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初央行到立法院報告數位貨幣整備進度,強調發行數位貨幣要遵循國際共識原則,還要獲得「廣泛利害關係人的支持」。央行報告等同暗示明年完成兩階段研究計畫後,還要再評估發行數位貨幣的可能性。央行對發行數位貨幣態度保守,似乎不想承擔領航者角色,只想扮演面對變局的回應人。
在網路時代,央行發行數位貨幣是遲早的事。國際清算銀行(BIS)今年初便調查65家央行的數位貨幣策略,其中有56家積極研究可行性,39家進行技術驗證,更有九家已開始部署實驗。顯然不少國家央行已感受到數位貨幣的發行壓力,畢竟央行若不採取行動,民間遲早也會取而代之;臉書規劃穩定幣Diem伺機行動即是一例。
事實上新興國家央行因特殊環境需要已推出數位貨幣。去年10月巴哈馬為落實普惠金融推出沙元(Sand Dollar);柬埔寨透過日本技術協助推出Bakong來整合破碎的支付系統。至於數位貨幣的落地實驗更有瑞典e-krona、中國大陸數字人民幣(DC/EP)及明年泰國預計推出的數位貨幣。
數位貨幣規劃發行聲浪四起,今年4月資誠順勢公布零售與批發類的全球數位貨幣指數,其中零售型前二名的國家已開始使用數位貨幣,泰國排名批發型第一名更是讓人驚嘆。最近香港金管局宣告測試跨境支付的「多種央行數碼(位)貨幣跨境網絡」(mBridge),泰國、阿聯、中國大陸及香港都參與其中。mBridge計畫若能成功,將成為國際數位貨幣清算典範。
對照其他國家積極推動數位貨幣,我國央行態度就顯得較為消極。數位貨幣是金融科技一環,發行目的是要能解決金融交易流程中的痛點。在消費端,數位貨幣可紓解金融資源分配及支付系統落後問題。台灣金融產業高密度的服務,導致央行緩推數位貨幣也算是合理。不過,央行還是應積極研發「可程式化」的數位貨幣;發行具智能合約特質的數位貨幣將有助於企業風險管理,對於中小企業尤其有幫助。
至於批發端,特別是跨境交易,數位貨幣的重要性更不言可喻。數位貨幣不僅提升支付效率,更可能顛覆當前國際清算體制。批發端的數位貨幣不僅解決匯兌無效率,更有國際政治折衝意涵。國際匯兌涉及匯款、中轉與收款等不同層次的銀行服務,整個流程不僅耗時且費用不菲。未來透過由國家數位貨幣建構的清算,就有可能淘汰早已過時的匯兌系統。
雖然以美元為主的匯兌制度是目前國際金融交易的基礎,卻也是未來國際政治爭鋒的核心。據估計目前全球約90%的國際資金移轉是以美元計價,美國可透過指導CHIPS並影響SWIFT來規範國際政經秩序,故不樂見他國以數位貨幣建立起多邊清算去弱化其影響力。然而新興國家爭取匯兌自主權已是新趨勢,我國央行自不宜採取後發策略而在金融競技場邊觀望。
利用科技創新顛覆金融運作是世界潮流,G20因此提升國際匯兌效率列為優先倡議。金融穩定委員會(FSB)最近公布改進國際匯兌路徑,就要求2027年底須達到75%的匯兌應在1小時內完成,零售匯兌成本更要壓在1%以內。目前看來,以區塊鏈建構的數位貨幣有可能達標,其對應的跨國清算機制也指日可待。我們希望央行也能以G20倡議為目標,投入數位貨幣跨境結算研究,徹底解決跨境匯兌痛點。
數位貨幣是未來金融服務的基礎,央行應積極扛起推動重責。央行設定數位貨幣對既有貨幣政策「無害」,便應探究其在政策傳遞過程的角色;要求數位貨幣與其他支付工具「共存」,就更須明白市場運作規律。至於要求數位貨幣的「創新與效率」,本來就是央行研發初衷。總之任何對數位貨幣疑慮,央行有必要釐清,但發展數位貨幣的進程則不宜拖延而影響到台灣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