的要求下監督制服售價。在美觀上還能盡量做到,再求精緻,實在難以盡如人意。

接著另位家長則希望學校乾脆比照某實驗學校,直接讓學生穿便服,校園裡看起來更活潑。我也分享了兩個經驗。首先是學生穿著制服,可提高校外人士出現校園時的辨識度,對於校園安全的維護提供了相當的助益。再以一個教學者的立場,總是希望能公平地對待學生;以學生的立場而言,也會希望同儕和師長都能基於自己的表現來對待而不受其他因素影響。但俗話說「人要衣裝,佛要金裝」,每個人給予他人的印象多少會受到穿著打扮的影響。每位學生的家庭所能負擔的治裝費用不同,同學們免不了會打量彼此的衣裝並評價;自己身為老師也是凡人,在面對學生時並沒有把握能完全排除衣裝的影響而確實公平對待,學生的制服可以協助我忽略學生的外表。

我談到這裡,大多數家長點頭,似乎能理解。至於位高權重的政治人物在思考這個議題時,是否願意重拾、體會自己曾經有過的學生時期經驗,就實在令人沒有把握了。

   
摔棺憾事 火化場設施應改善
李慧仁/南華大學生死學系助理教授/聯合報
日前台南火化場發生靈柩墜地導致遺體外露事件,媒體焦點幾乎都在禮儀師身上,報導其下跪道歉、可能會被解僱等,這對大多數民眾來說,可能是茶餘飯後的八卦話題,但是就相關主管機關而言,此乃攸關民眾權益與公共衛生,實不宜等閒而視之。

相較於發生在醫療院所的類似事件,需依安全通報系統進行再發防止措施,但出現在火化場,殯葬業者卻認為摔棺事件責任在禮儀師疏忽,殯葬管理所也表示:「這起意外是禮儀師推送棺木時造成的疏失」、「棺木推車應該沒有撞到火化場的門框,因為門框並未損壞。」民俗專家也談到:過去最怕出殯「撞到門、卡到門」,「翻棺」會影響運勢。

上述說法實令人感嘆,殯葬服務雖因國家級禮儀師證照推動而被視為專業,但在執行作業時發生疏失,卻未聞業管單位為維護民眾權益進行查核,也未見代表勞方的團體替禮儀師發聲。再者根據現場協助將遺體放回棺木的業者表示:當下眾人見狀嚇得尖叫聲不斷,但真正令人頭皮發麻的則是緊急協助的人員都是在無防護設備的情況下,徒手接觸與搬運遺體,殊不知附著其中肉眼不得見的微生物,一旦被擴散傳染,對於社區的公共衛生可能造成更大的傷害。

意外事件終究會被淡忘,各火化場仍得繼續運作。雖然過去台南火化場從未發生摔棺事故,既是首例就應誠實檢討並積極改善。其他縣市也不能心存僥倖,應就轄下殯葬設施進行檢核,了解遺體與靈柩移動動線是否順暢,若有潛藏危險,宜儘速與殯葬業者進行座談,研擬作業時應有規範及注意事項,或徹底解決進行硬體設施與空間規畫之改善。

以此次事故火化場為例,是由殯葬業者將靈柩從靈車搬運到火化場所提供的棺木推車後再行推入,不過規畫靈車停放的「棺柩下車處」,其區位與火化場大門相互平行,造成移動靈柩時必須進行九十度迴旋,加上入口處為斜坡地面,同時又得留意推車與靈車間的高度落差,對抬棺人員來說實為挑戰;火化場提供的推車是否有防滑設計、欄圍及固定靈柩的安全裝置等,也是攸關摔落與否因素。再者,殯葬業者當天指派多少工作人員到火化場進行「下棺」作業?現場人員是否都能熟悉火化場動線與設備等,都應該接受檢視,而不是全由下跪道歉的禮儀師概括承受。

當不幸的憾事發生了,雖然因應民俗必須有人出面向亡者下跪請求原諒,但追根究柢,除業者應當承擔責任進行善後外,政府部門也應負起督導與改善之責。另外也盼望社會大眾能從此次的事件覺悟,改變抗爭的態度,轉為積極監督並要求地方政府改善或興建合乎環保與衛生的殯葬設施,讓火化場成為能夠安心上路的人生最後出境站。

   
會展與觀光產業 該怎麼撐下去
王福闓/中華品牌再造協會理事長(/聯合報

本以為今年開春,應該能夠開始迎來新的好消息,但是從去年的耶誕節及今年跨年活動,都因疫情影響而縮小規模,而這次台灣燈會的停辦,以及連帶影響後續的大型展會及觀光節慶活動,都讓人感到惋惜。

台灣燈節經濟效益影響,從交通、住宿到餐飲,當大家前往特定區域觀看展示及表演時,本來已經投入的資源就無法回收。但更重要的問題是,對於燈節是否能用其他方式創造商機,尤其透過新科技的運用,像社群媒體擴散及影像展示,或許可帶來觀看的流量。

回頭檢視會展產業,這些年雖然常常有大型活動的舉辦,像書展、食品展或燈會,從人流量來說似乎都有不錯的成績,但對真正帶動消費和地方經濟的實質幫助,卻不見得等比例增加。就以書展來說,疫情影響導致國外採購無法進來,但光靠消費者現場購買來支持參展廠商營收回本,不但困難而且不切實際。

會展產業的發展,在台灣也有數十年,但在疫情前就因許多買家到其他國際型展會,而減少來台採購機會,負責承辦大型展會的公司及培養出來的人才,在需求沒有增加的情況下,也有過剩現象。而台灣的大型活動因為資源集中,所以有能力承辦或是接案的單位有限,但因政府經費支出產生的政策導向,很多時候看到單一大型活動在某縣市舉辦,但該縣市的整體觀光產業在活動後卻沒有持續性的發展。

反觀電商平台,運用節慶活動主題以及展會主題發展的促銷方案,去年帶來相當不錯的收益,連電視購物、社群直播銷售,都因消費者習慣改變而受惠。也有很多區域商圈因沒有機會參與大型活動,但也能從其他計畫進行數位與品牌轉型,撐過疫情的影響。可見不論是大型展會或節慶活動,真正目的還是在帶動產業發展、廠商商機,也能滿足消費者參與的互動性與娛樂性。

從實際面來看,政府在展會及燈會扮演的角色,一是經費的主要贊助者,二是帶動相關產業發展的推手。就算燈會停辦,甚至後續大型展會及活動,可能也會重新評估防疫需求,但過去大量經費因為一層層外包執行,以及活動最終目的到底是為了讓社會大眾開心看燈會,還是能藉由政策資源投入帶來產業幫助,現在有了新的選擇機會。至少就算無法舉辦,線上燈節、線上展會都能達到消費市場的刺激,規畫得當還是能達到政策的美意。

   
拜登上台 貿「疫」戰新局 台商廣積糧
陳明璋/台北經營管理研究院院長(/聯合報
拜登就職,世界疫情也進入新的階段,台商應該如何因應此一新形勢?

首先,當前對台商是「三脫」的變局,即面對英國脫歐、歐盟脫美及台灣脫中的新局面。各方皆在修補裂痕,不想讓關係惡化,如拜登欲修弭平和歐盟誤解,台向中遞橄欖枝,但冰凍三尺,非一日可解,需要時間和雙方誠心,才有可能解凍。

其次,拜登在「先安內,後攘外」政策下,也要對中國「表態」。中美脫鏈要止血,不再讓「仇中」惡化,但對關稅、科技戰、智財權保障及人權和新聞安全等課題,不可能放鬆,雙方在「鬥而不破」的處境下,仍維繫著矛盾的「大國相處」關係。

再者,中國在地緣政治與疫情穩定及經濟復甦優勢下,展露其更有信心的政經布局。在與歐盟簽署「投資協定」,並通過RCEP盟主身分,表達加入CPTPP旺盛企圖心,以國際化第一旗手角色,利用其龐大內需市場,打通「一帶一路」歐亞通道,且利用「疫苗外交」,拉攏第三世界,反守為攻,突破美國「印太戰略」的包圍。

此外,橫亙眼前最大的挑戰仍是疫情的惡化與擴散,在歷經南非、英國、巴西及美國變種病毒的肆虐後,各國疫情升高,封城封國已不再是新聞,死傷極可能破一億人,有人預測今年經濟成長為四%,可能過於樂觀,庚子鼠年的陰影仍籠罩上空,最怕消費不振,供需斷鏈再回頭。

際此情勢,台商最需要廣積糧、穩陣腳。盡可能尋找上市上櫃的機會,並理好與銀行關係,多籌措資金,上中下游要和衷共濟,對客戶做好徵信調查,勿被倒閉連累;不宜放帳,加強現金流的管理。

第二、外銷台商要增兩岸及亞洲三大地區生產據點,避中美關稅戰的影響。不再靠邊站,押注任何一方,重建供應鏈,分散市場和風險,且盡可能拓展當地市場。

第三、台商宜多方深耕大陸市場。利用中國對歐盟開放的新能源汽車、雲計算、金融服務及健康醫療等領域,結合外商共享市場;加上修訂的外商投資目錄,增加半導體、5G、現代物流及商務資訊服務等商機,配合十四五規劃的強調內外雙循環、科技自主□發、增強供應鏈等作為;同時要善用中國當局對台商實施一連串的友善措施,以及加入RCEP享有對東協出口的優惠,這些商機面廣多元,台商自應評估對己有利的產業,與外、陸商策略聯盟,共拓內外市場。

第四、台商切勿單兵作戰,要以合作方式,升級轉型。由於原物料及能源價格正在回升走□,台商可利用集體採購降低成本,且可共同□發以拓展市場,求壯大聲勢。另由於美元走勢持續低迷,匯損驚人,台商除採避險措施之外,可與客戶磋商改用人民幣、日圓及其他幣別,且可共商美元超過某一定的比例,雙方分攤損失的約定。

最後,台商仍在本行及專業面,尋找變化中的永恆,有如鑽石恆久遠的廣告,傳統產業在專業領域和技術扎根方面,仍有食衣住行的基本需求,當不斷的深度扎根,建立客戶的信任和忠誠,奠定創新轉型的永續基礎。

   
月薪、年終、股利、傭金……這些薪資的英語你都知道嗎?
你知道薪資各式各樣不同的說法與之間的差異嗎?尾牙與年終獎金又要怎麼說呢?這些跟薪水有關的單字其實也是多益的熱門考題,在年關將近的時刻,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放膽體驗新玩意 退休生活原來這麼精彩
「退休後一週爽翻天,一個月後卻度日如年。」退休後無限的休閒時光並不能帶來快樂,那麼怎樣的生活才能讓自己快樂?不妨走出家門,體驗新的東西,只要好奇都去嘗試。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