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計總處發布去年每人實質經常性薪資,即一般慣稱的月薪,平均為41,422元,低於2020年的41,437元,負成長0.04%;可見物價上漲造成很大的衝擊,去年薪資成長都被通貨膨脹吃掉,大多數勞工的實質購買力下降。但主計總處官員表示,若把「非經常性薪資」也就是年終、績效獎金及加班費等加入,合計的總薪資,在扣除物價上漲率後,平均實質總薪資為53,445元,仍是年增0.96%,代表實質薪資購買力還是維持正成長。
其實官員報喜不報憂的說法,充滿了誤導,有意掩蓋去年總薪資在產業間的嚴重失衡,極端數對平均數拉高的偏誤,以及物價上漲對經濟弱勢的傷害,有必要予以釐清。
就總薪資在各產業間的分布情況來看,去年以海運業的14.8萬元最高,年增47.4%,反映海運公司去年業績大增行情。僅以年終獎金為例,公營的陽明平均有13個月,萬海平均有18個月,長榮平均為40個月,都創歷史最高,甚有年資20餘年的經理拿到82個月,以致年終獎金破千萬元,這些當然明顯拉高總體的平均薪資,何況還有豐厚的績效獎金尚未計入。但今年如果疫情緩歇,塞港問題抒解,海運業的獲利降低,年終、績效獎金就會下降,今年平均總薪資可能大幅降低。
總薪資次高的是金融服務業的12.2萬元,年增9.7%,證券期貨及金融輔導業11.5萬元,年增21.7%,排名第三,因近年獲利甚豐,連公營業者都大幅調薪而拉高經常性薪資的平均水準,還發放至少六個月的年終獎金,高科技產業的總薪資也是大幅成長,都拉升全體勞工的總薪資水準。
相對地,受疫情影響較大的觀光餐飲事業等,例如汽車客運業2.9萬元、美容美髮美體業不到3萬元,僅為全體平均數的一半左右,每月總薪資特別偏低,顯然有些「慘業」的總薪資都被總體的平均數掩蓋了。
其次,主計總處採用的是平均數,有基本統計概念的人都知道,平均數最容易受極端值的影響,很容易造成誤導。除了上述海運業、金融業異常高額的年終獎金會拉高平均總薪資外,高薪資者的經常性薪資或獎金,即使在同一行業或企業內部,往往是最低薪者的幾倍甚至數十倍,因此最後得到的平均數只能代表少數人的薪資,以去年平均總薪資53,445元而言,只能代表不到三成的勞工的薪資水準。難怪許多勞工懷疑主計總處公布的平均數的可信度,在網路上大多數的勞工都酸說,自己的低薪已經拉低了平均數。因此,主計總處應當設法用普查法調查薪資水準,找出中位數,才能呈現真正代表一半勞工的薪資水準,而能讓一般民眾信服。
物價上漲部分,主計總處曾指出,民眾對於購買頻率高的商品如便當、蔬果、油價等物價波動,感受會較深刻;另一方面,以所得區分支出結構,由於低所得家庭以食物類占比較高(近三成),低於中、高所得家庭約10%,且低所得家庭採買食材烹煮的比例應高於外食;去年的物價上漲,以食物類當中的食材如蔬菜、水果漲幅較大,因此低所得家庭CPI(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高過於CPI總指數年增率,中、高所得家庭CPI年增率則低於總指數年增率,愈低薪的勞工和經濟弱勢者受到衝擊最大,低所得家庭對於物價上漲的痛苦感極其強烈,不是官員所能理解。
百物上漲之外,房租、房價都更是飆漲,讓更多人租不起、買不起房屋,對低薪者、低所得家庭雪上加霜,最後必然擴大貧富差距。因此,請政府官員不要再硬拗說物價上漲率高不等於通貨膨脹,更應該拿出具體行動,平抑物價和房租、房價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