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reer職涯電子報】提供職場趨勢脈動、成功人士專訪介紹…等精彩內容。給您最完整、最活用的職場資訊! 【台灣光華電子報】讓你深入了解台灣社會,兼具國際觀與本土思維深度報導,為你呈現另一種閱讀台灣的方式。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值媒  udn部落格  
2022/10/04 第5315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聯合報黑白集 聯合報黑白集/知恥近乎勇,無恥呢?
聯合報社論 聯合報社論/選舉奧步四出,賴清德也要軋一腳?
經濟日報社論 經濟日報社論/北溪事件將改變全球政經結構
民意論壇 潑髒水是炒作 政見才能成就大氣候
巴西川普洗腦選民傷民主
國慶將到 「中華民國」快樂嗎?
部長的護國群山 全民壓力山大
南部青年困境 低薪盤旋
學會與老化相處 人人有責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清潔能源轉型 面臨關鍵礦物制約

聯合報黑白集
聯合報黑白集/知恥近乎勇,無恥呢?
黑白集/聯合報
蔡政府裡,諸多「獨立機關」展現「為黨效忠」前仆後繼,而中選會的表現始終不遜於其他「獨立機關」。中選會主委李進勇近日參加民進黨基隆市長參選人蔡適應的活動,更把「不中立」發揮到極致。

遭質疑行政不中立後,中選會辯稱該活動非蔡適應主辦,李進勇是以「歷任基隆市長」身分與會。不料,採訪通知露餡,蔡適應確是主辦者之一。不中立在前,說謊在後,可說錯上加錯。更何況,即使蔡適應不是主辦人,宣稱已「暫時註銷黨籍」的李進勇,仍不忘情「前市長」身分,也絕對不妥。

這並非單一事件。去年底四大公投,公投前幾天,李進勇一面宣示選務中立,一面說公投綁大選讓「選務人員沒死好加在」、「像颱風共伴效應」,說得好嚴重。但今年修憲複決,中選會卻決議綁大選。可以為黨自打嘴巴,中選會成了「忠犬會」。

被提名中選會主委時,李進勇能否「獨立行使職權」,便遭質疑。除了曾為民進黨南征北討,李進勇獲得酬庸之多,也數罕見。歷任內政部、工程會、法務部、交通部次長、副主委,堪稱「全方位酬庸」。當上中選會主委,投桃報李,當然就不讓人意外。

選舉在即,有這樣的心腹坐鎮中選會,蔡政府當然安心許多。這也就難怪網路流傳:「知恥近乎勇,無恥李進勇」。

   
聯合報社論
聯合報社論/選舉奧步四出,賴清德也要軋一腳?
社論/聯合報
這次選舉,除籠罩濃濃的「抄襲」味,各種抹黑奧步也隨著選情升溫不斷出籠。兩名擁有美國博士學位的在野候選人張善政、高虹安被抹黑抄襲,民進黨並截取《鏡週刊》的不實爆料,當成夾報文宣發送家戶。在台中,綠營利用「假街訪」發表對盧秀燕的惡評,被揭穿多位街頭民眾是綠營民代助理冒充。日昨賴清德幫陳時中造勢,竟說「台北市是疫情的開始」;如此扭曲事實,不怕市民反感嗎?

綜觀全台選情,絕大多數砲火都集中在一級戰區的北台灣,其他地區則顯得冷清。對民進黨而言,林智堅因抄襲案一人拖累桃園及新竹兩市選情,陳時中在台北市的宣傳策略錯誤導致人設崩壞,林佳龍在新北的蜻蜓點水撼動不了侯友宜的根基,整個北台灣選情陷於焦慮。也因此,蔡政府將中央輔選大軍布陣於此,希望能力挽狂瀾。

但當選舉策略過度操作,攻防砲火過度脫離事實和選舉本質,那些低俗的抹黑花招也很容易被選民識破,結果卻適得其反。畢竟,今天台灣選民都已飽經選戰硝煙洗禮,自能判斷是非曲直。以張善政的報告及高虹安的論文遭抹黑抄襲為例,這是民進黨企圖稀釋林智堅的碩士論文抄襲醜聞而發,而特別假手《鏡週刊》的報導,其實更印證府院介入扶植《鏡電視》的傳聞不假。《鏡週刊》的偏頗報導一出,民進黨立即增印十數萬份分送到家戶,如此天衣無縫的配合,不是政媒合作是什麼?

再看,張善政參加地方公益活動,不過將主辦單位準備的「敬老紅包」轉手發給長者,綠營立刻高喊「抓到賄選」,隨即由基進黨議員按鈴告發賄選。這樣的操作,正是標準的烏賊。其目的,就是意圖渾水摸魚,蒙騙那些不明就裡的選民,同時藉由司法程序汙損張善政的形象。張善政採取「佛系戰術」,因應遲緩而軟弱,多被抹黑幾次,可能就慢慢失去民眾的信任,這是他不自知的弱點。相形之下,高虹安當下準確回擊,寸步不讓,人氣立即大漲。選戰機鋒的拿捏,就在方寸之間,佛系太消極。

至於賴清德為陳時中站台,竟說出「台北是疫情的開始」,則讓人莫名所以。近三年的疫情,是台灣兩千三百萬人共同艱難撐過的,民眾會不知道疫情是從哪裡開始的嗎?賴清德把疫情之始推給台北市,或許是在責怪柯文哲使萬華成為破口;但是,人民都記得桃園防疫旅館才是更早的疫情破口。由於柯文哲反譏賴清德,認為他十二小時內就會道歉,賴清德刻意迴避不談;反倒是陳時中、蘇貞昌相繼出來解圍,說「疫情是武漢開始的」。這些插曲,都顯示賴清德確有失言,卻又拒絕修正。無論如何,這對明年可能角逐總統大位的他,都要計為負分:他的助選表達欠佳,流於失控又拒絕修正,當然損及其穩重和誠懇形象。

在抹黑出籠後,政壇預估,接下來就會是「假民調」接著登場。事實上,這兩天台中市已經公然上演了「假街訪」。其手法是:網路節目播出街訪影片,受訪路人大酸「我不知道盧秀燕做了什麼」,製造盧秀燕負面形象。但經過追查,發現其中多名男子都是民進黨市議員的助理,自導自演;而該影片片尾打出「DPP合作贊助」,也讓真相露餡。民進黨已豢養大批網軍,還委外造假打擊對手,實可謂墮落無下限了。

民進黨的抹黑伎倆年年精進,從非常光碟、走路工事件、三一九槍擊案,一路把台灣民主推向墮落。然而,被視為民進黨明日之星的賴清德,也要不惜羽毛軋上一腳嗎?

   
經濟日報社論
經濟日報社論/北溪事件將改變全球政經結構
社論/經濟日報

俄羅斯北溪二號天然氣管道9月26日在丹麥海域出現了天然氣洩露;隔天,在幾乎同一海域不遠處,北溪一號管道也發現兩個洩露點。專家認為,此等洩露係爆炸所致,因為丹麥和瑞典都測到了相當於2.3級的地震。

北溪管道用鋼厚度大約40毫米,鋼管外邊還裹著60至120毫米的混凝土,一般認為,必須以相當量之TNT才能加以炸裂,管道又埋於海底,故應非一般恐怖組織所能為,極大可能是某國政府特種部隊之行動。

北溪一號、二號管道都是從俄羅斯經波羅的海通達德國的巨大工程。以北溪二號為例,全程1,200公里,工程長達十年,耗資200億美元,最大受益方為俄、德兩國,其次為其他歐洲需要天然氣的國家。炸掉北溪管道的目的,明顯是不想讓俄德兩國通氣;再說,俄羅斯不僅掌握著管道的閥門,又是北溪管道的最大股東,俄國似乎沒有理由幹這件事。至於德國,對俄羅斯天然氣進口的依賴度高達50%,斷了氣,不僅影響民生,且重創工業,似也沒理由幹這件事。排除俄、德兩國之後,考量到行為能力(國家級)與動機,剩下的嫌疑國只剩下美國、英國、烏克蘭與波蘭。事實尚待調查,但我們關注的是,此一事件的爆發對各國產業與經濟的影響,及對國際政經結構的衝擊。

首先,就微觀角度看,管道洩露消息一出,歐洲天然氣價格立即暴漲20%。對於寒冬即將到來的歐洲而言,俄德管道停氣,有如雪上加霜,看來許多家庭要重過燒柴過冬的日子了,敏銳的商機立即反應到了中國義烏的電熱毯廠商,加班生產,通過中歐班列輸往歐洲。另外,美國的天然氣企業及液化天然氣載運船大發利市,但德國或歐洲就必須以十倍於管道天然氣價格購買,企業尤其是作為工業大國德國的重工業或將面臨到異地搬遷的選擇。

其次,從宏觀角度看。美國CPI自去年4月開始持續升高,聯準會也做好準備以大幅升息來對付40年來空前通膨。只是快速升息對資產市場必將造成巨大衝擊,為避免股市泡沫破滅引發金融危機,引入巨量海外資金回流實屬必要,俄烏戰爭的爆發明顯地滿足了這樣的動機。當然,俄烏戰爭也造成了歐元的重貶,及如前所云,相當規模的企業也自歐洲移往了美國。

跳開美國角度,俄烏之戰及後續引發的北溪管道事件還有可能對國際政經格局產生如下巨大且深遠的影響:

一,經營了數十年好不容易規模初具的歐洲一體化將開始鬆動,甚至走向崩解。歐洲一體化本來就有先天的缺陷,如財政政策的不統一及能源的高度依賴俄羅斯,加上後天歐盟一再納入諸多東歐國家後出現的內部分歧,再加上美國因素的介入。北溪管道事件及俄烏戰爭,充分顯示歐洲自主性在面對強勢美國的無奈。

二,自冷戰結束以來,內部關係尚稱良好的西方陣營或將出現裂痕。因俄烏戰開打勉強重新凝聚的北約其實並非牢固,北溪管道事件真相調查,如果嫌疑高度指向美國,則其在歐洲內部及在歐美之間可能引發的震動恐難以想像。

三,俄烏戰爭及北溪管道事件,對俄羅斯而言是得失互見。烏東四區公投之後被納入俄國版圖,俄國多擁有了相當於原烏克蘭15%的土地、人口與資源;但常規軍力表現得不如預期也折射了俄國的財力困窘,不幸的是,作為出口主力的石油與天然氣,如今在歐洲市場遇阻,只能向中國尋求出路。與此同時,由於俄歐關係惡化,中國也將取得原本歐洲產品在俄羅斯的市場,以及與美國一樣,同樣將吸納來自歐洲的企業和資金。

四,當然,最後還有一個懸念,整個形勢發展下去,爆發第三次世界大戰或甚至核戰爭已非絕無可能,全球包括亞洲及台灣的資金與企業,很有必要做足心理準備及各種因應方案。

   
民意論壇
潑髒水是炒作 政見才能成就大氣候
張皪心/綠色和平專案主任(台北市/聯合報
九合一選舉只剩不到六十天,選舉過程卻仍充斥各種八卦,真正重要的政見反而淪為配角。台灣民眾已感受到在全球暴增的氣候災害的影響,相信選民更關心政見如何改善生活,而不是諸多醜聞或炒作。事實上,氣候變遷的危害並非僅是「天災」,因此,氣候變遷已成為全球各個選舉中的選民真正關心的「大氣候」。

根據澳洲廣播公司四月的民調指出,約廿九%民眾認為氣候變遷是選舉當中最重要的議題,其次才是經濟發展(十三%),使得二○二二年澳洲大選被喻為「氣候大選」,讓主要政黨及候選人必須回應氣候議題。新任總理艾班尼斯也直接在勝選演講中提到「我們將一起終結氣候戰爭」,並承諾將澳洲打造成「再生能源超級強國」。

聯合國開發計畫署也調查五十個國家及地區共一二○萬人對於氣候變遷政策的支持度,多達九十五%受訪者願意支持氣候政策。根據推估,全球城市人口將在本世紀中達到總數的六十八%,代表地表逾半數的人口將匯集到城市,都市的空間、水電等維生資源需要更精密計算與分配。要維繫城市運作且兼具永續發展,是有意執政者此刻就必須規畫的議題。

自二○一五年《巴黎氣候協定》後,城市開始在氣候治理上嶄露頭角,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發起「Cities Race To Zero」的倡議,呼籲更多城市以貼合市民生活的政策推動減碳工作,邁向溫室氣體淨零排放;截至二○二一年底,已經累積包含倫敦、東京、紐約等超過一○四九個城市響應。

城市比起中央政府具有更大的機動性,能大膽地推行淨零工作,並串連社福、公衛、運輸、教育等層面;並透過締結國際姐妹城市,建立政策交流與學習的多元管道,加速實現政策帶來的正面效益。借鏡國際城市做法,像是義大利米蘭市政府在二○一九年啟動「零碳社會住宅」計畫,建築物採用可組裝、可再回收利用的建材,使用一百%再生水、再生能源提供電力,而且周邊環境有六十%綠色景觀,是經濟、健康、生活品質多贏的選項。

當我們看見不同城市對於「淨零目標」的創新嘗試,筆者鼓勵未來的地方執政者主動探詢適合在地的淨零措施,涵蓋提升能源效率、打造低碳交通、增加再生能源、減少廢棄物、兼顧社會正義等效益。我們和下一代台灣城市的未來,正因氣候變遷而面對缺水、缺電、缺糧等威脅,缺乏相應政見的參選人在選賢與能的過程中,恐怕「難成氣候」。期待在選舉階段可以回歸到政見討論,鼓勵參選人為市政做足功課,並在當選後兌現承諾、接受監督。

   
巴西川普洗腦選民傷民主
張光球/致理科技大學副教授(台北/聯合報
拉美大國巴西第一輪大選如預期所料,無人得票超過半數,本月底將舉行第二輪投票,由尋求連任的現任總統波索納洛,與前左派總統魯拉角逐總統大位。然而,出乎各界意料之外的是,兩者的得票落差不像選前民調所顯示,埋下決戰時的民主隱憂。

選前的民調都顯示魯拉領先波索納洛十多個百分點,甚至選前之夜魯拉的支持者和部分外媒已篤定斷言沒有第二輪投票。但是,波索納洛的票數從計票開始,就一路領先近兩個百分點,開出過半數票時兩人出現五五波的膠著情況,最後魯拉以近百分之四的票數獲得第一輪的勝利,讓波索納洛還有反擊的機會。

有「巴西川普」之稱的波索納洛,四年前以減稅和改善經商環境,獲得巴西企業界的支持,選前遭到槍擊受傷,使他順利當選總統。任內,波索納洛為了經濟發展,大肆放任亞馬遜叢林的開發,導致生態浩劫,已有世居在當地的原住民因此滅族,諷刺的是,亞馬遜地區是他上次大選主要的票倉。

波索納洛和川普在處理新冠疫情上,可說是不相上下。他無任何防疫政策可言,鼓勵工廠復工,還開除兩位不聽話的衛生部長,導致失業等經濟危機,十餘萬巴西人移民國外謀生。為了挽救民調,以「巴西援助金」取代「家庭福利金」增加對窮人的補助,並凍漲燃料價格以防民怨,但成效有限,迫使他出面道歉,表示會在第二任期時為防疫失敗負責。

嚴重的是,波索納洛指控巴西的電子投票系統存在瑕疵,以巴西將重演川普被作票之說,洗腦支持者,甚至召開外國使節會議公開譴責自家選務系統及司法,誇口選舉結果只有他說了算,此舉引來美國中情局局長伯恩斯私下警告他停止對選舉的懷疑。

波索納洛完全無視巴西電子投票系統未曾出錯的紀錄,忽視國內有包括《法新社》和《路透》六個經過認證核可的「事實查核中心」,肆意散布仇恨言論,汙衊性別取向不同者,直指高等法院是與魯拉一樣的共產黨同路人,令外界憂心其極右派的思想對巴西民主的傷害。

美國情報顯示,波索納洛為了勝選有可能在慶祝建國兩百周年的大會上,以維護民主之名發動自我政變,因為他出身軍旅,將政府中重要職位陸續由軍人出任,且不只一次宣稱獲得軍方的支持,國防部長諾蓋拉更要求各級軍官落實監督投票。美國為了反制波索納洛的行為,駐巴西大使館公開為該國的投票系統背書,美國國會暫停軍售標槍飛彈的審查,警告巴西軍方不許妄動,其效果有待觀察。

魯拉擔任總統時是巴西的風光時期,除了金磚四國使其經濟成長外,國際事務經常配合中國的政策,企圖成為拉美的領導者。假設他再出任總統,投資者認為他會推行較不利市場的政策,與拉美左派政府再次聯盟,讓企業界卻步。

美國至今未表態支持哪一位候選人,在於動輒得咎,因為波索納洛難以掌控,且傾向反民主,魯拉則是代表左派,向來友好北京。中國是巴西最大的投資國,不論誰當選,勢必面向北京,有利中國再深化拉美的工作,我邦交國恐在區域發展一體化的壓力下轉向北京,日前我友邦巴拉圭希望十億的投資即是一例。

   
國慶將到 「中華民國」快樂嗎?
王者欣/高中公民教師(桃園市)/聯合報
國慶日即將來臨,各級政府按照慣例開始懸掛國旗、準備慶祝活動、籌備國慶煙火,甚至總統府還有夜間光雕秀,希望帶動舉國歡騰的氣氛。

然而中華民國,真的快樂嗎?似乎「中華民國」這四個字,只有在國慶這類節日才容易被聽到,這些年來連總統和執政黨在常態的表述中也鮮少提到。尤其這幾天看著準備國慶日的國旗開始懸掛,卻在總統親自助陣的選舉造勢場合裡看不到一面國旗,這當中的矛盾與錯亂感,真的難以讓我感到快樂。

執政者講到國家名稱時喜歡用「台灣」取代「中華民國」,在一○八課綱裡,我也感受到有相似的訴求。高中公民與社會科課綱所提的「國家認同」與「主權爭議」,已刪除了憲法第一條所言「中華民國基於三民主義,為民有民治民享之民主共和國」的立國精神介紹。倒是不斷提醒學子國內對國家認同仍有不同聲音,國家主權存在未定論說法,以及呈現國人贊成統一或贊成獨立的百分比、覺得自己是中國人或是台灣人的數據…,處處凸顯國內對國家認同的意見嚴重分歧。

我對於這樣的本末倒置有著深刻的痛心。目前課綱對於中華民國的主權認同爭議,並非建立在對中華民國憲法立國精神的闡明與肯定,反而是從因憲法保障言論自由而產生的意見不同為主軸要素,加強學生們對國家認同的分裂認知與懷疑。這樣的課綱編排,真的是以國家的共融、團結為目標嗎?

於是我自行補充了「中華民國憲法第一條」的立國精神介紹,但可悲的是,沒有一個學生知道什麼是「三民主義」,甚至有人說:「老師,孫中山是不是主張共產主義?」我按耐住自己的驚訝,仔細地向他們訴說國父當年如何批判共產主義…。有個學生舉手說:「但是我還是討厭中華民國,我喜歡台灣這個名字。因為中華民國有戒嚴和白色恐怖!」也有另一位學生說:「對呀,而且中華民國的主權都不被別人承認啊!」

後來我再詳細介紹了課綱裡也沒有的「政權和治權」的概念,並提到「至於主權承認之說,國際法上有『宣告說』和『構成說』兩種不同的見解,中華民國主權獨立且完整是屬於哪一種呢?就好像今天你是人類,卻有個強權者逼迫他人不承認你是人類,那請問你是不是人類呢?」

於是也有學生舉手說:「老師,我覺得我們是主權完整而且獨立的中華民國,因為我們也一直有施行憲法啊!」接著,又有學生提出了大陸是所謂「西台灣」的搞笑版國家認同,全場笑成一片。我倒是靜靜地看著這群可愛又單純的孩子們,卻笑不太出來…。

對於沒有隻字提及中華民國立國精神的公民科課綱、對於思考國家認同越來越混淆的世代、對於目前執政黨仍舊表裡不一致地慶祝國慶日;在面對中共越來越明顯的武力威脅、孤立我們的外交,以及美國對台政策法案六十五億美元的軍售誘惑…,即使總統府前的國慶光雕秀美麗動人、年輕學子們自在地享受已成習慣的民主自由生活,但當我們慶賀「中華民國」生日快樂時,中華民國真的快樂嗎?

   
部長的護國群山 全民壓力山大
張勳慶/文字工作者(新北市)/聯合報
內政部長徐國勇在一場會議上表示,國內不動產業是護國群山。此話一出不但立委痛批,網民更在新聞留言上群起譏諷。因為若以徐國勇所言,那豈不是無力購屋者都對國家無貢獻,而部長此論更是把蔡英文總統在二○一六年所提房市三箭政策戳破。

內政部營建署官網首頁便有三百億中央擴大租金補助方案,而這還不是所有租屋者都吃得到,是否年年都有更是政府財政考驗。以此反推,在國內空屋如此多之下,仍有一大群人靠租屋才勉強有個家,就是房價長期和實質收入反向發展,如此壓力山大竟被徐國勇說成護國群山,豈不是助長炒房。

其實台灣房價嚴重扭曲,早就成為人民生活的痛苦。在一份全球房地產指南調查中,受調九十一個大城市,台北房價排行前十二位,媒體報導說,台北房價和國人心中想望北歐挪威首都奧斯陸、芬蘭首都赫爾辛基差不多,但人家收入卻是台灣數倍。再看科學園區蓋在何縣市,便掀起炒房、炒地皮,炒到央行都要出面信用管制,如此人為干預下的房價和相關產業,若是國家經濟發展動力所在,那根本就是鼓勵人吃人的金錢遊戲。

巢運團體於蔡英文發表房市三箭六年後所做調查,有九十九點三%受調者說房價不合理,其中在這五年間有買房者只有二點七%。高房價已造成國人不婚、不生,人口結構變成生不如死逆差。若繼續惡化,那學校倒閉,無兵可徵,舉國望去如養老院,只會更加速到來,甚至許多今日投下大量經費所蓋的大眾運輸,都會面臨運量不足的窘迫。

當高房價、低收入,製造出崩世代和養不起的未來,國人心中高度不安,內政部長竟還在跟炒房唱雙簧,那還真是人民吃緊,官員緊吃。

   
南部青年困境 低薪盤旋
李坤隆/大學教師(高雄市)/聯合報
每次看到媒體在評比縣市長的滿意度表現時,內心就有許多的感觸。尤其我們長期在南部的學術界服務,和年輕人有較多的接觸,更覺得這些所謂的滿意度確實有很多的盲點。或許因為南部人比較單純,不願意做出不好的評價,再加上心存感恩只要有比以前好的地方就覺得滿足,因此南部縣市的首長滿意度總是相對地高,尤其年輕人不表態率低,因此讓這些稍微有點進步的縣市長脫穎而出。

之所以特別強調年輕人,是因為在南部的市場中對年輕人是比較不友善的。因為事浮於人,所以很容易找到工作,但是這些大多是最基層的職位,起薪相當低,而這些公司多是極小型的公司,沒有升遷的願景,加上公司獲利率不高導致個人調薪的機會也不大,最後讓許多年輕人只好被迫接受低薪的生活,這對南部的年輕人公平嗎?

當然年輕人可以選擇北漂,但是許多人因為本身可能自信心或專業能力有限,加上北部生活負擔比較重,於是取消這樣的念頭,最後只能回到原本的工作中繼續待著。

建議南部的地方首長們可建立屬於自己的大型產業鏈,而不是一味的用引進企業方式來填補這個缺口;當然強化南部的教育本質也是當務之急,否則就像高雄引進台積電最後卻是讓更多南部年輕人望而興嘆,只能繼續在低薪漩渦中盤旋。

希望這些有著光環的首長,可以真正面對地方的問題,尤其是年輕人的就業困境,畢竟當年輕人被迫接受低薪,導致整個城市的競爭力大幅下降,這是南部地方首長願意見到的嗎?

   
學會與老化相處 人人有責
陳乃菁/神經內科醫師(高雄市)/聯合報
有位朋友為了推動老人日間照顧中心進入校園忙一陣子,近來和我聊這個過程,提到被質疑的頭號問題:「長輩是否有傳染病?」家長們說擔心長輩的疾病會傳染給孩子們。再者,校方代表問:「長輩會不會出現可能傷害小孩的問題行為?」第三個問題是:「長輩在校園中活動,和孩子們幾乎上下課時間一致,長輩容易跌倒,孩子偏又走路快、愛蹦蹦跳跳的,會不會有衝撞問題?」

這些所謂的問題,我認真分析後,都是想像中的擔心啊。

在我看門診的經驗裡,發現越來越多老老照顧的夫妻檔,很多都在八、九十歲上下,不與孩子們同住,都說「不想製造孩子們的困擾」。兒女們會說:「尊重老人家的想法。不然,生活習慣不一樣,住在一起怕有衝突。」我不免惋惜這樣的回答背後隱藏的是兩代間「不一樣」和「可能發生衝突」想法,但這些其實都是假設性的想像。

大家會有這樣的擔憂,我想大概與對於「老的型態」不熟悉有關,不知道老是怎麼一回事。正如校方和家長代表對於日照中心進入校園存在憂慮,都起源於「不熟悉」。

這樣的不熟悉可能源自於現代生活忙碌,兒女輩少花時間與父母相處,也可能和高齡化社會的演變有關,畢竟我們從沒經歷過平均餘命這麼長的社會,過去沒見過那麼多、那麼高齡的年長者,對如何相處不知所措。

但那有什麼關係呢?我有位患者家屬是中高齡女性,長年照顧失智母親。一開始母女間衝突不斷,但隨著日子一天天過去,她不再嘮叨照顧困難,也不再盯著外籍看護要步步做到位。這位大姐改變到可以自在的拿手機跟在母親身後、邊走邊打寶可夢,對看護改採可以過就好的隨興態度。後來她把這個家從大間的透天厝改搬到兩房一廳的小公寓。

她說:「我以前很怨恨姊妹都不幫忙,現在換個角度想,等他們老了就知道沒經歷過照顧有多可惜。例如,我看著媽媽老化的過程,跟著調整我的身心狀態,最近連住宅和衣物都開始斷捨離,替我的老後開始做準備。陳醫師,我轉念得超級成功吧。」

這位家屬的話值得拿出來點醒時下中壯年一輩,這個年齡層的人或許因父母還可自己照顧,或許因有手足扛起父母的照顧工作,於是可專心照顧自己的子女(也就是孫輩)。但是,我們每個人都會變老。變老的過程勢必要遭遇到種種退化,例如最常見的行動不方便,頭一次遭遇時,兒女輩、甚至孫子女輩,感覺驚慌失措是難免的,可是只要好好與長輩互動,很快就能從「不熟悉」,轉為「自然學會面對老化和相處的正確方式」了。

這個過程不正是日照中心進入校園的好處之一嗎?更不要說空間的善用或者時下提倡的老幼共學等相關理念了。我想強調是高齡化人口將快速和大量的增加,不論哪個年齡層都需要學會與年長者相處的方式,而且每個人都有老化的一天,照顧高齡者絕對不只是靠政府政策就可行,也不是讓某些職業類別或特定家庭照顧者來承擔就可以,要真正實現大家都能安心老去的社會,就必須社會每一分子都能領悟,學習與高齡者相處是自己該盡的責任。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清潔能源轉型 面臨關鍵礦物制約
楊之遠/聯合報
隨著全球邁向二○五○淨零目標,各國均希望擺脫化石燃料,發展清潔能源技術,包括風能、太陽能發電和電動汽車等,但這些清潔能源技術需要更多的鎳、鈷、銅、鋰和稀土等礦物資源。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 二一年估計,一輛電動汽車電池組需要約八公斤鋰、卅五公斤鎳、廿公斤錳和十四公斤鈷;而充電站需要大量的銅。鋰礦價格持續上漲,目前拍賣價已達每噸七千美元,刷新了歷史價格紀錄。由於電池原物料成本上漲,今年全球電動車平均售價大幅上漲百分之廿。

未來幾十年全球對這些關鍵礦物的需求,將劇增四至六倍;而對於電動汽車(EV)電池中所使用的鋰和石墨等礦物,需求增加將高達四十倍,勢必導致全球關鍵礦產和技術的競爭將更為激烈。

如果說汽油是廿世紀的關鍵資源,專家們預計廿一世紀將屬於用在生產清潔能源的礦物。但是生產這些礦物卻面臨下列挑戰:

首先,生產地域過於集中:許多能源轉型礦物,例如鋰、鈷和稀土元素之生產,主要受到中國、剛果、澳大利亞等國控制。生產高度集中,加上複雜的供應鏈,增加了供應中斷、貿易限制或其他可能的風險。

其次,項目開發費時較長:IMF認為無論金屬類型如何,要建立任何新的礦場,從探勘到全面生產至少需要十年。最近美國及歐盟都設法在國內或與日、韓、澳洲合作生產,但在企業和國家層面都將面臨各種挑戰,仍恐緩不濟急。

再者,資源民族主義(resource nationalism)興起:礦物擁有國政府開始採取加強稅收和扭轉資源項目的外國企業所有權等方式,增加投資開發資源的政治風險。

另外,引發環境正義(environmental justice)衝突:由於各國對於開採礦物之環境影響評估審查日益嚴格,要獲得開發許可甚為困難。例如,格陵蘭擁有豐富的稀土礦床,但其中大部分仍未開發,主要是由於原住民因努特人及環保人士反對。

最後,礦物生產未來將面臨更多的氣候風險:銅和鋰生產需要大量水資源,目前全球超過百分之五十的鋰和銅生產多集中在缺水地區。澳大利亞、中國和非洲等幾個主要產礦區,目前也經常受到極端高溫或洪水的影響。

我國的五○年淨零路徑規畫,再生能源發電占比將達到百分之六○至七○,並且要扶植零組件國產化,打造綠能產業生態圈,前述關鍵礦物之供應將必然成為瓶頸。建議政府對前述關鍵礦物材料之多元化供應,加強材料之回收利用等,要有明確規畫,這樣才能達成我國清潔能源轉型政策的目標。(作者為退休教授)

   
「In the bag」不是「裝在袋子裡」
Eddy 和外籍老闆一起去 pitch 一個大案子,簡報做得很精采,客戶也很欣賞,老闆說:We’ve got it in the bag. Bag?什麼東西裝袋子裡?難道指事態未明朗?蒙在鼓裡嗎?

在地人帶路 尋找老前鎮的巷子內古早味
迎向初秋早晨的和煦陽光,乘輕軌穿越高雄市區,以C4凱旋中華站為起點,跟隨在地人的腳步,用數十年不變的好味道為線索,探索昔日帶動城市經濟發展的核心區域。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