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灣新冠疫情轉趨嚴重,社會對疫苗短缺強烈指責政府之時,美國先有聯邦參議員搭乘軍機到訪,宣布捐贈七十五萬劑莫德納疫苗,之後再加碼成兩百五十萬劑並迅速運抵台灣。美國紓解燃眉之舉,固象徵台美關係緊密,卻不代表美方在台美貿易談判將稍有退讓,也不會放過民進黨政府進口萊克多巴胺美豬的承諾。美國對外政策,無論盟邦或對手,向來「一碼歸一碼」。首任女國務卿歐布萊特無數次以「多面向關係」形容美國融合軍事、經貿、人權等手段與議題,軟硬兼施、寬嚴不一的靈活(有時明顯雙標的)對外攻略以維護自身利益。
「一碼歸一碼」的政策邏輯,認為即使傳統英美、美日同盟鐵哥兒們,也不可能利益完全重疊,毫無分歧,何況是競爭對手。美國國務卿布林肯今年三月闡述美國對中政策時表示:「我們與中國的關係是在『應該』競爭的時候競爭,『可以』合作的時候合作,而在『必須』敵對的時候敵對。」
中國大陸副外長謝鋒日前在天津,與到訪的美國務院副卿薛曼會談時,抨擊「美方的『競爭、合作、對抗』三分法就是遏制打壓中國的『障眼法』。對抗遏制是本質,合作是權宜之計,競爭是話語陷阱」。
在對美關係上,其實習近平、楊潔篪、王毅三人都常講「聚焦合作,管控分歧」,等於也不否認外交上本有「多面向關係」,而須「務實面對,分別處理」的通則。但是為何現在北京要把「三分法」比喻成「障眼法」?
答案可能就在中美雙方在「本質」上的「戰略互疑」。如果美國對中政策,本質上被認定是對抗遏制,其他的事就都不好辦了。美國講「歡迎和平崛起的中國」,中國不相信。中國說「永遠不稱霸」,美國不相信。
「中國是唯一一個擁有經濟、外交、軍事和技術實力來嚴重挑戰穩定開放的國際體系的國家」。布林肯的說法在某種程度上,驗證了習近平所稱,「中國已經可以平視這個世界」的能力。然而台灣的能力,卻無從比擬。
美方所稱的「從實力地位出發」的交往,無論是否居高臨下,遭遇北京越來越強力的抗拒,但是用在對台關係上,就順利得多了。為了生存與發展,台灣親美已數十載,然若在外交、國防、對陸政策只求「唯美是從」,尤其是在目前兩岸制度化交流中斷五年,台灣駐港澳辦事處人員被迫撤離,大陸軍機艦威脅增加之時,台灣更沒有李登輝和馬英九政府時期,對美「有限卻可操作」的槓桿。
日、美兩國先後捐贈疫苗,民進黨政府頓時減壓,網民貼圖按讚,灌爆網路。別忘了,號稱最挺台灣的兩個國家,仍會在「可以」協助的時候協助,「應該」施壓的時候施壓,「必須」拒絕的時候拒絕。
疫苗會送,萊豬要吃,貿易不讓,軍售不降,美國對台其實和對中國大陸一樣,總還是堅持「一碼歸一碼」。就看我們有沒有深刻體會「凱撒的歸凱撒,上帝的歸上帝」。
(作者為淡江大學戰略研究所副教授,戰略暨兵棋研究協會理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