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跨東方與西方的資訊撞擊,【英語島電子報】最適合想在英語裡找到知識、趣味和品味的商管人士。 【好讀人文歷史報】以生活化方式,讓你輕鬆認識歷史上的大小新鮮事,並從全新視野觀照歷史。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值媒  udn部落格  
2021/02/26 第4929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聯合報黑白集 聯合報黑白集/馬維拉不是問題,無知才是
聯合報社論 聯合報社論/兩岸路線若不移動,邱太三之任命即無意義
經濟日報社論 經濟日報社論/陸力推數位人民幣的背後原因
民意論壇 盛治仁/「零規則」管理背後的配套
喚東風雨露 先「春風化雨」
陸不急著對話 蔡可能淪獨腳戲
學習歷程檔案 勿淪「軍備競賽」
投資教育 就是投資未來
藍白合雙贏?重心別只為票源
藻礁無藍綠 保育向前行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以科技驅動的包容式創新

聯合報黑白集
聯合報黑白集/馬維拉不是問題,無知才是
聯合報黑白集/聯合報
前總統馬英九批評美國軍艦在南海的自由航行行動(FONOP),立刻被轟得像刺蝟,全身中箭。綠營黨工、民代、名嘴齊聲開罵:南海是公海,美軍當然可以自由來去,更等於協防台灣;馬英九竟敢反對,果然「看到中國就下跪」。

會這麼講,是只看到事情的一面。南海確實是公海,但海上島礁的周邊水域,仍是島礁控制國的「領海」。儘管外國船隻有權「無害通過」這些領海,但若是外國軍艦行使無害通過時是否應先通知當事國,在國際法上則有不同看法。

我國、越南與大陸均規定「要通知」,但美方反對,因此刻意進入領海以示挑戰。美軍所謂「自由航行行動」,並非一般在公海航行,而是闖入他國海域「踩線」,並大聲張揚自己的踩線行為。

美艦逕闖太平島領海,現實上,我方無須也無力阻止。但作為主權國家,面臨外國公開挑戰,我們仍有義務重申立場,而非瞎起鬨喊歡迎。否則,以此類推,如果日本、韓國、菲律賓、俄羅斯甚至中共軍艦都二話不說,就直接開到台灣海岸,我們也要喊歡迎嗎?

「馬維拉」多中幾箭,外人不必太在意。值得憂心的是,社會大眾對國際知識缺乏瞭解,而政客揮舞無知當成令箭;即使過了兩次庚子年,這種愚民且自愚的戲碼卻始終不曾減少。

   
聯合報社論
聯合報社論/兩岸路線若不移動,邱太三之任命即無意義
聯合報社論/聯合報
邱太三出任陸委會主委,外界解讀為蔡總統希望兩岸關係融冰。邱太三就職時,拋出期待兩岸「春暖花開」的願望;次日國台辦發言人馬曉光回應,春暖花開需要東風雨露,台灣的「先生們」應回到「九二共識」。陸委會則再提書面回應,呼籲對岸要為兩岸良性互動作出相對的承擔和努力。

外界注意到,陸委會的書面回應,比起陳明通時代的嗆辣,措詞要顯得溫和。這點,或許是邱太三性格使然,或許要為兩岸關係預留空間;其間虛實,仍有待繼續觀察。

值得注意的是,兩岸對「九二共識」的認知依然各說各話。邱太三認為,並非蔡政府不接受九二共識,而是因為陸方對九二共識加了「新註」,使台灣人民無法接受。馬曉光則稱,「這位先生」(指邱太三)刻意把「九二共識」和「一國兩制」混為一談,是蓄意嫁接。這段對話,並非無意義的交鋒,馬曉光似有意將前年習近平提出的「一國兩制台灣方案」與九二共識脫鉤,認為這只是陸方對統一方案的表述,屬於「一中各表」的範圍,蔡政府不應將兩者連結而拋棄九二共識。

由此可見,「九二共識」仍是蔡政府無法繞過的路,就算換了陸委會主委,仍必須面對。再不然,蔡政府就要設法提出更新的破解或和解之道,而不是以為換上邱太三就能重起爐灶。簡言之,雖然換「鴿派」上陣,蔡總統要如何重砌對話基礎才是兩岸問題關鍵;若不處理九二共識問題,這個人事案恐怕只是維穩台美外交的對策,而非改善兩岸關係的藥引。

自蔡英文初次參選總統,以「台灣共識」取代「九二共識」,歷經首次就任時的「維持現況,尊重歷史事實」,到連任選戰時的「聯美抗中」,這條路線已距離過去卅年兩岸互動基礎的「一個中國,各自表述」甚遠,兩岸關係惡化已越過折返點。蔡政府的台灣意識形態版圖,明確跨入傾獨反統的國家認同;相對的,中共的戰略地圖則藉機艦演訓東擴,塗銷海峽中線的和平象徵,武統成為公開選項,撕裂兩岸人民情感紐帶。兩岸關係惡化的現實,豈可能因一樁人事案便回春?

蔡總統此際希望降低兩岸關係敵意,更大的盤算,是國內乃至國際的政治情勢所需。面對當前接踵而來的接班問題、派系環伺爭食、地方大選在即等重大進程,她一則透過大黨鞭柯建銘清理綠委的涉獨修憲案,二則扶持以太陽花成員為主的新興政團,三則又默許行政院在護照、大陸書籍、華航機身、海巡署艦艇大搞台灣正名。這樣的兩手策略,一手向對岸遞出橄欖枝,另一手繼續夯實綠營執政的精神土壤,展現的和平善意對北京而言,恐怕缺乏說服力。

蔡總統深諳如何在美中關係變動中求取平衡。美中關係雖從敵對往競合盤整,但雙方仍有根本的衝突因素,華府不致過度向北京傾斜。蔡英文的除夕談話,對台美經濟合作寄予厚望,也重申兩岸對話意願,還提醒「關鍵鑰匙也在中國手上」,並稱疫後「期待兩岸人民恢復正常有序交流」。這是過去兩岸白手套不時使用的復談訊號,但在對話基礎頹圮後,故技重施能否奏效,不無疑問。

蔡總統也許認為,調整陸委會人事,無須挪移兩岸政策底線,便足以因應美中台新棋局。然而,這兩年港中台情勢急劇惡化,已失去了投機空間。如果蔡政府不出手調整仇中民粹,閣揆仍滿口「武漢肺炎」,那麼邱太三的人事案將無異「明修棧道,暗渡陳倉」,可能步上萊豬隻手決策的後塵,徒費周章,而無意義。

   
經濟日報社論
經濟日報社論/陸力推數位人民幣的背後原因
經濟日報社論/經濟日報
近日比特幣又跳上5萬美元的價位,引發市場瘋狂追逐,知名企業家包括臉書的祖克伯和特斯拉的馬斯克,都在提倡虛擬貨幣,宣稱這是金融秩序的未來,特斯拉甚至可以用比特幣來支付買電動車。

但是各國中央銀行紛紛提出警告,「濫用加密貨幣和虛擬資產」是一個日益嚴重的問題,除了毒販用以洗錢,更成為資助恐怖分子的管道,美國財政部長葉倫指出,比特幣是一種高度投機的資產,而且是一種非常沒有效率的交易方式,歐洲央行總裁拉加德甚至建議,全球金融監管單位應攜手管制虛擬加密貨幣。

這些壞消息22日披露後導致比特幣價位單日大跌10%,不過比起僅僅二月前比特幣就上漲超過60%,單日價格起伏,是嚇不走投資者的,只會鼓勵更多投機客進場。

但究竟虛擬貨幣是什麼?會對現行金融秩序造成何種破壞?各國央行都已經在積極研究,或者計畫提案,或者試點推廣自己的央行數位貨幣(Central Bank Digital Currency,CBDC),可是沒有一個國家像中國大陸一樣,把比特幣的發展,當成國家戰略般慎重。

中國大陸高層很早就高度關注。2019年10月底,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集體學習數位貨幣與區塊鏈技術,去年更出台試點辦法,現在已經有五個城市:深圳、蘇州、雄安、成都、北京,加上冬奧會,要建設法定數字貨幣試驗區。其中有多重目的,部分出於金融控制,擔心失去貨幣主權,資金化身數位貨幣外流,動機與全世界央行沒有不同;但是另一個隱藏的目的則是,希望能夠掌握虛擬貨幣的力量,為中國所用,好預防未來與美國衝突的時候,被制裁逐出貨幣清算機制。

美中經濟衝突,從貿易戰打到科技戰,最終貨幣金融戰,也呼之欲出;前美國駐印度大使布萊克威爾,近日在外交關係協會報告「美國、中國與台灣:預防戰爭之道」中表示,要打造可靠的「地緣經濟威懾」,美國和日本等盟國應明確表態,中國若對台動武,將被逐出以美元為基礎的金融及貿易體系。

SWIFT(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是全球的跨境清算體系,總部雖設在歐洲的布魯塞爾,但由於在全球跨境結算中,42%都使用美元,美元在國際結算體系的地位無可替代,而紐約清算所銀行同業支付系統(CHIPS),是全球最大的美元交易結算系統,承擔全球95%的銀行同業美元支付結算業務,和90%以上的外匯交易清算。任何國家只要用美元交易,最後清算時,都必須經過美國的金融系統。

只要美國想制裁哪個國家,把它踢出美元跨境支付體系,基本就是判了這個國家死刑,之前有朝鮮,後來有伊朗、委內瑞拉,美國財政部只消禁止某個國家進行美元清算,這個國家幾乎買不到任何進口貨,出口也收不到帳款,最後只能俯首稱臣。

中國大陸馬上要成為世界最大經濟體,可是人民幣想跟美元搶主導地位,卻差得遠了,舉凡石油、天然氣與其他原料、糧食等進口,都須靠美元計價購買、結算,沒有SWIFT或美元外匯,立即釀成致命危機。

當然大陸之前已經考慮到這個問題,希望以換匯的方式,讓與中國交易的國家持有人民幣,但是目前成效甚差,以2020年第1季度為例,人民幣在全球外匯儲備資產中占比僅2.02%,人微言輕。

大陸的夢想是,掌握一個全球通用的虛擬貨幣,這將能避免依賴SWIFT所帶來的危機,但現在的矛盾是,如果由中國央行來發行數位貨幣,絕對不會像比特幣一樣,完全是無需許可的無國界區塊鏈運行體系,這樣別人為何要持有?但不是央行來發行,數位貨幣控制權最後落入別人之手,又與現在的美元何異?

人民幣國際化的口號,已經喊了好幾年,既然其中有具體的困難,大陸做不到,數位化的人民幣,怕同樣也很難成為國際數位貨幣的一部分吧。

   
民意論壇
盛治仁/「零規則」管理背後的配套
盛治仁/聯合報
相信很多讀者都看過NETFLIX(網飛)的影片,且有不錯的評價。事實上,網飛從一九九七年成立以來,已經經歷了幾次大轉型。剛剛成立時,是以郵寄DVD的形式運作,接著轉型為影音串流平台,又開始自製節目,並且在全球不同國家在地製作。目前已有兩億訂戶,營收達十二億美金。

過去就聽說網飛有很獨特的企業文化,年前閱讀其創辦人里德海斯汀(Reed Hastings)及商學教授艾琳梅爾(Erin Meyer)合著「零規則」(No Rules Rules),讀了一半就停下來,因為覺得他們強調充分授權及組成團隊方式都太過奇特,很難適用於其他組織。

舉例來說,網飛沒有規定員工休假天數,也不做紀錄。出差時候坐甚麼艙等飛機和哪個等級旅館,也讓員工依照行程自行決定,希望員工花公司錢時,當成花自己錢態度思考。團隊成員間要絕對誠實溝通政策及意見回饋,及讓我最驚訝的,是強調不斷地汰弱留強。

「公司不是大家庭,而是一支職業球隊。」每一個位置都要找明星球員,能找到更強的明星,就替換原來的球員提升戰力。所以他們有著名的「留任測試」來評估每個人。假設某人要辭職,主管是會想全力挽留,還是接受辭呈,還鬆了口氣。如果是後者,現在就應該積極覓才,直接資遣。

另一方面,員工如果接到挖角電話,則鼓勵他去面試,盡量談高薪,然後公司會給更高薪水留才。在分層負責上,就算是幾百萬美金的案子,決策也不用上級核准。這些作法幾乎都沒有其他公司會採行,所以我也就沒有繼續讀下去。

年假期間,好奇心驅使我把書看完,畢竟網飛成功,不會是偶然。這些聽起來不太可行的作法,一定有其道理。這個決定是對的。原來這些作法背後有許多配套條件。

最重要的是自由與責任。網飛給了員工很大的自由,但必須相對負起責任。自己可以決定差旅費用,但面對公司稽核抽檢時,必須能夠說出合理的判斷標準。書中舉例不巧就是一位台灣員工把休假花費報公帳,後果當然就被開除。

而授權部屬做決策,也是在決策者必須積極詢問各方意見、爭取支持、完整調查和事後檢討的配套下進行的。網飛能夠以「零規則」運作,還要具備高人才密度和誠實文化,並培養一致的組織認同下,才能逐步放寬控制。換句話說,表面上實施的零規則看似無為而治,實際上要建構良好的企業文化和配套,其實是更艱困龐大的工程。

一家公司,最大的威脅到底是犯錯,還是無法創新?在理想的世界裡,當然希望兩者兼顧。但是在現實世界,制度的設計和領導的作為,就會將企業文化引導到某一方向。主管所有事情都要管到細節時,就不可能有一群願意負責和創新的團隊。

一家公司在管控和授權的文化之間作選擇,也並不是涇渭分明的。例如在消防、安全和衛生等面向,就沒有太多創意的空間,大家必須嚴格地依照程序走。在顧客服務和產品行銷上,則需要源源不絕的創意和實驗精神。網飛可以做的事,其他組織不一定能,但是至少可以參考他們的配套和精神,激發團隊最大的創意和動能。

(作者為雲品國際董事長)

   
喚東風雨露 先「春風化雨」
吳成豐/靜宜大學終身特聘教授(台/聯合報
日前陸委會主委邱太三受訪時表示,期待兩岸關係能春暖花開;大陸國台辦發言人馬曉光回應稱,兩岸曾經有過春暖花開,春暖需要東風,花開需要雨露,東風雨露就是「九二共識」。

進一步解讀東風雨露,涉及相關層面或議題甚廣,但若先由教育文化切入,許多兩岸又暖和且開心的話題,值得回味。

大陸來台就讀的交換生(短期一至二學期)或學籍生(就讀一至四年取得學士學位),普遍水平很高。各大學對陸生的照顧周到,開放陸生選修任何課程,比如原新聞或社會本科者,在台被允許修習管理學科等;甚至有旁聽研究所或EMBA課程,大學大多不會拒絕,陸生在課堂的學習快樂,成績表現也佳。

陸生請求台灣老師撰寫推薦信函,申請台灣或歐美海外各研究所,數不勝數。根據許多大學概估,申請台灣研究所陸生成功率八成以上。陸生與台灣老師的關係,非但不是「已讀不回」,而是溫暖愉悅。

請看去年五月一位陸生女孩寫給台灣教授的微信全文:「謝謝老師給我寫的推薦信,申請研究生方面,英國我也拿了很多的offer,不過最後決定是去香港理工大學,希望接下來的一年,疫情可以隱定,兩岸可以通關,我可以再去台灣拜訪您。」

這位女陸生也申請到台灣的研究所,她首選是來台就讀,雖沒明說但深知因兩岸關係她來不了,很技巧寄望疫情緩和後,兩岸能回復往昔她所熟知快樂的學習環境。

不只兩岸師生有良性互動,教授間共同申請大陸自然或社會國家基金,台灣許多管理學門教授擁有國際期□論文的優勢,配合大陸研究人力充沛,合作成功申請者不在少數。

善意與友誼需要雙向。請大陸開放各類陸生來台就讀,同時開放陸客來台,這是擴大相互了解的基礎。台灣則鬆綁大陸出版品在台規定,及教育或文化界人士前往大陸限制。同時,任何歧視性或不尊重字眼,不應再現於雙方對話中。

歷史會評價兩岸領導者的倫理作為,哈佛大學教授約瑟夫奈伊,去年中出書《強權者的道德》忙著「幫總統打分數」,當時川普尚未卸任也有初步打分數。當權者的道德期中成績單中,川普有三項評為「劣」,其中之一就是「教育功能」。

這項評比是聚焦領導人的道德抉擇,不可有狹隘眼光,切勿忽視教育等事務,因為,「春風化雨」或可喚來另項共識的「東風雨露」。

   
陸不急著對話 蔡可能淪獨腳戲
趙豐年/大學教師(台北市)/聯合報
當美國新政府不斷放出希望台灣與大陸對話訊息,台灣適時調整國安高層以對,媒體甚至認為鴿派邱太三會是打開兩岸僵局的重要一著。但如同蔡英文總統農曆年前談話強調,兩岸關係不是台灣單方面的事情,關鍵的鑰匙也在中國手上。一向笑臉迎人的邱太三上陣,大陸就願意敞開對談大門嗎?

由事件重要性和時間急迫性分析矩陣思考兩岸情勢,台灣對外關係的重要性,以美居首,而對岸亦不可忽視。台灣去年與對岸經濟上的一千四百多億美元順差和割不斷理還亂的文化、政治、血緣錯綜複雜,台灣若要應付或對抗中國,必需與美國維持良好關係,獲得美方大力支持。

惟兩岸是否展開對話?並非中台決定,而係美中台三方角力結果。倘若美方未施加壓力,台灣絕對不會有近來蔡總統主動喊話和國安人事異動。既然對話議題,美台已聯合陣線,那麼第三方中國會有積極性和迫切性嗎?以中國角度審視,答案並不樂觀。

台灣對於中國,係屬領土不可分割的重大議題,統一問題可以緩議、台獨卻絕不可容忍。

因此美方要兩岸展開對話,一則中方需要埋單嗎?川普四年打壓,中國未曾大幅軟化,現在習近平會對拜登低姿態,順應美方進行兩岸對談?

二則在對話時間的迫切上,蔡總統主政五年兩岸關係停擺,中方為何要在此時接住美台遞出的橄欖枝,走上正式對話談判桌?

中國國家領導人高度,或會思考台灣對中國政權治理穩定的貢獻。韓國電影「北風」描述韓國執政黨大選時,需要北韓配合武力恫嚇爭取選票。惟中國政權更迭不靠選舉,但維持台海僵局,若在反習勢力動搖政權穩定時,處理台灣問題反成習的最佳助選員。如同布希為連任,以反恐之名發動伊拉克戰爭,中國領導人也可保留台灣問題,當成政權的續命仙丹。

基本上,台灣如沒有法理台獨的付諸行動,習近平大可等待三年後台灣下一任領導人,再徐圖後進;除非中美有檯面下交換利益,否則大陸沒有理由、更無需要此時對話。當中國面對其內部經濟、維穩和美方圍堵、貿易戰等重重問題,兩岸對話絕不會是習近平書桌上最重要和最迫切待辦事項。蔡英文開春喊話與人事調整,最終或只淪為應付美方的獨腳戲罷了!

   
學習歷程檔案 勿淪「軍備競賽」
李瑩英/中華民國數學會理事長、台/聯合報
無論你是剛確認學測成績的高三學生,或是即將面對新式考招的高一、高二學生,學期開始的當下,你感到焦慮不安嗎?

在一○八課綱與連動的考招變革下,新課綱透過鬆綁必修學分,增加選修與實作等彈性,希望能讓高中生找到學習興趣與志向。這些用心值得同學細心體會,進而調整自己的學習方式。然而,多年以來在大學從事數學教研工作的我們憂心,鬆綁後的課綱規範與其連動的考招搭配,也可能帶來高中數學學習內容的不完整,影響各位進大學以後的學習與發展。

一般而言,理工科系教授對於學習歷程檔案的審查,不同科系間容或有差異,但對於數理科目審查重點,不外乎是科目內容的掌握與學習動機的強弱,因此在學習歷程檔案準備上,應該著重在如實呈顯自己對學習內容的掌握,與知性成長的心路歷程,不要落入華而不實的「軍備競賽」。

同學最該注意,自己平常學習狀況,因□考試成績跟學習成效息息相關。呼籲每位高中生,在數學學習上要回到課本,透過充分掌握基本數學觀念,與公式推導背後的邏輯與整體脈絡,就能學好數學,而非只透過參考書、講義、測驗卷進行刷題式學習,卻不求甚解。

舉例說,大多數人都知道指數定義,也能進行指數函數的計算,卻從沒想過,當指數函數f(x)=2x的x等於π時,怎麼能計算f(π)值呢?因□無法安排π個2連乘在一起啊!

本會成立教育議題工作小組,並針對教大一微積分老師進行「大學與高中數學教學落差」調查與分析,此外,我們正收集數學學習材料,放置於數學會教育資源網頁,供想深入學習高中,甚至大學生更多選擇。比如平台就提供多年前高中實驗本的下載,這是我們很推薦的數學教材,完整又適合自學。

要強調的是,學測、指考數學科目不管偏難或偏易,只要平時能掌握正確學習方式,能釐清所有推理步驟,能用自己的話重新講清楚所學內容細節,絕大多數學生都能在大考時,事半功倍取得合理的好成績。學好數學不是依靠聰明才智或反應靈敏,正確的學習方式與深度思考的習慣更加關鍵。

數學不只是解題技巧,其實那只是部分,透過深度學習,掌握核心觀念,同學才能體會到,數學其實教我們如何分析問題,進而解決問題,而不只是計算與解題。數學會提高心智成熟度,強化邏輯與辯證能力,有助多元發展與在其它領域的學習,是一種帶得走的能力。最後,希望大家都能學好數學,享受思考的樂趣,進而領悟數學概念與思維之美妙。

   
投資教育 就是投資未來
李枝桃/資深教育工作者(南投市)/聯合報
教育部調查每年中離生(中途離校的高中職學生)人數超過二萬人,其原因可能是興趣志向不合、家庭經濟因素,其中更有失學失業雙失的青少年。

問朋友有沒有看到這則報導,她說有掃過標題,但沒細看;畢竟她沒在教育界服務,所以這些並不在她關心範疇。我不曉得政府是否正視此現象?但我知道這絕對是社會的嚴重隱憂。

記得年前和一個孩子聯繫,他說相依為命的祖母去世後,他原想棄學,但在老師鼓勵下轉夜校,白天打工維生和學習,如今順利畢業,他決定轉入軍校。

另有個孩子告訴我,平日他利用打工維生,寒暑假他更要打二份工,讓他幾度想放棄學業,但國中老師打電話關心並鼓勵他,他說今年六月他畢業可找正職工作。

這兩個孩子幸運的都遇到好老師,因為有老師不斷打氣,他們才撐得下去。設若高中職孩子遇問題不願找外援,直接曠課不到校,老師也沒多加關注,變成中離生後的他又找不到工作,不難想像成社會邊緣人的機率有多大。

以前我在學校服務時,經營學校創造一個有愛的環境,引導孩子認識自己,讓孩子找到自我亮點,對未來有所規畫與期許;讓他們能在未來面對挑戰時不致惶恐失措。

仰望教育基金會運作後,有人問我為何不做簡單的捐獎助學金,或辦個青少年營隊就好?為何不做能讓基金會有光芒的計畫,反做一般般的技職教育?在教育界卅二年,我怎會不知哪件事簡單又有亮點?但我知道教育不需瞬間絢爛的煙火,需要的是踏實的耕耘、播種、澆水、施肥,需要的是長久的陪伴守護。因此我們選擇讓這些孩子在技藝教育中找到自信,期勉他們能因一技之長而翻轉人生。

執行一年後,發現高職生對未來仍帶著疑惑及恐慌,而我與業界朋友聊天也發現業界面對缺工問題,靈機一動何不找業師來協助學生解惑?企業主推出優秀業師伴學,也等於為企業培育未來員工,這樣的互利獲得企業主認同,去年九月便開始試辦,企業主推薦的業師都具有熱誠與同理心,且因和學生所學相關,所以很快的學生便擺脫羞澀,開始和業師討論業界需要的人才傾向、甚或小論文研究方向等,而業師也將職場倫理及職場應對等等都盡情分享,一個小小計畫竟達到三利,讓我驚喜不已。

我們知道,教育努力或投資是永續課題,今天所做的或許微不足道,或許樸實無華,但透過大家共同努力,讓教育的一方園子有一番不同的風景,能讓孩子找到希望與目標,不致成為中輟生或中離生。去年底一位業師很有感觸的說:原來我們與教育並不遠。

是呀!只要有心關注,教育就絕非是一個標題而已!

   
藍白合雙贏?重心別只為票源
蘇以謙/高中生(宜縣礁溪)/聯合報
國民黨邀請台北市長柯文哲參加論壇,雖然兩人以「市長、立委」互稱,仍隱藏不住藍白合作的起手式。

過去國民黨也曾和新黨、親民黨合作,創造一時勝利,但現在這兩黨都已沒有立委席次,國民黨也必須審慎評估與民眾黨合作是否真能加分。

合作共創雙贏固然是好聽的口號,但從過去經驗來看,畢竟政黨帶有不同的核心理念,要能夠維持相當困難。藍白合是否能夠為兩黨創造出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果呢?筆者認為關鍵因素有三。

首先,國民黨必須注意柯P政治誠信問題。過去民進黨為免國民黨繼續在台北執政,與「政治素人」柯合作,但柯當選後雙方接近撕破臉局面,國民黨要如何確保這劇本不會再次重演。

第二,路線要如何定位,兩黨若要合作,民眾黨在議題立場設定上,要和國民黨立場有一定程度重疊,同時又不能過度,否則民眾黨將難逃新黨及親民黨命運。

最後,兩黨必須向選民說明,且要能夠說服選民合作不僅僅是選票考量,而是為了更高層次的理念,否則將引起選民的反感。

我相信,多數人民都希望中華民國可以有更強大在野黨監督執政黨,為選民把關,但提醒兩黨決策階層幹部,合作也許可增票源,但後續問題也絕不能忘記,若當中有環節出差錯,就可能導致在野力量再次縮小,這不僅是兩黨的損失,更是全國人民的損失。

   
藻礁無藍綠 保育向前行
林登秋/台師大生命科學系教授(台/聯合報
三年前筆者藉民意論壇提及,大潭藻礁設三接事件,可說是環保政治學的典範案例,它明白告訴我們絕大多數政治人物是為政治而環保。而今,在藻礁公投連署進入倒數時刻,環保團體過去抗爭對象國民黨進場支持,恐怕仍是為政治而環保成分居多。

有時代力量高雄市議員為此指,藻礁不是藍色綠色,希望不要以政治力模糊焦點。那環保團體又該如何看待,前後執政黨為政治而環保呢?數十年來,環保團體和民進黨以伙伴關係互援,甚至人才流通。然而藻礁保育事件,同樣兩個政黨在朝在野立場丕變,不正是環保政治絕佳案例。

在政黨輪替(未必是國民兩黨)成為常態的台灣,環保團體或許該由守著一個會背叛的伙伴,進入隨時準備和各方力量結合,昨日的抗爭對象,可能是今日結盟對象的新階段。

如此做為,正是向執政的政黨宣示,破壞環境生態保護,環團就可能和在野勢力結合,撼動執政根基,以確保台灣環境生態的永續。無關藍綠就是要留(還)給子子孫孫一個大海環繞、藍天綠地、生機盎然的美麗島嶼。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以科技驅動的包容式創新
侯勝宗/聯合報
近年由於科技的創新與快速發展普及,不僅使人人皆可體驗到科技帶來生活便捷,帶動社會不同階層的創新能量,更引動了社會底層的創新發展,因而出現「包容式創新」的概念。

所謂包容式創新,意指創新發源於主體經濟發展中被忽略或被邊緣化的族群,這些族群通常日均生活費低於兩美元,包含弱勢的婦女、失業青年、長者、身障者及少數族群,因而包容式創新指涉的,便是著力於可設計出讓這些弱勢族群參與生產或改善生活的創新設計,使其能分享或貢獻社會經濟成長成果之創新體系。

包容式創新是以解決社會金字塔底層需求為導向的創新,特別滿足生計需求是包容式創新發展的出發點。以尼泊爾為例,當地地下水有嚴重砷汙染問題,造成約一四○萬人口面臨水汙染危機,有企業投入資源研發出一套兼具價格低廉與精準檢測品質的水汙染感測器,販售給當地供水業者與民眾,有效解決健康危機。近年來隨著新興科技(包括物聯網、移動科技、數位金融等)經常作為包容式創新的突破口,就有企業導入資通訊技術為肯亞貧民社區提供創新機會,透過APP理解窮人需求的問題,促進當地更多草根民眾的互動與合作,解決社區民生問題。

台灣也有類似案例。隨著人口老化日益嚴重,政府推動長照2.0政策,其中長照交通接送是重要的基礎服務。二○一九年新北市衛生局察覺到交通接送對長者就醫復健的關鍵角色,卻苦無有效工具來管理司機與車隊,導致符合長照補助資格長者的叫不到車困境。

新北市衛生局為貼近民眾需求,與大學和民間業者合作推動「新北長照交通大平台」,導入學術研發能量,委由民間建置長照交通預約媒合平台(俗稱長照Uber),統一調度旗下超過四十家交通特約業者,以雲端管理與智能化調度約五百台各式無障礙車輛,載送全市的長照失能與失智個案,大幅改善長者就醫叫不到車的困境。

如今新北長照交通大平台單月已突破二萬七千趟接送,叫車成功率高達九十九點三%以上,民眾不再叫不到車。藉由長照智能交通平台,新北市也達成三大目標:一、以使用者為中心的貼心接送與跨車隊預約機制;二、民眾共乘比率與滿意度提升;三、大數據分析與線上即時服務查核。新北市也因為此長照服務創新,榮獲二○二○年衛福部的「高齡友善城市獎-無礙獎」。展望未來,若能導入其他移動需求,此一由地方政府推動的長照交通大平台將充滿想像。

新北長照交通大平台是典型以科技驅動的包容式創新,將派遣科技應用於長者、身障者與偏鄉的醫療接送,此種以弱勢為出發的科技應用,更能創造多元的社會價值。盼望不久的將來,台灣能出現更多的包容式創新。

(作者為逢甲大學公共事務與社會創新所特聘教授)

   
漫步福斯冰河 藏在南阿爾卑斯山的奇景
高山的陰影逐漸退下,福斯冰河還原了雪白燦亮、晶瑩剔透的面貌,冰河在緩慢移動推擠時時形成的針峰狀冰瀑,在陽光照耀下歷歷在目,經過數千年的消融和凍結形成的冰河美景,磅礡壯麗教人嘆為觀止!

專家教你保/定期壽險附加醫療 經濟實惠
陳媽媽想幫自己規劃終身醫療險,詳談後發現陳媽媽是個單親媽媽,有個國中的孩子,身為家中主要經濟來源者,考量以上因素,用她原本用於終身醫療險的有限保費預算,改規劃定期壽險加醫療附約,孩子以眷屬方式附加醫療附約,讓母子兩人都擁有保障,擴大防護網。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