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研究月刊電子報】為您建立以簡馭繁的思考邏輯,解讀會計、財務、金融等趨勢走向,掌握財經專業脈動! 【阿布拉電子報】分享文學性、藝術性與兒童性兼具的兒童繪本,並希望透過繪本和你一起發現孩子的世界。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值媒  udn部落格  
2023/03/10 第5421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聯合報黑白集 聯合報黑白集/中國版台積電
聯合報社論 聯合報社論/民眾面對七缺八漲,政府只剩撒錢和搪塞
經濟日報社論 經濟日報社論/從日銀新總裁看日圓走向
民意論壇 疫情解封 未打疫苗者風險更高
侵蝕醫療體系 疫後「長新冠」挑戰
綠能 存在多少不可告人祕密
ChatGPT是破壞式創新 或壞蛋工具
防禽流感 台灣沒有不打疫苗本錢
若由AI幫政府做決策

聯合報黑白集
聯合報黑白集/中國版台積電
聯合報黑白集/聯合報
世事如浮雲,下述場景未必不能想像:中國與美國都有一個「台積電」,但台灣沒有!大陸正在開兩會,政協委員陳軍提了個案子,想將北京中關村變成另一個竹科。若真做了,中關村能否孵出一個中國版台積電?

陳軍是台灣人,對竹科過往應知之甚詳。她建議,中共不妨借鏡竹科四大經驗,在中關村複製竹科奇蹟。談起人才培育時,她還特地高舉「工研院模式」,果然是巷仔內的。

問題不在於點子,中關村當年就是對標矽谷成立的。它的周遭,就有北大、清華、中科院,人才不比台灣的台清交少,缺的只是學習曲線。如今大陸半導體重鎮是上海與深圳,北京現在才起步,稍微嫌遲。

可怕的是決心。大陸頻遭美國制裁後,便立志要搞出一個中國版台積電不可,不論它的名字叫什麼。而此際,美國也企圖將台積電變為美積電,或乾脆讓英特爾吃掉它。

神奇的是,民進黨更負豪情,對毀掉正版台積電簡直捨我其誰。讓台積電自費赴美還附贈人才也就罷了,更生猛的是,為了迎合美國,它既買了布雷車,又熱心當美軍彈藥庫,彷彿為晶圓廠突然像北溪那般被炸光預寫了劇本!

北京眼裡,台積電就是華人的,若非正品保不住,幹嘛去搞複製品?萬一美中都有了X積電,而台灣只剩殘骸,蔣經國地下有知,也會潸然落淚吧?

   
聯合報社論
聯合報社論/民眾面對七缺八漲,政府只剩撒錢和搪塞
聯合報社論/聯合報
最近台灣街頭巷尾流行的問候語,從「呷飽未」,變成了「買到蛋了嗎」,諷刺至極。政府去年超徵逾五千多億元,民進黨敲鑼打鼓要普發現金六千元,試圖營造「台灣錢淹腳目」假象。但民間眼前面對的是「七缺八漲」,從缺蛋、缺雞、缺藥、缺水、缺電、缺土地和人才;又遇到物價飛漲,油米豬肉蛋等重要民生物資均大幅攀升,電價也馬上要調漲。「七缺」政府目前只剩滿手錢與搪塞人民的藉口,宛如和百姓活在平行時空。

「缺蛋之亂」已超過一年,最近蛋價再創新高,更糟的是有錢無處買。全台南北許多知名攤商都因缺蛋掛出免戰牌,表示暫時無法提供相關商品;馬祖莒光部隊官兵則因缺肉在沙灘刻字求援,足見「蛋盡援絕」多麼迫切。閣揆陳建仁上月承諾,雞蛋問題「三月初」會緩解,未料問題變本加厲;他先改口稱「三月底」可以緩和;後又改口為五、六月間。農委會一直在玩「拖」字訣,暴露政府的無能;即使換了閣揆,問題依然無解。

今年初農委會主委陳吉仲即曾掛保證:春節前,所有的農漁畜產品供應量絕對無虞,唯雞蛋價格會比去年同期偏高。如今農曆年都過了一個多月,陳吉仲的保證卻變成笑話,不僅雞蛋缺到天荒地老,蛋價更創天價新高。中南部買蛋要出高價,北台灣卻是有錢也買不到蛋,「蛋荒」變成「荒誕」。產銷嚴重失衡,即使進口澳洲雞蛋也只是表演性質,不僅連補充市場所需都不足,還賠了大錢。陳吉仲靠著能說善道,獲得總統無限寵幸;事實證明,他多半空口說白話。

除雞蛋供需失調,雞肉的供應也拉警報。業者評估,缺肉高峰將落在四、五月,今年預期將出現「百元」雞排,最多六月才可能回穩,上半年將持續處於「蛋蛋的哀愁」。對於這種無解之局,基層商販只能設法自救,出現「蚵仔煎不加蛋」、「停售蛋花湯」等諷刺景象。蔡政府自詡「有政府、會做事」,但這個政府到底做了多少傻事,才讓民眾連吃個國民美食的權利都被剝奪。

此外,缺水、缺電的風險也已迫在眉睫。高雄地區水情三月八日起自綠燈調整為黃燈,高雄、台南、嘉義水情吃緊;蔡政府吃定南台灣是民進黨的鐵桿支持地區,不驚不懼。對於水荒何時有解,經濟部長王美花稱,通常五月底前屬於枯水期,希望全民節約用水,以穩定全台供水。指望全民節約用水,就是蔡政府的最佳答案?

缺水缺電烏雲籠罩,光電或風電不僅緩不濟急,但蔡政府仍鐵了心要核二廠二號機下周如期除役。至於空缺的電力如何填補,王美花卻打哈哈,說可以用「水力發電」補足。中南部許多水庫的水都快見底,連供應民眾飲用都不夠,還能拿來發電,王美花是在癡人說夢嗎?

除了「缺」,還有「漲」的問題。主計處公布二月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二.四三%,十七項重要民生物資中,包括油、米、豬肉等九項年增率超過五%,光沙拉油就漲了十七%。國外旅遊漲得更凶,團費增加近三成。若依民進黨昔日在野的作法,早就號召民眾上街示威,要求主政者道歉。但最近一次民眾舉布條抗議事件,竟是衝著台北市長蔣萬安而來,要求他為七十六年前的二二八事件下跪道歉。時空感之錯亂,令人無言。

過去三級貧戶出身的前總統陳水扁什麼都A,被譏稱「窮得只剩下錢」;而富貴出身的蔡總統自己什麼都有,卻讓人民缺東缺西。若以為發個六千元就能贖回罪惡感,那就太天真了!

   
經濟日報社論
經濟日報社論/從日銀新總裁看日圓走向
經濟日報社論/經濟日報
日本政府向國會提名學者出身的植田和男,接任4月8日到期的黑田東彥,成為日銀下任總裁。植田人事案不僅全球金融圈,多數的日本人也大感意外。大黑馬植田的出線,象徵著日本國內不同政治勢力,與背後相異金融政策思維的角力結果。了解植田人事案的誕生,與五年任期內的重要挑戰,將有助於我們理解今後日本金融政策與日圓匯率的走向。

植田人事案讓日本國內外嚇一跳的主要理由是,71歲的植田早已退出金融決策圈,大家不知道這號人物是誰。植田雖然在1998年到2005年的七年間,是日本央行政策委員會的一員,與日銀有淵源,但是他自從2017年東大經濟學院退休以後,算是安養天年的狀態。

日本央行總裁的誕生,理論上是首相向國會提名,由國會表決認可,但實務上,執政黨有國會多數優勢,國會表決只是形式,關鍵在於提名人。提名人選拔是由財務省與日銀溝通之後提出名單,最後由首相圈選。這也說明過去日銀總裁,不是財務省高官、就是日銀副總裁或理事擔任的原因。

然而十年前安倍首相為了推進安倍經濟學所需的寬鬆貨幣政策,無視日銀內部意見,硬是把貨幣寬鬆派的財務省出身黑田擠進日銀總裁,讓當時日銀白川方明總裁任期未到,就提早辭職以示不滿。十年前日銀被安倍首相「無血開城」的怨念,是這次植田出線的重要關鍵。

這次日銀總裁案,2月初媒體傳出現任副總裁雨宮正佳最有機會。但在日銀長老們眼中,雨宮配合黑田總裁力推安倍經濟學,雨宮如果就任總裁,日銀就擺脫不了貨幣寬鬆的黑田體制,因此力抗雨宮人事案。1月中旬,日本主流財經雜誌『東洋經濟』,推出「日銀歡宴席結束」特集,前日銀總裁白川特地撰文「總括」安倍經濟學的貨幣政策,另外日銀前三位理事,也以座談的方式評論黑田總裁體制的功過。很明顯的,黑田總裁還沒下台,日銀長老們已經鳴槍要清算安倍經濟學。

日銀長老攻勢凌厲,加上日本現在高達4%的物價上漲率,超市商品10%-20%的價格上升,貨幣寬鬆讓民眾十分厭惡,黑田體制下的雨宮,自然就從名單上消失。這時日銀長老們力推白川前總裁時代的副總裁山口廣秀,山口老友的植田則搭配為副總裁。

但這份名單到了岸田首相那裡,植田卻翻身為總裁,主要原因是,雖然安倍經濟學在通膨時代為民眾所厭惡,但安倍派還是自民黨大派閥,安倍派不少議員至今仍以安倍經濟學為傲。植田在任職央行政策委員會期間,在關鍵時刻力推貨幣寬鬆,可視為量化寬鬆支持者。為了安撫安倍派議員,植田成為岸田首相的安全牌。

所以日銀植田總裁的誕生,是高通膨時代、民眾厭倦量化寬鬆政策背景下、日銀長老們為奪回日銀主權大力運作,以及岸田首相對安倍派議員政治妥協下的結果。財務省這次沒參加總裁爭奪戰,因為財務省很清楚,現在去接日銀總裁是跳火坑。

與美國聯準會比較,就知道日銀目前的工作困難。聯準會面對高通膨跟就業火熱的市場,解藥就單純一個:升息。但是日銀面對一個高通膨但就業依舊疲弱的市場,縮減貨幣寬鬆可以降通膨,但可能傷害軟弱的就業;反之如果維持貨幣寬鬆救勞動市場,就可能讓通膨繼續惡化。

日本目前多數輿論是期待一個穩健的貨幣政策轉型,亦即是維持就業穩定的同時,漸進改變黑田體制的「異次元」貨幣寬鬆,讓物價穩定下來。但是我們要注意的是,清算安倍經濟學的聲浪也在浮起,一旦日本就業市場明顯改善,迅速的縮減貨幣寬鬆、以及快速的日圓升值也不無可能。日本的貨幣政策將要轉型,漸進穩健的轉變有利台灣政府與企業應對,但我們也要準備可能的急速變化。

   
民意論壇
疫情解封 未打疫苗者風險更高
沈政男/醫師/聯合報
三月廿日起,新冠確診者無須隔離,輕症也不必通報,疫情好像就要結束,然而從未打疫苗、從未確診者的感染風險卻可能變得更高,切莫掉以輕心。

指揮中心說,台灣至今仍有一百三十萬人連一劑新冠疫苗都沒打,其實應將已確診者扣除,因為他們再感染風險與重症可能比打疫苗更低。未打疫苗者通常比較小心防疫,因此推估仍有將近百萬人體內沒有任何新冠病毒抗體,這些人在三月廿日以後如果跟著大家回歸正常生活,不再防疫,其實相當危險。

當疫情熾烈,如果都不打疫苗,疫情緩解以後,更不可能改變心意;因此接下來如果只是重複同樣的宣傳手法,恐怕無濟於事。唯一可能有用的辦法是祭出重賞,尤其要鼓勵老人家與慢性病族群施打,這樣的花費比起染疫後演變成重症的醫療成本,可說相當值得。沒打疫苗的老人家通常受家屬影響,而最常見的迷思是「有慢性病,身體虛弱,不適合打疫苗」,其實這類人更需打疫苗預防重症。

三月廿日以後,輕症將不通報,而以目前確診曲線推估,如果BA.2.75就是終結Omicron疫情的變種,那麼到了五月,每日確診數將會降到千例以下。指揮中心說,未來將以「多元監測」掌握輕重症趨勢,尚未說明內容為何,其實通報與統計應分開,可要求醫療院所仍須每日或每周上傳確診總數,只是不必逐案詳細記錄。雖然疫情生變的可能不大,仍須謹慎,而掌握確診總數才能及早知道再感染率變動與新變種是否出現。此外,大眾捷運脫口罩何時實施,也需確診總數作為佐證,以免疫情反彈。

輕症不通報以後,難保不會有民眾確診以後掉以輕心,忽略了可能演變成中重症的風險,因此仍應加強宣導,尤其高風險族群染疫後務必就醫,評估用抗病毒藥物的需要。

民眾生活逐漸回歸常軌,好像病毒已經遠颺,然而即使確診降到千例以下,新冠病毒仍不會完全消失,而是伺機尋找從未確診者繼續擴散。台灣目前感染比率將近七成,從未確診者變成絕對少數,面對聚會聚餐邀約,如果依然不想確診,仍應做好防疫措施,比如離開餐桌最好戴上口罩。

室內口罩令解除以後,雖然疫情未明顯反彈,不代表群體免疫已經通過考驗,因為民眾大都持續戴著口罩。目前每日死亡人數將近五十,乃反映確診三萬左右的疫情高度,但那已是幾個月前的事,因此目前黑數比率相較去年應有增加。以確診萬例以下來說,每日死亡應低於廿,一個月後若死亡人數超過此數,應注意疫情是否生變。

疫情解封,不代表所有人的感染與重症風險同樣解除,在防疫走向自主階段以後,從未施打疫苗與從未感染的民眾反而更要注意感染風險。

   
侵蝕醫療體系 疫後「長新冠」挑戰
鄭博仁/林口長庚醫院婦產科教授(/聯合報
隨著新冠疫情漸緩,疫情指揮中心近期逐漸鬆綁管制,並規畫將新冠疫苗接種「常態化」為每年一劑、高風險二劑;試圖潛移默化地灌輸民眾,新冠病毒已流感化,人類又回歸正常生活觀念。

朝野兩黨、公衛專家學者們,皆迫不及待從預防醫學角度,為疫後「與病毒共存、回歸生活日常」美景提策略,卻對過去三年已確診並持續發生嚴重後遺症的「長新冠」族群的監測、減害、復健,鮮少正視且提對策者。

真實世界中,很多人在確診新冠後出現諸多持久且無以名狀的身心症狀。疫情之初,長新冠被刻意視而不見,或被指為是假議題,現在它卻正逐漸侵蝕著各國醫療、保健、人力、經濟體系,形成重大挑戰。科學界除快速掌握病毒基因變異行蹤外,亦更清楚瞭解病毒入侵人體後變化、反應及去向的真實數據。

目前發表的二百多篇論文顯示,新冠確診者長新冠盛行率超過十%。截至二月底,全球新冠確診案例數接近八億,最少有八千萬長新冠患者。長新冠是病毒侵襲人體多重器官產生的疾病,出現超過兩百種以上症狀。

現今醫學仍缺乏對長新冠的精準診斷工具及有效治療方式。當台灣仍把新冠疫情當成政治籌碼進行攻防時,醫學界正基於以往其他病毒引起的長期疾病,如肌痛性腦脊髓炎、慢性疲勞綜合症、自主神經障礙等等,積極合作進行長新冠基礎及臨床研究。

臨床人員對新冠病毒疾病的狹隘認知,是導致長新冠患者無法接受正確治療,及長新冠疾病研究無法迅速達成的主要因素。儘管健保署二○二一年底推動「COVID-19染疫康復者門住診整合治療計畫」,事實上絕大多數台灣醫師仍把新冠與感染症、胸腔科畫上等號,絕少有長新冠思維;這亦導致我們號稱全球領先的全民健保電子病歷數據,無法正確鍵入長新冠相關症狀及診斷的疾病編碼,阻礙長新冠臨床研究及醫藥醫材研發的腳步。

報載,美國參議員殷霍夫決定提前退休,他把此一重大決定歸因於長新冠症狀。台灣在新冠疫情之初,雖編列大筆防疫研究經費,迄今卻仍未在生醫生技研發上顯現成果,新冠也正式入列台灣前三大死因。面對超過一千萬的確診者,醫、產、官、學界是否願意承認長新冠事實,立即啟動相關研發,為後新冠時代做好準備?

   
綠能 存在多少不可告人祕密
陳文卿/環保服務業(新竹市)/聯合報
因涉入綠能開發弊案,雲林縣議會議長及數名議員被聲押。這是繼台南市議會議長、副議長選舉賄選案牽扯太陽光電的重大利益後,又一因綠能開發衍生的弊案。

令人納悶的是,風力發電、太陽光電之設置場域,中央機關包括內政部、農委會、經濟部等都有清楚的法令規定。若開發規模超過、必須實施環境影響評估者,則應由環評委員來把關,並依專業考量來對開發單位提出要求,須採行環境保護對策。但為什麼業者還要向縣市議會行賄?這中間究竟存在多少不可告人祕密?

說穿了,是因為法令規定是死的,對於法規較模糊地帶,行政機關也往往趨向保守解釋;這時就是議會揮灑空間了,因為法令解釋是活的。

以地面型太陽光電設施為例,規定可在「地層下陷、受汙染等不利耕作之用地」設置太陽光電板。何謂不利耕作之用地?就可能含有主觀認定成分了。

更重要的是,縣市議會對變更土地使用分區掌握生殺大權;尤其是議長更可主導法案之通過。

最讓人難過的是,一個地方是否可設綠能設施、設置多大規模較適當,所有的專業意見在此完全噤聲。綠能竟是繼垃圾、砂石等利益之後,另一讓地方人士趨之若鶩的大餅了。

   
ChatGPT是破壞式創新 或壞蛋工具
張瑞雄/台北商大前校長(台北市)/聯合報
哈佛商學院教授克里斯坦森在著作《創新者的窘境》提出「破壞性創新」一詞,指的是一種在現有市場或行業中以低價或其他特殊優勢進入的新產品、服務或商業模式,通常會導致舊的企業或組織,失去市場占有率或面臨被淘汰的風險。這種創新通常能夠滿足那些以前被忽視或未滿足的客戶需求,並開創新的客戶群。

破壞式創新例子很多,Netflix訂閱模式即是,它透過提供一個方便的即時串流媒體平台,滿足人們對隨時隨地觀看電影和電視節目的需求,並以相對較低價格吸引大量消費者,這種模式導致許多傳統的租借商店和服務被淘汰。

還有Uber、Airbnb、Amazon、Spotify、Tesla等等,那麼最近火紅的ChatGPT是否是另一個破壞式創新呢?

破壞式創新並不溫和,雖然為新興產業打開大門,但它也扼殺其他產業(或者至少嚴重地削弱它們),權力和金錢變得更加集中(看看谷歌、蘋果和特斯拉等公司)。雖然網路資源和消息可用性,達到前所未有程度,但誤導、騙局和犯罪活動也隨之增加。

ChatGPT的關鍵問題是,不管回答是正確或是錯誤的,它會以同樣自信和優雅方式呈現。除非受到要求,否則它不會提供來源或引用的資料,這也是因為它聚集大量各種形式資訊,通常無法追蹤它如何獲取其知識和推論。

這使得ChatGPT可能成為腐敗和操縱者的肥沃土壤,現在有整個行業致力於操縱谷歌的搜尋結果(稱之為搜尋引擎最佳化,簡稱SEO),每個網站要評估其中內容的每個字和每個詞對谷歌搜尋引擎的影響力,然後被要求改寫內容以更符合搜尋引擎的喜愛,才會將你排在搜尋結果的前面。

你能想像當SEO天才、政治公關人員和罪犯開始將各種誤導資料輸入到互聯網中,然後不知不覺地被用來訓練類似ChatGPT的生成式AI時,未來這些系統產生的回答還能相信嗎?

人性中有兩個令人擔憂的:一是希望自己的理念或偏見可以被社會確認和接受;另一是不想追求絕對正確和完美,ChatGPT已經夠好了,何必再麻煩?請記住,大多數使用者不會區分或質疑他們所得到的回答,他們只是將回答與自己的信仰和世界觀進行比較,狼吞虎嚥和囫圇吞棗地消化那些偏見或誤導消息。

平庸的回答內容,混合著虛假的事實,並以權威和自信姿態呈現,ChatGPT已在世界舞台上產生令人不安的影響。讓人擔心的是,憑藉生成式人工智慧的強大和便利,雖然可幫助人類很多事情,但許多誤導和扭曲或被操縱的對答將被有心人放大,這對人類是福是禍呢?

   
防禽流感 台灣沒有不打疫苗本錢
劉培柏/前台灣省家畜衛生試驗所所/聯合報
全球這波禽流感疫情已經三年多了,國內禽場也不遑多讓,並導致禽肉蛋短缺價漲,幾乎所有食品業、餐飲業皆順勢暴漲,讓廣大消費者吃不消。對此,農委會竟束手無策,至今仍以禽流感疫情作為搪塞蛋荒的藉口,卻未能提出對付禽流感的根本解決之道,陳主委,您難道不汗顏嗎?

據報導,歐洲多國開始考慮以接種疫苗取代撲殺策略,以阻止禽流感反覆來襲。法國光是去年補償業者撲殺損失就達十一億歐元,因此決定從今年九月起為禽鳥施打疫苗。荷蘭、義大利和匈牙利將跟進,至今歐盟已同意其會員國都可打疫苗,並會確保禽類產品的自由貿易交易。

美國農業部亦表示,已著手測試禽流感疫苗,並和產業界研商大規模接種的可能性,該國業界只擔心打疫苗雞隻會受貿易法限制難以出口,學界則贊成推動疫苗政策,認為可降低雞隻感染撲殺的損失,也能減少人類及其他哺乳類動物感染的風險。筆者認為預防禽流感疫情,採行疫苗措施將成各國防疫趨勢。那麼,重災區的台灣呢?

農委會陳主委日前表示,尚未考慮讓家禽施打疫苗,因可能造成禽傳人風險。至於未來解禁與否,則視疫苗的有效性和製造技術再做評估;更表示寧願從遙遠的澳洲進口價高雞蛋,也不會從鄰近禽鳥打疫苗的國家進口云云。

其實國外研究人員尚未發現禽隻接種疫苗,會產生變異株案例;美國禽流感專家反而認為可降低人類感染的風險。據知國外已用mRNA技術研發出禽流感疫苗,並證明其有效性和安全性。筆者認為國內對禽流感防疫,以政治考量為重,但當出口大量雞肉到台灣的美國也開始使用疫苗時,農委會將如何自圓其說呢?

台灣一向是本土性H5N2和H5N5低病原性禽流感(LPAI)疫區,且從未陳報世界動物衛生組織相關疫情。而目前全球流行的H5N1高病原性(HPAI)2.3.4.4b分支型病毒株疫情,在台灣野生禽鳥或家禽都檢測到該分支型之LPAI和HPAI兩種病毒株。其中H5N1 LPAI病毒對禽隻致病力低,雖會影響產蛋率,但禽場感染該種病毒很難從臨床症狀監測發現,時間一久,也有可能成為台灣本土性病毒的一員。因此,農委會應考慮採行疫苗防疫政策,除可避免撲殺HPAI病毒入侵場大量的禽隻外,也可預防LPAI病毒在禽場流竄,更□業者不能每年秋冬都以禽流感為藉口,製造蛋荒調漲蛋價之亂相矣。

總之,台灣養禽實在沒有不打疫苗的本錢,建請農委會為國內禽隻接種疫苗吧!如此,禽流感疫情應可在短期內遏止,爾後也將不再發生因禽流感造成的蛋荒價漲的亂象了。

   
若由AI幫政府做決策
釋常俱/自由業(新北市)/聯合報
最近,退役軍官們被一則日媒錯誤新聞汙衊,而馬祖莒光鄉軍人只能吃罐頭和泡麵,卻真實上演,令人感慨!

民國八十年,海陸一等兵的我,奉派參加國慶閱兵正步,當時總統是李登輝;雖然辛苦,卻是我軍旅中,最精彩的一頁。

那時,軍人在社會上是受尊重的。

退伍後,正逢台灣經濟奇蹟。卅年前,我的月薪約三萬多,只要努力存錢,每個人都可以買到房子;民風純樸、治安良好、人民安居樂業,每個人都能在社會各階層找到定位,街上根本看不到街友。

卅年後,薪水和以前差不多,東西卻變得非常昂貴,一千元根本買不到什麼食物;很多人無家可歸,別說買房,連房子都租不起。此外,我們又多了空氣汙染、缺水缺電、極端氣候、治安敗壞、貧富差距擴大、各種傳染疫病等棘手問題。

成年後,歷經四位總統,感覺人生每下愈況!尤其近幾年,我們一路搶口罩、疫苗、雞蛋……排不完的隊。台灣比從前自由民主,感覺百姓、軍警地位卻愈來愈低;警察為政治人物的偽善犧牲,軍人成為政治人物的裝飾品。以前覺得台灣人是最美風景,現在風景下到處藏著垃圾,忍不住想問:「這卅年來,我們究竟在做什麼?是進步、還是沉淪?」網路上,到處是詐騙廣告,連官員也受害;現實中,到處是無家可歸的人,餓死、孤獨死者愈來愈多。

許多政治人物忘記自己初衷,如同辦公室裡的盆栽,為爭奪有限陽光,不惜扭曲自己筆直軀幹。

最近,讀到一本雜誌測試聊天機器人智慧,請人工智慧撰寫自己對人類的影響。在回答負面衝擊時,人工智慧誠實的說:「會讓人類失業、也怕自己被濫用、散布不實訊息……」令人對人工智慧的誠實和貼心感到驚豔!

人工智慧的確會讓人類失業,但目前散布不實消息的,好像都是人類自己,例如日媒對國軍的汙衊!如不信任,又怎會在發生戰爭時,幫助台灣?我覺得要判讀訊息真偽,可從文字的毒性和酸度下手。

日媒這則訊息,真是又酸又毒。

我猜:如果問人工智慧:台灣需不需要北宜高鐵或基捷?相信應該會得到否定答案。因為,這政策是將簡單的問題變複雜,如果政府可以像人工智慧如此誠實與理性就好了!可惜,人類有許多複雜的人情包袱和私心,人工智慧因為不懂這些,所以才能做出正確決定。

日昨,和一位朋友聊天,他問我新北哪裡可以找到便宜房子?他剛結婚的妹妹想買房。找來找去,就是找不到負擔得起的。如今,大陸、南韓、日本的房子都跌,只有台灣房價文風不動,很多人只好繼續不婚不生四處漂泊。

相信人工智慧也可以輕易解決,這個看似複雜的房價問題,只是沒有政府官員敢發問,因為問了,就換他們失業。

   
用信任凝聚團隊力 新世代團隊的「信任領導」
團隊力的培養,除了是領導者必修課,也能提昇個人在團隊工作時的溝通能力,能適切適時表達自身的意見,及運用包容性的溝通技巧,傾聽他人並在相同的價值觀脈絡下理解他人的溝通內涵,找到雙方都能接受的協商方案促成共識。

醫療險理賠 新服務幫大忙
壽險公會為了讓民眾享有便利的醫療理賠服務,針對健康險、傷害醫療、失能等保險金給付,推出「醫起通」服務,讓民眾節省申請診斷證明書、副本收據等費用,而且不必為了跑醫院而請假。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