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6月台美召開貿易暨投資架構協定 (TIFA)會議,已經將近一年,期間雖然台美經貿高層溝通管道順暢,但實質進展有限。以最近一次經貿高層對話,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代表戴琪與鄧振中政委視訊會議為例,雙方只是簡單檢視TIFA會議後執行概況;對於我方期待很高的台美雙邊經貿協定,以及將台灣納入印太經濟架構(IPEF),美方並沒有明確回應。
雖然TIFA召開對於台美關係有加分效果,TIFA會議涵蓋供應鏈、醫療器材、數位貿易、貿易便捷化、金融、農業、環境,以及國際合作等多項議題,但迄今仍然是以台灣滿足美方需求為主,甚少著墨於雙邊合作。例如去年應美國商務部要求,台灣半導體業者必須填寫問卷,向美方提供市場競爭的產業資訊,而引發可能會涉及商業機密的爭議。
拜登政府上任後,美國不但對雙邊經貿協定毫無興趣,對推動雙邊合作,深化既有貿易協定,也不在優先選項中。美國是以多邊合作的印太戰略為主軸,印太經濟架構則是美國圍堵中國大陸,阻絕紅色供應鏈的平台。印太經濟架構雖然不觸及市場開放,但卻被視為未來美國亞太布局的重要機制。美國目前已與許多盟邦展開初期討論,反觀雖然美國國內普遍支持將台灣納入印太經濟架構,但雙方迄今並沒有進行具體的對話討論。
除了印太經濟架構外,台灣自去年9月申請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美國雖非CPTPP成員,但台灣一直期待美國可以發揮影響力,幫忙推一把。我國也排除了萊豬進口禁令,但美國對於支持台灣加入CPTPP,並沒有正面回應。今年下半年CPTPP將召開執委會,可能會決定成立台灣加入工作小組,攸關能否順利入會;屆時美國如何展現關鍵作用,仍有不確定性。
在俄烏戰爭爆發後,美俄對抗迅速升溫,中俄關係強化更引起美國關切。面對中俄整合,美國也進行調整。美國軟硬兼施,要求中國不可以明顯支持俄羅斯,禁止援助俄羅斯,在美中俄三角權力關係重新洗牌下,美中關係因而產生微妙變化。
雖然美中對抗基本態勢並未改變,但美國也不希望雙方衝突加劇,所以有可能因而調整對台灣的支持力度。美國目前也在改變對中國經貿制裁措施,由川普時期的全面性,走向具有選擇性,例如拜登政府上任後,並未擴大對中國課徵懲罰性關稅的範圍,反而在3月中豁免了342項中國進口產品的懲罰性關稅。另外,美國對於中國未能履行美中第一階段貿易協定,也沒有進一步反制措施。
台灣除了爭取美國支持外,也必須解決台美貿易失衡擴大的現象。在美中貿易戰轉單效應,以及美國國內需求增加帶動下,美國對台灣貿易逆差,已經由2018年約152億美元,大幅增加到2021年的402億美元,台灣已成為美國第九大貿易逆差來源國家,已經引起美方關切甚至不滿,要求改善的呼聲不小。
特別是自美中貿易戰以來,美國對中國貿易逆差雖然縮減,但美國整體貿易逆差卻不斷成長,去年已經突破1兆美元,降低貿易赤字已經成為美國對外貿易政策重點。例如最近美國參議員即要求台灣增加對美國客機採購以降低逆差,在航空業仍受新冠肺炎侵襲而低迷,此時大幅增加採購固然有可議之處,但台灣必然要因應未來美國要求改善貿易失衡的壓力。
整體而言,政府絕對不可自滿於目前台美的經貿互動。台灣未來除了被動因應美方需求外,必須更加主動,全力將美國的口惠支持化為更多具體方案,落實對台灣更多的實質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